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结构
船舶主要结构
船舶由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一、主船体主船体,也可称为船舶主体。
它通常是指上甲板(或强力甲板)以下的船体,是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船舶主体是由甲板和外板组成一个水密的外壳,内部被甲板、纵横舱壁及其骨架分隔成许多的舱室。
外板,是构成船体底部、舭部及舷侧外壳的板,俗称船壳板。
甲板,是指在船深方向把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层的纵向连续的大型板架。
按照甲板在船深方向位置的高低不同,自上而下分别将甲板称为:上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
上甲板,是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纵向自船首至船尾连续的)甲扳。
第二、三??甲板,统称为下甲板。
沿着船长方向不连续的一段甲板,称为平台甲板,简称为平台。
在双层底上面的一层纵向连续甲板称为内底扳。
舱壁,是将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舱室的竖壁或斜壁,沿着船宽方向设置的竖壁,称为横舱壁;沿着船长方向布置的竖壁,称为纵舱壁。
在船体最前面一道位于船首尖舱后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防撞舱壁,又称船首尖舱舱壁。
位于尾尖舱前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船尾尖舱舱壁。
二、上层建筑在上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离舷侧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通常以符号B 表示船宽)4%的围蔽建筑物,称为上层建筑,包括船首楼、桥楼和尾楼。
其他的围蔽建筑物称为甲板室。
但是,通常不严格区分时,将上甲板以上的各种围蔽建筑物,统称为上层建筑。
(一)船首楼位于船首部的上层建筑,称为船首楼。
船首楼的长度一般为船长L(通常以符号L表示船长)10%左右。
超过25% L的船首楼,称长船首楼。
船首楼一般只设一层;船首楼的作用是减小船首部上浪,改善船舶航行条件;首楼内的舱室可作为贮藏室等舱室。
(二)桥楼位于船中部的上层建筑,称为桥楼。
桥楼的长度大于15%L,且不小于本身高度6倍的桥楼,称长桥楼。
桥楼主要用来布置驾驶室和船员居住处所。
(三)船尾楼位于船尾部的上层建筑,称为船尾楼。
当船尾楼的长度超过25%L时,称为长尾楼。
船尾楼的作用可减小船尾上浪,保护机舱,并可布置船员住舱及其他舱室。
船体主要构件结构图
船体结构图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体主要构件结构图
船体结构图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体的基本结构(课堂PPT)
船体由甲板、侧板、底板、龙骨、旁龙 骨、龙筋、肋骨、船首柱、船尾柱船体结构简单。
1
甲板结构
甲板(deck)是船体的重要构件,是船舶结构中,位 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内空间, 并将其水平分隔成层。甲板是船梁上的钢板,将 船体分隔成上、中、下层。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
13
舱壁结构
船上有许多横向和纵向布置的垂直 隔板叫舱壁,舱壁又分水密舱壁、 液体舱壁、制荡舱壁、轻舱壁、防 火舱壁
14
首尾端结构
首尾位于船舶的最前端和最后端,主要受局部外力作 用,船首结构也包括船底、舷侧、甲板等部分,船首 最前端有首柱,船体两舷结构在此相会合。从首柱到 放撞舱壁之间的舱室叫首尖舱。舱内设有锚连舱。可 用来存放锚链。船首形状分为直立型首、前倾型首、 飞剪型首、破冰型首。
船首柱和船尾柱 船首柱和船尾柱分
别安装在船体的首端和尾部,下面同龙
骨连接,它们能增强船体承受波浪冲击
力和水压力,还能承受纵向碰撞和螺旋
桨工作时的震动。
6
旁龙骨
旁龙骨 旁龙骨是在龙骨两侧的纵向构件。 它承受部分纵向弯曲力矩,并且提高船 体承受外力的强度。舰船的旁龙骨常用 长方形截面松木条制作。
7
肋骨结构
9
舷侧结构
舷侧结构(sideshellconstruction)是指连接船底 和甲板的侧壁部分,它要承受水压力、波浪冲 击力、碰撞力、冰块的冲击和挤压力、甲板负 荷、舱内负荷、总纵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等外 力的作用,是保证船体的纵向强度、横向强度, 保持船体几何形状和侧壁水密的毛要结构
10
舷墙结构及其作用
• 舷墙是 在上层甲板沿两舷所装设 的竖板 。主要作用是用以防浪和 保护人身安全
古代小船的结构
古代小船的结构
古代小船的结构主要包括船身、船底、船帆等部分。
船身分为船头、船尾和船中段,船头一般比船尾稍高,以便抵御海浪,船中段略宽,以便稳定船体。
船底分为龙骨、船底板和船肋等部分,龙骨是船的骨架,船底板则是覆盖在龙骨上的厚木板,船肋则增加船的强度和稳定性。
船帆分为方帆、三角帆等,方帆适用于顺风行驶,三角帆适用于逆风行驶。
在古代,船的结构主要依靠木材和缝纫制作,经过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船型,如扁舟、艇、战船等。
- 1 -。
古代船的结构
古代船的结构古代船是人类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通过船体结构的设计和制造,人们能够在水上进行货物运输、探险和战争等活动。
古代船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船只,如木质船、桨船、帆船等。
本文将就古代船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船体结构古代船的船体结构是船只的骨架,承载着船只的重量和各种力的作用。
船体结构通常由船首、船尾和船体组成。
船首是船体前部,用于减小船体阻力,使船只能顺利前进。
船尾是船体后部,用于稳定船只的航行方向。
船体则是连接船首和船尾的部分,形状多为长方形或椭圆形,以提供足够的载货空间。
二、船首结构船首结构是船首部分的设计和制造,用于减小船只前进时的阻力。
在古代船的结构中,船首通常采用尖锐的形状,以减小水流对船只的阻碍。
同时,船首还常常装有船首铁,用于加强船首的强度,防止碰撞和抵御浪涌。
三、船尾结构船尾结构是船尾部分的设计和制造,用于稳定船只的航行方向。
在古代船的结构中,船尾通常采用平坦的形状,以提供稳定的支撑面积,并减小船只的滚动和抬头。
船尾部分还通常装有舵和舵柄,用于控制船只的航向。
四、船体结构船体结构是连接船首和船尾的部分,形状多为长方形或椭圆形。
船体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要考虑到船只的稳定性和强度。
为了增加船体的稳定性,船体通常会设计成宽下窄上的形状,即船体底部较宽,上部较窄。
这样的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浮力和抗倾覆能力。
为了增加船体的强度,船体通常会采用纵横交错的船板组成,以增加整体结构的坚固性。
五、船舱结构船舱是船体内部的空间,用于装载货物和乘客。
船舱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要考虑到货物和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
为了确保货物的稳定和安全运输,船舱通常会装有船舱门和货舱,以防止货物在航行中滑动和受损。
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船舱还会设计船舱座位和卧铺,以提供乘客的休息和就餐空间。
六、船桨结构船桨是船只的动力来源,用于推动船只前进。
在古代船的结构中,船桨通常由木材制成,形状为长条状,一端连接船体,另一端呈扁平状,用于与水面产生推力。
船的基本结构介绍
船的基本结构介绍船舶,船,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
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古称舳舻)、轮(船)、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艇,小型船称为舢舨、艇、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船、船舶或船艇。
基本结构利用机器推进的大船都可称为轮船。
小一点的船叫小船(舟或艇)。
每一只轮船都有一个叫船身的身体。
早期的轮船是木制的,在船两侧或尾部装有带桨板的轮子,用人力转动轮子,桨板向后拨水使船前进。
现在的轮船,船身多用金属制成,以发动机作动力,并使用了螺旋桨。
所有的船体都是中空的,因而重量较轻,能浮在水面上。
船锚一般位于船头,也有前后都有船锚的,而螺旋桨则总是装在船尾。
船体由甲板、侧板、底板、龙骨、旁龙骨、龙筋、肋骨、船首柱、船尾柱等构件组成。
龙骨:龙骨是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
它主要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矩,制作舰船模型时要选择木纹挺直、没有节子的长方形截面松木条制作。
旁龙骨:旁龙骨是在龙骨两侧的纵向构件。
它承受部分纵向弯曲力矩,并且提高船体承受外力的强度。
舰船的旁龙骨常用长方形截面松木条制作。
肋骨:肋骨是船体内的横向构件。
它承受横向水压力,保持船体的几何形状。
舰船模型的肋骨常用三合板制作。
龙筋:龙筋是船体两侧的纵向构件。
它和肋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以便固定船侧板,并能增大船体的结构强度。
舰船模型的龙筋通常也由长方形的松木条制作。
船壳板:船壳板包括船侧板和船底板。
船体的几何形状是由船壳板的形状决定的。
船体承受的纵向弯曲力、水压力、波浪冲击力等各种外力首先作用在船壳板上。
舰船模型的船壳板可以用松木条、松木板拼接粘结而成。
舭龙骨:有些船体还装有舭龙骨,它是装在船侧和船底交界的一种纵向构件。
它能减弱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摇摆现象。
舰船模型的舭龙骨可以用厚0.5~1毫米的铜片或铁片制作。
三大主流船舶结构特点
⒊抗扭箱上的甲板、外板、和纵舱壁板都需加厚
甲板结构特点
⒈单层甲板纵骨架式
⒉为提高装卸效率,散货船的每个货舱设2 ~3个舱口,且舱口宽度较大
⒊货舱顶部舷边设三角形顶边水舱
⒈一般是单层甲板纵骨架式,小型油船也有采用横骨架式
⒉采用高腹板的甲板纵桁(制荡纵桁)、强横梁和密集的甲板纵骨
⒊纵骨架式(船长大于190m)
离船底和甲板0.1D以内的舷侧纵骨应连续穿过横舱壁
⒋双壳油船(载重量大于5000t的油船必须设置)
1由舷边舱和双层底组成,其空间可作为压载舱
2纵骨间距与舷侧纵骨间距相同
3双壳内与货油舱壁的水平桁同一高度处应设置纵向连续的平台(不可开人孔)。
⒈采用双层壳板结构,形成舷边舱
⒊在横舱壁下、舱长的中点以及距横舱壁1/4舱长处都应设实肋板
舷侧结构特点
⒈舷顶部、舭部设有顶边舱、底边舱
⒉一般为单舷侧单一肋骨,肋骨的下端用肘板与顶底边舱连接
⒊总长在150m以上的新建散货船要用双舷侧
⒈过去的老式油船都采用单舷侧结构,其特点是采用高腹板的构件和高大肘板
⒉中小型油船采用横骨架式
由主肋骨和舷侧纵桁组成
三大主流船舶结构特点
散货船
油船
集装箱船
船底结构特点
⒈纵骨架式双层底结构(肋板间距不大于2.5m,船底纵桁间距不大于3.6m)
⒉广泛采用箱Biblioteka 中底桁结构⒊靠近舷侧设有底边舱(有设置纵骨和无纵骨两种形式)
⒈过去的老式油船的货油舱底一半多采用纵骨架式单层底结构,现代的大中型油船一般都是双底双舷侧结构
⒉根据船的大小设置1~3道纵舱壁,将船宽方向分隔成2~4个货油舱
船体制图(结构部分)
Logo
船舶结构
图 双壳油船横剖面示意图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图 双壳油船横剖面结构图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内河船受航道和吃水的限制,船长较短,船型宽而扁平, 吃水浅,因此大多数中小型的内河船舶都采用单一横骨 架式结构。图所示为内河小型货船的横剖面结构。其甲 板、底部和舷侧均采用横骨架式单层结构。底部略向两 舷升高。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船体的基本组成
通常船体可大致分为主船体(hull)和上层建筑 (superstructure)两部分。 上层建筑:首楼(forecastle)、桥楼(bridge)、尾楼 (poop)及甲板室(deck house)。 主船体包括:船首(stem)、船中(midship)和船尾 (stern);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主船体是船体结构的主要部分,是由船底(ship bottom)、 舷侧(ship side)、上甲板(upper deck)围成的水密的 空心结构。其内部空间又由水平布置的下甲板(lower deck)、沿船宽方向垂直布置的横舱壁(transverse bulkhead)和沿船长方向垂直布置的纵舱壁(longitudinal bulkhead)分隔成许多舱室。货船上通常有货舱、机舱、 首尖舱和尾尖舱等舱室。首、尾端的横舱壁也叫首尖舱舱壁 (forepeak bulkhead)和尾尖舱舱壁(afterpeak bulkhead)。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分类
小结
船舶的分类多种多样,较为常规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用途 分类。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是最为常规的船型,也是占 世界造船总量前三的船型。 此外,这里解释一下船、舰和艇的概念。 船:通用词,多用于常规民用或者特殊用途的。 舰:大型水面战斗船只。 艇:小型水面战斗船只、高速水面船和水下航行类。
船的结构原理
船的结构原理
船的结构原理是指船体的设计和构造,以使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并具备稳定性、承载能力和航行能力。
船体结构一般分为船舱、船板、龙骨和强化材料等部分。
船舱是指船体内部的空间,包括货舱、客舱和机舱等。
船板是船体的侧面和底部,一般由具有良好密封性和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或合成材料制成。
龙骨是船体的主要支撑结构,通常位于船体的底部,其形状和数量根据船型和使用要求而定。
强化材料如横梁、纵横框架和支撑柱等用于增强船体的刚性和稳定性。
船体的构造原理主要包括浮力原理和稳定性原理。
浮力原理是指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只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量,使船能浮在水面上。
稳定性原理是指船体的形状和重心位置对船的平衡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航行过程中,船体的稳定性需要通过调整货物的位置和船舶的配重来保持。
此外,船体结构还考虑了船舶的承载能力和航行能力。
设计时需要根据航行的目标、船舶的用途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船舶的承载能力和航行能力取决于船体的结构强度和船型设计等因素,常用的船型有单体船、双体船和多体船等。
总之,船的结构原理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构造,使船体能够具备浮力、稳定性、承载能力和航行能力,以满足不同航行需求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船体主要构件结构图
船体结构图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体主要构件结构图
船体结构图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舶主要结构
船舶由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一、主船体主船体,也可称为船舶主体。
它通常是指上甲板(或强力甲板)以下的船体,是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船舶主体是由甲板和外板组成一个水密的外壳,内部被甲板、纵横舱壁及其骨架分隔成许多的舱室。
外板,是构成船体底部、舭部及舷侧外壳的板,俗称船壳板。
甲板,是指在船深方向把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层的纵向连续的大型板架。
按照甲板在船深方向位置的高低不同,自上而下分别将甲板称为:上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
上甲板,是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纵向自船首至船尾连续的)甲扳。
第二、三??甲板,统称为下甲板。
沿着船长方向不连续的一段甲板,称为平台甲板,简称为平台。
在双层底上面的一层纵向连续甲板称为内底扳。
舱壁,是将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舱室的竖壁或斜壁,沿着船宽方向设置的竖壁,称为横舱壁;沿着船长方向布置的竖壁,称为纵舱壁。
在船体最前面一道位于船首尖舱后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防撞舱壁,又称船首尖舱舱壁。
位于尾尖舱前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船尾尖舱舱壁。
二、上层建筑在上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离舷侧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通常以符号B 表示船宽)4%的围蔽建筑物,称为上层建筑,包括船首楼、桥楼和尾楼。
其他的围蔽建筑物称为甲板室。
但是,通常不严格区分时,将上甲板以上的各种围蔽建筑物,统称为上层建筑。
(一)船首楼位于船首部的上层建筑,称为船首楼。
船首楼的长度一般为船长L(通常以符号L表示船长)10%左右。
超过25% L的船首楼,称长船首楼。
船首楼一般只设一层;船首楼的作用是减小船首部上浪,改善船舶航行条件;首楼内的舱室可作为贮藏室等舱室。
(二)桥楼位于船中部的上层建筑,称为桥楼。
桥楼的长度大于15%L,且不小于本身高度6倍的桥楼,称长桥楼。
桥楼主要用来布置驾驶室和船员居住处所。
(三)船尾楼位于船尾部的上层建筑,称为船尾楼。
当船尾楼的长度超过25%L时,称为长尾楼。
船尾楼的作用可减小船尾上浪,保护机舱,并可布置船员住舱及其他舱室。
船体结构与结构设计
结构优化方法
采用数学优化方法对船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如有限元法、遗传 算法等。
结构优化目标
以最小化建造成本、最大化结构强度和刚度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流程
根据初步设பைடு நூலகம்和技术设计的结果,建立船体结构的数学模型,然后 采用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得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03 船体结构分析
船体结构的静力分析
船体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等也是影响船体结构安全的重要 因素,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以确保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船体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船体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是通过概率统 计的方法,对船体结构在各种工况下 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船 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船体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可以采用多种 方法,如概率法、模糊数学法、贝叶 斯法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可靠性分析和评估。
船体结构的可靠性分析需要考虑各种 不确定因素,如材料性能的波动、载 荷的变化等,以全面评估船体结构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
船体结构的寿命预测与评估
船体结构的寿命预测与评估是通过对船体结构的疲劳寿命、腐蚀寿命等方面的预测 和评估,以确定船体结构的剩余寿命和使用寿命。
船体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与评估需要考虑各种载荷条件下的疲劳损伤和累积损伤, 以全面评估船体结构的疲劳寿命和剩余寿命。
4. 建造检验
在建造过程中对船体结构 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 要求和质量标准。
船体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横骨架式
船体结构的横向骨架较密,而纵向 骨架较疏。这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 较小型的船舶,如渔船、游艇等。
纵骨架式
船体结构的纵向骨架较密,而横向 骨架较疏。这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 较大型的船舶,如货船、油轮等。
船体结构图文介绍
3船体结构(ConstructionofShipHull)船体是由骨材和钢板组合而成的复杂结构体。
由于骨材布置的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船体结构形式。
船体结构各部位的作用不同,各个结构的细节也不相同。
现将船体进行分解,按各个部位给出结构细节的名称。
3.1船体结构形式船体横向布置的骨材间距较小,纵向布置的骨材间距较大,这种船体结构称为横骨架式结构;船体横向布置的骨材间距较大,纵向布置的骨材间距较小,这种船体结构称为纵骨架式结构。
船体的强力甲板和船底采用纵骨架式结构,而舷侧和下甲板采用横骨架式结构,这种船体结构称为混合骨架式结构。
图3.1.1单甲板横骨架式船体结构图3.1.1单甲板横骨架式船体结构transverseframingsystemofsingle-deckhull甲板板deckedplate舷顶列板topsideplate,sheerstrake舷侧外板sideplate舭列板bilgestrake船底板bottomplate龙骨centerlineverticalkeel平板龙骨flatkeel,platekeel旁内龙骨sidekeelson梁肘板beambracket甲板纵骨decklongitudinal肋骨frame强肋骨webframe舷侧纵骨sidelongitudinal肋板floor横梁beam横舱壁板transversebulkheadplate图3.1.2有二层甲板横骨架式船体结构图3.1.2有二层甲板横骨架式船体结构transverseframingsystemoftwo-deckedhul l上甲板upperdeck上甲板舱口围板hatchcoamingonupperdeck甲板间肋骨tweendeckframe二甲板seconddeck甲板横梁deckbeam二甲板舱口围板hatchcoamingonseconddeck船侧外板sideplate舱内肋骨holdframe肘板bracket横梁beam舭肘板bilgebracket主肋板mainfloor内底板innerbottomplate舭部外板bilgestrake舭龙骨bilgekeel图3.1.3纵骨架式船体结构扶强材stiffener旁底桁bottomsidegirder船底板bottomplate中底桁bottomcentralgirder图3.1.3纵骨架式船体结构longitudinalframingsystemofhull 上甲板upperdeck甲板纵桁deckgirder甲板纵骨decklongitudinal舷侧外板topsideplating强横梁webbeam水平扶强材horizontalstiffener 强横梁webbeam肘板bracket舷侧纵骨decklongitudinal纵舱壁longitudinalbulkhead强肋骨webframe撑材strut肋板floor面板faceplate肋板bottomtransverse舭龙骨bilgekeel船底纵骨bottomlongitudinal船底纵桁bottomgirder船底板bottomplate图3.1.4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combinedframingsystemofhull船底板bottomplate中纵桁centergirder旁纵桁sidegirder内底边板marginplate船底纵骨bottomlongitudinal内底板innerbottomplating内底纵骨innerbottomlongitudinal肘板bracket主肋板mainfloor舭龙骨bilgekeel舱内肋骨holdframe甲板纵桁deckgirder舷侧外板sideplating上甲板upperdeck甲板纵桁deckgirder甲板纵骨decklongitudinal甲板横梁deckbeam二层甲板seconddeck三层甲板thirddeck图3.1.4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3.2船首结构船的首部是指上甲板以下,防撞舱壁以前的船体,这部分船体处于船的最前端。
船体结构——精选推荐
船体结构专题报告一、船体的基本组成船舶结构随着船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对于钢结构船舶来说,全船结构分为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两部分。
主船体是由船舶外板和连续的上甲板包围起来的水密空心结构。
主船体部分有船首部、中部、尾部组成。
每一部分都是由船底、舷侧、上甲板形成水密的空心结构。
在主船体空心结构内部又用水平的与垂直的隔壁分隔成许多舱室。
其中,首尾贯通的水平隔壁称下甲板,垂直的隔壁称为舱壁。
安装在船宽方向的舱壁称为横舱壁,安装在船长方向的舱壁称为纵舱壁。
为了加强船体首尾端结构,在首尾端设置有首尾柱。
上层建筑是指上甲板原始的各种围壁建筑物,上层建筑部分有首楼、桥楼、尾楼、甲板室及各种围壁建筑。
现代船舶主要分前机型、中机型、尾机型。
其中以尾机型为主。
二、船体板架结构的组成及名称船体结构中除了首柱、尾柱及各种支柱等构件以外,一般其结构都是由板材和型材按一定的结构要求连接而成。
用于支撑外板、甲板板、舱壁板、内底板及平台板的一切型材统称为船体骨架,通常有人认为船体结构是由板和骨架组成。
由板和骨架组成的近似平面结构称为板架结构,船体主要由船底板架结构、舷侧板架结构、甲板板架结构和舱壁板架结构三、船体骨架形式(1)横骨架式船体结构全部由横骨架式板架结构组成,横骨架式结构简单,建造容易,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好,又因其肋骨和横梁尺寸较小,故舱容利用率较高且便于装卸。
这种结构在每个肋位上都设置横向构件,横骨架式结构施工方便,一般应用于对横向强度要求较高而对总纵强度要求不高的沿海中小型船舶和内河船舶。
(2)纵骨架式船体结构全部由纵骨架式板架结构组成,具有较好的纵向强度,一般应用于对总纵强度要求较高的大型海洋船舶,目前有些内河船舶也才采用这种骨架形式。
但是由于纵向构件的增多大大的提高了船舶的总纵强度,因此可以选用较薄的板材,使船舶自重减轻,但施工建造比较复杂,同时由于横向构件尺寸的加大使货舱舱容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影响载货量,且装卸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