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方法
受岩溶影响地基相关处理措施
受岩溶影响地基相关处理措施
岩溶是一种地质形态,指的是地下水在溶蚀作用下,将石灰岩、石膏岩、盐岩等溶解形成的地形。
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构造比较松散,土层不够坚实,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地基处理措施。
首先,对于岩溶地区的建筑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分析。
通过对地下水位、土层厚度、土层稳定性等方面的调查,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一般来说,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加固、加密、排水等措施。
其次,针对不同的岩溶地质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
例如,在石灰岩地区,可以采用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方式进行加固;在盐岩地区,需要进行排水处理,避免土层受到盐渍化影响而导致不稳定。
另外,在进行建筑工程时,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
由于岩溶地区地下水流动速度较快,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例如,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防渗墙,避免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中。
总之,岩溶地区的建筑工程需要采取特殊的地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
勘察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同时,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试析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
试析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国不仅有着广博的领土面积,容颜地基也占有很大的面积。
而且,世界上岩溶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就是中国。
而且对于岩溶地基的施工要非常小心,因为岩溶地基在岩溶的作用下会形成溶洞,在施工的时候不仅有很大难度,而且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在岩溶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注意细节,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工程勘探和地基处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同时注重岩土工程的方式和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岩溶地基的各项信息和数据,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同时注重工程技术的革新,尽量减少人工成本,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不但能够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大提升岩土工程的准确性,提高安全系数。
一、岩溶地基现状分析(一)岩溶地基岩溶地基是一种类型非常复杂的地基,在水长期的侵蚀作用下,可溶性岩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产生了岩溶地基。
由于岩溶地基的特殊性,在岩溶作用下,地基会变得非常复杂。
在我国,岩溶地貌的分布十分广泛,占据我国很大的领土面积。
岩溶地基以可溶性岩石为基础,水侵蚀后导致的地质塌陷问题。
在开地基勘探的过程中,包括测绘、物探、坑探等方法都可以采取,都能够保证其勘察的精准性。
由于岩溶地基的占据面积十分庞大,加之地质条件的恶劣,导致岩土勘察工作很难进行,加大了工作强度和难度,为工程的施工也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岩溶工程的实施,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有着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安全第一性的原则,注重勘察工作,注重各种详细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必须做到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
加强勘察的投入力度进行深入的谋划和评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达到工程价值的最大化。
(二)岩溶一般发育期的地基现状针对岩溶地基的坡度,起伏状态,坡度等等进行勘探,同时检查溶洞的大小以及分布特点。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岩溶地区是指石灰岩、石膏岩、白云岩、大理石等溶蚀岩石层发育、地表岩溶地貌发达的地区。
岩溶地区具有地形复杂、土壤质量差、地基条件复杂等特点,对于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要求也比较高。
而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溶洞地基。
岩溶地区溶洞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填充法填充法是比较常用的溶洞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向溶洞内部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沙浆等材料,填充洞穴,形成均匀的坚硬基础。
该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范围的洞穴。
但采用填充法处理溶洞地基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填充材料的流散、清空过程中的中空或滑动等现象。
二、点接触法在点接触法中,通过埋设锚杆或钢筋等锚固设施,将桩基固定在地基中,从而在桩基和溶洞之间形成点接触。
点接触法对地基的要求较高,但其处理效果较好,不会对基础产生不良影响,且适用范围较广。
三、拡散埋深法拡散埋深法是一种先进的处理溶洞地基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钻孔等方式,在溶洞周围形成深度达到数米乃至十数米的拓展埋深,然后再将桩基嵌入到岩层深处,从而避免了溶洞对基础产生影响。
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溶洞地基处理中面临的困难,但由于成本较高,需要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
四、悬挂法悬挂法是通过建造悬挂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转移到悬挂结构上,从而避免了建筑物直接受力于溶洞地基的状况。
这种方法对地基的要求不高,且能有效地降低溶洞地基的强度要求,但需要考虑锚固点稳定性和钢链等结构材料的腐蚀问题。
总之,填充法、点接触法、拡散埋深法和悬挂法都是处理岩溶地区溶洞地基的有效方法。
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条件和地质情况综合考虑,确保基础结构的安全稳定。
探讨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关键技术
探讨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关键技术【摘要】岩溶地区的地质构成常常会引起地基的不均与沉降、承载力不足以及地基的塌陷或滑动等严重破坏。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岩溶地区展开,岩溶地基就成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溶地基;地基处理;技术1 岩溶地区的地基特点岩溶地区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地貌,是硫酸盐岩、碳酸盐岩等可溶性的岩石在水的机械腐蚀和崩塌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形态、作用和现象的统称。
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建筑物的基础很容易遇到土洞、溶洞等不良的地质问题。
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都是由能够溶于水的石灰岩组成的,由于石灰岩长期受到水的冲刷和溶蚀,石灰岩的结构出现变化,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土洞和溶洞。
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不管是大小还是分布都会造成工程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重大影响,洞越大,工程的难度也就越大。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筑,地基的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更是重点,因为如果地基的处理不合格,就会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2 岩溶地区工程的主要问题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筑时,不良的地质结构是工程施工队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在岩溶地区不管修建哪种类型的工程建筑物都必须对该地区进行细致的地质研究,才能有效地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不稳及塌陷问题。
由于地表的岩溶作用,石灰岩的表层会有溶沟发育,在这些发育的溶沟之间常常会残留尖棱状或者锥状的石芽,导致石灰岩地基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从而形成石芽地基。
此外,石芽间的溶沟会被土填充,所以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容易引起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无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土洞地基和溶洞地基也容易在建筑物的荷重作用下产生塌陷,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突水和渗漏问题。
在岩溶地区,由于岩体中存在的缝隙、溶洞和管道,导致在地基基坑开挖时,如果有承压水,那么很容易引起地下突水,从而导致地基基坑的排水困难,严重的还会把地基淹没。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摘要:为使岩溶地区工程修建的安全性得到提升,本文进行分析在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岩溶地区容易出现地表塌陷、地面变形、土洞、岩洞等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建筑工程的建设,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促进当地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关键词: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岩溶主要是指可溶性岩石,尤其是碳酸盐类岩石,比如石灰岩、石膏等,其在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蚀之后,受到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在生活中,表现为各种形状,比如洞穴、石林、溶洞等。
这种地貌地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多存在于广西、贵州等地区。
岩溶地貌的出现与地下水对碳酸盐类岩石侵蚀息息相关,在水流的冲击下,岩石被溶蚀,从而形状不一的沟壑、峡谷等。
岩溶的出现导致地质更加脆弱,对于建设在岩溶地区的建筑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所以在岩溶地区开展建筑工程的时候,需要进行地质研究,了解当地岩溶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
1、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1.1岩溶地基不稳定在岩溶地区,在厚厚的地表覆盖层下有石芽溶沟,并且岩体也可能存在暗河、溶洞等地貌,因此建筑物的地基处于不够均匀的状态。
而且上覆土层由于下部岩溶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水侵蚀而产生塌陷,最终形成土洞。
而且土洞的塌陷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而且土洞的出现地方多为地下岩溶发展区域。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压力作用直接到达地面10m以下。
所以建筑物的地基和上覆土层进行接触,甚至也会接触到下伏基岩。
岩溶地区的土层最显著的特点是土层厚度过高,土层空隙过多等。
所以地基非常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的地基出现倾斜,破坏甚至破坏。
1.2岩溶地表塌陷岩溶地表塌陷常发生在覆盖型岩溶分布的区域,由于人为活动所导致岩溶地表出现塌陷的主要原因为施工过程中抽取地下水或者施工不慎导致地下水位明显提升,导致原本的岩溶水流向或者形态出现变化,进而导致土层承受能力下降,导致岩溶地表的脆弱程度加深,出现土体塌陷的现象。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剖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剖析建筑物的沉降,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差异沉降问题。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却有可能出现裙房与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倾斜。
因此,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除质量安全、材料、工艺要求外,首先要把握基础施工方案,这是关键。
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地的造型和造价,所以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更值得探讨。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引言岩溶地区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兴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基问题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1 岩溶地区地基特点岩溶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等)进行以化学腐蚀为特征,并包括水的机械侵蚀和崩塌作用,以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淀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这种作用产生的现象的统称。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体、具有溶蚀力的水以及水的循环交替。
土洞是指埋藏在岩溶地区可溶性岩层的上覆土层内的空洞,是岩溶地基常见的一种岩溶作用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育与土层的性质、水的活动、岩溶的发育等因素相关。
其中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是土洞发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与运移,将对土层产生潜蚀作用及山脚解作用而形成土洞。
土洞洞体形成后,其洞壁周围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将进一步改变土洞壁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并有可能导致洞边土体产生破坏,土洞进一步扩大而塌陷。
岩溶地区的土层特点是厚度变化大,孔隙比高,地基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破坏。
2 常用的岩溶地基处理方法2.1岩溶地基加固法溶洞灌浆主要面向的是机械设备小型化和辅助用房下的浅层岩溶的处理,由于其成本造价低,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其对岩溶的处理原理是填实溶洞,使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强度,然后切断其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以防溶洞的再次扩大,进而对建筑物造成危害。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其地基处理措施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其地基处理措施岩溶地基是指由溶蚀作用形成,并且含有溶洞、石漠状、塌陷、地下河等地质现象的地基。
岩溶地基的特点是地基岩土不均匀,地下水丰富,地质破碎,地下空洞多,岩溶砂土砾石含量高,地基强度差,容易引起地质灾害。
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坚固,需要进行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并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第一步,地质勘察。
通过实地观察、钻孔取样、地下水位监测等方法,了解地基的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地下水位等情况,发现地下洞穴、溶洞、塌陷等问题。
第二步,岩土工程性质测试。
对取样的土样和岩样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如密实度、稠度、含水量、强度等,以及抗风化性、抗溶性等特性。
第三步,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地质勘察和岩土性质测试结果,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稳定性、抗渗性等要求,设计地基处理方案。
常见的地基处理措施有填土加固、灌浆加固、预应力加固等。
填土加固是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对于岩溶地基,可以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填土,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同时,在填土中加入粉煤灰、石英砂等材料,提高填土的抗渗性,减小地下水的侵蚀和溶解作用。
灌浆加固是将固化材料注入地下洞穴和溶洞中,填补空洞,增加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常用的固化材料有水泥浆、膨润土浆等。
预应力加固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地基处理方法。
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将地基均匀地加固和支撑起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其地基处理措施是确保岩溶地基建筑物安全的关键步骤。
通过全面的勘察和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地基灾害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岩溶地基在工程建设中还需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风险,确保岩溶地基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工程地基处理措施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工程地基处理措施摘要: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工程地基处理措施是在岩溶地区进行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岩溶地区的地质特点决定了其地基岩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因此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是确保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引言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工程地基处理措施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岩溶地区地基的特点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工程处理方案,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仅有全面的勘察和科学的地基处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应对岩溶地基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岩溶地基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的作用1.1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对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获取与工程有关的地质、地貌、地震等方面的资料。
这些资料对工程的基本布置、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充分了解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1.2提供岩土力学参数岩土工程勘察可以获取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力学参数,这些参数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评估土体和岩体的稳定性,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从而为工程的结构设计、稳定性分析和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1.3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对工程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和预测,通过对地质灾害敏感区域的调查和分析,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1.4优化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可以为工程提供准确的地质和岩土力学信息,从而帮助工程师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全面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岩土特性,可以合理选择工程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工程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1.5监测工程运行岩土工程勘察还可以为工程的监测和运行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建立岩土监测系统,定期对工程的地基和结构进行观测和测试,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2.1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区通常存在着复杂的地质构造,断裂带、褶皱等,这些构造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地质勘探和设计。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岩溶为可溶性岩层的特有现象,基表面形式有溶槽、溶沟、溶洞、石笋等,空隙有的被泥土充填,有的是空洞,一般以隐蔽的形式存在。
岩溶所引起的各种地表变形破坏,会严重影响地基稳定性,会造成公路铁路断道,桥涵下沉开裂,水库渗漏,建筑物损坏等等。
因此,需要根据岩溶情况慎重研究,作出妥善处理,本文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场地特征、工程实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的问题。
1、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响;(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埋深,采用清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
对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
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影响以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7)当采用桩(墩)基时,宜优先采用大直径墩基或嵌岩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墩)以下相当桩(墩)径的3倍范围内,无倾斜或水平状岩溶洞隙的浅层洞隙,可按冲剪条件验算顶板稳定;2)桩(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临空面或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移条件验算其稳定;3)应清除桩(墩)底面不稳定石芽及其间的充填物。
嵌岩深度应确保桩(墩)的稳定及其底部与岩体的良好接触。
2 、岩溶的处理地基基础措施: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由于地下溶洞的存在,导致地基处理难度增加,施工风险增大。
因此,对于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需要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溶洞地基采用化学灌浆处理。
化学灌浆是指将化学材料注入地下空洞,将
地下空洞用化学材料填充实心,并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能够防止地下水腐蚀钢筋,从而保
证了工程的安全性。
其次,采用人工堆填土的方式,将填挖材料进行分层施工,在地下洞穴处可采用压注
工法,将水泥砂浆灌注填充整个地下空洞,并做好相应的土体固结加固,提高工程的承载
力和稳定性。
同时,在地下洞穴处进行手掘砌筑钢筋混凝土构造物,对防止地下空洞对工程的危害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型桥梁及公路等工程,可以采用打桩加固法。
打桩主要是借助桩身的良好端面
摩擦力和桩身自身的承载能力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的质
量与安全。
总之,针对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情况采取科
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在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在施工过
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和安全,才能够真正实现岩溶地区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摘要:岩溶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具有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征。
岩溶对工程建设带来了较不利的影响,在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当存在岩溶(溶洞、溶蚀裂隙等)、土洞等现象时,应考虑其对地基稳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存在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的设计进行分析,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的选择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
溶洞:由岩溶作用所形成且发育在岩体内的空洞的通称。
溶洞按成因可分为包气带洞、饱水带洞和深部承压带洞等。
土洞:发育在可溶岩上覆土层中的空洞。
关键词:岩溶地区、溶洞、土洞、工程建设、地基处理引言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在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带,对于工程建设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岩溶地带的发育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而为了做好工程施工建设工作,就需要对岩溶不利地质进行处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岩溶地质处理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取得进步。
本文就本人负责的一个建设于岩溶地质区域的项目设计为例,简要论述了消除岩溶影响的设计过程,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工程概况某集团(中国)饮料工业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启源大道以东、省道118以北,总征地面积约为125741m2。
该集团工业园整个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0万方,总建筑面积约20.78万方,共分三期进行建设。
项目类型涵盖车间、仓库、配套办公、宿舍等类型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含人防工程。
具体项目情况列表如下:表一项目单体概况统一表二、勘察阶段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前期勘察该场地一共167个孔,其中发现土洞溶洞共19个孔。
由于土洞溶洞对桩基施工及构筑物的安全存在隐患,故要求对土洞灌注水泥浆。
土洞灌浆的目的与要求是:通过灌浆使土洞土体得到改良,由流塑状态达到可塑状态,遏止土洞的发展,土洞得到有效充填,封堵土洞与溶洞联系通道。
根据工程情况,采用灌注水泥浆对场地土洞进行加固处理,灌浆方法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
浅析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方法
浅析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方法前言变电站站址选择时应遵循“变电站建设应符合国家土地使用政策,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坡地,不得将站址建在已有滑坡、泥石流、大型溶洞、矿产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地段”和“站址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以及电力通道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的规定,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岩溶地区存在溶洞和土洞或岩溶塌陷,将严重影响建筑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及加大地基的沉降变形。
若对存在的溶洞、土洞或岩溶塌陷进行地基处理,可避免其对变电站地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1溶洞的处理方法在不稳定的岩溶地区进行变电站的修建,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岩溶的发育情况、施工条件、经济与安全的原则,进行考虑。
(1)单层溶洞的处理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地基下为单层溶洞,同时溶洞的顶板又不能满足对上部荷载的承载要求时,必须对溶洞进行处理加固。
(2)重叠溶洞的处理在复杂的岩溶地区工程基础建筑中,常会遇到重叠的溶洞,为了使工程满足经济、稳定、安全、可靠的要求,可以作如下处理:1)平面布置的调整。
由于重要建筑的荷载均较大,其支承点恰巧在重叠溶洞上,应与设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研究,调整平面布置和调整柱间距离,使其避开重叠溶洞,达到既经济、又安全可靠的目的,这是最经济的处理方法。
2)在结构上采用大梁跨越重叠溶洞,但需特别注意重叠溶洞两端支座岩石必须坚固完整,同时梁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得当。
3)由于城市规划的要求及无法调整柱距的尺寸,迫使采用嵌岩灌注桩的方法穿过溶洞顶板,此法造价昂贵、施工技术复杂,但对工程安全可靠。
(3)溶洞内有填充物的处理当溶洞内有松软土层、碎块石及石灰岩等碳酸钙沉积填充物时,因其松散、松软、下沉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所以必须采取一定处理措施,才能作建筑物的地基。
1)当岩面溶蚀高差大于1 m或岩溶洞平面、剖面尺寸大于1m者,可溶性岩层埋深在8m 以上,基底岩层部分缺角且无法嵌补,明挖或水下施工压浆有困难时等情况均可使用桩基。
探析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桩基施工技术
探析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桩基施工技术摘要:岩溶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地基处理施工难度较大。
本文将结合某场地岩溶地质情况,对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桩基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桩基施工引言岩溶地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地貌,在这种地质上进行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地基处理中,由于岩溶地区地形地貌的复杂性,给地基施工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岩溶地区地基施工中,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基容易出现坍塌、渗漏等问题,而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就会给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在岩溶地区处理中要想保证地基施工质量,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确保桩基质量过关。
一、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原则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时,应该结合当地地质钻探资料,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地质情况进行现场勘察,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溶洞处理方案和施工方法。
在施工开始前,首先需要对溶洞进行注浆处理,使得填充物在溶洞内充分固结,避免后期施工中出现混凝土流失的情况。
对于小型溶洞,首先需要填入碎石,然后再进行注浆处理。
如果溶洞顶部有砂层,则在钻探开始前应该打入钢护筒,这样才能确保正常施工。
二、岩溶地区工程施工的阶段1.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对于工程桩位的准确放出,要依照工程设计采用交会法布置基线控制网来实施;对桩锤、钢护筒的加工严格按照桩径的设计进行,通常钢护筒厚度保持在10~12mm范围内;冲桩机组顺利安装完成之后,为了保证冲桩机能在冲桩机设备的应用过程中,为适应桩位的位置顺利准确移动,需要在其滚轴下铺设枕木。
2.清理孔洞终孔之后需进行充分的掏渣,然后把水泥、泥浆、黄土混合物投入孔洞,然后利用小冲程冲砸造浆,待泥浆的体积密度达到一点五的时候进行反复掏渣,直到泥浆中的颗粒小于2mm为止。
在孔底的沉渣厚度小于5cm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序了。
为了能够更好的粘接冲孔桩混凝土与孔底岩体,在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要利用高压水对孔洞进行反复冲洗,让残渣彻底排出。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摘要:岩溶是工程活动中的常见的地质问题,就其危害而言,不但要评价其现状,更要着眼于工程有效使用期限内对工程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岩溶深入了解、认识。
关键词:岩溶、治理、稳定性分析岩石和水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水(地表水、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素岩等)的化学作用(溶蚀、沉淀)和机械作用(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以及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在岩溶地貌中又以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及其间的过渡岩石)为主,其分布面积广(占我国领土的13%,以湘西、鄂西、贵州、广西、滇东分布较集中)、发育典型,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
岩溶地区发育的溶洞、地下河、岩溶漏斗、岩溶坍陷等是对工程安全有影响或潜在影响的一类地质灾害。
因此工程建设前对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地基基础持力层岩溶勘察,并针对岩溶情况具有针对性的作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安全的处理措施。
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安全的治理岩溶方案,应对岩溶发育的条件、规律进行理解,并结合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已有的岩溶形态及类型选用有效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对岩溶进行勘察及治理:一、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具有可溶性岩层,即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石灰岩、白云岩及一系列过渡型岩石;2、具有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3、具有地下水运动,即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流动的途径。
二、岩溶发育的规律1、岩石的成分、成层条件和组织结构等直接影响岩溶的发育程度和速度。
一般情况下,岩溶发育强烈程度:灰岩大于白云岩,质纯层厚的岩层大于含泥质或其它杂质的岩层,晶粒粗的岩层大于晶粒细的岩层。
2、地下水的运动形式及岩层的产状、地质构造等对岩溶形态、规模的影响较大。
当岩层平缓时,地下水运动以水下运动为主,岩溶形态也主要以水平溶洞为主,岩溶发育较弱,反之较强;断裂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为地下水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岩溶也较发育。
浅析岩溶区地基处理的措施
浅析岩溶区地基处理的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在选择建(构)筑物场地时,有时不得不在地质条件不好的场地进行修建,因此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土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的要求。
本文简要介绍了岩溶区地基处理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岩溶区;地基;处理前言: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地基条件也各有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岩溶和土洞对建(构)筑物的影响很大,可能造成地面变形、地基塌陷,发生渗水和涌水现象,因此在岩溶地区,应根据建筑地基与溶洞、土洞等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合理解决措施以保证基础稳固、安全施工。
1.岩溶区地基评价岩溶地基的评价主要是指在勘察阶段或施工前,根据基础水文地质资料或以往附近的工程实例所反映的各种岩溶形态、发育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等资料来确定其危害性大小。
勘察应基本查明建筑用地下覆溶洞或土洞的形状及规模大小、地下水位的高低数值、土洞内的充填物以及土层和岩层的组成,根据探明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地基处理方案以及施工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2.浅析对岩溶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岩溶地基存在岩溶(溶洞、溶蚀裂隙等)、土洞现象对地基稳定性影响很大,面对岩溶地基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处理:2.1岩溶地基处理应根据岩溶的发育程度,以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2对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选择尽量避开岩溶发育较强烈的范围地段。
2.3针对岩溶地基上覆土层的力学特性,空间分布,以及地下水对土层的力学性质影响,采取最安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2.4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的较小岩溶洞隙,可采用注浆等方法将岩溶的小洞隙封填处理。
2.5当地下水位过高时,要特别考虑降水可能造成地基塌陷的影响,并慎重选择降水的方法。
2.6在特殊情况下,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论证;当岩溶发育不均匀时,必须慎重对待其稳定性问题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
3.岩溶区地基的处理措施岩溶区的基岩面上覆各种类型的土体形成各类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各类处理的措施也各有不同,简单介绍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岩溶为可溶性岩层的特有现象,基表面形式有溶槽、溶沟、溶洞、石笋等,空隙有的被泥土充填,有的是空洞,一般以隐蔽的形式存在。
岩溶所引起的各种地表变形破坏,会严重影响地基稳定性,会造成公路铁路断道,桥涵下沉开裂,水库渗漏,建筑物损坏等等。
因此,需要根据岩溶情况慎重研究,作出妥善处理,本文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场地特征、工程实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的问题。
1、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响;(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埋深,采用清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
对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
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影响以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7)当采用桩(墩)基时,宜优先采用大直径墩基或嵌岩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墩)以下相当桩(墩)径的3倍范围内,无倾斜或水平状岩溶洞隙的浅层洞隙,可按冲剪条件验算顶板稳定;2)桩(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临空面或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移条件验算其稳定;3)应清除桩(墩)底面不稳定石芽及其间的充填物。
嵌岩深度应确保桩(墩)的稳定及其底部与岩体的良好接触。
2 、岩溶的处理地基基础措施: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浅谈水利工程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浅谈水利工程岩溶地基处理方法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岩溶地基的处理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浅谈水利工程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岩溶地基是指石灰岩、石膏岩、盐岩、砂岩等可溶性岩石经地下水的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质体。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性质,岩溶地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为此,科研工作者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各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一、预处理法预处理法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
此法操作灵活,但需要较大的土方工程。
其具体步骤有:1.岩溶地基处理后,打上钢筋混凝土桩或钢管桩;2.对桩周土进行加固,常用的材料为水泥、碳纤维或浸渍树脂等;3.在桩体或桩周涂上防水涂料或灌浆材料,起到防止渗透和加固的作用。
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非常高或地下水流量大的情况。
二、高压喷涂透水性材料法高压喷涂透水性材料法是指用高压泵将透水性材料喷涂到岩溶地基表面,形成一层密实而厚实的保护层。
这种材料具有透水性、渗透性、耐腐蚀性和耐久性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岩溶地基,处理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效率高。
此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或地下水渗透率小的工程。
三、抗渗灌浆法抗渗灌浆法是指通过对岩溶地基进行灌浆处理,增加地基的密实程度和抗渗能力。
通常采用的材料有水泥浆、砂浆、膨润土浆或聚丙烯酰胺等物质。
灌浆前,需要对地面或深层地基进行处理,以确保灌浆材料的充实性和牢固度。
此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或地下水渗透率较小的工程。
总之,针对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选择。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对地基进行彻底的认真检测和评价,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成功运行。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岩溶地区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其地下水系统和地表地貌具有明显的溶洞特征。
在桩基施工中,会遇到溶洞地基处理问题。
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需要对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表地貌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一、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岩溶地区是指由于长期水-岩反应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和地下水系统。
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和地貌等方面。
(一)地层岩溶地区的地层主要由石灰岩、石灰质砂岩、砂岩、页岩、泥岩等构成,其中石灰岩是最为常见的地质岩层,而且厚度及储量均较大。
(二)构造岩溶地区的构造特点主要表现在断层和褶皱的发育上,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对于岩溶地区的地表地貌和地下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岩性岩溶地区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岩石产状多种多样,如因风化作用形成经峰林的“风化岩针”,如石灰岩与石英岩交错形成的盘结状构造等。
(四)水文地质因为岩溶地区的地下水系统十分发达,地下水循环具有特殊的动态特性,且水质分布异质性大,因此,在桩基施工中应根据当地地下水循环规律和特点来慎重处理。
(五)地貌岩溶地区由于长期的风化和溶蚀作用,形成了多彩的地貌景观,如地貌突出的喀斯特地貌、台地、峰林、红岩地貌等。
桩基施工中遇到了溶洞地基处理问题,一些溶洞不存在显著危害性,但也有一些溶洞的存在使得基础试验或者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对于这部分溶洞需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来保证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一)探测方法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如电磁波、声波等探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地下的溶洞和塌陷区。
(二)喷浆加固利用钢管或者喷泥加固的方式,对岩溶地区发现的溶洞进行固结处理,增强其稳定性。
(三)封堵填充对溶洞进地层的出口进行封堵,并对溶洞沿岸区域进行填充,以达到场地稳定的目的。
(四)加固锚索对于岩溶地区的溶洞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使用加固锚索方法进行处理,通过钢筋在溶洞区域打入锚,“梳牢”以达到稳定目的。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岩溶地区是典型的壤土与岩石相互交错的地质环境,其地基工程受到溶洞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而在桩基施工中,如果遇到溶洞地基,则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桩基工程安全可靠。
本文将从溶洞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溶洞地基处理方法1.溶洞填充法溶洞填充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溶洞中的空洞进行填充,以达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填充材料一般为混凝土等坚固的材料,主要其深度与大小选择合理、材料强度达标及填充过程中的固结、支撑措施得当。
此方法需要先对溶洞地基进行勘察,确定洞穴大小和深度,然后进行填充加固。
2.孔隙型材滲透灌固法孔隙型材滲透灌固法即是将渗透硬化材料注进溶洞地基中,使其固化并填塞溶洞,同时形成孔隙型材,使地基承载力增加。
3.异重物体法异重物体法是通过将重物体作为材料进行填补,在解决溶洞地基问题的同时增强地基稳定性,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在填洞的具体过程中采用,可以将溶洞填满。
4.其它方法此外,还有可与深层灌浆地基共同使用的注重片状缝、地下的通信网管等技术。
二、施工注意事项1.全面的地基勘察溶洞地基处理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地基勘察,包括地层信息、洞穴类型、洞穴规模、洞壁坚固程度等地质特征,以确保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2.对施工工具的要求针对溶洞地基施工,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例如色拉筋等。
同时,工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对于溶洞地基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以尽可能减小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4.完善的监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监测控制,以确保地基处理后的效果,避免因施工中某些细节的疏漏而影响工程质量。
总之,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需要进行全面地基勘察,针对性设计方案,通过有效的施工工具和工艺流程,以及完善的监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浅析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方法
浅析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方法岩溶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地质环境,岩溶山地普遍存在岩溶洞穴,地下水通道以及岩壁溶蚀等特征。
在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需要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基础工程建设,但是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方法,本文将对这些方法做出一些浅析。
1. 预处理方法在进行岩溶地基工程建设前,需要对地区地质环境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了地面、地下水的检测以及对已知的岩溶洞穴、地下水通道等地质特征进行勘察。
在勘察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一些危险因素,需要对其进行防范措施,包括加固地质构造、填补岩溶洞穴等措施。
预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建设过程中可能的地质风险,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2. 工程嵌岩方法在建设基础工程中,需要对地面进行加固,使其能够承受建筑物或者交通运输设施的重量。
岩溶地区由于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地下岩层松散、破碎,而常规的地基加固方法则无法满足该地区的需要。
工程嵌岩方法是一种比较适合岩溶地区的地基加固方法,其原理是将钢筋和混凝土加固件插入岩壁内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抗压性,保证了基础的稳定性。
此方法可以避免地质灾害,且常规的设备和技术即可实现。
3. 地下水处理方法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存在着流动性高、渗透力强、水位变化剧烈等特征,这对于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安全运营带来了威胁。
因此,处理地下水成为岩溶地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分层减压法、井防法、水源井截流法、水窗控制法等。
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要合理地控制地下水的流动,从而保证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4. 岩溶地区的特殊施工方法在进行岩溶地基工程建设时,施工方法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地质环境的特殊性。
例如,在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时,需要注意路基的加固强度;在建造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岩溶洞穴的位置和充填物的选择。
同时,应当注重安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岩溶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地质环境,对于建筑和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岩溶地基工程处理方法
前言
变电站站址选择时应遵循“变电站建设应符合国家土地使用政策,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坡地,不得将站址建在已有滑坡、泥石流、大型溶洞、矿产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地段”和“站址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以及电力通道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的规定,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岩溶地区存在溶洞和土洞或岩溶塌陷,将严重影响建筑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及加大地基的沉降变形。
若对存在的溶洞、土洞或岩溶塌陷进行地基处理,可避免其对变电站地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1溶洞的处理方法
在不稳定的岩溶地区进行变电站的修建,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岩溶的发育情况、施工条件、经济与安全的原则,进行考虑。
(1)单层溶洞的处理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地基下为单层溶洞,同时溶洞的顶板又不能满足对上部荷载的承载要求时,必须对溶洞进行处理加固。
(2)重叠溶洞的处理
在复杂的岩溶地区工程基础建筑中,常会遇到重叠的溶洞,为了使工程满足经济、稳定、安全、可靠的要求,可以作如下处理:
1)平面布置的调整。
由于重要建筑的荷载均较大,其支承点恰巧在重叠溶洞上,应与设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研究,调整平面布置和调整柱间距离,使其避开重叠溶洞,达到既经济、又安全可靠的目的,这是最经济的处理方法。
2)在结构上采用大梁跨越重叠溶洞,但需特别注意重叠溶洞两端支座岩石必须坚固完整,同时梁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得当。
3)由于城市规划的要求及无法调整柱距的尺寸,迫使采用嵌岩灌注桩的方法穿过溶洞顶板,此法造价昂贵、施工技术复杂,但对工程安全可靠。
(3)溶洞内有填充物的处理
当溶洞内有松软土层、碎块石及石灰岩等碳酸钙沉积填充物时,因其松散、松软、下沉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所以必须采取一定处理措施,才能作建筑物的地基。
1)当岩面溶蚀高差大于1 m或岩溶洞平面、剖面尺寸大于1m者,可溶性岩层埋深在8m 以上,基底岩层部分缺角且无法嵌补,明挖或水下施工压浆有困难时等情况均可使用桩基。
可根据建筑物需要做支承桩或摩擦桩。
挖孔桩在桩身与基岩相接的侧面上加打嵌钉;当遇有流塑状粘性土体与有可能发生缩孔,采用护壁仍不能保持断面尺寸者,桩身尺寸适当加大;钻(挖)孔桩在穿过溶洞进入完整基岩中深度,不能小于5倍桩径,若实际值小于此项要求时,应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加深或验算。
2)对于粘性土、砂类土、以及砂石等洞穴堆积物,用旋喷桩加固地基或已成建筑物基础,都有较好的成果,对块石、漂石、卵石等堆积物效果较差,堆积物越松软,成桩的直径越大。
3)在岩溶地区用灌注桩进行施工处理过程中遇岩层裂隙时,会出现泥浆漏失,此时可加大泥浆密度,向桩孔内抛入细砂、泥包或夹稻草、木屑的泥包,然后慢速钻进使泥浆携带草屑充填孔隙、堆塞裂隙漏浆。
2土洞的处理方法
在岩溶地区,土洞对变电站的影响远远大于溶洞,这是由于土洞埋藏浅,分布密,发育快,顶板强度低,因此危害也大。
有时在建筑施工阶段还未出现土洞,却由于建筑物建好后改变
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和渗流条件,而诱发新的土洞迅速生成,使地表发生塌陷,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1)填垫法
填垫法可分为充填法、换填法、挖填法、垫褥法等几类。
充填法适用于裸露岩溶土洞,其上部附加荷载不大的情况。
最底部须用块石、片石作填料,中部用碎石,上层用土或混凝土填塞,以保持地下水的原始流通状况,使其形成自然的反滤层。
当已被充填的岩溶土洞,如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不好,可采用换填法。
须清除洞中充填物,再全部用块石、片石、砂、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换填。
石横电厂厂房岩溶地基处理采用此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浅埋的岩溶土洞,将其挖开或爆破揭顶,如洞内有塌陷松软土体,应将其挖除,再以块石、片石、砂等填入,然后覆盖粘性土并夯实,称挖填法。
此法适用于轻型建筑物,并且要估计到地下水活动再度掏空的可能性。
为提高堵体强度和整体性,在填入块石、片石填料时,注入水泥浆液;对于重要工程基础下或较近的溶洞、土洞,除去洞中软土后,将钢筋或废钢打入洞体裂隙后再用混凝土填洞,对四周的岩石裂隙注入水泥浆液,以粘结成整体,并阻断地下水。
(2)加固法
加固法通常包括灌浆法、顶柱法、强夯法、挤密法、浆砌法等。
对埋深较大的岩溶土洞,宜采用密钻灌浆法加固。
应视岩溶洞隙含水程度和处理目的来选择材料。
用于填塞时,可用粘土、砂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用于防渗时,可用水泥浆和沥青作帷幕,灌浆顺序可先外围后中间,先地下水上游后下游;用于充填加固时,用快干材料或砂石等将洞隙先行填塞,开始时压力不宜过高,以免浆料大量流出加固范围。
在岩溶塌陷灌浆时,需要考虑在灌浆塌陷的顶部预留10~20cm空间,做成砂垫层(褥垫层),以调整灌浆塌陷体与周围地基的差异沉降。
3塌陷的处理方法
岩溶地区出现地面塌陷的情况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为应对此种不利影响,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治理措施有:
(1)换填法:首先清除塌陷体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或中、粗砂,做成反滤层,然后上覆粘土夯实。
对于重要建筑物,一般需要将坑底或洞底与基岩面的通道堵塞,可开挖回填混凝土或设置钢筋混凝土板,也可灌浆处理。
(2)跨越法:用于塌陷坑或土涧较深大,开挖回填有困难的处理方法。
一般以梁板跨越,两端支承在可靠的岩、土体上。
据广西岩溶区的处理经验,每边支承长度不小于1.0~1.5m。
(3)强夯法:把10~20t的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10~40m);让其自由下落,造成强烈的冲击对土体强力夯实。
一方面是夯实塌陷后松软的土层和塌陷坑或土洞内的回填土,以提高上体强度;另一方面可消除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处理结合预防的措施。
(4)灌注法:把灌注材料通过钻孔进行注浆,其目的是强化土层或洞穴充填物、充填岩溶洞隙、隔断地下水流通道、加固建筑物地基。
灌注材料主要是水泥、碎料(砂、矿渣等)和速凝剂(水玻璃、氧化钙),水泥标号一般应大于450号,灌浆方式可采用低压间歇定量式或循环式灌注。
此外,由于岩溶地区地面塌陷中地表水及地下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塌陷的治理阶段,对地表水的疏、排、围、改治理也不能忽视或放松,应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需要根据岩溶地区地下水赋存的条件及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在详细的水文地质测绘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勘探手段,查明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的类型、分布规律,地表水及泉水出露位置、高程、流量,应充分考虑到构造、岩性、地形等条件对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储存的控制作用,综合分析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线路经过地区岩溶发育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处理办法。
结束语
在地基的处理上,首先需要对勘察报告进行认真分析。
对于溶洞、土洞及其塌陷,其处理方法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对场地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评定和了解情况下,才能正确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垫换填、注浆加固、梁板跨越等处理方法,而且有时不只是单一的一种方法就能解决问题,还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达到较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