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十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一)

最近,在上海市委提出的“十五”发展规划建议中,突出强调上海“十五”’时期的发展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这一思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上海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是上海继“八五”计划期间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九五”计划期间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在取得显著成绩后所确立的一个更高层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它将全面增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龙头的地位,并为上海真正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大都市打下深厚的基础。一、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背景上海作为全国的上海,其发展规划不仅要针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实际发展状况,而且必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向和内在要求。从这一角度观察,我们看到,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态势发生深刻变化条件下的重要应对战略,同时也是上海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一)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内在要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主要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幼稚期,加上我国原先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层次较低,更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以本地的社会经济繁荣为目的而进行自我扩张的发展模式,经济能量、产业结构比较分散、国民经济整体的专业化协作联系被割裂,各经济部门间的协调性差,产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度存在缺陷,资源有效利用遭受阻碍,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被压抑。这些缺陷导致我国国民经济目前的主要特征是:发展速度不慢,经济

总量不小,但经济质量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因此,如何有效调整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对我国现有经济能力进行全面整合,努力在目前已经具有的经济总量基础上增强国民经济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在全球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在以上探索过程中,以提高我国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来构建有机的区域性、全国性的经济协调和运作体系,强化国民经济的专业化协作程度,从而带动周边地区或更大区域,乃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回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思路,正越来越被接受和实施。我国的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辐射点,及重要的产业联系与分工协作架构的组织者。(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在全球化条件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战略性举措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出现新的格局。其特征是: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世界各国市场全方位开放,资源利用和全产体系愈益全球化配置。导致强国的竞争优势全面凸现,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获取更大利益,而弱势竞争力国家则陷入困境之中。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综自竞争力已成为在世界市场中取胜的重要法宝。适应这一国际大趋势及国内经济发展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也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强调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以有效应对我国即将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开放后所面临的挑战和机

遇。这一发展战略在我国“十五”计划建议中得到突出的体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水平较低。但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整体上已成为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大国,但还远远不是经济强国,我们在人均水平方面还是很落后。进入世界竞争市场,我们将面对着强劲的竞争对手。如何取胜的重要策略是扬长避短,发挥我们的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以整体力量迎接挑战。因此,我国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十分强调提高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是有深刻背景的。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则是增强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健。(三)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上海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中国的特大型城市,也作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一上海来说,如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是上海经济在新世纪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比较国内外城市经济的发展特点、城市经济功能的作用机制、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充分吸收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提高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具有深刻的意义。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三个龙头”,特别是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环境中,上海经济所面对的问题十分艰巨。回顾上海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需要提高和完善的方面。上海在九十年代主要实施了快速的经济外延扩张,使得上海经济取得全面的长足进步,城市功能和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但问题在于这种发展还高限在比较浅显的层次,各种经济能量的增长还没

有形成种强大的合力,形成为强劲的综合竞争力,使得上海经济的能力还没有在世界市场、甚至在国内市场中真正表现出来。上海经济存在着看看不错,用用可以,但在国内外市场中真刀真枪地进行竞争就暴露出很多弱点的状况。经过“八五”和“九五”时期上海经济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海正从外延的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转向深刻的似内涵增强为主的发展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结构,招强实力,形成合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真正推动上海在更加开放的国内外市场中崭露头角,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及中国特色(一)关于竞争力的一般理论阐述竞争力的概念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竞争力内涵在本质上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要求而不断发展、修正、完善的过程。今天我们强调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明确目的的。因此,在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既要吸取国内外关于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般理论贡献,更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有针对性、有效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有以下的大致归类:(1)市场性竞争力优势理论。在以实物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中的主要竞争是产品竞争。因此,早期的竞争力分析的焦点集中在这一方面,其代表者是亚当.斯密基于资源禀赋而建立起来的绝对成本优势与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及其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以市场竞争竞争是相同产品的竞争为依据,提出产品成本是竞争占优的决定性因素。时至今许,这一理论观点仍

是建立市场竞争力优势的主要基础。当然,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主要是基于资源禀赋,因此导致了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等。在这方面,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的集聚所产生的相互间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但今天的成本优势被认为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如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度因素、人力资源素质等。但在同类型产品的竞争中,成本高低仍是一个综合性的竞争力优势表现。(2)体制性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力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它们主要是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认为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这些观点主要是从现代市场竞争的基本体制性因素──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制、公共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判。(3)其他有特色的竞争力优势理论。以熊彼特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为依托;以波特为代表的系统准竞争力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国内各方面经济资源和要素分工协作的体系化;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