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秧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乡秧歌

秧歌,亦称“扭大秧歌”,是一种北方民族的娱乐形式。它原先是模仿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表演项目。它主要起源于普通百姓的劳作之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断融入当地的人文习俗,逐渐演变成一种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来年的丰收的一种祭祀形式。

武乡秧歌是梨园中一个独特的地方剧种。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武乡秧歌的起源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是根据秧歌中的唱词考证,武乡秧歌最早起源于武乡的下合、北漳、监漳及襄垣和西营一带。武乡秧歌的最初来源有俩个方面。一种是老百姓在打夯时唱的一种给人们鼓劲、提醒打夯人齐心协力的民歌;这种秧歌在后来的表演形式中表现为二人对唱,一手摇着响铃,一手拿着雨伞,见景生情,即兴编词,你唱我和,二人竞唱。

武乡秧歌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光绪初年,武乡县的一部分村子中的自乐班组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社班子。在他们的演出中,改变了一般的传统演出形式,在同一出大戏中以“官唱梆子,民唱秧歌;花脸唱梆子,生旦唱秧歌”的特别方式与上党梆子交错演唱,使得这种小戏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曾达到过狂热和入迷的地步。清末民初,武乡秧歌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行当上生、旦、净、末、丑齐全;唱腔上出现:紧板、慢板、散板、哭板、摇板等多种板式;乐器上:大小锣、挎板,二簧、木胡、三弦等齐全;脸谱上:独创出特色的丑角、泼旦;舞台由于演出的剧本内容限制,不适宜演装饰豪华的舞台戏,从而风格极其简朴。正因为这样的发展使得武乡秧歌在这个时期发展进入了兴盛时期。明国年间,武乡有关秧歌的戏子、社团林立,更是使得武乡秧歌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武乡秧歌作为抗日根据地文艺生活的一种有效形式,曾经对鼓舞抗日军民的士气,打击日寇的侵略产生过非常积极的影响,受到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赞誉。新中国成立后,武乡县政府几次创办戏剧学校,努力培养戏曲人才,使得武乡县的秧歌喜剧团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人们的热爱,武乡秧歌戏剧团创新出一大批像《血泪仇》《社长的女儿》《红灯记》、《小二黑结婚》等优秀的剧目。

近代的武乡秧歌通常在元宵灯节前后演出。表演时秧歌队由漂亮的姑娘扮成摆汉船的,由小伙子扮成老汉推车的,由小孩扮成大头娃,由老汉扮成唐僧、猪八戒等古代人物,还有倒骑毛驴的,挑花篮的等等,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这样众人参加的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生活品质,而秧歌因为其内容包含量大,多姿多彩,形式多样又富于变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动态丰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也恰恰成为广大民众劳作之余快活和欢乐,舒缓身心的有效方式。

武乡秧歌经长治市文化局、武乡县人民政府和武乡光明秧歌剧团共同申报,已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这更加为武乡秧歌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而强劲的力量。

作为一个优秀的地方剧种——武乡秧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她生于

斯,长于斯,也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武乡人紧紧相连。它早已深深地扎根在老区人民的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