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环境化学-第七章 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水环境中的胶体与界面作用

第一节:胶体

一.胶体基本知识

(一)胶体的基本概念

胶体: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普遍存在。

1.胶体分类

在常见的物理化学教材科书中,胶体被定义为“任何线性直径在10-9 m到10-6 m间的粒子”,即胶体粒径大小范围为1~1000 nm,故也可以称其为“纳米粒子”。所以在透过0.45 μm微孔膜的水样中,除了真正的溶解态组分外,还存在着胶体。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可将胶体粒子定义为“能透过0.45 μm微孔膜,但却能被可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上物质的超滤膜所保留的粒子”。

胶体分为两类:亲液胶体和憎液胶体。如蛋白质、明胶等容易与水形成胶体的溶液叫做亲液胶体,而那些本质上不溶于介质的物质,必须经过适当处理后,才可将它分散在某种介质中的,叫做憎液胶体。

凡分散介质为液体的胶体体系称为液溶胶,分散介质为气体的则称为气溶胶,而分散介质为固体的则称为固溶胶。

2.胶体的结构

胶体表面带电后,由于静电引力的关系,可从溶液中再吸附一些荷电相反的粒子(称为“反离子”),它们与胶体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离表面近的反离子,受的引力较大,总是随胶体粒子一起移动,故合称为“固定层”,也称吸附层。离胶体表面更远的反离子,由于受到的引力较小,在胶体粒子移动是,它们并不随之移动,称为“扩散层”。

胶粒=校核+吸附层

胶团=胶粒+扩散层反离子

[胶核│n表面离子+(n-x)反离子]x±·x反离子±

(二)胶体的电学性质

1.胶体粒子表面电荷的由来

(1)电离一些胶体粒子,在水中本身就可以电离,故其表面带电荷。

(2)离子吸附分散相对表面对电解质正负离子不相等的吸附,从而使其表面获得电荷。具有水合作用的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表面不太容易吸附离子,而疏水物质的表面(如脂类表面)则比较容易吸附离子(DunanJ.Shao,1983)。

(3)晶格取代晶格取代也是黏土粒子带电的原因之一。

2.ξ-电位这种当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做相对运动时,吸附层和扩散层之间存在的电位差称为电动电位,用希腊字母ξ-(Zeta)表示,又称为ξ-电位。ξ-电位与总电位差不同,只有在固液两相做相对运动时,才能表现出来。

3.胶体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在1940-1948年由前苏联学者和荷兰学者建立的DLVO理论认为:胶体质点之间存在着互相吸引力,即范德华力,也存在着互相排斥力,即双电层重叠时的静电排斥力。当粒子之间吸引力占主导时,溶胶就发生聚沉;当静电排斥力占优势,并能阻止粒子因碰撞而聚沉时,胶体就处于稳定状态。

除了胶粒带电的原因以为,胶体的稳定性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水化作用。通过水化作用,在胶粒的外面,组成一个水化薄膜层,它阻止了胶粒的互相碰撞而引起的合并,使溶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二.水环境中的胶体

(一)水环境中胶体的种类

水环境胶体分为三类: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无机—有机复合胶体。其中无机胶体主要指黏土矿物胶体和水合氧化物胶体,有机胶体主要指各种可溶性和不溶性的腐殖质。电镜发现许多胶体是2~5 nm的聚集体,Isao等的研究也显示,海水中95%的胶体粒子为非生物体,其大部分由有机物质组成。

1.黏土矿物胶体成分主要为铝硅酸盐,具片状晶体结构。黏粒边缘产生负电荷原因:

—SiOH + OH-←→—SiO- + H2O

—AlOH + OH- ←→ —AlO- + H2O

黏粒矿物分为:

(1)高岭石类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组成一晶层,称1:1型晶格,或称两层型黏土矿物。化学式为Al(SiO10)(OH)8,其理论成分为:SiO2 66.7%,Al2O3 28.3%,H2O 5%。(2)蒙脱石(又称微晶高岭石)由两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组成一晶层,又称2:1型晶格,或称三层型黏土矿物。化学式为(OH)4Si8Al4O20·nH2O或Al4·(Si4O10)2(OH)4·nH2O 其理论成分为:SiO2 46.54%,Al2O3 39.50%,H2O 13.96%。

(3)伊利石(又称云太石或水化云母)类伊利石类矿物的晶格与蒙脱石相似,亦成为2:1型晶格。

蒙脱石:K0Si8O20(OH)4

伊利石:K0~2Al4(Si8~6)O20(OH)4

白云母:K2Al4(Si8 Al2)O20(OH)4

2.水合氧化物胶体代表为褐铁矿(Fe2O3·nH2O)、水化赤铁矿(2Fe2O3·H2O)、针铁矿

(Fe2O3·H2O)、水铝石(Al2O3·H2O)和三水铝石(Al2O3·3H2O),还有二氧化硅凝胶,其中蛋白石(SiO2·nH2O)是最主要的代表。

3.腐殖质胶体海水中的腐殖质约占有机物总量的6%~30%,腐殖质是自然界有机物经过

微生物分解、再合成的从黄色到黑色的高分子物质。水环境中的腐殖质主要为富里酸和胡敏酸。多数学者认为富里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很低,有人测定海水中的富里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多低于700,低于土壤中富里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腐殖质具有多种功能基因,除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及甲氧基外,还有氨基、醚基、酰胺基、环氮基等,这些功能团使腐殖质有很强的螯合、吸附、絮凝能力。

4.悬浮胶体物质指能在水中悬浮相当长时间的固体颗粒。其直径一般在0.01~1.0 μm的范

围内。

(二)环境胶体的电学性质

1. 环境胶体的带电性大部分胶体(黏土矿物、有机胶体、水合氧化铝等)带负电荷,还有一部分是两性胶体,即在不同条件下可能解离出OH-,也可能解离出H+。

2. 胶体的等电点当胶体粒子解离出的阴阳离子数目想等时,即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称为该胶体的等电点(又称零电位点)。

第二节吸附

一.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式

(一)吸附等温线

在温度固定的条件下,胶体的吸附量Q同溶液浓度之间,或者被吸附的气体数量和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称为等温吸附规律,表达这一关系式的数学式称为等温式。而在给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被吸附的物质和该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若是气体,则指气体的吸附量和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则称为吸附等温线。

Ⅰ类等温线,显示的是气体吸附量随压力增长而很快上升到一个极限值的变化情

况,也叫做Langmuir 型吸附等温线,是局限于单分子层的吸附等温线。

Ⅱ类等温线,是一种常见的等温线,它描述了在非孔固体上的多层物理吸附,又被

称作S型等温线。

Ⅲ和Ⅴ类等温线,表明起始阶段气体的吸附不快,而且是发生在第一个单分子层的吸

附作用力相当弱的时候,这些等温线较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