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古文名言
申论大作文常用诗句

申论大作文常用诗句
1. "百年英雄气,千载壮志存。
"
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4. "志当存高远,若将自去闲。
"
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7.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8.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9.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10.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
1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2. "含笑风中,不觉已千年。
"
13. "前者如斯,后者亦然。
"
14.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15.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16. "宁可一人食,不可两人饱。
"
1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18.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19.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20. "一场寒雨一场秋,一番红叶一番愁。
用于申论的万能的古文句子

用于申论的万能的古文句子(一)。
1.天命不可泳越,自古多少人亡。
——《晏子春秋•窗下赋》。
2.女娲补天,补的是人的天性的遗失,补的不仅仅是形象的属相,更是修养之底蕴。
——《诗经•小雅•夔州》。
3.民之初,性本善。
——《论语•颜渊》。
4.人能改变自己,这是一种创造。
——柏拉图。
5.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李白。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墨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劝学》。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孔丘。
9.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丘。
10.智者必思,愚者只看。
——《荀子•理惑》。
(二)。
11.吾与汝父,汝与吾父,人之先祖,不可不尊也。
——《诗经•大雅•国风》。
12.日月照其所,一轮明可求。
——《诗经•大雅•序曲》。
13.所求乎哉,昔在古今忽焉在。
——《诗经•小雅•采芑》。
14.著乎苍苍,竦乎八荒。
——《诗经•大雅•桃夭》。
15.尊者之生,去而可矣。
——《诗经•大雅•桑柔》。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墨子。
17.人之初,性本恶,性相近也。
——《论语•颜渊》。
1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荀子•八佾》。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子•道德经》。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申论写作常常引用的古语名句

申论写作常常引用的古语名句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11、识时务者为俊杰。
——孔子12、三人行,需有我师焉。
——孔子1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14、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6、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18、命为志存。
——朱熹19、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2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2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26、人无远虑,需有近忧。
——孔子2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3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
申论作文诗句名言

申论作文诗句名言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3、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
——魏征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5、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戴圣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题
7、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8、中国精神经受历史长河的洗练,历久而弥新、克难而闪耀。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1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11、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周语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申论古文名言警句集合

申论古⽂名⾔警句集合第⼀、居官为政之要1、上者,民之表也。
表正,则何物不正!(孔⼦)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
表率作⽤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释:⾝居⼤⾂位置的⼈,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的罪过。
3、⼤者不能,⼩者不为,是弃国捐⾝之道也。
(荀⼦)释:⼤事不能做,⼩事⼜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
(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的背向。
5、政通⼈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释:政令畅通,⼈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之上者,必处⼗⼈之下;位在百⼈之上者,必处百⼈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天下⼈之下。
(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之上的⼈,必须把⾃⼰放在⼗⼈之下,职位在百⼈之上,必须把⾃⼰放在百⼈之下,职位在天下⼈之上的⼈,必须把⾃⼰放在天下⼈之下。
7、⽔浊⽆掉尾之鱼,⼟确⽆葳蕤之⽊,政烦⽆逸乐之民。
(北齐 . 刘昼)释:⽔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地瘠薄了就⽣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释:作为上级的能⾃觉严格要求⾃⼰,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释:尊重贤良的⼈,使⽤有才能的⼈,相信忠诚的⼈,听得进别⼈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古驱民在信诚,⼀⾔为重百⾦轻。
(宋.王安⽯)释:⾃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百⾦份量还重。
11、⽆多事、⽆废事、庶⼏⽆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 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能太平⽆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唐.陆龟蒙)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申论作文诗句名言

申论作文诗句名言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像我们在申论作文里谈梦想与奋斗的时候,这诗句简直是神来之笔。
我有个朋友小明,他想考公务员,可备考的路困难重重,家人不理解,觉得他应该去找个工作先赚钱。
但小明就像诗里说的那样,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就一门心思地复习,最后成功上岸。
这诗句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不管遇到啥困难,勇往直前就对了。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申论作文要是写关于实践的话题,用这个准没错。
我同学小红,她学了好多理论知识,关于社区建设的,各种概念、政策背得滚瓜烂熟。
可是真到了社区实习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和想象的不一样。
就像这句诗说的,光纸上谈兵不行,得亲自去做。
这就提醒我们,在申论作文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时,这可是个好例子。
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论述个人的毅力和坚守的时候,这诗句特别给力。
我的邻居叔叔,他是个创业者。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又大,同行的打压就像那东西南北风一样吹过来。
可是叔叔就像那竹子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咬着牙坚持,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现在他的公司做得可大了。
写申论作文时,这种例子能很好地体现诗句的力量。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是申论作文涉及到创新或者知识更新的话题,这个诗句超合适。
比如说我们班的学霸小莉,她从来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经常去参加各种讲座、看课外书、做研究。
她就像那有源头活水的渠一样,知识总是那么鲜活。
别人问她怎么懂得那么多,她就会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这样用这个诗句来说明不断学习创新的重要性。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申论作文分析问题的多角度时,这句诗就是宝藏。
我和几个朋友讨论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有的说要多修路,有的说要限制私家车数量,还有的说要优化公共交通。
这就像看庐山一样,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国学申论作文名句

国学申论作文名句
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3. 君子思维,别无他求。
4. 和而不同,兼容并包。
5. 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7. 磨砺意志,勇往直前。
8. 求真务实,不偏不倚。
9. 知难而进,不畏艰险。
10. 敢为人先,引领潮流。
11. 慎终追远,铭记历史。
12. 德行立身,立身行天。
13. 和平共处,传承爱国。
14. 自强不息,励志前行。
15. 见义勇为,正直坚守。
16. 知识改变命运,智慧塑造未来。
17. 心灵与人类命运相同,个体与社会命运相通。
18. 慎思善虑,明辨是非。
19. 马不停蹄,努力奋斗。
20. 行胜于言,成长于实践。
申论作文古语名言大全

申论作文古语名言大全
在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常常被大量信息所困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索,寻找解决之道。
而古语名言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对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发。
下面是一些古语名言的例子,希望能为大家在申论作文中提供一些灵感和帮助。
1. 君子之交淡如水。
2. 四海之内皆兄弟。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6. 巧匠智者,世谓弱智;才子贤者,天下视贫。
7.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3.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1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 马到成功。
古语名言既有深刻的价值观的倡导,也有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在申论作文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和内容,适当引用和运用古语名言,以增加文采和表达力。
当然,在使用
古语名言时,我们也要注意与文中的内容相符合,避免出现标题相同的文字。
总之,在申论作文中运用古语名言能够为我们的文笔增色不少,并能够更好地表达和阐述观点。
但我们在使用古语名言时要注意与文中的内容相符合,力求语句的准确和合理,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适合申论作文的古文

适合申论作文的古文
古文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文风古雅,言简意赅,非常适合用于申论作文中,能够增添文章的内涵和格调。
以下是一些适合用于申论作文的古文段落,供参考:
1.《诗经·小雅·小旻》中的一句:“天之降罚不偏不倚,无有私财”。
可以用来引出讨论天灾人祸的话题,强调公正管理资源
的重要性。
2.《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可以用来探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主题,呼吁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3.《论语·雍也》中的一句:“君子读书三思而行。
”可以用来讨论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读书对培养品德和弘扬社会价值的影响。
4.《管子·王霸》中的一句:“贱者争利,尊者争名,精诚者德之,广大者义之”。
可以用来讨论正义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追求真正的荣誉和价值。
5.《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
之用也”。
可以用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和多功能性,提倡全面
发展个人能力和多元化的学习。
这些古文段落可以通过巧妙引用的方式,融入申论作文中,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思辨性。
同时,必须注意文中不能有与题目相同的文字,以确保作文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申论文言文名句

申论文言文名句申论文言文名句在申论考试中很多考生文言文名句的运用不够精确,总是用古语云,这会造成一些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申论文言文名句,欢迎阅读借鉴。
NO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NO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NO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NO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NO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NO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NO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NO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NO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NO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NO1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NO1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NO1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NO1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NO1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NO16、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NO1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NO1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NO1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NO2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NO2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NO2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NO2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NO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NO25、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NO26、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NO2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NO28、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NO2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NO30、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NO31、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NO3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NO3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NO34、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NO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NO3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适合申论作文的古文诗句

适合申论作文的古文诗句
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出自辛弃疾的《青山一发》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出自陆游的《秋夕》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出自陆游的《决定书事》
8. "人生自古谁无辱,留取丹心照汗青" - 出自文天祥的《马丹阳神道碑》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出自《周易·系辞》
1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出自《诗经·子衿》。
申论作文常用古语句子

申论作文常用古语句子
1. 积少成多,势能汇聚。
2.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3. 吉人自有天相。
4. 莫欺少年穷,莫轻老人病。
5. 过河拆桥。
6.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7. 一寸光阴一寸金。
8. 活到老,学到老。
9.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0. 视死若生。
11. 百闻不如一见。
12. 入乡随俗。
1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4.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
15. 笨鸟先飞。
16. 山路不择难,只因没有尽头。
17.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8. 有志者事竟成。
19. 知足常乐。
2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1. 欲速则不达。
2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3. 有情人终成眷属。
24.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25. 相由心生。
26. 纸上谈兵。
27.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8. 借力使力。
2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0. 万事开头难。
31. 吃一堑,长一智。
32.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3. 良禽择木而栖。
34. 先苦后甜。
35.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7. 重山复岭,水东流。
38.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9. 雪中送炭。
40. 自助者天助之。
名言古句申论

1.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2.利在一已勿谋,利在天下则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则谋。
3.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5.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6.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7.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8.不清不见坐,不高不见危,不广不见削,不盈不见亏。
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10.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
11.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1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13.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14.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15.凿井思所汲,耕田期有秋。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集锦

好词好句申论写作常用古语名句集锦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解读] 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恒:常常。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
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解读] 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廪(lǐn):粮仓。
实:充实。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解读] 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
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
缪(miù):错误。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解读]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
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解读] 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解读] 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
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申论大作文必备古文

申论大作文必备古文
在申论大作文中,使用古文引用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深度,同时也能展示出考生的古文功底和思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古文引用,供考生参考: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为政》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乾卦》
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诗经·大雅·假乐》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赵翼《忠孝节义碑》
5.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易经·系辞上》
6.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论语·子罕》
7. “远而修文,旋乎加之。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正气歌》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古风十九首·十九》
10. “百年之后,能得几人?斯土之中,何处凭栏?” -杨万里《丰乳美臀篇》
注意,这里只是给出了一些常用的古文引用,并且提醒考生在使用古文引用时应注意用词准确,符合上下文的逻辑,以及避免使用重复的标题文字。
在写作中要根据具体题目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古文引用,并将其巧妙融入文章中,以增加文章的亮点和观点的深度。
能用在申论里的名言或诗句

能用在申论里的名言或诗句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循环经济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王充《论衡·书解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礼记中庸》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ps:越俎代庖的出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ps:锲而不舍的出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申论名言诗词作文素材

申论名言诗词作文素材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来自《论语》的孔子名言,表达了人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观点。
可以运用到作文中,表述人们在不同领域的能力和优势不同,提倡相互学习和互补。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而珍贵的思考。
可以用来探讨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念,鼓励人们珍惜时光,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痕迹。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出自《大学》一书,强调了个人修养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可以用来探讨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道路,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4. "患难见真情" - 出自唐代杜光庭的《同儿夜盗墓》诗中,表达了在困难时刻,真正的情感和友谊会得到验证。
可以用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对比表面上的虚假和真实的情感。
5. "岁月如梭,人生如戏" - 出自明代戏曲《长生殿》剧中,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可以用来探讨人生拼搏和奋斗的意义,鼓励人们珍惜时间,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6. "人生自有英雄志,岂因祸福避趋之" - 古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三百六十三》中的名句,表达了人生应该有追求和奋斗的精神,不能因为困难或者幸福而放弃追求。
可以用来探讨人生价值观和奋斗意志的重要性,鼓舞人们面对困难坚持不懈。
7.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杜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表达了孤独和壮丽景色的对比。
可以用来描绘壮美景色和表达对孤独之美的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强。
8. "万紫千红总是春" -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中,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可以用来描绘春天的盎然生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寻找希望和信念。
申论大作文必背古文句子

申论大作文必背古文句子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论语·颜渊篇》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论语·季康子篇》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4.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述而篇》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篇》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学而篇》7. "君子不器" -《论语·子罕篇》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篇》9.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论语·衛霍公篇》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子路篇》11.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篇》1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管子·牧民》1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管子·牧民》1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荀子·劝学》15.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荀子·劝学》16.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篡者而不惧者,正是以其所爱也" -《荀子·劝学》17.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之如火之热,抱之如仇之恨" -《荀子·劝学》18. "大丈夫当率性命于天地之间,安分乐我" -《孟子·告子上》19. "人皆可为,但志不可夺也" -《孟子·离娄下》2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孟子·公孙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注——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注——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注——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事先有准备。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注——为wéi:做,防止。
未有:没有发生之时。
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注——浚:开浚,疏通。
)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注——召远:招徕远方的人。
修:整治。
近:指国内。
闭:堵塞。
)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注——惟:惟独,只有。
邦:国。
本:根本。
)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注——夫:发语词,无实义。
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全面听取。
圣:无所不通。
)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注——为wéi:治理。
正:使正当。
)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注——兴行:重德行。
)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注——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同“猝”,突然。
顺:顺其意。
逆:背其意。
)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注——怀:怀柔,感化。
)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注——宽:为政宽大。
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注——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注——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注——任:承担。
患:患难。
)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注——释:解除。
)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注——积力:全成之力。
举:举动,行动。
即:就。
)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注——三人:指多数人。
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
7.为政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注——恒:长久不
变。
)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注——弗:不。
为wéi:做。
)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注——居:平时。
发:发动。
果敢:坚决勇敢。
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注——益:增益,扩大。
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
及:及到。
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注——弊:弊端。
绝:绝迹。
风:风气。
)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注——先民:古代贤人。
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注——夫:一般人。
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有识见的人。
谔è谔:直言争论。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注——宇:屋檐。
失:失误。
草野:指民间。
经:儒家经典。
诸子:诸子百家。
)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注——先民:古代贤人。
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注——夫:一般人。
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有识见的人。
谔è谔:直言争论。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注——宇:屋檐。
失:失误。
草野:指民间。
经:儒家经典。
诸子:诸子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