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印稿
老春山房印话
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2023.07 总第165 期
老春山房印话
□ 高庆春
云朋霞友 明代潘茂弘论印有言:“空处立得马,密 处不容针,最忌笔画匀停,尤嫌棱角峭厉。错 综中齐整,飞动里庄严。”又说:“篆法古而章 法奇,心须有本。”道出了篆刻作品追求奇特 境界以及其奥妙所在。考察历代篆刻家的作 品,在通常的风格特征之下,总有那么几方奇 特而令人难忘的。如黄牧甫的“器父”,吴缶翁 的“暴书榭”,齐白石的“夺得天工”,陈师曾的 “歇狂”,等等。这些印作章法新奇,迥异于常 态,又颇耐人寻味,深得古法精髓。又有强烈 的个性特征,是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这样的 作品,可遇而不可求。 篆刻家对入印文字往往是很挑剔的。有些 字摆在一起很不协调,也就更难刻出其满意的 风格或味道来,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的时 候只好放弃。有人令刻“云朋霞友”,应是一道 难题。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云”“霞”在上, “朋”“友”在下,上重下轻,视觉上犯忌,难 看。真想弃之不刻。如果换个思路,“云”取简体 结字,除了“霞”较为繁复,另外两字也尚简, 就成了“三简一繁”。进而把“云”放倒,做回旋 之态,与之对角的“友”也由纵向排列变成横 向倾斜走势,为强化线条的排叠效果,随之,将
聊的事情耗费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时光。把能利 用的时间哪怕是零星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珍 惜光阴,从现在做起还不晚。
于是决定刻“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一经典 诗句。多字印历来是篆刻中的难点,不是因为 字多难刻,而是若摆布不当,易流于平庸或视 觉失衡,最终导致失败。无论是汉印还是古玺 类的多字印,都对作者的综合驾驭能力有着很 高的要求。其中的关键点是要注意虚实关系的 注入、字与字之间的搭配协调,以及聚散离合 的处理,最终使通篇气韵流动起来。
新时代高校篆刻美育教学实践探究——以西华师范大学主题印教学为例
引言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曲、影视等”,“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2]。
2021年12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中,“美术学”调整为“美术与书法”,书法作为“一级学科”的愿景得到初步落实,足以看出在人才培养上,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书法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从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美育到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已经充分显示出进行美育是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
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书法篆刻美育已经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立足书法篆刻本体,从美育角度分析当前高等书法篆刻美育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准确定位和教育改革,构建高校美育教学体系,以此来引导学生感知书法篆刻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观念,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作为四川省第一个独立建制的书法学院,在篆刻美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和运用书法学科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将篆刻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人间春色在古香
人间春色在古香在刚刚闭幕的上海书展上,读者发现中国的印章艺术,粉丝越来越多,关于篆刻艺术的书籍也成了一大亮点,其中海上篆刻书法家李唯的《李唯印稿》(上海书店出版社)也是大受欢迎的一种,签售场面之火爆,令他满头大汗,难以招架。
李唯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印社社员,普陀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李唯的这本作品集仍以他近年来专攻不疲的茶文化为主题,還增加了一块体现闲逸生活的内容,通过他自撰或从经典中采集的优雅文词来表达。
四帧印屏,四个章节,犹如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观。
首先以韩天衡先生题辞的“茶罢书刻同参”作起首,印章内容仍以茶文化为主题,在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水汽蒸腾中展开微雨细风中的阳春烟景。
第二部分为刘一闻先生题写的“素心著篆璞玉”为标识,印章内容以玉印风格为特色,包括姓名印与吉祥语句,典雅清丽,温润如玉。
第三部分为童衍方先生题签的“晴窗弄草拓印”,这个部分印章内容看似庞杂,但也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李唯从历代典籍中精选优雅含蓄的短句,以此表达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天人合一、仰观宇宙的自觉意识。
第四部分由陆康先生题写“且与闲处开看”,这块内容均为古今文人属意的闲章,重在表现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作品有《坐有琴书》、《安康》、《古欢》、《天赐福寿》、《永顺》、《古香》、《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人间春色》、《淡雅》、《富贵神仙》、《好梦》、《静听花开》、《闲适》、《独坐林泉》、《燕瘦》等。
落英素纸,当为文化密码的解析,朱砂冰片,浮起砚田墨丘的雅香。
去年新春,李唯兄一脸喜气地光临寒舍,向我展现四位大师题签的四帧印屏,眼前的一枚枚绚烂雅丽的印花,在怒放之时仍默守着晶莹和玲珑,坚致、细密、方正、疏阔,让我真切地感受到金石的撞击,书画的墨韵和诗词的意象。
它们是李唯兄的人格外化,承载着他的学养与品性,丰饶无穷,令人神驰,更寄托了一种值得标识与张扬的情怀、志向、趣味,还有日夜不舍的美学追求。
李唯兄向来偏爱汉玉印的面目洁雅明净,体势丰美朴茂,格调温润峻俏,风韵清秀绵长,多年来在韩天衡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于汉玉印创作方面着力较重,体会颇深,砥力拓展,锲而不舍。
1.第一单元《品篆刻之美》教学设计
从此,玉玺成为历代正统皇帝即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和凭证。
这个“传国玺”成为承天受命的象征,受到历代疯狂追捧争夺,在汉朝继续代代相传。
(“皇后之玺”玉印,此印为汉代玉印精品,是皇 后佩带的饰物,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此印刻工精致、线条细腻、字形匀整端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具:毛笔、宣纸、墨汁、砚台(墨盒或者白瓷盘)、篆刻所需的工具、篆刻图谱等
教学过程
单元情境创设:
都说“江南四大才子”中最有才华的人,不是唐伯虎而是……他!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他创作了《兰亭修禊图》,该图描绘了 1000 多年前王羲之、谢安等名士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风雅集会。在这场雅集上,众人坐在兰亭曲水边,饮酒作诗,畅谈胸中抱负。王羲之即兴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拓展: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篆刻家丁仁、王福庵、吴 隐等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目的而发起。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艺术团体。印 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因临近西泠桥, 故取名“西泠印社”。
边款是刻于印侧的题识。 隋唐以来,官印周围多刻有制 印年月、编号、释文等。)
篆刻印章的制作刀法:
三指执刀法:用大拇指、食指执刀,用中指 抵住刀杆,无名指、小指抵住中指, 刀口向左,刀杆微微倾斜。
五指执刀法:用五指握刀,大拇指在外,呈握拳状。
冲刀法:冲刀,顾名思义就是刀锋入石后由右至左,或者向身体的反方向直接冲刻。具体操作时,刀锋向外,刀杆微卧,与印面形成一定角度。
切刀法:切刀就是将刀锋切入石面,然后顺着笔画的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刻刀逐步移动时的痕迹,显得沉厚苍劲。
陈巨来圆朱文印欣赏-子孙保之
陈巨来圆朱文印欣赏——子孙保之(2010-09-24 13:41:08)转载▼分类:篆刻欣赏标签:陈巨来朱文印子孙保之流动感边跋:靖侯仁兄法正。
辛巳,巨来刻。
说明:青田石。
陈巨来为朱荣爵刻“子孙保之”印共两方,此为较小的一方。
“子孙保之”,出自《中庸》,其原文是: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意思大概是,可以在寺庙被人供奉,后代也保佑他。
读陈巨来先生的印,总是给人以清心舒畅的感觉。
一则在于其用刀清爽细腻,线条干净流畅;更重要的在于其印稿设计的独到精湛。
这里我们且不谈用刀,先从印稿设计的角度说说该印的精妙。
总体来说,与陈的其他圆朱文印一样,“子孙保之”最明显的特征也体现在“匀”字上,印面相当流畅,无一丁点磕绊指出,无半点拥堵之感。
观之若行云流水,又若鱼游水中。
现在我们就具体探究一下陈先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这里陈先生选择了他一贯使用的圆滑的线条,使得字体流畅生动。
在字形的设计上,考虑到“子”“孙”“保”“之”四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U”形,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印面的雷同而失败。
陈先生却相当高明,当你看这方印时,丝毫感觉不到雷同与呆滞。
首先,他把“孙”字的左半舍掉,用“=”代替之,表示借用了上面的“子”字。
这样就极巧妙的“子”同“孙”字左边的重复,同时腾出了空间,也使“孙”字右边的部分得到舒展。
印面的右半因为省掉“孙”的“子”部而舒展了,印面的左半二字中,“之”字笔画简单不必考虑,所虑者“保”字。
又是一个左右结构,若想印面统一,就需要对“保”进行一定的变化,适应全局。
这里,陈先生借用“保”的通假字,这样又腾出许多空间,对于整个印面的安排十分有利。
横向上,“保”“子”二字的U形雷同还是个大问题,陈先生的处理是,把“子”字的左边向上搭边,右半却向左搭边。
如何欣赏篆刻艺术
如何欣赏篆刻艺术作者:陈天镜辛尘来源:《中华瑰宝》2020年第10期篆刻虽无书法之挥洒自如,少绘画之气韵流动,却另有一种古朴和浑厚情致,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
篆刻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
尽管在当代社会中,其作为印章的凭信、防伪功能已丧失,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无论是北京奥运的会徽,还是比亚迪“秦”“汉”等车标的设计,都可一窥篆刻艺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篆刻艺术脱胎于中国古代的鉨印。
从存世最古老的鉨印来看,商代鉨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而从元代赵孟頫首倡文人用印应效仿“典雅质朴”的汉魏印章,从而揭开了文人印章艺术化发展的序幕算起,篆刻艺术至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欣赏篆刻艺术,首先应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及各历史时期经典篆刻作品的艺术形式。
篆刻艺术的母体—古代实用玺印赵孟頫在元初入仕后主持艺坛,高举“复古”旗帜,以修复当时遭受重创的中原艺术传统。
他大力推崇晋人书法、唐人绘画,并撰写了《印史序》一文,提倡“印宗汉魏”,文人用印应以“典雅质朴”的汉魏印章为典范,开启了此后文人、艺术家漫长的篆刻艺术探索之旅。
赵孟頫认为,当时通行的官印是唐宋时期的“九叠篆”阳文印,印面较大、印文曲折盘旋,不若汉魏时期官印之“古朴”;而民间私印又过于小气,欠缺汉魏官印之“雅正”。
实际上,印章早在商代便已出现,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
先秦时期的印章统称“鉨”,秦代以后除了帝王的印章称“玺”(或“宝”),其余的都称“印”或“章”(后代也称“记”“押”或“图书”)。
久而久之,人们将其统称为“印”或“印章”。
作为古代印章发展的初始阶段,先秦古鉨还没有形成严格、统一的印章制度。
绝大多数古鉨的印面较小,一般为1厘米至3厘米见方,采用阴文或阳文,印文排布较随意,或散布,或结字成行,或以界格分隔框束,并无一定之规。
这些古鉨多以铜质、石质或玉质铸造、凿刻、琢磨而成,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设计印稿的书写意味。
后人欣赏古鉨,赞美它们天真烂漫、活泼自在,这正是印章在“童年”时期的特性。
名家手稿 妙笔华章(全文)
名家手稿妙笔华章对名家手稿的收藏传统,在国际上一直沿袭以图书馆为主要收藏机构,并专司人员对手稿进行征集与保存。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图书馆对手稿的征集与收藏已十分重视。
其中“上图”设立的ZG名人手稿馆,一直以抢救和保存这些濒临消逝的手稿文献为使命,保卫着ZG文化遗产的精神财富。
不知春秋几许,这前人栽种的良树,已为后人带来福祉,馆藏手稿中明清诗文、专著、日记、笔记等稿本和名家尺牍就已达15万件,另有近代名人档案数十万件。
着重收藏的是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艺术家、教育家、社会科学家和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文化界人士和部分捐赠的手稿与作品。
作品类型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译作、论著、评论、传记、回忆录、讲话稿、序言、报告,其中既有皇皇巨著,也有零篇断章,观者可从名家的笔底波澜中,纵览名家名作的纸上春秋。
漫谈ZG名人手稿法律上有司法解释,而对手稿的解释是指XX以文字、符号书写的稿本,也是指各类作品的原始记录,是XX正式印行(或传抄)公布前的各种文本的原件。
可以这样讲,手稿的单一存在与XX亲自对文献进行的校勘工作,是为研究其本人的思想,还原原始体法,以及出现修改时是经历怎么样一个经过。
通俗来讲就是平时修改文稿所用的圈点画涂,虽说不讲求美观,但足以对XX在斟酌字句时的思想空间有了管窥。
这样一来,学者对XX的创作研究就能挖掘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有印本所未见的特别信息,部分重要的手稿还具有不可再生的文物价值。
对于ZG文化名人手稿的研究,除了遗物、字画以外必定就是手稿的显现。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散文集之一的《随想录》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例子。
在1978年,香港《大公报》的编辑潘际炯为副刊栏目“大公园”向巴金约稿。
巴金此时对正在翻译的赫尔岑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题目上有了灵感,于是在潘际炯的副刊上开发“随想录”专栏。
《随想录》手稿的第一页里就提到了当时刚刚在国内上映的日本影片《望乡》,这部描写南洋娼妓的电影,一时引起热议。
对此巴金也在“随想录”专栏谈了自己的看法。
古今经典篆刻书目大全
古代篆刻书目:1、宝印斋印式二卷〔明汪关篆刻稿本〕2、印萃不分卷〔清聂际茂篆刻稿本〕3、研林铁书一卷〔清丁敬篆刻清刻钤印本〕4、篆刻针度八卷〔清陈克恕撰稿本〕5、印文详解不分卷〔清刘维坊篆刻稿本〕6、四香堂印余八卷〔清巴慰祖篆刻清钤印本〕7、汇姓印苑二卷〔明王梦弼篆刻明万历刻钤印本〕8、甘氏印集四卷〔明甘暘篆刻明万历刻钤印本〕9、丛珠馆印谱一卷〔明曹一鲲篆刻明万历刻钤印本〕10、苏氏印略一卷〔明苏宣篆刻并辑明万历刻钤印本〕11、曲水轩印志二卷〔明黄赏篆刻并辑明刻钤印本〕12、皇明印史四卷〔明邵潜篆刻并辑明天启刻钤印本〕13、印总一卷〔明吴斗篆刻明崇祯三年刻钤印本〕14、印品不分卷〔明范孟嘉篆刻明崇祯刻钤印本〕15、汉灯二卷〔清薛铨篆刻清顺治十七年刻钤印本〕16、宝砚斋印谱四卷〔清林皋篆刻清康熙刻钤印本〕17、静观楼印言二卷〔清王睿章篆刻清乾隆刻钤印本〕18、两京名贤印录二卷〔清许兆熊篆刻清嘉庆钤印本〕19、春晖堂印始八卷〔清吴苍苗篆刻清乾隆十四年钤印本〕坤20、臬铁笔二卷余集一卷〔清鞠履厚篆刻〕研山印草一卷〔清王玉如…21、图书府印谱六卷〔明释自彦篆刻明万历四十年刻钤印本〕22、宝印斋印式二卷〔明汪关篆刻稿本程嘉燧、李流芳、唐汝询跋〕23、四香堂摹印二卷附百寿图一卷〔清巴慰祖篆刻清乾隆刻钤印本〕24、四香堂摹印不分卷〔清巴慰祖篆刻清乾隆刻钤印本〕25、文三桥先生印谱一卷〔明文彭篆刻清荣誉辑清荣誉得月簃钤印本〕26、摹印千字文一卷〔明冯文魁篆刻明万历二十年刻钤印本〕27、明臣印谱二卷〔明詹荷篆刻明万历三十六年刻钤印本〕28、印隽四卷〔明梁衮篆刻并辑明万历三十八年刻钤印本〕29、珍善斋印印不分卷〔明吴迥篆刻并辑明万历四十年刻钤印本〕30、晓采居印印四卷〔明吴迥篆刻并辑明万历刻钤印本〕31、晓采居印印二卷〔明吴迥篆刻并辑明万历刻钤印本〕32、求定斋印章一卷〔明吴迥篆刻明万历四十年刻钤印本〕33、新安休邑程衙发刻古今印章一卷〔明宋侃篆刻明万历刻钤印本〕34、苏氏印略四卷〔明苏宣篆刻并辑明万历四十五年刻钤印本〕35、苏氏印略三卷〔明苏宣篆刻并辑明万历四十五年刻钤印本〕36、苏氏印略二卷〔明苏宣篆刻并辑明万历四十五年刻钤印本〕37、鸿栖馆印选一卷〔明吴忠篆刻并辑明万历四十六年刻钤印本〕38、古今印赏□卷〔明释隆彩篆刻明天启刻钤印本〕存二卷〔一至二〕39、印可不分卷〔明吴正暘篆刻并辑明天启五年刻钤印本〕40、菌阁藏印二卷〔明朱简篆刻韩霖辑明天启五年钤印本〕41、印选四卷〔明何震篆刻程原辑明天启六年刻钤印本〕42、印选二卷〔明何震篆刻程原辑明天启六年刻钤印本〕43、印章小集一卷〔明释性空篆刻明崇祯元年刻钤印本〕44、郑弘佑印谱一卷〔明郑基相篆刻明崇祯六年刻钤印本〕45、胡君实印隽不分卷〔明胡文淳篆刻明崇祯七年刻钤印本〕46、印商一卷〔明程云衢篆刻明崇祯七年刻钤印本郑文焯跋〕47、怀古堂印藁二卷〔明陆鼎篆刻并辑明崇祯十一年刻钤印本〕48、宝籀斋文玉二卷〔明丁白新篆刻明崇祯十六年刻钤印本〕49、仓籀心法一卷〔清芮维新篆刻清康熙元年刻钤印本〕50、波斋百二甲子印一卷〔清钱觐篆刻清初刻钤印本清沈树镛跋〕51、许默公印谱一卷〔清许容篆刻清康熙钤印本清李渔徐元文跋〕52、谷园印谱四卷〔清许容篆刻胡介祉辑清康熙二十五年刻钤印本〕53、谷园印谱六卷〔清许容篆刻胡介祉辑清康熙二十五年刻钤印本〕54、韫光楼印谱二卷〔清许容篆刻清康熙二十八年刻钤印本〕55、长啸斋摹古小技二卷〔清孙拔篆刻清康熙三十六年刻钤印本〕56、金石红文六卷〔清吴熙篆刻李继烈辑清康熙四十年李继烈刻钤印本〕57、文雄堂印谱二卷〔清周廷佐篆刻清康熙四十五年刻钤印本〕58、衡素斋印稿二卷〔清俞嶔奇篆刻清康熙四十六年刻钤印本〕59、谦斋印谱二卷〔清沈凤篆刻清康熙五十三年刻钤印本〕60、谦斋印谱二卷〔清沈凤篆刻清乾隆十八年刻钤印本〕61、对山草堂印谱一卷〔清徐照篆刻清康熙五十九年钤印本〕62、真赏斋印林一卷〔清董士标篆刻郎遂辑清雍正刻钤印本〕63、观妙斋集印一卷〔清徐贞木、徐寅篆刻清雍正七年钤印本〕64、强易窗印稿一卷〔清强行偻篆刻清乾隆十四年钤印本〕65、澄怀堂印谱四卷〔清王玉如篆刻叶锦辑清乾隆十一年刻钤印本〕66、墨雨堂印余二卷〔清释湛福篆刻清乾隆十一年钤印本〕67、印籍一卷〔清胡志仁篆刻清乾隆十三年刻钤印本丁仁跋〕68、间中弄笔不分卷〔清沈荣铭篆刻清乾隆十七年刻钤印本〕69、保阳篆草不分卷〔清聂际茂篆刻清乾隆三十二年钤印本〕70、垂棘山房藏印六卷〔清梁登庸篆刻并辑清乾隆二十七年刻钤印本〕71、墨花禅印稿五卷〔清释续行篆刻清乾隆三十年刻钤印本〕72、畊先印谱一卷〔清李荣曾篆刻清乾隆五十三年大拜堂钤印本〕73、啸月楼印赏六卷〔清戴启伟篆刻清乾隆四十三年刻钤印本〕74、书学印谱不分卷〔清王綍篆刻清乾隆四十九年刻钤印本〕75、松园印谱不分卷〔清贾永篆刻清乾隆四十八年福寿堂刻钤印本〕76、松雪堂印萃四卷〔清郭启翼篆刻清乾隆五十年刻钤印本〕77、篆刻针度八卷〔清陈克恕撰清乾隆五十一年陈氏存几希斋刻本〕78、云留小住印志不分卷〔清徐学干篆刻清嘉庆刻钤印本〕79、种榆仙馆印谱八卷〔清陈鸿寿篆刻清道光元年刻钤印本〕80、何子万印谱不分卷〔清何屿篆刻清咸丰七年钤印本〕81、风云际会法一卷〔清胡圻篆刻清同治九年寿石斋钤印本〕82、胡若川金石刀法一卷〔清胡圻篆刻清同治十一年钤印本〕83、程氏印谱二卷〔明程大宪篆刻并辑明万历三十六年程氏滋荪馆刻钤印本〕84、印隽四卷〔明梁衮篆刻并辑明万历三十八年刻钤印本清同星诒跋李蕙题款〕85、方元长印谱五卷〔明方逢吉篆刻朱统【?金郑】辑明万历四十八年刻钤印本〕86、严髻珠先生印稿一卷〔明严栻篆刻明钤印本清毛扆、石俦、改琦、季锡畴跋〕87、鹊化堂摘集古今印则一卷〔明宋之弼篆刻胡襄麟辑明崇祯十三年刻钤印本〕88、抱经楼日课编四卷〔清卢登焯篆刻清乾隆四十四年卢氏抱经楼刻钤印本〕89、师古堂印谱五卷附说印一卷〔清李宜开篆刻清乾隆四十六年刻钤印本〕90、历朝史印十卷〔清黄学圯篆刻并辑清嘉庆二年黄氏楚桥书屋刻钤印本〕91、茗花山馆印谱十卷〔清张庆焘篆刻徐以坤辑清嘉庆三年小芳兰轩刻钤印本〕92、二金蜨堂癸亥以后印稿一卷〔清赵之谦篆刻朱志复辑清同治四年钤印本〕93、二金蜨堂印谱不分卷〔清赵之谦篆刻傅栻辑清光绪三年傅氏有万熹斋钤印本〕94、张陆二先生批评战国策抄四卷〔明阮宗孔删注张居正、陆深评明万历六年王篆刻本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97、醉爱居印赏二卷〔清王睿章篆刻徐逵照考订清乾隆五年王祖<>刻钤印本〕又一卷〔清乾隆王祖…98、印存不分卷〔清陈克恕篆刻清乾隆存几希斋钤印本清陆费墀、吴锡麒、桂馥、陈鱣、祝堃、祝堃、沈世炜、查莹跋〕99、师古堂印谱三卷〔清刘绍藜篆刻〕附印文辑略一卷〔清刘绍藜辑清嘉庆二十四年刘氏万花阁刻钤印本〕100、篆刻针度三卷清陈克恕撰||碎珮丛铃十六种三十三卷〔清抄本〕现代篆刻书籍:·《完白山人篆刻偶存》(清)邓石如篆刻有正书局, 民国(1912-1949)·《篆刻参考书传本书目》王敦仕辑山东聚文斋书店, 民国29年(1940)·《宣和印社出品目录,现代名家篆刻》宣和印社编宣和印社, 民国(1912-1949)·《篆刻楚骚》(明)陆士仁篆朱燮元, 明万历29年(1601)《现代篆刻》吴幼潜辑诚信艺术部, 民国21年(1932)·《现代篆刻》吴幼潜辑诚信艺术部, 民国21年(1932)·《现代篆刻》吴幼潜辑上海: 一云印社, 民国23-24年(1934-1935) ·《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仁和葛氏, 清光绪3年(1877)·《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存几希斋, 清干隆51年(1786)·《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清光绪3年(1877)·《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浦城李氏酌海楼, 清光绪23年(1897) ·《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民国3年(1914)·《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上海: 朝记书庄, 民国20年(1931) ·《篆刻针度》(清)陈克恕撰民国(1912-1949)·《方介庵篆刻》方介庵篆刻民国(1912-1949)·《衡阳江瓶水先生篆刻》孙斐辑上海: 有正书局, 民国22年(1933) ·《名家篆刻印谱》(清)费师洪藏清光绪27年(1901)·《金石篆刻研究三篇》李健撰中国联合出版公司, 民国32年(1943) ·《篆刻十三略》(清)袁三俊撰常熟鲍氏, 清光绪(1875-1908)·《篆刻要言,印选》张孝申撰上海: 中华书局, 民国18年(1929) ·《篆刻入门》孔云白撰商务印书馆, 民国24年(1935)·《篆刻学类要》劳笃文撰思宜馆, 民国27年(1938)·《篆刻入门》孔云白撰民国37年(1948)。
四川美术学院历年来美术联考试题
四川美术学院2012年美术考题(四川专场考题)(设计类)素描:头像写生色彩:在试卷同一面内完成成一副绿色调、紫色调色彩静物画、一个白色花瓶,三个梨,两个苹果,一个辣椒,一块深色布,一块浅色布。
8K设计:钉锤,夹钳,剪刀,螺丝钉,放大镜,用以上物体组成一副黑白装饰画。
造型类考题不断更新广西考点设计类:(素描) 男青年写生4开(色彩)默写一个白色花瓶、两个苹果、两个桔子、一根香蕉、一块深色布、一块浅色布、两张分别为黄色调和紫色调两张构图不能重复8开(设计)两种动物、两种树组成一幅黑白装饰画20*20(造型类)色彩:蓝色衬布深绿布衬布、白盘、三桔子、两个梨、一杯茶一串葡萄、三草莓素描:男青年写生创作基础:不知道考题北京考点(设计类)素描:男青年写生色彩:黄、褐两个色稿,一浅一深2块布,一个深色花瓶,2个苹果,3个梨,一个玻璃杯(构图不能重复)设计:2种家禽,2种农作物,自己组合,可重复使用广东(造型考题)色彩:一个红酒瓶,一个装有红酒的高角杯,3个桔子,2个梨,4颗水果糖,一块灰布,一块亮色布.素描:写生男青年造型:创造以拜年为主题,3个人的场景.四川美术学院2013年美术专业考题一、造型类专业考试科目:素描1.考查目标和要求:考查考生对所描绘对象的整体造型、比例、透视、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方面的观察、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
2.考查范围:人物头像3.工具材料:① 8开素描纸;② 铅笔、炭笔自选(考生自备);③ 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4.考试时间:3小时5.评判标准:① 构图合理,造型准确;② 比例及形体结构、透视关系准确,具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和细节刻画能力;③ 画面完整,主次关系和黑、白、灰关系处理得当;④ 画面具有空间感、体积感和质感;⑤ 工具材料运用熟练。
考试科目:色彩1.考查目标和要求考查考生对色彩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色调、色彩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将色彩知识加以运用及表现的能力。
第四课 藏书印
第四课方寸钤记——藏书印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藏书印的学习,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藏书印基本的方法。
篆刻家运用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个人性情,形成藏书印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
本课通过“欣赏与探究”“尝试与刻制”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设计字体布局到运用篆刻刀法去完成一方藏书印的制作,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体会设计刻制藏书印的乐趣,锻炼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一欣赏与研究通过赏析和评述著名的藏书印,了解我国藏书印的发展沿革与书法、篆刻艺术之间的关系。
尝试从书法、章法、刀法的角度评鉴一枚藏书印。
活动二设计与制作学习藏书印的制作方法,查阅篆书字典,为自己设计并尝试刻制一枚藏书印,并钤印于所藏的图书扉页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藏书印的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及处理事情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教学思路本课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材料,尽力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原则下步步推进,既要有一定的欣赏性,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性。
老师不仅要亲自示范篆刻技巧,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优秀印章,引导学生掌握印章的篆刻方法;也可从学生的创作中发现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互相分享创作经验,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篆刻方法和技巧。
同时,强调篆刻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者在参考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可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审美修养,陶冶审美情操,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教学建议本课的教学步骤可这样安排:“藏书印的发展沿革→分析欣赏藏书印之美→如何进行藏书印设计→如何掌握刀法”。
通过电教手段及教师的示范教学,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
“红色印记——学刻闲章”单元教学设计
“红色印记——学刻闲章”单元教学设计作者:肖智来源:《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第08期一、背景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设计遵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立校,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篆刻艺术的学习方法,因此,基于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教材《中国书画》第二单元“方寸之间——篆刻闲章与姓名印”内容的基础上,创建“红色印记”“钤印青春”“我爱书本”等七个主题融合型的系列课程,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课程,以美育人,以美润心,探索篆刻特色教学的新路径。
二、课时安排本单元从社会生活中提取主题并统领单元教学,分为3课时。
第一课“追远厚得——闲章印文设计”通过5个环节的学习,完成印稿设计。
第二课“恒持深刻——闲章的篆刻”学习篆刻“三步法”,实现自己的创意,完成印章作品。
第三课“缘物印心——我的红色印记手札制作”围绕“红色印记”主题,完成手札制作。
三、课程设计:以第一课时“追远厚得——闲章印文设计”为例1.教学目标在“红色印记”主题教学中,初步识别闲章的内容、形制与功能,分析、借鉴经典篆刻作品分朱布白和以线造型的艺术語言,让学生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学会从红色文化和经典辞章的家国情怀的表达中搜集素材、提炼词句,构思印文、设计印稿,分析理解篆刻作品,感受独特的金石气韵,弘扬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命文化。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围绕“红色印记”主题构思印文,设计印稿。
教学难点:感受、理解、认同并表达基于家国情怀的金石气韵。
3.教学准备多媒体、篆刻工具、学习单。
4.教学过程(1)阅读分享,激发热情课上,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分享阅读学习单的感受,让学生对“红色印记”主题有了初步了解。
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闲章概述”,了解闲章知识,欣赏印章作品,阅读材料,记录要点。
同学之间交流提炼出的要点,并归纳闲章的印文、功能和形制等特点,对表现“红色印记”主题的闲章形成基本认知。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以篆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怀和志向?【设计意图】学习单帮助学生了解闲章知识,了解红色印记主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怎样临摹汉印
怎样临摹汉印作者:祝竹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7年第4期祝竹【摘要】临摹汉印是学习篆刻艺术的入门途径。
通过学习缪篆文字,养成入印文字规范的良好习惯;学习汉印的章法,营造平衡稳定的印面;训练严谨的规矩,蒙养博大的气象;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临摹前应当有一些必要的刀法训练;最好是在临摹的阶段,就直接在印面上作反书印稿的训练;要重视形似,重视规矩与法度。
临摹的对象选择平正工稳、清晰完整的汉印作品为好;多读、多写比临刻汉印更重要。
【关键词】汉印;临摹;目的;方法【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9-0053-04【作者简介】祝竹,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南京,210000)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
文人摹仿汉印风格治印,如果从宋代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年;通过临摹汉印学习篆刻的方法,盛行于明代,至今也已有五百年。
因此,以临摹汉印作为学习篆刻艺术的入门途径,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
怎样临摹汉印,也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近代印人学习篆刻,有人从汉印入手,也有人从流派印入手,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有所成就。
但是,由于篆刻艺术最基本的一些审美习惯、创作原则和创作技法都包含于汉印之中,而流派印又都植根于汉印,是在汉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汉印入手更接近本源,取法更高,发展的路子更宽,并且可以避免沾染某一流派的积习,不为门户所囿。
所以,大多数篆刻家都认为,从临摹汉印入手而后博涉各家各派,是学习篆刻艺术的最佳途径。
至于怎样临摹汉印,正如俗话所说的,“各师傅各传授”,方法灵活,可以因人而异,不必拘泥。
关键在于明确学习的目的,从临摹中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得到应该得到的训练。
一、临摹汉印的目的汉印垂范后世,对明清两代直至当代印人的典范意义,一是汉印总体风格的审美指导意义,二是它文字的规范和章法的程式。
这也是我们从汉印中应该学习的最主要的东西。
传世数以万计的官私汉印,是汉印风格的载体,每一方印都能传达当时印风的古老信息,都有其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印话古今】邓散木48部著作手稿,你知道哪些?
【印话古今】邓散木48部著作手稿,你知道哪些?邓散木(1898~1963),现代书法、篆刻家。
1898出生于上海,原名菊初。
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
一足等。
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己艺术的评价)。
实际上,他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
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
隶书曾遍临汉碑。
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
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
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
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带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
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
邓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几十年间,黎明即起,临池刻印,至日出方才进早餐,曾手临《说文》十遍,《兰亭》也临过几十遍,去世前几天还在伏案工作。
1963年逝世。
邓散木作品主要收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对散木先生的艺术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彻底的整理,使得这些制作精美、饱含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珍品,能够充分完美展现在我们面前。
诗词 2部书法楹联 1部书法成册 16部手札 2部扇面艺术 1部著作 15部篆刻 4部印谱 7部1·《邓散木诗词手稿》邓散木先生诗、书、画、印四方面的杰出艺术成就中书、画、印的作品数量众多,本书则是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邓散木先生罕见存于世、自已集结成册的《粪翁诗稿》《京华新咏》《旅京诗稿》《新都礼赞》四册诗词手稿的合集,经典地展示了邓先生的诗词与书法艺术。
邓散木先生的女儿邓国治女士在散木先生去世后整理父亲的诗词的同时。
概括介绍了散木先生的诗词,我们将这些文字以《我父亲的诗》命名,编在本书中以飨读者。
吴让之印――“生气远出”“宛邻弟子”“竞临”(5)活动综述及点评
吴让之印――“生气远出”“宛邻弟子”“竞临”(5)活动综述及点评编者按:临摹是学习篆刻的必由之路,也是不二法门。
目前印刷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我们的印学资料比之古人丰富而又全面。
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印例,大多数人却显得迷茫和手足无措。
《青少年书法》杂志与中国篆刻网()联袂推出“竞临”(5),旨在引导大家根植传统、取精用宏而又能有所专攻,进而为我所用。
本期“竞临”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发帖、组织评选、点评等方面,均得到了中国篆刻网()和本刊特约编辑薛元明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刊深表谢意!《青少年书法》杂志与中国篆刻网联袂推出“经典竞临”,旨在引导大家根植传统、取精用宏而又能有所专攻,我们知道:只有致力于对经典的取法和学习,才能更长远地放眼于未来。
《青少年书法》杂志与中国篆刻网联袂推出“经典竞临”(5),或许就是印人追求篆刻艺术精神与气息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熏染与陶冶的过程,是由对经典的迷茫到对经典的痴迷的一种引导。
将“竞临”活动用“察看经典、感悟经典、学习经典”来概括,我们认为是非常贴切的!本期我们推出了吴让之印“生气远出”“宛邻弟子”的竞临。
吴让之为清代六大家之一,在他身后有三个人,黄士陵、吴昌硕和来楚生,无一不对其用刀极为服膺。
吴昌硕云“学完白不如径取让翁”,因而堪称承前启后。
赵之谦说:“息心静气……扬州吴熙载一人而已。
”吴一生鬻印,不作怒张异态,“刻印以平正老实为上,以让头舒足为余事”。
但又能体现艺术性,极其可贵。
把吴自己的话和他人评价结合在一起来看,我个人以为有三个词评价最为恰当驱刀如笔、平中见奇、清雅古穆。
其一是刀法,其二是篆法,其三是章法。
临摹吴让之印作可以从这三方面来体会,缺一不可。
本着百花齐放的原则,我们在启事中要求作者的临作分为实临和意临,可以在原帖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想法,并要求写出对“生气远出”“宛邻弟子”临摹时的理解和体会。
从作者临摹的作品来看,大多数作者对“生气远出”、“宛邻弟子”的理解和把握都非常到位,临摹水平之高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2.3《方寸钤记——藏书印》ppt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2.3《方寸钤记 ——藏 书印》 ppt下 载
活动二
❖ 尝试与刻制 ❖ 学习藏书印的制作方法,查阅篆书字典,为
自己设计并尝试刻制一枚藏书印,并钤印于 自己所收藏的图书扉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2.3《方寸钤记 ——藏 书印》 ppt下 载
藏书印的刻制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 1。冲刀法:将刀内角入石,刀柄内倾,外角 仰起,向前冲进,谓之冲刀。其刻出的线条 流畅劲挺。
❖ 2、切刀法:将刻刀的外角刀锋入石。慢慢由 外向内切下,直到内角处入石,称为切刀。 其所刻线条古朴素、含蓄之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2.3《方寸钤记 ——藏 书印》 ppt下 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2.3《方寸钤记 ——藏 书印》 ppt下 载
篆刻工具
工具
一、初學者必備
1、刻刀——平口雙刃刀 2、砂紙——水沙紙 #320 #800 各一張 3、印石——巴林石或是泰來石 4、印床 5、雁皮宣——用以反拓上石及當印拓紙 6、印泥 7、小楷筆——用以反寫上石 8、紙 墨 硯 9、小鏡子——反驗印文用二、視情況添購 《书法名家教书法-篆刻入门》
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 一方藏书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 优美悦目的的布局构图,并有刀法生动的雕刻神 韵,更有藏书者的情致与个性。可谓“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
知识点
❖ 一般来讲,藏书印所选用的文字多是篆体,印中往 往有“藏书”“收藏”“珍藏”等字样。
❖ 藏书印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印章的文字镌刻成 凸状称朱文或阳文;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凹状称白文 或阴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2.3《方寸钤记 ——藏 书印》 ppt下 载
浅析韩登安多字印艺术特点
浅析韩登安多字印艺术特点作者:肖智芳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6期摘要:韩登安是著名篆刻书法家,是现代篆刻艺术工稳一派的代表,不仅因为他精整质朴、严谨而舒展的铁线篆印,更是因为其布局精妙、极尽穿插之能事的多字印创作。
他在多字印领域的精深造诣,正是由于先生专注而严谨的治印态度,深厚的篆书功力和文字功底,更是由于其锐意探索的创新精神,最终奠定了其在印学史上的杰出地位,这些对于我们后辈来说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多字印;篆法;技法;艺术创作一、韩登安篆刻艺术概述韩登安,原名竞,字仲诤,别署耿斋,印农,本翁等。
所居曰容漆楼、玉梅花庵等。
浙江萧山人,久居杭州,曾任西泠印社总干事。
韩登安先生以篆刻名世,从艺时间50余年,作印两三万方,并热心扶植印学后进[1]。
其篆刻以浙派为宗,穷源竟流,上下求索,取资广博,除传承浙派优秀传统外,上至古玺、汉印,下至明清流派如吴让之、徐三庚诸家以及同时代先辈如吴昌硕、邓散之等新的风格,都能不拘一格,广采博纳,形成了既深具浙派传统又自成新面的矫健清丽的风格,融婀娜与刚健于一体,是近现代篆刻艺术工稳一派的杰出代表。
韩先生早期喜摹徐三庚的印风,追求生动,故早期作品多婀娜之姿,后又主功浙派,以求稳健,同时又受吴昌硕影响,得其雄厚之姿,所作刀味,笔情墨趣浓重,气韵圆厚[2]。
27岁获识王福庵,他学王福庵能透过王圆润线条的表象,抓住以稳健的刀法立骨这一实质,线条以方为主。
韩登安先生的铁线篆印,精妙绝伦,所作刀法精整质朴,篆法严谨而舒展轻灵,绳墨之中有时代的气息。
总之,韩登安的篆刻艺术上溯周秦两汉古玺、宋元圆朱、明清流派篆刻,同时又取时风之所长,功力全面,工写皆擅长,作品颇受到当时文人喜爱,且评价较高。
二、关于韩登安多字印作品多字印是篆刻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特别是在近代,细朱文一系的篆刻家在这一领域的艺术表现突飞猛进,作品数量不仅多,且水平已超前代,韩登安先生更是其中的翘楚。
10年篆刻《三字经》
10年篆刻《三字经》史晓卿,现供职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政协办公室,他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从1999年开始,史晓卿利用业余时间,在书房埋头篆刻《三字经》全本,最近他终于为自己这一独特的文化传承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史晓卿结缘篆刻,还得追溯到1984年的一场全省中小学生书法比赛。
那时比赛的名称很有意思,不叫“书法比赛”,而叫“毛笔字比赛”。
史晓卿自小痴迷书法,喜欢照着字帖写毛笔字,既写正楷,也写隶书,有时候还会乱涂一气,美名其曰“狂草”。
史晓卿毛笔字写得好,在同学中是小有名气的。
当时教写字课的美术教师得到一个信息,省里要进行一次新苗奖毛笔字比赛,他就叫史晓卿写一幅字,寄到杭州参加初选。
史晓卿用隶书写了一幅字,竟初选过关,要到杭州参加正式比赛。
正式比赛是现场书写。
史晓卿发挥得不错,得了优秀奖。
当时没有一等奖二等奖这样的奖项,优秀奖就表示毛笔字写得很优秀了。
那届赛事搞得很隆重,除了书法比赛,还有参观西泠印社、名家授课等活动,时间持续一星期左右。
当时,全省参赛的200多名学生都住在西湖边上的一个招待所里,四个人一个房间。
巧的是,史晓卿和另外两名参赛学生与此次前来担任评委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正和老师住在了同一房间。
比赛之余,孙正和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篆刻的印章,并讲解起有关篆刻艺术的一些知识。
第一次看到篆刻的印章,让史晓卿大开眼界,觉得印章上的字弯弯曲曲的,很有一种神秘感。
他当即用1角2分钱从书店里买来了一本《吴昌硕篆刻选》,并且买来印章石和刻刀,照葫芦画瓢地刻了起来。
史晓卿说,自己从看到印章的那一刻起,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门浓缩于方寸间的艺术。
当时,史晓卿什么都不懂,是孙正和告诉了他一些最基本的篆刻常识和要领,他从杭州回来能玩游戏一样地刻印章了。
起初,刻刀很不听话,明明要往下刻的,手腕一抖,刀尖就滑到旁边去了。
刻坏了,他用砂布磨磨,重新再刻。
那段时间,磨下来的石屑总是把史晓卿的前胸弄得脏脏的。
二从上大学到参加工作,史晓卿喜欢书法的劲头一点也没有消退过,尤其是篆刻,其喜爱的程度有后来居上的味道。
经典印稿
奉车都尉(汉印)关内侯印(汉印)关中侯印(汉印)汉归义氐佰长(汉印)军假司马(汉印)校都尉印(汉印)校尉千人(汉印)兰干左校(汉印)凌江将军章(汉印)明威将军(汉印)前锋司马(汉印)巧工司马(汉印)长平乡印(汉印)卫园邑印(汉印)宜津阳印(汉印)平阴都司工(汉印)杨子方印(汉印)臣傅丘(汉印)接洽(汉印)潘刚私印(汉印)新成甲(汉印)肖形印•鸡肖形印•兔肖形印•羊肖形印•鼠猪肖形印•马肖形印•牛肖形印•龙肖形印•龙龙肖形印•鹿狼肖形印•狗肖形印•蛇肖形印•虎肖形印•马肖形印•猴肖形印•鸡肖形印•猴肖形印•猴肖形印•香炉肖形印•羊肖形印•马肖形印•鹅肖形印•鸟肖形印•双鱼世禄•永昌安雅(吴熙载)日慎一日(吴熙载)赵之谦印(赵之谦)赵之谦印(赵之谦)新西河左佰长(魏印)印完•悬针篆(魏印)遂久令印(汉白印)王昌之印•四灵文(汉印)日利•四灵文(汉印)右司马(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浙江都水(秦印)米亚(【传】米芾)赵孟頫印(赵孟頫)赵氏书印(赵孟頫)吾衍私印(吾丘衍)布衣道士(吾丘衍)王元章氏(王冕)文彭之印(文彭)文彭之印(文彭)七十二峰深处(文彭)天外宾琴罢倚松玩鹤(文彭)陈鸿宾印(丁敬)竹(王岳一)墨画(王岳一)竹篱茅舍(程邃)悠然见南山(董询)下里巴人(巴慰祖)敬身(丁敬)一笑百虑忘(黄宜)奚冈私印(奚冈)求是斋(陈豫钟)绕屋梅花三十树(陈鸿寿)一日之计(邓石如)意于古会(邓石如)千化范室(王石经)孺子牛(邓散木)俯首甘为孺子牛(邓散木)书(古印)平定县印(官印)千寻竹斋(吴昌硕)千寻竹斋(吴昌硕)千寻竹斋(吴昌硕)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吴昌硕)要知天道酬勤(齐白石)风前月下轻吟(齐白石)汤显祖印(朱简)德贤长寿(黄士陵)息存(黄士陵) 人生识字忧患始(黄士陵)江东步兵(苏宜)八砚楼(齐白石)若水有龙无功氏(何震)延赏楼印(何震)画梅乞米(徐三庚)若山有仙秋子(黄宜)逍遥游(王关)大欢喜(归昌世)荷花小舸(胡唐)胡唐印信(王声)得失寸心知知己有恩(齐白石)性刚才拙(齐白石)功名一破甑(齐白石)齐璜\宝(齐白石)兰亭(齐白石)山堂(蒋仁)随缘日有一钱惟买书中书省之印黄妃蘸印内府图书乾隆御玩淮阳王玺内府图书之印大清嗣天子宝康熙御笔之宝乾隆御笔惟几惟康大清帝国皇帝之宝边款边款边款边款边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车都尉(汉印)关内侯印(汉印)关中侯印(汉印)汉归义氐佰长(汉印)军假司马(汉印)校都尉印(汉印)校尉千人(汉印)兰干左校(汉印)
凌江将军章(汉印)明威将军(汉印)前锋司马(汉印)巧工司马(汉印)
长平乡印(汉印)卫园邑印(汉印)宜津阳印(汉印)平阴都司工(汉印)杨子方印(汉印)臣傅丘(汉印)接洽(汉印)潘刚私印(汉印)新成甲(汉印)肖形印•鸡肖形印•兔肖形印•羊
肖形印•鼠猪肖形印•马肖形印•牛肖形印•龙肖形印•龙龙肖形印•鹿狼肖形印•狗肖形印•蛇肖形印•虎肖形印•马肖形印•猴肖形印•鸡肖形印•猴肖形印•猴肖形印•香炉肖形印•羊肖形印•马肖形印•鹅肖形印•鸟肖形印•双鱼世禄•永昌
安雅(吴熙载)日慎一日(吴熙载)赵之谦印(赵之谦)赵之谦印(赵之谦)新西河左佰长(魏印)印完•悬针篆(魏印)遂久令印(汉白印)王昌之印•四灵文(汉印)日利•四灵文(汉印)右司马(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浙江都水(秦印)米亚(【传】米芾)赵孟頫印(赵孟頫)赵氏书印(赵孟頫)吾衍私印(吾丘衍)布衣道士(吾丘衍)王元章氏(王冕)文彭之印(文彭)文彭之印(文彭)七十二峰深处(文彭)天外宾琴罢倚松玩鹤(文彭)陈鸿宾印(丁敬)
竹(王岳一)墨画(王岳一)竹篱茅舍(程邃)悠然见南山(董询)下里巴人(巴慰祖)敬身(丁敬)一笑百虑忘(黄宜)奚冈私印(奚冈)求是斋(陈豫钟)绕屋梅花三十树(陈鸿寿)一日之计(邓石如)意于古会(邓石如)千化范室(王石经)孺子牛(邓散木)俯首甘为孺子牛(邓散木)书(古印)平定县印(官印)千寻竹斋(吴昌硕)千寻竹斋(吴昌硕)千寻竹斋(吴昌硕)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吴昌硕)要知天道酬勤(齐白石)风前月下轻吟(齐白石)汤显祖印(朱简)
德贤长寿(黄士陵)息存(黄士陵) 人生识字忧患始(黄士陵)江东步兵(苏宜)八砚楼(齐白石)若水有龙无功氏(何震)延赏楼印(何震)画梅乞米(徐三庚)若山有仙秋子(黄宜)逍遥游(王关)大欢喜(归昌世)荷花小舸(胡唐)胡唐印信(王声)得失寸心知
知己有恩(齐白石)性刚才拙(齐白石)功名一破甑(齐白石)齐璜\宝(齐白石)兰亭(齐白石)山堂(蒋仁)随缘日有一钱惟买书
中书省之印黄妃蘸印内府图书乾隆御玩淮阳王玺内府图书之印大清嗣天子宝康熙御笔之宝乾隆御笔惟几惟康大清帝国皇帝之宝边款边款边款边款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