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B.张衡C.蔡伦D.郦道元2.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3.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下列那句话符合材料中的思想()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4.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A.蜀、吴、魏B.吴、魏、蜀C.魏、吴、蜀D.魏、蜀、吴5.下表是西周中期一件青铜器的介绍回该青铜器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AB.体现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C.说明晋国是西周分封的第一个诸侯国D.凸显晋国青铜铸造水平世界领先6.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A.永济渠B.郑国渠C.都江堰D.大运河7.与下图信息相关的古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8.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

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华佗——《本草纲目》B.司马迁——《史记》C.宋应星——《农政全书》D.罗贯中——《红楼梦》9.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市镇经济繁荣B.文化专制松弛C.外来文化影响D.印刷技术进步10.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下面《夏商周更迭的年代尺》中的②处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1.某历史读物中提到了“达赖金印和班禅金印”“《平定准噶尔图卷》”“伊犁将军府”的内容。

上述内容中的民族交往方式不包括()A.平定民族叛乱B.和亲C.设置管理机构D.册封12.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历史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阶级斗争的结果D.社会规律的结果13.“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古代史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古代史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驻藏大臣的实权已变得越来越小
C.驻藏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清朝政府重点掌管西藏地方军务
8.(2022·长沙)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 1 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
发展到 3 亿。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 549 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
全国耕地面积达到 741 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 A)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 体现。 论述:明朝修建的万里长城规模大,历时久,技术先 进,工程质量优异,现在的长城的主体是明代修建的, 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明代的北京城有宫城、 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它由 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 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保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古代 建筑,这些建筑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术,
表现:农业发展超过前代;手工业发展迅速,形成 一些以手工业为主的城镇;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 展水平高。
17.【中国古代的建筑】 材料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 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 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 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 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 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地记录了下 来。
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
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航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明清时期材料题专项练习与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明清时期材料题专项练习与解析

2017—2018学年人教(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材料题专项练习与解析一.材料题(共10小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

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

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

”说完,拿出一张图。

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请回答:(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何时之事?文中的“帝”指谁?(2)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3)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2.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材料二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

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三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

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

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

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

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练习题 (含解析)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练习题 (含解析)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练习题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2024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攻城掠地、杀人越货。

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为使行军迅速,戚继光便下令以面粉烤制成圆饼充当干粮。

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明代东南沿海倭患严重①戚继光捍卫了国家的主权①戚继光受到民众的爱戴①戚继光抗击了西方的侵略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某班组织了微型“古代科技著作图片展”。

下列图片可以纳入此次展览的是()A.《史记》书影B.《大唐西域记》书影C.《天工开物》插图D.《红楼梦》插图3.(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①“碧海蓝天扬帆起,七下西洋显身手。

”①“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4.(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图为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示意图,其中①①处应填()A.社会经济发展北庭都元帅府B.边疆治理北庭都元帅府C.社会经济发展驻藏大臣D.边疆治理驻藏大臣5.(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珠玉’之义”,并将《乃粒》(五谷)置于首卷。

这表现出作者()A.重视农业生产B.漠视工艺制作C.抨击闭关锁国D.批判封建礼教6.(2024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某班举办“明清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除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故事外,围绕这一主题还可以讲述的故事是()A.甘英出使大秦B.马可·波罗来华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A.加强中央对地方监察B.加强丞相权力C.降低政府的财政支出D.强化君主专制A.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B.中央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不断加强C.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D.中央对西北地区的管理不断加强9.(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北京二中校联考期末)以下为中国古代不同王朝的形势图、疆域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11.(2024上·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1.为了落实广州对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的扶持政策,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广州市文广新局于2018年2月5日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博物馆揭牌仪式,为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等6家行业和社会力量办的博物馆揭牌。

“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开放的对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 D.八股取士政策2.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

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C.逼上梁山——《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3.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

”下列小说章回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A.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C.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D.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5.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体现在()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东厂③设立御史大夫④废除宰相制度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6.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A.诗 B.词 C.曲 D.小说7.1690年,康熙帝御驾亲征打败噶尔丹叛军的战役是()A.尼布楚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 C.雅克萨战役 D.台州战役8.下面对于西藏与历代中央政权的关系的说法中有一项是不合适的,请你找出来()A.从唐朝时吐蕃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B.元朝时西藏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辖C.清朝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由中央册封D.清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9.《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人教版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专项练习-word文档

人教版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专项练习-word文档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专项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 伊犁将军B. 宣政院C. 驻藏大臣D. 乌里雅苏台将军2.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A. 郑和B. 戚继光C. 郑成功D. 鉴真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 Monkey King》(猴王)。

文中空格处应填写( )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A. B. C. D.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 )A. 削弱了儒学地位B.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 损害了国家统一D. 引发了文字狱6.《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地点是()A. 雅克萨B. 北京C. 尼布楚D. 俄国7.一位史学家说,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

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

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通西城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郑和下西洋8.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A. 顺治皇帝B. 康熙皇帝C. 乾隆皇帝D. 雍正皇帝9.山西人擅长经商。

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A. 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B. 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C. 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D. “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10.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为了()A. 防止建文帝复辟B. 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C. 发展北方经济D. 增强与少数民族关系11.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A. 京城B. 宫城C. 皇城D. 外城12.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复习精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复习精练

第14课明朝的统治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哀哉可怜!”这首名为《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

导致元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有()①元朝政治腐败②农民起义③外族入侵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2.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该政治制度是()明太祖A.丞相制度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D.科举制度3.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

据此判断该朝代是()政府架构(改制前)政府架构(改制后)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4.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以下属于明太祖朱元璋烧的“三把火”的是()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②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③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④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A.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C.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6.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应该复习的内容是()A.唐诗B.策问C.《老子》D.“四书”“五经”★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实行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8.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指二者都()A.削弱了儒学地位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损害了国家统一D.引发了“文字狱”9.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皇都积胜图》(局部),该图长2182厘米,宽32厘米,描绘了明朝中后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的繁荣景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该机构是()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B.台湾府。

隶属广东省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40岁的朱元璋终于收割胜利果实了。

他‘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

新皇帝满身盛装,威严地接受了百官朝贺。

”这是电视剧《朱元璋》中的一句旁白。

朱元璋“即皇帝位”的时间是A.1366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4.下列一组漫画描绘了我国古代臣子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宋以前的坐到宋太祖以后的站,到了明代只能是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C.内阁取代了宰相 D.丞相制度废除的结果5.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A.阿骨打B.忽必烈C.努尔哈赤D.皇太极6.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

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A.改进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7.农业是民生之本,下列农业成就按时代排序正确的是()①水稻种植出现②曲辕犁和筒车发明③占城稻引进④玉米、甘薯种植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被誉为我国的“国剧”,它是A.昆曲 B.诗词 C.京剧 D.元曲9.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10.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三)一、选择题1.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B.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C.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D.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2.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A. 铲形币B. 刀形币C. 圆形方孔半两钱D. 蚁鼻钱3. 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位诗人是()A. 屈原B. 贾谊 C. 王船山 D. 曾国藩4. 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A. 新罗B. 日本 C. 意大利 D. 印度5.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是()A.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C.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 秦始皇B. 齐桓公 C. 启D. 禹7.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A. 山东B. 浙江 C. 福建 D. 广东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①设置丞相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④制造文字狱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9.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A. 辽B. 北宋C. 西夏 D. 吐蕃10.下图材料中的“吾”是( )A. 唐高祖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11.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在()A. 黄河流域B. 岷江流域 C. 淮河流域 D. 珠江流域12.“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试卷及答案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试卷及答案
【点睛】
本题以清末御史张瑞荫的话为切入点,考查军机处的作用。掌握,军机处的设立使大臣特别敬畏皇帝,皇权空前加强。
11.A
解析:A
【解析】
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占城稻。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故本题选A。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A正确;B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A。
7.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同于唐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包括( )
A.政治腐败B.出现宦官专权C.出现藩镇割据D.爆发自然灾害
8.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家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迅速发展,成为起义军的主力。而出现藩镇割据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的,所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包括出现藩镇割据,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一、选择题
1.下列一组漫画描绘了我国古代臣子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宋以前的坐到宋太祖以后的站,到了明代只能是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07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试题 (原卷版)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07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试题 (原卷版)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07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试题一、选择题1.“此后,君主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也说明持续千年的君相之争的结果是君权兼并相权,君权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材料中“君权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的标志是( )A.唐太宗增加宰相人数B.宋太祖分化宰相事权C.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D.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2.[2019·眉山]《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效率B.造福子孙C.加强皇权D.限制大臣3.[2019·深圳]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

”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4.[2019·齐齐哈尔]“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鉴真C.郑和D.戚继光5.“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创造了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鸳鸯阵’,通过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方式,有效地打击敌人,实现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灭倭志向。

”“他”是( )A.戚继光B.郑成功C.郑和D.岳飞6.[2019·宜昌]某同学希望了解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获得有关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的相关知识,可以推荐他阅读( )A.《齐民要术》B.《资治通鉴》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7.[2019·临沂]下图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

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考历史】2018最新历史中考历年试题(分专题)汇编: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附答案)

【中考历史】2018最新历史中考历年试题(分专题)汇编: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附答案)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2015厦门】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是【C】A.“重本抑末”政策 B.汉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4.【2015安溪】结合图5.图6,理解清朝“闭关政策”的准确含义【B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排斥西方一切事物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7.【2015永州】“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yu,意为买)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上述材料反映明朝中后期【C】A.开始出现工业经济B.资本主义工业繁荣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纺织业普遍使用机器5.【2015南京】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D】A.七下西洋 B.设置台湾府C.设置伊犁将军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015泉州】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

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1)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3分)材料二:明朝政府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在政权体制逐渐巩固健全之后,立即放弃宋元时期实行的重商主义开放政策、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

——摘自《泉州史迹研究》(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的含义。

(3分)材料三:见图10、图11。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10、图11所示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共4分)24.(1)原因:工商业发达;谋求广开财源;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

(3分)(2)含义: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 新陈代谢》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9-
主题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根据材料,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4分) 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分)原因: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 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2分)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10-
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迫切需
要开拓市场。封建专制日益强化的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中国丝绸、瓷器等手工
业产品畅销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派使者来华请求扩
大贸易,遭到拒绝,双方矛盾加剧。最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综上,清前期与西方虽有交流,但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中国
五年真题导练
备备战战22002233
-18-
主题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9.
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持续发展。辨别下
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 × 】(1)1662年,郑成功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改正:“葡萄牙”改为“荷兰”
-2-
主题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命题点 2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2.(2022·安徽)成立于雍正年间,由几位满汉亲信大臣组成,被 西方人意译为“大顾问班子”的机构是( C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军机处 D.总理衙门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3-
主题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五年真题导练
备备战战22002233
-23-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A.和朋友一起讨论《三国演义》
B.和朋友一起饮茶赋诗
C.去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
D.家中摆设唐三彩
9.明朝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A.晋商和微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浙商
D.浙商和晋商
10.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同于唐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包括( )
A.中书省 唐太宗B.宣政院 元世祖C.伊犁将军 乾隆帝D.军机处 雍正帝
13.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A.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和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A.秦腔
B.汉调
C.京剧
D.昆曲
6.“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
7.我国由古代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分别是( )
A.北宋、元B.唐、元C.元、清D.明、清
8.假如你生活在唐朝盛世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18.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试题(附答案)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展现的是中国清朝、英国和美国的重要国家机构。

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②英国议会是世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③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确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④三幅图片反映的机构的设立在当时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清代科举考试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字样时,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反映出清朝( )A.八股取士答卷愈益规范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文字狱盛行D.科举制被废除3.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A.东京市民到“瓦子”(瓦肆)看戏B.人们过元旦(春节)挂年画。

贴“桃符”、放鞭炮、往来拜年C.街道两旁酒店、茶楼比比皆是D.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4.17世纪末,当沙俄侵略中国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组织两次反击战打败沙俄的皇帝是()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5.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②压制打击工商业③鄙薄科学技术④白银大量外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7.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

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A.窦娥B.孙悟空C.李逵D.林黛玉8.我国由古代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分别是()A.北宋、元B.唐、元C.元、清D.明、清9.墨墨同学假期和家人一起去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他所游览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10.明朝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A.晋商和微商B.徽商和浙商C.苏商和浙商D.浙商和晋商11.“(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

中考历史精讲篇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中考历史精讲篇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概况 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
雅克
边界问题
萨之 战
1689 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结果 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清朝 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
的疆 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
作者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
内容

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本草纲目》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

地位 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
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 宋应星 科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 技
《天工开物》内容 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 名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与发展
【主题线索归纳】
一大对外交往壮举
郑和下西洋
两个大一统王朝
明朝、清朝
三次抗击外来侵略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考点 1:明朝的统治(七下第 14 课 P ) 66-69
课标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 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背景 殖民统治
对边疆 郑成功
1661—1662 年,郑成功率军从荷兰殖民
地区的 收复台 概况 者手中收复台湾
管辖 湾 结果 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
评价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明清时期一、选择题1.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A. 祖先和国土B. 国土和祖先C. 上帝和祖先D. 国土和皇帝2.(2019·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 派鉴真东渡日本B. 派郑成功驱逐荷夷C. 派张骞通西域D. 派郑和出使西洋3.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 明初国力强盛B. 海上交通发达C. 指南针的应用D. 造船技术高超4.“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A. 唐太宗B. 元世祖C. 明成祖D. 明太祖5.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 《天工开物》B. 《本草纲目》C. 《农政全书》D. 《唐本草》6.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A.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B. 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C. 西方国家发展迅速D. 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7.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的战役是()A. 台州战役B. 雅克萨战役C. 尼布楚战役D. 乌兰布通战役8.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A. 贾思勰B. 李时珍C. 宋应星D. 徐光启9.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A. 卫温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10.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C.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11.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A.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D. 对外自由开放1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B.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C.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D. 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3.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A. 北京B. 广州C. 苏州D. 泉州14.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用时()A. 近30年B. 近50年C. 近80年D. 近100年15.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到图3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 君主权力的强化B. 社会的文明进步C. 生活习惯的变化D. 封建制度的完善二、材料题16.材料一: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1)结合材料谈谈清朝此时对外采取了什么政策?(2)这种政策的影响如何?(3)你认为这段历史对当前我们国家的建设有什么启示?17.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

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材料二: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工场主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中的早期“资本家”。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8.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19.发展“教育”是兴国之要。

社会发展与国家政策则深刻地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变化。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

——(清)顾炎武材料三:读书人,最不济。

烂时文,烂似泥。

国家本为求才济,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清)徐大椿材料四;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教育改革之始。

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 (1)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贵族所垄断,而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

结合材料一,说说孔子是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的?观察材料一中的《汉代讲学图》,说说汉代讲学的最高学府叫什么?(2)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3)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校的名称。

(4)阅读材料四,联系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变化的总趋势。

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的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皇宫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第一子目明清皇宫中的内容:“紫禁城前方的左右两侧分布着气象庄严的太庙和社稷坛,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国土和五谷。

”可知,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祖先、国土和五谷,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皇宫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皇宫的概况和价值。

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政府派郑和出使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知识。

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于是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4.【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明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建立明朝。

朱元璋是明太祖;A是李世民;B是忽必烈;C是朱棣。

题文的“朱皇帝”指的是明朝建立者朱元璋。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选的资料应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点评】本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难度不大。

6.【答案】D【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历史知识的储备,通过阅读题干,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另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根本原因,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

故选D.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史实。

根据题干中“御驾亲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台州战役是戚继光抗倭的战役,应该排除,雅克萨战役和尼布楚战役都是发生在康熙帝在位时期,但都不是其“御驾亲征”,应该排除BC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史实。

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内容的识记。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二子目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的内容中,有这样一句话:“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

”由此可知,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内容的识记。

9.【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

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郑和,卫温是三国时期到达夷州的吴国大将,戚继光是明朝中期的抗倭英雄,郑成功是清朝初年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1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约6 300千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明长城的知识。

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

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表现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严禁一切对外贸易,当时,清政府最初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并由广州十三行专门管理外贸事宜和外国商人,由此可见,清政府当时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没有严禁一切对外贸易。

因此选B。

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著名建筑的知识,其中ACD三项所述内容均是正确的,而B项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是不正确的,是明朝修建的,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中国古代著名建筑的知识。

13.【答案】B【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