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气象灾害资料
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1)
![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1)](https://img.taocdn.com/s3/m/3b710c1814791711cc791774.png)
一、我国东部季风气候
我国季风区是指夏季 风可以到达的区域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根据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地的年降气温 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共同点:夏季气温高,降水量丰富; 季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全年降水比较 风 丰富
特 点 不同点: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更丰富。
为什么冬季风 气候与夏季风 气候相差这么 大呢?
蒙古、西伯利亚
哈 尔 滨
上 海
广州
印度洋、 太平洋
思考与讨论:
• 我国的这种季风气候特点对生活、生产 有什么影响?
• 1.你知道本地夏季和冬季的农业生产活 动有什么不同?
• 2.你知道本地小麦或水稻是什么时候开 始播种的吗?
我 国 气 候 特 点
你知道吐鲁番的哈密瓜为 什么又大又甜吗?
气温日较差大,日照充沛
干旱地区的生物是如何适 应缺水的环境的?
思考与讨论
你学校所在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分析本地气候特点。
练习:
1.在教科书中用 铅笔画出800毫米、 400毫米等降水线 2.找出大于800 毫米降水量的地 区主要在哪里? 小于400毫米的地 区在哪里? 3.我国降水分布 有什么规律? 东南沿海地区到西北内陆 地区降水量逐渐递减
• 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与东部季风气候有 什么不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找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干 旱、半干旱的)地区。 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 水稀少的原因是
通过乌鲁木齐的 气温和降水分布 的特点,分析我,降水变化大 2.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气温日较差大,日照充沛
气候特征和气象灾害
![气候特征和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addb31a9dd3383c4bb4cd2c4.png)
青藏高原:高原高山气候
想一想:我国气候为什么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 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大 豆
棉
花
油 菜 花
江 南
好
开
桂 林 地
区 水 田
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荒
漠
甘 肃 月 牙 泉
草 原 和 雪 山 美
丽
的
2、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 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2、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
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
温作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
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大陆性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季风气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候显著 长十分有利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大陆性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季风气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候显著 长十分有利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雨热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同期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气候复 杂多样
不利影响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造成春旱、夏 涝现象严重;降水 的年际变化大,水 旱灾害多;寒潮带 来严寒、大风、霜 冻等恶劣天气,台 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33628d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f.png)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气候和气象灾害是中国国土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国庞大的面积和多种地理环境造就了其多样化的气候类型,从寒冷的高山地区到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然而,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中国容易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如洪水、旱灾、台风和暴雨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气候特点以及所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地跨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03'到53°33'之间,境内形成了多种气候带。
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和地理位置,中国可分为寒冷的北方地区、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
北方地区主要受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而湿润。
南方地区则主要受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季相对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潮湿。
中国的气象灾害1. 洪水:中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在夏季和秋季,大量降雨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并可能引发洪水。
洪水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 旱灾:尽管中国整体上降雨充沛,但某些地区却经常面临干旱的威胁。
干旱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作物减产、牲畜死亡和饮水困难等问题。
3. 台风:台风是中国南部和东部海岸的常见气象灾害。
这些热带风暴经常带来狂风、暴雨和海啸,给当地居民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4. 暴雨:中国的气候多变,某些地区时常受到暴雨袭击。
暴雨造成的降水量巨大,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应对气候与气象灾害的措施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减轻气候和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针对不同灾害的主要应对措施:1. 洪水管理:为了减轻洪水带来的危害,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防洪措施,包括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加强河道清淤和完善洪水警报体系等。
2. 干旱应对:为了应对干旱,中国积极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强干旱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PPT课件,共25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PPT课件,共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2cd1c9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7.png)
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这是为了使在身体上凝结的水能顺着身体流入嘴中
典例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因为夏季风不能到达B.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只和其昼夜温差大有关C.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高高地抬起屁股,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水分D.沙漠中植物的叶子小,甚至变成针刺状以减少水分蒸腾
知识点2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大多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1.教材第83页读图:我国西部地区的干旱气候特点及成因
(1)在教材第82页图2-59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省级行政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的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台风重灾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浙江、台湾、福建、广东是受台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影响
危害
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下图)
台风带来的暴雨会造成洪水泛滥、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淹没农田和村镇等
5.其他气象灾害:我国其他气象灾害还有沙尘暴、冰雹、霜冻等。
典例3 (原创题)“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它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近日各市要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题中“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地震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91c34e3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1.png)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曾有一句讲述边塞风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关隘,这里是太平洋季风所能照拂到的最远的中国疆土。
春风不度玉门关,却在这里划下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三亚是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杭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哈尔滨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在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吹来的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吹来的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夏季,雨热同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冬季,北方大雪会影响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运。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长,使东北稻米口感醇厚。
华北地区冬季的大雪会冻死一些害虫,保护庄稼不受冻害,正是“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的来历。
我国西部地区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夏季风不能到达这里,因此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
由于缺少水体对气温的调节,这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也较大。
吐鲁番的瓜果糖分积累多,正是得益于这里日照充足,并且昼夜温差大。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频发,主要包括寒潮、台风和洪水。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台风云系宽广,中心叫做台风眼,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时,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
在干旱季节,台风可以缓解旱情,缓和高温天气。
洪水一般由持续性暴雨、台风引发,人类对流域内森林的破坏、围湖造田等活动也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什么是“经济地理特征”?所谓“经济地理特征”,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主要物产,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等等。
天气与气象灾害科普知识
![天气与气象灾害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bfa97a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b.png)
1.暴雨形成原因: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构。
大气中的水汽随上升的气流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其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形成了暴雨。
根据气象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
2.暴雨划分:在业务实践中,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
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3.特大暴雨灾害: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4.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是指大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低的一种天气现象。
5.沙尘天气成因:首先,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
同时,北方多沙尘与其气候有很大的关系。
春季北方气候干燥,植被覆盖量较少,抗风蚀能力很弱,降水也比较少,地面干燥松散,土壤表层干燥疏松,如果有大风刮过,就会将松散的土壤中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
其次,人为原因也是沙尘天气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口增多,人口压力增大,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沙尘天气多发。
6.沙尘天气区分:在气象学上,对沙尘天气有明确的等级与标准划分。
按等级可以划分为: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模糊不清、浑浊不堪,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特强沙尘暴——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现象。
我国的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讲义)
![我国的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24f4d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6.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我国的气候与主要的气象灾害【知识点分析】1.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3.季风气候的影响(1)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2)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大雪会影响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运。
在牧区,冬季的“雪暴”可能会冻死大量的牲畜,但北方作物生长时期长。
能够积累更多的营养。
冬季的大雪不但会冻死一些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而且会像地毯一样保护庄家不受冻害。
因此有瑞雪兆丰年的农谚。
(3)我国南方气候温暖,农作物的成熟期较短。
海南省就是利用其“暖冬”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丰富了人们冬季的菜篮子1.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大多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气候影响:(1)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这种气候特点是西部干旱地区的一项重要资源。
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就和该地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有关。
(2)干旱地区的生物有许多适应干燥、少雨环境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你知道仙人球的茎为什么那么粗、叶子为什么会演变成刺?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你能猜测它这样做的原因吗?三.寒潮、台风和洪水1.寒潮:大范围的强烈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台风的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
台风中心叫做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
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
3.洪水: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1a4c86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5.png)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气候的国家,常常受到气象灾害的困扰。
从严寒的东北地区到酷热的西南地区,从干旱的北方草原到多雨的南方沿海,中国的气候和气象灾害形势复杂多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气候特点以及常见的气象灾害,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气象状况以及应对这些灾害的挑战。
一、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受到其广袤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影响。
中国北方多为亚寒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南方多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夏季常常遭受台风侵袭。
西南地区的高原气候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二、常见的气象灾害1. 暴雨和洪水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和山区常常遭遇到暴雨和洪水的困扰。
夏季的梅雨季节,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山区发生山洪。
此外,台风也会带来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这些灾害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同时也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2. 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中国北方地区常常受到干旱的影响。
部分地区的降水量较少,加之高温和高蒸发率,导致土地干燥,水资源短缺。
这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显得尤为重要。
3. 霜冻和低温天气中国东北地区是严寒地带,常常遭受到霜冻和低温天气的影响。
在冬季,气温普遍较低,经常出现极寒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外,偶尔出现的强烈冷空气南下也会给中部和南部地区带来严寒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也造成不小的困扰。
4. 高温和热浪中国的夏季常常伴随着高温和热浪天气。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通常超过30摄氏度,甚至达到40摄氏度以上。
这种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更为危险。
此外,高温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和农作物减产。
5. 龙卷风和暴风雪中国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常常遭受到龙卷风和暴风雪的侵袭。
龙卷风常常伴随着猛烈的风暴和大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建筑物带来巨大的破坏。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01a5bd2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3.png)
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干旱也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其他气象灾害还有沙尘暴,冰雹,霜冻等
由强冷高气压活动起
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2、台风:
台风半径有数百公里。台风中心叫台风眼-----风平浪静,云量少;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台风在海上会形成狂风巨浪,它带来的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坚固的建筑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七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 .
一.中国东部季风气候:
1.我国季风气候分布范围: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2、我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口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规律: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
3.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1)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全年降水比较丰富。
(2)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二.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⑴、在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找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干旱、半干旱)的地区。
当台风来临时,不要待在大树下和电线杆旁,也不能躲在不安全的房屋内。在海上航行的船舶要进港避风
3.洪水
(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形成原因:
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Fra bibliotek要自然因素。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23e04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8.png)
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当今社会,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灾害频频发生,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首先,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的影响不可忽视。
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模式的剧烈改变,从而引发了多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例如,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洋表面水汽含量增加,这将为龙卷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面临更大的风险,如飓风、台风等的频繁发生。
因此,气候变化是引发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气象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各类气象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进一步导致气候变化加剧。
例如,森林火灾引发的大量烟雾和二氧化碳排放,加速了温室气体的释放,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此外,暴雨引起的洪水也会冲刷土地表面,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地不再能够有效吸收雨水,增加了水灾发生的风险。
这些灾害所造成的破坏进一步削弱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速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此外,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之间还存在着积极的循环反馈。
气候变化引发的气象灾害进一步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使气候变化进一步加速。
例如,森林火灾造成的大面积砍伐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使地球上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
同样,海洋上升和海洋温度升高又会进一步加剧飓风、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何应对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了解其规律和趋势,为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应加大减排力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此外,应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提高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04a8d3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d.png)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面积的国家,中国的气候特征多种多样。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季风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可分为北亚气候区、温带气候区、亚热带气候区和热带气候区。
在北亚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西伯利亚的寒流带来的冷空气使得这个地区的冬季异常寒冷,甚至会有严重的冰冻灾害。
而夏季,受到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的影响,这个地区主要受到干旱的困扰。
温带气候区包括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个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寒冷而干燥,春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宜人。
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的旱涝灾害相对较为严重。
夏季高温加上降雨不足,会导致旱灾的发生;而秋季的台风频繁,加上持续降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亚热带气候区则包括了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个地区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多云。
在夏季,季风的影响下,湿润的空气从南海吹至陆地,导致长时间的降雨。
这种气候特征使得亚热带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台风引发的强降雨是这个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热带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和海南岛。
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全年温差不大。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热带地区常常受到强降雨的影响,所以洪涝灾害是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
除了上述气候特征外,中国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气象灾害。
其中,旱灾是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和黄河流域。
降雨不足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和贫困的加剧。
洪涝灾害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台风、暴雨引发的洪水可能导致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此外,中国还有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
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四川盆地和云南省,经常发生地震。
中国还面临着台风和沙尘暴等其他气象灾害。
为了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抗旱能力、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等。
此外,不断推进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也是减少气象灾害的重要途径。
通过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气象科学研究,中国和其他国家可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减少灾害的发生。
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
![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6a7f62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0.png)
农业污染治理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农业废弃 物资源化利用。
交通污染治理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推广新 能源汽车,提高车用燃油品质。
生活垃圾处理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垃圾焚烧产生 的废气排放。
04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治理
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 偏少,导致空气干燥、土 壤缺水的一种气候现象。
气象灾害的影响与应对
01
气象灾害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农作物减产、道路中断 、房屋倒塌等。
02
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针对暴雨应采取排水防 涝措施,针对干旱应采取灌溉保墒措施,针对雷电应避免雷击伤害等。
水能资源
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8亿千瓦,占世界 第一位。
3
风能资源
我国陆地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3亿~3.5亿千瓦 ,沿海及海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约1亿千瓦 。
不可再生资源
煤炭资源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地质储量为1万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 吨。
天然气资源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全国地下天然气储量为137亿立方米,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区域性大气污染
跨区域输送的污染物质对区域空气质量产生严重 影响。
大气污染的来源与类型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能源和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 气。
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
农业活动
生活垃圾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物质。
城市垃圾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大气污染。
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方法
工业污染治理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c57a1b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f.png)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气候与气象灾害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从东部的沿海地区到西部的高山峡谷,气候差异明显。
这种多样性导致了中国在气候和气象灾害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气候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对经济、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北方季风区和南方季风区。
北方季风区主要是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而南方季风区则具有温暖潮湿的气候。
这种季风影响导致中国的降水分布不均匀。
在南方,雨季较长,降水充沛,但也容易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
而在北方,降水相对较少,干旱成为常见的问题。
这种气候特点给中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中国经常遭受的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每年夏秋季,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经常来袭。
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房屋倒塌、农田受损、交通中断等问题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除了台风,中国还经常遭受地震的袭击。
地震是地壳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
中国是地震高发区之一,地震频率较高。
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对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中国还面临着干旱和洪水等气象灾害。
干旱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作物歉收和草原退化。
洪水则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特别是在重庆、湖南等地。
气候与气象灾害对中国的经济、农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农作物的减产导致粮食供应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灾害还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困难。
因此,应对气候和气象灾害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和气象灾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此外,也注重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我国气候特征和主要的气象灾害
![我国气候特征和主要的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74f1d7c36edb6f1afe001f91.png)
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蒙古 一带入侵我国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由太平洋上空的热带低压加强 而成的巨大气旋。
形成于夏、秋季节,主要影响 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由短时间的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 引起的水淹灾害。
主要发生在夏季降水集中的季节, 影响我国的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
气候干燥,夏 热冬冷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湿润,长 夏无冬
长冬无夏
季风定义:因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季风成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季 风
冬季风的特点:冷,干(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夏季风的特点:暖,湿(降水的条件)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四座山脉热带季Leabharlann 气候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多 温带季风气候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2、季风区气候: 从南到北分别是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2、非季风区气候: 从南到北分别是 高原高山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1、夏季:平均气温高;降水较多。 (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2、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气温: 夏季较高;冬季很低。 (气温年较差很大)
你是否还记得这个场面?
沙尘暴
霜冻
冰雹
西北部为干旱半干 旱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南部青藏高原 区为独特的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为 季风气 候
(自南
而北)
请将四幅气温曲 线与降水柱状图 与其相应的四城 市分别连线,说 出它们分别代表 了我国四大地区 中的哪个地区的 气候特征?
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生活知识_气象灾害与气候灾害的关系
![生活知识_气象灾害与气候灾害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8585f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2.png)
气象灾害与气候灾害的关系气象灾害和气候灾害的关系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有人称风暴潮为“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又多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
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由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时间尺度或周期约为1-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
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一两千公里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多达数天之久。
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间的高潮相叠),加之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则常常使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我国常见气候灾害:干旱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我国常见气候灾害:雨涝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不利影响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造成春旱、夏 涝现象严重;降水 的年际变化大,水 旱灾害多;寒潮带 来严寒、大风、霜 冻等恶劣天气,台 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大陆性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季风气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候显著 长十分有利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雨热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同期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气候复 杂多样
想一想:我国气候为什么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 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大 豆
棉
花
油 菜
江 南
花 开
好
桂 林 地
区 水 田
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荒
漠
甘 肃 月 牙 泉
草 美原 和 雪 山
丽
的
草 原
山 区 森 林
鼎 大 湖 兴
山 林 安 岭 区
甘蔗
多 样的气候和动植物
多 样的 气 候 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大陆性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季风气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候显著 长十分有利
不利影响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造成春旱、夏 涝现象严重;降水 的年际变化大,水 旱灾害多;寒潮带 来严寒、大风、霜 冻等恶劣天气,台 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高原、干旱气候区 不利于农业发展
二、特殊天气现象
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 利亚、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 风、霜冻。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 贵地区受影响小。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我国降 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 时易发生水旱灾害。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不利影响
雨热 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
请你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大陆性 季风气 候显著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 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 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 长十分有利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 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 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 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 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 都受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 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 都受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 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 动异常时,带来严寒、大风、 霜冻等恶劣天气。
中国的气候
本节高考考点
考点解读
一、中国的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3.7℃
25.1℃
1610毫米
﹣4.7℃
26.1℃
636毫米
思考:东京和北京受到海洋影响较大的是哪个城市?
一、中国的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温偏低,夏温 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都较大。
2、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 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2、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
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
温作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
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
风造成水灾、风灾。
3、气候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
西北:
青藏高原: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高原高山气候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高原高山气候
资料一:
资料一:
思考:试分析我国沿海和北京气候资料比较
最冷月 均温 最热月 均温 年降水量
东京 (37°N) 北京 (39°N)
3.7℃
25.1℃
1610毫米
﹣4.7℃
26.1℃
636毫米
资料二:
东京与北京气候资料比较
最冷月 均温 最热月 均温 年降水量
东京 (37°N) 北京 (39°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