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各论手六经穴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ppt)

合集下载

【PPT】经络腧穴各论

【PPT】经络腧穴各论

【PPT】经络腧穴各论【ppt】经络腧穴各论-【ppt】经络腧穴各论-4【ppt】经络腧穴学总论-1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

经络腧穴理论既是针灸学科的核心内容,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和附录,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上篇为经络腧穴总论,概述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理论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中篇为经络腧穴各论,主要介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络脉、经别、经筋以及腧穴定位和主治。

下篇讲述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和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进展。

附录中列有《帛书·十一脉灸经》原文,经络、腧穴歌赋选,人体重要部位及脏气经络分布表,手足部反射区定位及主...查看全部治。

编辑本段本书特色本教材编写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体现精编教材“精、新、实”的特点,既突出系统性,又强调实用性,力求严谨,注重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为突出教材的权威性和先进性,穴位归经、定位,以最新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2006年版)为依据,对新、老国标定位差异较大的穴位,以附注形式加以说明。

2、为突出重点,对常用穴和一般穴位介绍详略有别,并首次将穴位分为重点穴(以★★标识)、常用穴(以★标识)、一般穴3类介绍。

重点穴的确定参考《2009年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所列穴名,常用穴参考梁繁荣主编的《针灸学》所列穴名。

3、为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易教”、“易学”特点,每章前列有“导学”,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

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便于对穴位的理解与熟记,凡重点学和常用穴均增加了穴名释义。

4、根据最新国家标准,重新绘制或修订了部分经络腧穴图,如常用骨度分寸图、取穴体位图等。

全书努力做到语言简炼,图文并茂。

5、附录中特别增加了手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和主治,以进一步适应针灸推拿医疗市场的需要。

经络腧穴各论。

《经络腧穴各论》课件

《经络腧穴各论》课件
行。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是十二正经在四肢及躯干前后的分支,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之间联系的作用 。
十五络脉包括手太阴络脉、手少阴络脉、手厥阴络脉、足太阴络脉、足少阴络脉、 足厥阴络脉等。
十五络脉具有沟通内外、调节气血的作用,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的影 响。
十二经别
01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 别行部分,具有加强内脏与体表 联系的作用。
腧穴的命名
以部位命名
以功能命名
以脏腑命名
以经脉命名
如“
如“心俞”、“肝俞” 等。
如“手太阴肺经”、“ 足阳明胃经”等。
特定穴
募穴
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位于胸 腹部有关经脉上,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 用。
五输穴
井、荥、输、经、合,分别对应木、火、 土、金、水五行,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 用。
系和补充十二经脉的作用。
03
十二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主要 分布在四肢、躯干和头面部。
05
02
奇经八脉
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 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具有调节人体气血 的作用。
04
十五络脉
是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别出的络脉 ,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的联系 和补充十二经脉的作用。
《经络腧穴各论》 ppt课件
目录
• 经络系统概述 • 经络的分类与特点 • 腧穴的分类与特点 • 经脉与腧穴的关系 • 常用经络腧穴应用
01
经络系统概述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三阴经、手三 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分别连接着人体
的各个脏腑器官。
01
十二经别

经络各论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ppt课件

经络各论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ppt课件

12
大学) PPT课件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
13
大学) PPT课件
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
❖ 《灵枢·经脉》原文
词解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 ❖ 核骨:第1跖骨基底部
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 ❖ 踹:音“揣”,小腿肚,腓 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 长肌部
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 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 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词解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 ❖ 合谷两骨—第1、第2掌骨
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 ❖ 髃骨—音“隅”,指肩峰部
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 ❖ 柱骨—第七颈椎 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 ❖ 会上—大椎 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 ❖ 挟口—挟口角 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
词解 ❖ 胃口:胃上口,贲门部 ❖ 肺系:气管,喉咙 ❖ 腋下:胸部外上方 ❖ 臑:音“闹”,前臂 ❖ 心主:手厥阴心包经 ❖ 上骨:桡骨 ❖ 际:边缘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
4
大学) PPT课件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
❖ 体内联系脏腑 属大肠、络肺
❖ 联系器官 下齿、鼻
❖ 体表循行部分
❖ 踝: ❖ 臂骨:尺骨 ❖ 肩解:肩后骨缝
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 ❖ 目锐眦:目外眦
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
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
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
络于颧。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
20
大学) PPT课件
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
❖ 体内联系脏腑
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 ❖ 小指次指:无名指 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

腧穴总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腧穴总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2. 活动标志 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出现的空 隙、凹陷、皱纹等—咬肌 、耳屏与下颌关 节之间
三、手指同身寸法(指寸法)
1.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时,中节掌 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 寸。
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 背部的横寸。
2. 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指关节的横 度作为1寸。
*用于四肢部取穴。
3.横指同身寸法:
部位
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
作用
可治脏腑病变
络穴(十五络穴)
概念 络 联络、散布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 部位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络穴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位于尾骶部 脾之大络位于胸胁部 作用 沟通联络表里两经,治疗本经及相表里经脉病变
(三)郄穴
概念
“郄”——空隙 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
肘膝以上穴
肘膝以下穴
局部病证 ——远治作用、全身疾患(发热、神志)
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的作用与其部位密切相关 *同一部位或区域的腧穴,虽是不同经脉,其主治作 用相同或相近
*躯干部位穴——近治作用为主 *四肢肘膝以下穴——近治+远治
第三节 特定穴
概念
❖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将食、中、无名、 小指并拢,以中指 第二节横纹处为准, 四指的横度为3寸。 又称“一夫法”。
*用于下肢直寸,背 部的横寸
穴位数量
十二经及阴阳跷、阴阳维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郄穴
部位、作用
*肘膝关节以下(胃经梁丘例外)
*治疗本经、本脏腑的重症、急症。 阳经郄穴多治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
(四)背俞穴
概念
俞——转输、输注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十二俞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经络各论-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THANKS
感谢观看
络脉
是人体络结经行也像流水一样纵横交错的网络。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而络脉循行于浅部 较多。
经筋
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03
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经络与脏腑的联系
经络是脏腑的延伸
经络系统与脏腑紧密相连,是脏腑功 能的延伸和表达,通过经络可以调节 脏腑的功能。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 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 唇沟正中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 过上关穴处上行额颅部。
经络与脏腑相互影响
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 系,脏腑的生理功能可以通过经络反 映出来,同时经络的通畅与否也会影 响脏腑的功能。
经络与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
经络与脏腑生理功能相互协调
经络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活动。
经络与脏腑病理变化相互影响
当脏腑发生病变时,经络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异常变化,同时 经络的异常也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通过点燃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 柱,刺激穴位,以达到温通经 络、散寒止痛的效果。
其他疗法
如拔罐、刮痧、放血等疗法, 通过刺激体表特定部位,调节 气血,治疗疾病。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避免感染;同时根 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
05

《经络腧穴各论》PPT课件

《经络腧穴各论》PPT课件
经络腧穴各论
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王晶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十四经脉的体表循行及主治概要,掌握十四 经在四肢的循行分布情况,熟悉十二经脉与脏 腑的关系。
2、掌握7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经属、主治举例、基 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进一步熟悉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的内容,并加深 理解。
督脉
操作:平刺0.5-0.8寸。
水沟(DU26)
定位: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取穴。
主局治部:解昏剖迷:,在晕口厥轮,匝暑肌病中,,癫有狂上,唇痫动, 证静,脉急,慢布惊有风面,神鼻经塞颊,支鼻及纽眶,下风神水经面分 肿消支,渴。口,歪脊,膂齿强痛痛,,牙挫关闪紧腰闭痛,。黄疸, 临床应用:休克,呼吸衰竭,心动过 缓。
操作:直刺0.3-0.5寸。
感谢下 载
操作:直刺0.5-1寸。
关元(RN4)
定位: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主治:中风脱症,虚劳冷惫,嬴瘦无 局力,部少解腹剖疼:痛在,腹泄白泻线,上脱,肛有,腹疝壁气浅,动, 静小脉便分不支利及,腹遗壁尿下不动禁静,脉阳分痿支,,早布泄有, 第遗水十精肿二,。肋月间经神不经调前,支痛的经内,侧阴皮痒支,。阴挺, 临床应用:阳痿,遗精,月经病,遗 尿,腹泻,休克,中暑,肾虚气喘, 全身衰弱。
操作:禁刺,可灸。
中脘(RN12)
定位: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于胸骨体下缘与脐中 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主局治部:解胃剖脘:痛在,腹腹白胀线,上呕,吐深,部呃为逆胃, 翻幽胃门,部吞,酸有,腹纳壁呆上,动食,不静化脉,,疳布疾有, 黄疸, 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临床应用:胃炎、溃疡病,胃痉挛, 胃下垂,呕吐,腹泻等胃肠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腕横纹上3寸
前臂 内关 桡侧腕屈肌腱 腕横纹上2寸
大陵 之间
腕横纹正中
手 劳宫:2、3掌骨间,握拳中指尖下。
心包经穴主治表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用
曲泽
急性吐泻
间使
疟疾、癫痫
内关 心、胸、胃、神志病
胃痛、呕吐
大陵
心痛、惊悸
劳宫
口臭、口疮
手少阴经穴概览
❖ 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腋窝、上肢内侧的 后缘、手部。
❖ 应掌握的解剖标志:腋窝,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肌腱,尺侧腕屈肌腱,腕横纹, 第四、五掌指关节,指甲角等。
❖ 本经计9穴,重点穴:极泉、少海、通里、 阴郄、神门。
手少阴经常用穴定位
腋 极泉:腋窝顶点,腋A搏动处(腋A内侧)
肘 少海:屈肘,肘横纹内侧端~肱骨内上髁连
肩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肩平举, 肩前凹陷中)
颈 扶突:平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 前、后缘之间。
面 迎香:鼻翼中点外(0.5寸)鼻唇沟中。
手阳明经穴位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口、齿、鼻等头面器官病,咽喉病,及经脉循
行所过的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颈部的病变。
商阳 三间 合谷 阳溪 偏历 手三里 曲池
经络腧穴各论手六 经穴针灸学课件南 京中医药大学(ppt)
(优选)经络腧穴各论手六经 穴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手太阴经常用穴定位
胸 中府: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 肘 尺泽:肱二头肌肌腱桡侧,肘横纹上
(微屈肘) 前 孔最 腕横 7寸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臂 列缺 纹上 1.5寸 桡骨茎突上方 腕 太渊: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桡A桡侧) 手 鱼际: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
❖ 取穴体位为屈肘,侧掌,掌心向胸。 ❖ 本经计23穴,重点穴: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
翳风、 耳门、丝竹空。
手少阳经常用穴 中渚:第4、5掌指关节后之间凹陷中。
上肢 阳池: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 外关 尺、桡骨之间 2寸 支沟 腕背横纹上 3寸
肩 肩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肩yu后寸许的凹陷中。 翳风:平耳垂下缘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
线中点。
前臂 通里
腕横纹上1寸
阴郄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腕横纹上0.5寸
腕 神门
腕横纹上
手少阴重点经穴主治表
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极泉——心胸及局部病证;胁肋疼 痛、瘰疬
少海 通里 阴郄 神门
心、胸、神志病
瘰疬 舌强不语、暴喑 盗汗 失眠
手三阴经上肢腧穴总汇
手阳明经穴概览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肺经穴位主治表
本经腧穴主治胸、肺、喉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 其它病证。
躯干部腧穴——中府——近治作用为主——肺、胸病变
尺泽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急性吐泻、小儿惊风
孔最
咳血
肘膝以下腧穴 列缺 胸、肺、喉病 头痛、项强
太渊
无脉证
鱼际
发热、失音
少商
咽喉肿痛、 昏迷
手厥阴经穴概览
❖ 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胸部、上肢内侧的中间、 掌中、指尖。
❖ 本经有腧穴9个,重点腧穴:曲泽、间使、内 关、大陵和劳宫。
❖ 应掌握的解剖标志:乳头,肱二头肌长、短 头,肱二头肌肌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 腱,掌指关节,中指端等。
手厥阴经常用穴定位
肘 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间使 掌长肌腱与
❖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要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肩 前、颈部及面部。
❖ 掌握的解剖标志:指甲角、第二掌指关节、拇长 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腕背横纹、肘横纹、三角 肌、肩峰、肱骨大结节、喉结、胸锁乳突肌(胸 骨头、锁骨头)、鼻翼、鼻唇沟等。
❖ 本经计20穴,重点穴位:商阳、三间、合谷、阳 溪、偏历、手三里、曲 池、臂臑、肩髃、扶 突、 迎 香。
头面器官病,热病
高热、昏迷 嗜卧 汗证、滞产 腕痛 水肿、耳疾 上肢不遂
上肢不遂、热病、隐疹
臂臑 肩髃 扶突 迎香
局部病症
目疾 隐疹 肺疾 面疾、胆道蛔虫症
手少阳经穴概览
❖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肩、颈部、 侧头部、面部,
❖ 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指甲角、第四、五掌指关节,腕背横 纹,指总伸肌腱,尺、桡骨,尺骨鹰嘴,三角肌,肩峰, 肱骨大结节,第七颈椎,下颌角,胸锁乳突肌,耳廓,耳 尖,下颌骨髁状突,眉梢等。
丝竹空
偏头痛、目疾
手太阳经穴概览
❖ 本经腧穴多位于上肢外侧后缘、肩胛部、颈项、面颊 等部位。
❖ 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指甲角、第五掌指关节、钩骨、 三角骨、尺骨茎突、尺骨小头、尺骨鹰嘴、肱骨内上 髁、肩胛冈、肩峰、冈下窝、冈上窝、第一胸椎、第 七颈椎、胸锁乳突肌、下颌角、目外眦、颧骨、耳屏 等。
❖ 本经主要循行于上肢外后侧,计19穴,重点穴:少泽、 后溪、腕骨、支正、天宗、颧髎、听宫。
头面 耳门: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 丝竹空:眉梢处凹陷中。
手少阳经穴主治
主治疗侧头病,耳、目、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 所过部位的病变。
中渚
耳疾
阳池
侧头病,耳、目、 疟疾、消渴
支沟
咽喉病、胁肋、热病 便秘、胁痛
外关
外感热病、上肢痹痛
肩髎
肩背痛
翳风
耳疾、面瘫、颊肿
耳门
局部病症 耳疾
手阳明经常用穴定位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手 三间:第2掌指关节后。
合谷:第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
腕 阳溪:腕横纹桡侧,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拇指上翘)
前臂 偏历 阳溪与曲池 腕上3寸
手三里 连线上
肘下2寸
肘 曲池: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上臂 臂臑: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三角肌下端)
手太阳小肠经穴
少泽: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上肢 后溪:第5掌指关节后凹陷中,横纹头赤白肉际。
腕骨:第5掌骨基底部与钩骨之间。 支正:腕上5寸,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
阳谷: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中,赤白肉际。 小海: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尺N沟中)
肩胛 天宗:冈下窝中点,平第4胸椎。 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连线上1/3折点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