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所示为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的发生均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a与b都要消耗能量C. 细胞在进行b过程的同时膜成分也随之更新D.a与b的发生均以膜的选择透过性性为基础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3.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同化的总能量为8.1×109kJ,B生物种群同化的总能量为2.15×108kJ,从理论上计算,A同化的总能量最少为()A.8.1×107kJB.6.95×107kJC.5.95×107kJD.2.15×107kJ4.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5. 如图是一位同学构建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模型,a、b、c、d分别代表细胞内的结构,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除图中结构外,与蛋白质的合成及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还有线粒体B.图中的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c所示的结构在蛋白质分泌前后面积基本不变D.a、b、c、d在成分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6.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A. 磷脂含量B.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 糖的种类D. 水含量7. 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催化需要温和的环境条件,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发现,pH过低时淀粉水解速率也会加快,探究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能推断,该淀粉酶在pH=1比pH=3时活性一定更高B.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7C.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淀粉酶活性受到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改变D.在pH为5~9之间设置更小的pH梯度可探究该淀粉酶的最适pH2. 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杂交时须在母本的花未成熟时去除雄蕊,以防自花传粉B. 杂合的红花豌豆杂交产生红花和白花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C.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 表型相同的豌豆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 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图处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P2是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DNA主要分布在S1中C.P4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P2和P3均由双层膜构成4.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草地上跳蝻的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 用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破坏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C. 样方法调查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D.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都是标志重捕法5. 下列可以作为生命系统基本层次的生物是()A.病毒B.蛋白质C.大肠杆菌D.豌豆6. 人体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其中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现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婴儿时期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现象B.人体中没有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器官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3种可遗传的变异D.人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92条,最少可达46条7. 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d的亚显微结构棋式图。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I)一、选择题(每题2分)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分解者2.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的是( )A. 候鸟南飞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花香引蝶D.警犬嗅寻毒品3.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
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A. B. C. D.4.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5. 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选用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易地保护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D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6. 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A. 第二营养级B. 初级消费者C. 第三营养级D.三级消费者7.比较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在体内含量都较少B. 对生命活动都有调节作用C. 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 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8. “5·12”大地震使大熊猫部分栖息地被破坏,食物减少,迁徙的通道被阻断。
国家林业局为恢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将采取以下措施,包括大面积退耕还林、建立保护区,大面积养竹和构建秦岭大熊猫不同保护区之间的走廊等。
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B.使大熊猫得到更大生存空间C.增强大熊猫的变异性D.提高大熊猫栖息地的环境容纳量9. 一片草地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C.结构不可破坏性D.功能绝对稳定性10. 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11.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B. 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 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D. 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13.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A.二氧化碳B.有机物C.碳酸盐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15.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16.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①基因②细胞③组织④物种⑤生态系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17.下列四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8. 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19.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成分。
西藏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西藏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A.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使目的基因能够与其结合D.对宿主细胞无伤害,以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D.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进行克隆人实验B.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或过敏的蛋白质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包括细菌的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B.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Ca2+处理细胞C.转基因羊在培育过程中还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D.基因治疗是把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的缺陷基因剔除后再导入健康的外源基因5.两个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在条件适宜时,经酶的作用合成一个重组DNA分子。
该酶是: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限制性内切酶6.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不包括:A.培养抗病毒植株B.一般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C.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D.通过平衡植物激素配比进行调控7.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技术的是:A.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单倍体育种8.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B.植物用种子进行后代繁殖C.用胡萝卜形成层细胞培育出胡萝卜植株D.用扦插技术繁育幼苗9.下列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虫棉的棉花植株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10.关于精子变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变为精子头部的主要部分B.线粒体退化消失C.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D.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11.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能够实现对良种种畜的快速大量繁殖,以下哪项技术不具备此优点:A.基因工程技术B.细胞核移植技术C.胚胎分割技术D.试管动物技术12.下列不属于受精阶段发生的反应的是:A.顶体反应B.透明带反应C.卵黄膜封闭作用D.妊娠作用13.下列关于ES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ES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B.ES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C.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ES细胞是由原肠胚或原始生殖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14.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B.制备单克隆抗体C.培育新品种D.生产杂种细胞15.从黑色母兔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白色母兔去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将胚胎植入灰色母兔的子宫内。
西藏林芝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西藏林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3分)下列关于生命系统层次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系统、器官、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2.(3分)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3.(3分)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遗传物质4.(3分)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的组成C.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细胞的种类和多样性5.(3分)科学家在研究小麦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小麦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C.生物来源于非生物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6.(3分)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
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A.羧基B.氨基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D.氨基和羧基7.(3分)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其他蛋白的结构有所不同,其原因是()A.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而排列顺序、数目都相同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而排列顺序、种类都相同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而种类、数目都相同D.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数目与空间结构都有所不同8.(3分)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1 种B.4 种C.5种D.8 种9.(3分)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A.糖原和纤维素B.淀粉和糖原C.淀粉和纤维素D.蔗糖和麦芽糖10.(3分)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属于多糖,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B.果糖和蔗糖均可水解C.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纤维素含C、H、O元素1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固醇类的物质是()A.维生素D B.磷脂C.菜油D.猪油12.(3分)下列离子中哪种不是细胞需要的?()A.Cl﹣B.Fe2+C.SO42﹣D.Pb2+13.(3分)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钙参与骨骼的构成B.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一般情况下,植物正常生长所需锌盐量大于所需钾盐量D.生物体内无机盐含量会因生物的种类、生物所处的生长发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14.(3分)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A.盐汽水B.牛奶C.纯净水D.果汁15.(3分)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
西藏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西藏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2.在一段倒伏的树干上,生活着蘑菇、苔藓、蚂蚁等,这些生物可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3.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5.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B.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6.果树栽培中,剪去顶芽可促进侧芽发育,提高产量.其原理是()A.提高植株的呼吸速率B.增大侧芽生长素的浓度C.解除顶端优势D.保持顶端优势7.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B.效应B细胞C.吞噬细胞D.癌细胞8.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长出了青霉,细菌与青霉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种内斗争9.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10.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二、综合题1.下图表示一个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1)图中没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和。
西藏林芝地区林芝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西藏林芝地区林芝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1.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2.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3.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B.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C.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5.演替过程中乔木层逐渐取代了灌木层,其主要原因是()A.乔木的繁殖力较强B.灌木的寿命较弱C.灌木较为低等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6.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D.②7.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8.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9.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10.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⑥11.如果母鸡长出公鸡的鸡冠和羽毛,并好斗,那么发生这种变化的最大可能是()A.注射了生长激素B.除去了母鸡的卵巢C.移植了睾丸D.除去卵巢,移植了睾丸12.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13.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的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1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15.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A.种间竞争、种内斗争B.共生、寄生C.寄生 D.种内斗争16.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A.蚯蚓 B.白菜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17.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 B.食物 C.湿度 D.温度18.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下列各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是()A.绿色植物→鼠→猫头鹰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19.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组成一个()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0.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与染色体B.叶绿体与线粒体C.叶绿体与核糖体D.线粒体与内质网21.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A.第二营养 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初级消费者22.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异化作用23.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是胚芽鞘将()A.向右弯曲 B.向左弯曲 C.向前弯曲 D.直立生长2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25.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如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26.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27.“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28.“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是一句幼时的儿歌,在这句儿歌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A.2个B.3个C.4个D.5个29.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利用价值的是()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30.池塘中,鲢鱼在上层,乌鱼在底层.这反映了()A.种群密度 B.种群特征C.群落结构 D.生态系统的成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个小6题,每空1分,共40分.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给出框内填上正确结果.)31.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32.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33.如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2)图乙是图甲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的神经中枢中,这样的结构有个.(3)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或的膜.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才能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细胞器).(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34.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答出一点即可)35.(1)人在饥饿是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的血糖浓度,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在神经系统中有大脑皮层、和垂体,内分泌腺有,和等.(2)某学生一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消失.该同学的表现叫做反应;引起该反应的物质叫,引发该反应的物质可能是.3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1)图中B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2)①与②为碳循环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①表示.②表示.(3)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在生态系统中成分属于.(4)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5)物质循环与是沿同一渠道同时进行.2015-2016学年西藏林芝地区林芝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1.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是发生在其中的生理过程均符合题意,发生在细胞内的或外分泌液中的均不可.【解答】解:A、血浆蛋白的合成位于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错误;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血浆中,C 正确;D、食物中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属于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具体组成,正确区分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和外分泌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多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呼吸消耗、未被利用等.【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被分解者利用,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物质和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B.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C.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脱落酸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解答】解:A、种子在穗上发芽与生长素关系不大,A错误;B、由于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解除,所以种子在穗上发芽,B 正确;C、成熟的小麦在收获前种子中的水含量很高,种子在穗上发芽与雨提供水分高无关,C错误;D、乙烯与种子萌发无关,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对于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解答】解: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有作用,可使K值发生改变,A 错误;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B正确C、食物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之一,C错误;D、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而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K值发生变化,所以出生率仍有可能会超过死亡率,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演替过程中乔木层逐渐取代了灌木层,其主要原因是()A.乔木的繁殖力较强B.灌木的寿命较弱C.灌木较为低等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乔木层取代灌木层主要是因为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其实演替的其他阶段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比如灌木取代草本,草本取代苔藓等等.【解答】解: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成为优势物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6.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D.②【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解答】解: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②葡萄糖存在于内环境中,②正确;③无机盐如钠盐、钾盐等存在于内环境中,③正确;④激素依靠体液运输,存在于内环境中,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易错点是认为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把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混淆.7.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一种抵抗该异物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或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包括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和第二道防线(由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白细胞等吞噬细胞组成).而特异性免疫则是机体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指后天生活中受到外来病原体等物质刺激时,产生抵抗该物质的抗体,从而获得防御功能.【解答】解:题中已明确交代,将减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蛇毒就是抗原;蛇毒对于家兔是过去从没有接触过的外源性物质,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近年在各种类型的高考试题中都紧密结合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知识而设问.8.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B);(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解答】解:A、红细胞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错误;B、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不是吞噬细胞,B错误;C、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C正确;D、血小板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明确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类衍生物,不会被分解,可直接口服;胰岛素、生长激素和抗体均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解答】解:A、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及肽酶水解为氨基酸,A错误;B、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B错误;C、抗体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水解失去活性.应该采用注射,C错误;D、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类衍生物,不会被分解,可直接口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化学本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0.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⑥【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解答】解:①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①正确;②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人体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得糖尿病,过多会得低血糖,②正确;③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③正确;④白化病属于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④错误;⑤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⑤错误;⑥夜盲症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⑥错误;故选:C.【点评】激素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学生在备考复习时,要注意积累,会提高效率.11.如果母鸡长出公鸡的鸡冠和羽毛,并好斗,那么发生这种变化的最大可能是()A.注射了生长激素B.除去了母鸡的卵巢C.移植了睾丸D.除去卵巢,移植了睾丸【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B、除去卵巢会使母鸡丧失雌性特征,但是不会出现公鸡的特征,B错误;C、除去卵巢,植入了睾丸会使母鸡丧失雌性特征,并不会出现公鸡的特征,C错误;D、除去卵巢,植入了睾丸会使母鸡丧失雌性特征,并出现公鸡的特征,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功能,重点考查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激素的具体功能,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解答】解:A、由植物激素的概念可知,在植物激素的本质是有机物,是一类化学物质,A 正确;B、由植物激素的概念可知,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B正确;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是对细胞的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C正确;D、植物激素有多种,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不同,D错误.故选:D.【点评】对植物激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3.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的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摘心等措施能使侧芽处的生长素降低,促进侧芽生长,从而打破顶端优势.【解答】解: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顶芽能产生生长素,且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处,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抑制侧芽生长,因此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两重性、顶端优势现象及应用,重点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能理论联系实际,解释自然界的顶端优势现象,并应用于生产实践.1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正确;B、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错误;C、除掉顶芽即去除顶端优势,可以促进侧芽生长,C正确;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造成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藏林芝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西藏林芝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a 23;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78分。
每道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 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②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④ 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⑤ 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A. 2项B. 3项C. 4项D. 5项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 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 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③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④ 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成熟,还可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 ⑤ 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⑥ 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 ⑦ 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B.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C. 过敏体质的人第一次接触抗原即可引发过敏反应D. 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原A. ①表示传出神经纤维,③表示传入神经纤维B. 反射过程中,兴奋在①②③处都只能单向传导C.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释放至b 处D. c 处发生了电信号T 化学信号T 电信号的转变 6、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B. 3C. 4D. 53、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A. 参与体温调节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D.对血糖平衡有调节作用A. 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 T 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5、与下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B. 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C2的浓度相反C. 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 若③为肝脏细胞,合成的血红蛋白通过胞吐运送到⑤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断裂一定要吸收能量 B •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才能发生C.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D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8、用2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③改用2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 ①②④B.②③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9、将①H +、②Cl「、③A|3+、④K、⑤S2「、⑥0H、⑦NO「、⑧NH+分别加入H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①③⑤⑦⑧B.②④⑦ C .①⑥ D.②④⑥⑧10、下列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原溶液中的溶质的是A. Na z SO B . NH4Cl C . AlCl 3 D . Na t CO1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 Na t CO ②NaHCO WH t CO ④(NHQ t CO 按c(C&「)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v③v②v①B.③v②v①v④C.③v②v④v①D.③v④v②v①12、在由水电离的c(H +) = 10^ 14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K J Fe2*、S2「、MnO B . Al 3+> Cl「、NH、S O_+ ——r—+ ———C. Na、NO、Cl、SO D . Na、AlO、Br、Cl1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巴9) + Q(g)=2H 2O(g) △ H= —483.6 kJ • mol —1,则氢气燃烧热为241.8 kJ • mol —1B. 已知C(s) + Q(g)=CO2(g) △ H; 2C(s) + Q(g)=2CO(g) △也则2A H<△ HC. 已知2SQ(g)+ Q(g), 、2SQ(g)△ H=-QkJ • mol「1 2(Q> 0),则将16gSQ(g)和足量Q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0.25QkJ的热量D.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
有关叙述或分析错误的是()A. 及时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B. 疫苗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C. 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D. 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2.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3.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1种B.5种C.4种D.8种4.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微量有机物B. 生长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有关C.2,4-D是与生长素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D.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的程度为根>茎>芽5.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①甲状腺激素①胰岛素①性激素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6. 在观察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A.变大、变多、变亮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D.变小、变多、变暗7. 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D.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B.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C.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D.同一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9. 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某功能低下有关。
西藏林芝一中19-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附答案解析)
西藏林芝一中19-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下列实例中,属于生命系统种群层次的是()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B. 培养基中所有的真菌C. 一个水池中的所有鱼类D.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2.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有()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②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④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⑤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3.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质C. 细胞膜D. 遗传物质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细胞、种群B. 虽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其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有关系C. 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生命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生命层次D.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5.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这一事实说明()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没有区别B. 组成生物的物质来源于非生物C.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6.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
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A. 羧基(-COOH )B. 氨基(-NH 2 )C. 连在碳原子上的氢D. 氨基和羧基7.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蛋白结构不同的原因是()A.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而数目、排列顺序都相同B.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有所不同C. 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而种类、数目都相同D. 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而种类、排列顺序都相同8.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核苷酸的种类是()A. 1种B. 4种C. 5种D. 8种9.稻谷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A. 葡萄糖和麦芽糖B. 淀粉和纤维素C. 乳糖和麦芽糖D. 蔗糖和麦芽糖10.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 蔗糖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C. 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11.固醇类物质是细胞中重要代谢调节物质。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RNA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核酸中只含有C、H、O、N 四种元素C.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体内D.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酶均是有分泌功能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酶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控作用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 TP中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B.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4.下列哪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A.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的体积大5.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细胞膜将细胞与体内液体环境分隔开细胞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与融合完成受精作用D.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组织6.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变形虫的摄食过程利用了胞吞作用原理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分子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需要载体助的物质运输都是主动运输8.下列四幅图显示的是四种生物细胞主动运输的速率和细胞生活环境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关于其对应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人肝细胞B.②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乳酸菌C.③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严格好氧型的细菌D.④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酵母菌9.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酶只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能作为底物C.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相同的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分解或转移11.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选项营养成分鉴定试剂显色反应A 淀粉碘液蓝色B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C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蓝绿色A.A B.B C.C D.D12.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光能的物质是()A.O2和三碳化合物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H2O和O2D.[H]和A TP13.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14.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如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C.胚芽鞘直立生长D.胚芽鞘不生长15.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髄中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16.细胞凋亡后,凋亡细胞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形成吞噬小体,吞噬小体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并被降解.下列与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需要消耗能量B.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均被排出吞噬细胞外C.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D.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17.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稳态的维持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B.缓冲物质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态C.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只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D.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8.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内环境中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Na+、Cl﹣的含量有关1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C.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20.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分组甲乙丙处理不做任何处理将丁的皮肤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14天后,皮肤片结切除胸腺疤脱落二周后,再将丁的皮肤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A.乙、甲B.乙、丙C.甲、丙D.丙、甲21.经检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小部分是绝对缺乏胰岛素的,而大部分患者血液中具有正常量的胰岛素.推测这些大部分患者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A.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不足B.胰岛素不能进入组织细胞直接参与代谢活动C.体内没有胰岛素的靶器官、靶细胞D.部分胰岛素在血液中发生了结构改变22.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量油菜的正常受粉,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B.追施氮肥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D.以上措施均不可取2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24.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二、非选择题26.大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虽然短暂,但对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言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这是因为细胞体积越大,其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2)图是某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①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龙胆紫溶液能够使细胞中的着色;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的作用是.②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还缺少一个时期的细胞简图,该时期的名称叫.③A图中有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DNA分子个.④与上图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的时期是(填标号).(3)完成一次分裂后,细胞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完成如上图所示的过程,另一种是经过形成某种结构和功能特化的细胞.27.如图所示为水稻开花后,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水稻种子呼吸速率最大的时间是开花后的第天,此时水稻总呼吸速率(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总光合速率.(2)从开花后第45天起,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脱落酸含量的变化趋势是.(3)水稻开花后一段时间,尤其是在10﹣20天,呼吸作用增强,对种子成熟的作用是.28.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注意避开大叶脉),抽出小叶圆片内的气体,并在黑暗处用清水处理使小叶圆片细胞间隙充满水,然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含不同浓度的CO2溶液的小烧杯中,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得各组小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平均时间,将记录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1.(1)与a浓度相比,b浓度时小叶圆片叶肉细胞的类囊体薄膜上[H]的生成速率(填“快”、“相等”或“慢”),此时小圆片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2)图1中,当CO2浓度大于c时,随着CO2浓度的增大,小叶圆片中有机物的积累速率(填“加快”、“不变”或“减慢”).(3)另取若干相同的小叶圆片分别置于溶液CO2浓度为a的小烧杯中,选用40W的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保持相同且适宜),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曲线(X1>0).①该实验的目的是.②限制B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点表示时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29.如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胃窦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腺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免疫.(2)通过“传出神经→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3)通过“传出神经→胃窦G细胞→胃腺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与途径1相比较,途径2的作用时间.(4)据图分析,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30.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Ach酯酶的作用是分解Ach,使Ach失活,其生理过程如下图.请根据该图及有关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结构X是;细胞Z是.(2)分析此图可知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的机理与(物质)类似.(3)重症肌无力患者的Ach受体与Ach受体抗体特异性结合后无法发挥作用,故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失调中的.(4)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正常人Ach酯酶缺失会导致.(5)综上所述,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调节网络.xx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RNA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核酸中只含有C、H、O、N 四种元素C.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体内D.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解:A、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B、核酸中只含有C、H、O、N、P 五种元素,B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体内,C正确;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有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及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2.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酶均是有分泌功能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酶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控作用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 TP中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酶的概念;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 在细胞内不停地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解答】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极少数的酶的本质是RNA,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A错误;B、酶只有催化作用,没有调节作用,B错误;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少部分转移到ATP中,C正确;D、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本质和合成场所,蛋白质的检测方法,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释放,A TP 的字母表达的含义,主要考查学生对酶概念和ATP 的掌握应用.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B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 .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解答】解:A 、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A 错误;B 、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参与激素调节,B 错误;C 、有些糖仅是细胞的构成物质,如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C 错误;D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储存有遗传信息,D 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对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及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进行考查,涉及面较宽,但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4.下列哪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A .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C .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D .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的体积大【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专题】对比分析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 和RNA 两种核酸等【解答】解:A 、真核细胞具有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 正确;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B 正确;C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C 错误;D 、原核细胞的体积较小,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细胞膜将细胞与体内液体环境分隔开细胞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与融合完成受精作用D.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组织【考点】细胞膜的功能.【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解答】解:A、细胞膜将细胞与体内液体环境分隔开细胞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的一种,没有体现信息交流,A正确;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B错误;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依赖细胞膜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细胞膜受体结合,传递信息,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①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6.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e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识别功能;bd为蛋白质,其镶在、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ac分别是磷脂分子的尾和头.【解答】解: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c和疏水性尾部a组成,A错误;B、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c和疏水性尾部a组成,B错误;C、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C错误;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掌握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变形虫的摄食过程利用了胞吞作用原理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分子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需要载体助的物质运输都是主动运输【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大分子的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大分子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解答】解:A、变形虫摄食利用了胞吞作用,A正确;B、葡萄糖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B错误;C、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而有些则不能通过,C错误;D、需要载体协助的物质运输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只要识记相关物质的特点,记住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式,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属于容易题.8.下列四幅图显示的是四种生物细胞主动运输的速率和细胞生活环境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关于其对应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人肝细胞B.②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乳酸菌C.③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严格好氧型的细菌D.④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酵母菌【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分析题图:①在氧气浓度为0时,运输速率不为0,那是无氧呼吸为其运输提供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上升,运输速率上升,后达到饱和,那是因为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而载体具有饱和性;②氧气抑制该物质的运输,肯定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为无氧呼吸,氧气抑制了该细胞的呼吸作用,抑制了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至使运输速率下降;③在氧气浓度为0时,运输速率为0,可见该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为该物质运输提供能量,该细胞应该是严格好氧型的;④氧气浓度和该物质运输无关,这是哺乳动物红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特点.【解答】解:A、人的肝细胞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B、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氧气抑制了该细胞的呼吸作用,抑制了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至使运输速率下降,B正确;C、根据试题的分析,③是严格好氧型微生物,C正确;D、酵母菌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在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强烈,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较多,物质运输速率应该较快,水中氧气浓度的上升,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很微弱,总的呼吸作用减弱,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物质运输速率应该下降,然后随着氧气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有氧呼吸越来越强,产生的能量增多,主动运输速率会加快,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借助于主动运输对能量的需求,考查各类细胞的呼吸类型,注重对图形的分析,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实验过程对于变量的控制,梳理变量控制的相关知识,根据选项相应的提示,分析如何控制变量并作出判断.【解答】解: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去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A描述正确.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PH应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一致且适宜.所以B描述正确.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光照强度是自变量,用黑纸包住叶片,是控制自变量,不是控制无关变量.所以C描述错误.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淀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所以D描述正确.故应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变量的控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变量进行分析,控制变量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酶只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能作为底物C.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相同的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分解或转移。
2020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也称为激素调节B.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通常都会作用全身细胞C.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D.体液调节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能影响神经系统2. 高密度水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 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 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D. 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3.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C.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D.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4. 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B.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5. 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杂交得到F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若F1自交F2的表现型不可能为()A. 9:7B. 12:3:1C. 13:3D. 15:16. 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细胞器。
真核细胞中,下列过程不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性激素的合成B.肽键的形成C.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和包装D.A TP的水解7.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会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B.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C.人胚胎发育时期不存在细胞凋亡D.细胞凋亡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8.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物质都是DNAB. 都有细胞壁C. 遗传物质都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D.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原核细胞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B. 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C. 蓝藻可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D. 蓝藻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10.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物质都是DNAB. 都有细胞壁C. 遗传物质都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D. 单细胞生物细胞都是原核细胞11. 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①→①传递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只偏转一次,此过程不耗能C.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与抗体的释放方式相同D.图乙处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12. 植物体内的多种激素都能对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2. 某色盲男孩,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A.祖父→父亲→男孩B.祖母→父亲→男孩C.外祖父→母亲→男孩D.外祖母→母亲→男孩3. 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假定无变异发生),统计结果如甲图所示,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
图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 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B.a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4. 下图是人体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①代表不同的调节方式,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人刚进入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B. 结构C在反射弧中是神经中枢C. ①~①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 细胞B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5. 若下图甲中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乙中A点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A. OA范围内B. AD范围内C. AC范围内D. CD范围内6.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7. PK基因广泛存在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它控制合成的丙酮酸激酶能促进丙酮酸和ATP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自治区林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A. 2项B. 3项C. 4项D. 5项【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课本中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内容多,包括内环境、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知识。
【详解】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①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②正确,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③错误,激素作用在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④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此时还很强大,大多数HIV病毒都要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摧毁,⑤正确,综合分析,正确的有①②④⑤,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类组合题是极易出错题,学生正答率会很低,因此平时要注意课本中的一些细节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如题中的③,会误认为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对课本实验不熟悉。
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③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热④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成熟,还可延长植物种子贮藏时间⑤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⑥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⑦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A. 2B. 3C. 4D. 3【答案】A【解析】【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详解】①植物的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为无论向光侧还是背光侧,生长素都是促进茎生长的,①错误;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乙烯的合成,②正确;③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热,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③错误;④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也能促进种子萌发,缩短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④错误;⑤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染色体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⑤错误;⑥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因此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延缓叶片衰老和脱落,⑥错误;⑦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原因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含受环境影响,⑦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掌握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识记并理解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3.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A. 参与体温调节B. 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 对血糖平衡有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A正确;B、有渗透压感受器,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B正确;C、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产生,故C错误。
D、下丘脑可以通过植物性神经调节血糖平衡,D正确;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C. 过敏体质的人第一次接触抗原即可引发过敏反应D. 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免疫细胞的分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特点、体液免疫过程、过敏反应的实质的综合性考查,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详解】A.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起作用,B正确;C.过敏体质的人至少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产生过敏反应,C错误;D.毒蛇咬伤后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蛇毒的相应抗体,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特点,过敏反应的实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5.与如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表示传出神经纤维,③表示传入神经纤维B. 反射过程中,兴奋在①②③处都只能单向传导C.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释放至b处D. c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①是传入神经,②是突触,③是传出神经,a是突触小泡,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据功能分: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
最简单的反射弧也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4、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详解】A、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以判断:①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所以兴奋在图中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①②③处都只能单向传导,B正确;C、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释放至b处,C错误;D、c为突触后膜,此处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解答题6.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
请据图回答。
(1)当体内缺乏_____元素时,(填“铁”或“碘”或“镁”),将导致激素d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名称)和垂体分泌的_____(激素名称)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____调节机制。
【答案】 (1). 碘 (2). 主动运输 (3).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 促甲状腺激素 (5). 反馈 【解析】 【分析】1、分析图解可知:性腺细胞可以分泌a 性激素;甲状腺细胞可以分泌d 甲状腺激素;胰岛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B 细胞)或胰高血糖素(A 细胞);肾上腺细胞可以分泌b 肾上腺素。
2、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3、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引起胰岛素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 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 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详解】(1)I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成分,当体内缺乏I 时,将导致激素d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2)如果人体内激素d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点睛】本题考查了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过程,属于简单题 7.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的(1)人体的内环境包括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画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_____(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其中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如果该物质长期分泌不足。
可使血液中_____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_____的发生。
【答案】(1). 血浆(2). 组织液(3). 淋巴(4). (5). 胰岛素(6). 血糖(7). 糖尿病【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⑤为红细胞。
A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
2、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详解】(1)人体的内环境主要包括:②血浆、③组织液、④淋巴。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图为:(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其中胰岛素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如果该物质长期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点睛】本题结合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免疫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的名称;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如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是_____,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它的生理作用的特点具有两重性。
(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_____,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
(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细胞伸长/细胞分裂)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细胞伸长/细胞分裂)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