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C.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5.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

“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6.“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
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

这表明周代
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7.商朝中期以前,兄弟之名先后骈列,并无上下贵贱之别。

但到了商朝晚期,有“少子辛,辛母正后,故立辛为嗣”的记载。

(见《史记·殷本纪》)这种变化可说明
A.“家天下”局面形成B.外戚势力开始萌发
C.嫡长子继承制确立D.父死子继成为定制
8.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9.有学者指出:诸子形同水火,各执一端,以极端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深化了家之言,“深刻的片面”超越“平庸的全面”。

各种片面学说,总体又形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在“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的基调。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集权政治加强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社会变革转型
10.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1.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

夫生法者君也……”“君臣、上下、贵践皆从法,此为大治。

”从今人的视角看,管仲的“法治”实际上是
A.“法治即为民治”B.强调“依法治国”
C.“反对特权等级”D.“法制下的人治”
12.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会盟的过程中达成了部分一致。

如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中的“毋忘宾旅”“毋遏籴”;公元前579年,晋楚会盟中的“交贽往来,道路无壅”;公元前562年,在齐、鲁、晋、宋等国会盟中的“毋蕴年”“毋壅利”。

这反映出当时
A.各诸侯国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各诸侯国政府致力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街衢正常交通D.发展商业成为部分诸侯国的重要共识
13.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反映老子()
A.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
C.强调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D.强调无为而治
14.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C.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1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

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

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17.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结合
18.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19.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

”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指
A.分封制和民主选举制度 B.封建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
C.封建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 D.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20.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

“这一制度”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
21.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

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22.汉朝时期,政府对边疆请求”内附”的游牧民族采取容纳政策,让他们进入长城以内的指定地区居住,并让其上层人物继续统领部众。

这种政策
A.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B.改变迁入民族的生活方式
C.实现了边疆地区永久和平D.使民族间的差异逐渐消失
23.《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
A.民贵君轻的思想B.无为而治的主张
C.君权神授的思想D.重本抑末的主张
24.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25.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郡“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了叛乱,东汉政府只能与之妥协。

自此西汉中期以来的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

此事造成东汉时期A.田庄经济逐步形成 B.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C.小农经济极度衰退 D.流民问题不断出现
26.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7.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向农户征收赋役,其包括制土分民、计户授田、计亩征税等几个方面。

这一举措
A.适应了土地国有的时代变异B.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解
C.有利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D.推动了牛耕技术的发明
28.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

该制度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29.春秋中期以前,工商食官。

春秋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者和商人大量出现,他们或“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或“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这种变化
A.巩固官营工商业的统治地位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态的形成D.改变了士农工商的次序
30.楚国是活跃在汉水和长江流域的一个国家。

楚国君主的心病是,在周朝的政治体系中他们的封号太低,与其强大的国力并不相称。

第六代楚君熊渠曾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由此可知
A.楚国在军事上已经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
B.周楚两国征战给双方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C.楚国“不服周”的态度纯属夜郎自大
D.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在传播中受阻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引起管叔,蔡叔等贵族的不满,纣子武庚拉拢二叔起兵,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死在必须,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材料三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决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

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年之间。

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随意推者也。

不待始皇并天下,而文物之道尽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有关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西周制度设计上存在什么缺陷?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材料二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4)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D
材料中“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能够说明先秦时期国家统治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故D项正确;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BC项均错误。

点睛: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有控制内外服的权力,借神权以巩固王权。

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打破了地方的血缘关系,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

商周时期都是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

2.【答案】C
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选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所以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故排除B;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错误。

【点睛】
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

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3.【答案】A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 选项正确。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4.【答案】D
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详解】
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别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民族冲突,故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带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离”,排除A;材料反映周代的德治思想,无法体现天子权力下降,排除C;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重视“天命”,无法体现“对天的认识理性化”,排除D。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

7.【答案】C
从“兄弟之名先后并列,并无上下贵贱之别”到有嫡庶之别,并立嫡长子为王位继承者,这一变化可体现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C正确;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所以“家天下”局面在夏朝已形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相符,排除A;外戚指的是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材料中没有提到相关内容,排除B;材料中前后的王位都是以父死子继的方式继承的,不同之处在于哪个儿子继承,排除D。

8.【答案】D
注意限定信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结合所学可知,道家讲求顺应自然,这便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及其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结合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解答即可。

9.【答案】D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百家争鸣”本质上是社会变革转型的反映,故选D;AC不属于本质,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形成集权政治,排除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本质上反映”,联系所学“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理论分析解答。

10.【答案】A
根据题干信息“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教无类”主张人不分高低贵贱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选项A最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而选项B 诲人不倦意思是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选项C是孔子“仁”的思想;选项D项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D
由材料“夫生法者君也”可知管仲强调的法治的法来自于君主,其实质还是表现为人治,D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B不是材料的实质;C与材料所述不符,君主不受法律的约束。

12.【答案】D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间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商贸活动的条款,这一系列的会盟措施,保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和繁荣,这也反映了发展商业成为当时部分诸侯国的重要共识。

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A;材料是发展商业,不是垄断商业活动,排除B;C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

故选D。

13.【答案】A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道家的思想。

材料当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意思主要是积少成多,强调是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实现向他的对立面转化的过程。

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

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道家的思想·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14.【答案】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巩固其统治,①②④说法正确;秦朝在统一之后,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③说法错误;综上,故选C。

ABD均含有错误选项③,排除。

【点睛】
本题中的四方古印文只是做题的引子,实际上对解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阅读此类材料时,学生切不可拖泥带水,迅速跳过即可。

15.【答案】C
材料体现了身为丞相的赵高权力较大,群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可见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选项C正确;选项A并不是本质问题,排除;丞相制度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
解题关键是认识到群臣赞成丞相,说明当时丞相权力较大,威胁皇权。

16.【答案】A
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由“‘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可知,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A正确;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并非防止地方分权,故B错误;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并不能说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协助批阅奏章,排除D。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知识分析解答。

17.【答案】B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夏朝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西周时,实行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持政治等级,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特点。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皇位世袭,所以材料中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B正确;秦朝不存在地方分权,A排除;秦朝没有封国制,排除C;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都是创制于秦朝,不符合题干中“继承”之说,排除D。

18.【答案】C根据“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可知钱穆认为郡县制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C;AB项是郡县制的特点,与题意无关,排除;钱穆强调的是郡县制对我国统一局面形成起到的作用,不是强调对中央集权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

故选C。

19.【答案】D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实行官员直接选拔制度,郡守和县令直接控制了诸侯的行政权,所以“封建”和“选举”分别指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答案选D。

在古代不可能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排除AB两项;C项封建制度表述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步加强。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权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答案】B
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

21.【答案】D
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帝制是指君主专制,因此从封建向帝制的转型指的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故答案为D项。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是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排除A项;BC项不符合史实,不是这一转型表现出的特征,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从封建转向帝制”是指什么历史时期,在明确了是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之后,也就很容易确定这一历史时期表现出的特征。

22.【答案】A
汉政府安置请求内附的游牧民族,保持其内部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民族间的交融,A项正确;改变迁入民族的生活方式只是部分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错误;实现“永久和平”和“消除”民族间的差异,夸大了这一政策的积极影响,CD两项错误。

23.【答案】C
从材料中的“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等信息可以看出,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思想,故答案为C 项;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商鞅提出重本抑末的主张,排除A、B、D项。

【点睛】
为加强君主权威,维护大一统局面,董仲舒新儒学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通过“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使天感应;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是万物的主宰,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