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发展史
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媒体的发展历史及商务应用的实例

一.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媒体的发展历史及商务应用的实例1.历史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中国,报纸的普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新闻业得以成熟。
而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报纸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可如今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报业开始渐渐衰败,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对人们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报纸,在新时代电子媒体的角逐中逐渐没落。
广告则是报纸行业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报纸广告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视觉刺激,不似其他广告媒介,如电视广告等受到时间的限制。
而且报纸可以反复阅读,便于保存。
报业的广告主要为商业广告,也包括一些通告通知,启示以及文化娱乐广告等,而位于“报眼”位置显著广告费特别高。
报纸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于报社本身的建设与拓展。
学生评价:报纸行业在几世纪前大面积地普及并达到了饱和,可是随着新电子媒体的发展与世界无止境地迅速更新,报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开始逐渐失去其在众媒体中的地位,我们看待报业不得不以悲观的视角。
而现今的年轻人读报之人更是少得可怜,这无疑是对报纸行业又一大重创。
报业的终结,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
2.真正的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劣势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
广播在全球已被视为一个庞大的通信工具。
全世界的广播事业不断发展,现已逐步形成全球性的广播网。
广播的一大商业应用跟报纸一样,都是广告。
而广播在电视出现之前,十分地受大众人民欢迎。
广播广告在电视出现之后便稍有下降之势,然而,从多年的发展趋势上看,广播广告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其传播及时,覆盖面广,制作方便,消耗不高的特点备受商者的喜爱。
学生评价:广播是靠声音来传播的。
声音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传播了信息,还对这些信息融进了传播方的认识,从而对人们理解、接受信息提供帮助。
以声音为传播特色,其魅力还在于,无论受众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广播适合所有的人。
无论是其自身的运行成本,还是受众的接收成本,广播的各种费用都是最低的,最经济的。
历史:近代报纸的发展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表现:
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 动时期《新青年》。
《时务报》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 。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 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 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 地称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主要阵地。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
③、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 时期不少报纸停办。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 荣景象者超过10%。 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 加到2000年的8 725种。
(2)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16课 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表现: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 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开创了 国人办报的先例。)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 《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 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 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 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 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 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 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 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 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 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 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 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 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 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 前夕,该报终刊。
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

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泰晤士报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广播报纸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85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
泰晤士报通过其可靠的报道和深入的分析,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读者首选。
泰晤士报的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
他在1785年创建了一份名为"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的报纸,主要以商务、金融和政治新闻为主题。
沃尔特是一位商人,在他的报纸中设立了商业广告专栏,以增加收入。
这使得报纸得以维持下来,并在1788年更名为"The Times"。
19世纪初,泰晤士报开始发行大约2,000份的拼音版(Times New Spelling Book)。
这一举措意味着改革,因为许多人还不识字,尽管英国的识字率相对较高。
泰晤士报的这一步骤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从该报的报道中受益。
19世纪中期,泰晤士报在印刷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由于奥古斯特·克雷斯维克的引领,报纸开始使用立体活字印刷,这使得字体更加清晰,易于阅读。
此举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质量和读者的满意度。
20世纪初,泰晤士报有了一个新的所有者,北克利家族。
他们对该报进行了重大改革,并将其重新定位为政治和商业新闻领域的权威。
该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大众媒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20世纪后期,随着电子媒体的出现,泰晤士报不断转型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它推出了在线和电子版的新闻报道,使得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最新的新闻。
此外,泰晤士报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了强大的存在,通过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平台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
如今,泰晤士报作为英国最重要的媒体之一,仍然坚持着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专业的评论分析。
它的报道范围涵盖了全球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
无论是在印刷版还是在线版上,泰晤士报都保持着其传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总结起来,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适应变革的过程。
报纸起源和记者诞生及其演进发展的历史轨迹

鲞垫===勇 童堡翼塑 簦宝 鳌 l 篮 。 当年 在意 大 利的 著 名的 水城 威 尼
元 化和 多重 化
J 斯 ,手 抄 新 闻 的 运 作 者 或 张 贴 于 公有 点像 安 民告 示和 张榜 公布 ,只 是 多 了设置 绳或 栏杆 ,想 进来 阅读 ,须 买
了竞 争 ,在 这种 情 况下 ,再靠 一人 身 兼 f 这 些人 却是 人 类 有史 以来 第 一批 真正
数任 干多种工作 ,已不能适应 报业 发展 靠 新 闻 为 生 的 职 业 新 闻 工 作 者 ,是 全 世
和竞 争 的需要 ,于是 ,记 者 、编 辑 、出版 界 新 闻人 的 真 正 开 山鼻 祖 。法 国 G.W eill
于是 便 出现 了 专 门 以采 集 和 出卖 消 息 为 生 的 人 .他 们 分 别 搜 集 政 治 事 件 、物价 行情 、船舶起 航等 方面消息 ,并 对重大事件进行记录。他们将采集来 的 信 息或手抄 形成单 篇新 闻,或刊 刻公开 出售。 1566年 ,《威 尼斯新 闻》诞生 ,出 现 了专 门 以办报提 供 各种 信 息 为职 业 的人 ,而且 规模 越 来越 大 ,尽 管 当时这 个人群 还未被称 为“记者 ”。但他们 的工 作 与记 者无异 ,被 认为是现 代记者 的雏 形 。
者 是 在 欧 洲 的 威 尼 斯 诞 生 的 。记 者 通 常
l赣 麓糕嚣 l 霉l;赣 l籀 琵《聪 糍 嚣 囊i囊麓 藏i嚣 f
壅堑鐾豳隧
圃
堑型 体亟速夔童 攫 坌
被誉为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
J
报 纸 的简 单定 义 是 以刊载 新 闻为
l
主 的 定 期 连 续 向公 众 发 行 的 印刷 品 。十
中国报纸的发展史

中国报纸的发展史说起来咱们国家的报纸啊,那可真是历史悠久,故事多多,就像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让人越看越有味儿。
想当年,清朝那会儿,报纸还是个稀罕物,老百姓想看个新闻,得靠茶馆里的说书人,或是街头巷尾的闲聊。
可那时候的报纸,多半是给当官的、有钱人看的,普通老百姓啊,只能听听风声,摸摸边儿。
但你别说,这报纸啊,它就像是春天里的嫩芽,早晚得破土而出。
到了民国,嘿,报纸就开始遍地开花了。
什么《申报》、《大公报》,还有咱们熟悉的《新华日报》,那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那时候的报纸,就像是老百姓的耳目,让大伙儿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大事。
报纸的内容啊,也是五花八门,有讲国家大事的,有聊家长里短的,还有登广告找人的。
记得我小时候,还经常在报纸上找小伙伴丢的钥匙串呢,那时候觉得报纸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而且啊,那时候的报纸排版,虽然简单,但看着就是舒服。
大标题醒目,小新闻也不含糊,读起来就像是在跟老朋友聊天一样亲切。
特别是那些老记者写的文章,文笔流畅,情感真挚,读着读着就能把人带入那个时代,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也在不断地变。
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到多元,报纸就像是个魔法师,总能变出点新花样来。
特别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报纸也开始跟网络接轨了,什么电子版、手机版、微信公众号,应有尽有。
这样一来啊,看报纸就更方便了,随时随地都能看。
不过啊,虽然现在的信息渠道多了,但报纸在我心中的地位啊,还是不可替代的。
每当拿到一份报纸,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啊,就像是拿到了一个装满故事的宝盒。
翻开它啊,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啊,我觉得啊,这报纸啊就像是咱们国家的一部活历史书啊。
它记录着咱们国家的变迁和发展啊也承载着咱们老百姓的情感和记忆啊。
无论时代怎么变啊这报纸啊都会一直陪伴着咱们走下去啊。
初中厉史各个时期的报纸

初中厉史各个时期的报纸
1、《申报》:1872年一位名叫XX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时务报》、《国闻报》和《万国公报》:戊戌变法时期,比较著名的是由XXX、XXX、XXX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和XX在天津主编的《国闻报》;中国近代有2个名叫《万国公报》的刊物。
一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XXX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
同时也是一份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刊物之一。
二是XXX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也创办了一份报纸名为《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自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
由46期开始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3、《民报》:辛亥革命时期比较著名的报刊就是《民报》。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
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
4、《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报刊是XXX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XXX、XXX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在国内文坛有广泛的影响,其主要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5、《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缅甸报纸历史发展历程

缅甸报纸历史发展历程缅甸报纸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英国殖民者开始在缅甸建立专门的报纸,主要是为了宣传和维护他们的殖民统治。
最早的缅甸报纸是由一些英国殖民者创办的,如《缅甸短讯报》(Burma Recorder)和《仰光评论报》(Rangoon Gazette)。
这些报纸主要用英文出版,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以反映和宣传英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
然而,随着缅甸人民对殖民统治的不满和抵抗逐渐增加,缅甸人开始自己创办报纸,以反映他们自己的声音和利益。
一些早期的缅甸报纸如《缅甸新闻报》(Burma News)和《缅甸时讯报》(Burma Times)开始出现。
这些报纸用缅甸语出版,内容更加关注本土事件和民生问题。
缅甸报纸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一些挫折和限制。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政府对报纸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控制,对反抗统治的言论进行了打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人民的意识觉醒和民主运动的兴起,报纸成为了传播理念、交流观点和争取民主自由的重要平台。
1948年缅甸独立后,缅甸报纸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
政府放松了对媒体的控制,并鼓励私人创办报纸。
这导致了报纸数量的增加,出现了更多元化的声音和观点。
然而,缅甸政府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重新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实行了新闻审查和打压自由言论的政策。
直到2011年缅甸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后,缅甸报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开始放松对媒体的限制,媒体业得以更好地发展。
这导致了多样化的报纸市场,出现了更多的新闻机构和报纸出版物。
目前,缅甸的报纸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竞争激烈的态势。
各种类型的报纸涵盖了政治、经济、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缅甸的新闻媒体也逐渐转向了数字化和在线平台,以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中国古代报纸称为“邸报”,也可以称 为“邸抄”、“报”、“状”、“朝 报”、“邸吏状”等,这些名字并非某 一张报纸的名称,而是中国古代报纸的 统称。
• 中国古代的原始报纸最早出现于唐朝。唐 代大中进士孙樵曾在《经纬集》中著有一 篇名为《读“开元杂报”》的文章,叙述 了孙樵曾“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 日条事,不立首末”,且内容以记载和报 道皇帝和官僚活动、朝廷政事为主。孙樵 后将这些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 较,发现“条条可复”,报道内容有根有 据,因此他把这些内容称为“开元杂报”。
4.民国初期的报纸发展
• 武昌起义后我国新闻事业出现繁荣景象,半年内报纸增至 500家,总销量达4200万份,被称之为“报业的黄金时 代”。当时无论是政论性报纸还是商业性报纸都有所发展。 直到1912年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对新闻舆论进行严 格控制和专制统治,报馆纷纷被查封,报人也受到残酷迫 害,这段历史被称为“癸丑报灾”。 • 直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禁锢言论,大多数报纸 和报人成为军阀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的工具。而在这一时 期,也出现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如黄远生、邵飘萍、林 白水、胡政之和张季鸾等,同时报纸的结构有了变化,产 生了副刊,如《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 活林》都是当时著名的副刊。
• 宋代报纸在唐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有 官报,还出现了小报。 • 宋代官报在管理上沿用唐代体制,但编辑和发布 制度更为完善,制定了中央政府统一编辑和直接 发行的制度。宋太宗将各州郡在京师设置的进奏 院改为直属朝廷的行政机构“都进奏院”,对皇 帝诏书和起居情况、政府公报、臣僚奏章、官吏 任免和边防战报等进行报道,根据不同时期,后 每日、或5日、10日,或一月发报一次,对象为 各级官员,甚至百姓也可以购买。大部分采用手 抄,但也已经开始使用镂版。宋代还建立了完善 的新闻审查制度,宋真宗时期就规定由枢密院审 查样报的“定本制度”,官报审查后才能传播, 随后还出现过抽检制度。和唐代官报相比,宋代 官报具有由中央政府控制,报道内容基本定型, 而且传播范围更广等特点。
报纸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是中国报纸发展史上的一个

报纸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是中国报纸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因此,对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的综述显得尤其重要。
要综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首先要知道中国古代报纸是什么,有何特征。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而其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形式和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始于唐代的“报”与“状”至清代报纸。
总括一千二百多年,其中既有相当发达的宋代报纸,也有尚存疑的元代报纸,明清两代的报纸各具特色,但都更加趋于为统治者服务(一)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
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
“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
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
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二)宋朝的“邸报”和“小报”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
“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
“邸报”的发行制度:门下省编定,给事中判报,通过进奏院的各地进奏官“报行天下”。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
“邸报”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控制。
宋朝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
公元999年。
为控制新闻发布,进奏院要把编好的样本送枢密院审查,通过的样本叫“定本”)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板印刷。
“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
中国报纸的起源

从中国报纸的起源与发展探究其未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唐朝开元年间,在长安出的<<开元杂报>>是第一份用纸印刷的报纸.投递这份报纸的机构,当时叫邮驿,投递人员为唐朝兵部军卒,腰束革袋,带上铃铛,骑着快马传邮,听到铃声,行人都远离路旁。
1638年(崇祯11年)以后,由于普遍采用活字排版,报纸的发行量增大,但因战争频繁,交通堵塞等情况,江南一代当天的报纸要个一个月后才能看到。
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开展包括投递报刊在内的邮政业,才脱离兵部转为民用。
1900年后,随着报纸的陆续创办,北京出现了六大报房,字号是:聚兴,聚恒,合成,信义,集文.这些报房控制着京城各报业的发行权,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报房。
1911年北京各报社在琉璃厂南柳巷永兴寺,联合开办了一个报刊发行处,自此我国的报纸事业便蒸蒸日上,为其献身的人士也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报纸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在这期间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起与衰落,但是报纸的流行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方便。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
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
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
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政府公报”。
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
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经历的报纸出现在1493年,是罗马当时印制的第一份报纸。
当时的报纸并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时才临时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
不久,报纸便在欧洲流行起来,消息报道的来源一般都依赖于联系广泛的商人。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
虽然只发行了3个月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
中国报纸发展史

中国报纸发展史一、介绍中国报纸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报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的西方传教士。
在19世纪末,随着中国与西方的接触增加,西方的报纸传入中国。
当时的报纸多以外文为主,主要服务于外国人和中国的西化派。
直到1897年,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标志着中国报纸发展的起步。
二、近代中国报纸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初,中国报纸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报纸成为民主思想传播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
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如《民报》、《新青年》等相继问世,他们以激进的言论和犀利的笔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中国报纸在革命时期的作用在中国的革命时期,报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办报纸来宣传革命理念和组织力量,如《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
这些报纸成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动员民众和组织抗日战争的重要工具。
四、中国报纸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和发展。
一方面,新闻传媒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报纸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传统报纸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而逐渐衰落。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报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五、中国报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报纸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大报如《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影响力和发行量。
另一方面,一些新型报刊如《南方周末》、《财经》等涌现出来,以深度报道和独立观点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报纸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报纸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给报纸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结中国报纸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从起初的西方传教士传入到近代的民主思潮传播,再到革命时期的宣传工具,中国报纸多次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未来,中国报纸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简论成都近代最早报刊的发展

简论成都近代最早报刊的发展成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也是中国华西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成都的报刊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成都近代最早的报刊相继诞生,成为了中国新闻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本文将从成都报刊的发展历程、主要报刊及其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成都报刊的发展历程成都近代报刊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1872年,中西医综合院在成都创建了《益部报》,是成都最早的商业报刊之一。
此后,成都的报刊业逐步发展壮大,陆续创办了不少报纸。
1935年,成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日报——《大公报》;1942年,成都市民创办的《成都新闻》正式设立;1949年,成都也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家机关报刊编辑单位——《成都晚报》的诞生地。
二、主要报刊及其发展特点1、《大公报》《大公报》是成都近代最早的日报之一,创办于1935年。
《大公报》的发展历程,也是成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程。
《大公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方向,秉承着民主、自由、独立、进步的宗旨,反映了当时成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动态变化。
《大公报》的刊物质量高,新闻报道准确、深入调查,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2、《成都新闻》《成都新闻》创办于1942年,是由成都市民自发创办的一份报纸。
由于《成都新闻》宣传思想开明、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因此在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成都新闻》的创办不仅标志着成都报刊业的新阶段,也反映了当时成都市民自发组织的新闻写作运动。
《成都新闻》的创办者们对于媒体自由的追求,重视公众意见,也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当时的政治进步。
3、《成都晚报》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成都成立了西南局代表处,也成为了成都报刊业的新机遇。
同年,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家机关报刊编辑单位——《成都晚报》在此诞生。
《成都晚报》是一家以全面报道、务实创新、富有思想纵深和调查独家为特点的综合性日报。
报纸发展史

17.《中国女报》:《中国女报》于1907年1月在上海创刊,通俗月刊,由秋瑾创办并自任主编兼发行人。
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出版了两期即由因秋瑾被捕就义停刊。
18.《神州日报》:是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创刊于上海。
地位:①填补了上海缺少革命报纸的空白,深受读者欢迎,销数过万。
②新闻增量大增,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纸”。
内容:①该报比较注意宣传策略,对清政府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
借口“有闻必录”,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等活动,并全文照发起义军的文告。
②大量刊载暴露清政府腐朽残暴的新闻与评论,并对侵华列强进行抨击。
结局: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故退出,杨毓麟接办。
该报言论较为驳杂,成为当时上海有影响的报纸,直到上海光复前,但仍被认为是革命派的言论机关。
19.“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纸,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
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了《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荒灾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
1909年10月3日,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风格与内容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出版一个月后被封。
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创办《民立报》,得到孙中山的支持,成为是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
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都由于右任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
“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20.《大江报》案:”清末著名报案,发生在武汉。
报业发展史

唐至于清朝中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四十字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
”进奏院状————最早的官报是指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材料。
进奏院状的基本特征: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流行于唐末唐人称之为进奏院状、状报、邸吏报、朝报、杂报等。
由各地驻京进奏院的官员制作并传发给各自的长官。
内容多为朝廷信息:皇帝的活动、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以及军政信息等。
现存的唐进奏院状唐代的进奏院状,现尚有两份存世,均为唐代归义军进奏院状报的实物。
“开元杂报”现存最早述及封建官报的文献,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中一篇题为《读“开元杂报”》的短文,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
在文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并把这种朝政简讯的载体称为“开元杂报”。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制度1、进奏院改组为中央政府的直属机构公元981年,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中央政府整顿各州派驻京师的进奏院,建立都进奏院,统一管理各州进奏院的业务活动,由门下省给事中负责领导。
2、定本制度的建立(1)“判报”宋朝制度规定,各地官员的章奏及申禀文书均通过进奏院转递,诏敕及中央各官署符牒也都由进奏院颁下,判定该奏疏是否应在进奏院状等传播形式中抄发的权限,则掌握在进奏院的负责官员给事中手里。
这一判定工作,在当时被称为“判报”。
(2)“定本”公元999年,即宋真宗咸平二年,皇帝下诏,令进奏院将所供报状每五日一次抄送枢密院,由枢密院最后批准决定是否向各地抄报。
这一被称为“定本”的新闻信息审查制度,此后虽有反复,但持续了七十年。
3、宋代官办邸报的具体内容也基本定型:一是朝政简报,又称为朝报,每天由门下后省编定,在进奏院公布,也称为进奏院朝报,大多为关于帝王动态、大臣任免升降的消息。
二是明发上谕,即最近皇帝公开发布的诏书。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报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信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日常的方式之一,那你知道报纸最早出现是在哪个国家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
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王朝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大郡,在郡下一级又分若干县,由中央统一管理。
各郡在首都长安都设有办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各省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称为“邸”。
“邸”内派驻有办事员,负责将上峰的信息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
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伴随着古代中央王权的不断加强,“邸报”也一直得以很好的发展,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纸张的出现使得“邸报”的书写与发行更加的容易,到了唐代,由于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同时,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扩大,《邸报》的运用就更加数量化、规范化。
第一份用纸印刷的报纸,投递这份报纸的机构, 当时叫邮驿,投递人员为唐朝兵部军卒,腰束革袋,带上铃铛,骑着快马传邮,听到铃声,行人都远离避让。
唐玄宗时期,《邸报》又称为《开元杂报》。
到了明代,中央已有专门的机构通政司进行《邸报》的编发工作,发行日期和发行对象也日趋稳定,形成国家性新闻刊物。
已经初步具有了现在报纸的某些元素。
1638年( 明崇祯11 年),《邸报》开始使用活字排版,报纸的发行量增大, 但因战争频繁, 交通堵塞等情况, 江南一带当天的报纸要个一个月后才能看到。
清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后来改名为《京报》,成为广大官吏、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了。
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邸报》才正告寿终。
西方人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60年创建的《每日纪闻》,他最早是一块树立在罗马元老院门口的木牌,用于向广大罗马市民发布元老院的最新决策。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是中国报纸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中国古代报纸与国外在画板报的区别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先民们曾经为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和现代新闻事业有着密切关系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就首先发明于中国.世界新闻事业(特别是其中的报刊部分)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中国人首先提供的.世界新闻事业史上最早的报纸也出于中国.最早的写在纸上的报纸和印刷在纸上的报纸都诞生于中国.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2年)出现的开元杂报,不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北宋末年(公元11,12世纪)出现的印刷报纸,不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印刷报纸,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印刷报纸.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悠久,内容的丰富,是任何西方国家都难以比肩的.中国古代的报纸产生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是封建地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占统治地位的封建自然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古代的报纸,不论是官方的邸报,还是民办的小报和京报,都必然要和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保持一定的联系,受他们的制约.官方的邸报固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喉舌和御用的宣传工具,民办的小报和京报也只能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控制下活动,不能越雷池一步.封建统治者绝不允许可以自由报道一切消息和自由发表一切意见的报纸存在.中国古代的报纸在为当时的读者提供朝野政治和社会信息方面确实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始终没有摆脱统治阶级的掌握.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掌握传播媒介,控制舆论工具,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历史.古代报纸长期发展不快变化不大的状态,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被迫瓦解,封建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取消,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以后才有所改变.但当时,旧式的邸报和京报从形式到内容都已完全僵化,适应不了改边的要求.正像人是猴子变的,而今天的猴子却不能再变成人一样,它们已经无力实现这一历史的变革,它们只能逐渐地为近代化的新型报纸所取代.这就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后结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 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
报纸简史

报纸简史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政治家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
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
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
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
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5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
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
历史发展到欧洲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
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
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时代的来临。
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发展史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
《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
我国近代的报业
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1902年,天津设立总局全国发行)
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香港中外新报》(1858年,香港)
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香港)
第一份我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
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1827年,广州—英文)
第一份国内现代报纸(也是第一份外文报刊)———《蜜蜂华报》(1822年,澳门—葡萄牙文)
第一份近代华文报刊(也是第一份宗教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新加坡)。
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
现代报纸的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单张单条的新闻传单)。
一般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视为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因为该报有固定名称、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张纸上印有数条而不是单条新闻(但是该报是单面印刷)。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
初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
据权威机构测定,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
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
以北京最为著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定额。
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
报纸2000年以前起源于中国,2000以后,中国是世界第一报纸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