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
招牌的发展简史

招牌的发展简史一、中国招牌的发展过程最早的招牌或幌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
在阶级社会,结绳的传统被商人继承下来,并在形制和用途上加以变化。
在店铺、酒肆、茶楼及行商的摊位上,各种各样的招牌或幌子,往往饰以各种饰片,用绳串缀,下缀幌绸、五彩条状织物,各种料珠或排穗,也有许多造型独特的幌子,由粗麻绳打结编织而成。
春秋时期,由于经商人数众多,商人阶层分化为行商和坐贾。
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或摊位经营,为了引人注目,他们把陈列在地上的商品悬挂起来,于是悬物广告出现,如经营扫帚的店铺门前悬挂一把扫帚作为标记。
“挂羊头卖狗肉”一词也源于此,史书《晏子春秋》记载:“君使之服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外也。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商人们开始尝试用布帛等材质画上物品的形象进行悬挂,原始的悬帜广告开始出现。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记载的“悬帜甚高”指的就是把酒旗这种悬帜广告高高挂起。
汉代,悬挂药壶作为售药的标志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悬壶是中国古代医生的职业标志和广告招揽的工具,属于幌子广告的一种类型。
“悬壶济世”由此而来。
隋唐时期,在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中,广告形式愈加丰富多彩。
唐代市场交易,分肆进行,又规定必须挂牌经营,招牌广告十分普及。
其位置多出现在门前或门面,多以悬挂、镶嵌、砌筑的方式来设置。
具体来说,一是书写店铺名号、字号;二是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如招牌上书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三是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等。
从悬挂的位置上看,又分为不同的横额、竖招牌、挂板及店外冲天招牌等。
诗仙李白一生嗜酒,许多酒家经常在酒馆的牌匾上写上“太白遗风”。
唐代旗帜广告得到进一步发展,多用于酒店,“悬帜”又称为“酒望子”。
宋代店铺打破了市坊制度的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商家的门面修饰成为广告竞争的主要形式,店招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一,商家更注重宣传经营者的字号和名号,突出经营者的信誉和承诺。
广告的发展史

广告的发展史中国广告古代广告我国有着5 000 年文明史,经历了长达2 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虽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商品经济。
与不太发展的商品经济相适应,也出现了形式简单但富于民族特色的广告活动。
1、实物广告早在公元前3 000 年,我国开始有了交易活动。
由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部落之间偶尔进行着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换,如以布换羊羔,锄具换大米等。
这就是原始的实物广告。
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物品更为丰富,实物广告随之增长。
2、叫卖广告在兜售商品时,通过卖啥吆喝啥来吸引买主,称为叫卖广告。
如卖油翁一边敲“梆子”,一边吆喝“卖油啰”。
叫卖之声,清晰悦耳,且不同的行业,叫卖声各有特点。
这种叫卖广告说明了广告与音响的关系,它是音响作为广告要素的原始形态。
3、招牌和幌子招牌主要用以表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又称“店标”,其中有横招、竖招、墙招、坐招等等,把字号题写在门、柱、屋檐、墙壁或柜台上。
招牌形式比较固定,但文词各有千秋。
如北京“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
老字号招牌,实际上已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志,流传至今,比如“王麻子剪刀”、“狗不理”等。
不少招牌还隐藏着许多人文故事,成为我国一大文化特色。
幌子主要表示商品不同类别或不同服务项目,又称为“行标”,可分为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
形象幌即是以商品或实物、模型、图画等为特征,使经营的商品突兀,显赫,一目了然。
如烟店门前挂一木制大烟斗、酒店门前挂葫芦或放置一酒坛。
中药铺门前摆放一制作药材的铁“碾子”、袜铺门前挂袜子。
形象幌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
标志幌主要是旗幌,即酒旗。
如《水浒传》景阳冈酒店前的酒旗。
另外,旅店、饭店以灯笼做幌子也是古代比较普遍的一种广告形式。
尤其是夜晚,炫目灯笼格外吸引人,近似于现代的霓虹灯广告。
文字幌多以单字如茶、药或双字及双字以上表示经营的商品品种,如米局等。
有时招牌和幌子相互结合运用,尽现民间特色。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广告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广告史的主要发展历程。
古代广告时期:在古代,广告形式多样,主要通过咏史铭、纪事碑和木刻画等方式来传播信息。
这些文字和图像经常出现在宫殿、庙宇和街道等重要场所,宣传皇帝的功绩、美德和治国方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广告萌芽,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广告的形式。
当时的广告主要以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形式出现在社会各个角落,如商店牌匾、店铺招牌等。
在城市中心地区,商家还会雇佣广告人员通过街头叫卖或咏史礼品的形式向顾客宣传商品。
近代广告起步:进入近代,随着西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广告在中国开始转型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广告以墙报、传单和海报的形式传播,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广告、政府宣传、交通信息等。
同时,广告的制作逐渐出现专业化,使用了更加醒目的颜色和照片,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解放后:1949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广告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调整。
国家垄断了大部分的媒体资源,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内容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宣传商品和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告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均有了大幅增长,广告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后期,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广告形式,同时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也开始兴起。
互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广告逐渐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广告传播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电子商务广告成为当前中国广告市场的主要形式,广告主通过精准定位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形势:当前,中国广告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广告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个性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广告的反感和忽视也不断增加,广告行业需要更加科学、艺术和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天价广告费与代言费已经是一个现代商业传播的普遍现象,小鲜肉与老戏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断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与消费。
对于80后来说,相信类似于“送礼只送脑白金、学挖掘机到蓝翔、吃了盖中盖一口气上六楼”等广告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成为网络上的一个梗。
在近代中国,广告是和新式传媒同生共进的。
1870年代在上海创刊的《申报》,是中国报刊广告的鼻祖。
而清末产生的《东方杂志》,则是期刊广告的先驱。
除此之外,早期传教士创办的新闻纸,也是广告的前身。
1908年,大上海已经摩登辉煌,有轨电车广告就出现在这里。
广告既是一种商业现象,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尽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下,广告代言、刷存在感、树立品牌效应才能避免剁手党的选择恐惧症。
唐代杜牧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说的就是山间清冽的小酒。
清代北京街头的小商贩们,吆喝着: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
叫卖宣传商品,古人就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走街串巷的卖油翁货郎担,也拿着梆子吆喝叫卖,来吸引顾客光顾生意。
一边敲“梆子”,一边吆喝“卖油啰”,颇有古典的色彩。
《韩非子》中记载:宋人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
叫卖与幌子,是比较原始的广告。
不能砸了招牌,就是这种思想的表达。
但是,如果你以为古人的广告就是这么LOW,那你就错了。
《战国策》中记载了最早的代言:— 1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伯乐一来,骏马价格就翻倍。
话说书圣王羲之有一日逛街购物,突然遇到一个卖扇子的老太太,看见老人家生意惨淡,就在每个扇子上写了五个字。
老太太一见是名人王羲之,立马涨价到百文钱,扇子很快就卖完了,这就是著名的题扇赠老姥的典故。
看到没,名人效应就是好使,王羲之也可谓是最早的代言人之一呀!王羲之名人代言还可以理解,南宋商家已经Get了歌舞广告的模式,来吸引顾客了。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史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宋代以前,广告主要以叫卖声、旗帜、幌子等形式出现。
其中,最早的旗帜广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
唐代开始出现酒旗广告,这时的酒旗也称酒帘、酒旌、青帜、青帘、酒家望子等。
到了宋代,社会繁荣,经济富裕,百姓安定,广告的发展也进入一个高峰。
招牌广告发展起来,几乎每家商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
此外,音响广告也得到发展,商家把原始的吆喝叫卖声与歌谣、快板、词曲相结合,使其更加悦耳动听并更具诱导性。
印刷术的发明也推动了印刷广告的出现,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所用的广告铜版雕刻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元代的广告则呈现出新的特点,广告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上则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标题: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从最初的口头宣传、实物展示,到后来的文字广告、招牌广告,再到现代的多媒体广告,这一历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一、古代商业广告的起源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当时的商人主要通过口头宣传和实物展示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例如,商人在市场上摆出各种货物,顾客可以通过看、摸、闻等方式了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这就是最早的实物展示广告。
此外,商人还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向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商品,这就是最早的口头广告。
二、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到了周朝,随着文字的出现,商业广告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商人开始在商品上刻字,用来标识商品的产地、制造商等信息,这就是最早的书面广告。
到了汉朝,商业广告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招牌广告和灯笼广告。
商家会在店铺门口挂上招牌,上面写着店名和经营范围,以吸引顾客;同时,商家也会在晚上点亮灯笼,既方便顾客寻找店铺,又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三、古代商业广告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发展的高峰时期。
此时,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招牌广告和灯笼广告外,还出现了壁画广告、戏剧广告等多种形式。
其中,壁画广告是最具特色的一种。
商家会在店铺内外绘制精美的壁画,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这些壁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还能传达出商家的品牌形象和经营理念。
四、古代商业广告的衰落与复兴宋元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商业广告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商业广告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
清朝末年,上海等地的商家开始采用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这标志着中国商业广告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五、现代商业广告的崛起20世纪初,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商业广告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广告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广告形式不断创新,广告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从现有资料看,中国广告的雏形起源于商周时代,据《周记》记载,当时凡是进行交易,都要“告子士”,而交易则需要以铭文的形式刻于青铜器上。
比如西周格伯簋就记述了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的交易。
到战国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商品交换变得极为频繁,各地的特产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鱼、东方的盐、西方的皮革等都可以在中原市场上买到。
在这种商业大发展的前提下,广告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促销手段。
虽然没有现代种种先进的广告媒介,但人们可以通过销售现场广告如声响广告、实物广告、幌子广告等来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宣传。
声响广告。
声响广告在古时有着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古时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大屏幕,商人们只能靠自己的一张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比如《韩非子》记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这就是一种现场叫卖广告。
这种声响广告,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事各种行业的经营者,按照他们的经营方式、特点和经营对象、服务对象的不同,在叫卖的腔调、内容等方面都有不同,特别是后来这种声响广告又增加了吹打乐器,使其表现能力更为丰富,传播效果更为广泛。
声响广告是中国传承最为悠久的广告形式之一,也是内涵最丰富的广告形式之一,比如清代《燕京杂记》中就有记载说,京城里常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的吆喝声悦耳动呼,韵律感觉强,很是吸引人。
今天,老北京吆喝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的传统民俗文化。
直到今天,声响广告仍然是广大商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广告形式,我们常见的商家挂个大喇叭不停地叫卖就是声响广告的新形态。
实物广告。
声响广告虽然有很好的表现效果,但实际运用中却有各种限制,比如时间方面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运用,比如效果方现可能有人对声响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有人可能不了解拨浪鼓声代表着货郎来了。
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实物广告,店里卖什么,就把商品的实物放在店铺门口,路人一见就知道店铺的经营范围。
中国广告形式的变迁 中国广告发展史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橱窗广告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交 通 广 告
广告伞
广告扇
广告墙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网络广告产生的 同时,宣传网站 的广告也在传统 媒体上发布 (1999年)
谢谢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随着印刷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纸张型广告取代了传统意义 上的,木牌、布帘式样的广告。而且越来越多的功能特点被写 入其中。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有美皆丽,无丽不臻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旗帜广告
在唐宋 时期,酒旗也 称酒帘,青帘。 最初的酒旗用 青白二色布制 作,后来发展 到用五彩酒旗 绣上图案或店 名。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彩楼广告 招幌
宋代以前,招幌主要在酒楼和茶馆里使用。到了宋代,其使用 范围越来越广泛了,药铺、衣铺、当铺、膏药铺、客栈、烟铺等都 用招幌作为宣传标识,不仅有布幌子,而且还出现了木幌子,即类 似于现在商铺门口的广告牌。
古代广 告
战国至 隋唐
唐宋时 期
明清时 期
近现代 广告
二、战国至隋唐时期的广告
中国广告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作者:创意阳光
中国广告制作的起源
雏标计了历产人产品点告关 形志。氏史物类物生:史于 。就氏族长。信。产其上广
是族就河在息其和一有告 广社有中人交二商,这的 告会了,类流,品广样起 设的广自发的广交告两源 计图告从展必告换是种, 的腾设有的然是的商观广
一、中国古代的广告设计及相关艺 术
商代的甲骨文,既是文字也是一种图形,是带有精神寄托的抽象形象。作为商帝国最主要的信息传 播载体和“龟灵崇拜”的象征物,殷墟甲骨卜辞以龟甲、兽骨为媒介,多以“告”字起首,有上报、 通报、告忌之意,可称力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具有记录、宣布、传播性质的文字广告。
(六)唐代的藻井图案与壁画
唐代各个方面繁荣昌盛,作为学习设计的人对唐代的藻井图案不能不知,因为其设计风格和内涵是 唐代鼎盛的象征。
三、中国现当代的广告设计
中国的商业广告在近代上海最为繁荣,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对广告进行了 整顿,到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广告业冈而退出了当时的经济活 动。特别是1957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处于停止状况,至 “文革”时期,呈完全消失状。但其时作为宣传教育功能的宣传海报异常活 跃,当时叫做“宣传画”,相当于现在的公益广告。
(一)原始龙图腾符号
“龙”的图腾符号自夏朝就已广为使用,夏族的旗帜就是龙旗,一直沿用到 清代。
(二)原始彩陶图腾符号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也是最引入注目的图腾符号。
(三)殷商风图腾符号
闻一多先生说过:龙与风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 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 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 人的图腾。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一、中国古代广告的萌芽与初步发展大约在夏朝,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逐步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为了把商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商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来与自己交换,就必须要叫喊等。
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这种形式的广告流传至今,其它的广告形式,基本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进步,口头广告和陈列广告作为广告的表现形式,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的普遍存在现象,随着口头叫卖广告形式的多样化,新的广告形式开始出现。
由于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商品交换的地区范围和交换种类不断扩大,商人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口头叫卖声不但使商人感到疲乏,而且声音也不够大,于是“音响广告”出现了。
于是商人开始采用不同的器具,敲、打、吹等,以各类声音来代表不同的行业。
殷商时代,有个叫格伯的人把马卖给棚先,这件事被记在了青铜器上。
湖北鄂州出土的青铜镜上有意味很浓的文字广告的记载。
这是可以追述的最早的文字广告形式,到了慢慢发展到了图文并茂的形式。
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行商和坐贾的分化。
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必须想办法来招揽客户,除了口头叫卖和陈列展示外,为了引人注目,他们开始把陈列在地上的交换物悬挂起来,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达到让顾客购买产品的目的,这样就在实物陈列广告的基础上出现了悬物广告。
悬挂广告是实物广告的进一步发姣好的女子在垆前招揽客户,那一时期最著名的便是卓文君当垆卖酒。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一时期的广告形式,如口头叫卖、击鼓开闭市场、悬旗等仍然很活跃并在先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草标广告。
因那一时期我国农村的集市多在田野路边,遍地是草,卖物者顺手摘一根草插在物货上以示出卖。
这一形式,至今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使用着。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5.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广告业进入了数字化 时代。互联网广告、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成为主要的广告形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 用也为广告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个性化定制的可能性。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广告行业的不断创新。从传统的 文字和绘画广告到现代的数字化广告,广告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适应和反映 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广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告业受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广告业 被纳入计划经济体系,广告内容和形式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大部分广告活动都是由政府机 构或国有企业组织和控制的。
4. 经济改革开放后的广告:1978年中国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后,广告业开始迅速发展。私 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涌入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竞争和广告需求。广告业逐渐市场化,广告媒介 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中国广告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1. 古代广告:古代中国的广告形式主要是通过文字、绘画和口头传பைடு நூலகம்来实现的。商人和手 工艺人会在市场上或街道上张贴告示、悬挂招牌,以吸引顾客。同时,一些商人还会雇佣吆 喝摊贩或请人口头宣传他们的商品。
2. 近代广告:随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广告业开始出现专业化的趋势。在19世纪末 和20世纪初,西方的广告理念和技术进入中国,影响了中国广告的发展。报纸、杂志和海报 成为主要的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和广告代理商也开始涌现。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标题: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
其中,古代的商业广告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从最早的口头宣传、实物展示,到后来的文字描述、绘画表现,再到现代的各种媒体广告,中国的商业广告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早在商朝时期,商业广告就已经出现。
当时的主要形式是口头宣传和实物展示。
商人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向消费者推广自己的商品,同时也会在店铺前摆放商品以吸引顾客。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效果显著,是最早的商业广告形式。
到了周朝,商业广告的形式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文字来描述商品的特点和优点,这种广告形式被称为“标语”。
此外,还有人会在市场上悬挂布告,上面写有商品的价格和质量等信息,这就是最早的公告广告。
到了秦汉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继续使用标语和公告外,还出现了图画广告。
商家会请画家绘制出商品的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挂在店门口或市场里,以此吸引顾客的眼球。
这种广告形式生动形象,深受人们的欢迎。
唐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商业广告的形式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标语、公告、图画、音乐等多种形式。
此外,还出现了专门的广告机构——市井小报,它们定期发布各种商业信息,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商品的平台。
宋元明清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传统的标语、公告、图画等形式外,还出现了戏剧广告、街头表演广告等形式。
这些广告形式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也为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商业广告受到了冲击。
一方面,西方的广告形式和技术被引入中国,使中国的商业广告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另一方面,传统广告形式的地位逐渐被取代,新的广告形式如电影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开始兴起。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商业广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广告的形式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而英国的商家则通 过展示不同颜色的 布料或者商标来区 分不同的商品或品
牌
01
02
03
04
3
第3部分
工业革命时期的广告
工业革命时期的广告
工业革命时期,随 着生产力的提高和 商品经济的发展, 广告的形式和内容 也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19世纪中叶,英国 的威廉·塔尔伯特 发明了招贴画,这 是一种可以粘贴在 墙壁上的海报广告
单
但是,古代的广告也有其独特的特
03
点和魅力,下面我们将以#的方式详
细介绍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1
第1部分
古代广告的起源
古代广告的起源
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古代的集市贸易时
期
这些都可以被为广 告的雏形
而在中国,早期的广 告形式包括口头叫卖 、悬挂旗帜、敲打竹
板等
x
x
x
x
x
在那个时候,人们通 过口头叫卖、展示物 品、表演等方式来吸
20xx
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
1 古代广告的起源 3 工业革命时期的广告 5 数字广告 7 结论
2 中世纪时期的广告 4 现代广告 6 古代广告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广告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
01
物,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
演进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技术和大众
02
媒体,广告的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
随后,印刷技术的 发展又催生了许多 其他的广告形式,
如报纸、杂志等
这些新媒体的出现 为广告提供了更为 广阔的空间,商家 们也开始使用更为 复杂的策略来吸引
顾客
例如,可口可乐的创 始人通过有奖销售的 方式让人们争相购买, 而艾默里·巴克里则 用幽默的广告词吸引 人们关注他的苏打水
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及表现

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及表现第一篇: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及表现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及表现(公元前21世纪——1840年)第一节中国古代商品广告的出现(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三次社会分工:•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中分离•手工业从农业分工•商业从手工业最原始的商品广告表现形态•《诗经·卫风》记载•“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最早的实物陈列广告又口头叫卖广告逐渐产生第二节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初步发展一、夏、商、周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奴隶社会•此时的广告形式仍是以口头广告和陈列广告为主。
•吕尚在被周文王起用前,曾隐于市井,在肉铺子里“鼓刀扬声”招徕顾客。
•姜太公钓鱼二、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史上第一次繁荣时期。
1、春秋时期广告环境变化及广告表现形态–1、悬物广告2、“旗帜”广告出现3、包装广告•古代商人的包装意识最早见于《韩非子》,“虏自卖裘而不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买椟还珠”的故事。
4、名人广告•《战国策·燕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于市,人莫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一旦而马价十倍。
” •伯乐一顾、其价十倍2、战国时期的商业繁荣及广告表现形态•店铺广告•旗帜广告•悬物广告•幌子广告三、秦代商业广告的发展•汉代广告表现形态1、旗亭:市亭(市楼)上高悬旗帜。
旗亭是市场的标志,带有明显的标识和识别作用。
旗帜广告成为旗亭广告的组成部分。
东汉张衡《西京赋》提到“尔乃郭开九市,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2、市鼓:市场的标志之一。
市场的开启与关闭击鼓告之民众。
•市鼓本身也是旗亭广告的组成部分。
击鼓示众又是一种音响广告形式。
3、标记、铭刻广告•“物勒工名”4、在频繁的民间贸易中,一些广告形式成为商家促销的手段•吹箫卖饧•悬壶售药:幌子广告的一种类型。
作为售药的标志也是民间的一种风俗。
广告起源中国古代广告史

广告起源中国古代广告史中国古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
在当时,广告主要是通过人们口头传播的方式传达。
商家和手工艺人会大声叫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前来购买。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到了秦汉时期,广告开始在纸上书写,成为了一种有形的宣传手段。
商家会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写在小纸片上,然后贴在墙上或者柱子上,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到了唐宋时期,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出现了纸质广告传单,商家会将自己的广告文字和图案印刷在纸张上,然后通过佣人或者水手分发给顾客。
这种广告形式使得商家能够更大范围地宣传自己的产品。
明清时期,广告开始在报纸上出现。
当时出现了一种名为“百曲新书”的报纸,商家可以在该报纸上刊登自己的广告,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此外,商家也会找出版商合作,在木板刻字上打印广告,然后贴在人们常去的场所。
随着现代广告技术的进步,中国广告业也开始迎来了一次新的变革。
十九世纪末,西方传媒和广告技术开始进入中国。
一些外国投资者在上海和广州等地设立了广告代理商和户外广告牌,并引入了一些新的广告宣传概念和技巧。
20世纪初,随着广播和电视技术的兴起,广告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电台和电视台成为了商家宣传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
广告公司也应运而生,开始专门从事广告创意和策划工作。
如今,中国广告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行业。
各种广告形式包括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户外广告等无处不在。
中国的广告业正在迅速发展,并与国际接轨。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广告史经历了从口头传播到书面传达再到报纸刊登的演变过程。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广告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不断探索创新的宣传方式。
中国古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
在当时,广告主要是通过人们口头传播的方式传达。
商家和手工艺人会大声叫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前来购买。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到了秦汉时期,广告开始在纸上书写,成为了一种有形的宣传手段。
广告发展史

一、古代广告古代广告的演变:周易。
系辞: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陈列与叫卖是广告最古老的形式。
楚辞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天问:师望在肆,。
鼓刀扬声。
2、实物广告是当时交换推销商品的一种最原始的广告形式之一。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3、标记广告也是古老广告形式:产品上加刻的铭文,年号去交换。
东汉班固等作白虎通:“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
贾之为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
固通物曰商,居卖曰贾”。
行为商,坐为贾4、音响广告:商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采用不同的器具,摇、打、划、吹,以各类特殊的音响来代表不同的行业。
货郎打的“小铜锣”、摇的“巴郎鼓”,卖油郎敲的“油梆子”,磨刀人的“铁滑链”等。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其所欲。
5、悬物广告:是实物广告的演变发展,在汉代较为流行,它是店铺在门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着招牌广告作用。
如卖酒的店铺在门口悬挂一面酒旗或垒个“当垆”;卖药的悬挂葫芦在药铺上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相如置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
”后汉书方术传费长房中:费长房者,汝南人,曾为市椽。
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
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
战国策燕二记载:“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汉书禹贡传:“商贾求利,东南西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
”洛阳伽蓝记卷四,记载酒商刘白堕鹤觞酒,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
“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堕春醪”天下之舟船,集于通济桥东,常有万余艘,填满河路。
商贾贸易车马,填塞于市。
诸番酋长入朝者,常请于东市交易,炀帝许之,先命整顿市肆,檐宇如一,咸设帷帐,珍货充集,人物华盛。
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战国时期,持续到清朝。
这段时间里,广告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几个重要时期和特点。
1. 商代广告: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商业发展的时期。
商代的商人使用象形文字和记号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商代时期出现了商标标识的使用,如商家在货物上刻印“商”的字样,以区别其他竞争对手。
2. 魏晋南北朝广告:在这一时期,商人开始使用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手段,如广告牌、墙体广告、木刻画、宣传册等。
这些广告手段通常包含文字和图像,用于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
3. 宋代广告:宋代是中国古代广告的重要时期,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的兴起使得广告的需求迅速增加。
宋代商人开始使用纸张广告、标语、悬挂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其中,纸张广告是宋代广告的重要形式,商人常用纸张写下商品名称、价格等信息,然后张贴在公共场所。
4. 明清时期广告:明清时期,广告的形式更为多样化。
商人除了使用纸张广告之外,还采用了各种宣传手段,如木刻版画、印刷品、布告、顶印等。
这些广告形式不仅展示了商品的特点,还赋予了艺术性和娱乐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始终与商业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密切相关。
古代商人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
向民众推销商品,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这些广告手段不仅反映了古代商业活动的发展水平,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广告概述

中国古代广告概述
摘要:
一、引言
二、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和发展
三、古代广告的形式和特点
四、古代广告的作用和影响
五、结论
正文:
中国古代广告概述
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宣传手段,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形式、特点和作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引言
中国古代广告是伴随着商品交易的出现而产生的,经历了从口头广告到文字广告的发展过程。
在古代,广告主要起到了宣传商品、促进交易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也逐渐丰富多样。
二、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和发展
1.起源: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通过大声吆喝、口头传播等方式来宣传商品。
2.发展: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广告形式逐渐发展为文字广告、招牌、幌子等。
3.成熟:唐宋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广告形式更加丰富,出现了旗帜、
灯箱、海报等。
三、古代广告的形式和特点
1.形式:古代广告形式多样,包括口头广告、文字广告、招牌、幌子、旗帜、灯箱、海报等。
2.特点:简洁明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
四、古代广告的作用和影响
1.作用:古代广告主要用于宣传商品、促进商品交易。
2.影响:广告的发展对商业繁荣、市场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
中国古代广告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完善,为今天的广告业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广告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社会广告的发展历程研究报告广告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在中国,广告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报告将对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
一、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广告的雏形在这一阶段,广告主要以口头传播、实物展示和符号传达等方式存在。
例如,古代市场的叫卖声、商人通过实物展示宣传自己的商品等。
此外,这一时期的广告传播范围相对有限,主要在市集、庙会等场合出现。
二、汉代:广告的初步发展汉代时期,广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时,广告形式开始多样化,除了口头传播、实物展示外,还出现了文字广告。
例如,碑刻、铭文、招幌等。
此外,汉代广告传播范围扩大,开始出现在城市以外的地区。
三、唐代:广告的兴盛时期唐代广告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广告形式,如诗歌、散文、壁画等。
此外,唐代广告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在市集、庙会等地出现,还出现在交通便利的要道、城门口等地点。
同时,广告传播手段也日益丰富,出现了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
四、宋代:广告的成熟时期宋代广告在唐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呈现出更加成熟的特点。
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化,如招幌、牌楼、灯谜等。
此外,宋代广告开始采用印刷技术,使得广告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同时,广告传播方式也不断创新,如戏曲、说书等表演艺术成为广告传播的载体。
五、明代至清代:广告的繁荣时期明代至清代,广告进入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的广告形式更加丰富,如戏曲、小说、书画等。
广告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在城市,还在乡村广泛传播。
此外,广告传播手段不断创新,出现了木刻、石印等印刷技术。
广告主也开始运用更加巧妙的传播策略,如借助名人效应、口碑传播等。
总之,中国古代社会广告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的广告雏形,到汉代、唐代、宋代的广告初步发展、成熟和繁荣。
在这个过程中,广告形式、传播范围、传播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古代广告仍存在诸多局限,如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
文法系汉语言(新闻学)
08级8班
贾佳
0810106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招牌广告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商业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是由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发展而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交换活动的频繁,招牌广告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其表现形式也开始多样化。
中国古代社会的招牌广告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洋溢着丰富多彩的商业民俗气息。
一、招牌广告的萌生
招牌广告是从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发展起来的。
悬帜广告最早
出现在战国时期,这是坐贾出现以后所采用的一种广告形式。
悬帜广告能够在整个贸易时间内,起着招引顾客的作用。
只要人们眼力所及,都能看到迎风飘动的旗帜。
它的出现不但说明当时已具备了这种广告形式产生的物质条件(如织染、缝制技术等),而且说明了商人广告宣传意识的增强。
同时,由实物广告发展而来的悬物广告也起着招牌广告的作用。
它是店铺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的标志。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文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就是在酒店前垒土为垆,安放酒瓮,卖酒的坐在垆边,称为“当垆”。
垆即是卖酒的标志。
其他店铺也有这样的情景。
如中药店的药葫芦,铁匠铺前的锄头镰刀等。
二、招牌广告的发展
招牌广告在唐五代时只是集中于官府统一管理的市场内,至宋代
遍及城乡,都市商店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
宋代招牌广告的使用非常普遍,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招牌有横额、竖牌和挂板的多种形式。
从宋代张择瑞得《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看到当时北宋汴京的繁荣和众多商店使用招牌的景象。
据有人统计,画面仅汴京州城门外十字街口,就有各家商店设置的招牌、横匾、竖标、广告牌等30余块。
同时,广告上也有文有图,文字写明店铺的名称、性质,图案则显示其行业性质。
如药店画药葫芦,膏药店画膏药,铁铺门前画钳、刀等标记。
这一时期,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
招牌广告已不单是局限用文字写出店名,还具有介绍商品,宣传商品的功能。
从《清明上河图》中,还可以看到,在闹市区的赵家药铺门前放有四块招牌。
招牌上大致内容是介绍这家医药铺药的功效以及医生医术的高明。
此外,《梦梁录·茶肆》条里也载有“俞七郎茶坊”、“蒋检阅茶肆”等招牌名。
这些店铺的名字招牌使人一看就明白茶坊的性质特征。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竞争的激烈,店铺的门面修饰也成为广告竞争的主要手段,起到了招牌广告的作用。
《东京梦华录》说:汴京城内,“御街东朱雀门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亦妓馆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
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过龙津桥南去,路心又设朱漆杈子如前”。
这杈子,是用红绿木条制成,固定临街房屋之外,用以阻挠人马成为茶楼的装饰,这是门外装饰。
又有“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
”这里所说的彩楼、欢门,是一种
商店门面的装潢,它使商店的门面别具一格,各具特色,便于人们识别,期中彩楼是永久的广告设施,一般在节日时重新加以修饰,以增添喜庆色彩,营造商业气氛。
三、招牌广告的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招牌广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招牌广告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更趋成熟。
招牌的式样、色彩也更为丰富多彩,制做的材料也多种多样,而招牌文字也赋予了特定内涵。
至明清时期,招牌已不再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内容,而且赋予招牌文字以特定内涵。
该时期的招牌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在商业招牌广告中折射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表现为讲究商业道德和商店信誉。
许多商家把儒家提倡的“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高悬于店外,公之于众。
如“同仁堂”、“全聚德”等等,诸如此类。
此外,在招牌的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
如“内联升”、“庆丰润”、“宝丰”、“吉隆顺”等等。
开业于咸丰三年(1853年)的内联升鞋店,其招牌上除了书写“内联升”三个大字之外,还画上云朵托起的高靴和鞋子。
图文并茂的招牌不仅告诉人们这里可以制作靴鞋,而且还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穿了“内联升”的鞋,能够步入仕途,平步青云,连连晋升,青云直上。
在招牌的内容上,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
清代北京“都一处烧麦馆”的招牌也有一段来历,据说,“都一处”这
三个字是出自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除夕夜,亥时,有一主二仆来到一家酒店饮酒,客人环视四周,得知小酒店还没有字号,便起了个“都一处”的名字。
一个月后,10多个太监给酒店送来了一块匾额,店主这才知道除夕夜来的是乾隆皇帝,从此“都一处”的招牌闻名天下。
中国古代的招牌广告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还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基本形式之一。
它的萌生和演化,既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日趋繁荣的历史进程,也显示了古代商人对广告表现方法、手段的总结及广告艺术形式的加工、提炼过程,同时也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商业民俗和商业文化。
现代广告是古代广告的继续和发展,在众多的现代广告形式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其中明显的历史痕迹。
追本溯源,认真探索古代广告的历史发展轨迹,认识广告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推动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强化广告功能,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外广告史》,陈培爱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梦梁录》,[宋]吴自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广告行为》,《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论中国古代的招幌广告》,传媒·人民网,2007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