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章节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7c97658e28ea81c758f5786a.png)
第七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是AA. 马克思B. 马克思和恩格斯C. 恩格斯D. 列宁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CA.推翻三座大山B.实现经济发展C.实现共产主义D.人民当家作主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剖析( )中阐发展望未来社会的BA.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B.资本主义的矛盾中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D.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中4、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D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D.各尽其能,按需分配5、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不复存在的原因是DA.人们的向往B.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消灭6、国家的消灭指的是CA.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B.阶级统治的消灭C.政治国家的消灭D.社会组织的消灭7、因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就有了AA.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B.生产关系实现高度和谐C.政治关系实现高度和谐D.国家关系实现高度和谐8、( )是能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BA.培训时间的大大延长B.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C.教育时间的大大延长D.活动时间的大大延长9、未来社会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完全取决于CA.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实际环境B.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D.未来社会的具体特征10、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DA.谋生手段B.教育的必备C.生活的爱好D.生活的第一需要11、共产主义里的分工是DA.自觉的新式的分工B.旧式分工的消除C.脑力与劳力分工D.生产者全面发展的分工1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B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1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 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16、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B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18、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9、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ac262d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f.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提出这一论断的经典作家是(A)。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人民群众的主体( D)。
A、是体力劳动者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3、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 D )。
A、人们可以改造和消灭社会发展规律B、人们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C、人们可以超越主观条件的制约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C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D )。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D、内容决定形式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CDE )。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2、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的表现有(ABE )。
A、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武器B、他们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C、他们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D、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E、他们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3、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ABC )。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4、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BE)。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ABCD)。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65c700b4c2e3f572763f5.png)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D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B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5.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D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B人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C人类能够摆脱必然性D人们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的改造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A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物的依赖性关系”是:B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9.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CA时间性概念B空间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D物质性概念11.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D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1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13.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1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B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6.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bf90b64afe04a1b171de4b.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 57:3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 )。
A 、宿命论观点B 、天命论观点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
A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 、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C 、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D 、私有制和公有制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
A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C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D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 、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B 、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 、生产工具的状况C 、劳动对象的利用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 )。
A 、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B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C 、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3、下列各项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内容的有( )。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和答案解析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78faa3cc22bcd126ff0cbb.png)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5.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D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 B人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C人类能够摆脱必然性 D人们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的改造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9.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C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11.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D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1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13.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1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6.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3a38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七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是AA. 马克思B. 马克思和恩格斯C. 恩格斯D. 列宁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CA.推翻三座大山B.实现经济发展C.实现共产主义D.人民当家作主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剖析( )中阐发展望未来社会的BA.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B.资本主义的矛盾中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D.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中4、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D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D.各尽其能,按需分配5、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不复存在的原因是DA.人们的向往B.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消灭6、国家的消灭指的是CA.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B.阶级统治的消灭C.政治国家的消灭D.社会组织的消灭7、因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就有了AA.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B.生产关系实现高度和谐C.政治关系实现高度和谐D.国家关系实现高度和谐8、( )是能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BA.培训时间的大大延长B.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C.教育时间的大大延长D.活动时间的大大延长9、未来社会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完全取决于CA.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实际环境B.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D.未来社会的具体特征10、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DA.谋生手段B.教育的必备C.生活的爱好D.生活的第一需要11、共产主义里的分工是DA.自觉的新式的分工B.旧式分工的消除C.脑力与劳力分工D.生产者全面发展的分工1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B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1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矛盾的B. 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 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16、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B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18、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9、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马原第七章练习题答案
![马原第七章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476de74afe04a1b071de12.png)
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 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BCD)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3、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 方法的是( B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马克思主义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 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段话出现在 (D) A.《资本论》中 B.《共产主义原理》中 C.《哥达纲领批判》中 D.《共产党宣言》中
2、人类解放的实现( ACD ) A.彻底摆脱束缚而获得自由 B.指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 C.彻底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D.最终消除人对人的剥削关系、压迫 关系、统治关系
3、 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BCD) A.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下列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程度不 同的发展阶段的有(BC) A.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出共产主 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 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 界极大提高 C.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D.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7、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D) A.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B.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 完整的发展 C.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 挥 D.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第七章
单选题
1、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 的第一需要,这表明劳动( D ) A.已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B.已成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 C.已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 D.已成为一种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活 动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2f0298d1f34693daef3ef6.png)
D.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国际交往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5)()
A.人的能动性 B.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实践能力
3.人的本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5.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6.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 重性。这两重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活动
D.由个人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 7 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65)()
A.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
B.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性活动
A.人既具有自然性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具有阶级性
7.社会形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郑州大学15年春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郑州大学15年春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96655ae284ac850ad0242b5.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C)。
A、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C、在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D、在社会分工的不同地位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B)。
A、建立革命政党B、国家政权问题C、创造革命理论D、发展社会生产力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D)。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D、私有制和公有制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D)。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C、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
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生产工具的状况C、劳动对象的利用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ABCDE)。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和改革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2、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有(ABCDE)。
A、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B、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C、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D、促进生产关系及生产结构的变革E、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3、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CDE)。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4、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CDE)。
A、它可以改变社会和自然的关系B、它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D、它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E、它可以使革命阶级受到锻炼和改造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有(ABCD)。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e4cd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5.png)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与答案第七章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法 D唯⼼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法3.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A原始社会的分配⽅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式4.在⼈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标 B前者体现了个⼈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5. 马克思主义认为⾃由是:DA⼈们选择的主动性 B⼈能够随⼼所欲,为所欲为C⼈类能够摆脱必然性 D⼈们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的改造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个联合体,在那⾥,每个⼈的⾃由发展是⼀切⼈的⾃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A《共产党宣⾔》中的⼀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段话 D《资本论》中的⼀段话7.“⼈的依赖性关系”是: A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与⼈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与⼈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与⼈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与⼈之间的关系8.“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与⼈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与⼈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与⼈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与⼈之间的关系9.实现了⼈的“⾃由个性”的发展,是: 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的⽣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的⽣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的⽣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的⽣存状态10.“必然王国”和“⾃由王国”是: C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11.下列属于⾃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DA奴⾪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12.必然王国和⾃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13.⾃由王国是指⼈们:DA处于绝对⾃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配的状态C允许⾃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社会关系主⼈的状态1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差别”的关键在于: DA消灭⼯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劳动和体⼒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A是⽭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6.江泽民说:“忘记远⼤理想⽽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向,离开现实⼯作⽽空谈远⼤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郑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满分题
![郑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满分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0639782e3f5727a5e96261.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至第08章(满分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世界观就是( B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3、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B )。
A、头脑中自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B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ABCDE)。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ABCE)。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C、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实现了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统一E、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BCDE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4、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分别是( CE )。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a9b028c3b9f3f90f76c61bc3.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 [单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答:D思维与存大的关系问题∙ 1.2 [单选] 人生观是人们对(B )。
答: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1.3 [单选]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B )。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1.4 [单选]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B )。
B、批判的、革命的∙ 1.5 [单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B、理论基础∙ 2.1 [多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ABCE )。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C、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E、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3 [多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
∙A、机械性 B、形而上学性 E、不彻底性∙ 2.4 [多选] 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思潮 C、科学主义思潮∙ 2.5 [多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
∙A、它做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B、它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C、它使得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1 [错]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3.2 [错]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 3.3 [错]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 3.4 [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 3.5 [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因未超过库中记录的成绩20分,本次成绩未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c8bc058f5f61fb73666f8.png)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A.具体细节B.一般特征C.具体阶段D.特殊规律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A.人们谋生的手段B.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C.休闲的手段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3.自由王国是指()A.共产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4.必然王国是指()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B.原始社会C.文明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C.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D.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6.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道路C.两种不同的理想D.两种不同的选择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环境的优化8.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C.人们能够摆脱必然性D.人们在对必然的认识基础上对客观的改造9.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它()A.具有客观可能性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C.具有客观必然性D.人类追求的目标1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是()A.夺取政权B.消灭阶级C.消灭剥削D.实现共产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D.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这两种社会状态是()A.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B.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3.下列属于共产主义涵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一种现实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4.自由王国是指()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5.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A.欧文B.圣西门C.傅立叶D.斯密6.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7.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依据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8.在共产主义社会()A.工农差别将消失B.城乡差别将消失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消失D.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将消失9.人的全面发展包括()A.体力和智力的发展B.才能和工作能力的发展C.社会联系的发展D.社会交往的发展10.在共产主义社会里()A.国家将消亡B.阶级将消亡C.三大差别将消失D.旧时的分工将消除三、辨析题1.共产主义是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2.自由就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1b9e7c9010a6f524ccbf85f9.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第一题,选择题(每题1分,5题共5分)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A,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B,发展生产力D,逐步提高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程度C,搞好阶级斗争2,认为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观点是()A,宿命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宿命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3,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指()B,一个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A,思想、文化和技术领域的重大变化c,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权力的变化D,反动阶级篡夺革命政权4,以及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意义是()A,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自然的历史完全一样C,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5,社会革命的最深根源在于()A,贫困和落后造成的人太多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D,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自然一样有其客观规律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d,人民的觉悟和积极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题共10分)1,1A,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B,认为物质资源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c,认为人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观点d,认为人民有先进的思想e,认为人民熟悉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2,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A,它能改变社会与自然的关系b,它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D,它使人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e,它能使革命阶级锻炼和改造3,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正确的观点应该坚持的有()A,承认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b,用阶级分析法C,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观点d,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e,使过去为现在服务,为现实服务4,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它是社会形态变化的质的变化和同一社会形态内的量的变化的动力c,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社会矛盾的手段e,它是阶级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性环节5,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认为()A、阶级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但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产生和存在的。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4f7a0f65ce0508763213eb.png)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5.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D A 人们选择的主动性B 人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C 人类能够摆脱必然性D 人们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的改造6.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这是: A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历史性概念 D 物质性概念 D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 1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A 两种不同的状态B 两种不同的选择C 两条不同的道路D 两种不同的理想13.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D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第七章习题及答案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2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B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C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8.“物的依赖性关系”是:B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CA 是矛盾的B 是两回事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6.江泽民说: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 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4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提出这一论断的经典作家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社会革命( )。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
C、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发生
3、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4、暴力革命是(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5、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
D、私有制和公有制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
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有()。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E、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它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
C、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它是解决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E、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4、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
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A、阶级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
B、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
E、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正确错误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正确错误
3、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错误
4、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
5、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
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