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场景分析
性能测试报告样例
性能测试报告样例1.引言性能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的测试方法。
本报告旨在对软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并提供测试结果和性能优化建议。
2.测试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目标是评估系统在预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3.测试环境系统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24-内存:16GB-硬盘:SSD-网络:千兆以太网测试工具:- 压力测试工具:JMeter- 监控工具:VisualVM4.测试场景本次测试使用了以下场景模拟真实用户行为:-场景1:模拟100个用户同时登录,并进行基本功能操作。
-场景2:模拟1000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热门页面。
-场景3:模拟500个用户同时上传文件,并监测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5.测试结果5.1场景1场景1的测试结果如下:- 平均响应时间:500ms- 90%用户响应时间:700ms-吞吐量:100个请求/秒5.2场景2场景2的测试结果如下:- 平均响应时间:800ms- 90%用户响应时间:1000ms-吞吐量:1000个请求/秒5.3场景3场景3的测试结果如下:-平均响应时间:2s-90%用户响应时间:3s-吞吐量:500个请求/秒-CPU利用率:60%-内存利用率:70%-硬盘利用率:50%6.性能优化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性能优化建议:-针对场景1,可以考虑优化系统的登录逻辑,减少响应时间。
可以使用缓存技术、并发处理等方式提高性能。
-针对场景2,可以考虑增加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以减少响应时间,或者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分散请求。
-针对场景3,可以考虑优化文件上传的处理逻辑,以减少资源占用。
另外,可以增加服务器的存储容量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7.结论通过本次性能测试,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提供了性能优化的建议。
希望这些评估和建议能帮助系统提升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也意识到性能测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监测系统的性能。
性能测试场景分析
性能测试场景分析性能测试过程中,⾸先应该设计测试场景,模拟真实业务发⽣的情境,然后是针对场景设计脚本。
为了真实的反映被测对象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需要尽可能模拟被测对象可能发⽣瓶颈的业务场景。
测试需求分析过程中已经确定了需要测试的业务类型,在此,则需要设计针对每种或综合业务的测试场景。
⼀、应⽤性能测试场景的设计在了解了相关背景之后,我们开始进⼊正题。
性能场景的设计主要包括:业务场景建模、测试数据准备、监控指标确认三个关键步骤。
下⾯我们⽤实战的⽅式说明每个步骤的常见做法。
1.1.业务场景建模确定压测场景范围:⼈的⾏为是不可预测的,在性能测试中模拟每个⽤户可能的操作场景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般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性能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频使⽤的场景关键的业务场景最耗性能的场景曾经出现过问题的场景……在测试具有⼤量新功能的业务时,往往需要与业务⽅⼀起确认预期内有哪些功能点可能会被⾼频使⽤,需要与研发⼈员确认哪些功能虽然使⽤频率不⾼,但是存在性能隐患、容易引起雪崩效应;在测试已经上线的功能时,还可以通过业务监控、系统⽇志来分析现有⽤户的⾏为模式,得到更加逼近真实⽤户⾏为的业务场景。
业务场景的操作路径:业务场景的操作路径可以借助⼀些可视化的⼯具来描述,这部分⼯作相对⽐较简单,不再详细深⼊。
我们详细说明⼀下⽐较常见的延时策略。
思考时间:思考时间模拟的是⽤户在等待响应、阅读页⾯内容、表单填写等延迟操作的场景。
每个⼈的阅读速度、输⼊速度都存在⾮常⼤的差异,决定了每个⼈的思考时间也是不⼀样的,在性能测试配置中有常见的四种延时模型覆盖了绝⼤部分的延时场景:固定时间:顾名思义,设置⼀个固定的思考时间。
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随机数。
正态分布:根据中⼼极限定理,如果⼀个事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管每个因素本⾝是什么分布,它们加总后,结果的平均值就是正态分布。
负指数分布:该模型将延迟时间的频率强烈地偏向该范围的⼀端。
性能测试报告
性能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是对系统、应用或网站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以便确定其在特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以下是本次性能测试的报告:1. 测试目标:评估系统在预期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等指标。
2. 测试环境:- 测试工具:使用JMeter进行负载测试。
- 测试服务器:部署在云环境中的多台虚拟机,以模拟真实用户访问情况。
- 测试数据:使用真实的数据集进行测试。
3. 测试场景:- 场景一:模拟100个并发用户访问系统的主页,并记录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 场景二:模拟1000个并发用户进行登录操作,并记录登录响应时间和错误率。
- 场景三:模拟10000个并发用户进行购物车操作,包括添加商品、删除商品和修改数量等,并记录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
4. 测试结果:- 场景一:平均响应时间为2秒,吞吐量为每秒100个请求。
- 场景二:平均登录响应时间为3秒,错误率为2%。
- 场景三:吞吐量为每秒500个请求,最大并发用户数为500。
5. 测试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系统在当前负载下具备较好的性能表现,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 在场景二中,登录响应时间稍长,可能是由于登录认证等复杂性操作导致的。
- 在场景三中,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相对较高,系统能够应对较大的并发请求。
6. 测试建议:- 针对场景二中登录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建议优化登录认证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网络请求。
- 随着用户量的增加,系统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容和优化,以保证在更大的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以上是本次性能测试的报告,通过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以帮助开发团队优化系统性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的设计和结果分析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的设计和结果分析1. 性能测试设计随着软件的复杂性和功能增加,对软件性能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性能测试旨在评估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性能测试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1.1 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准备相应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网络环境等。
测试环境的准备应尽量与实际生产环境保持一致,以确保测试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出软件的性能状况。
1.2 性能测试目标确定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性能测试的目标。
性能测试目标可以包括响应时间的要求、并发用户数的要求、吞吐量的要求等。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性能测试目标,有助于设计合理的测试方案。
1.3 测试场景设计测试场景是指模拟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操作行为。
根据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设计典型的测试场景,并设置不同的用户并发数、访问频率等参数。
通过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可以更好地评估软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1.4 测试用例编写根据测试场景设计,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包括模拟用户的操作步骤、输入数据、预期结果等。
通过编写全面的测试用例,可以更好地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
2. 性能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在设计完性能测试方案后,就可以执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性能测试的执行和结果分析的相关内容。
2.1 性能测试执行在执行性能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好的测试方案,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行为,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需要监控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2.2 测试结果记录在执行性能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应包括各项性能指标的数值,以及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通过记录详细的测试结果,可以更好地进行问题排查和分析。
2.3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性能问题的分析和定位。
分析性能问题的原因,可以从网络问题、服务器负载、代码优化等方面入手。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1.需求分析性能测试是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在进行性能测试前,需要明确以下需求:1.1.测试目标:明确需要测试的系统模块、功能和性能指标,例如前端页面加载时间、后端接口响应时间等。
1.2.测试场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构建合理的性能测试场景,例如模拟并发用户访问、模拟大量数据量的查询操作等。
1.3.资源约束:确定可用的硬件资源,例如测试机器的配置、网络带宽等。
1.4.数据准备:准备测试数据,包括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等,以反映真实使用情况。
1.5.响应时间要求: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确定响应时间的要求和目标,例如页面加载时间不超过3秒。
2.方案设计2.1.测试环境搭建:搭建适合进行性能测试的环境,包括测试机器、网络环境、数据库服务器等。
2.2. 性能测试工具选择:选择合适的性能测试工具,例如JMeter、LoadRunner等,根据需求进行配置。
2.3.测试脚本编写:根据需求编写测试脚本,包括用户操作、并发用户数、测试数据等。
2.4.性能指标监控:设置监控指标,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网络流量等,以便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状况。
2.5.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测试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观察系统是否会出现性能瓶颈。
2.6.并发测试:测试系统在并发用户数达到一定阈值时,是否能够正常响应用户请求,是否会出现死锁等问题。
2.7.负载测试:逐步增加系统的负载,测试系统在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找出系统的性能极限和性能瓶颈。
2.8.运行稳定性测试:长时间运行系统,观察系统是否会出现内存泄漏、资源耗尽等问题,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9.结果分析与优化:根据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系统的性能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例如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调整系统配置等。
2.10.测试报告撰写:根据性能测试结果,撰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及分析、优化建议等。
软件系统性能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软件系统性能测试分析报告模板一、引言在本报告中,对软件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报告旨在提供有关软件系统性能的详细信息,以帮助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了解系统的性能表现。
二、测试概述2.1 测试目的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软件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确认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2.2 测试范围本次性能测试涵盖了整个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
测试重点放在核心功能和关键流程上,以确保系统的核心部分能够在压力下正常运行。
2.3 测试环境- 操作系统:(填写测试所用的操作系统及版本)- 测试工具:(填写使用的性能测试工具及版本)- 硬件配置:(填写测试所用的硬件配置信息,如CPU、内存、磁盘等)2.4 测试方法本次性能测试采用了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负载测试用于模拟实际用户在系统中的并发访问情况,压力测试则用于测试系统在极限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
三、性能测试结果3.1 测试场景一:(填写测试场景一的描述,包括负载配置、用户行为等)- 平均响应时间:(填写平均响应时间)- 最大响应时间:(填写最大响应时间)- 吞吐量:(填写吞吐量)3.2 测试场景二:(填写测试场景二的描述,包括负载配置、用户行为等)- 平均响应时间:(填写平均响应时间)- 最大响应时间:(填写最大响应时间)- 吞吐量:(填写吞吐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列出更多的测试场景和相应的测试结果)四、测试结果分析4.1 系统性能评价根据性能测试结果,软件系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平均响应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最大响应时间也在可容忍的范围内。
吞吐量较高,系统能够处理大量用户并发请求。
4.2 性能瓶颈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主要集中在某些关键功能上。
对于这些功能,建议进行性能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4.3 性能优化建议针对性能瓶颈,对系统进行以下优化:- (列出具体的性能优化建议)五、结论本性能测试分析报告提供了对软件系统性能的全面评估和分析。
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结果与建议
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结果与建议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结果与建议一、测试概述在本次软件测试中,我们对XXX软件进行了性能测试,以评估其在负载压力下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测试过程、得到的结果以及基于结果所提出的建议。
二、测试环境与工具1. 测试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处理器:Intel Core i7- 内存:8GB- 网络:1Gbps以太网2. 测试工具- JMeter:用于模拟多用户并发请求- Performance Monitor:用于监控系统资源利用率- LoadRunner:用于生成和管理测试脚本三、测试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如下:1. 评估软件在正常使用负载下的响应时间;2. 确定软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3. 识别软件在负载峰值时的性能瓶颈;4. 提供性能改进的建议。
四、测试方案1. 测试场景设计在本次性能测试中,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测试场景:- 场景一:100个用户同时登录软件并进行基本操作,如浏览页面、搜索功能等;- 场景二:200个用户同时使用软件进行复杂操作,如上传大文件、处理复杂计算等。
2. 测试步骤- 步骤一:配置并启动测试环境- 步骤二:根据测试场景,使用JMeter和LoadRunner创建并运行相应的测试脚本- 步骤三:使用Performance Monitor监控系统资源利用率- 步骤四:记录测试运行时间、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 步骤五:分析测试结果,确定性能瓶颈和改进方向五、测试结果与分析1. 性能指标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关注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页面响应时间:用户发送请求到页面显示完整的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并发用户数:同时操作软件的用户数量;- 错误率:系统处理请求时发生错误的比例。
2. 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场景一:- 页面响应时间平均为2秒,在用户可接受范围内;- 系统吞吐量在100个用户时稳定,并发用户数较低;- 错误率为0%,系统稳定性较高。
性能测试总结分析
性能测试总结分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软件和系统的性能对于用户体验和业务成功至关重要。
性能测试作为评估系统性能的关键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确保系统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一次性能测试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性能优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测试背景与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对象是一个新开发的电商平台,该平台预计将在未来面临大量的用户访问和交易处理。
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业务需求,并发现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和优化点。
二、测试环境与工具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搭建了一个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服务器等软件环境。
在测试工具方面,我们选用了 JMeter 作为性能测试工具,它能够模拟多种并发用户场景,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三、测试用例与场景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我们设计了以下几种测试用例和场景:1、登录场景:模拟大量用户同时登录系统,测试登录页面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2、商品搜索场景:模拟用户进行商品搜索操作,测试搜索功能的响应时间和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3、下单场景:模拟用户下单购买商品,测试订单处理流程的性能和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4、支付场景:模拟用户进行支付操作,测试支付接口的响应时间和系统的稳定性。
每个测试场景都设置了不同的并发用户数和持续时间,以全面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四、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在测试执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操作,并对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测试完成后,我们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响应时间登录页面的平均响应时间在低并发情况下为 2 秒左右,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响应时间逐渐上升,在高并发情况下达到了 10 秒以上,超出了预期的 5 秒响应时间标准。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性能测试是一种评估软件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和负载条件,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系统的性能。
性能测试的结果是评估系统的关键指标,并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的依据。
在进行性能测试后,我们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获取系统的性能数据并解读这些数据。
以下是对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解读的一般步骤:1.确定关键指标: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与系统性能有关。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资源利用率等。
根据系统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指标。
2. 数据整理和清洗: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和清洗,去除异常数据和噪声数据,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这一步骤通常涉及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Python等。
3.统计指标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
对于持续型变量,可以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等。
对于分类型变量,可以计算百分比、频数等。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性能状况,如平均响应时间、最大并发用户数等。
4.与标准值比较:将得到的性能指标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对比。
标准值可以是已经存在的相似系统的性能指标,也可以是业务需求和用户期望的指标。
通过与标准值比较,可以判断系统性能是否符合预期,并找出存在的性能问题。
5.瓶颈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点。
性能瓶颈是指限制系统性能提升的原因,可能是硬件资源受限、软件设计问题、数据库访问延迟等。
通过分析性能瓶颈,可以确定问题的根源并优化系统性能。
6.建议和优化措施:根据测试结果和瓶颈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优化措施。
这些建议和措施可以包括硬件升级、软件优化、网络优化等。
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在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中,我们需要将测试数据整理和清洗,并使用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
通过与标准值比较,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并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报告测试场景分析
测试报告测试场景分析测试报告中的测试场景分析是对测试过程中的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
下面是一个关于某个电商网站的测试场景分析的示例,长度为700字:测试场景分析1.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注册与登录是电商网站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用户使用网站的第一步。
通过测试用户注册与登录的功能,可以验证用户的信息是否能够正确保存和显示,以及用户能否顺利进行登录和退出登录。
2.商品搜索商品搜索是用户在电商网站中查找商品的一个重要功能。
通过测试商品搜索的功能,可以验证用户输入关键词后,能否正确显示相关的商品信息,并能否使用筛选功能进行精确的商品搜索。
3.商品分类电商网站通常会将商品进行分类,以便用户更方便地查找和浏览商品。
通过测试商品分类的功能,可以验证网站的商品分类是否正确地显示,并且能否在不同的分类下找到相应的商品。
4.购物车购物车是用户选择商品后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测试购物车的功能,可以验证用户添加商品到购物车的过程是否顺利,以及用户能否正确地修改和删除购物车中的商品。
5.下单与支付用户下单和支付是电商网站中非常重要的功能,通过测试下单和支付的过程,可以验证用户能否正确地填写订单信息,并能否通过所提供的支付方式完成支付操作。
6.订单管理订单管理是电商网站的后台管理功能,通过测试订单管理的功能,可以验证管理员能否正确地查看和审核订单,以及能否成功地进行订单的发货和退款操作。
7.用户评价用户评价是用户购买商品后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测试用户评价的功能,可以验证用户能否顺利地进行评价,并能否正确地显示和查看商品的评价信息。
测试环境: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个具有实际数据的测试环境,可以使用专门的测试环境,或者在实际环境中搭建一个测试账号。
测试数据: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准备一些测试数据,包括用户信息、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等,以便测试各个功能的正确性。
测试人员: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对电商网站的使用和测试经验,能够辨别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软件测试中的复杂场景分析
软件测试中的复杂场景分析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场景,这些场景可能包含多个并发操作、大数据量的处理、特定环境下的异常情况等。
针对这些复杂场景,本文将从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帮助测试人员有效应对复杂场景的挑战。
一、设计测试用例1. 考虑边界条件: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对于复杂场景,需要更加关注边界条件的覆盖。
例如,对于并发操作场景,可以设计多个并行进行的测试用例,以覆盖不同线程间的竞争条件。
2. 针对异常情况: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要特别关注异常情况的覆盖。
例如,对于大数据量的处理场景,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在极限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如输入超过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
3. 考虑特定环境:对于某些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场景,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不同操作系统或网络环境下测试系统的性能表现。
二、制定测试策略1. 并发场景测试:对于多线程或并发操作的场景,可以采用并发模拟工具,如JMeter等,生成并发操作的负载,测试系统在高并发环境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大数据处理场景测试:针对大数据量的处理场景,可以设计输入数据为大规模数据的测试用例,测试系统在处理大数据时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异常情况测试:对于异常情况的测试,可以设计针对各种异常情况的测试用例,例如输入非法数据、断开网络连接等,测试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容错和恢复能力。
4. 特定环境测试:对于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场景,可以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测试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工具的使用1. 性能测试工具:在处理大数据量场景下,可以使用性能测试工具来模拟并发用户和大数据量访问,测试系统在高负载环境下的性能指标。
2. 调试工具:在复杂场景下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调试工具来跟踪程序的执行过程,排查问题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3. 自动化测试工具:针对复杂场景,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面。
性能测试--压测场景介绍
性能测试--压测场景介绍1. 项⽬介绍该项⽬是某银⾏的⼀个零售信贷的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贷款信息的录⼊,和⼀些待办事项的查询。
贷款信息的录⼊这块,表单很复杂,需要填写的信息特别多,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详细信息、贷款申请信息、押品的信息等。
各交易响应时间要求80⽤户并发时达到5-8秒,平均TPS1.5左右。
2. 压测场景介绍2.1 基准场景基准场景是⽤单个⽤户对需要压测的交易压测5-10分钟,初步了解下该交易的响应时间和TPS,⼀般此过程不会出现问题。
2.2 单场景负载测试单场景负载测试是对需要压测交易使⽤80⽤户并发,压测10分钟左右,考查单个交易的负载情况。
这个场景容易测试出来响应时间慢或者服务器资源利⽤率⾼的问题,交易的性能问题会在这个场景中暴露很多。
2.3 混合场景容量测试把需要压测的交易按照⼀定的⽐例混合,以客户要求的最低并发数为基准,以⼀定的梯度递增并发⽤户数压测混合交易,直⾄系统出现性能拐点。
这个场景主要是考察系统最⼤的处理能⼒是多少。
2.4 浪涌场景以系统最优处理能⼒(资源使⽤率接近75%-80%,响应时间和tps达标)的并发⽤户数为最⼤并发,以系统的资源使⽤率在20%-30%左右的并发⽤户数为最⼩并发,最⼩并发和最⼤并发交替运⾏,每个梯度运⾏10分钟,共运⾏⼀个⼩时。
整个场景设置如下:这个场景考察突然增⼤或者减少⽤户数,系统资源会不会上升或下降,主要是看⽤户数忽然减少时,资源利⽤率会不会下降。
2.5 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是使⽤最优并发⽤户数的80%⽤户,把所有需要压测的交易按照⼀定的⽐例混合,进⾏压测48⼩时,也有压测24⼩时的情况。
主要是考察系统长时间运⾏的情况,有没有内存泄漏之类的问题。
原⽂链接:https:///xuecancan/article/details/83472584。
性能测试场景分析【范本模板】
录制脚本录制参数设置脚本录制回放和调试脚本用这按钮进行编译,编译通过后,点击运行按钮即可运行脚本。
只有在脚本运行正确后,才能进入Controller中来创建测试场景.脚本录制的原则⏹充分考虑脚本的执行效率⏹录制重要的用户业务⏹选择你所需要的进行录制修改脚本参数化功能步骤1:步骤2:步骤3:参数类型有多种:●Date/Time:需要输入日期的地方,可以用Date/Time类型来替代。
●Group Name:使用虚拟用户组的名称来替代参数.●Load Generator Name:使用虚拟用户所在的LoadGenerator机器名来替代参数。
●Lteration Number:测试脚本当前循环的次数来生成参数。
●Random Number:随机数.●Unique Number:唯一的数(一般使用递增的数.)●Vuser ID:使用虚拟用户的ID来替代参数,ID是由Controller来控制的。
●File:在属性中可以指定文件或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User Definde Function:从用户开发的dll文件中提取数据。
这里的重点是file类型:在我们工作中最常用的是“Unique(唯一的)”和“Each iteration(下一条数据)"的组合。
比如我们设计一个场景,要求10个虚拟用户都需要进行10次迭代。
那编号为1的用户取前10行数据,编号为2的用户取11~20行数据。
以此类推,那完成整个场景就需要数据表里至少要有100条数据,否则在Controller运行过程中会返回一个错误.深入集合点(就是并发点)使用集合点可以控制各个Vuser,以便在同一时刻执行任务。
原理是,当某个Vuser到达该集合点时,Controller会将其保留,直到参与该集合点的Vuser都到达,满足了集合条件时,Controller将释放Vuser,这样就产生了密集的同一类用户操作或请求。
Vuser从集合释放后,将执行脚本中的下一个任务。
性能测试报告
性能测试报告性能(压力)测试报告一、引言性能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旨在评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本次测试以一个具体的软件系统为例,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本报告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测试目标本次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系统在正常负载和峰值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测试找出系统在高并发访问、大数据量负载和长时间运行等情况下的性能问题,并确定系统所能处理的最大访问量。
三、测试环境1.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24-数据库:MySQL8.0- Web服务器:Apache Tomcat 9.0- 浏览器:Chrome 87.02.硬件环境:-内存:16GB-硬盘:SSD256GB四、测试方法1. 负载生成:使用性能测试工具Apache JMeter对系统进行高并发操作模拟。
2.测试场景:-登录场景:模拟1000个用户同时登录系统并进行操作。
-数据查询场景:模拟100个用户同时进行数据查询操作。
-数据插入场景:模拟100个用户同时进行大数据量插入操作。
-长时间运行场景:模拟持续高并发操作,持续时间为1小时。
五、测试结果1.登录场景:系统对1000个用户同时登录的响应时间平均为2秒,无明显延迟,登录成功率达到100%。
2.数据查询场景:系统对100个用户同时进行数据查询的响应时间平均为3秒,查询完成率达到99%。
3.数据插入场景:系统对100个用户同时进行大数据量插入的响应时间平均为5秒,插入成功率达到98%。
4.长时间运行场景:系统在持续高并发操作下表现稳定,无明显内存泄漏或性能下降的情况。
六、问题分析1.登录响应时间略高:系统登录场景下的响应时间为2秒,稍稍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经过分析,发现登录操作时有大量的数据库查询和权限验证,可以优化查询和权限验证的算法以提升登录的响应速度。
2.数据查询完成率不达标:数据查询场景下完成率为99%,仍有1%的查询未能成功。
性能测试之场景设计
性能测试之场景设计前言性能测试中的场景设计是实施性能测试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设计测试场景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测试数据,为接下来的确认瓶颈、系统调优打下基础。
场景(Scenario)是一种用来模拟大量用户操作的技术手段,通过配置和执行场景向服务器产生负载,验证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用户要求,而Controller可以帮助我们对场景的设计、执行以及监控进行管理。
Load runner Controller来管理和维护场景,可以在一台工作站控制一个场景中的所有虚拟用户(Vuser)。
执行场景时,Controller会将该场景中的每个Vuser分配给一个负载生成器。
负载生成器执行Vuser脚本,从而使Vuser可以模拟真实用户操作的计算机。
场景的分类1.人工场景(手动场景)所谓人工场景,实际就是自定义模式,各因素完全由我们来设置的创建场景的方法。
相比面向目标场景,人工场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更为广泛。
用赛车游戏来比喻,这种方法类似常规比赛,不同的汽车从同一起点出发,到同一终点结束,最终按照时间排出名次。
2.面向目标场景面向目标场景则与人工场景有所不同,它预先定义了一个测试目标,Load Runner将根据这个目标自动构建场景,有点类似向导模式。
这种方法对于验证在项目性能说明书中列出、需要达到的性能目标很方便。
还是用赛车游戏来比喻,面向目标场景有点类似计时赛或者追逐赛,不同的汽车从同一起点出发,在规定的时间内,走的最远者获胜。
在面向目标场景的“向导模式”中,设定了一个或者多个测试目标,比如要求系统达到每秒处理5个事务,Load Runner再根据这些目标自动创建场景。
目前,Load Runner支持的测试目标有如下几种:虚拟用户数量。
每秒点击次数(只对Web Vuser有效)每秒事务数量每分钟访问页面数量(也仅对Web Vuser有效)事务响应时间场景设置描述㈠.新场景设置对话框字段解释:Select Scenario Type(选择场景类型):此选项区域列出了场景的两种类型:①Manual Scenario(手动场景或人工场景):手动场景设置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业务组用户数量,同时编辑计划指定相关的运行时刻,虚拟用户加载策略等完成场景设计工作。
如何模拟真实场景的性能测试
如何模拟真实场景的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并及时解决。
然而,为了保证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在测试中尽可能地模拟真实场景。
本文将介绍如何模拟真实场景的性能测试,包括测试环境的准备、负载模式的选择和性能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一、测试环境的准备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测试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生产环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配置和网络环境等方面的模拟。
1. 硬件设备:根据被测试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设备。
确保测试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硬件配置与真实生产环境相似,例如CPU、内存和磁盘等。
2. 软件配置:为了模拟真实场景,需要在测试环境中安装与生产环境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确保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版本、应用程序版本和依赖库版本。
3. 网络环境: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对于性能测试也非常重要。
在测试中,可以使用网络模拟工具来模拟不同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等网络条件,以更真实地反映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的系统性能。
二、负载模式的选择在性能测试中,负载模式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负载模式应该能够真实地模拟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对系统的操作和访问行为。
1. 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测试系统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
可以使用压力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并发请求的模拟,观察响应时间、吞吐量和系统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2. 并发测试:模拟同时有多个用户在系统中进行不同操作的情况,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资源竞争情况。
可以使用并发测试工具模拟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操作,观察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3. 扩展性测试:通过逐渐增加负载,测试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负载情况。
可以使用负载测试工具逐步增加负载,观察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和资源利用情况,以判断系统的扩展性和容量。
性能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方案性能测试方案是为了测试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速度、并发能力、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活动。
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性能测试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准备工作充分并且测试过程顺利。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性能测试方案。
一、测试目标该性能测试旨在评估软件系统在正常和峰值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量等指标。
通过测试,旨在发现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和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模拟目标生产环境,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2. 软件环境:模拟目标生产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
3. 测试工具: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
三、测试场景根据系统的使用情况,设计典型和极端的测试场景,模拟用户的真实行为。
测试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启动场景:模拟系统启动时的用户访问行为。
2. 登录场景:模拟用户登录系统的场景。
3. 浏览场景:模拟用户浏览系统中不同页面的场景。
4. 交互场景:模拟用户进行各种交互操作的场景,如提交表单、上传文件等。
5. 并发场景:模拟多用户同时访问系统的场景。
6. 高负载场景:模拟系统在极限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四、测试指标根据测试目标,确定测试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响应时间: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
2. 吞吐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3. 并发用户量:系统在同时处理多少个用户请求。
4. CPU利用率:系统CPU的使用率。
5. 内存利用率:系统内存的使用率。
6. 网络带宽: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网络传输速度。
五、测试步骤1. 准备测试环境:配置硬件、软件环境,确保测试环境和目标生产环境一致。
2. 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指标,并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3. 准备测试数据:根据测试场景,准备充分的测试数据,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4. 运行测试脚本:根据测试场景,编写测试脚本,并使用性能测试工具运行测试脚本。
性能测试场景设计
提到性能测试,大家想到的就是使用工具对应用进行加压,看看应用能承受多少并发,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是多少,交易响应时间是否在接收的范围内。
不错,这些都是大家最关心的应用的性能指标,也是每个性能测试项目输出的结果。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性能测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测试人员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性能测试人员具备非常全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定位应用的性能瓶颈,并提出适当的优化方案。
通常,要对一个应用进行性能测试需要经历需求调研、环境准备、脚本开发、数据预埋、场景设计、场景执行、应用监控分析、瓶颈定位、瓶颈修复、回归测试、结果整理、输出报告等多个环节。
性能测试的场景设计性能测试的场景如何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功能测试中的用例,即性能测试的场景就是性能测试的用例。
性能测试的场景是为了要实现特定的测试目标而对应用执行的压测活动。
性能测试场景的设计与执行是整个性能测试活动的核心与灵魂,没有完整的场景设计就无法达到我们的测试目的,没有合理的场景设计就不会发现系统的性能缺陷。
我们所开发的测试脚本,所预埋的测试数据都是为了实现特定场景所准备的。
一个性能测试场景包含诸多要素,图1中列出了一些必备的要素,其中测试模型作为测试场景的基础与输入。
在线Web类的应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在线用户数、最优并发用户数、最大并发用户数、交易平均响应时间、目标TPS等等。
对于接口调用类的应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目标TPS、平均响应时间等。
测试模型就是被测试系统的各交易在线运行时承受的交易数量(或请求数量)的比例而不是并发用户的比例。
为什么不是并发用户的比例呢?因为实际的用户的操作具有不确定性,使用测试工具很难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
另外,在进行运营数据分析时很难获取用户的操作行为,而应用的交易记录却很容易通过查询的方式获取。
应用实际承受的压力是用户的实际操作请求,在线用户如果没有进行实际操作那么他最多将消耗一个连接线程,而应用CPU并不会有什么资源消耗。
性能测试分析报告
性能测试分析报告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系统的性能对于企业的业务运营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性能测试成为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次性能测试旨在评估系统名称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并提出优化建议。
二、测试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包括:1、评估系统在预期负载下的响应时间,确保满足业务需求。
2、确定系统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为系统容量规划提供依据。
3、检测系统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观察是否存在内存泄漏、CPU使用率过高等问题。
三、测试环境1、硬件环境服务器:服务器型号,CPU 型号,内存容量,存储类型及容量客户端:客户端型号,CPU 型号,内存容量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客户端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数据库:数据库名称及版本中间件:中间件名称及版本3、网络环境网络带宽:带宽大小网络延迟:平均延迟时间四、测试工具本次性能测试使用了以下工具:1、性能测试工具名称:用于模拟并发用户请求和性能数据采集。
2、监控工具名称:用于实时监控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如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 I/O 等。
五、测试场景设计根据系统的业务特点和用户行为,设计了以下测试场景:1、登录场景并发用户数:具体并发用户数操作步骤: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2、数据查询场景并发用户数:具体并发用户数操作步骤: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按钮,查看查询结果。
3、数据录入场景并发用户数:具体并发用户数操作步骤:填写数据表单,点击保存按钮。
六、测试执行情况1、测试用例执行情况共执行了测试用例数量个测试用例,其中成功用例数量个成功,失败用例数量个失败。
失败用例的主要原因是失败原因说明。
2、测试数据收集情况在测试过程中,收集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使用率等性能数据。
响应时间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最小响应时间和最大响应时间。
吞吐量以每秒处理的事务数(TPS)或每秒请求数(RPS)来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制脚本录制参数设置脚本录制回放和调试脚本用这按钮进行编译,编译通过后,点击运行按钮即可运行脚本。
只有在脚本运行正确后,才能进入Controller中来创建测试场景。
脚本录制的原则⏹充分考虑脚本的执行效率⏹录制重要的用户业务⏹选择你所需要的进行录制修改脚本参数化功能步骤1步骤2步骤3参数类型有多种:●Date/Time:需要输入日期的地方,可以用Date/Time类型来替代。
●Group Name:使用虚拟用户组的名称来替代参数。
●Load Generator Name:使用虚拟用户所在的LoadGenerator机器名来替代参数。
●Lteration Number:测试脚本当前循环的次数来生成参数。
●Random Number:随机数。
●Unique Number:唯一的数(一般使用递增的数。
)●Vuser ID:使用虚拟用户的ID来替代参数,ID是由Controller来控制的。
●File:在属性中可以指定文件或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User Definde Function:从用户开发的dll文件中提取数据。
这里的重点是file类型:在我们工作中最常用的是“Unique(唯一的)”和“Each iteration(下一条数据)”的组合。
比如我们设计一个场景,要求10个虚拟用户都需要进行10次迭代。
那编号为1的用户取前10行数据,编号为2的用户取11~20行数据。
以此类推,那完成整个场景就需要数据表里至少要有100条数据,否则在Controller运行过程中会返回一个错误。
深入集合点(就是并发点)使用集合点可以控制各个Vuser,以便在同一时刻执行任务。
原理是,当某个Vuser到达该集合点时,Controller会将其保留,直到参与该集合点的Vuser都到达,满足了集合条件时,Controller将释放Vuser,这样就产生了密集的同一类用户操作或请求。
Vuser从集合释放后,将执行脚本中的下一个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集合点一般会创建在用户事务的开始标志前。
●集合点只能加在action部分,而不是init或end部分。
比如我们想在登录时创建一个集合点,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巧用检查点Loadrunner的检查点有三种:Web_find、Web_reg_find和Web_image_check。
至于为什么要用检查点可以用个小例子做个测试,例如一个登陆脚本登陆的账号为123456,密码为123456,可以正确登陆,当把账号或密码改掉再执行,发现脚本并没有报错,也顺利执行下来了。
原因是什么呢?Loadrunner以用户角色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登陆请求,却不会判断请求的返回消息是什么,只要有返回,即使这是个拒绝登陆的返回,Loadrunner也认为登陆成功了。
所以在登录或者其他有重要页面跳转的地方,很有必要做检查点。
Web_find和Web_image_check两个函数如果在脚本里面增加,需要在设置中打开“图像和文本检查”功能,该功能默认是不打开的,如果手工在脚本里面添加检查点,系统会有提示:Action.c(43): Verification checks not enabled. web_find is skipped. See the 'Run-time settings/Preferences/Checks' [MsgId: MMSG-27197]Web_reg_find是注册类型函数,它本身并不执行,不能通过它的返回值来作为事务的判断条件(因为web_reg_find()的返回值0和1表示web_reg_find()是否注册成功,并不代表查找的内容是否存在,也就是说无论查找的文本内容是否存在,都返回0。
它是从返回的缓冲区扫描而不是在接收的页面中查找。
这是比web_find更高效的一个函数。
关联所谓的关联(correlation)就是把脚本中某些写死的(hard-coded)资料,转变成是摘取自服务器所送的、动态的、每次都不一样的资料。
关于检查点和关联的内容,可以参见我们的案例“01 checkproperties”。
另外,我们可以在中配置脚本运行时的设置。
运行逻辑:我们可以设置ACTION的迭代次数。
思考时间:我们一般忽略思考时间,以得到更大的压力。
其他:我们可以选择错误的处理方式,还可以选择线程方式运行脚本以得到更大的压力,最后的选项一般默认就行了。
速度模拟:默认使用最大带宽,我们也可以模拟一些特殊的接入方式。
首选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脚本中使用了文本检查点或图片检查点的时候,(如果是使用web_reg_find,则不要求勾选。
)其他的项我们一般都使用默认值即可。
创建测试场景场景类型我们在VuGen中完成虚拟用户脚本的调试后,就进入Controller中进行用例场景的设计与执行。
在Controller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测试场景:手动测试场景和面向目标的测试场景。
在场景运行后,Controller会在不同的负载生成器上(根据用户的设定进行分析:手动场景)或(自动分析:面向目标场景),生成一定数量的虚拟用户。
通过这些虚拟用户的并发执行以及及时间的运行,来模拟真实情况下服务器承受的压力。
在场景运行的过程中,Controller可以提供对服务器资源、虚拟用户执行情况、事务响应时间等方面的监控,帮助测试人员实时的分析系统,并在运行完成后给出结果数据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手动场景在Controller中,新建场景时,我们选择上面的手动场景,也可以再选择使用百分手动场景是以用户定义虚拟用户数量来进行测试的。
面向目标场景在面向目标的测试场景中,可以定义希望达到的目标。
比如最大虚拟用户数量或每秒事务数等。
Controller将根据定义的目标自动构建测试场景,并评估能否达到测试目标。
在这个下拉菜单中,我们可以定义虚拟用户数、每秒点击数、每秒事务数、每分钟页面数和事务响应时间5种类型的目标。
在这个图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到有两个标签页面:“场景设置”和“加载行为”。
这两个标签页用来设置一些场景的参数,主要用在负载和压力测试的设定。
测试场景设计配置测试脚本在虚拟用户脚本加载后的界面上,选中需要配置的脚本后,点击右侧的可以查看和修改脚本。
需要注意的是:修改后就好重新载入,不然会使用修改前的脚本。
虚拟用户数目和每组用户所在的负载生成器可以直接在此界面中输入。
配置Generator(负载生成器)使用Generator可以使用多台安装了负载生成器的主机产生压力。
点击:==》点击:==》配置Schedule(计划生成器)点击:,可以配置计划生成器计划是场景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配置用户的行为方式。
这里有两种类型:按场景计划和按用户计划。
●按场景计划(Schedule by Scenario)按场景计划有三个选项卡:加压、持续时间、减压。
加压中,第一个是同时加载所有用户,第二个是每隔一段时间加载一定的虚拟用户。
持续时间中,第一个是照脚本的设置进行,直到运行完成。
这种方式主要用在检测特定功能的实现上,比如在并发时,程序会不会出现一些功能缺陷。
第二个是按照指定的时间运行。
如果选择此项,迭代次数的设置会被忽略,每个虚拟用户都不断的进行迭代,直到指定时间为止。
这种方式主要用在指定时间的性能测试。
第三个是一直运行,直到人工干预为止。
这种方式主要用来测试系统的极限。
减压中(必须选中持续时间选项卡中的第二项(按照时间运行),才能操作减压选项卡),指定场景如何结束。
这里对于加压,也是两种减压方式。
●按用户计划(Schedule by Group)按用户计划有四个选项卡,后面三个和场景计划中是一样的。
注意在图左边的窗口中,有用户组的选择,可以对每个组进行独立的开始时间、加压减压和持续时间。
特别是一组用户需要使用另一组用户的操作结果时,就必须使用按用户计划方式配置场景了。
我们重点讲解一下开始时间选项卡。
场景开始时运行。
场景开始后一段时间再开始,这里可以指定具体时间。
在某些特定的用户组运行结束后再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也是一个选项。
里面的第二和第三项一般是在运行时间很长,需要放到下班后执行时,我们可以选中它们。
配置集合点我们之前讲过集合点,这里会具体配置集合点,以现实一定数量的并发,主要用来测试系统某个功能点的并发负载性能。
上面表示在03_checkproperties脚本中包含了一个集合点:maipiao。
通过策略按钮我们可以配置它。
这里有三种方式:●当Vu中全部指定百分比的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时释放。
●当一定比例处于运行状态的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时释放。
●当一定数量的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时释放。
最后一项是超时配置,如果在设定时间内都没有新虚拟用户到达集体点,Controller就会自动释放到达集合点的用户。
配置IP Spoofer现在一些服务器会对同一IP访问进行限制,这时我们可以通过“IP Spoofer(IP欺骗)”进行配置,以达到我们的测试目的。
我们只需要选择开始菜单中的“IP Wizard”,进入配置界面。
第二步需要选择网卡。
之后再在Controller中的菜单里,启用IP欺骗器就可以了。
注意的是:必须在连接到负载生成器之前选择该选项。
再在工具菜单内选中专家模式,进入选项中的常规,就可以根据需要来配置了。
测试果设置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越来越多的测试结果,可以在菜单中的设置结果目录,对其进行管理。
通用参数设置在菜单的选项中,值得注意的是“超时”选项卡,其他选项一般不用修改。
在超时选项卡中,可以对负载生成器的连接、断开以及每个虚拟用户的初始化、运行、暂停和停止操作的超时时间进行设置,一旦超过设定,则会给出一条错误提示。
执行测试场景启动测试场景在场景的[运行]界面中有多个窗口,可以观查到场景组、场景状态、多个视图及它们的统计数据。
控制用户与用户组在场景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来对用户和用户组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和用户组、控制虚拟用户运行状态等。
界面如下:查看场景与用户状态通过场景状态区域的数据,我们可以监控场景与用户状态。
在测试过程中就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进行观看。
控制集合点在场景的运行中,我们也可以像前面配置集合点一样的查看和控制集合点的状态,即可以停止集合点和用户,也可以释放或重置集合点。
查看运行数据图在Controller中,我们可以添加多种数据图进行查看。
在右边的小窗口中,我们可以添加多种数据视图。
监控系统资源在性能测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监控系统资源。
需要监控这几个方面: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等,其中,操作系统的性能表现关系着整个应该系统的性能,属于基础的系统资源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监控系统是一项消耗资源的操作,所以,测试过程一定要考虑具体监控什么,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