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
形成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指导思想上和政策上强调打破平均主义,在制度上强调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第二阶段,在实践中出现了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形式,在理论上强 调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收入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及它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二)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国有、集体、混合所有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 国民经济命脉,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 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租赁经营、 委托经营、兼并、收购、出售等形式
2、收入差距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 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
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
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 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 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 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 特点: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 灵活
2.私营经济
•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具有私人资本主义的属性
3.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而建 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 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以苏为鉴”
要学会建设一个新国家,首先要从学习别人的经验开始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 2、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 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 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 久之计” 。——毛泽东
2、《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一开始 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 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 会主义事业服务。”
2、人的发展:
每个人有安全感、归属感,民主法制,人权 保障,诚信友好,安定有序,人尽其材,各得其 所,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中华巨龙的腾飞
——改革开放的历程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使我们党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江泽民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目的
※ 社会主义本质分解表
经济发展 → 速度与效益统一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宏观
发展
社会发展 → 公平与效率统一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微观
人的发展 → 手段目的统一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1、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 发展。” ——邓小平
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8.19”事变
老 大 哥 的 红 旗 倒 了
我们总结了几十 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 克思主义是什么,过 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 清楚。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 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 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 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 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2、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步走”战 略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 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 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 期。”“展望下个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 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使人民 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特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 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本章内容: 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主题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主题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 生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 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 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则:
⑴公平性原则 ⑵持续性原则 ⑶共同性原则
本章思考题
1、试述“三步走”战略的内容和特点。 2、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3、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和目标是什么?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 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 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 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 平,即人均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 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补充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补充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概念的理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首先提出来的。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邓小平同志以上表述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念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全部内容: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2)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行,制度自信。

由李大钊等提出。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标志);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四、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实事求是,政治路线,独立自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1、科学发展观;2、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六、中国特色的和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大国情);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2021年大学毛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精品课件(完整版)

2021年大学毛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精品课件(完整版)

范文2021年大学毛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1/ 28依据精品课件(完整版)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坚定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3/ 28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原因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6、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科学把我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 28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7/ 28什么是国? 国情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

? 从结构的角度看,国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国际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因素阶级状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政治制度国情地理状况民族构成以及传统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历史特点“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选第2卷第633页)9/ 28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

中国吃苦头不止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

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江泽民指出:“ 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首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其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总 结我们党和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 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第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根据 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出来的。 第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1、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 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 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 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性力量,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重大飞跃,科 学技术必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 发展要求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哪个阶级、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 了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掌握 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 衡量和判断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程 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政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 展中的作用。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现实意义
(1) 是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
(2) 是党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3) 是党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
(4) 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关键。
(5) 是激烈国际竞争中增强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章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历史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研究,旨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点,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针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内部社会矛盾的多样性而形成的。

它的历史和理论基础主要包括: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并形成了与西方不同的理论和路线。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在中国其具体实践和理论化都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基础来自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包括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等的变化与适应。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其总体战略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必须精益求精和不断完善。

2.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和实现“四个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各个领域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3.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体现“共建共享”理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特别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实现。

第四章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1.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制度环境,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 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理论成果 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探索适
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 改造和建设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有无无产 阶级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中国,资产 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 领导才能胜利。 1、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①农民由于其小生产 者的局限性,②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 功。③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便是证明。 2、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①中国无产 阶级除了富有(组织性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 ②他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便 于结成工农联盟;④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三大优点
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战略性命题:中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要靠
自己发展
第一,执政地位 第二,符合人民的愿望,使群众享受更多的 利益 第三,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总目标: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 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 的水平
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 关系 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第二,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第三,使管理日益现代化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 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共产主义的第二 阶级或高级阶段
此时没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区分
共产主义的第一 阶段或低级阶级 过渡时期
2、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提出社
会主义社会的概念。
2.列宁:
十月革命前后,提出了只有经历一个相当长 的过渡时期,才能从“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到 达“完全的社会主义”或“发达的社会主义”。
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
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1952年,苏联已经处在“从社会主义过
渡到共产主义期间。”
斯大林的主要观点: 一是把社会主义的“建立”看成是
“建成”了社会主义 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建成之日即向 共产主义过渡之时
斯大林在1936年确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后,就宣布苏联已经建成 社会主义,并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 的任务。 也就是在斯大林看来 ,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 义过渡之时。 1917-1936年 1936年 基本建设社会主 义社会 共产社会的第一 阶段即社会主义 社会 苏联正向共产主 义前进
与”建成” 二是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 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 主义 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 转变时期
1956年在八大上:社 会主义刚刚建立,还没 有建成。
1957年提出我国社会主 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 未完成。
思考: 为什么说是社会主义只 是刚刚建立?
1959年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 能分为两个阶段: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段,不但必须实 行按劳分配, 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 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 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 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教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教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教案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阐述其发展历程和重要性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看法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成和特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2.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成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成和特点,阐述其优势及在实践中的体现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成功案例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看法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功案例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三章: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意义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3.2 教学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具体举措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意义,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深化改革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具体举措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和建议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具体举措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四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4.2 教学内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必要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举措和成效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必要性,阐述其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举措和成效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解和建议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体举措和成效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五章:全面从严治党5.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5.2 教学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中的成效和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其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中的成效和案例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和建议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中的成效和案例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六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6.1 教学目标: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掌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战略布局6.2 教学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阐述其基本原则和战略布局案例分析法:分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案例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看法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案例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七章: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7.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成和内在联系7.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成和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性和实践要求讲授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阐述其基本构成和内在联系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成功案例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理解和看法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成功案例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八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8.1 教学目标:理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意义和必要性掌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8.2 教学内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意义和必要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意义和必要性,阐述其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理解和建议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9.1 教学目标: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掌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战略布局9.2 教学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阐述其基本原则和战略布局案例分析法:分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案例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看法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案例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第十章:结论10.1 教学目标: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思考和启示10.3 教学方法: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看法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及其意义的理解程度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理解“总任务”的内涵和外延是重点。

毛概 毛概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路线和基本纲领

毛概 毛概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路线和基本纲领

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1、党的基本纲领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 总结: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发展。
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 今天的建设和奋斗,正是为 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将来的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我 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就是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实 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在不断完成个阶段基本纲领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的过程中实现的。
的历史阶段。
3.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高
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 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 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1. 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长期性 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既牢牢 2.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时 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 间能够解决的 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 2. 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阶段性 的阶段特性,才能科学判断和科学 3.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 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 长时间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基本路线的内容可简要概括为 立国、强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23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我国实现现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因为: 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路线最核心的内容。 特色社会主义。 ( 1)四项基本原则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动摇,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 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种改革的任务是 (1)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为生产力的发展清除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 2 )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改 ( 2 )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 2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含义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含义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1.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定义:结合中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详细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含义与特征。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运作。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含义与特征的理解程度。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际运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让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的成就2.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就: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改善、国家地位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历史事件和数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与成就的认识和感受。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与成就的了解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与成就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政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则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3.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成就: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践成就 第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二,“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 独 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 第三,“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 屹 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近代中国历史的选择
2、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体系“从无到有”。
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 系,主要工业产品全部依赖进口。从“一五”计划开 始,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 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 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 有了飞跃。钢产量从1949年的15.8万吨发展到1976 年的2046万吨。发电量从1949年的43亿度发展到 1976年的2031亿度。原油从1949年的12万吨发展到 1976年的8716万吨。原煤从1949年的3200万吨发 展到1976年的4.83亿吨。
此外, 还形成了团 结反霸、永 不称霸与 “三个世界” 的战略思想 与理论。
1974年2月,毛泽东会 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遭受的严重曲折
1、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
本来“一五”计划的 超额完成,极大地鼓舞了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必胜信心。然而,在胜 利面前大家的头脑开始不 冷静了,结果造成了国民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共 产风”、“浮夸风”、 “瞎指挥”等问题。
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前面也会破坏生产力; 周恩来——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已成为劳动群众 的一部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邓小平——整顿工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实行 职工代表大会制; 朱德——注意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多种经营;加强 党的建设; 邓子恢——农业中要实现生产责任制;

毛概I·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毛概I·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9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居首位
美国学者丹尼森研究发现: 时间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20世纪初 20% 20世纪中叶 50% 1970s以后 60-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0

2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前后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4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5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24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 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 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 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2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美丽的宝岛 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学会成立
中国还要完成祖国统一. 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中国还要完成祖国统一."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 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经济能不能真正发 23 展."
13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教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教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特点1.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过程。

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3.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形成过程和主要特点。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与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2.1 教学目标1.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 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3. 掌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2.2 教学内容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为国家发展、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

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明确总任务、理解意义和掌握基本要求。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3.1 教学目标1. 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2. 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3. 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2013版毛概)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2013版毛概)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非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
70%以上 47.8%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大学生占20
24岁年龄人口比重
12.5%
4%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人口净增长率
1%以下
1.1%
现代化标准 中 国( 90-98年平均)
平均预期寿命
70岁以上
71岁
现代化标准

1979年,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 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 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 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
3000美元
800美元 772美元
现代化标准 中 国(2000年) 中 国(1998年) 中国2020年目标
非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85%以上
82%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45%以上
33%
现代化标准
中 国(1998年)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0%以上
33%



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 育文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 历史阶段,这是讲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状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 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 段,这是讲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六,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 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是讲 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章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3)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
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十八大以来,根据党
问题:在我国,职业教育居于什么地位?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一个指导”,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把“两 个关口”,即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完成“三个转变”,即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 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 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坚持“四项原则”,即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 通、办学多元;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 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完成“六项任务”, 即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建设50所高 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 教育标准体系,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 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善“七项标准”,即职业院校设置标准、教师 和校长专业标准、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建立健 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 财政投入制度,健全职业教育奖学金制度,启动“1+X”证书制度,落实职业院校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 员轮训制度,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 互兼职兼薪制度,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 督导评估制度,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Biblioteka 路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 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程,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 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 生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 生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 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背景与过程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采取的措施及应注 意的问题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科教兴国" 2,把握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大力推进 把握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 科技进步和创新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是教育,核心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是教育, 人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 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 衡的小康. 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 年 世纪头20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 集中力量,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内容比较全面的,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 的,内容比较全面的,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
(一)"三步走" (一)"三步走"战略 1,1987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邓小平提出"三步走" 2,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步走"战略的发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步走" 展
1,1987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 1987邓小平提出 三步走" 邓小平提出" 展战略
2,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步走"战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步走" 略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 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 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 期.""展望下个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 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使人民 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使人民 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特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 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发展观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原则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 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 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 的利益. 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则: 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则: ⑴公平性原则 ⑵持续性原则 ⑶共同性原则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党的十六大提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少,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 化路子" 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⑴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 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 ⑵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⑶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本章思考题
1,试述"三步走"战略的内容和特点. ,试述"三步走" 2,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 ,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和目标是什么?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所谓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是一 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它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 生活水平,即" 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 余".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 新世纪的使命的要求;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本 质的要求; 3,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执政党兴 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总结; 4,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体现.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本章内容: 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主题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主题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 则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 要矛盾的要求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 体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 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 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 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 平,即人均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平,即人均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 续前进.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3,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