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十二硫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最新危险化学品特性表(汇总)5月
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表汇总目前收录2类10种、3类18种、4类7种、5类4种、6类26种、8类14种,共79种。
表中不免一些不足和错误之处,使用时望尽量检查与核对。
以后报告中出现此表中未列物质,将继续补充。
特性表格式为:表头:宋体、小四;表内字体:宋体,五号;表格指定宽度为16.19-16.22cm,行宽度0.8cm,单倍行距;边框网格1 1/2磅线宽;所有数字及英文字母均采用Times New Romam字体。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氧气表3.1-1 氧气物质特性表(2)一氧化碳表3.1-1 一氧化碳物质特性表(3)氢气表3.1-1 氢气物质特性表(4)硫化氢表3.1-1 硫化氢物质特性表(5)液化石油气表3.1-1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表(6)乙炔表3.1-1 乙炔物质特性表(7)氮气表3.1-1 氮气物质特性表(8)二氧化碳表3.1-4 二氧化碳物质特性条(9)氩气表3.1-3 氩气物质特性表(10)液氨表3.1-1 液氨物质特性表(11)甲烷(12)二甲醚第3类易燃液体(1)苯表3.1-1 苯物质特性表(2)甲苯(3)甲醇表3.1-1 甲醇物质特性表(4)乙醇表3.1-1 乙醇物质特性表(5)邻二甲苯表3.1-1 邻二甲苯物质特性表(6)氯苯表3.1-1 氯苯物质特性表(7)哌啶(8)乙醚(9)丙酮(10)2-丁酮(11)一甲胺表3.1-1 一甲胺物质特性表(12)二甲胺表3.1-1 二甲胺物质特性表(13)三甲胺表3.1-1 三甲胺物质特性表(15)N,N-二甲基甲酰胺表3.1-1 N,N-二甲基酰胺物质特性表(16)甲醚表3.1-1 甲醚物质特性表(17)溶剂油(石脑油)表3.1-10 溶剂油物质特性表(18)煤焦油表3.1-1 煤焦油物质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1)硫磺(2)红磷(3)锰粉(4)硫磺(5)萘表3.1-1 萘物质特性表(6)1—甲基萘表3.1-1 1-甲基萘物质特性表(7)2—甲基萘表3.1-1 2-甲基萘物质特性表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1)高锰酸钾(2)氯酸钾。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自制)危险化学品特性表(自制) (2)(1)丙烯酸 (5)(2)甲酸 (7)(3)氢氟酸 (10)(1)N,N-二甲基甲酰胺 (12)(2)丙烯酸丁酯 (15)(1)萘 (17)(2)乌洛托品 (20)(1)氯酸钠 (23)(2)亚硝酸钠 (25)(1)四氯乙烯 (27)(2)二氯甲烷 (30)3.1.1.1丙酮 (32)3.1.1.2-丁酮 (34)3.1.1.3甲醇 (36)3.1.1.4乙醇 (38)3.1.1.5 环己酮 (41)3.1.1.6异丙醇 (44)3.1.1.7 甲苯 (46)3.1.1.8 1,2-二甲苯 (48)3.1.1.9 乙醚 (50)3.1.1.10 乙酸乙酯 (52)3.1.1.11过氧化氢 (54)3.1.1.12高锰酸钾 (57)3.1.1.13重铬酸钾 (59)3.1.1.14硝酸银 (61)3.1.1.15苯酚 (63)3.1.1.16三氯甲烷 (66)3.1.1.17四氯化碳 (68)3.1.1.18氢氧化铵水溶液 (70)3.1.1.19氢氧化钠 (72)3.1.1.20氢氧化钾 (75)3.1.1.21甲醛 (77)3.1.1.22盐酸 (79)3.1.1.23硝酸 (81)3.1.1.24硫酸 (83)3.1.1.25 乙酸 (85)3.1.1.26三氯乙酸 (87)3.1.1.27氢氟酸 (89)3.1.1.28次氯酸钠 (91)3.1.1.29亚硫酸氢钠 (92)(4)纯苯 (94)(5)1,1-二氯乙烷 (97)(7)正丁醇 (99)(10)二(正)丁醚 (102)(11)丙烯酸正丁酯 (104)(4)冰醋酸 (107)三氯乙醛 (109)硝酸钠 (112)连二亚硫酸钠 (114)石油醚 (115)对二甲苯 (118)氧 (121)乙炔 (123)⑺乙酸酐 (125)⑻2-丁酮 (128)(1)丙烯酸表3.1-1 丙烯酸简介(2)甲酸表3.1-2甲酸简介(3)氢氟酸表3.1-3氢氟酸简介(1)N,N-二甲基甲酰胺表3.1-4 N,N-二甲基甲酰胺简介(2)丙烯酸丁酯表3.1-5丙烯酸丁酯简介(1)萘表3.1-6萘简介(2)乌洛托品表3.1-7乌洛托品简介(1)氯酸钠表3.1-8氯酸钠简介(2)亚硝酸钠表3.1-9亚硝酸钠简介(1)四氯乙烯表3.1-10四氯乙烯简介(2)二氯甲烷表3.1-11二氯甲烷简介3.1.1.1丙酮3.1.1.2-丁酮3.1.1.3甲醇3.1.1.4乙醇3.1.1.5 环己酮3.1.1.6异丙醇3.1.1.7 甲苯3.1.1.8 1,2-二甲苯3.1.1.9 乙醚。
2024年十二硫醇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十二硫醇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十二硫醇是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26S。
它具有特殊的硫味,主要用于制备柔软的橡胶,还可用于金属加工、油墨、塑料添加剂等领域。
本文将对十二硫醇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十二硫醇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消费者对高品质橡胶和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十二硫醇的需求也在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3. 市场竞争情况目前,全球十二硫醇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化工企业和橡胶制造商。
这些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进入了市场,加剧了竞争。
4. 市场驱动因素四个主要驱动因素影响着十二硫醇市场的发展。
4.1 橡胶工业需求增长橡胶工业是十二硫醇市场的主要需求来源。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高质量橡胶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十二硫醇在橡胶加工中的应用也随之增加。
4.2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十二硫醇市场提供了机遇。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橡胶制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从而拉动了十二硫醇的市场需求。
4.3 环保法规的推动全球环保法规的出台对十二硫醇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橡胶制品中含硫化合物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促使生产企业采用更环保的替代品,其中包括十二硫醇。
4.4 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也是推动十二硫醇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的生产工艺和改进的制造方法使得十二硫醇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从而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5. 市场前景与挑战从市场前景来看,十二硫醇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橡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十二硫醇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然而,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橡胶替代品的出现、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这些都可能对十二硫醇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6. 结论综上所述,十二硫醇市场正处于成长期。
随着全球橡胶工业的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表格范例硫磺的理化性质以及危险特性
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征标中文名:硫磺危险货物编号:41501英文名:SulphurUN编号:1350,2448识分子式:S分子量:CAS号:7704-34-9理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别臭味。
化熔点(℃)119相对密度(水=1)性沸点(℃)饱和蒸气压(kPa)℃)质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毒侵入门路吸入、食入、经皮汲取性毒性/及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变为硫化氢而被汲取,故大批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健性硫化氢中毒的浑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康健康危害呕吐、共济失调、昏倒等。
本品可惹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危激性。
生产中长久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显然毒性作用。
害焚烧性易燃焚烧分解物氧化硫。
闪点(℃)207爆炸上限(g/m3):/燃自燃温度(℃)232爆炸下限(3g/m):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强烈反响。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爆危险特征静电荷,可致使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淆形成爆炸性混淆炸物。
危建规火险分级乙稳固性稳固聚合危害不聚合险禁忌物强氧化剂。
性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灭火方法免得惹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惹起强烈的沸溅。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之外,在上风向灭火。
急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穿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完全冲刷皮肤。
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救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刷。
就医。
③吸入: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达。
如呼措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施泄隔绝泄露污染区,限制进出。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办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漏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小量泄露:防止扬尘,用干净的铲子采集于干燥、干净、有处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批泄露: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使用无火花工具采集回收或置运至废物办理场所处理。
甲硫醇(硫氢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无资料
燃烧爆炸危险性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建规火险分级:
甲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注意事项
①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用于有机合成及喷气机添加剂、杀虫剂、催化剂等。
毒性
LC50:675ppm(大鼠吸入);6.53mg/m3 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化学品物理特性表
目录莠灭净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甲基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镁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铜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镍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氦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汽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邻氯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渣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硬脂酸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高密度聚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乙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尿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正戊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白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红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三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8)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9)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异丁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1)亚磷酸三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碳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三氯化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草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5)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6)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顺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9)一甲胺(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丁二酰亚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1)氧氯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2)甲烷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3)丙烯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6)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邻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9)间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0)对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莠去津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铝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3)二氯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4)2,4-二氨基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5)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6)甲硫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8)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9)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9)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0)氟乐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1)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2)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3)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4)煤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5)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6)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7)正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8)异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9)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0)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1)乙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2)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3)三氯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4)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5)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6)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7)碳酸氢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9)氢氧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9)氯化铝(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1)氨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2)二氧化硫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3)三氧化硫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4)氯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5)氟化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6)氟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7)磷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8)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2)丙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3)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4)N,N-二甲基甲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5)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6)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7)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8)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9)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0)氨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1)环氧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2)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3)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4)二氧化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5)石油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6)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7)正辛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8)异辛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8)仲辛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9)甲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0)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1)炭黑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2)正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3)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4)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5)乌洛托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6)电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7)氟利昂-143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7)氟利昂—21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8)氟利昂-22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9)氟利昂—11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0)氟利昂—113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1)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2)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3)辛硫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4)氰戊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5)马拉硫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6)毒死蜱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6)甲基硫菌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7)氯氰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8)三氟氯氰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9)环烷酸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0)硫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1)四氯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5)保险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6)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6)乙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7)4-氟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8)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9)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0)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1)哌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2)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3)三氧化铬(铬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4)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5)重铬酸钠(红矾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6)水合肼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7)硫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8)二硫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9)五硫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0)二溴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1)氯溴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2)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3)溴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4)磷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5)氯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6)巯基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7)氯乙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8)氯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9)二氯异氰尿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0)乙二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1)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2)丙二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3)硝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3)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4)2—甲基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5)3-甲基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6)乙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7)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8)润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9)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0)均三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1)硝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2)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3)氯甲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4)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5)1,1-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76)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9)氯化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0)锌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0)乙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1)异丙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2)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3)磷酸三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4)2—氨基—5-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5)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6)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7)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8)2—硝基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9)4-硝基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0)对硝基苯甲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1)氯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2)氯乙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2)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3)β—萘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4)对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5)2,4-二硝基氯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6)2,4-二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7)2,6—二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8)3,5-二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9)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0)氨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1)溴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2)氢气的理化性质一览表 (203)噻吩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04)四氢呋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05)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06)多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07)氢溴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08)氯化亚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09)氰化亚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0)3—氯丙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1)邻苯二甲酸酐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2)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3)N,N-二甲基甲酰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4)三氯氧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5)硫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6)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7)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8)莠灭净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铜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镍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邻氯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硬脂酸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高密度聚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尿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正戊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白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红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异丁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亚磷酸三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化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草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顺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一甲胺(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丁二酰亚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氧氯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烷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联苯—联苯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汇总
一理化及危险特性表1.1理化及危险特性表一附表氨溶液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苯乙烯[稳定的]理化性能指标表附表 2-丙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丙酮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附表丙烷的理化特性及安全信息资料表附表不饱和聚酯树脂理化性能指标表(有关数据参照苯乙烯)附表醇酸清漆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附表次氯酸钠溶液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乙酸甲酯;醋酸甲酯化学品英文名:methyl acetate;acetic acid methyl ester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酸甲酯79-20-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接触限值:MAC(mg/m3):?-PC-TWA(mg/m3):?200 PC-STEL(mg/m3):?500TLV-C(mg/m3):?-TLV-TWA(mg/m3):?200ppm TLV-STEL(mg/m3):?250ppm 监测方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汇总表
分子量(M)
环烃、芳烃混合物
相对密度
0.87—0.9
沸点(℃)
282—338
熔点(℃)
-18
闪点(℃)
80——120
自燃点(℃)
220
颜色
淡黄色
常温下状态
液体
爆炸极限
(v%)
0.6—6.5
水溶性
不溶
质量指标
残碳不大于0.5%(m),灰份不大于0.4%(m),硫含量不大于0.5%(m),水分不大于0.5%(m)。
甲基苯
理化特性
有苯样气味,易燃,易挥发,有一定毒性。
分子量(M)
92.14
相对密度
0.866
沸点(℃)
110.60
熔点(℃)
-95
闪点(℃)
4.4
自燃点(℃)
535
颜色
无色透明
常温下状态
液体
爆炸极限(v%)
1.2~7.0
水溶性
不溶
质量指标
国家标准GB 3406-90分为优级品、一级品
主要
生产
工艺
原料
分子量(M)
46.07
相对密度
0.79
沸点(℃)
78.3
熔点(℃)
-114.1
闪点(℃)
12
自燃点(℃)
363
颜色
无色
常温下状态
液体
爆炸极限(v%)
3.3—19.0
水溶性
溶
质量指标
主要
生产
工艺
原料
糖蜜、亚硫酸废液、甘薯、玉米、高粱、乙烯
方法
1、糖质原料和淀粉原料发酵。
2、乙烯直接或间接水合。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6类-----有毒品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6类-----有毒品⽬录表- 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 氰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 氰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 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 三氧化(⼆)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 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 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表- 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表- 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表- 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 N,N-⼆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7)表- 甲苯-2,4-⼆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表- 六亚甲基⼆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 ⼰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表- 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表- ⾃克威[含量>2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表- 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表- 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表- 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表- 涕灭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7)表- 腈叉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8)表- 恶⾍威[含量>6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9)表- 异索威[含量>2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表- 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 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表- ⼀氧化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3)表- 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表- 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表- 氟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表- 氟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 氟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 氟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 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表- 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 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3)表- ⼆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4)表- 1,1,1-三氯⼄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表1,1,2-三氯⼄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表- 1,1,2,2-四氯⼄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表- 溴代⼄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0)表- 三氯⼄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表- 四氯⼄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表- ⼗⼆硫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3)表- ⼄⼆醇丁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4)表- ⽔杨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5)表- ⼆苯甲烷-4,4’-⼆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 异佛尔酮⼆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表- 邻⼆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8)表- 3,4-⼆氯苄基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表- 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0)表- 邻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1)表-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2)表-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3)表- 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4)表- 对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5)表- 邻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6)表- 间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7)表- 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0)表- 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1)表- 邻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2)表- 间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3)表- 苯肼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5)表- 硫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6)表- 苯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7)表- α-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8)表- α-萘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9)表- 盐酸-1-萘⼄⼆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0)表- 喹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1)表- ⼄酸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2)表- 酒⽯酸锑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3)表- ⼆丁基⼆⽉桂酸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4)表- ⾟酸亚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5)表- 三苯(基)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6)表- 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7)表- 2,4-滴[含量>75%]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8)表- 1,2,2-三氯三氟⼄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9)表-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氧化(⼆)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十二硫醇112-55-0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恶心,头痛,呕吐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8
国际海运危规 : 8
国际空运危规 :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II
国际海运危规 : 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
https:// 4/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碳氧化物,硫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 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1-十二硫醇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SIGMA-ALDRICH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版本号 5.0 修订日期 20.12.2012 打印日期 06.03.2014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产品名称
: 1-十二硫醇
产品编号 品牌
: 471364 : Aldrich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Dodecyl mercaptan Mercaptan C12 Lauryl mercaptan NDM n-Dodecyl mercaptan
警示词 危险申明 H303 H313 H314 H410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P273 P280
响应 P301 + P330 + P331 P303 + P361 + P353
P304 + P340 P305 + P351 + P338
P310 P321 P363 P391
储存 P405
危险
吞咽可能有害。 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 +8621-61415560
页码 1 的 10
1-十二硫醇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1-十二硫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Dodecanethiol企业名称: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地址:广东汕头市光华北四路26号邮编:515021电子邮件地址:service@, sales@传真号码:(86)(754)(8115161)企业应急电话:(86)(754)(8101881)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05年9 月10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1-十二硫醇化学品分子式:CH3(CH2)11SH分子量: 202.41有害物成分: 含量CAS号1-十二硫醇100% 112-55-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保护。
燃爆危险:可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给饮大量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
燃烧产生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
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勿吸入气体或浮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温度保持在15°C到25°C之间。
保持容器密封。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汇总
溶解性:溶于水、液氨,不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甲醇。
熔点(℃): 200~205
沸点(℃): 209
燃烧热 (kJ/mol ):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 kPa):无资料
CAS 号: 5329-14-6 UN : 2967
相对密度(水 =1): 2.15 相对密度(空气 =1): 3.3
燃烧性: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1
附表 氨溶液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中文名:氨溶液;氨水 标 分子式: NH 4OH 识 危险类别:第 8.2 类; 碱性腐蚀品
英文名:ammoniumhydroxid;e ammonia water
分子量: 35.05 危规号: 82503
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其 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硫化物。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建规火险分级:无意义 闪点(℃):无意义 爆炸极限( V%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聚合危害:不聚合。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消防措施: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 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
十二硫醇
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61591CAS:112-55-0 中文名称: 十二硫醇英文名称: odecyl mercaptan;lauryl mercaptan别名: 月桂硫醇分子式: C12H26S;CH3(CH2)10CH2SH分子量:202.40熔点: -7℃ 沸点:266~283?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5;蒸汽压: 87℃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状:水白色到淡黄色液体,略有气味危险标记: 14(有毒品),7(易燃液体)用途:用于合成塑料、橡胶及药品、杀虫剂、防霉剂、去污剂等2.对环境的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水环境和蓄水层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蒸气或雾对鼻、喉有刺激性。
高浓度吸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
极高浓度或长时间吸入可引起神志不清,甚至死亡。
液体或雾对眼睛有刺激性。
大量口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丧失。
慢性影响:反复接触可致哮喘。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2000mg/kg(兔经皮)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硫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的测定:在用有机溶剂吸收本品蒸气后,用硝酸银滴定电导度的方法测定。
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硫醇
在甲硫醇中 C-S和 S-H键键长分别为 0.182 nm和 0.134 nm,都比甲醇中的 C-O和 O-H键长大。∠CSH则 为 96°,小于 ∠COH。
硫的电负性比氧小,所以硫醇的偶极矩也比相应的醇小。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除甲硫醇在室温下为气体外,其他硫醇均为液体或固体。硫醇分子间有偶极吸引力,但小于醇分子间的偶极 吸引力,且硫醇分子间无明显的氢键作用,也无明显的缔合作用。因此,硫醇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比 分子量相近的醇低,与分子量相近的硫醚相似。
对硫醇催化加氢,可实现脱硫,产生相应的烃。石油炼制中的加氢脱硫即是基于此反应。石油中有少量硫醇, 硫醇的存在不仅会使汽油具有令人讨厌的气味,还会在燃烧时转变为有毒、腐蚀性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与醇的相似性
此外,硫醇还可发生一些与醇相似的反应,例如与羧酸生成硫醇酯,与醛、酮生成缩硫醛酮。后一反应用于 在有机合成中保护羰基或除去羰基,或实现羰基的极性转换。
硫醇与水间不能很好地形成氢键,所以硫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相应的醇小得多。常温下,乙硫醇在水中的溶 解度仅为 1.5g/100mL。
低级的硫醇有强烈且令人厌恶的气味,乙硫醇的臭味尤其明显,所以常用乙硫醇作为天然气中的警觉剂,用 以警示天然气泄漏。不过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硫醇的臭味渐弱,九碳以上的硫醇则有令人愉快的气味。
十二硫醇指标
十二硫醇指标
十二硫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26S。
它是一种
含有12个碳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的直链脂肪硫醇。
在化学和工业领域中,十二硫醇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剂、脱模剂、防锈剂和起泡剂等。
此外,它还具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作为聚合物单体和交联剂。
在环境和生物学领域中,十二硫醇被用作研究表面积效应、胶体稳定性和界面现象的实验材料。
它还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和纳米结构材料。
总结起来,十二硫醇的指标主要包括其化学式、物理性质、用途和合成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十二硫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十二硫醇化学品英文名:Dodecane-1-thiolCAS号:112-55-0分子式:C12H26S分子量:202.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C皮肤致敏物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33+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硫,硫磺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脱离现场。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
护
措
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佩带防尘口罩。 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 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接触限值:
ACGIH:(TWA)2ppm;5.2mg/m3、(STEL)5ppm;13mg/m3
NIOSH:(TWA)2ppm;5mg/m3、(STEL)5ppm;13mg/m3
OSHA:(TWA)5ppm;13mg/m3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
健康危害: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易燃性(红色): 1
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硫。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可燃固体。很难熄灭火。热的熔融硫冷却时会形成固体硬壳,硬壳下面的液体还是热的,并持续一段时间。在白天很难看到硫燃烧的火焰。熔融硫的贮罐在压力下可能包含有毒、易燃的硫化氢。燃烧产生大量高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物可能引起硫化氢气体的积累。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突然升高或停止,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②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熔点(℃)
-7
相对密度(水=1)
0.85
沸点(℃)
266~283
饱和蒸气压(kPa)
2.00(14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或雾对鼻、喉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极高浓度或长时间吸入可引起神志不清,甚至死亡。液体或雾对眼睛有刺激性。大量口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丧失。慢性影响:反复接触可致哮喘。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炎。
表
标识
中文名:十二硫醇;十二烷基硫醇;月桂硫醇
危险货物编号:61591
英文名:n-Dodecanethiol;n-Dodecylmercaptan;Lauryl mercaptan
UN编号:―――
分子式:C12H26S
分子量:202.40
CAS号:112-55-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水白色到淡黄色液体,略有气味。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可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硫化物。
闪点(℃)
87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碱、强氧化剂、强来自原剂、碱金属。灭火方法
采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