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社会保障专业排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1b6958f7ec4afe04a1dff1.png)
供 需 矛盾 。本文 了解 了劳动 与社 会保 障专 业
大 学 生 的就 业预 期 和 现 状 , 并通过分析 劳动与
社会保障 专业就业 问题 的根源 , 认为该 专业的 培养 目标 与社会需求相 背离, 在此基础 上从社 会供 求 、 政府、 学校和 学生 自身等方 面提 出 了
相应的对策建议。
目前各 院校 国人 民大 学 、 中 央财 经 大 学 、 复 旦 大 学 的人力 资源管理部 门 、 保险公司等从事劳 所公布的公共信息进行统计 , 等 。辽 宁省里 开设该专 业 的有辽 宁大学 动与社 会保 障方面 的政策制 定与组 织管 的 专 业 方 向定 位 五 花 八 门 。归 纳 起 来 主
学 校 的 知 名 度 低 也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影 响 场 上的用人 单位在 招收 岗位 人才 的时候 录》 中新增设的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 障专 面 ,
业培养德 、 智、 体全面发展 , 懂 得党 和国家 因素。我校 于 2 0 0 9 年开 始招收劳动 与社 很 少将该 专业作 为专 门招聘 的专业 。其
有 关 社 会 保 障 的方 针 、 政策 和法规 , 较 牢 会保 障专业 的学生 , 在社会 的就业市场还 原 因大多 是用人 企业和 政府公务部 门对
不清楚专业 的专 固地 掌握有 关劳 动与社 会保 障专业 的基 没有得 到普 遍的认可 , 导致 就业情况并不 这个专业 的来了解较少 , 本 知识 与技 能 , 具 有一 定 实践 能 力 的高 理 想 。 业 知识基 础 以及 人才 的培养方 向。总 的 来说, 就是政府 和学校对 于该专业 的宣传
全面解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全面解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03437898dd88d0d233d46ab1.png)
8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全国大约有8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 会保障专业。那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到底涉及哪些知识,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重庆高校 adfhk
融合经济等多学科知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该校劳 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似,但更为宽泛。学生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统计学、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社会 保障法、社会保障学、薪酬管理、发展与就业、人事管理经济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职 业生涯设计等课程。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师张慧霞认为,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内容比较繁琐、细致, 因此,性格踏实、有耐性、比较细心的考生更适合从事这方面的相关工作。另外,该专业 学生毕业后多在人事部门工作,免不了与人打交道,因此,该专业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人 际交往沟通能力。
一些学校还建立了实验室,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让学生模拟操作,开展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实训操作,以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会保障 工作的能力。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依托行业背景,按照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场景与流程建 设了场景式专业实训室,配备的实训软件均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内的实用版本。教 学工作实现了与实际工作场景的“零对接”。
在北京,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北京 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等部分高职院校也开设了这一专业。各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多从 其他相关专业演变而来,有的是从原有的劳动经济专业、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过渡而来,还 有的是从,该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各类组织中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一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懂政策、业务熟、综 合素质高的服务性应用型人才。
重庆三峡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思考
![重庆三峡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3fb3629dd36a32d73758148.png)
f 1 医 学 为 基 础 二 以
20 皋 0 0.
劳动 与 社 会 保 障 专 业
本 科 政 治 与公 共 管理 学 院
( 资料 来 源 : 汉 大 学 学 校 网 页 ) 武
课 程 设 置 : 济 学 的 课 程 比 其 他 高 校 都 多 . 了 经 除
绍 一 下 个 别 高 校 该 专 业 的 建 设 情 况
会 保 障 管 理 的 实务 性 人 才 , 首 次批 准全 国 8所高 校 从 并 19 9 9年 开 始 招 收该 专业 的本 科 学生 。 目前 . 国开 设 劳 全
动 与 社 会 保 障 本 科 专 业 的 高 校 已 达 10 多 所 0
业 19 9 9年 设 立 .是 全 国最 早 设 立 劳 动 与 社 会 保 障本
( 料 来 源 : 南 财 经 大 学 学校 网 页 ) 资 中
科 专 业 的 8所 院 校 之 一 . 托 于 经 济 学 的 优 势 和 雄 厚 依
的 保 险 学 基 础 发 展 起 来 . 重 于 社 会 保 险 基 础 理 论 研 偏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校 的 劳 动 与社 会 保 障 专 业 更 偏 该 重 于 劳 动 关 系 方 面 . 分 利 用 学 院 劳 动 经 济 的 专 业 优 充
势 。 强 学 生 微 观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专 业 的 知 识 。 养 劳 增 培
险学两个专业及社会 保障专业方 向。
18 9 4生 保 险 学 ( 社 会 保 障课 程 ) 本科 含
9 0年 代 初 社 会 保 障 硕 士
保 险 与精 算 学 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课](https://img.taocdn.com/s3/m/e35655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5.png)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指一种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专业教育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社会保障与劳动法律知识,熟悉社会保障与劳动政策的专业人才。
这类专业在高校中逐渐受到重视,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复杂化,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解决和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关系调解、劳动争议处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了解社会保障政策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能够熟悉劳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
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培养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除了理论课程外,实践教学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社会保障管理等实际工作来提升自己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对社会保障与劳动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而言,所面对的职业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多个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比如可以从事劳动仲裁员、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劳动法律顾问等职业。
在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只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成为社会保障与劳动领域的专业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通过专业的学习,学生们一定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第二篇示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课,是一门涉及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劳动监察等内容的专业课程。
本科经管类专业排名
![本科经管类专业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524b3666783e0912a2162a61.png)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排名前十名1.复旦大学2.南开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4.北京大学5.中国人民大学6.南京大学7.中山大学8.四川大学9.浙江大学10.清华大学A+等:1中国人民大学2东华大学3大连理工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吉林大学6北京大学7武汉大学8南开大学9四川大学10上海财经大学11中山大学12深圳大学13辽宁大学14暨南大学15天津财经大16西南财经大学17东北财经大学18浙江大学19华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1 四川大学A+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A+3 武汉大学A+4 厦门大学A+5 中国人民大学A+6 西南财经大学A+7 华侨大学A+8浙江大学A+9 吉林大学A+10 东北财经大学A+11 华南理工大学A12 山东大学A13 浙江工商大学A14天津财经大学A15辽宁大学A16上海财经大学A17 北京大学A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19 河南财经学院A20南开大学A21 深圳大学A22 哈尔滨商业大学A23 广东工业大学A25 河南大学A26 山西财经大学A27渭南师范学院A28北京物资学院A29 中国矿业大学A30福建农林大学A31 云南大学A32 新疆财经大学A33贵州大学A34 武汉科技大学A35 北京师范大学A36 南京财经大学A37 安徽财经大学A38 郑州大学A企业管理排名:排名等级校名1 A++ 西安交通大学2 A++ 浙江大学3 A++ 清华大学4 A++ 北京大学5 A++ 武汉大学6 A++ 南京大学7 A++ 中国人民大学8 A+ 上海交通大学9 A+ 中山大学10 A+ 复旦大学11 A+ 厦门大学12 A+ 上海财经大学13 A+ 天津大学14 A+ 华中科技大学16 A 南开大学15 A 四川大学17 A 东南大学1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 A 哈尔滨工业大学2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 A 吉林大学22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3 A 南京农业大学25 A 湖南大学26 A 同济大学27 A 武汉理工大学28 A 中南大学29 A 中国农业大学30 A 大连理工大学31 A 暨南大学32 A 华中农业大学33 A 东北财经大学34 A 山东大学35 A 华南理工大学37 A 西南交通大学36 A 苏州大学38 A 东北大学39 A 华东师范大学40 A 中国矿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排名:1 重庆大学 A+2 天津大学 A+3 西安交通大学 A+4 上海交通大学 A+5 同济大学 A+6 东北大学 A+7 大连理工大学 A+8 华中科技大学 A+9 东南大学 A+10 浙江大学 A+11 武汉理工大学 A+12 中国矿业大学 A+全国一共有122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比较知名的大学有: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交通大学 A+2 华中科技大学 A+3 大连理工大学 A+4 浙江工商大学 A+5 浙江大学 A+6 中山大学 A+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8 重庆大学 A9 吉林大学 A10 山东大学 A11 武汉大学 A12 同济大学 A13 华侨大学 A14 东北财经大学 A15 西南财经大学 A1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1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18 天津财经大学 A19 东南大学 A20 河北经贸大学 A21 武汉理工大学 A22 深圳大学 A23 大连海事大学 A24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2010年全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4 公共管理(2009年)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13个,本次参评11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6个,本次参评8个;还有10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5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院校排名_社会保障专业简历范文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院校排名_社会保障专业简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26c89fe518964bce847c92.png)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院校排名_社会保障专业简历范文【基本情况】姓名:手机:电子信箱:联系地址:籍贯:【教育背景】2.自学考试本科苏州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在读) 【工作经历】横河电机(苏州)有限公司2006.02—2009.02人事部考勤薪资福利担当一.工作概述1.提供全面正确的薪资、福利、考勤报表(明细、汇总、分析);(错误的支付意味着损失。
计算发放工资批注:工作经历一般格式为时间+公司名+部门+职位。
写清楚工作职责与绩效即可,不需要写工作描述。
此项内容应该为“工作经历”而不是简化成“经历”容易误解为“教育经历”等其他内容。
【知识和技能】1.熟悉国家、地方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进入部门时每天的工作就是学习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公司制度,参加了园区政府组织的上岗培训,以及之后新法出台后也参加了很多法律解说会,真正的学习和吃透还是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人事各模块(参加部门多能工活动,有空的时候帮助工作忙的同事分担点同时也就有了很多学习了解其他模块的机会);3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特别是EXCEL(刚进公司时对办公自动化什么都不会,很多人不愿做复印等打杂工作,可是我连复印机都不会用。
于是主动请教前辈,看见漂亮的图表,快速有效的函数就去找作者请教详细操作方法,现在对自己的EXCEL技术颇为自信。
) 4. CET-4 【自我介绍】对自己要求严格,三思而后行。
决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做好,不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借口。
曾经对大专学历很自卑,但我不肯认输,目前正参加自学考试。
做事认真仔细,打开关闭邮件检查多次确认无误后发送,工作中有出现过错误,但立马会去改正,并不断的提高自己。
我认为人事部是服务于全公司的窗口性部门并热情客观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并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
谨言慎行,注重细节,绝对保密工作中涉及到的薪资考评奖金等敏感数据。
在雇主责任险理赔中面对保险公司、在工伤事故的处理中面对员工及其家属时,事先都准备好说什么以及需要的资料,心里打好草稿,努力表现得自信大方,声音宏亮同时绝对坚持原则维护和争取公司和员工利益。
2020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最全院校排名及简介
![2020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最全院校排名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8d749e20c22590102029dfc.png)
公共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及简介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
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导论、行政学等。
力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公共部门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制、国际惯例和规则,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需要。
以下是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情况,新祥旭小编主要列举了5所,此次排名无先后之分,仅供参考: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高校,也是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和“2011计划(协同高校)”重点建设的高校,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府”,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2001年6月组建之初,就提出了“远见、求实、创新、奉献”的院训。
学院的近期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公共管理领域学科布局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科研成果最显著、人才培养最出色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
该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育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财政研究所。
其中,行政管理学系是我国最早开展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的机构之一,土地管理系是全国第一家设立土地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
博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法学、行政管理(教育行政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劳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硕士(M P A),并招收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d2b2babf705cc175427094b.png)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一. 学院内部信息介绍1.1 学院实力分析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所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研究机构。
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院长为曾湘泉教授。
在我国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历史上,劳动人事学院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5年首创人事管理本科专业;1993年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年首次招收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1994年国内第一家劳动经济学博士点在我院诞生;2001年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劳动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2003年首家设立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以来在国内开启了劳动关系本科以及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先河。
迄今已拥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教研室);设有中国就业研究所、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人力资源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劳动科学学术资料研究中心、劳动科学实验室和在职培训中心;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三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四个硕士点;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四个博士点;与其他学院共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院聘兼职教授17人,返聘教授8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2人。
另有来自美、英、德、日、韩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近20位著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全日制学生982人,其中本科生640人(留学生66人),硕士生249人(留学生2人),博士生93人(留学生2人)。
“学术立院”和“学术兴院”是新世纪以来劳动人事学院所大力倡导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报哪所高校?全国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排名榜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报哪所高校?全国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排名榜](https://img.taocdn.com/s3/m/30f079d2e518964bcf847cb4.png)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报哪所高校?全国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排名榜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本质是追求公平,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并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改革等不同时期,各国根据各自的政治、经济和人口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
一、关于选择学校
一个学校好不好考,确实有的时候是要看一看它的名气,在全国的排名。
显然名气越大的学校难度要大一点,为什么呢?因为考这样有名气的学校,必然会碰到很多非常优秀的竞争者,所以它不是难在试卷的难度上,而是难在你与很多优秀的人在共同竞争上。
那么既然这个学校优秀,那么你又想就这样的学校,你也必须要去承受这样的竞争压力。
二、2019社会保障专业院校排名
三、备考
首先,重视教材,认真看,至少3遍。
其他参考书籍尽量多看,开阔。
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2147da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0.png)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04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领域
的需求不断上升
政策支持
01
政府出台相 关政策,支 持劳动与社 会保障专业 的发展
02
加大对劳动 与社会保障 专业人才培 养的投入
03
鼓励企业与 高校合作, 共同培养劳 动与社会保 障专业人才
04
加强劳动与 社会保障专 业人才在就 业市场的竞 争力
05
推动劳动与 社会保障专 业人才在公 共管理领域 的发展
职业发展空间
01
政府部门: 劳动与社会 保障部门、 人力资源部 门等
02
企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 理、行政管 理、社会保 障管理等岗 位
03
教育机构: 高校、职 业院校等 从事教学、 研究工作
04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 公益组织等 从事劳动与 社会保障相 关工作
2 会保障政策、劳动 法律等方面的基本 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可在政府部 门、企事业单位、
4 社会组织等从事人 力资源管理、社会 保障、劳动法律等 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
01
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人才
02
培养具备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
03
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研究能力的人才
调各种资源完成工
作任务
沟通与协调能力:
2
能够有效地与不同
层级、不同部门的
人员沟通,协调各
方利益,解决问题
决策与执行能力:
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
做出正确的决策,
并迅速执行,确保
任务顺利完成
领导与激励能力:
4
能够带领团队,激
励团队成员,提高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及其研究方向汇总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及其研究方向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054e4c852458fb770b56d1.png)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暨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重庆大学
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 (02)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01)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研究 (02)社会保障定量分析及其研究 (03)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 (01)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 (02)比较社会保障
(01)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 (02)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险理论 (0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03)企业年金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 (02)社会保障与社区建设 (03)弱势群体研究 (04)社会保障定量分析与信息系统开发 (0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 (02)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1)民族地区社会保障 (02)劳动力市场完善 (03)非公有制劳动关系 (0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5)社会保障与薪酬 (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02)社会保障管理与社会政策 (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2)农村社会保障 (03)劳动安全与工伤保险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02)社会福利与救助 (03)比较社会政策
高校名称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黑龙江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辽宁大学
高校名称
研究方向
安徽财经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 (02)社会保障基金
(03)农村社会保障
安徽师范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02)中国社会保障史
(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0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以上海S高校为例
![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以上海S高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26bd3787c24028915fc3b4.png)
目前 ,3 7 . 9 %的 毕 业 生月 薪 为 3 0 0 0 -4 0 0 0 元 ,2 7 . 6 %的
级、 2 0 0 8 级学 生 ,问卷 实际 发放 数量 为6 5 份 ,回 收6 0 份,
回收率 占9 2 % 。被调查对象 中,男生 占1 6 . 7 茗 ,女生 占8 3 . 3 % , 这 与文科 专业 中女 生偏 多的总体情 况相一致 。被调 查对象
政 治 与 社 会
社会 保 障专业毕业 生就 业 问题及对 策
— —
以上海S 高校为例
王慧博
( 上海政法学院 ,上 海 2 0 1 7 0 1 )
摘
要 :我国社会保 障事业正处于 一个快速发展 时期,社会需要大量 的专 业人 才。问题 是一方面 ,我 国目前
从事社会保 障工作的人员 中,劳动与社会保 障科班 出身的毕业生 尚不到 百分之 一;另一方面,社会保 障专业毕业 生对 口就业困难 ,专业毕业生大量流失 ,只有极少 比例 的毕业生最终走 向社会保 障专 业 岗位 。造 成这 种失衡现象
生干部 ,一半多的受访者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社会保障类工
势不好不 坏 ”呈一 般化状 态 ,认为就 业形势很好 的同学仅
占5 . 1 % 。而且调查显示 ,9 8 . 3 鬈 的同学 “ 在学校 期间 ,会考 虑到毕业后的就业 问题 ” ,这说明社会保障专业 的学生对 于 自己的就 业问题 ,还 是心存忧 虑的 。而影响个人就 业的 因
素 ,7 9 . 3 名 的学生认为 是 “ 个人能 力” ,1 2 . 1 % 的学生认为是 “ 学校类 型 ” 。个人能 力主要是 指在就业 中或就业前 需要提
的原因主要是 :社会保 障制度 不完善 ,无法为社会保 障专业毕业生提供充足 的就业 岗技 能上偏 离职业化 要求 ;社 会保 障专业课设 置不科 学。文章对 症下药 ,提 出了相应对
2010年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1]
![2010年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1]](https://img.taocdn.com/s3/m/9753de6fbe1e650e52ea9984.png)
2010年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如何查看:按住ctrl键,同时点下面的任何一行链接就可以打开看了) 2010年中国大学排名超级完整版: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1-1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101-2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201-3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301-4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401-5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501-600)2010年中国大学分学科排名:2010大学工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工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法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法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教育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经济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文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文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哲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社会科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历史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农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农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医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医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自然科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自然科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管理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管理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大学理学排名,2010中国大学理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年全国大学各个专业排名汇总(涵盖所有专业)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排名2010(前600名)2010年全国大学各个专业排名汇总(涵盖所有专业):2010年全国大学工学(一)专业排名:地矿类: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材料类: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类:测绘工程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化学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2010年全国大学工学(二)专业排名汇总: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武器: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公安技术类: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2010年全国大学理学专业排名汇总: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类:天文学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力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类:统计学2010年全国大学管理学专业排名汇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档案学2010年全国大学文学专业排名: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艺术类: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2010年全国大学农学专业排名: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类: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生产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水产类: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2010年全国大学法学专业排名:法学类: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学类:社会工作社会学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安学类:边防管理侦查学治安学2010年全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2010年全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2010年全国大学哲学专业排名: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2010年全国大学历史学专业排名: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2010年全国大学医学专业排名: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中医学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藏医学蒙医学法医学类:法医学护理学类:护理学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88caa90c69ec3d4bb7571.png)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二级类:公共管理类专业代码:1204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及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社会学基本知识和社会保障理论与技能,熟悉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政策,具有一定社保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懂医学和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高级医疗保障和劳动保障的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一般社保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各级社保经办部门、医保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各类保险机构及健康管理机构从事劳动保障与医保经办及健康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法规与政策,能够胜任医疗保险、健康保险、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及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2.系统地掌握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员工福利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地处理相关业务;3.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及终身学习的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研究和工作所需要的系统分析、统计分析、社会调查的科学方法或技术,拥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办公室管理能力;6.有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以及在科研院所及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四年四、学位管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公共管理、金融学、社会学、社会保障学、医学。
六、主要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Stata数据处理与分析、医疗保险、健康管理、病案学、薪酬与绩效管理、社会政策、风险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卫生经济与管理、诊断学、临床医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854ae9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9.png)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前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府的基本社会***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因此,当前劳动社会保障系统本身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人才,需要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赶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与此相对应,对相关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
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虽然是一个新专业,但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需求量极大,其专业发展前景极好。
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对口就业的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系统、社保基金、人才流动中心、民***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都是较好的单位。
我的一个师兄还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工作呢。
除此,我们还可以去保险公司工作,因为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一些地方是相通的,开设的课程中也有不少是相同的。
据我所知,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经济类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
前景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府部门、***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简介
![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6c9fc8202d276a200292ef8.png)
2012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学院名称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代码
120404
专业名称
社会保障
一、学科专业简介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国际上并没有现成的理论方法可供运用。通过理论创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各领域所面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输送社会保障高级专业人才。
辩。课程包括公共课3门,7学分;学科基础课3门,8学分;专业主干课4门,12学分;专业方向课3门,6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
四、培养方案
以提高理论创新、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科研工作为中心,采取系统授课、专题讲座、自学、讨论、导师个别指导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培养方式。考核方式: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
导师队伍状况
吴宏洛教授,女,1963年生,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陈少晖教授,男,1962年生,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魏澄荣研究员,男,1959年生,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吴贵明教授,女,1965年生,人力资源管理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鄢奋副教授,男,1968年生,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学、劳动经济学。
学科带头人签名:吴宏洛
学院分管领导签名:学院盖章:
2011年8月21日
注:本表(包括电子文件)须于7月5日前与招生专业目录一起送交研究生处招生科。
二、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社会保障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劳动就业问题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国别研究、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口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概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cc1f9c62cc58bd63186bda9.png)
引言今天很荣幸能作为我们班委的代表来给大家讲一些有关我们专业的一些情况,其实之前我也不是很了解,就是在前些天接下这个任务之后我才开始多方查资料,有的是从一些书上找到的,有些是从网上查的,然后总结归纳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今天主要讲()这几个大方面的问题,大家认真听一下。
去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当看到“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个专业时,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媒体中常出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想起常听父母提起的“社会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等等词语。
在劳动局工作的小姨就跟我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保体系还不完善,而且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所以未来几年这会是一个应该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专业,想让我也学这个专业。
我自己当时也是对各个专业都不了解,只是听大人们讲某个专业现在很吃香,某个专业现在找工作很好找,比如金融会计之类的,比如国际经贸之类的,比如小语种之类的,所以就觉得这些个专业都是很牛的专业,就随大流似的报了一大批热门专业,但是缘分吧,我最终还是被调到了劳保这个专业,不过现在想想当初自己报的那些所谓热门专业自己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图个名气而已,我觉得无论是哪个专业,只要学好就能够有出息,总会有用的。
反过来就算是在一个非常好很名牌的专业,如果不学的话,将来还是没有工作资本和能力,所以首先希望大家能够摆正心态,无论在哪儿无论什么时候,多学点是绝对没错的,没有什么可以成为阻碍我们放弃学习的理由。
一、专业的整体现状以及我们学校的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从原先的劳动行政部门扩展而成,懂劳动的多,但懂社会保障的少;民政部门实施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项目,急需专业人员承担相应的基础工作;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更是非常需要新的劳动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
而在国外,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社会不可缺少的。
比利时政府中60%的公务员在搞劳动和社会保障,而全国最忙碌的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律师。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ee76f2717fd5360cba1adbdd.png)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汇总高校名称研究方向安徽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基金(03)农村社会保障安徽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02)中国社会保障史(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北京大学(01)社会保障(02)社会福利(03)社会工作(04)社会政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1)社会政策北京交通大学(01)社会保险(02)就业与失业保险(0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北京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长春工业大学(01)社会保障资源管理研究(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03)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0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保障研究(02)养老和医疗保险研究(03)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研究(04)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研究(05)社区社会保障研究东北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03)社会保障管理东北财经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东北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0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01)社会保障国际比较(02)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0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5)社会保障精算研究东南大学(01)医疗保险统计与精算(02)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管理(03)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01)劳动经济学(02)社会保障学(03)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01)社会保障广西民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广西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3)社会保障法贵州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律研究(02)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发展(0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河北大学(01)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资金运营(02)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河北经贸大学(01)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保障管理创新(03)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河海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02)社会救灾救济管理(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4)老年社会保障河南大学(01)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政策(02)工会建设与劳动关系(03)就业与社会保障基金黑龙江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湖南师范大学(01)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华东理工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比较社会保障制学(03)社会保障基金及管理(04)社会保障研究方法(05)劳动关系华东政法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华中科技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02)社会保障理论(03)社会保障制度(04)社会保障经济学(05)社会保障管理学华中农业大学(01)农村社会保障(02)中外社会福利思想华中师范大学(01)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02)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03)中外社会保障制度化吉林大学(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02)劳动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江西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03)社会救助与福利政策辽宁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南昌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应用(02)社会保障政策研究(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南京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社会福利(03)社会政策(04)劳动人事管理(05)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南京农业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农村社会保障(03)劳动与就业保障南京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02)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03)劳动与就业南开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老年社会保障(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山东财政学院(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农村社会保障(03)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山东大学(01)社会保障(02)社会政策山东经济学院(0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投资(02)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03)住房社会保障研究山西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大学专业介绍之管理类4(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大学专业介绍之管理类4(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62fffc76eeaeaad1f330cb.png)
大学专业介绍之管理类4(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10.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3.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进展;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学和行政法、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劳工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薪酬管理、发展与就业、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专业外语、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相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行政学【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11.土地资源管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就业指导论文-经济学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就业指导论文-经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2000034afe04a1b171de59.png)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就业指导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1998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懂得党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较牢固地掌握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已有100多所,其中30多所高校具有硕士点、7所高校具有博士点。
着名的有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
辽宁省里开设该专业的有辽宁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源范围的扩大,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也在不断地增加。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专业就业率偏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人数连年增长,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每年就有近万名该专业的大学生会投入到就业市场上。
但是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多是国家公务机关或者是企业或事业的领导层,这部分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不是十分广阔。
例如,毕业生想要进入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就要参加公务员的录用考试,而我国公务员的录用名额十分有限,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岗位就屈指可数,这就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极大的压力。
虽然从总体上该专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需求不足导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
2.专业认可度较差虽然从1998 年开始就开设了该专业,然而政府及社会对该专业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都偏低。
一方面由于宣传的不到位,从政府、企业到普通民众都对该专业知之甚少,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招聘目录中很少招考该专业,即使有的招聘岗位与该专业很吻合,也没有列示该专业。
另一方面,学校的知名度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我校于2009年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导致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3.专向性职业缺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 首都经济贸 A+ 6 A 10 A 学 易大学 中南财经政 3 A+ 7 清华大学 A 11 A 法大学 北京师范大 东北财经7个):复旦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 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贵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B等(17个):长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河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吉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 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C等(11个):名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