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运算定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完成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教学设计之初,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作业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并且能够在计算中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出现错误,比如在展开式子时出现符号错误或者漏乘等问题。
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还不够充分,没有让这部分学生完全掌握。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如购买衣服、文具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例如,通过摆小棒、画长方形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3、对比分析法:将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交换律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从教学效果来看,情境导入法和直观演示法对于大部分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总结出规律。
但是,对比分析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对于乘法运算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仍然模糊不清。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一)优点1、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10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10篇)《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一1、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
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解读教材,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通过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为学生解决问题和男女生比赛等的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验证、归纳,初步了解感知规律,再次通过练习、描述、完善认识,达到对规律的理解,建立模型,最后又在熟悉的情境中深化认识认识规律,丰富规律的内涵。
2、充分体现寻找规律、描述规律、应用规律、发展规律的过程。
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传统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拓展为“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乘法分配律”,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
学生从对规律的`初步了解、深入理解到应用和拓展,是一个从琐碎到整合,正表述到逆表述,从单一到开放,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其间培养了学生从“猜想与验证”等探究的方法。
3、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从新课的学习开始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学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就是要得到一个整十整百数,这样才叫简便。
而忽视了乘法分配律的真正内涵——改变原来式子的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了第(3)组两种情况,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不是简便计算,是两个相等算式之间的结构特征,只有当数据比较特殊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改变计算顺序,使原先的计算变得简便。
这种科学的辩证思想的建立,对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二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极容易混淆,而且符号容易抄错。
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呢?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时我们往往注重等式两边的外形特点,即a×(b+c)=a×b+a×c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3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3篇】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一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第一课时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结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初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灵活根据题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成功之处:1、课始通过复习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及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空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及特点,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
2、分类型进行练习。
采用边讲边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专项练习进一步巩固每一类型题目。
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a×(b+c);第二类是a×b+a×c;第三类是a×b+a;第四类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个数。
整体教学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其中的变式练习,然后再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灵活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1、由于分类型讲解练习,导致时间分配不足,个别题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2、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够,导致个别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题目没有掌握。
再教设计:1、加强小组合作的学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小组解决的问题,就小组解决,充分发挥小组组际间的交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抓住易出错类型题,重点讲解,重点训练。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二《乘法分配律》是整个四年级运算定律中最最重要的一节。
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很好运用他很重要!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在于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整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在环节设置以及细节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1、概念课亲历过程需精确、严密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旨在学生通过操作整理式子(多余3)——观察式子——猜测观点——验证观点——总结定理,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后面没有反例,就证明存在这种成立的可能。
而在整节课程中,学生没有明确的用具体数字验证它是成立的,所以推导出来的不具有说服力。
数学《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反思
数学《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反思数学《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反思1《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
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
通过观察几组数目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归纳、总结,用语言表述出来。
在教学时,我也是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安排教学过程的。
先复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接着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中,导课比较快,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
课堂上学生气氛不活跃,思维不积极,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结果,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
如当天在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多:4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直接乘,不会简便;尤其是计算59×21+21时,学生发现不了它的特点,不会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说,本节课上得不是很成功。
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多听课,多研究。
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研究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同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研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数学《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反思2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
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通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
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这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材上也没有要求,因此,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后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
《乘法分配律》教案含教学反思
(1)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分配律的运用场景。
解决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加深理解。
(2)乘法分配律的证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证明过程存在困难,不知道如何证明。
解决方法:采用直观演示、几何图形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证明过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乘法分配律是指:a×(b+c)=a×b+a×c。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乘法运算时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计算速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购买水果问题,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小明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出小明总共花费多少钱。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能够将乘法分配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但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有待提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小组讨论的主题偏离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导致讨论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讨论的针对性,我将在下次课堂中明确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展开讨论。
《乘法分配律》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案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运算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a×(b+c)=a×b+a×c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精选6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精选6篇)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一1、乘法分配律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更要注重其内涵。
乘法分配率的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先加后乘)=两个积的和(先乘后加),使学生从表象上进行初步感知。
从而理解(4+2)×25=4×25+2×25是相等的,即左边表示6个25,右边也表示6个25,所以(4+2)×25=4×25+2×25。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
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
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⑥(100+20+5)×88等等。
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
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0篇
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3小题74*(21+1)和74*21+74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它们是相等的,我让认为相等的学生表述理由,学生能把算式改写成74*21+74*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变构成74*(21+1),学生理解后我补充77*99+77=□(□○□)让学生填空,完成状况好多了,在拓展练习时补充了A*B+B=□(□○□)和A*B+B=□(□○□)让学生进一步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好处。但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学生多习惯列式48*3+48*2来计算,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列成(3+2)*48来计算,虽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是下一课的学习资料,但我也由此反思出我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例题教学时只关注了得出等式,却忽略了让学生比较等式两边的算式哪边比较简便。于是在第4题的算算比比中才补上了这一点。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3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3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3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乘法分配律课后教学反思篇一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一、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
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
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
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
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
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篇1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五大运算定律中,是最难理解的,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成功之处:1、本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没有采用课本上的主题图,而是选取学生熟悉的买校服情境:这学期学校要换新校服。
上衣每件28元,裤子每条12元。
我们班共需缴校服费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同位交流,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算法初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即(28+12)×44=28×44+12×44。
2、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还要知道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不足之处:1、在总结乘法分配律时没有把结构说的很透彻,导致学生出现在练习时有一个同学在同步学习的练习题中把连乘算成乘法分配律。
2、学生的语言叙述不熟练,导致学生虽然会背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但是不会应用。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篇2今年我“高升”了!从毕业开始,一直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徘徊,今年“高升”到了四年级!得到消息后,先是兴奋,再是忐忑。
兴奋的是终于能教大孩子了。
忐忑的是能教了这些大孩子吗?于是每天像是刚工作时一样,每天手写备课、拎着凳子去听师傅的每一节课,不敢有丝毫怠慢。
更忐忑的是接到通知,于老师要来听课,其中有我!于是马上请教我的师傅车老师,车老师认为《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课,而且是一节特别值得研究的课,于是决定讲这节课。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篇1《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第七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上个学期已经学过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这个学期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中也运用了学过的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上课之前,我以为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并不陌生,所以就简单地设计了复习,回顾学过的运算律,再让学生发现运算律在简便计算中的运用,接着就出示了上课的例题,让学生从例题中寻找乘法分配律的影子,再通过举例,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基本完成本节课的新授。
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认识乘法分配律在计算和实际生活问题中的运用。
上课之前,我以为学生会跟着我的思路走,会很顺利的上完整节课。
但上完课,我发现我自己的课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总结了一下,我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很不到位。
开始的时候,学生回顾运算律的时候出现了小的问题,让我有一点束手无策,导致后面的复习题忘记出示,课堂环节被遗漏。
教学新课的时候,学生的列式不是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我就直接写出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了,其实这个时候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变成我想要的形式,同时,我也在想,知识应该是灵活的,我也应该写出学生说出的那种形式,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列出来的式子,他自己肯定能理解的,但课上我的做法就有点急于求成,有点生搬硬套了。
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来我认为这节课学生应该很快地发现等式两边的特点的,也能很快地说出它们的共同点的,但上课的时候,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即使有些同学发现了一些特点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课后反思了,我发现自己的问题设计的不好,学生不能明白地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是比较数字上面的关系,还是观察式子上的关系,还是看符号上的关系,所以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是我在讨论之前比较例题中的等式的时候没有清楚地讲到让学生观察等式的运算顺序,导致学生不会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时,我认为自己的教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以下是我对于这次教学的反思总结,分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环节,我发现自己的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
首先,我没有深入研究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导致我掌握不准确学生的基础情况,难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在准备教学材料时,我只是简单地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并没有充分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视频、电子课件等,无法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因此,我在下一次教学前,需要更加系统地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方式。
二、教学过程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还不够灵活和巧妙。
首先,我过于注重单一的知识点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
我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技巧。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方法,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
下一次教学时,我需要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效果虽然在这次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
首先,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所提升,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式有了初步的理解。
其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记忆性较好,练习题的错误率相对较低,证明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理解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和机械运算上,没有形成对于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
对于这一点,我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和规律。
综上所述,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还需要我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在教学准备阶段,我需要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需求,针对性地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1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
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
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
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
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
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以下是我的反思和总结:首先,我发现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
乘法分配律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我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这个概念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我可以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解释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我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题,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其次,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对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我应该将乘法分配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个概念的实际应用。
举例来说,我可以设计一些购物的场景,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计算出不同商品的价格,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
另外,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借助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乘法分配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应该借助一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如教学视频、动画等,来直观地展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
乘法分配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学生掌握程度可能会有差异。
因此,我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如小测验、练习题和课堂讨论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最后,我应该尽量提供更多的实际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不断地实践和巩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相应的场景中。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0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0篇)乘法安排律教学反思1乘法安排律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把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展一些简便计算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
乘法安排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根据分析题意、列式解答、叙述思路、观看比拟、总结规律等层次进展的。
然而乘法安排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安排律,更要让学生经受探究规律的过程,进而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力量。
同时,学好乘法安排律是学生以后进展简便计算的重要根底,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力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要做到让学生进展“探究、推理、自己总结规律”很难,由于上的是直播棵,为了突破难点,在备课时,我做足了功课,首先我从例题入手,把乘法安排律放在详细的情境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学生发觉解决问题策略许多,此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1)(4+2)×25;(2)4×25+2×25,通过比拟,学生知道了为什么:(4+2)×25=4×25+2×25,经受了学问探究的过程,讲完例题后,又让学生通过发语音、课堂连麦的形式让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例子不仅可放在详细情境中,也可借助乘法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得出什么是“乘法的安排律及它的应用”,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乘法安排律教学反思2《乘法安排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
教材对于这局部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
通过观看几组数目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觉规律,然后归纳、总结,用语言表述出来。
在教学时,我也是根据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安排教学过程的。
先复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接着导入新课。
通过(18+7)×6○18×6+7×6、20×(15+90)○20×15+20×3让学生观看、分析、思索、归纳,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乘法安排律并加以运用。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范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5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5篇《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一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难点,因为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上课时,我以轻松愉快的闲聊方式出示我们身边最熟悉的教学资源,以教室地面引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算式:(8+6)某2=8某2+6某2,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通过观察算式,寻找规律。
让学生在讨论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
学生兴趣浓厚,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这堂课由具体到抽象,大多需要学生体验得来,上下来感觉很好,学生很投入,似乎都掌握了,可在练习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学生在学习时知道“分别”的意思,也提醒大家注意,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出现了漏乘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
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乘法分配律在乘法的运算定律中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定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大致规律能理解,也能灵活运用,但是要求用语言来归纳或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有部分学生就感到很为难了。
感觉他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课本中关于乘法分配律只有一个求跳绳根数的例题,但是练习中有关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却灵活而多变,学生们应用起来有些不知所措,针对这种现状,我把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进行了归类,分别取个名字,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题目能灵活应用。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11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秀11篇】《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一乘法分配律运算法则与之前学生学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相比,难度要高一个层次。
尽管在周末作业中设计了导学,但多数学生都反映“自学有困难”,按照导学引导也没能完全弄懂“分配律”的意义。
其实分配律在笔算乘法中已有运用,但这节课后,我便以未用学生熟知的笔算入手而后悔着。
其实在三年级学乘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乘第一个因数,最后将两次乘积相加,运用的就是乘法分配律。
可能事先我也是担心学生们的现实情况:这样的入手方式不太吸引人,比较枯燥,吸引不了学生,又担忧是否会将学生原本认为难的东西与已会的东西混淆,反而将已有基础丢失。
于是,摒弃这一入手方式,并果断放弃学生们也不太感兴趣的数形结合,我从学生理解难� 接下来,我设置了真实的班级情境——植树节,让孩子们在主题图上看到了自己忙碌的身影,并提议“明年植树节每班增加2名同学”,并引导他们提问“明年植树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同学们兴致勃勃,用了两种方法解决了问题,并共同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所表示的都是明年参加植树的人的总数,从而再对比、总结规律,进而进行分层练习,让他们的学习不重复且不断有挑战。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孩子们很投入,也能在回顾对比中运用分配律,只是计算还不太熟练,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巩固与加强对分配律的理解。
同时,还有部分同学听得懂,过后却是一知半解中,也需要在练习中过渡并消化新知。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篇二曾经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数学教学,甚至可以为了我的学生与数学教学,放弃我个人的休息时间,为的只是我爱的学生能爱上我教的数学,能把数学学得很出色。
然而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成效“背叛”了设想,作业“背叛”了课堂?一切显得那么捉襟见肘,“徒劳无功”成了我这学期最大的感受,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当我回想起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琐事,老师们交流时的经验之谈,再重新翻阅起一些理论书刊时,我似乎意识到自己其实早已经“背叛”了数学教学。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情分析: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有一些潜移默化的理解,在实际计算中也有应用,如: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卫星运行时间》乘数是两位的乘法中,“114×21=”不论是第一种“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还是第四种用竖式计算,其实质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这一理论依据,即将21个114,分成20个114和1个114的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罢了。
因此,基于这些基础,我教学时特别注重与旧知的联系和在意义上的沟通。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中训练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增强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1.情景暑假中,我们谕小娃娃表演的《阳光羌娃》在比赛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们马上还要到香港参加演出。
(出示照片) 出示资料: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地训练着,有时会练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昨天晚上,王老师就给参加训练的18个男生和23个女生每人准备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吗(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学校中的大事作为问题背景,可以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也利于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①整理条件、问题从这段资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师遇到了哪些问题②学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③交流算式的意义第一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个算式呢④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⑤观察、分析算式特点咦,我发现这两个算式非常有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第一课时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结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初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灵活根据题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成功之处: 1.课始通过复习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及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空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及特点,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
2.分类型进行练习。
采用边讲边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专项练习进一步巩固每一类型题目。
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a×(b+c);第二类是a×b+a×c;第三类是a×b+a;第四类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个数。
整体教学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其中的变式练习,然后再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灵活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1.由于分类型讲解练习,导致时间分配不足,个别题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2.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够,导致个别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题目没有掌握。
再教设计: 1.加强小组合作的学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小组解决的问题,就小组解决,充分发挥小组组际间的交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抓住易出错类型题,重点讲解,重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