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前押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2023高考政治真题+模拟题(全国通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3高考政治真题+模拟题(全国通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真题1.(2023·全国甲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①马克思主义具有吸收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开放性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③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案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详解】①:马克思主义吸收各种优秀或先进的思想文化,而不是吸收各种不同思想文化,①排除。
②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②④正确。
③:马克思主义提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指导,而不提供具体方案,③排除。
故本题选C。
2.(2023·全国乙卷)近年来,乡村球赛“火”了。
村民把十里八乡的篮球赛亲切地称为“村BA”,把足球赛称为“村界杯”。
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①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②乡村文化阵地需要用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去占领③村民需要和接受的文化,就是值得倡导和扶持的文化④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村BA”、“村界杯”等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专题17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解析
专题17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答题要素】指导思想十中国道路十自觉自信十基础工程十立足实践十主体力量十体制保证十精神文明十中心环节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竟争力。
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典例探究】典例1.(2018-全国卷111)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
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依题意,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
这说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满足群众需求,要继承传统革故鼎新,②③符合题意。
文化传承的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①错误。
④夸大了现代传播手段的作用,不选。
【技巧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经典咏流传》的热播表明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还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高三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试题
高三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试题1.( 3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某校就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问题举办了一次讨论会,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说:“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推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乙同学说:“要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必须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材料二 2013 年某省将加强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开展乡镇、社区、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化服务,免费开放全省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站等。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结合乙同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 10 分)(2)请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如何处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8分)(3)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做法的重要意义。
(12 分)【答案】(1)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分)②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既对立又统一。
题中观点只看到了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又看到落后、腐朽文化的阻碍作用。
(4分)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步练习(含详解)新人教版必修3(1)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辽宁全省11 581个行政村中,已经建成6 700个农村文化广场。
广大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在广场上跳舞、唱歌、健身、散步。
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广场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文化生活角度,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表明( )A.人们的道德素质提高了 B.人们的政治地位提高了C.人们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D.人们的风俗习惯变了2.腐朽文化会败坏社会风气。
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②“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③殖民文化④崇尚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思想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②③3.下边漫画说明( )A.文化市场繁荣活跃B.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革创新C.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D.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4.红色电影和红色经典歌曲的集中展播极大地振奋了人们的精神,激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这体现了( )A.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B.唱红歌在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D.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5.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忠诚与背叛》、《西藏的天空》、《雨中的树》等26部影片走进广大观众的视野。
这一批主流影片,或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将目光聚焦现实,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讴歌各个历史时期的英模人物,讴歌科学发展的时代篇章。
这些主流影片的成功说明( )A.我国的文化产品都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C.只有发展高雅精品文化,才能保证成功D.只有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6.在大众文化强烈的世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下,有些文化产品降低自身的文化品位,把严肃的精神活动变成了滑稽的游戏,造成了文化消费的庸俗化。
高考政治易错点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版)
易错点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易错题【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某地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有利促进了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障了农民的文化权益。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矫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说明某地政府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而非文化产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易错题【0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思想道德建设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和话语权[矫正]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而非领导权01(2021·北京·高考真题)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
2021年“五四”青年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国博有约五四党课”直播节目,从“复兴之路”展厅“出发”,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走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壮丽青春,612万网友进入直播间,纷纷点赞、留言。
给这则新闻加个标题,最合适的是()A.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C.拉近革命文物与公众的距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D.创新传播方式,让革命精神“活”在当代中国人血脉中【答案】D【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革命文物、革命精神,这与“面向世界”无直接关系,A排除。
2024_2025十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解析
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1 走进文化生活1.(2024·浙江高考真题)为实现乡风文明,克服婚丧嫁娶中存在的大操大办等陋俗,政府提倡婚事新办、厚养薄葬。
这一提倡是基于①腐朽文化会阻碍乡风文明建设②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须要正确引导③落后文化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④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婚丧嫁娶中存在的大操大办等陋俗属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题肢③说法正确,由此推断题肢①中“腐朽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为实现乡风文明,提出上述提倡,说明白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题肢④说法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对落后文化的改造,没有提现到文化产业的发展,题肢②解除。
本题选择B选项。
2.(2024·全国卷Ⅲ·T19)2024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心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节目形式新奇,“和诗以歌”,增加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宠爱。
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闻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原来又要创新思路③要以满意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学问。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④表述错误。
节目形式新奇,“和诗以歌”,增加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宠爱。
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原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意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浙江高考真题)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3年4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决定联合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旨在推广一批能够反映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的优秀成果。
如果就此拟写标语,最合适的是()A.传承革命文化拓展思政课堂B.继承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C.挖掘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D.坚定理想信念建设文化强国2.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过去这些年热度不断升高的“村晚”,在2023年以“四季村晚”的形式进入常态化、机制化的新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村超”“村BA”继“村晚”而起,火爆异常,并逐渐升级为全国性比赛。
乡土文化的发展()①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守护了乡村意识形态阵地②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③融入百姓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风貌④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取成都的简称“蓉”,同时寓有“融合”“包容”之意。
“蓉火”运用多彩渐变的大运会主视觉色块,将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整合起来,呈现了成都热情、活力、时尚的多彩生活与大学生的斑斓青春。
“蓉火”的设计()①既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又展现国家审美风范②体现了世界各国文化可以在交融中实现统一③既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又承载时尚文化内涵④表达了中国同世界文明和谐包容的美好愿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歌曲《罗刹海市》火爆“出圈”。
歌曲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奇幻故事,作品保留了原文荒诞、讽刺的精神内核,并引入东北民歌靠山调的韵味。
它独特的歌词和魔性的曲调,让人们在唱念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
该作品的成功“出圈”在于()①能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②融通了古今中外文化资源③满足了人们对各种各样文化的需求④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电影《长安三万里》创作团队查阅唐代古画、古籍等,借鉴日韩“双男主”叙事模式,用视觉化语言展现大唐盛世,开创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美学。
备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考点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1.坚决志向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共产主义志向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动身点和落脚点。
(2)坚决志向信念①缘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需坚持自信独立。
党的百年奋斗胜利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究开拓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气实践出来的。
②要求: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决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决信念,坚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缘由要求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文化是在人民群众宏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建的。
②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热忱讴歌人民群众的宏大实践。
③生动展示人民奋勉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建历史的辉煌业绩。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②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①国家: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文化工作者: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应,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关联联系“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宝的创建者”的学问,理解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缘由要求立足时代之基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呈现。
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显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高三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C.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答案】D【解析】该题是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准确掌握能力,对“关键、基础”等字眼的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正确;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道路关键在于①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④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2013年新版教材相关知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道路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依据教材知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③入选,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
新增加的内容为今年高考的重点,正确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相关知识3.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参与到公益事业中,这种平民公益被称为“微公益”。
微公益行动虽小,但倡导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却释放出无穷大的正能量。
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杜绝落后文化对人侵蚀②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③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④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平民百姓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倡导和传承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有利于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④正确;①“杜绝”文化对人的侵蚀,说法过于绝对,要排除;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提高的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是科学文化修养,③与题意不符。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与文化能力进阶加时练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编版必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
这说明( )①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④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敦煌研究院座谈到云冈石窟考察,从指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留下了一段段动人故事。
如果围绕上述内容写一篇文章,下列标题合适的是()①守护民族文化之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②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④满园春色关不住,传统文化受热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相连。
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承载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
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依然滋养着文化的血脉,贡献着生活的智慧。
由此可知,中国书院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它()①所宣扬的传统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所承载的家国情怀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客观物质基础③既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也涵养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④所蕴含的古老智慧能为构建书香社会提供有益借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英雄颂》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组织创作的一部弘扬英雄主义精神的大型声乐交响套曲。
作品将音乐的笔触对准那些在百年党史中做出牺牲和贡献的英雄模范,讴歌那些为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富裕强盛而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无私奉献、拼搏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耀世功勋、崇高精神。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必修4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拓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5)坚持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6)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思维拓展1.为什么要保护革命文物?如何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为什么要保护革命文物文化载体角度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凝结着我们党的光荣历史,保护好革命文物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的载体功能,使革命文物“活”起来。
文化传承角度保护好革命文物,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革命文化的凝聚力。
文化功能角度革命文物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保护好革命文物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2021高考政治考前押题 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2021高考政治考前押题: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选择题1. “尽管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敞亮又漂亮……”昔时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感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
由此可见,文艺演出应该( )①为人民公共所喜闻乐见②提倡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③立足于知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题指南】此题要紧考查进展文化的要求、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解答的关键是通过抓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对应高考考点,把材料与高考考点结合起来。
【解析】选C。
同一首歌以不同的方式演唱,说明文艺演出应提倡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感动过无数听众”“让人如痴如醉”说明不管哪一种方式演唱都能取得听众认可,为人民公共所喜闻乐见,①符合题意;材料中“翻唱此歌”说明文化进展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市场需求问题,③与题意无关。
应选C项。
2. (2021·福建文综·T28)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
一般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
这启发咱们应该( )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②志存高远,坚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崇德尚义,自觉保护人民的利益④知行统一,躯体力行争那时期先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南】此题考查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照生活中的“最美”寻觅启发。
【解析】选D。
材料中的“最美群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保护人民的利益为重,是咱们应该学习的道德表率,这给咱们的启发是③④。
追求高雅精神生活、坚决共产主义理想与材料不符,排除①②。
应选D项。
3. (2021·安徽文综·T8)前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前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政治考前押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
1. “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
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 )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发展文化的要求、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解答的关键是通过抓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对应高考考点,把材料与高考考点结合起来。
【解析】选C。
同一首歌以不同的方式演唱,说明文艺表演应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打动过无数听众”“让人如痴如醉”说明不管哪种方式演唱都能获得听众认可,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①符合题意;材料中“翻唱此歌”说明文化发展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市场需求问题,③与题意无关。
故选C项。
2. (2013·福建文综·T28)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
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
这启示我们应该( )
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②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崇德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
④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生活中的“最美”寻找启示。
【解析】选D。
材料中的“最美群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道德榜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③④。
追求高雅精神生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材料不符,排除①②。
故选D项。
3. (2013·安徽文综·T8)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解题指南】本题以古人把生存的环境伦理化为题材,综合考查文化建设和意识的作用等知识。
做好本题关键是借助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对选项进行正误辨析。
4.
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
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为视角,考查文化传播、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等知识。
解答时抓住中国电视剧走向坦桑尼亚,但在翻译时有些称呼只能简单处理这两点进行分析。
【解析】选C。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应选。
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有些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体现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③应选。
题干体现了文化差异,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不选。
题干没有说明文化交流“以我为主”的原则,④不选。
5.(2013•江苏单科•T24)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这说明( )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选择的知识。
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口水战当作精神正餐,体现了文化需要引导。
【解析】选C。
抓住“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这一关键信息,指出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C正确。
A、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不选。
B说法错误,文化消费心理影响文化消费行为。
二、非选择题
1.(2013·天津文综·T1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
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解题指南】本题以“光盘行动”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设计问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审题,明确限定的知识范围、内容指向、试题类型等问题。
【解析】首先明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角度;设问类型属于“为什么”——“原因类”题型,要求回答这样做的原因和意义;内容指向是“光盘行动”引起的社会共鸣。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大众传媒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导向作用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2)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2.(2013·福建文综·T39(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二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
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
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9分)
【解题指南】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材料分析题。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全面把握材料的主旨思想和设问的具体要求。
解答第(3)问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
【解析】第(3)问,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
首先要把握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什么,即“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然后结合上述三个方面,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体现了一定文化由一定经济政治决定;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
答案:
(3)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