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合集下载

湖南师大00-11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科目真题及答案

湖南师大00-11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科目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语)。

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上滋生的文学,当然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文学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特定民族文学的民族形式,理应包含为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样式、风格以及技巧,是由该民族的民族性所决定的文学的独特民族风貌。

2.形象思维特征是与文学的审美特性相互联系、相互规定的。

文学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相应地,形象思维也就具有以感性意象为基本单位,以情感为原动力和以想象为中心环节的基本特点。

3.艺术风格特的审美风貌。

艺术风格主要由情思、识度、格调、趣味、气势和韵致六个方面构成。

艺术风格形成的主客体因素也有很多,主题因素主要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客体因素主要有作品的题材和体裁等多方面因素。

4.典型人物它是指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它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③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答:文学的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的心灵物化过程,是作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复杂艺术构思并且借助语言这一物质载体得以传达自我精神结构的完整过程。

一般来说,文学的创作过程有三个基本阶段,即艺术积累阶段、艺术构思阶段、艺术传达阶段。

但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却并一定会遵循这样的时间逻辑,一个文本往往经历循环往复的积累、构思、传达、再积累、再构思、再写作这样的过程,以求达到艺术和审美的理想状态。

艺术积累阶段:作家的艺术积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生命体验和知识积累。

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诗性主体。

“诗性主体”的构建,首先取决于他的心理结构——恋美情结、超常之爱、人类良知。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史2008真题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史2008真题
08 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5 分 共 30 分) 1、“诗体大解放” 五四新文学运动提倡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具体到诗歌上就是“诗体大解放”. 要求新诗不 仅在内容上要从古体诗词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形式上也要由自由的白话的形式来表现.《尝 试集》从艺术方面看,水平不高,但对于我国新诗的开创之功是应该肯定的。它的主要价 值是在诗体大解放、诗的白话语、音韵节奏等方面 ,作了开风气的大胆尝试。 而郭沫若的《女神》确定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的新形式,它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 , 实践了诗人要求“绝对的自由”的艺术主张。 2、太阳社 1928 年 1 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屯阝(阿英) 、洪灵非、孟超等, 全都为共产党员。"这些《太阳》下的文学者,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他们努力要创造 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同时创办《太阳月刊》 ,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 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 3、新歌剧 "五四"时期以后,中国的一些音乐家开始尝试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 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即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 为主的戏剧形式。因有别于中国传统歌剧--戏曲,故称新歌剧。20 年代黎锦晖的《麻雀与 小孩》 、 《小小画家》等十余部儿童年歌舞剧及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 (1934 年,田汉 词)为其先声。延安时期的秧歌剧是其进一步发展,而大型歌剧《白毛女》 (1945)的成 功,则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成型。其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江姐》 、 《洪湖 赤卫队》 、 《刘三姐》 、 《伤逝》等一系列优秀歌剧的产生,使中国歌剧创作呈现出更加繁荣 的态势。 4、“三家村” “三家村”本义是乡间人居寥落的地方。1961 年 9 月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开辟 了一个专栏《三家村札记》 ,该专栏邀请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北京市委 统战部部长廖沫沙三人轮流写稿,每篇一千字左右,三人共取一个笔名“吴南星”:吴晗 出“吴”字,邓拓出“南”字(笔名“马南邨” ) ,廖沫沙出“星”字(笔名“繁星” ) 。

2000湖南师范大学学年真题

2000湖南师范大学学年真题

2000年真题测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和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测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测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2001年真题测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2000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2012山师现当代文学真题(回忆版)

2012山师现当代文学真题(回忆版)

1、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2、试分析《沉重的翅膀》中的郑子云形象3、北岛诗歌艺术特色4、余秋雨散文创作特色5、沈从文小说中的生命状态的分析6、新生代小说的创作背景7、8暂时想不起来了,等想起来了,再补上,见谅。

第三题论述1、试论曹禺的《雷雨》到《北京人》的创作转变2、谈谈你对新时期农村小说的认识文学理论一、简答1、什么是“游戏说”2、为什么说文学接受具有二重性?3、为什么说文学语言是一种阻拒性语言?二、论述1、何谓文学意象的“合情合理”?2、试论文学创作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写作:文学评论要求1500字以上《半张纸》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

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

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

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

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

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

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

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

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

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

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

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

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

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湖南师范大真题

湖南师范大真题

2000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2001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
一、通过对《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具体分析,谈谈鲁迅小说创作方法及叙事方式的特色。

(20分)
二、略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左翼文艺界同新月派的文艺思想论争的经过,进而着重谈谈你对论争中的问题的思考与评价。

(20分)
三、试举三个以上作家的小说为例,略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特征和根源。

(20分)
四、试对蘩漪、邓幺姑(蔡大嫂)、虎妞三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谈谈作家的创作思想。

(20分)
五、分析穆旦诗《春》。

(20分)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1942年2月。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文学革命开始于_____年,它是____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____主编的_____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____,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_____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_______。

6._________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________。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______与_______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______占主潮地位。

9. 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______和通信集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______他在《新申报》上发表______、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______的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______和______。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文学革命开始于()A.1915年B.1917年C.1919年D.1921年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 ()A.谭嗣同B.梁启超C.夏曾佑D.黄遵宪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 ()A.《易卜生主义》B.《文学改良刍议》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A.胡适B.陈独秀C.刘半农D.钱玄同5.1917-1920 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新浪漫主义6.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A.1919年B.1921年C.1922年D. 1924年7.提出“三美”理论主张的是()A.闻一多B.徐志摩C.梁实秋D.朱湘8.下列哪- -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A.莽原社B.未名社C .语丝社D.浅草社9.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A.语丝社B.浅草社C.沉钟社D.新月社10. 1928年后,下列哪一-社团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 ()A.语丝社B.创造社C.新月诗派D.新月社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新青年》2、鸳鸯蝴蝶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结合鲁迅的小说创作,谈谈你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

(20分)二、朱自清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

请结合冯至的作品对这一评价予以阐释。

(20分)三、简述早期普罗小说到社会分析小说的发展。

(20分)四、试比较分析曾文清与蒋慰祖形象的异同。

(20分)五、试从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各举一种或几种代表作品,简述现代婚恋题材文学的发展。

(20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茶馆”2.北岛3.新历史小说4.学者散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论九十年代“人文精神”讨论。

2.简论“伤痕文学”的创作局限性。

3.简述你对近年来“另类” 小说的基本印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联系创作实际,论述八十年代中期文学观念的转变。

2.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黄河东流去》到《抉择》,看茅盾文学奖评选的基本思路。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欧美现代派文学2.摹仿说3.期待视野4.文学批评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点。

2.简述文学风格形成的原。

3.简述文学语言的层面。

4.简述戏剧文学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语言艺术的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中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2002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通过对《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具体分析,谈谈鲁迅小说创作方法及叙事方式的特色。

(20分)二、略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左翼文艺界同新月派的文艺思想论争的经过,进而着重谈谈你对论争中的问题的思考与评价。

(20分)三、试举三个以上作家的小说为例,略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特征和根源。

(20分)四、试对蘩漪、邓幺姑(蔡大嫂)、虎妞三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谈谈作家的创作思想。

(20分)五、分析穆旦诗《春》。

(20分)春穆旦(1942年2月)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写辞条(每题5分,共20分)1.探索剧2.余华3.《长恨歌》4.於梨华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女性诗歌的主要创作特征。

2.比较《红旗谱》与《白鹿原》的叙事特征。

3.秦牧和余秋雨的散**被称为“学者散文”,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以新时期某些文学现象为例,论述这一历史时期文学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2.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比较,90年代文学有哪些重要转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审美心理结构2.文学思潮3.民族风格4.文学接受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作品的主题意蕴表现具有客观性的原因何在?2.简述结构的一般原则。

3.简述散文的基本特征。

4.如何解释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象征主义的本质特征。

2.试论文学消费中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2003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以《狂人日记》为例,简论鲁迅小说启蒙主义的叙事特征。

(30分)二、简述西方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30分)三、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例,简论萧红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

(30分)四、简论《中国新诗》诗人群(又称九叶诗派)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

(30分)五、以《思想革命》、《人的文学》两篇文章为例,简述周作人对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贡献。

(30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32分,每小题8分)1.高行健2.《废都》3.“身体写作”4.陈映真二、简答题(45分,每小题15分)1.结合作品,简评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的“史诗”追求。

2.谈谈你对寻根文学思潮理论和创作的理解。

3.简述90年代中期以来的“反复小说”(或称“反贪小说”)的创作成就和局限。

三、论述题(73分)1.以贺敬之、舒婷、于坚的诗歌为例,论述当代诗歌的发展、演变。

(35分)2.试述中国当代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和借鉴。

(38分)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艺术修养2.创作个性3.批评性接受4.期待视野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陌生化“?2.为什么在文学的艺术传达过程中存在着语言难以达意的矛盾和痛苦?3.西方现代派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点?4.如何理解文学批评中“阐释”与“判断“的关系?2004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简析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特色。

(30分)二、以《原野》与《上海屋檐下》为例,比较分析曹禺、夏衍的戏剧创作在人物理刻画方面的主要异同。

(30分)三、以《家》与《金锁记》为例,简要分析巴金与张爱玲在表现封建家族生活题材方面的主要异同。

四、有人说沈从文笔下的人性是贫困的、简陋的,这导致沈从文在人性探索上的失足。

根据沈从文创作的实际,对上述观点作出你的判断并阐述其理由。

(30分)五、胡风在40年代提出“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主张,并引起一场关于“主观论”的文艺论争,结合这场论争谈谈你对胡风这一主张的理解与评价。

(30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题(每题8分,共32分)1.文化散文2.“黑夜意识”3.高行健4.“重写文学史”二、简答题(每题16分,共48分)1.比较朦胧诗与“第三代诗”的异同。

2.简述汪曾祺对沈从文创作风格的继承。

3.简析残雪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三、论述题(共70分)1.试论寻根文学思潮的缘起、特征及意义。

(30分)2.以梁斌、陈忠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为例,论述新中国文学中历史叙事的演变。

(40分)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期待视野2.游戏说3.直觉4.艺术修养5.欧美现代派文学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陌生化?2.文学风格是怎样形成的?3.如何理解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述意境的本质和特征。

2.为什么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革新与创造?2005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略述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创作的发展。

(30分)二、简评左翼作家与新月派关于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问题的论争。

(30分)三、以沈从文、废名的小说为例,略述京派作家的创作特点。

(30分)四、简述卞之琳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对现代新诗发展的意义。

(30分)五、简评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创作的成就与局限。

(30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析白先勇《台北人》小说系列的创作特色。

2.简述“归来”诗歌的美学特征。

3.简析《白鹿原》中白鹿意象的文化意蕴。

4.概述新时期以来大陆散文的衍变轨迹。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1.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2.谈谈《百年孤独》对当代大陆小说创作的影响。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解答下列各题(每题25分,共50分)1.简答文学的审美特征。

2.简答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二、结合文学作品,试论小说的基本特征(50分)。

三、根据文学创作的实际,试论创作主体诸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50分)。

2006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在文学革命中,陈独秀在()一文中提出“三大主义”,而()在致陈独秀信中,指斥骈文派和桐城派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2.京派作家中,从语丝社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作家以周作人、()等为代表,从与新月社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出来的作家以()、沈从文、林徽音为代表。

3.曹禺剧作()中,原始“北京人”是理想人性的象征,而剧中一位人物以()这种动物作为现实北京人的象征。

4.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小二黑结婚》提出了根据地青年人恋爱、婚姻自由的问题,而在()中,则提出了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

5.《中国新诗》诗人群1981年出版的十个合集为(),而穆旦的诗行“他的痛苦是不断地寻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出自其名作()。

6.“重写文学史”的学术主张是1988年至1989年间,()、王晓明在主持()杂志“重写文学史”专栏时提出的。

7.“干预生活”这一创作主张提出的国际北京即20世纪50年代初()文学界对战后流行的()的清算。

8.()年10月,安徽的《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