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水稻返青期管理技术

水稻返青期管理技术

水稻返青期管理技术盈江县是农业生产大县,水稻生产是盈江县大春生产的重要产业。

目前盈江县的水稻生产栽插已进入尾声,多数水稻生产开始进入苗期管理,结合我县实际谈谈水稻苗期管理技术。

一、加强田间管理水稻插秧后3天左右,秧苗叶片挺起,早晨叶尖吐水,晴天中午秧苗心叶展开,并扎下新根,即为返青。

这一阶段的主要管理,一是查苗补苗,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

二是看苗灌水,水稻返青期对水分特别敏感,因秧苗移栽时根系受伤,吸收能力降低,容易失去水分平衡。

插秧后如缺水,秧苗返青缓慢或延迟甚至会造成死苗;水分过多也会影响正常返青。

三是适时追施以氮肥为主的返青肥,一般当水稻插秧后2~3天,及时追肥,可促进新叶早生,早分蘖,秧苗健壮。

追肥时要保持浅水层3厘米左右为宜。

二、及时做好稻田化学除草杂草一般生长较快,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也较强,其危害性主要体现为竞争作用。

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会与水稻争水分、肥料、光照及营养空间,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田杂草主要有禾本科杂草的稗草、千金子;莎草科的水莎草、异型莎草、牛毛毡等;阔叶类杂草的矮慈姑、竹节菜、四叶萍、陌上菜等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化学除草剂品种繁多,归纳提供以下几个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供广大农户选择使用。

1.需拌土或拌化肥的除草剂①25%精克草星,每亩25~35克,移栽后5~9天;②20%锄王,每亩30~45克,移栽后5~12天;③15.6%昆明2号,每亩50克,移栽后3~7天;④20%昆奇,每亩150克,移栽后10~25天;⑤50%扑草净,每亩80~100克,移栽后10天以后(秧苗返青后);⑥50%丁草胺,每亩150~200克,移栽后5~7天;⑦10%杜邦新得力,每亩10克,移栽后7~10天。

上述除草剂任选一种,每亩拌细土或化肥20~25千克于上午稻叶露水干后或者下午四点后均匀撒施。

2.可直接撒施的除草剂①9%懒汉乐,每亩45~60克,移栽后4~7天;②30%云南田毛,每亩40~60克,移栽后3~5天,于上午稻叶露水干后或者下午四点以后撒施。

机插水稻的早期田间管理技术

机插水稻的早期田间管理技术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机插水稻的早期田间管理技术
1、科学管水
机插时做到薄水栽插,机插结束后,要准时灌水护苗(阴雨天除外),
灌水深以不沉没秧心为宜。

插后3-4天进入薄水管理,切忌长时间深水,
以免造成根系、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

秧苗根系下扎后即进入分蘖期,
应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时以水深达3厘米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
水,如此反复,从而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促根、水气协调的
目的。

2、配方追肥
追肥要早,争取于插秧后1周内施完,用量占总施氮量的30%左右。

3、综合防治病虫
水稻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纹枯病、赤枯病、螟虫、稻飞虱、叶蝉和稻
纵卷叶螟等。

一是通过选用良种,培育壮秧,抓好健身栽培来预防和减
轻病虫的危害。

二是依据植保站猜测预报和结合田间调查进行准时防治.
第1页共1页。

寒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寒地水稻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产量逐年提高。

在寒地水稻种植中,田间管理是关键环节,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可以促进水稻长势,对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主要围绕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水分管理1、科学灌溉寒地水稻插秧结束后,必须保持浅水层,深度应达到苗高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因此时稻苗较小,根系未完全发育,吸收水分的能力不强,并且插秧后要经过一段恢复期,再加上春季的高温和大风,水分很容易被蒸发,因此,插秧后必须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

虽然如此,也不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应采取浅水漫灌的方法,逐渐将水层回到适宜深度。

适当的水层既可以防止水分被过快蒸发而引起缺水,还能为水稻苗提供充足的水分,起到为田间保温的作用,避免冻害发生。

当水稻苗进入返青阶段后,要将水层保持在3-5厘米,田间水深超过这个标准,应将水放掉一些。

浅水具有透光性高的特点,可以在阳光的照射下迅速提高水温和地温。

提高地温可有利于根系迅速发育,达到根多根壮的目的,还能促进秧苗早分蘖、多分蘖。

在秧苗返青以后,还可以采取间歇式的灌溉方法,每次灌水后让水自然落干,表面无水后再灌水,反复多次进行。

2、适时晒田适时进行晒田可以促进水稻分蘖早发、快发、多发,使水稻的幼穗加速分化。

晒田还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活性和肥力,促进植株由分蘖后期向穗的发育转化,为增加穗重创造条件。

经过晒田可以增强植株根系发育,使植株更加健壮,近地的节间缩短,明显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晒田还可以增加分蘖成穗的数量,使谷粒的重量和数量显著增加。

可选择植株对水分需要量减少的时期进行晒田,此时水稻分蘖即将全部停止。

在这个阶段如果出现水稻长势过旺,叶色变深下垂,过早郁闭,应及时晒田。

地势低、土壤过黏的稻田需晒田7天左右。

在水稻长势一般、还未郁闭、土壤黏度适中的水稻田,暂时不用晒田。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摘要:水稻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分蘖期管理,长穗期管理和结实期管理。

关键词:水稻田间管理在水稻生产中,水稻的田间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个浅要的分析。

1、插秧后的田间管理(1)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

(2)看苗灌水。

大苗播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经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

小苗移栽,灌浅水1寸左右。

(3)追返青肥。

当新根长出2-3寸时,可追施返青肥,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蘗早。

追肥时灌浅1寸左右,每亩追施硫铵2千克左右。

(4)防治潜叶蝇危害。

随水稻插秧,潜叶蝇也从秧田转移到大田。

可喷施“乐果”,效果很好。

2、分蘖期管理2.1早施分蘗肥在分蘗始期,追施氮肥,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蘗的需要,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5千克。

施肥不可过晚,否則易引起徒长倒伏。

2.2浅水勤浇、适当晒田水稻在分蘗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蘗期间,一般浇水1寸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蘗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蘗的发生和生长。

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

当有效分蘗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蘗发生。

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蘗,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

2.3防除杂草和病虫害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轻大量的繁重劳动。

分蘗期还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时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

虫害如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

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3、长穗期管理3.1巧施拔节长穗肥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蘗,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

一般施用尿素2.5-5千克左右。

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15-18天巧施粒肥。

一般每亩施尿素1-2千克。

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3.2灌好“养胎水”,适时落干晒田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时期,是耐早、耐寒力最弱时期。

水稻插秧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插秧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插秧后的管理技术要点日期:目录•插秧后的水分管理•肥料施用与营养管理•病虫害防治•株距调整与补苗•分蘖与促花保果技术•水稻收获与储藏插秧后的水分管理在插秧后的2-3天内,应保持浅水层,以促进水稻返青。

水深不宜超过5厘米。

灌浅水保持湿润适时加深水在分蘖期,应保持稻田湿润,促进分蘖。

水深应控制在3-5厘米之间。

在分蘖后期,应适时加深水层,以促进水稻幼穗分化。

水深应控制在6-8厘米之间。

03灌水技巧0201在插秧后如发现稻田水分不足,应及时补水,以促进水稻生长。

及时补水在雨季或浇水过多时,应避免过度排水,以免影响水稻生长。

避免过度排水在干旱季节,应保持稻田湿润,避免干旱影响水稻生长。

防止干旱水分保持在分蘖后期,应适时排水晒田,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防止倒伏。

排水时机排水晒田在雨季或浇水过多时,应防止稻田淹没,以免影响水稻生长。

防止淹没在收割前10-15天,应停止灌溉并适时排水,以促进水稻成熟和提高品质。

收割前排水肥料施用与营养管理氮肥氮肥是促进水稻生长的关键肥料,常用的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来确定,一般每亩施用10-20公斤。

肥料种类与用量磷肥磷肥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常用的有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等。

施用量应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水稻生长需求来确定,一般每亩施用5-10公斤。

钾肥钾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常用的有氯化钾、硫酸钾等。

施用量应根据土壤有效钾含量和水稻生长需求来确定,一般每亩施用10-20公斤。

施肥时间在水稻插秧后7-10天内进行第一次施肥,以促进秧苗返青和分蘖;在孕穗期进行第二次施肥,以促进穗粒形成和增大;在抽穗期进行第三次施肥,以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施肥方式采用沟施或撒施的方式进行施肥,将肥料均匀撒在稻田中,并及时灌水,以促进肥料的溶解和吸收。

施肥时间与方式营养缺乏与补救措施缺磷如果稻田出现缺磷症状,可以增加磷肥的施用量,或在生长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来补充磷素。

怎样抓好水稻机插秧的田间管理

怎样抓好水稻机插秧的田间管理

怎样抓好水稻机插秧的田间管理?
水稻机插秧苗易活棵,发苗快,够苗早,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必须早管促早发。

在管理上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及时查苗补缺
水稻机械插秧难免有少量漏穴,需要人工及时查漏补苗。

这点一定要注意,也是关系水稻产量的重要一环。

二、因苗管水
机插秧苗龄短、较矮小,插秧时需薄水栽插,切忌深水淹苗。

活棵后,浅水勤灌,以提高泥温和土壤通气性,促进早发分蘖。

三、早追分蘖肥
机插秧活棵后很快进入分蘖期,要求早追分蘖肥,满足秧苗需肥。

一般在插后4mdash;5天追施分蘖肥。

四、及时晒田控苗
机插秧分蘖快,够苗早,当苗数达到计划有效穗数时,应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若不晒田控苗,无效分蘖增多,群体过分拥
挤,穗小粒少、病虫滋生,产量下降。

五、及时防治病虫
机插秧与同期手插秧比,显著特点是前期发苗早、长势旺、叶色浓绿,害虫也有趋早趋绿性,害虫容易早发生,因此必须及早防治。

水稻旱育秧大田移栽的田间管理

水稻旱育秧大田移栽的田间管理

水稻旱育秧大田移栽的田间管理
1、精细整田,做到田平泥化,寸水不露泥。

2、施肥原则:重施底肥,巧施穗粒肥。

每亩施农家肥不少于1500公斤,耙田时将磷钾肥和氮肥70%做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20%作分蘖肥,10%作穗肥(抽穗前5―10天施肥)。

3、坚持浅栽浅插,栽插深度一般不超过2―3厘米,插秧时田中的水层应做到似有似无,栽后2天左右灌寸水,以后保持浅水管理。

4、栽插规格:旱育秧分蘖早和强,成穗率高。

可适当稀植,常规栽2.5―3.5万丛,每丛1―2苗。

双行条栽或单行条栽。

但应根据海拔、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

5、旱育秧最好采用带土铲秧的方法,也可旱拔。

对苗床质量差,土壤粘重板结,拔秧困难的,可在拔秧前一天晚上浇透水。

6、化除与膜秧相同。

最好采用丁草胺、乙草胺、田毛,金稻龙等除草药,最好不用扑草净。

栽插旱秧一定要坚持“肥床是基础,旱育是中心,适龄壮秧是目标,田平泥化,浅插是关键,稀植是保证”等关健性的技术要点,这样才能在水稻生产中发挥生产效率。

- 1 -。

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田间管理措施发表时间:2009-09-28T17:11:40.780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谷晓军[导读] 缺苗地块要进行查田补插,保证全苗。

一、插秧后分蘖期田间管理缺苗地块要进行查田补插,保证全苗。

实行寸水灌溉,水源不足的要采取湿润灌溉的方法,节水灌溉,结合灌水补追速效肥料,解除因缺水造成的缺肥现象。

大力提倡人工除草、暄地灭草,促进生根增蘖。

二、浅水灌溉采取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技术。

除水稻幼穗分化期遇17℃以下低温灌15-20厘米深水层外,18℃以上均实行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一般灌3-5厘米水层即可,待落干再灌。

对于因降雨造成内涝严重的田块,应设法排水,降低水层,千方百计增加有效分蘖。

有效分蘖结束时生长繁茂的地块立即排水晒田3-5天,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

之后采取湿润灌溉,养根保叶,活杆成熟。

井灌地块要利用蓄水池晒水灌田,并可采用高射抛水、延长水渠、轮换加宽水口、表层水进田、昼晒夜灌的方法,提高水温,加快水稻生育进程,防止贪青晚熟。

要割净田埂杂草,增加田间通透能力,既可防治病虫害,又可以保证阳光直射水面,提高水温。

抽穗前5天排水晒一次田,确保抽穗集中,提前抽穗。

要适时早断水,促进早熟,洼地早排,漏水地适当晚排。

三、科学施肥适时提早各期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并做到因品种、因时、因地、因长势等巧施调节肥,整个生育期采取少吃多餐的施肥法,提高稻米质量,保证安全成熟。

尤其中晚熟品种,更不能过量施用氮肥,要控制尿素的用量,需追施氮肥的地块,要尽可能施用硫酸铵等速效氮肥。

四、综合防治病、虫、杂草除草:以不影响水稻分蘖、安全、绿色环保为目标。

使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如瑞飞特、禾大壮、阿罗津和苯噻草胺类除草剂加苄嘧磺隆(农得时)或吡嘧磺隆(草克星)进行除草,辅助人工除薅。

防病:以预防稻瘟病为主,做好预测预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预防稻瘟病主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药两次,中间间隔10-15天。

简述水稻超稀植田间管理技术

简述水稻超稀植田间管理技术

1 插秧后的 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 后 ,由于根系受 伤 ,吸收水 肥能力 降低 ,地 上部停 止生 长 , 叶色变 黄 , 直 到新根发生后才开 始继续生 长。 1 . 1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需及时检查补 苗 ,以保证应有 的密度 和基本 苗数 。 1 . 2看苗灌水 大苗插秧后可 以灌深一些水 , 两 三天后 , 落浅到一寸左右 ;小苗移栽 ,灌浅水 1 寸左 右。 1 . 3追返青肥 当新根长 出 2 - 3寸时 ,可追施返青肥 , 以促 进新 叶出生快 ,分 蘖早 。追 肥时灌 浅水 1 寸左 右 ,每
大量无效分蘖 。
4 . 2足水孕穗 水稻在孕穗期 ,植株生长旺盛 ,光合作 用强 ,叶面蒸腾最大 , 是水稻一生 中生理需水最多 的时期 , 需水量约 占全生育期 的 4 0% 左右 ,这时稻 田应保 持 1 - 2寸 水层 , 不宜灌深水 , 因深水影响根系发育 , 形成 黑根 、 烂根 。 4 . 3浅水抽穗 抽穗期 间稻 田水 层应是 0 . 5 ~ 1 寸 ,若此 时 田中无水受旱 , 则花粉和柱头容易受早干枯 , 不能受粉 , 或抽穗不齐 ,甚至造成抽不出穗来 。 4 I 4合理灌 溉 、适时排 水 在 出穗 扬花期 间 ,田间仍需 保持一定水层 ,调节水温 , 提高空气湿度 ,以利开花授粉。 到灌浆 期 ,采取干 干湿湿 ,以湿为主 的灌 水办法 ,就是灌 次水后 ,自然落干 1 - 2 d ,再灌一次水 。这样可 以达到以 气养根 、以水保 叶的 目的,有利 于促进灌 浆 ,防止早 衰。 进入蜡 熟期 ,要采 取干干湿 湿 ,以干为 主的灌水方法 ,灌 次水后 自然落干 3 4 d ,再行 灌水 。后期 ,收割前 7 — 1 0 d 把水放干 。
简述水稻超稀植 田问管理技术

水稻插秧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插秧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插秧后的管理技术要点引言水稻插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插秧后的良好管理是确保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稳定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稻插秧后的管理技术要点,旨在帮助农民科学管理水稻田地,取得丰收的成果。

1. 灌水管理插秧后的水稻需要适量的灌水以维持其正常生长。

灌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初次灌水:在插秧后的第二天,进行初次灌水。

水位要保持在秧苗的根系能够充分吸收水分的范围,以保证秧苗得到充足的水源。

•分层灌溉: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和水田的水位变化,进行分层灌溉。

不同生长期的水稻需求水分的量和频率有所不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水位。

•间隔灌水:灌水时要注意适当的灌水间隔,避免秧苗长时间处于水中,防止秧苗的根系缺氧,影响生长。

•及时排水:同时,要定期进行排水,避免秧苗长时间受浸,以防止稻田积水,导致秧苗倒伏或病虫害的发生。

2. 肥料施用合理的肥料施用是水稻插秧后管理的重要方面。

适量补充肥料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关键点包括:•基肥施用:在插秧前预留好基肥,以提供水稻生长初期所需养分。

一般可选择农家肥、腐熟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用。

•追肥施用: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插秧后的不同生长阶段追施合适的肥料。

如百天大田追肥、穗肥追施等。

•注意肥料平衡: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生产经验和农业技术指导,调整施肥比例,确保不仅养分供应充足,同时避免肥料过量,防止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病虫害防治水稻插秧后的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要点:•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查水稻田地,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及早发现病虫害,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合理选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选择药剂时,要注意药剂的毒性,不仅要对有害的病虫起到控制作用,还要对水稻植株无害。

•合理施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药液的配置和喷洒。

要注意喷洒的浓度、频率和喷洒方式,确保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态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注重采用生态防治手段,如增加天敌数量、合理利用有益昆虫等,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分析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减轻劳动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田间管理的要点,为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提供参考。

一、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1. 机械插秧机械插秧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水稻插秧作业的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插秧,机械插秧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地区采用机械插秧技术,但在一些山区、水田坡地等地形复杂的区域,机械插秧的应用还面临一定的困难。

2. 机械收获机械收获是指利用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作业的技术。

机械收获可以明显提高收割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粮食损耗,同时也有利于保持稻谷的品质。

目前,我国水稻机械收获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一些大面积水稻种植区已经普遍应用。

3. 机械施肥机械施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水稻施肥作业的技术。

通过机械施肥可以实现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应用机械施肥技术,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4. 其他机械化作业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机械化作业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机械化作业,如机械除草、机械播种、机械灌溉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水稻田间管理要点分析1. 土壤管理水稻的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含水量适宜。

在田间管理中,农民需要通过施肥、翻耕等方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水利管理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因此水稻田的水利管理尤为重要。

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合理调节灌溉水量,确保水稻的生长不缺水也不积水,保持适宜的水分环境。

3. 病虫害管理水稻生长期间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对此需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合理使用农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水稻插后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插后田间管理技术

抽 穗 灌浆 期 田间 不能 缺水 , 否则 会 引起 颖花 形 态败 育 、
1 水 稻 生 育 进 程 调 查 及 分 析

差 、 弱 的地块 , 保施 肥均 匀[ 苗 确 2 1 。
32 插 后 预 防 田 间 潜 叶 蝇 及 负 泥 虫 .
低 洼地 深 泥 田或 排 水 不畅 的 田块 , 稻 潜叶 蝇 的危 害 水
机 率大 , 重 点防 治 。 用 7 %吡 虫啉 散粒 剂 9 ,m2 水 应 可 0 0g h 对
施粒 肥 应 依 据水 稻 长 势而 定 , 果 没 有 脱肥 现 象 则 不 如 用施 粒 肥 。 果氮 肥 施 用过 多 , 稻叶 片变 嫩 , 易 感 染 稻 如 水 容 瘟病 。 究其 原 因 : 当稻瘟 病 真 菌 孢 子接 触 到 水稻 叶 片 。 形 会
成 一个 细胞 状 的小 气泡 。 个 气 泡 的 内压 是汽 车 轮 胎 内 压 这 的4 0倍 左右 , 可以 炸 开稻叶 表面 , 片保 护层 破 裂后 , 种 叶 这 真 菌 就 释放 出含 有 一种 酶 的小 囊 , 种酶 会 破 坏 植物 的 细 这
42 水 层 管 理 .
大 棚 钵 盘 育 苗 、 碎 的陈 稻 壳 育苗 , 苗 根 系 发 育 健 粉 秧
壮 , 苗插 后 不 用 经过 返 青阶 段 , 可 正常 生 长发 育 。 苗 秧 就 壮 是 实现 水 稻 优 质和 高 产 的基 础 。 调查 发 现 , 苗 、 苗 插 到 弱 小 本 田 后返 青 慢 , 田间 管理 带 来 不便 。 给 因此 , 倡 采 用机 械 提
常 , 然插 届 遇低 温 时 段 , 壮 苗返 青快 , 苗及 伤 根 的秧 虽 但 弱
苗返 青 慢 。 5月末至 6月初遇 多 云的 阴天 , 日平 均 气温 为 l 7

水稻田间管理要点

水稻田间管理要点
从秧 田转 移 到 大 田 可 喷 施 “ 果 ” 效 果 很好 。 乐 .
决 定 施 药 次 数 . 药 区以 预 防 穗 颈瘟 为 重点 . 意 在 水 稻 抽 穗 施 注 期 71 — O天 ( 口初 期 , 口率 1 %左 右 ) 治 , 破 破 0 防 必要 时 齐 穗 期
再施药一次。
二 、 蘖 期 管 理 分
水稻分蘖期 主要是长根 、 叶 、 长 长分 蘖 营 养 体 , 营养 生 是 长 主要 时 期 . 决 定 穗 数 的 关键 时期 。管 理 任 务 , 促 分 蘖 早 是 要 生快 发 . 加 有 效 蘖 . 制 无 效 蘖 . 最 高 分 蘖 期 能 达 到 正 常 增 控 到 的“ 拔节 黄 ” 为 丰 产 打 下基 础 . 1 早施 分 蘖 肥 。 分 蘖 始 期 , 施 氮 肥 , 、 在 追 以满 足 水 稻 长 叶 、 长分 蘖 的 需 要 . 亩施 用 尿 素 25千 克 为 宜 . 多 不 超 过 5千 每 . 最

定 要 根 据 苗情 酌 情 考 虑 . 忌施 肥 过 量 和 时 期 不适 如 果 盲 目 切 施 用 穗粒 肥 , 易 导致 贪青 晚熟 , 容 空秕 粒 增 加 . 粒 重 降 低 . 千 并 易 发 生病 虫 害 。水 桨 管 理 : 了提 高 分 葵 成 穗 率 , 证 枝 梗 和 为 保 颖 花 的正 常 发 育 .提 高 每 穗 粒数 . 目前 稻 田应 保 持 较 浅 的水 层 . 般 4 6厘 米 深 即 可 。 抽穗 后 . 采 用小 水 勤 灌 、 一 — 待 应 干湿 交 潜 的灌 溉 方 式 . 即每 次 灌 少 量 水 形 成 浅 水 层 . 土 壤 呈 湿 润 状 待
效 蘖 继 续 生 长 发 育 . 效 蘖 逐 渐 枯 死 . 田 防止 过 早 封 行 . 无 稻 保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一、选址与土壤准备1.选址:选择适宜水稻种植的地块,要求土地坚实、排水良好、阳光充足。

2.土壤准备:根据土壤情况,进行土地平整、翻耕、培土等工作,保证土壤松软、有机质含量高。

二、水田管理1.灌溉:确保稻田中有足够的水分,实行适时浇水,避免缺水或积水。

2.排水:及时排除积水,保持稻田排水畅通。

3.灌溉水质管理:水稻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清洁的灌溉水源,避免污水或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4.种植方法:采用直播或插秧方法进行种植,根据水稻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三、施肥与追肥1.底肥施用:在水稻播种前或插秧后,施用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同时添加适量的无机肥。

2.追肥: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追肥,补充植物所需养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1.防治水稻病害:及时发现并正确诊断水稻的病害,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否则会导致病害蔓延,影响产量。

2.防治水稻虫害:定期检查稻田,发现虫害即时进行防治,可采用农药喷洒或生物防治等方法。

五、田间管理1.杂草控制:及时清除杂草,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竞争,可以手工除草或选择安全有效的除草剂进行防治。

2.进行中耕:适时进行中耕,改善土壤通气性,保持土壤湿润。

3.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疫情扩大。

六、水稻收割和贮藏1.收割:根据水稻的生长期,选择适时进行收割,避免过早或过晚。

2.合理贮藏:将收割后的水稻晾晒至适当水分后,整理包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避免湿气和虫害。

七、其他注意事项1.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合理调整种植时间和种植品种。

2.加强田间巡视和监测,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3.定期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

4.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化学农药,确保产品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

这是一个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的概要,具体操作规程还需要根据当地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制定。

只有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管理,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为了保障水稻的生长质量,提高水稻的产量,就需要加强注重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并且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对病虫害进行合理预防,同时,还可以引导种植户充分掌握水稻的生长规律,根据水稻品种的不同,结合不同的生长期,有针对性地采取田间管理措施,并同时有效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合理选择病虫害的处理时间,保障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从而使得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提高。

标签:水稻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广大种植户应充分掌握水稻的生长规律,针对水稻的不同生长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要针对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做好防治工作,并且在最佳的治理时期进行虫害防治,以确保水稻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进而增加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1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1.1种子选择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气候等因素,使不同地区对水稻种子的选择不同,需根据当地的温度、气候和种子的适应能力进行综合选择,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选好种子是确保产量的重要前提,需从多方面衡量种子的价值,尽量选择饱满度高的种子,保证整体出芽率。

在选种的过程中,遇到腐烂、干瘪的种子要及时挑出,避免影响种子发芽。

1.2种子处理选择体态健康、饱和度高的水稻种子,确保种子的优质。

在晴朗的天气晾晒稻种,将种子中的水分剔除,提升种子的吸水能力。

阳光下暴晒种子有助于杀菌和消毒,对于促进种子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1.3育苗一般情况下,选择东西方向进行水稻苗床的培育,保证幼苗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稳定的光照,提升水稻种子的出苗率。

为了使水稻幼苗的根部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生长空间,要在水稻的苗床上预留适宜的位置,控制苗床之间的距离,避免距离不均。

出苗过程中,需在苗床上覆盖薄膜,提高苗床的整体温度,同时提升其含水量。

在苗床之间要搭建排水沟,控制水量的稳定。

1.4播种在种植前,需对水稻幼苗的种植环境有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简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简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Z i x u n t a i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是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采取促进生长与管护技术措施,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水稻田间管理基本分为3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主要内容就是实施合理追肥和水层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

一、前期管理前期属于水稻的营养生长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力争确保苗全、苗匀、苗齐与苗壮,还包括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水稻的分蘖数与计划穗数,使其达到有效的茎数指标。

1灌水插秧后应立即形成秧苗自身高度2/3的水层,用以护苗。

待返青后,叶片变为深绿色,将水层降至3公分左右,且不可深灌,因为这一阶段气温还比较低,白天和晚间的气温也相差比较大,所以建立浅水层,可以使白天提高一定的地温,到夜晚能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如此会有利于根的生长及吸收,得以分蘖才能早生快发,以保证幼穗在分化前达到预期的茎数。

过后还要根据稻苗的长势情况采取必要的排水晒田或是深层灌水的控孽措施。

如果这一时间发现稻苗清晨叶子弯曲但不披垂,到中午又挺拔有力,叶色却有所褪绿,可采用10公分左右深灌,控制分蘖,以防止无效分蘖的情况出现。

如果是稻苗的叶色黑过头,叶鞘细而长,叶片较弱,株形散乱无序,清晨叶片下弯低垂,夜晚稻苗吐水过多,可采取晒田的方法加以应对。

晒田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当时水稻的长势状况以及土壤的保水能力来定。

通常晒田在6~7天左右,晒的程度应以地面出现稍有龟裂为好。

2追肥及时追肥是保证分蘖数量、提高分蘖素质的重要措施。

追肥量还须根据稻田的土质状况和产量水平来定。

如沼泽土,属于前期肥力不足,中后期则强劲的一种,因而要及时追施返青肥,其数量是氮肥总用量的16%~20%;如果是沙质稻田,既不保水又不保肥,所以氮、钾肥不能用做基肥,只能用做追施肥,但一定要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则,分期追施,通常可追施2次,具体为待返青后每公顷追施尿素45kg,第二次追施50kg尿素及硫酸钾30kg;其他类土,基本可按氮肥总量的20%~30%用做孽肥。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Z i x u n t a i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已经实现了全民基本小康的目标,人们已经不在受困于温饱的问题。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如何优质种植作物,仍然关系重大。

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北的广大地区都在种植水稻,大米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主食。

所以,掌握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意义重大,对水稻插秧后的田间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能够大大地增加稻田的水稻产量,增强稻田出产水稻的质量。

笔者将在本文对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水稻种植分为四个阶段:选苗,育苗;插苗;插苗后的田间管理;最终收获阶段。

水稻种植的四个阶段各有各的特点,选苗,育苗是水稻种植的基础,插苗后的田间管理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的阶段。

接下来笔者将对插苗后的田间管理这一阶段进行详细地介绍,表明其重要性,从而表明本文讨论介绍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的重要性。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阶段是整个水稻种植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历时也最长,内容也最丰富。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所用的时间占到了整个水稻种植过程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内容基本上设计到了水稻种植的所有重要的工作。

这一阶段是最需要农民科学管理田间经验技术的阶段,仅仅勤奋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2水稻插秧后田间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2.1施肥的误区很多农民在插秧之后进行施肥的工作存在一些误区。

把握不好施肥的准确时间;把握不好施肥的量。

把握不好施肥的时间以及不能准确把握施肥的量往往不仅不能起到追肥应有的作用,反而对稻田的稻苗会有损害。

2.2病虫害防治的误区防治病虫害需要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很多农民为节约成本而忽视了这一关键的环节。

或者,有的农民对病害虫的预防工作不是很重视,认为该环节非必需。

等到稻田出现了病虫害才开始使用农药进行灭虫害的工作。

此时,不仅经济投入更大,而且稻田的经济收益也将大大降低,稻米的品质也很大程度地降低。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大多数的农民没能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意识,即以预防为主,灭除为辅。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优势及种植技术要点总结应用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优势及种植技术要点总结应用

芜湖市主要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当地地貌主要为长江下游平原,平原面积较为广阔,其中散有零星的残丘、低丘,整体地势表现为北低南高,其地貌类型较为多样。

当地的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分别为15~16℃、2000h左右。

降水量年平均值为1200mm。

芜湖的农业产业在快速发展,在2021年全市的粮食产量,能够达到223.2千hm2,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28.01万千瓦,水稻在其中属于重要产业。

在水稻的实际种植栽培中,传统方式主要采用人工预插秧生产,这样的模式不仅有较高的人力物力成本消耗,对种植效率提升也十分不利。

近几年随着水稻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各地劳动力大量流失,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作业中,机械化逐渐得到了高度重视,同时农业机械化已成为了主流发展趋势。

比如在水稻的栽培期间,不同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广,按因为受到农机技术、生产条件等因素限制,在使用时依然没有较高的应用水平,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必须了解此类技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要点探究,这样才能将此类技术价值发挥出来,更好的促进当地水稻产业持续发展。

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优势1、减轻劳动强度在水稻的播种种植中,通过应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可以让整个工作,变得更为精细,让水稻播种,能够实现精确性、定量性。

和传统人工播种方式相比,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以节省0.5~1kg/667m2。

对比人工栽插,在机械化作业模式下,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

比如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栽插,工作量一般为0.05hm2/d,但是如果使用高速插秧机辅助作业,工作效率可达2.6hm2/d。

实现了机械化育插秧后,能够让用种量、秧田管理、移栽人工费用等大量节约。

因为机械插秧一般针对小苗移栽,因此具有较高的密度,可显著提高秧田利用率,甚至还可以大量节约耕地,对农户种植效益提高十分有利。

2、节肥减水在水稻的苗期进行管理时,通过采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进行规范化操作,能够让整个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可明显减少药物、水源、肥料的应用量,提升了各类物质应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作者:刘恋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7期
摘要:水稻生产是我们国家粮食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水稻插秧后的管理与产量的高低关系紧密,如何做好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意义重大,对水稻插秧后的田间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能够大大地增加稻田的水稻产量,增强稻田出产水稻的质量,保证人民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不同时期水稻种植的特点;插秧后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已经实现了全民基本小康的目标,人们已经不在受困于温饱的问题。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如何优质种植作物,仍然关系重大。

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北的广大地区都在种植水稻,大米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主食。

所以,掌握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意义重大,对水稻插秧后的田间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能够大大地增加稻田的水稻产量,增强稻田出产水稻的质量。

笔者将在本文对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水稻种植分为四个阶段:选苗,育苗;插苗;插苗后的田间管理;最终收获阶段。

水稻种植的四个阶段各有各的特点,选苗,育苗是水稻种植的基础,插苗后的田间管理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的阶段。

接下来笔者将对插苗后的田间管理这一阶段进行详细地介绍,表明其重要性,从而表明本文讨论介绍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的重要性。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阶段是整个水稻种植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历时也最长,内容也最丰富。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所用的时间占到了整个水稻种植过程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内容基本上设计到了水稻种植的所有重要的工作。

这一阶段是最需要农民科学管理田间经验技术的阶段,仅仅勤奋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2 水稻插秧后田间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2.1 施肥的误区
很多农民在插秧之后进行施肥的工作存在一些误区。

把握不好施肥的准确时间;把握不好施肥的量。

把握不好施肥的时间以及不能准确把握施肥的量往往不仅不能起到追肥应有的作用,反而对稻田的稻苗会有损害。

2.2 病虫害防治的误区
防治病虫害需要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很多农民为节约成本而忽视了这一关键的环节。

或者,有的农民对病害虫的预防工作不是很重视,认为该环节非必需。

等到稻田出现了病虫害才开始使用农药进行灭虫害的工作。

此时,不仅经济投入更大,而且稻田的经济收益也将大大降
低,稻米的品质也很大程度地降低。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大多数的农民没能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意识,即以预防为主,灭除为辅。

这是广大农民在种植水稻,进行稻田插秧后的田间管理的一大误区。

2.3 收割时节的问题
水稻收割时节正赶上多雨的时节,所以及时高效开展地收割工作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现实中有很多的农民不能精确地把握收割的时间。

3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
3.1 水稻插秧后田间间苗
中国农民自古就懂得一个道理,稻田的水稻苗不能插得太密,水稻稻苗如果插得太密,那么每根稻苗所得到的土地养分有限,都得不到良好的成长发育。

尽管如此,但是农民在插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密集化的结果,所以在水稻插秧后有必要进行田间插苗的工作。

水稻插秧后进行田间间苗一般是在插苗后的20~30d,这时水稻的秧苗已经长得比较茁壮,进行间苗一般是将原来密集的多根秧苗减少到1~2株,这有利于土壤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提高稻田的产量和水稻稻米的品质。

3.2 定期科学施肥
水稻插秧后需要及时追肥,一般是在插秧后的5~7d对稻田进行施肥。

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施肥要均匀,避免同一块即土质相同的稻田施肥不均的结果;施肥的肥力要适中,肥力不能太大,太大对稻苗是一种损害,但也不能太小,太小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3 积极进行病害虫的防治工作
插秧后同时进入病害虫多发的时节,注重田间防治病害虫的工作意义重大。

开展病害虫的防治工作首先需要有积极预防的态度,在稻田还没有出现虫害时就需要及时预防,预防的方法可以是选购优质的抗虫害的秧苗,此外施肥可以增强稻苗的免疫能力。

出现虫害后,要及时进行药物处理,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虫害灭除的工作。

3.4 水稻的收割
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农民观察稻田九成为黄色时就需要积极地进行收割的工作。

在田地晾晒一段时间后,就地进行打碾,收获。

4 科学合理地开展水稻插秧后田间管理的意义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高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收益。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对于提高稻田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阶段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阶段,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经验才能够开展好水稻的种植工作,日后才能有一个丰厚的收成。

5 结束语
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上亿人民吃饱了饭,缓解了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急缺的这一重大难题。

但是今天,我国的粮食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依赖进口,农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未来我国农业依然需要不断地创新,进步。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案对保证农田高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对整个水稻种植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水稻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我国的农民能够树立科学种植水稻的意识,掌握一定科学的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保证稻田高产并且提高稻田出产水稻的品质。

(作者单位: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