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
犀牛角鉴别
犀牛角鉴别(图1)转帖犀牛角鉴别(图1)犀牛角与牛角的区别其实不难,只要掌握了要领,也很容易鉴别。
鱼子纹鱼子纹鱼子纹(只能说可能是犀角的鱼籽纹)(特征之一)犀牛角的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横截面有鱼籽纹;二是侧面有竹丝纹;三是一般闻起来都有气味。
而牛角呢,有的也有竹丝纹,但绝没有空心管状的鱼籽纹;在牛角的实心的横截面上一般都有一圈一圈的角朊层。
清早期犀角盃:网格纹十分清楚,色泽自然也有人说:而网格纹、鱼子纹,天沟、地岗才是犀牛角所独有的特征。
局部可见鱼子纹证牛角牛角杯的侧面注意掌握的要领是:1、犀角有鱼籽纹,牛角没有;2、犀角虽然可以一层层剥开,但没有一圈圈的角朊层;3、在正常情况下犀角有气味,而牛角没有。
牛角牛角的角朊层犀角是最珍贵的牙角材料。
自古以来犀角不仅被作为辟邪稀罕的灵物而宝之,而且被认为具有解毒解热之药用(比如《本草·犀》载:入药惟犀生者为佳)。
而明代开始兴起的利用犀角底部凹腔雕成的犀角杯是牙角类古玩中的顶级精品,其在国外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中长盛不衰。
然而,关于犀角杯实用鉴赏知识的文章非常稀少。
牛角牛角杯的竹丝纹一、犀角的鉴定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犀角十分珍罕,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不多,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凭着猜测臆断。
犀共分五类: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撒马利亚、爪哇、印度。
前三类有双角,后两类是单角。
关于犀角的成分,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提出是“固体状的凝集的头发”。
其后,这种看法被普遍接受。
但最新研究表明:犀角不是凝结的头发,它没有头发的囊,它实际上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清代非洲犀犀环偑在细镜下可能是亚洲犀的…竹丝纹‟亚洲犀的细镜下情况亚洲犀的局部人物的刻画情况以上五类犀角的共有鉴别特征是犀角表面有国外行内人士所称的“发丝纹”或国内所称的“竹丝纹”。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亚洲犀角盃犀角的表面纹路和竹的纹路很象,故称为“竹丝纹”;但犀角截面又有竹所没有的如同皮肤发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摸上去有类似皮肤鸡皮疙瘩的感觉,故其纹亦可称“发丝纹”。
知识点——教你怎么分辨亚洲犀和非洲犀
知识点——教你怎么分辨亚洲犀和非洲犀
犀牛角切面
犀牛角
犀牛角雕饰
犀牛角人物雕饰
犀牛角基础知识
犀牛角一共分五类,其中非洲犀包括黑犀和白犀,亚洲犀包括印度大独角犀、爪哇小独角犀以及撒玛利亚双角犀。
注:白犀的颜色会逐渐变黄,最好的颜色为金黄色。
1从气味上分辨,非洲犀焦腥,亚洲犀由于都是老角闻不出,并且亚洲犀摩擦时有淡淡的麻油味。
2从截面上来看,亚洲犀的鱼子纹是圆的,非洲犀则不是很圆。
亚洲犀的甘蔗纹要比非洲犀更粗。
3从雕工上来看,亚洲犀不易雕的太细腻,以粗工为特点,非洲犀雕工细腻,形象逼真。
从透性来看,亚洲犀透性好,非洲犀由于质地致密透性不好。
4从颜色上来看,亚洲犀分为黄、红、绿、黑;非洲犀纹理不发育,所以只有黑色和黑红色两种。
5另外非洲犀都是乾隆以后,有雕件,接件,而亚洲犀都是独个,宋元为主,明很少。
6从药物价值来讲,亚洲犀1g相当于非洲犀的20g.并且由于非洲犀有焦腥味,而且通常加过色,不适合用药,口感不好。
(注:鉴别非洲犀加色的方法,用口水浸湿餐巾纸,放在上面几秒钟,而后抹一下。
)
犀牛角可以凉血、镇惊,解百毒、治疗各种内热病,男人可以壮阳,女人可以养颜。
犀牛角佛像雕饰
家里有犀牛角的藏友可以去试试,看看自家的犀牛角是属于哪种!。
犀牛角的鉴定方法
犀牛角的鉴定方法犀牛角的鉴定方法是指对犀牛角的外观、内部结构和表面细节进行判断,以确定其真伪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判断犀牛角是否为真品,也可以用来判断犀牛角的质量和年份。
一、外观:1.犀牛角有很多形状,但大多数有三角形、半圆形和四边形等几种形状,而真正的犀牛角基本上都是自然生长的,没有加工过,所以它们的形状会有一定的不同。
2.犀牛角表面有很多皱纹,这些皱纹有时会带有淡淡的颜色,有时会带有淡淡的光泽。
这样的皱纹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刻意雕刻的,因此这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3.犀牛角表面有很多小穴,这些穴可以产生吸引人们的视觉效果,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内部结构:1.真正的犀牛角在内部是中空的,但有时会有一些小的晶莹剔透的碎片,这些碎片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刻意加工的,因此这也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2.真正的犀牛角内部有很多细小的孔,这些孔的细小程度可以使人们感觉到它的细腻,而且这些孔也能够把太阳光照射到内部,使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光泽,这也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3.真正的犀牛角内部有很多小块黑晕,这些黑晕是由于角状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因此也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表面细节:1.犀牛角表面有很多细小的沟槽,这些沟槽有时会带有淡淡的颜色,有时会带有淡淡的光泽,因此也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2.犀牛角表面有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有时会带有淡淡的颜色,有时会带有淡淡的光泽,这些小突起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刻意加工的,因此也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3.犀牛角表面有很多根状物,这些根状物有时会带有淡淡的颜色,有时会带有淡淡的光泽,这些根状物也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刻意加工的,因此也是真正的犀牛角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后,上述三个方面的特征都是真正犀牛角的特征,是鉴定真品的重要依据,如果有任何一个特征不符合,就可以判断该犀牛角不是真品。
辨别犀牛角最简单的方法
辨别犀牛角最简单的方法
1、纹理:任何犀角纵剖面都有平行的“竹丝纹”,亚洲犀角“竹丝纹粗,非洲犀角“竹丝纹”细,任何犀角的横剖面都有“粟纹”。
水牛角纵剖面都有交缠的“绞丝纹”,而没有平行的“顺纹”。
2、色泽:苏门犀角和爪哇犀角制品为蜜色或栗色、色较纯,透明度高,印度犀角上部色暗、下部明朗。
广角上部灰色,下部灰黄色。
犀牛角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靠近纵向中心一律是黑的,这是区分犀牛角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
3、温度:犀角凉而温,水牛角凉而寒、冰冷,树脂合成品没有冰凉的感觉。
4、气味:亚洲犀角清香,有种中药味道,广角味腥,水牛角干磨有硫磺味。
5、雕刻:角雕刀工细腻流畅,细部处理认真,地子光整。
牛角雕刀工或粗率或僵硬呆板,细部处理草率,常见毛刺、刀痕、刀伤,地子不平整。
树脂模制品不见刀工,没有雕刻痕迹。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视觉鉴别:观察犀牛角的外观特征,真正的犀牛角通常呈灰褐色或乳白色,有明显的纵向纹理和较粗糙的表面。
而伪造的犀牛角往往颜色较白,表面较光滑。
2. 触感鉴别:用手触摸犀牛角的表面,真正的犀牛角通常有一种粗糙的感觉,可以感觉到指尖上的凹凸纹理。
而伪造的犀牛角表面往往较光滑,没有明显的凹凸感。
3. 强度鉴别:用力按压犀牛角,真正的犀牛角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容易变形。
而伪造的犀牛角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压碎或变形。
4. 嗅觉鉴别:闻一下犀牛角的气味,真正的犀牛角具有一种特殊的酸腐味,而伪造的犀牛角往往没有明显的气味。
5. 化学检测:可以使用酸或者氧化剂进行化学检测,真正的犀牛角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而伪造的犀牛角则不会发生这些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凭借肉眼或者触感等方法进行犀牛角的鉴别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犀牛角的仿制品也越来越精细。
因此,如果需要进行犀牛角的鉴别,最好找一些专业机构或者鉴定专家进行检测。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二)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二)犀牛的种类目前,世界上的犀牛主要分五类: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苏门答腊犀、爪哇犀、印度犀。
白犀牛白犀牛又名方嘴犀,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最显著外部特征为其嘴部成方形,犀角平均为60厘米,最长可达200厘米。
体形是5种犀牛中最大的一种,雌性重约1800公斤,雄性2300公斤。
黑犀牛黑犀牛又叫尖吻犀,黑犀牛明显的特征是上唇具卷绕性,体色灰、暗黄棕色,泥土中打滚染成灰黑色,角最长可达1.2米。
印度犀印度犀牛,又称独角犀牛、大独角犀牛,雌雄犀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圆锥状,粗而不长,长约30~40厘米。
身上的皮肤似甲胄,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
体型较大,是仅次于白犀的大型犀牛。
印度犀分布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等地,是目前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
爪哇犀爪哇犀牛,又称小独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体型略小,皮肤呈灰色。
雄犀有一只角,雌犀没有角,角较小,角长小于25厘米。
成年爪哇犀牛体重能够达到2.3吨,身长3米,由于出生率低,爪哇犀牛的数量日益减少,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野生爪哇犀牛不足60头,绝大部分栖息在印度尼西亚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
苏门答腊犀苏门答腊犀,又名双角犀,属地球上最早的长毛犀牛的后裔,是现存体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
雌雄兽鼻上皆有双角,前角长,后角短,纵列而生。
和爪哇犀一样原分布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现在分布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广泛,数量也略多,现存数百头。
苏门答腊犀是体型最小的犀牛,也是亚洲唯一的双角犀牛。
中国原有三种犀牛:大独角犀(印度犀)、小独角犀(爪哇犀)和双角犀(苏门犀)。
三千多年以前,犀牛沿黄河两岸自西向东约1800多公里的区域广阔分布,随后犀牛在中国的分布边界不断南移,数量也急剧减少,唐朝(618-684年)时,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南方各地,都还有犀牛分布,到明朝(1368-1661年)时,已经仅分布于贵州、云南两地。
犀牛角鉴别与价格
犀牛角鉴别与价格亚洲犀牛角:亚洲犀牛角特性:犀角即犀之角,俗名亚洲角。
主产自泰国、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
印度犀又称“火犀角”,爪哇犀、苏门犀因喜水怕晒称“水犀角”。
呈黑褐色或黑红色,小约1-3kg,大则10kg. 。
犀角有纹丝,直且粗,纹丝都呈直线形,互不连接。
横切面有小砂眼,似蜂窝状,斜切面为鱼籽状纹。
犀角圆身上面有一深沟,底部洼进部底面凸出一条岗,戏为“天沟地岗”。
功效:“水犀角”药用价值高于“火犀角’2、3倍。
“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最为昂贵。
亚洲角雕刻较少。
“苏门犀”加工后呈明黄色或棕黄色,纵剖面有‘竹丝纹’,横剖面有‘粟纹’,气味清香,底盘似西瓜籽。
“爪哇犀”刻用雄性角,较尖锐,前弯,底盘椭圆状。
数量少,濒危灭绝,药用价值高,乃珍贵中药材及雕刻原料。
价格:极其稀有,为藏家珍品。
形多为杯、牌,集中在明清古件上,一般6K-2W/g,名家款价值更高。
非洲犀牛角:非洲犀牛角特性:称广角,又名天马角,产自非洲。
自然气候条件不同,与亚洲犀牛各异。
因过去大部分由广州港进口,为广运通进口商经营,故常称之为——广角。
黑褐色,纹丝较亚洲犀角细,而且相互粘连。
广角也无蜂窝状眼,无鱼籽状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亚洲犀最显著的区别。
功效:“水角犀”药效最好,“火角犀’次之;非洲犀药效不及亚洲犀。
犀牛角雕工艺品大多数是犀角杯,圆雕较少。
用料多为“广角”,又分“白犀角”和“黑犀角”。
价格:相对于亚洲犀收藏家低些,但也看艺术品的雕工、寓意,以及出处。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二)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二)犀牛的种类目前,世界上的犀牛主要分五类: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苏门答腊犀、爪哇犀、印度犀。
白犀牛白犀牛又名方嘴犀,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最显著外部特征为其嘴部成方形,犀角平均为60厘米,最长可达200厘米。
体形是5种犀牛中最大的一种,雌性重约1800公斤,雄性2300公斤。
黑犀牛黑犀牛又叫尖吻犀,黑犀牛明显的特征是上唇具卷绕性,体色灰、暗黄棕色,泥土中打滚染成灰黑色,角最长可达1.2米。
印度犀印度犀牛,又称独角犀牛、大独角犀牛,雌雄犀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圆锥状,粗而不长,长约30~40厘米。
身上的皮肤似甲胄,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
体型较大,是仅次于白犀的大型犀牛。
印度犀分布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等地,是目前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
爪哇犀爪哇犀牛,又称小独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体型略小,皮肤呈灰色。
雄犀有一只角,雌犀没有角,角较小,角长小于25厘米。
成年爪哇犀牛体重能够达到2.3吨,身长3米,由于出生率低,爪哇犀牛的数量日益减少,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野生爪哇犀牛不足60头,绝大部分栖息在印度尼西亚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
苏门答腊犀苏门答腊犀,又名双角犀,属地球上最早的长毛犀牛的后裔,是现存体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
雌雄兽鼻上皆有双角,前角长,后角短,纵列而生。
和爪哇犀一样原分布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现在分布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广泛,数量也略多,现存数百头。
苏门答腊犀是体型最小的犀牛,也是亚洲唯一的双角犀牛。
中国原有三种犀牛:大独角犀(印度犀)、小独角犀(爪哇犀)和双角犀(苏门犀)。
三千多年以前,犀牛沿黄河两岸自西向东约1800多公里的区域广阔分布,随后犀牛在中国的分布边界不断南移,数量也急剧减少,唐朝(618-684年)时,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南方各地,都还有犀牛分布,到明朝(1368-1661年)时,已经仅分布于贵州、云南两地。
亚洲犀牛角鉴定
是黑市交易却变得兴旺起来。 心有灵“犀”一点通!
1ci0f3c7b 在线密度计
6、感觉温度:犀角凉而温,跟田黄玉区别于 其他玉一样凉而温的赏心感;水牛角凉而寒(冰
冷);树脂合成品没有冰凉的感觉。
那本书被木子用得很小心。袁慕野毕业要走的时候,木子去买了一块德芙巧克
7、闻气味:亚洲犀角清香,古代皇家御用都 采用香角就是产于亚洲;广角味腥;水牛角干磨 有硫磺味。
8、看雕刻:犀角雕刀工细腻流畅,细部处理 认真,地子光整;牛角雕刀工或粗率或僵硬呆板, 细部处理草率,常见毛刺、刀痕、刀伤,地子不平 整。树脂模制品不见刀工,没有雕刻痕迹。(犀角 雕和牛角雕之刀工优劣系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可 绝对化)。
还可以从犀牛的皮肤上进行区别,印度犀牛的皮 肤上清晰可见深深的痕就好像穿了铠甲一样,有 笸箩外皮一样的“鼓钉目”,而非洲犀牛的皮肤 则比较光滑,没有折痕。
2、看纹理:任何犀角的纵剖面都有平行的 “竹丝纹”(也叫“顺纹”),亚洲犀角“竹丝纹” 粗;非洲犀角竹丝纹”细。任何犀角的横剖面都 有“粟纹”(也称“鸡皮纹”、“毛囊纹”、“鱼子 纹”)。水牛角纵剖面都有交缠的“绞丝纹”(也 叫“绞纹”“牛毛纹”)而没有平行的“顺纹”。
第六:他是很轻的。质地轻,可能一立方厘米 才一克左右。。好好想想。试算算他的体积是多 少与他的重理相符吗?动不动就上千克.上几百 克,岂不可笑!!!上千克的都快整支角了.犀角杯,
那本书被木子用得很小心。袁慕野毕业要走的时候,木子去买了一块德芙巧克
多为几十克.多的就几百克.很少四百克以上。太 重太大的就要特别注意。
第七:打灯看,这个不用我介绍了吧。。都是 打灯看了,再磨平,再打灯看,有没有孔状鱼子 纹。这个方法是专家们通用的方法。。不用我介 绍。。。。你们应明白。
五种犀角的结构与区别
五种犀角的结构与区别印度独角犀:印度犀,又叫火犀。
犀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
表面为乌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
底部周边有马牙状锯齿,称“马牙边”,高约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
“马牙边”向上之中部有纵纹及去净的坚硬直刺,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
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
具有“前沟后岗”的特点。
什么是“前沟后岗”?角前面有一纵长凹沟,习称“天沟”,其下相对的底盘上有一突出的高岗,岗长约6~7厘米,高2~4厘米,习称“地岗”。
因为有这条岗,令犀牛角杯形器物的边口,好象制造出犀牛角是扁形的感觉。
底盘较大,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厘米,习称“窝子”,并布满鬃眼状圆点,习称“沙底”。
角质坚硬,但从纵面劈开,均系顺丝,无绞丝。
苏门答腊犀:苏门答腊犀是世界上最小的犀牛,也是亚洲犀唯一长双角的犀牛,只不过后角长的很不明显,看似独角,前角的长度也不过6英寸,在亚洲犀中它的角是最小的,甚至退化到一个小瘤。
但它有最粗的纤维和最优秀的胶质,有最为粗大的蜂窝孔状,没有“天沟”、“地岗”。
爪哇犀爪哇犀,最珍贵的香犀,也叫文犀、水犀,是现在世界上仅存的5种犀牛中最原始的一种,几乎有一千万年没有进化过。
雄犀有明显尖角,角长约25厘米,而雌性犀角只剩一点痕迹。
非洲犀下面是一组非洲犀牛的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犀牛,角的大小和形状是不一样的。
非洲犀角呈圆锥形,角长,自底部向上渐细,中部较圆,上部稍弯,表面灰黄色或乌黑色,粗糙,有深浅不等的裂纹。
底盘圆形,直径3—20cm,稍向内凹陷,窝子较浅,砂底细密。
质坚硬,不易壁开,味淡。
锯断面光滑平坦,丝纹细腻,有光泽,纵劈裂面明显纵向顺直丝纹,常有裂丝牵连成纹丝状或撕翘起的毛刺。
犀角原料放大70%后的截图这是笔者收集到的一小块犀角原料,是加工手串珠的剩余边角料,由于体积小,北京的气候又非常干燥,所以已经干硬开裂,但仍然莹润如玉,可见泛油。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都有什么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都有什么
犀牛角是很稀有的东西,它的使用方法比较多,常见就是犀牛角木梳,这类木梳对活血有着很好帮助,而且长期使用犀牛角木梳,对睡眠改善效果非常不错,不过有很多人对犀牛角并不是很清楚,在购买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是真的,这就需要对犀牛角的鉴别方法进行认识。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都有什么:
看纹理:
任何犀角的纵剖面都有平行的“竹丝纹”,也叫“顺纹”。
亚洲犀角“竹丝纹”粗,非洲犀角竹丝纹”细。
任何犀角的横剖面
有平行的“顺纹”。
看色泽:
苏门犀角和爪哇犀角制品为蜜色或栗色、色较纯,透明度高;
色,下部灰黄色。
犀牛角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靠近纵向中心一律是黑的,这是区分犀牛角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犀牛角颜色往往被染成古红色,是为了达到仿古的效果。
其实自然界中只有绝种的亚犀种群中才有红色的角质。
感觉温度:
犀角凉而温;水牛角凉而寒、冰冷;树脂合成品没有冰凉的感觉。
闻气味:
亚洲犀角清香,有种中药味道(具体是什么味道我也没办法准确描述);水牛角干磨有硫磺味。
看雕刻:
犀角雕刀工细腻流畅,细部处理认真,地子光整;
牛角雕刀工或粗率或僵硬呆板,细部处理草率,常见毛刺、刀痕、刀伤,地子不平整。
树脂模制品不见刀工,没有雕刻痕迹。
(犀角雕和牛角雕之刀工优劣系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可绝对化。
)
通过对犀牛角的鉴别方法详细介绍,在购买犀牛角制品的时候,需要仔细的观察,这样才不会购买到假的,使用的时候也都是能够放心进行,现在有很多刮痧用品都是以犀牛角为主,犀牛角刮痧效果更好。
说说珍贵的犀牛角: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
说说珍贵的犀牛角: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上期廖文伟老师的文章「收藏与文化」假犀牛角雕件满天飞中讲到市场中许多假犀角雕刻工艺品,让不少收藏爱好者上当受骗,网传关于犀牛角的鉴定知识大都不太准确,特意写下这篇犀牛角雕刻工艺品鉴定要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收藏者不再上当受骗。
一、鱼子纹和蜂窝眼所有的关于犀角雕鉴定知识的书籍和网络文章,首要的都提到其横断面可见鱼子纹。
有的则只強调其横断面可见蜂窝眼,并未提及鱼子纹。
亦有的強调指出,说犀角雕的横断面必须可见鱼子纹、蜂窝眼。
但实际操作时,几乎所有的古玩商人和收藏者,都只是一味的強调要见到鱼子纹。
图一蜂窝眼图二鱼子纹其实,鱼子纹和蜂窝眼是一码事,只不过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视觉状态而已。
观察与纵向竹丝纹成直角的横断面,呈现的是蜂窝状的纹样(图一),有的较为整齐,有的很不规矩,三四边形、五六边形都有,那是成器时拍打挤压而形成的,“后天”现象,一概称之为蜂窝眼。
有趣的是,观察纵向竹丝的斜切面,毎一丝毎一端即凸起一粒鱼子状颗粒,即俗称的鱼子纹。
这种鱼子纹,《格古要论》称之为粟纹,像平摊开的小米(图二)一样,似乎比鱼子纹更形象。
曹明仲所著《格古要论》说的“粟纹有粟眼”,粟纹指蜂窝眼,“眼”即蜂窝眼中的那一点。
我观察了几十件犀角雕,其“眼”其实也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某一角度可见,某一角度不可见,与釆光有关。
现代学者称“粟眼”为“髓”,称蜂窝眼为“髓腔”,这是学术上的定义,形态概念更加清楚。
图三之一粟眼图三之二变形粟眼《格古要论》所说“粟纹中有眼(图三),谓之粟眼,此谓之山犀”,此说并不准确。
我上手的有粟眼的犀牛角雕件,大部分都有芝麻油香气味,明显的是香犀角(下文谈及),也即水犀,并非《格古要论》所言山犀。
所谓山犀,《本草纲目》记述得很清楚,说“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种,又有毛犀似之。
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
可见,李时珍对山犀水犀的区别很明确。
晋代顾微作《广州记》,说“平定县,巨海,有水犀,似牛,其出入有光,水为之开”,将水犀神话化了,成了辟水犀。
科普帖-犀角鉴别!(与牛角蹄子区别图文并茂,部分转帖
科普帖-犀角鉴别!(与牛角蹄子区别图文并茂,部分转帖据有关资料讲犀牛曾经有过三十来种,是否属实已经无法考证。
就目前有的品种,分为5种!分别为非洲犀牛两种,和亚洲犀牛三种。
我国原本也是有犀牛的,而且古已有之,从商周及战汉所出土玉器中就有以犀牛为原型的配饰,然而不幸的是现在已经灭绝了。
关于犀角的鉴定,就目前而言所需把握的是两点----竹丝纹与鱼子纹。
竹丝纹很容易理解,玩过的朋友都应该有感性认识,竹丝纹平行度高,彼此不会交织在一起。
竹丝纹的斜断面不像蹄子制品那么大,放大镜观察颇似绣花针的针别。
鱼子纹的形态就不是那么单一了,从个人上手的实物看,亚洲犀和非洲犀的鱼子纹是有区别的,不可同日而语。
非洲犀的鱼子纹形态比较典型,镜下观察呈多边形的细胞状,中间有细胞核。
而亚洲犀的竹丝纹断面就不典型了,和通常相关图片所示的典型鱼子纹有却别。
亚洲犀角从水平断面看,鱼子纹显得密集而细小,不同于非洲犀角的鱼子纹呈分隔细胞形态,镜下观察亚洲犀新鲜断面呈近似规则圆形,老断面则呈内陷的芝麻点形状。
另外从味道来鉴别,多数人从资料应该知道,亚洲犀角有麻油香味。
恐怕许多人这麻油香味是怎么来闻得。
其实不论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直接拿来闻得话,都是淡淡的腥臭味。
必须通过犀角和手掌摩擦闻闻手掌的味道才能闻到麻油香。
这是经过亲自试验的,和其他角的东西确实不一样!之所以许多人对犀角的认知度不高时因为没上手过实物,所以仅仅是通过一些资料的介绍来判断,失之偏颇也是情理之中。
因为有些资料讲的也是比较模糊,比如说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怎么来区别?有的文章说通过竹丝纹的疏密来鉴别,亚洲犀角竹丝纹粗一些,非洲犀角的竹丝纹细一些,从实物来讲却并非如此。
其实上手过实物以后还是很容易认识的。
下面引用一些图片说明犀角的竹丝纹,平行度高,无交结老犀角竹丝纹非洲犀标准鱼子纹凹陷芝麻点状鱼子纹鱼子纹(只能说可能是犀角的鱼籽纹)(特征之一)下图犀牛角的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横截面有鱼籽纹;二是侧面有竹丝纹;三是一般闻起来都有气味。
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
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犀牛角是一种稀有且珍贵的动物制品,因其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所以很容易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目标。
为了确保购买到真正的犀牛角制品,顾客需要了解犀牛角的种类和鉴别方法。
本文将介绍犀牛角的种类并提供几种常见的鉴别方法。
犀牛角的种类主要分为两类:白犀牛角和黑犀牛角。
白犀牛角是指来自白犀牛的角,而黑犀牛角则是指来自黑犀牛的角。
白犀牛角通常较大,质地较粗糙,呈现出浅灰色或灰白色。
黑犀牛角相对较小,质地较细腻,呈现出深黑色或暗褐色。
两种犀牛角在市场上都有销售,但白犀牛角的价值更高。
鉴别犀牛角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视觉鉴别法:通过观察犀牛角的外观特征进行鉴别。
一般来说,真正的犀牛角有一定的曲度和光泽,可以看到细微的纹理和斑纹。
而伪劣品常常是人工制造,外观光滑,没有纹理,表面有明显的制造痕迹。
2.触感鉴别法:用手触摸犀牛角来感受其质地和温度。
真正的犀牛角质地坚实,凉爽,触感稍微粗糙。
伪劣品常常是用塑料或者其他材料制作,质地光滑,并且会比较暖和。
3.水浸法:将犀牛角浸泡在水中,观察其变化。
真正的犀牛角在水中会发出臭味,如果浸泡时间足够久,还会有一些颜色溶解到水中。
而伪劣品则不会有这些特点。
4.紫外线鉴别法:将犀牛角置于紫外线下观察。
真正的犀牛角表面会发出蓝色或者白色的荧光,而伪劣品则没有这个特点。
5.燃烧法:点燃犀牛角并观察燃烧过程。
真正的犀牛角会发出特殊的气味,类似于羊毛燃烧时的气味,而伪劣品则会有其他不同的气味。
总的来说,购买犀牛角时应该谨慎选择,尽量选择合法渠道,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保护野生动物,减少对犀牛等濒危动物的违法猎杀,是每个人的责任。
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要点
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1、黑犀牛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
它们的肤色其实是深褐色,而不是纯黑色。
黑犀牛可长至肩高5英尺(1.5 米)、体重5000英磅(2300千克),它们的前后两只犀牛角可长达4英尺(1.2米)。
2、方吻犀(白犀牛)全身呈黄色或灰白色,分布于南非、苏丹(Sudan)南部、乌干达(Uganda)和扎伊尔(Zaire)东部,得名于它们的宽口鼻(白犀牛的“白”来源于南非荷兰语(Afrikaans)wijd,意思是“宽”)。
方吻犀是所有犀牛中最大的一种,可长至肩高6.5 英尺(2米)、8000英磅(3600千克)。
它们的前角通常有3英尺(90厘米)长,并可最多长至5英尺(1.5米)。
3、印度犀呈灰色或白色,分布于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和尼泊尔境内。
它们只长有一个牛角,且很少长过12英寸(30厘米),而雌性犀牛的牛角更短,但它们的犀牛角底部可宽达6英寸(15厘米)。
印度大犀牛肩高可达5.5 英尺(1.7米),体重超过4000英磅(1800千克)。
4、爪哇犀皮肤颜色介于灰色和黑色之间,可长至肩高4 ½英尺(1.4米)、体重超过2000英磅(900千克)。
它们只长有一个犀牛角,雄性的角可长达10 英寸(25厘米),雌性或长有更短的角或不长角。
这种犀牛主要分布于爪哇(Java)。
5、苏门答腊犀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肤色介于灰色和黑色之间,长有短而坚硬的体毛和又短又钝的犀牛角。
它们可长至肩高4.5 英尺(1.4米),但体重还不到2000英磅(900千克)。
印度犀牛和非洲犀牛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
鉴别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印度犀牛头部长有一只角,而非洲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则长有两只角。
非洲犀和亚洲犀的主要区别在:1.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长方的是非洲白犀;2.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
从犀角杯成品来看,先看杯口沿的形状,若是圆形的(比如碗等)肯定是非洲黑犀,长方的多半是非洲白犀,椭圆的便可考虑亚洲犀的可能性。
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
犀牛角得种类及鉴别方法1、黑犀牛分布于非洲东部与南部、它们得肤色其实就是深褐色,而不就是纯黑色。
黑犀牛可长至肩高5英尺(1。
5 米)、体重5000英磅(2300千克),它们得前后两只犀牛角可长达4英尺(1.2米)。
2、方吻犀(白犀牛)全身呈黄色或灰白色,分布于南非、苏丹(Sudan)南部、乌干达(Uganda)与扎伊尔(Zaire)东部,得名于它们得宽口鼻(白犀牛得“白”来源于南非荷兰语(Afrikaans)wijd,意思就是“宽”)。
方吻犀就是所有犀牛中最大得一种,可长至肩高6.5 英尺(2米)、8000英磅(3600千克)。
它们得前角通常有3英尺(90厘米)长,并可最多长至5英尺(1。
5米)、3、印度犀呈灰色或白色,分布于印度北部得阿萨姆邦与尼泊尔境内。
它们只长有一个牛角,且很少长过12英寸(30厘米),而雌性犀牛得牛角更短,但它们得犀牛角底部可宽达6英寸(15厘米)。
印度大犀牛肩高可达5、5 英尺(1、7米),体重超过4000英磅(1800千克)。
4、爪哇犀皮肤颜色介于灰色与黑色之间,可长至肩高4½英尺(1。
4米)、体重超过2000英磅(900千克)、它们只长有一个犀牛角,雄性得角可长达10英寸(25厘米),雌性或长有更短得角或不长角。
这种犀牛主要分布于爪哇(Java)。
5、苏门答腊犀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肤色介于灰色与黑色之间,长有短而坚硬得体毛与又短又钝得犀牛角。
它们可长至肩高4、5 英尺(1。
4米),但体重还不到2000英磅(900千克)。
印度犀牛与非洲犀牛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
鉴别方法之一就就是瞧犀牛角,印度犀牛头部长有一只角,而非洲犀牛(白犀牛与黑犀牛)则长有两只角。
非洲犀与亚洲犀得主要区别在:1。
犀角底部得形状——椭圆得就是亚洲犀,圆形得就是非洲黑犀,近长方得就是非洲白犀;2。
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得“裙边”——裙边阔得就是亚洲犀,裙边窄得就是非洲犀。
从犀角杯成品来瞧,先瞧杯口沿得形状,若就是圆形得(比如碗等)肯定就是非洲黑犀,长方得多半就是非洲白犀,椭圆得便可考虑亚洲犀得可能性。
犀牛角有哪些正确的鉴别方法
犀牛角有哪些正确的鉴别方法犀牛角有哪些正确的鉴别方法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禁猎,犀角变得十分珍贵。
下面店铺整理了犀牛角鉴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犀牛角鉴别的方法鉴定犀牛角,别说区别亚洲犀牛角还是非洲的,就是犀牛角和牛角,有照片从电脑上也难辨,必须上手试。
我告诉你鉴定犀牛角的常识,你自己看看吧:一、犀共分五类: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撒马利亚、爪哇、印度。
前三类有双角,后两类是单角。
犀角的成分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以上五类犀角的共有鉴别特征是犀角表面有“鱼籽纹”“竹丝纹”。
但犀角截面又有竹所没有的如同皮肤发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摸上去有类似皮肤鸡皮疙瘩的感觉,故其纹亦可称“发丝纹”。
这里有区分牛角和犀角的几个小方法:1、犀角属凉血性,有药用价值,其味应有我们固有的凉血的味道,比如薄荷,麻油等类似味道;而作为牛角的仿品,则自身会带有腥味,而造假者为了掩盖其难闻的味道,往往加以刺鼻之香料,所以,牛角仿品的味道是——怪怪的。
(中国古代医学中,腥臭之物一般要调动人之元气,很少有入药功用,何况为凉血之物。
)2、现在牛角在仿犀角中,好多为了色泽上达到仿真效果,达到所谓的纹路,色正之类的,会在真角上片下一层贴在牛角上,但这些都会有接缝,注意看会有看到,且有日久者,表皮会剥落,笔者就有见到底部一半为桔黄色一半为蜜红色的仿品。
3、真的犀角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作为雕工而言,一是要小心翼翼,精工细雕;二是基本应用为浅浮雕,如果有大的雕刻或是挖空的.雕工,请收藏者注意了。
4、光泽及润度,犀角要像玉一样温润,光泽是由里向外自然而发,而非强光,这要多上手体会。
二、非洲犀和亚洲犀的区别:(1)从表面上看纹路,纹细的是非洲犀,纹粗的是亚洲犀;(2)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长方的是非洲白犀;(3)非洲犀尺寸大,亚洲犀尺寸小.(亦称广角);(4)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5)用热水浸泡或放入手掌中磨擦使之发热,无腥气而清香。
犀牛角的鉴别
犀牛角鉴别(三)犀角品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上海、南京、北京、深圳与香港、广州等地,别的城市见到的少。
而且网上90%以上皆是假的,高仿品都少。
多为蹄子料、蚝牛角料、蹄子与蚝牛角是很易识别的‘我们重点是要放在高仿品上。
千万不要以为很象了,就一定是真品,须知:高仿高仿,如果仿得不象,哪叫高仿品呀。
依据什么认为他是高仿品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不过话说回来,不上手,断定的都不敢确定的。
犀角杯,竹丝纹已明显,磨平鱼子纹印明显,真品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亚非二种犀角的程度。
网上去找这个,有个小技巧。
如果他卖的是真品,那么他连卖的几个犀角品皆有可能是真品。
如果他有一个是假的,那么就不要买。
纵是真品。
都不要买。
因为真品可能就是高仿品。
这是本人的网上购物的心得。
常见的犀角品是:犀角杯,犀角佛相等,犀角牌等。
罕见的是:犀角念珠,与犀角扳指。
网上拍卖的翡翠扳指,贵得要命,要上几十万,上百万的。
可是世面上,又有几个犀角的亚犀扳指呢???呵呵。
所以我敢说:这个是严重低估的行业。
重点应放在:亚洲香犀上,而后是亚洲别的犀,最后才去研究非州犀。
据网上有人说:乾隆皇帝都没有亲自见过香犀。
能发出淡淡清香的犀角杯,就是珍品中的珍品了。
能用亚犀不是香犀的那种小杯子,真是人间憾事。
第一:鱼子纹要明显,要凸出来的那种,而且要通体都有。
只要是横切面,要通体都有。
纵被磨平处,打灯里面也有。
第二:竹丝纹必须明显,也是通体都有。
第三:斜面变化鱼子纹要明显。
也是凸出来的拉长的那种。
(这种市面上目前没有见到过高仿品作这个纹的)第四:通体要有沟壑感。
如果不俱备这个,就很难说了。
可能是新作的。
或是高仿品。
第五:乞味上,他是没有什么乞味的。
要磨一下,才有,是淡淡的清香味。
没有腥嗅味,如果一闻就有乞味的,多为仿品,有中药味,有腥臭味等,有麻油香味的。
都是假的。
只有没有味的。
才有可能是真品。
如果放在盒内,再拿出来的,就一闻才有味。
但是世人没见过,不知其味如何。
所以此点,要专业人员才可以凭味断犀角。
古人对犀角的品种分类和好坏鉴赏
古人对犀角的品种分类和好坏鉴赏1、极品——“通天犀”指“有通天花纹(犀),备百物之形者”。
至于何谓“通天花纹”,多指犀角中心显现的通贯达端的缕缕白丝似的形状,像天空中袅袅上升的白云。
出现如此形状,古人觉得匪夷所思,甚至赋予神话色彩,以为它能“出气通天”。
其实,犀角与鹿角、牛角不一样,它由皮肤的角质化纤维组成。
这种角质化纤维之所以在犀角壁层内,呈现袅袅直升的丝絮,属于鼻骨周围皮肤神秘生理机能的反映,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现象。
再者,这种犀角特别肥大,角壁很厚实,“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可以用来雕刻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和器皿,所谓“备百物之形”,因十分少见,所以弥足珍贵。
2、珍品——“重透纹犀”指“黑中有黄花,黄中有黑花者”。
这种犀角,角壁的底色黄、黑兼而有之,自然过渡,有“淀花儿”的粟纹,“黑底中显黄花,黄底中呈黑花”,双重透花,并且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
所谓“云头雨脚”,指粟纹的渲染与粟纹“淀”出的花儿形成一个个统一体。
这种犀角不仅厚实,花纹也有变化,所以也显得珍贵。
3、珍品——“正透纹犀”指“正透者(黑中黄花),古云'通犀’”,即黑底上透出黄花,且“云头雨脚”分明者。
此类犀角跟“重透纹犀”一样,角壁厚实,花纹也很好看,因此而珍贵。
4、正品——“倒透纹犀”指“倒透者(黄花有黑)”。
古人将纯黑的底子上透出黄花,称为“正透”。
因此,黄花中再显出黑颜色,就被视为“倒透”,而且花纹也不漂亮,角壁欠厚实。
《格古要论》日:“此等次之。
”5、正品——花犀、斑犀指“有花如椒豆斑者”,这些斑点都生在犀角表面,并且颜色又比较深,所以没有通天犀、通犀那么耐看。
花犀、斑犀是因斑点的大小、色泽不同而命名的,价值都低于通犀。
除上述五个品种之外,其余都上不了等级,如《格古要论》所说,连“黑犀无花而纯黑者”,也不甚值钱,只能用来制作棋子。
做假者之所以要以采取药染法,就是想以次劣的犀角冒充通犀,牟取暴利。
犀牛角鉴定
犀牛角鉴定•相关推荐犀牛角鉴定犀牛角鉴定鉴定犀牛角,别说区别亚洲犀牛角还是非洲的,就是犀牛角和牛角,有照片从电脑上也难辨,必须上手试。
我告诉你鉴定犀牛角的常识,你自己看看吧:一、犀共分五类: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撒马利亚、爪哇、印度。
前三类有双角,后两类是单角。
犀角的成分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以上五类犀角的共有鉴别特征是犀角表面有“鱼籽纹”“竹丝纹”。
但犀角截面又有竹所没有的.如同皮肤发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摸上去有类似皮肤鸡皮疙瘩的感觉,故其纹亦可称“发丝纹”。
这里有区分牛角和犀角的几个小方法:1、犀角属凉血性,有药用价值,其味应有我们固有的凉血的味道,比如薄荷,麻油等类似味道;而作为牛角的仿品,则自身会带有腥味,而造假者为了掩盖其难闻的味道,往往加以刺鼻之香料,所以,牛角仿品的味道是——怪怪的。
(中国古代医学中,腥臭之物一般要调动人之元气,很少有入药功用,何况为凉血之物。
)2、现在牛角在仿犀角中,好多为了色泽上达到仿真效果,达到所谓的纹路,色正之类的,会在真角上片下一层贴在牛角上,但这些都会有接缝,注意看会有看到,且有日久者,表皮会剥落,笔者就有见到底部一半为桔黄色一半为蜜红色的仿品。
3、真的犀角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作为雕工而言,一是要小心翼翼,精工细雕;二是基本应用为浅浮雕,如果有大的雕刻或是挖空的雕工,请收藏者注意了。
4、光泽及润度,犀角要像玉一样温润,光泽是由里向外自然而发,而非强光,这要多上手体会。
二、非洲犀和亚洲犀的区别:(1)从表面上看纹路,纹细的是非洲犀,纹粗的是亚洲犀;(2)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长方的是非洲白犀;(3)非洲犀尺寸大,亚洲犀尺寸小.(亦称广角);(4)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5)用热水浸泡或放入手掌中磨擦使之发热,无腥气而清香。
大部分明犀角制品还是亚洲犀。
非洲犀制品要到乾隆时期才开始大量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犀牛角的种类及鉴别方法1、黑犀牛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
它们的肤色其实是深褐色,而不是纯黑色。
黑犀牛可长至肩高5英尺(1.5 米)、体重5000英磅(2300千克),它们的前后两只犀牛角可长达4英尺(1.2米)。
2、方吻犀(白犀牛)全身呈黄色或灰白色,分布于南非、苏丹(Sudan)南部、乌干达(Uganda)和扎伊尔(Zaire)东部,得名于它们的宽口鼻(白犀牛的“白”来源于南非荷兰语(Afrikaans)wijd,意思是“宽”)。
方吻犀是所有犀牛中最大的一种,可长至肩高6.5 英尺(2米)、8000英磅(3600千克)。
它们的前角通常有3英尺(90厘米)长,并可最多长至5英尺(1.5米)。
3、印度犀呈灰色或白色,分布于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和尼泊尔境内。
它们只长有一个牛角,且很少长过12英寸(30厘米),而雌性犀牛的牛角更短,但它们的犀牛角底部可宽达6英寸(15厘米)。
印度大犀牛肩高可达5.5 英尺(1.7米),体重超过4000英磅(1800千克)。
4、爪哇犀皮肤颜色介于灰色和黑色之间,可长至肩高 4 ½英尺(1.4米)、体重超过2000英磅(900千克)。
它们只长有一个犀牛角,雄性的角可长达 10 英寸(25厘米),雌性或长有更短的角或不长角。
这种犀牛主要分布于爪哇(Java)。
5、苏门答腊犀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肤色介于灰色和黑色之间,长有短而坚硬的体毛和又短又钝的犀牛角。
它们可长至肩高4.5 英尺(1.4米),但体重还不到 2000英磅(900千克)。
印度犀牛和非洲犀牛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
鉴别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印度犀牛头部长有一只角,而非洲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则长有两只角。
非洲犀和亚洲犀的主要区别在:1.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长方的是非洲白犀;2.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
从犀角杯成品来看,先看杯口沿的形状,若是圆形的(比如碗等)肯定是非洲黑犀,长方的多半是非洲白犀,椭圆的便可考虑亚洲犀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犀角极其珍贵,雕刻者一定是根据角的形状来考虑雕什么东西。
非洲犀牛有二只角,角大,最大的长度可达80至90厘米,质梗,易裂,半透明,亚洲犀牛只有一只角,角小,最大的印度犀其角也仅三十厘米,而最小的印尼苏门塔拉犀,角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质细性糯。
非洲犀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皆在清代中期以后一般由广州进入,就地加工,故非洲犀角的雕刻多广工,现代仿明清犀角雕的角料,所用的也都是非洲角。
所仿器形多佛像、马蹄杯、没乃何,及牌片、挂件、印章等。
亚洲犀牛角:产自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
颜色:黑褐色或黑红色。
犀角既是犀牛的角,俗称的亚洲角,小的一二斤,大的十几斤重,犀角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雕刻原料。
犀角有纹丝,而且较直,较粗。
犀角横切面为小砂眼,形似蜂窝状,斜切面为鱼籽状纹,犀角的纹丝都是直线形,互不粘连,有破茬处用手一撕轻松到头,犀角圆身的上面有一深沟,底部洼进部分底面凸出一条岗,俗称天沟地岗。
非洲犀牛角:称广角广角产自非洲,颜色:黑褐色。
广角又名天马角,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
为与犀牛角相区别,广角也是犀牛角,但产自非洲,因自然气候条件不同,也与亚洲犀牛各异。
过去大部分由广州进口,又是广运通进口商经营,故一般习称广角。
广角一般是黑褐色,纹丝较犀牛角细,而且相互粘连。
广角无蜂窝状眼,无鱼籽样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犀牛角得显著区别之一。
广角又名天马角,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
过去大部分由广州进口,又是广运通进口商经营,故一般习称广角。
广角的纹丝较犀牛角细,而且相互粘连,无蜂窝状眼,无鱼籽样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亚洲犀牛角的显著区别之一。
中药界称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为广角;称印度犀角为火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为水犀角。
这也许是因为婆罗门犀牛和爪哇犀喜游水、怕晒与水的接触时间比印度犀牛长的原因。
水犀角的药用价值是火犀角的2-3倍。
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
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等。
世面上说的文犀、香犀及价格最昂贵的犀牛角就是这种水犀角。
婆罗门犀牛角底盘如西瓜籽;爪哇犀牛角底盘椭圆。
犀牛角材质断面如毛竹之截面,有细小颗粒状纹。
而牛角、羊角等没有此特征。
另外,犀角加水研磨汁如牛奶。
但一般犀角雕刻艺术品鉴定不必用此办法,因为这毕竟是“有损鉴定”。
犀角和犀角雕质稀物贵,动辄千万之数,故须明察秋毫方可下手。
其实犀角的特征比较明显,首先是它的造型:犀角底盘的造型为马蹄形,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有一条浅浅的纵向凹槽和一楞凸起的筋脉称之“天沟地岗”。
故明清间的犀角雕造型多马蹄形杯,利用天沟作杯的流口,地岗作杯的把柄。
其次犀角有纹理,即纵向的直丝纹,犹如甘蔗的丝纹,其横向的断面上有一点点的粟米纹,和毛竹节的断面纹一般。
第三,犀角有腥味,尽管明清犀角雕至今已有三五百年的历史,其表皮上的腥味已经挥发,但再将角雕放在毛皮上磨擦仍能闻到一阵类似麻油的香味(腥味),在鉴定分辨犀角时必须将这三条综合有机地联系起来。
犀角雕有新旧之分,犀角亦有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之别,在药用价值上说,据记载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
非洲犀牛有二只角,角大,最大的长度可达80至90厘米,质梗,易裂,半透明,亚洲犀牛只有一只角,角小,最大的印度犀其角也仅三十厘米,而最小的印尼苏门塔拉犀,角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质细性糯。
非洲犀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皆在清代中期以后一般由广州进入,就地加工,故非洲犀角的雕刻多广工,现代仿明清犀角雕的角料,所用的也都是非洲角。
所仿器形多佛像、马蹄杯、没耐何,及牌片、挂件、印章等。
图为两件将在博海秋拍会现身的明清旧器。
鉴别水牛角与犀牛角的区别1、水牛角的底盘系扁三角形,与犀角之马蹄形差距很大,且水牛角更没有“天沟地岗”的特征。
2、水牛角的腥味淡而臭,与犀角的类似麻油般香味的腥大相径庭。
3、水牛角的纹丝细、质韧,受热压后会变形,可加工成多种形状,为了冒充犀角的粗而直的纹丝,作伪者将水牛角雕件,用餐馆里发蹄筋的方法,将其浸发,务使其纹丝变粗,但其横断面上的“粟米纹”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看它的雕工线条,包浆、色彩等等。
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禁猎,犀角变得十分珍贵,而见过犀角的人又很少,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也不多,从而更显得十分珍罕,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凭着猜测臆断。
从而使造假者大行其道.为防上当减少经济损失,特发鉴别方法以飨藏友。
犀角是最珍贵的牙角材料。
自古以来犀角不仅被作为辟邪稀罕的灵物而宝之,而且被认为具有解毒解热之药用(比如《本草·犀》载:入药惟犀生者为佳)。
而明代开始兴起的利用犀角底部凹腔雕成的犀角杯是牙角类古玩中的顶级精品,其在国外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中长盛不衰。
关于犀角的成分,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提出是“固体状的凝集的头发”。
其后,这种看法被普遍接受。
但最新研究表明:犀角不是凝结的头发,它没有头发的囊,它实际上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以上五类犀角的共有鉴别特征是犀角表面有国外行内人士所称的“发丝纹”或国内所称的“竹丝纹”。
犀角截面又有竹所没有的如同皮肤发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摸上去有类似皮肤鸡皮疙瘩的感觉,故其纹亦可称“发丝纹”。
这纹路难伪造,牛角的仿品和合成的都不具备。
牛角(最常见的犀角仿品之一)和犀角的区别还体现在底截面和色泽。
牛角底截面有圈状的角朊层,这是牛角特点,犀角绝没有这样的圈状角朊层。
此外,牛角和合成的往往有桔红的上色。
犀角中有糖蜜色的,但绝无桔红色的。
凡桔红色的“犀角制品”必是伪品。
虽然辨别犀角和牛角不难,但有些自明代以来即有的犀角高仿——犀角贴面的牛角制品——还需收藏者小心鉴别。
以前行内有种说法:看纹路,纹细的是亚洲犀,纹粗的是非洲犀。
其实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鉴别犀牛角的方法1、看底盘:容器可从口部,雕像、摆件可从底部观察材料的底盘形状。
亚洲犀角是西瓜籽或龟背形;非洲犀角(广角)是圆形或长方形,也不绝对:因为煮成熟犀角后可以人工扳为花口等各种形状,但仍有迹可寻。
2、看纹理:任何犀角的纵剖面都有平行的“竹丝纹”(也叫“顺纹”),亚洲犀角“竹丝纹”粗;非洲犀角竹丝纹”细。
任何犀角的横剖面都有“粟纹”(也称“鸡皮纹”、“毛囊纹”、“鱼子纹”)。
水牛角纵剖面都有交缠的“绞丝纹”(也叫“绞纹”“牛毛纹”)而没有平行的“顺纹”。
3、看角髓:水牛角在横剖面可见围绕中心层叠的白色圈状角髓(角朊层),亚洲犀角没有,非洲犀角只在外围有一圈阔边的角髓,没有层层套叠。
4、看色泽:苏门犀角和爪哇犀角制品为蜜色或栗色,色较纯,透明度高;印度犀角上部色暗,下部明朗,称“云头雨脚”。
广角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
犀牛角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靠近纵向中心一律是黑的,这是区分犀牛角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犀牛角颜色往往被染成古红色,是为了达到仿古的效果。
其实自然界中只有绝种的亚犀种群中才有红色的角质。
5、看个头和腔子:亚洲犀角个头较小,腔子较浅,一般用来制作30厘米以内的工艺品,如犀角杯、鼻烟壶等,古代较大一些(超过30厘米)的犀角雕品如仙佛雕像,一般用印度犀角。
非洲犀角则个头大,腔子深,较大型犀角雕品多为广角雕制。
6、感觉温度:犀角凉而温;水牛角凉而寒(冰冷);树脂合成品没有冰凉的感觉。
7、闻气味:亚洲犀角清香;广角味腥;水牛角干磨有硫磺味。
8、看雕刻:犀角雕刀工细腻流畅,细部处理认真,地子光整;牛角雕刀工或粗率或僵硬呆板,细部处理草率,常见毛刺、刀痕、刀伤,地子不平整。
树脂模制品不见刀工,没有雕刻痕迹。
(犀角雕和牛角雕之刀工优劣系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可绝对化。
)9、手触摸:犀角光亮滑润,泛油明显,不干涩,很少见到裂纹,手感良好。
水牛角干燥,油性差,常有裂纹,手感差。
犀角沾水后表面无变化,水牛角沾水后表面变软,有一种类似摸肉的感觉。
10、犀牛角区分其它牛角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犀牛角(亚犀非犀都具有)的纵向纹路永远是直的且相互平行,即便是因年代的久远而出现开裂,也不会出现如其它牛角般那样的交叉网路。
犀牛角的横断面,虽有年轮,但因纵向纤维纹路是相互平行的结构,所以反映于横截面上的现象是:对于亚犀被称做“鱼子纹”;对于非犀被称做“甘蔗纹”,行内人士都统称叫“鱼子纹”。
而其它牛角则没有这种特征。
编后语:20世纪初,非洲和亚洲有50万头犀牛,现在只剩下29000头,这一切都源于按重量比黄金还贵的犀牛角。
动物保护组织和非洲国家的政府并没有能力阻止偷猎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动物保护部门会采取另外一种手段——锯角,这也是很残忍的。
小编觉得,犀牛角饰品虽精美,但请珍爱每一只犀牛的生命。
保护犀牛,还是要靠加强安全措施,打击国际犀角贸易,锯角只是最后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