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答案1ZL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438a0ce45c3b3567ec8b77.png)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 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3.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4.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5.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6.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7.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8.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9.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1)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2c41d7e1172ded630b1cb694.png)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DUS,选择育种,聚合杂交,杂种优势,体细胞杂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⑪、⑫、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⑬、⑭、群体品种和⑮;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⑯、⑰、⑱;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⑲;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⑪衰退⑫增强⑬不变⑭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⑪无孢子生殖⑫二倍体孢子生殖⑬不定胚生殖⑭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⑪大⑫小⑬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⑪有效⑫无效⑬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⑭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⑪好⑫不好⑬易行(成本越低)⑭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⑪显性假说⑫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⑬超显性假说⑭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⑪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⑫花粉⑬种子⑭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⑪种间杂交⑫属间杂交⑬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⑭)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⑪优势小种⑫次要小种⑬生理小种⑭)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⑪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⑫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⑬轮回选择⑭)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a6a234e53a580217fcfe74.png)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34a41df90f76c660371aca.png)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
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2017作物育种学复习题附答案.doc
![2017作物育种学复习题附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2eec4db5acfa1c7ab00cc40.png)
棉花部分第一章我国棉花品种工作现状及前瞻一、名词解释1.系统育种法:在现有推广种植的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变界•个体(单株或单铃),培育而成新品种的方法。
2.杂交育种法:指遗传性状不同的种、类型或品种间进行有性杂交产牛杂种,继而对杂种加以选择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二、填空2.世界上70%的棉花产于北纬(200)至北纬(400)o2.我国棉花生产在世界上是(举足轻重)的。
3.我国(1982)年实现原棉自给。
4.我国最初从美国引进的金字棉主要在(辽河流域)种植,斯字棉主要在(黄河流域)种植,岱字棉主要在(长江流域)种植。
5.我国1950年引进岱字棉15号,到1958年岱字棉15号在我国种植面积达到(62.9%)。
三、选择题1.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岱字棉15号主要在我国的(b)种植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辽河流域 d.北部特早熟棉区2•我国20世纪20年代左右。
从美国引进了金字棉,脱字棉,隆字棉替代了(a)的亚洲棉和中棉品种a.部分b.1/2c.全部3.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从美国引进斯字棉和德字棉品种,替代了(b)的亚洲棉和中棉品种。
a.部分b.1/2c.全部4.我国20世纪50年代左右,从美国引进岱字棉15号和斯字棉2B和5A,替代了(c)的亚洲棉和非洲棉以及退化的洋棉。
а.部分 b.1/2 c.全部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棉产在世界棉产中的地位。
答:⑴..棉III面积趋于相对稳定;(2)..棉花总产量明显增长(单产提高);(3).单产水平差别显著;(4).屮国棉花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2.简述我国棉产发展概况。
答:(1) .1980年前的30年;(2) .1980J984年的5年;(3).当前棉花生产形势;3•简述我国棉花生产分布概况。
答: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华南棉区;特早熟棉区4.简述我国棉花站种工作的7次品种更换(四个阶段)。
答:(1)亚洲棉及陆地棉改良初级阶段:第一次1919-1920金字棉,脱字棉,隆字棉;第二次1935J936斯字棉,徳字棉:第三次50年代岱字棉和斯字棉;(2)提高丰产性为主的改良阶段:第四次70年代徐州209等;笫五次80年代鲁棉1号,鄂荆1号等;(3)丰产优质抗病综合提高阶段:第六次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中棉12;(4)纤维品质改良及转基因抗虫棉冇种阶段:第七次90年代后期至今;(5)杂交棉。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bb14bcdd88d0d233d46a7d.png)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ABC)。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变异、遗传、选择这几个主要因素。变异是植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选择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二、填空:
1.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2.育种目标中,高产是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现代育种中,国内外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来提高作物的产量。
3.育种目标中高产是对品种的最基本要求。目前,育种上对这一目标要求主要是从、和这三个途径进行的。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4.育种中适当矮化的意义?
第五章引种和选择育种
一、选择题:
1.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原因( ):
A.可靠性高B.遗传力高C.可靠性低
2.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B.经济条件D.作物类别
3.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上光照。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农学专业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农学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f2ca7a0587c24028915fc38a.png)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农学)一名词解释(20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双交顶交垂直抗病性水平抗病性系统系统群二、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弧里划“√”,不正确的在弧里划“×”(12分)①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②二倍体亚洲棉和比克氏棉杂交,杂种F1不育,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和胚挽救克服了杂种不育性,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属于初级基因库()。
③在A/B//C/B 和A/B//C杂交方式中,亲本A、B、C在杂种后代中所占的遗传比例相同()。
④与二倍体相比,同源多倍体具有器官巨型性的特征,因此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目的的植物,其倍性越高越好()。
⑤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是机械混杂()。
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简称EMS ( )。
三、简答题(38分)1、什么是系统育种?简述系统育种的遗传学原理(10分)2、试述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10分)3、利用系谱法进行品种选育时,F2所选单株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后代表现的好坏,简述F2选择优良单株的依据。
(8分)4、试写出雄性不育三系繁殖与利用的程序。
(10分)四、应用题(15)扬稻6号是一个优良的水稻品种,但不是W A型不育系的恢复系,基因型为N(rr)。
WA型不育系珍汕97A的基因型为S(rr),W A型恢复系明恢63的基因型为N(RR)。
请通过回交转育法,将明恢63的恢复基因R导入扬稻6号,写出回交转育的过程。
五、论述题(15)某小麦品种A抗大麦黄矮病,若将其抗性导入到感病品种B里,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育种途径和方法。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它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或其它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
特殊配合力:被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F1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或某特定组合的某性状的实测值与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自交系品种: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5bab51ed9ad51f11df222.png)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201*-201*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10 级农生、农信、农贸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 分,共15分)1、自然异交率≤ 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 100%之间的是典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8、诱变育种的 M1 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 )的新品种。
A .自然条件B .生产条件C .经济条件D .人类需要A .自交分离B .基因杂合性C .基因型纯合化D .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
A .早代不选, F 4-F 8 代才开始选株建系订B .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 F 4-F 8 代才选取株建系C .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 F 4-F 8 代才 选株建系线D .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 F 4-F 8 代才选取株建系 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
作物育种总1论试题及答案 2
![作物育种总1论试题及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a9310f2a58fb770bf78a5588.png)
作物育种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试题纸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a1a34759eef8c75ebfb31b.png)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3afcc0856a561252d36f43.png)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2017作物育种学复习题附答案.doc
![2017作物育种学复习题附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2a4c6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8.png)
2017作物育种学复习题附答案.doc棉花部分第一章我国棉花品种工作现状及前瞻一、名词解释1.系统育种法:在现有推广种植的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变界?个体(单株或单铃),培育而成新品种的方法。
2.杂交育种法:指遗传性状不同的种、类型或品种间进行有性杂交产牛杂种,继而对杂种加以选择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二、填空2.世界上70%的棉花产于北纬(200)至北纬(400)o2.我国棉花生产在世界上是(举足轻重)的。
3.我国(1982)年实现原棉自给。
4.我国最初从美国引进的金字棉主要在(辽河流域)种植,斯字棉主要在(黄河流域)种植,岱字棉主要在(长江流域)种植。
5.我国1950年引进岱字棉15号,到1958年岱字棉15号在我国种植面积达到(62.9%)。
三、选择题1.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岱字棉15号主要在我国的(b)种植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辽河流域 d.北部特早熟棉区2?我国20世纪20年代左右。
从美国引进了金字棉,脱字棉,隆字棉替代了(a)的亚洲棉和中棉品种a.部分b.1/2c.全部3.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从美国引进斯字棉和德字棉品种,替代了(b)的亚洲棉和中棉品种。
a.部分b.1/2c.全部4.我国20世纪50年代左右,从美国引进岱字棉15号和斯字棉2B 和5A,替代了(c)的亚洲棉和非洲棉以及退化的洋棉。
а.部分 b.1/2 c.全部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棉产在世界棉产中的地位。
答:⑴..棉III面积趋于相对稳定;(2)..棉花总产量明显增长(单产提高);(3).单产水平差别显著;(4).屮国棉花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2.简述我国棉产发展概况。
答:(1) .1980年前的30年;(2) .1980J984年的5年;(3).当前棉花生产形势;3?简述我国棉花生产分布概况。
答: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华南棉区;特早熟棉区4.简述我国棉花站种工作的7次品种更换(四个阶段)。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答案1ZL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答案1ZL](https://img.taocdn.com/s3/m/39608c9c52ea551811a68714.png)
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dc1b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3.png)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抱子生殖⑵二倍体抱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 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1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1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1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1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1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1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1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2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试题库完整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试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493f2e3580eb6294dc886c16.png)
名词解释: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
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稳定性‘Stability ),同时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一致性,Uniformity ),并在这些性状上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特异性,Distinctness )种(species):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化、形态特征的生物群,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subspecies):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两地植物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
变种(variety):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遗传的差异。
作物品质:指作物经济器官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
株型:指作物的茎、枝、叶等主要光和器官在植株上的着生态势。
合理的株型可使作物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提高有机物的合成,为高产打好基础。
有性繁殖(Sexually propagating):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 )异花授粉(cross-pollination )常异花授粉(often-cross pollination )无性繁殖(Asexually propagating ) :不经过两性配子的受精过程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内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或同一株的花粉传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受精的授粉方式常异花授粉: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衍后代的授粉方式。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两性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受遗传控制的、提高植物自然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e4d0caa1c7aa00b52acba4.png)
3.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高度的自然异交率,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相同,为同质纯合 体,后代能够稳定遗传。( ) 4.棉花由于花器较大、种子繁殖系数高,故在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 () 5.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 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 ) 6.优良品种在不同年份相对稳定地保持其丰产性能,决定于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 性。( ) 7.自花授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型,但是由于 1-4%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 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型和突变类型。( ) 8.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无性系的个体间在 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 9. 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0。( ) 10. 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 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 11. 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 12. 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 纯合型。( )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4.品种资源贮藏保存的条件是必须
、
。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10 题)
1.地方品种对当地条件具有最大适应性,能保持比较稳定的产量和一定的生产水 平。可以从中评选出地方良种。也用作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 ) 2.实践表明,在育种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择原始材料,决定于发掘和掌握品种 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育种工作能否有突破,则决定 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 ) 3.本地品种资源对本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对当地不良气候条 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 ( ) 4.外地品种一般对本地区的适应性较差,必须经过试验,才能决定利用与否和如 何利用。 ( ) 5.品种资源收集的步骤是先收集本地区有关作物品种,再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有 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外地转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 () 6.收集品种资源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和单位之间彼此交换材料 等。 ( ) 7.不同的种质资源类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点及利用价值。本地品种资源的主要特 点是具较突出的丰产性。( ) 8. 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 的理论基础。( )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1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ba028f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3.png)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选题(题数:20,共52.6 分)1引进品种性状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基因型与环境互作D、基因互作我的答案:C2收听“直播课程”时,你所使用的学习工具(注意:专指收听直播课程)A、电脑B、手机C、电脑+手机D、电脑+手机+手机E、电脑+电脑+手机F、电脑+电脑+手机+手机我的答案:C3下列杂交种类型中,增产幅度最大、性状表现最整齐的是()A、品种间杂交种B、顶交种C、单交种D、三交种我的答案:C4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双交的是()A、(A×B)×AB、(A×B)×CC、[(A×B)×C]×DD、(A×B)×(C×B)我的答案:D5下列杂交种类型中,增产幅度最大、性状表现最整齐的是()A、品种间杂交种B、顶交种C、单交种D、三交种我的答案:C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日三餐中对肉蛋奶等的消费量增加,食用主粮减少,是不是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通过作物育种提高作物产量不重要了?A、是B、不是我的答案:B7超星直播视频是否能打开观看?A、能B、我的答案:A8天然异交率为30%的作物属于()A、无性繁殖作物B、自花授粉作物C、异花授粉作物D、常异花授粉作物我的答案:D9在下列评价优质食用水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中,请你选出你认为权重最小的1个指标A、碾磨品质B、外观品质C、营养品质D、蒸煮品质E、食味品质我的答案:C10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表现不育的是()A、N(Rfrf)B、N(rfrf)S(rfrf)D、S(RfRf)我的答案:C11下列作物中,全部是自花授粉的一组作物是()A、水稻,小麦,大麦B、小麦,玉米,蚕豆C、棉花,水稻,油菜D、甘薯,棉花,油菜我的答案:A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日三餐中对肉蛋奶等的消费量增加,食用主粮减少,是不是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通过作物育种提高作物产量不重要了?A、是B、不是我的答案:B1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日三餐中对肉蛋奶等的消费量增加,食用主粮减少,是不是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通过作物育种提高作物产量不重要了?A、是B、不是我的答案:A14在下列评价优质食用水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中,请你选出你认为权重最小的1个指标(2.5分)0.0 分A、碾磨品质B、外观品质C、营养品质D、蒸煮品质E、食味品质我的答案:B15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A、茹考夫斯基B、哈兰C、达灵顿D、瓦维洛夫我的答案:D16下列有关诱变育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A、诱变的突变率高B、诱发变异易稳定诱变的性质和方向难控制D、诱变育种对于多基因支配的性状效果好我的答案:D17下列作物中,全部是自花授粉的一组作物是()A、水稻,小麦,大麦B、小麦,玉米,蚕豆C、棉花,水稻,油菜D、甘薯,棉花,油菜我的答案:A18常异花授粉作物是以自交为主还是以异交为主?A、自交为主B、异交为主我的答案:A1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日三餐中对肉蛋奶等的消费量增加,食用主粮减少,是不是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通过作物育种提高作物产量不重要了?A、是B、不是我的答案:B2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日三餐中对肉蛋奶等的消费量增加,食用主粮减少,是不是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通过作物育种提高作物产量不重要了?是B、不是我的答案:B二、多选题(题数:18,共47.4 分)1根据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作物次生起源中心的标志是A、遗传类型多样性B、有原始栽培类型及近缘野生种C、有较多的隐性性状D、有较多的显性性状E、有较多的优良性状我的答案:AC2下列作物中哪种起源于中国?A、小麦B、大麦C、大豆D、玉米我的答案:C3下列品种(系)属于同质纯合型的有()A、小麦的纯系品种B、水稻的地方品种C、甘薯的优良无性系D、玉米的单交种E、玉米的自交系我的答案:AE4以下那些为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A、着眼当前、顾及发展,兼顾现实可行性和预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
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作物品种的类型:(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2)杂交种品种:它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其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群体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同质性,表现出很高的生产力。
(3)群体品种:其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比较复杂,群体内植株的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或异质性。
(4)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
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1)自交系品种:1)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2)拓宽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2)杂种品种:1)包括自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种程序,贯穿于两个程序之间的关键问题是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2)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3)需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3)群体品种:1)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2)使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4)无性系品种:1)利用无性系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2)选择优良芽变,培育新的优良无性系品种3、如何确定作物的繁殖方式第二章种质资源1、论述种质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作用)广义的种质资源:也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一般是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推广品种、引入品种、野生种、近缘植物及人工创造的生物类型、单个基因、甚至DNA片段等。
狭义的种质资源是指用于选育新品种的材料,也成为育种的原始材料。
重要性:(1)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2)是突破性育种的关键;(3)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4)为避免品种的遗传基础的贫乏,必须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维持和提高作物品种的生产力;(5)是有关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
2、按不同来源可将种质资源分哪几个主要种类按不同来源可分为:(1)自然种质资源,其中又可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
(2)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是指通过诱发而产生的突变体。
3、各类种质资源的特点及育种利用价值(1)本地种质资源:指原产本地的地方品种和推广的改良品种。
特点:品种类型多,变异大,对当地自然灾害、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和耐性,适应性强。
利用价值:①通过筛选或简便的选育方法,直接应用于生产。
②作杂交亲本,以增强新品种的适应性。
(2)外地种质资源:指从国外或其他地区引入的类型和品种。
特点: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和经济上的遗传基础,具有遗传多样性,具有某些本地资源没有的优良性状,如抗病抗倒。
利用价值:①作为杂交亲本,将有利基因导入改良品种或创造遗传丰富的类型。
②经过实验鉴定,选出适应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在生产上利用。
③能选育再与本地资源杂交,运用杂种优势。
4、简述种质资源工作的“二十字”方针“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第三章育种目标1、基本概念:育种目标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2、现在农业对作物品种有何要求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3、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3)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4、各类作物的产量构成要素禾谷类作物: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棉花: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铃重、衣分大豆、油菜:单位面积株数、株荚数、荚粒数、粒重烟草:单位面积株数、没株叶片数、每片叶重第四章杂交育种1、基本概念:杂交育种、组合育种、超亲育种、单交、复交(三交、双交、四交)、回交的概念和符号杂交育种:利用不用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创造变异,并从中进行鉴定选择,培育成符合生产需求的新品种。
组合育种:是将分属于不同品种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后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势于一体的新品种。
其遗传机理主要是基因重组和互作。
超亲育种:是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其遗传机理主要在于基因累加和互作。
2、杂交育种的三大理论基础(1)利用基因重组,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育成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2)利用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互作的基因在二亲本上,则通过杂交可使互补基因相互结合而产生新性状。
(3)利用基因累加,产生超亲性状,尤其是数量性状。
3、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及其原理亲本选配的原则:(1)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尽可能互补。
这是选配亲本中的一条重要基本原则,其理论依据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2)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
(3)注意亲本间的遗产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交。
(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4、常用的杂交方式有哪些?(1)单交: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
以AXB或A/B表示(2)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①三交:三个品种间的杂交,以(AXB)XC表示(或A/B//C)②双交:两个单交杂种再杂交一次,三品种双交用(AXB)X(BXC)表示(或C/A//C/B),四品种双交用(AXB)X(CXD)表示(或A/B//C/D)。
③四交:四个亲本先后杂交,用[(AXB)XC]XD表示。
(3)回交:双亲杂交F1与亲本之一再杂交的方式,用[(AXB)XA]表示。
(4)多父本混合授粉:用几个父本品种的混合花粉,对一个母本品种的去雄花授粉,用AX(B+C+D)表示,常用在棉花育种上。
5、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程序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1)系谱法,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进而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知道选得性状优良而又整齐一致的系统,升入产量比较试验。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点播、组合编号,评定优良组合、淘汰不好组合,拔除假杂种、杂株、劣株,分组合混收,脱粒;按组合点播,确定优良组合,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编号;F2中选单株点播种成株行,选出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按系统把中选单株播成系统,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少量稳定品系,进行产量试验;边试验边选择;稳定品系,进行生产试验,繁殖种子,示范推广。
优点:①能较早集中精力于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试验、示范、繁殖;②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便于查源,便于研究。
缺点:①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②工作繁重。
(2)混合法:在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收种植,不加选择,知道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8),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下一代成为系统(株系),然后选拔优良系统进行升级实验。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2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3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4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单脱;F5入选单株,种成株行;产量试验,繁种。
优点:①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便;②与系谱法比,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
缺点:①可能丢失早熟、耐肥、矮杆等类型;②单株难选,因为对单株的上下代历史关系不清楚,不能行比较,优良类型不易确定,评定取舍较难;③育种年限较长。
6、杂交育种程序的各个圃的工作内容(1)原始材料圃:种植从国内外收集来的原始材料,分类型种植,每份种几十株。
(2)亲本圃:种植每年从原始材料圃中选出合乎杂交育种目的的材料亲本。
(3)选种圃:种植杂交组合各时代群体。
(4)鉴定圃:主要种植从选种圃升级的新品系。
条播,种植密度接近大田生产,进行初步的产量比较试验及性状的进一步评定。
(5)品种比较试验:种植由鉴定圃升级的品系,或继续进行试验的优良品种。
(6)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对若干表现突出优异的品种,可在品种比较试验的同时,将品种送到服务地区内,在不同地点进行生产试验,以便使品种经受不同地点和不同生产条件的考验,并其示范和繁殖作用。
7、综合应用题:请设计一个选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育种程序(从选育亲本开始到品种比较试验为止)第五章回交育种1、基本概念:回交育种、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回交育种:两个亲本杂交后,以F1回交于亲本之一,根据育种目标从回交后代中选择特定植株仍回交于该亲本,如此连续进行若干次,再经自交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就称为回交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