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础(专升本)综合测试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础(专升本)综合测试2单选题1. 确定背斜或向斜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2.5分)(A) 两翼地层的产状(B) 核和翼部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C) 地形的高低起伏(D) 转折端的形态参考答案:B2. 在地质年代序列中,寒武纪属于_______。
(2.5分)(A) 早古生代的第一个纪(B) 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C) 元古代的第一个纪(D)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参考答案:A3. 角度不整合接触面的产状应该是_______。
(2.5分)(A) 与上覆地层平行,与下伏地层平行(B) 与上覆地层不平行,与下伏地层不平行(C) 与上覆地层平行,与下伏地层不平行(D) 与上覆地层不平行,与下伏地层平行参考答案:C4. 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_______。
(2.5分)(A) 扩张边界(B) 俯冲(汇聚)带(C) 转换断层(D) 消减带参考答案:A5. 冰川对地面的破坏作用称为_______。
(2.5分)(A) 侵蚀作用(B) 刨蚀作用(C) 溶蚀作用(D) 潜蚀作用参考答案:B6. 震级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
(2.5分)(A) 地震释放的能量(B)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C) 震源深度(D) 震中距参考答案:A7. 在下列各组岩石中,均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
(2.5分)(A) 板岩、千枚岩、片岩、页岩(B) 砂岩、灰岩、页岩、板岩(C) 砾岩、页岩、泥岩、灰岩(D) 砾岩、页岩、泥岩、板岩参考答案:C8. 在垂直地层走向剖面上,断层两盘上同一层面沿断层面相对移动的距离称为_______。
(2. 5分)(A) 地层断距(B) 斜断距(C) 地层落差(D) 铅直断距参考答案:A9. 在下列矿物中,没有解理的矿物是_______。
(2.5分)(A) 黄铁矿(B) 辉石(C) 闪锌矿(D) 萤石参考答案:A10. 按照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和形态特征,围绕大陆分布浅水台地的大陆边缘类型是_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础(专升本)综合测试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础(专升本)综合测试3单选题1. 地震波是弹性波,其中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介质中均能传播的地震波是_______。
(3分)(A) 横波(B) 纵波(C) 面波(D) 自由振动参考答案:B2. 在下列地貌中,不属于冰蚀地貌的是_______。
(3分)(A) 冰斗(B) 鼓丘(C) 角峰(D) 羊背石参考答案:B3. 按照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和形态特征,围绕大陆分布浅水台地的大陆边缘类型是_______。
(3分)(A) 大陆架(B) 大陆坡(C) 大陆基(D) 岛弧参考答案:A4. 河水流过弯曲地段,其凹岸不断后退,凸岸不断前进,这是由于_______。
(3分)(A) 河流下蚀及底流沉积所形成(B) 河流沉积及河流袭夺所形成(C) 河流侧蚀及向源侵蚀所形成(D) 河流侧蚀及底流沉积所形成参考答案:D5. 在下列矿物中,具有两组解理的矿物是_______。
(3分)(A) 黄铁矿(B) 角闪石(C) 闪锌矿(D) 萤石参考答案:B6. 固体地球是磁化的球体,磁力线特征类似于偶极场。
对于地磁场来说,其特征要素不包括_______。
(3分)(A) 磁场方向(B) 磁场强度(C) 磁偏角(D) 磁倾角参考答案:A7. 潜水应属于_______。
(3分)(A) 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B) 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的重力水(C) 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D) 包气带中的重力水参考答案:A8. 在中国西部经常发育有巨大的峡谷地形,如金沙江虎跳峡。
形成这种地形主要是由于__ _____。
(3分)(A) 风化作用(B) 风蚀作用(C) 河流的下蚀作用(D) 地下水的溶蚀作用(2). 参考答案: 45-53%(3). 参考答案: 53-66%(4). 参考答案: 大于66%(1). 参考答案: 三叠纪(2). 参考答案: 侏罗纪(3). 参考答案: 白垩纪(4). 参考答案: T(5). 参考答案: J(6). 参考答案: K(1). 参考答案: 辉长岩(2). 参考答案: 斜长石(3). 参考答案: 辉绿岩(4). 参考答案: 玄武岩(1). 参考答案: 河床沉积(2). 参考答案: 漫滩沉积(1). 参考答案: 接触变质岩(2). 参考答案: 气-液变质岩(3). 参考答案: 区域变质岩14. 根据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和地层新老关系划分,褶皱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地层核部老、翼部新的褶皱称为___(20)___ ,地层核部新、翼部老的褶皱称为___(21)___ 。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A. 物质组成B. 地质作用C. 地质结构D. 地质历史2.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地壳和地幔3. 岩石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中,由熔岩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称为______。
A. 沉积岩B. 火成岩C. 变质岩D. 玄武岩4.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主要分为几大板块?A. 四B. 五C. 六D. 七5. 下列哪种矿物是常见的沉积岩矿物?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橄榄石二、填空题1. 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这些圈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______和______。
2. 地壳中最常见的三种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3.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其中______波无法穿过液体地幔。
4.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地质时代划分为太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球的地壳是均匀分布的,厚度在各处相同。
( 对 / 错 )2. 火成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无关。
( 对 / 错 )3. 沉积岩的特征之一是可以包含化石。
( 对 / 错 )4. 板块的边界通常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热点区域。
( 对 / 错 )5. 变质作用不会改变岩石的化学成分。
( 对 / 错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其意义。
2. 描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对地球地貌的影响。
3. 解释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并简述地震波的类型及其特点。
4. 说明岩石圈、软流圈和地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 讨论气候变化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
五、论述题1. 分析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述。
武汉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武汉地质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武汉地质构造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断层构造B. 褶皱构造C. 岩浆岩构造D. 沉积岩构造答案:B2. 武汉地区最古老的岩石层是什么?A. 寒武系B. 奥陶系C. 志留系D. 泥盆系答案:A3. 武汉地区的主要地质时代是哪个?A. 古生代B. 中生代C. 新生代D. 元古代答案:A4. 武汉地区的地层中,以下哪种岩石最为常见?A. 砂岩B. 页岩C. 石灰岩D. 花岗岩答案:C5. 武汉地质公园中,哪个地质遗迹最具代表性?A. 黄石国家地质公园B. 武汉东湖国家地质公园C. 武汉汉阳地质公园D. 武汉武昌地质公园答案:B6. 武汉地质构造中,以下哪种构造对城市发展影响最大?A. 断层B. 褶皱C. 节理D. 地壳运动答案:A7. 武汉地区地质环境对以下哪种资源开发影响最大?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旅游资源D. 土地资源答案:B8. 武汉地质公园内,以下哪种地质现象最为罕见?A. 溶洞B. 瀑布C. 峡谷D. 火山答案:D9. 武汉地质公园的建立对以下哪个方面贡献最大?A. 科学研究B. 环境保护C. 旅游开发D. 教育普及答案:C10. 武汉地质公园内,以下哪种地质遗迹最具科研价值?A. 古生物化石B. 地层剖面C. 地质构造D. 地貌景观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武汉地质公园内,以下哪些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A. 溶洞B. 瀑布C. 峡谷D. 火山答案:ABC2. 武汉地区地质构造对以下哪些方面有影响?A. 城市建设B. 农业发展C. 水资源分布D. 地质灾害答案:ACD3. 武汉地质公园内,以下哪些地质现象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A. 古生物化石B. 地层剖面C. 地质构造D. 地貌景观答案:ABC4. 武汉地区地质环境对以下哪些资源开发有限制作用?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旅游资源D. 土地资源答案:ABD5. 武汉地质公园的建立对以下哪些方面有积极作用?A. 科学研究B. 环境保护C. 旅游开发D. 教育普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 武汉地质构造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5分,共27分)1.岩石圈;2.地温梯度;3.重力异常;4.莫霍面;5. 克拉克值;6.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原则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 )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 C.转换断层 D.消减带 2.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约位于地下的( )A.250km处 B.1000km处 C.2900km处 D.5125km处 3.地震波横波在地球内部不能被传播(或被吸收)的圈层是( )A.内核 B.外核 C.下地幔 D.软流圈 4.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A.大洋盆地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岛弧5.地热增温率适用于( )A.常温层以下的地壳浅部 B.常温层以上的地壳上部C.地表以下的地壳浅部 C.自地表到地心的整个地球6.岩石圈是指( )A.地壳表层人类能直接观测的部分 B.土地壳C.莫霍面以上的全部地壳 D.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的总和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 、 和 。
2.地球外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内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
3.板块构造学说把板块边界分成 、 和 三类。
4.地壳的下限是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是 ;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
5.表示地磁场强度的三个要素是 、 和 。
6.地壳中克拉克值前三位的元素依次是 、 和 。
7.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 、 和等七大板块。
四、问答题(前3题每题7分,后一题10分,共31分)1.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状况及据此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
2.对比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分布、厚度和成分(结构)方面的差异。
3.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外动力地质作用可分哪些类型?4.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
第三章模拟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矿物;2.同质多像;3. 类质同像;4. 晶体的习性;5. 解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 ( )A.断口 B.节理 C.片理 D.解理2、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黄铁矿 B.辉石 C.闪锌矿 D.萤石3、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 (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 B.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C.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 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4、黄铁矿属于( )A.氧化物矿物 B.卤化物矿物 C.含氧盐矿物 D.硫化物矿物5、打击试验以下各组矿物时,均出现三组完全解理的是( )A.黄铁矿、钾长石、磷灰石 B.方解石、磁铁矿、黄铁矿C.白云石、方解石、方铅矿 D.萤石、磁铁矿、白云石6、黄矿铁条痕的颜色是( )A.灰黑色 B.桔黄色 C.金黄色 D.绿黑色三、填空题(每空1.5分,第一题为5分,共23分)1、矿物硬度(摩氏硬度计)从小到大有 。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共8套 含答案)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1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3)--工程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和
。
4.在厚而纯的碳酸盐岩中,岩溶的发育按地下水的动力特征可以分为四个带,这四个带
分别为 、 、
和
。
三、问答题(共 40 分,每题 8 分)
1. 水是如何影响斜坡稳定性的?
2.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3.如何进行覆盖型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字评价?
4.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5. 简述地震区的房屋建筑原则。
一、名词解释(共 24 分,每题 3 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活断层 3.潜蚀 4.弯曲倾倒
5.卓越周期 6.混合溶蚀效应 7. 震源机制 8. 泥石流
二、填空题(共 20 分,每空 2 分)
1.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
和
等。
2.斜坡破坏主要包括
和
两种。
3.泥石流按其物质组成可以分为水石型泥石字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课程 期末 考核试卷 教务处制 版本:
试卷类别
A□ B□
使用学期 装
春□ 秋□
命题人签 订
审题人签 线
课程名称: 工程地质学基础 学时: 32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卷面总分: 100 分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笔试开卷□ 口试□ 其它
辅助工具:可用□ 工具名称: 考试内容:
不可用□
四、论述题(16 分)
1. 简述砂土液化的发生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护措施。
审定人签
字
考生学号
考 生 姓 名
所 在 班 级
第 1页 共 1页
第 页共 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11-15章习题
第十一章:岩石圈板块运动于地质作用名词解释大陆漂移、联合古陆、古地中海、地幔对流说、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洋脊、裂谷、火山弧、海沟、俯冲作用、消减作用、碰撞造山带、海底平顶山、火山岛链、地幔柱、热点、离散边界、敛合边界、海底地磁条带、席状岩墙、转换断层、生长性板块边缘、地缝合线。
思考题1. 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2. 试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
3. 板块构造的主要内容?4. 海沟与岛弧为何常伴生?5. 洋脊上为何地震频繁、震源浅?6. 试比较两种大陆边缘的特征。
7. 试用板块俯冲的观点解释全球火山与地震的分布规律。
8. 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区别如何?9.试述威尔逊旋回的基本内容?10. 洋壳剖面的结构怎样?11. 板块边界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征如何?12. 何谓地幔对流?13. 如何评价板块构造学说?简答题1.板块运动的核心内容?2.板块运动的方式?填空题1.威尔逊的板块烟花模式分为、、、、和六个阶段。
2.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和三种。
第十二章: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名词解释构造运动、地质构造、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地貌、沉积相、海进和海退、岩层产状、“V”字形法则、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正常层序、倒转层序、褶皱、构造旋回、岩相、海侵层位、海退层位、沉积旋回、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岩层、褶皱、背斜、向斜、断裂构造、节理、张节理、剪切节理、断层、正断层、逆断层、冲断层、逆掩断层、推覆构造、地堑、地垒、地震、震源、震中、海啸、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水库地震、震级、地震烈度思考题1.何谓构造运动、构造变动?2.新构造运动与老构造运动怎样区分?3.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4.老构造运动的证据有哪些?5.海侵层位、海退层位有何特点?6.不整结合接触有何特点?7.岩层产状有哪些类型?8.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9.岩石变形分为哪几个阶段?10.向斜与背斜如何区分?11.褶皱要素有哪些?12.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分为哪些类型?13.节理按力学成因分为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点?14.断层的几何要素有哪些?15.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分为哪些类型?16.怎样识别断层?17.地震按成因分为那些类型?18.全球地震分布的规律怎样?19.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区别?填空题1.构造运动有、和等三个方面的证据。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础(专升本)综合测试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础(专升本)综合测试1单选题1.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
(2.5分)(A) 元古代(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参考答案:A2. 当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育一古风化壳,下面一套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面一套地层无变形,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应是_______。
(2.5分)(A) 角度不整合(B) 假整合(C) 整合(D) 平行不整合参考答案:A3. 两条大致平行、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组合称为_______。
(2.5分)(A) 阶梯状断层(B) 地堑(C) 地垒(D) 叠瓦状断层参考答案:B4. 角岩所对应的原岩一般为_______。
(2.5分)(A) 砾岩(B) 泥质岩、粉砂岩(C) 碳酸盐岩(D) 酸性岩浆岩参考答案:B5.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太平洋东海岸属于何种板块边界_______。
(2.5分)(A) 扩张边界(B) 俯冲(汇聚)带(C) 转换断层(D) 消减带参考答案:B6. 对于河漫滩,河流可以在_______。
(2.5分)(A) 平水期可以被淹没(B) 洪水期也不能被淹没(C) 平水期不能被淹没,洪水期可以被淹没(D) 流速变快时被淹没参考答案:C7. 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_______。
(2.5分)(A) 霍尔(B) 魏格纳(C) 郝屯(D) 莱伊尔参考答案:B8. 石灰岩发育地区的岩溶(喀斯特)地形主要是由于_______。
(2.5分)(A) 风化作用(B) 风蚀作用(C) 河流的下蚀作用(D) 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参考答案:D9. 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有矿物组是_______。
(2.5分)(A) 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B) 绢云母、红柱石、硅灰石、石榴子石(C)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D) 辉石、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参考答案:B10. 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_______。
(2.5分)(A) 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B) 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C) 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D) 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参考答案:B判断题11. 位于岩石圈之下,部分呈熔融状态的圈层是否称为软流圈?(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2. 从地表到地下,深度每增加200m时温度的增加值是否为地温梯度?(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3. 轴面近水平,一翼地层层序正常、一翼倒转的褶皱是否为倒转褶皱?(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4.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一些时代地层,并且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否为角度不整合?(2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填空题15. 据SiO2含量由小到大,将岩浆岩分为___(1)___ 、___(2)___ 、___(3)___ 、___(4)_ __ 等四大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有10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2003——2007人文地理学2006——2007经济地理学2004环境与资源经济学2004,2006——2007地学遥感概论2004,2007地球化学2002——2004,2006——2007有机化学2002——2007普通地质学2002——2007海洋地质学2002——2007海洋科学导论2007高等数学2000——2007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构造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板块构造学2004石油构造分析2004岩石学2004,2006——2007古生物地史学2002——2007地层学原理2004大学化学2004,2007生物化学2007理论力学2007环境地质学2003——2004,2006——2007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004,2006——2007地质学基础2002——2007地理信息系统2007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2002——2003地理信息系统(A)[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2004 地理信息系统(B)[地学信息工程专业]2004,2006地图学2003——2004,2006——2007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2002——2004结晶学与矿物学2007结晶学2002——2004,2006环境学基础2007环境学导论2002,2004,2006——2007环境学概论2003——2004仪器分析2006环境化学2004——2006沉积环境与沉积相2005——2006分子生物学2004资源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土地资源学2004——2007土地利用规划2004,2006土地利用规划学2007土地经济学2003——2007(注:2006年试卷共2页,缺第2页)国土资源学2002——2003普通地质学2002——2007地球物理学基础2002——2004地球物理学概论2002——2006海洋地球化学2004,2007海洋地质与资源2007海洋地质学2002——2007构造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板块构造学2004矿床学2002——2004,2006——2007海洋沉积学2007应用沉积学2002——2004,2006——2007矿产勘查与评价2004,2006——2007矿产普查与勘探2002——2004,2006——2007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2004石油地质学2002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3——2004,2006——2007石油构造分析2004C语言2002——2007地质学基础2002——2007地理信息系统2007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2002——2003地理信息系统(A)[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2004地理信息系统(B)[地学信息工程专业]2004,2006管理学原理2002——2007油层物理2002——2003油气(层)物理学2004,2006——2007煤田地质2004数据库原理2004工程力学2002——2007(注:2002年的试卷缺页)油钻井与完井工程2007气测井2004工程学院材料力学2006——2007结构力学2007土力学2002——2007工程地质学2003——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石油构造分析2004板块构造学2004测量平差2002——2007测绘学概论2007工程力学2002——2007(注:2002年的试卷缺页)岩体力学2004,2006——2007钻井工艺原理2005安全系统工程2002——2007工程地质学基础2002,2004——2006摄影测量学2005——2006地基与基础20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C语言程序设计2003——2007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2005——2007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7勘查地球物理概论2006——2007工程地质学基础2002,2004——2006连续介质力学2004浅层地球物理概论2007地球物理学概论2002——2006板块构造学2004环境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大气物理2007普通生物学2007生物化学2007遗传学2007细胞生物学2007分子生物学2004水文地质学2003——2007水文地质学基础2002环境学导论2002,2004,2006——2007环境评价与规划2007工程地质学2003——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板块构造学2004环境学原理2004——2007环境学概论2003——2004生态学2006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6环境化学2004——2006水污染控制工程2005——2006珠宝学院工艺美术史2004,2006——2007首饰设计快题(徒手)2007普通地质学2002——2007计算机基础2004,2006——2007宝石学2005——2007结构素描2004——2005艺术史论2004,2006环境艺术2005环境艺术设计快题(徒手)2004——2005动画创作(徒手)2005高等数学2000——2007曲式与作品分析2005——20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无机化学2004——2007物理化学2002——2004,2006——2007分析化学2002——2007有机化学2002——2007材料学概论2002——2007高分子化学2006——2007应用矿物学2004,2006粉末冶金学2004材料晶体学2007晶体学2004,2006信息工程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程序设计2005——2007电路、信号与系统2003——2007信号与系统2002地学遥感概论2004地图学2003——2004,2006——2007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史2007产品设计快题(徒手)2007机械设计2002——2005,2007数字电路2007电路、信号与系统2003——2007信号与系统200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2——2007自动控制原理2007机械制图2002——2003机械制造工艺学2004——2006计算机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数据结构2000——2007(注:2000年的试卷共3页,缺P3)程序设计2005——2007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04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2002——2007管理学2004运筹学2004——2005,2007微观经济学2005——2007会计(初级会计学60%、中级财务会计40%)2006——2007会计学原理2004——2005财务管理2004——2007中级财务会计2004——2005旅游区规划与管理2004——2007旅游学概论2004——2007矿产勘查与评价2004,2006,2007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2002——2007管理学原理2002——2007管理学2004土地管理学2004国土资源学2002——2003产业经济学2004,2006政法学院哲学基础2007科学社会学20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综合(民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各占50%)200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综合知识(行政法、民法总论、经济法基础理论各占50分)2004,2006,200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4——2007(注:2004年试卷名称为“资源环境法学”,2005年试卷名称为“环境资源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4,200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2007公共政策2004——2007政治学基础2009公共管理学2007,2009行政管理学2004——200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2——2007普通心理学2004——2006教育心理学2004——2006健康心理学2005安全心理学2005——2006社会统计学2002——2004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004,2006地质学基础2002——2007现代科技基础知识2003——2006管理心理学2006艺术与传媒学院广电新闻基础知识(新闻理论、广电基础知识各占50%)2007传播学理论与方法2007艺术学基础理论2007艺术设计基础2006——2007艺术史论2004,2006计算机动画基础2007曲式与作品分析2005——2007外国语学院二外德语2003——2007二外俄语2004——2007二外法语2003——2007二外日语2004——2007二外英语2004,2006——2007翻译与写作2002——2007综合英语2007英语综合考试2002——2006英语语言文化基础2007俄语综合2007俄语写译2004,2007综合俄语2004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6数学与物理学院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2002——2007数学分析2002——2004,2006——2007普通物理2007普通物理学200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2——2007量子力学2007物理光学2007体育部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07高等教育学研究所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9(2007——2009有答案)教育学2004,2006——2007教育管理学2004,2006——2007教育经济学2007心理学2004——2006心理学健康2004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9(2007——2009有答案)心理学2004——2006心理学健康2004普通心理学2004——2006 教育心理学2004——2006 健康心理学2005。
地质学基础阶段性作业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地质学基础课程作业3(共4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7章—第9章第7章一. 名词解释1.岩层:2.地层:3.地层层序律:4.整合接触:5.角度不整合接触:二. 填空及选择题1.晚古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2.在晚石炭世沉积的地层称为,在早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
3.与地质年代中的代、纪、世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为、和。
4.中生代从老到新可划分为、和三个纪。
5.显生宙由老到新可分为代、代和代。
6.寒武纪是()。
A.早古生代的第一个纪 B.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C.元古代的第一个纪 D.中生代的第一个纪7.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三. 简答题1.简述如何鉴别层序正常或倒转。
2.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简述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4.简述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第8章一. 名词解释1.地壳运动:2.沉积相:3.板块:4.地震:5.地震震级:二. 选择题与填空题1.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
A.霍尔 B.魏格纳 C.郝屯 D.莱伊尔2.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
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C.转换断层 D.消减带3.震级大小主要取决于()。
A.地震释放的能量 B.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C.震源深度 D.震中距4.通常把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
A.震源 B.震级C.震中 D.烈度5.按照地震的成因不同,将地震分为、、和诱发地震等。
6.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中的脆性岩石发生时产生的,地震能量是以的方式传播的。
度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强度常用表示。
三.简答题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9章一.名词解释1.产状:2.倾向:3.倾伏向:4.侧伏向:5.褶皱:6.轴面:7.纵弯褶皱作用:8.横弯褶皱作用:9.节理:10.张节理:11.剪节理:12断层:13.滑距:14.断距:15.地堑:16.地垒:17.叠瓦式断层:18.阶梯状断层:二.选择与填空题1. 当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育一古风化壳,且下面一套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面一套地层无变形,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应是()。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地质学基础 高起专 中国地质大学开卷参考资料题库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得分:0分
一、单选题
1. 幔核界面-古登堡面位于地下约_____深度。
(6分)
(A) 670km处
(B) 1000km处
(C) 2900km处
(D) 5157km处
参考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是_____。
(6分)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生物圈
参考答案:C
3. 矿物的_____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6分)
(A) 颜色
(B) 条痕
(C) 透明度
(D) 光泽
参考答案:D
4. 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
(6分)
(A) 花岗岩
(B) 安山岩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参考答案:C
5. 在大陆表层由风化残积物组成的一个不连续的薄壳,称为_____。
(6分)
(A) 残积物
(B) 坡积物
(C) 土壤
(D) 风化壳
参考答案:D
6. 下列风化作用类型中,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_____。
(6分)
(A) 溶解作用
(B) 氧化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必备
一、名词解释1.地质构造2.构造地质学3.构.岩层5.岩层产状6.走向7.倾向8.倾角9.视倾向10.视倾角11.真倾角12.真厚度13.视厚度14.“V”字形法则15.露头宽度16.整合接触17.不整合接触18.角度不整合19.平行不整合20.应力21.主应力22.应力状态23.应力场24.构造应力场25.应力椭球体26.应变椭球体27.变形28.均匀变形29.非均匀变形30.应变31.主应变32.线应变33.剪裂角34.共轭剪切破裂角35.单剪应变36.纯剪应变37.递进变形38.蠕变39.松弛40.背斜41.向斜42.背形43.向形44.枢纽45.轴面46.轴迹47.槽线48.脊线50.侧伏角51.等倾斜线52.同沉积褶皱53.底辟构造54.穹窿55.构造盆地56.隔档式褶皱57.隔槽式褶皱58.滑脱构造59.纵弯褶皱作用60.横弯褶皱作用61.弯滑作用62.弯流作用63.剪切褶皱作用64.柔流褶皱作用65.膝折作用66.节理67.剪节理68.张节理69.节理组70.节理系71.纵节理72.横节理74.走向节理75.倾向节理76.斜向节理77.顺层节理78.纵张节理79.横张世理80.断层81.滑距82.断距83.正断层84.逆断层85.平移断层86.地堑87.地垒88.枢纽断层89.阶梯状断层90.叠瓦状断层91.裂谷92.断层效应93.深大断裂94.同沉积断层95.擦痕96.阶步98.B型俯冲99.A型俯冲100.薄皮构造101.劈理102.流劈理103.破劈理104.滑劈理105.轴面劈理106.线理107.拉伸线理108.石香肠构造109.窗棂构造110.铅笔构造111.杆状构造112.流线113.流面114.枕状构造115.柱状节理116.构造置换117.叠加褶皱118.构造解析119.构造样式120.表生构造121.蠕动构造122.滑坡123.上薄褶皱124.鱼尾状褶皱125.撞击构造126.撞击熔岩127.撞击玻璃128.撞击角砾岩二、判断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二、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
三、选择题1.c; 2.a;3 d;4.b; 5.b; 6.c; 7.a; 8.a; 9.b;10.d
第二章 地球
一、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二、是非题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5.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 )6.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7.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 )8.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 )9.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 )10.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 )11.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 )三、选择题(按后面的参考答案选择填写)1.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2.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3.地球上重力值最大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4.地面上的重力值( )。a.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b.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 c.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5. 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变小; c.先增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增大。6.就全球范围看,恒温层的相对平均深度大致是( )a.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深;b.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浅; c.内陆比沿海地区深;d.内陆比沿海地区浅7.陆壳与洋壳的边界位于( )。a.海岸高潮线处;b.海岸低潮线处; c.大陆架外缘处;d.大陆坡的坡脚处8.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 )a.古地磁法;b.地电法; c.地震波法;d.重力法9.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 )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四、填空题1.地球的重力主要来源于( )。2. 大陆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洋底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3.陨石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成( )、( )和( )三大类。4.当今陆地上最高、最雄伟的山系是( )和( )。5.大陆边缘可分为( )与( )两种不同类型。6.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 )和( )等方面。7.保留在岩石中的剩磁,根据它们的成因不同,可分成( )和( )等类型。五、问答题1.试分析地球形状不成为正球形的可能原因。2.举例说明研究地表形态特征的地质意义。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如何?4.地表实测重力值可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与理论重力值不相一致?5.为什么洋壳的地温梯度高于陆壳?6.为什么不能按全球平均地热增温率来求地心温度?7.举例说明研究大气圈的地质意义。8.举例说明研究水圈的地质意义。9.举例说明研究生物圈的地质意义。10.试分析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可能形成原因。11.试述洋脊的主要分布特征。12.艾里模式与普拉特模式有什么共同与不同之处?13.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组成与状态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地大考研普通地质学真题
2 00 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历史比较法(2)克拉克值(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冰蚀谷(5)潮坪(6)滑坡2—8、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7 0分)2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3.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4.岩溶作用发育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5.风威沙的特点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7•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特征8•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2 00 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波切台(2)潮坪(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底层层序律(5)风化作用(6)滑坡(7)侵蚀基准面(8)软流圈(9)岩浆(10 )浊流2、论“历史比较法”0分)3、地壳上升对河流、地下水地质作用的影响(10分)4、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10分)5、河流的侧蚀作用及其演化趋势(10分)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20分)7、浅海区化学及生物沉积作用方式及主要沉积物类型和特点(20分)8、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20分)2 00 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变质作用(2)波切台(3)泥石流(4)侵蚀基准面(5)地震震级及烈度(6)浊流2—7为论述题(每小题2 0分,共1 20分)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3、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4、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5、试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6、试述河谷、冰蚀谷的主要区别7、试述岩石地层单位2 00 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海啸2、胶结作用3、层理4、化石5、平行不整合6、泥石流二、7—12为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12 0分)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8、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9、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0、海滨区的沉积作用类型及特点11、试述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12、断层的组合类型并用图示意2 00 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解理2、风化壳3、三角洲4、深切河曲5、石笋6、岩床7、变质作用8、地震震级和烈度二、论述题(共11 0分)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30分)2、河流侧蚀作用过程及其产物(30分)3、试述河谷、冰蚀谷和风蚀谷的成因及差异(30分)4、试述断裂构造类型及主要特征(20分)2 00 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问答题(10 0分)1、举例说明非共轴递进变形(20分)2、剪节理的主要特征(20分)3、简述劈理的分类及其应变意义(20分)4、简述纵弯滑褶皱的主要特点及其次级小型构造(20分)5、野外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20分)二、选择题(50分)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因素()A走向和倾向B走向和倾角C倾向和倾角1、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为:下降沉积一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A平行不整合B角度不整合C整合D假整合2、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倾角时,则露头宽度()A越大B越小C无变化3、在共轴递进变形情况下应变椭球体长轴大体相当于()A最大压应力方向B最大张应力方向C中间应力轴方向4、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成为A型线理()A石香肠构造B褶皱线理C矿物生长线理5、褶皱内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A顶薄褶皱B等厚褶皱C平行褶皱D相似褶皱6、鞘褶皱是一种特殊的A型褶皱,它是()A在强烈压扁条件下产生B在强烈拉伸条件下长石C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强烈剪切部位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A 82直立,3183水平B 81直立,32 §3水平C §3直立,31 8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地质学;现实类比;历史分析二、填空题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特点()、()及()。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主要方法()、()、()和()。
三、问答题1.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地质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地质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章绪论答案二、填空题1.岩石圈。
2.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存在形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构造运动及形成的地质构造;地球及地壳的演化历史;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动地质学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研。
3. 学科的实践性;现象的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5. 野外观察;现实类比与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实验模拟。
第二章地球一、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二、是非题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5.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6.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8.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9.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10.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1.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三、选择题(按后面的参考答案选择填写)1.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
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
2.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c.莫霍面;d.古登堡面。
3.地球上重力值最大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c.莫霍面;d.古登堡面。
4.地面上的重力值()。
a.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b.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c.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5. 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变小;c.先增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增大。
6.就全球范围看,恒温层的相对平均深度大致是()a.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深;b.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浅;c.内陆比沿海地区深;d.内陆比沿海地区浅7.陆壳与洋壳的边界位于()。
a.海岸高潮线处;b.海岸低潮线处;c.大陆架外缘处;d.大陆坡的坡脚处8.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a.古地磁法;b.地电法;c.地震波法;d.重力法9.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
四、填空题1.地球的重力主要来源于()。
2. 大陆平均地表热流值为()HFU;洋底平均地表热流值为()HFU。
3.陨石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成()、()和()三大类。
4.当今陆地上最高、最雄伟的山系是()和()。
5.大陆边缘可分为()与()两种不同类型。
6.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和()等方面。
7.保留在岩石中的剩磁,根据它们的成因不同,可分成()和()等类型。
五、问答题1.试分析地球形状不成为正球形的可能原因。
2.举例说明研究地表形态特征的地质意义。
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如何?4.地表实测重力值可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与理论重力值不相一致?5.为什么洋壳的地温梯度高于陆壳?6.为什么不能按全球平均地热增温率来求地心温度?7.举例说明研究大气圈的地质意义。
8.举例说明研究水圈的地质意义。
9.举例说明研究生物圈的地质意义。
10.试分析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可能形成原因。
11.试述洋脊的主要分布特征。
12.艾里模式与普拉特模式有什么共同与不同之处?13.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组成与状态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第二章地球答案二、是非题1.√;2.√;3.×;4.×;5.√;6.×;7. ×;8. ×;9. ×;10.√;11;×三、选择题1.b;2.a;3.d;4.b;5.c;6.b、c;7.d;8.c;9.b四、填空题1.地心引力;2.1.36、1.47;3.铁陨石、石陨石、石铁质陨石;4.环太平洋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5.大西洋型、太平洋型;6.能在内部传播地震波、固体潮现象;7.热剩磁、沉积剩磁第三章地壳和岩石圈一、名词解释地壳;岩石圈;陆壳;洋壳;硅铝层(花岗质层);硅镁层(玄武质层);克拉通;造山带;板块;元素丰度;克拉克值;矿物;岩石;岩石圈;岛弧;海沟;地幔柱;地槽;地台二、是非题1.本世纪六十年代板块构造理论的兴起成为地质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2.板块构造学是德国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
()3.各种板块边界都有非常类似的构造特征。
()4.沿板块扩张边界频繁的地震活动是以强震及深震为其特征。
()5.沿板块的汇聚边界频繁的地震活动是以强震及深震为其特征。
()6.转换断层是海底扩张不均衡的产物。
()7.转换断层也可以是板块的边界,所以其地震活动也是频率高且震级很强为特征.()8.迄今为止已记录到的最深的震深在大约700km左右。
()9.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线的一段。
()10.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各个部分都以同样的线速度运动。
()1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1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13.板块的扩张速度可以借助于洋壳的磁条带的研究而算计出来。
()1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的问题已走出猜测的迷雾。
()15.软流圈可能有一种缓慢的对流运动。
()16.热柱是从地幔深部上升的热而较轻的物质柱体。
()17.热柱可能是夏威夷群岛等持续长时间火山作用的原因。
()18.现在尚无任何结论性证据说明地球岩石圈以下正在进行任何形式的对流。
()19.地壳稳定地区平面形态呈浑圆状,无明显延伸方向,面积广大,地形起伏小。
()20.地壳活动地区地壳顶部一般具有双层结构,由基底和盖层组成。
()三、选择题1.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来解释。
()a.大西洋两岸大致平行;b.澳大利亚独特的有袋类动物群表明了该大陆已被分隔很久了;c.深海钻探发现的最老沉积物的时代是侏罗纪;d.欧洲和北美的侏罗纪岩石的古地磁测定表明磁北极有不同的位置。
2.下列哪种现象通常不会沿洋中脊出现。
()a.安山岩喷发;b.玄武岩喷发;c.浅源地震;d.高热流值3.下列哪种现象通常不会沿汇聚带出现。
()a.安山质火山作用;b.玄武质火山作用;c.浅源地震;d.深水碳酸盐软泥的堆积4.近200年以来,北大西洋的宽度大约增大了多少米?()a.1m;b.10m;c.100m;d.1000m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大洋蛇绿岩套的成分。
()a.燧石;b.安山岩;c.浊积岩;d.枕状熔岩6.下列哪种性质的变质作用出现在发育有构造混杂岩的地带,该构造混杂岩标志着一板块俯冲于另一板块之下的前缘。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7.板块构造理论中有关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问题一直引人关注,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下列哪种过程肯定不会出现。
()a.大量的岩浆在洋中脊产生强大的推挤力向两边推动板块运动;b.板块之下的对流通过各种牵引使得板块下沉;c.在自身重量的影响下洋中脊扩张而离开中心裂谷;d.较冷的岩石圈板块根据自身的重量下沉到俯冲带之下8.在岩石圈板块的离散边界上是以哪种性质的断层作用为特征。
()a.正断层;b.冲断层;c.逆断层;d.走滑断层9.在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边界上是以哪种性质的断层作用为特征。
()a.正断层;b.逆冲断层;c.平移断层;d.转换断层10.下列哪些不是地壳稳定地区的特征。
()a.顶部具有双层结构;b.平面上呈浑圆状,五明显延伸方向;c.构造变动微弱,地震和火山不发育;d.厚度变化大,具有高的地温梯度四、填空题1.德国年青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在他的著作()一书中首次提出大陆漂移说。
2.魏格纳在他的学说中提出所有的陆地曾在()以前是连结在一起的,叫做()的统一陆块。
3.为纪念克拉克开创性的重大贡献,国际上把元素在地壳中的()称为“克拉克值”。
4.保留在古老岩石中的剩磁叫做();在古老沉积岩中称();在古老火成岩中则称()。
5.板块的离散边界是()力作用的地方;而汇聚边界则以()力为标志。
6.沿着板块的离散边界火山活动总以()熔岩的喷发为其特征;而沿着汇聚边界的火山活动则以()熔岩喷出为特征。
7.浊积物、洋底岩石惊人地年青(最老为侏罗纪)和()被称为现代海洋地质学的三大发现。
8.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和最年青的山脉、目前仍以很大的速度抬升着,它主要是由于()板块向()板块之下俯冲的结果。
9.喜马拉雅山是两大板块碰撞缝合后形成的山链,这种古板块边界亦称()。
10.地磁资料表明在地质历史中地磁极的南、北极处在不断交替之中,有的时期地磁南、北极方向与现在一致;有的时期则相反。
前一种情况称为(),后者则称为()。
11. 陆壳的最大厚度可达()km;洋壳最小厚度约( )km;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km。
12.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km;软流圈的深度约从()km到()km。
五、问答题1.试述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要点。
2.为什么大洋盆地中沉积物的厚度和年龄随着离开洋脊的距离而增大?3.洋底磁条带是如何形成的?4.大陆在漂移吗?何以见得?5.洋脊上为何地震频繁?且多为浅源地震?6.板块边界有几种类型?它们各具有哪些地球物理特征?7.如何用板块俯冲的观点解释大陆上褶皱带的分布以及区域变质作用的特点?8.试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
9.古地磁研究对证实海底扩张有何重要意义?10.洋壳的结构有何特征?11.陆壳的结构有何特征?12.试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含义?13.现代板块是如何划分的?14.何谓威尔逊旋迥?请述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