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第三章 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3——原肠作用
(发育生物学)两栖类原肠作用3
以后胚胎前端向前推进,明区后端向后延伸,使 原条变得狭长。此时原条内细胞内陷,形成原 沟(primitive groove),此为定形期原条。
在原条的前端,细胞积聚加厚,形成原结,即亨 生氏结(Hensen`s node ),相当于两栖类的 背唇。
Koller氏镰刀区前端形成亨生氏结,后端参与原 条形成。
(发育生物学)两栖类原肠作用3
第三章 第三节 七、鸟类的原肠作用
1、鸟类原肠作用的一般过程
鸟类早期胚胎发育和鱼类有什么异同?
1、1 明区(area pellucida)和暗 区( area opaca)
暗区
胚下腔 明区
后端加 厚区
上胚层细胞 向下迁移
胚胎后端 细胞向胚 下腔迁移
在胚盘中央,由于胚盘下腔的形成, 胚盘细胞远离卵黄,从侧面看比较 透明,所以称为明区。
在胚盘边缘的细胞与卵黄直接接触, 从侧面看显得比较暗,所以称为暗 区。
1、2 下胚层(hypoblast)的形成
Koller氏镰刀区
下胚层“小岛”
后端边缘带
初级下胚层
次级下胚层
胚盘的一些细胞迁移到胚盘下腔,形成多点 “内陷小岛”(即初级下胚层)。不久,胚盘 后端边缘的细胞向前迁移,形成次级下胚层 (hypoblast),把初级下胚层细胞推向前。此 时表面的胚层称为上胚层(epiblast)。
内分泌:融合滋胚层能分泌多种激素, 维持妊娠。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促进母体黄体生长,维持妊 娠。②促乳素:促进母体乳腺发育,以 便将来分泌乳汁。③雌激素和孕激素: 于妊娠第四个月开始分泌,接替黄体的 功能,促进胚胎和胎盘的正常发育。
保护胎儿:阻挡母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3.3 胚胎的早期发育--原肠胚
囊胚腔
爪蟾的晚期囊胚,示边缘区被内胚层细胞覆盖。
瓶状细胞
胚孔处形成瓶状细胞
胚孔
胚孔的定位
正常情况下,由精子驱动的卵细胞内部细胞质的重新排列 能够引起亚细胞因子(subcellular factor)的不对称分布。
受精卵内亚细胞因子的不对称分布产生了背腹区分,并最 终将胚孔的位臵确定在精子入卵点对面的一组植物极裂球 上。
咽内胚层的头部中胚层前 体
展开的瓶状细胞
表层IMZ向动物极迁移
细胞插入混合
深层迁移带细胞变平,内表面细胞形成原肠壁。
原肠期特征:一孔,二腔,三胚层。
四、 果蝇的原肠胚发育
/programs/view/psAk2 Ax7144/
果蝇胚胎的表面卵裂
2.5h 约6000个细胞
细胞质的运动激活精子入卵点对面的细胞质开启原肠胚发育。
通过机械方法(如离心)人为地改变皮层细胞质和皮层下 细胞质的空间关系,将可以使胚胎在精子入卵点的同一侧 开启原肠胚发育。 将精子决定的细胞质旋转与人工诱导的细胞质旋转相结合, 就可能获得两个原肠作用起点,最终形成联体双胞胎蝌蚪 (Black and Gerhart, 1985)。
受精 背部DSH富集
皮层旋转
背部GSK-3抑制
β –CATENIN降解
β –CATENIN稳定
DSH将β –CATENIN定位于胚胎背部的机 制
背部β –CATENIN富集
核里无β –CATENIN
核里有β –CATENIN
DSH将β –CATENIN定位于胚胎背部的机制
卷曲蛋白:wnt信号通 路的受体
植物极细胞负责形成胚胎背唇和启动原肠发生
推论:
3.3 胚胎的早期发育--原肠胚
之后,植物极板向内弯曲,内陷。当植物极板内陷深及囊 胚腔的1/4~1/2时,内陷突然停止。所陷入的部分称为原 肠(archenteron or primitive gut),而原肠在植物极 的开口称为胚孔(blastopore)。
精选可编辑ppt
11
海胆早期原肠 胚内初级间质 细胞沿囊胚腔 内表面运动, 主动伸出伪足 与囊胚腔壁连 接,占据囊胚 腔预定腹侧面, 并形成稳固联 系。
精选可编辑ppt
12
初级间 质细胞 的线状 伪足
精选可编辑ppt
13
初级间质细胞形成索状合胞体精选(可编将辑p来pt 形成骨针)
14
基质片层
精选可编辑ppt
36
植物极细胞负责形成精胚选可胎编辑背ppt 唇和启动原肠发生
37
推论:
精子的进入起到的只是触发细胞质重组和给出未来胚体走 向的线索。
胚孔发生的原因:细胞质重组后皮质成分和内部成分的相 互作用,植物极下部含有对此负责的有效成分,其对紫外 线敏感。
精选可编辑ppt
38
Nieüwkoop中心(Nieüwkoop center)
最初构成背唇的细胞因为内陷形成原肠前缘的瓶状细胞, 它们随后发育为前肠咽部的细胞。
随着瓶状细胞进入胚胎内部,背唇被后来内卷进入胚胎发 育为头部中胚层前体的细胞代替。接下来,由胚孔背唇内 卷进入胚胎的细胞为脊索中胚层细胞,它们将形成脊索。
精选可编辑ppt
45
内胚层
深层边缘细胞
预定后端中胚层
瓶状细胞
细胞质的运动激活精子入卵点对面的细胞质开启原肠胚发育。
4原肠作用:胚胎细胞的重新组合
原肠作用或原肠形成是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 使细胞重新排列,用来形成内胚层和中胚层器官 的细胞迁入胚胎内部,而要形成外胚层的细胞铺 展在胚胎表面。原肠作用期的胚胎叫原肠胚 (gastrula)。此时,出现了三种原始胚层 (germlayer)的分化,形成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 层。
原肠形成与细胞运动
64细胞期胚胎植物极深层卵裂球的移植
开启原肠 作用的因 子位于受 精卵将形 成背部植 物极的3个 深层细胞 中,它们 具有诱导 胚孔背唇 和完整背 轴的能力 而不在灰 色新月中
两栖类原肠运动小结
外胚层由外包的动物极细胞形成;中胚层 由内卷的动、植物极细胞形成;内胚层由 内陷的植物细胞形成。原肠胚的主要特点 可以概括为“一孔、二腔、三胚层”。 “一孔”指的是胚孔:“二腔”指的是缩 小的囊胚腔和新形成的原肠腔:“三胚层” 指的是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1、内陷(invagination)
由囊胚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形成二层细 胞: 外面的一层称为外胚层(ectoderm),向 内陷入的一层为内胚层(endoderm)。 内胚层围绕的空腔将形成未来的肠腔, 称原肠腔(gastrocoele), 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 或胚孔(blastopo
原肠作用开始于胚盘细胞向植物极方向的卵 黄外包,使胚盘变薄。 胚层的形成:50%外包时,与卵黄交界处的 cells内卷,使交界处形成厚实的一圈,叫 胚环(germ ring)。内卷的细胞和由上层内 移的细胞形成下胚层、上层为上胚层。 胚盾(embryonic shield):因细胞的内卷和 会聚扩展而在胚环的某处形成的加厚区。它 为胚胎的背部,从此处内卷的细胞将与其它 会聚扩展的下胚层细胞一起沿背部中线形成 中胚层;下胚层细胞将生成内胚层和部分中胚 层。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ppt课件
(1)图中的1为外__胚__层__,2为中__胚__层__,
3为内__胚__层__,4为_囊__胚__腔_,5为_原__肠__腔_。
(2)该图表示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__原__肠__胚 期,此期 主要特点为 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有原肠腔和囊胚腔
(3)假设该动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则图中的2和3的染
③
①卵裂期细胞经过了细胞分裂,不再 分化
②原肠胚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③囊胚腔先于原肠腔出现
④桑椹胚开始进行孵化
ppt课件.
49
4、下列不属于胚胎工程的是: D
A.体外受精 B.胚胎分割、胚胎移植
C.胚胎干细胞培养 D.转基因鲤鱼的培育
5、有一个卵原细胞中含有A与A’、B与B’两
对同源染色体,它形成的含有AB的配子有
此课件可编辑版, 如对课件有异议或 侵权的请及时联系
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 放心使用!
ppt课件.
1
第一节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人的个体发育的基本过程:
受精卵
胎儿
婴儿
性成熟的个体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ppt课件.
2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胚胎发育: 指由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的阶段。
2、胚胎发育的过程:
色体数目分别为 2n 、
2。n
ppt课件.
18
2班
ppt课件.
19
新生命的第三天—桑椹 胚
新生命的第四天——囊胚 桑椹胚:细 期 胞数在32 个左右,细 胞排列致密, 形似桑椹, 细胞属于全 能细胞
受精后8天。胚芽 完成"着陆",微微 嵌入子宫内膜。 此时它分裂发育 为几百个细胞。
《发育生物学》试题--整理版
《发育生物学》试题--整理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渐进特化: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P15精子获能:是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或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变化,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这样精子才能穿越卵母细胞周围的滤泡细胞和透明带的能力。
P95原肠作用:是胚胎发育到囊胚后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细胞运动和细胞重排的形态发生运动。
P132 顶体反应:精子在卵细胞释放的引诱物作用下游向精子,在Ca2+、脂质、磷酸脂醇介导下,顶体酶(水解酶)释放,卵细胞外包被的胶膜分解,精子穿越胶膜后,顶体的突起卵黄膜相互识别,识别后随之与卵细胞膜发生融合,精核入卵。
心脏环化:是指在由原始的、对称的直管心脏转化为非对称的环化心脏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方位与形态的改变。
P208跨越分化:是指成体干细胞跨越组织或胚层的多向分化。
P270形态发生素:是指能够通过其浓度确定细胞发育命运的可扩散的化学分子。
P18同源异型基因:含有同源异型框(一段180bp保守序列)的基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细胞定型可以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存在自主特化、有条件特化和合胞体特化三种方式。
P112、根据细胞表型,可将细胞分为全能细胞、多能细胞核分化细胞。
P243、伴随鸡胚的发育,胚胎发育出复杂的外膜系统,卵黄囊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而尿囊是胚胎的呼吸器官并储存代谢废物。
P544、小鼠的囊胚(胚泡)时期,胚胎细胞可分为两部分,是一包被于胚胎表面的滋养外胚层和内部位于囊胚腔一端的内细胞团。
P555、哺乳动物的PGC s先在尿囊与后肠交接处附近聚集,之后借助于血液循环迁移到生殖腺;在此分裂形成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发生之前,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生殖干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P80、P836、卵激活包括皮层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 复制和第一次卵裂。
P1037、每个物种的卵裂方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二是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原肠作用
两栖类原肠作用总结:
1. 边缘区瓶状细胞在准确的时间和位置内陷。 2. 边缘区细胞通过胚唇进行内卷形成原肠。 3. 内卷的中胚层细胞沿胚孔顶壁内表面迁移。 4. 预定脊索中胚层在胚胎背部集中延伸 5. 预定外胚层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数层细胞合 并为单层细胞而向植物极下包。
非洲爪蟾 的未受精 卵,示动 物极半球 有较多的 色素,植 物极半球 有较多的 卵黄。
内陷
内卷
内迁
分层
外包
第二节 海胆的原肠形成
1.海胆的原肠胚发育(辐射式卵裂)
海胆的卵裂 B 2细胞期,C 4细胞期,D 32细胞期
海胆第四次分裂卵裂球的形成
海胆的早期囊胚和晚期囊胚
海胆原肠作用的开始
胞外基质纤维
囊胚腔
基质片层
透明层
纤毛
海胆原肠作用过程:原植物极中央细胞内陷进入囊胚腔, 表皮细胞转变成为初级间质细胞,然后内胚层表皮细胞 内陷和扩展,其前端表皮细胞转化为次级间质细胞。两 种间质细胞都分化产生间质纤维和骨针,原肠末端与体 外连通形成口。
二、胚孔的定位
• 细胞质的运动激活精子入卵点对面的细胞 质开启原肠作用。精子入卵点代表胚胎未 来的腹面,而与之相对的一面即原肠作用 开启处代表胚胎未来背面。 • 虽然诱发卵细胞质运动并不一定需要精子, 但精子对决定细胞质旋转方向是至关重要 的。卵子哪一侧形成背部,哪一侧形成腹 部,完全由细胞质运动方向来决定。
• 伴随着细胞集中形成原条,在原条中出现一凹陷, 称为原沟(primitive groove)。原沟与两栖类胚孔 的作用相似,迁移的细胞通过原沟进入囊胚腔。 • 在原条的前端是一个细胞加厚区叫原节(primitive knot)或亨氏节 (Hensen’s node) 。亨氏节的中 央有一个烟囱状的凹陷,叫原窝(primitive pit)。 细胞可以通过原窝进入囊胚腔。亨氏节在功能上相 当于两栖类胚孔的背唇。
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V1
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V1
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原肠作用通常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这个时期是指胚胎脊椎处于形成阶段的情况。
在这个时期,胚胎的第三个层次之一形成了一段管状结构,这个结构被称为原肠。
原肠作用是指原肠在胚胎早期发挥的一个功能,它有很多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消化、吸收和排泄。
原肠的这些功能使得胚胎能够进行自我营养和代谢。
在原肠形成的同时,胚胎的其他组织和器官也在逐渐形成。
最早形成的是神经和心血管系统,这些系统的形成对于胚胎的生命能力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早期发育时还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些时间节点也对胚胎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发育的前8周是发育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胚胎的器官和系统开始形成,如果外界环境出现了不适当的因素,比如母体感染或者营养不良,就会给胚胎的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除了环境因素外,基因也对早期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基因会影响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的不同器官和系统的形成,如果基因存在突变或缺陷,就会导致胚胎某些器官或系统发生异常,比如唇腭裂等。
总之,原肠作用和早期发育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环境和遗传因素都会对胚胎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胎儿的生命和健康。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原肠胚(可编辑)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原肠胚(可编辑)医学课件 1 三、原肠胚(一)原肠作用及意义原肠胚:囊胚发育和分化形成的具有两个(海绵、腔肠动物)或三个胚层的胚体。
原肠作用:囊胚细胞经有规律的迁移、排列、分化而形成内外胚层的过程。
除海绵、腔肠动物为内外两胚层外,其它多细胞动物还包括中胚层的分化。
胚层:原肠时期所形成的胚胎细胞层,它们在性质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分化性,是未来组织器官的原基。
医学课件 21)胚层的分化,尤其是中胚层的出现, 为以后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细胞的特化使细胞的生理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
2)为系统发育提供依据:三胚层动物由二胚层动物进化而来。
原肠作用意义医学课件 3(二)原肠作用方式移入法:部分囊胚壁细胞成移如腔内形成内胚层,留在胚胎表面的为外胚层。
单极移入和多极移入。
分层法:囊胚壁细胞以切线分裂而分为两层,内层为内胚层,外层为外胚层。
?内陷法:有腔囊胚;植物极内陷,形成双胚层和原肠腔,如文昌鱼。
---原口或胚孔,背唇,腹唇和侧唇。
医学课件 4外包法:动物极细胞外包植物极细胞, 动物极细胞形成外胚层,植物极细胞形成内胚层。
如实心囊胚,盘状囊胚(硬骨鱼)。
内卷法:囊胚表面细胞在某一位置内卷, 伸展形成内胚层,如硬骨鱼类。
医学课件 5(三)胚层分化及中胚层的形成1.中胚层的形成(1)内褶法(肠体腔法):(2)内移法:(3)端细胞法:医学课件 62、胚层的分化分化(differentiation):同种胚胎细胞之间出现差异的过程胚层分化? ? 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成医学课件 7分化方向:外胚层:表皮及衍生物、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胚层:消化道和消化腺上皮、呼吸道上皮中胚层:真皮、肌肉、骨骼、软骨、结缔组织、内皮、间皮、泄殖器官上皮。
即除神经、消化、呼吸道及消化腺上皮外,所有内脏都由中胚演变。
分化时,各胚层相互影响、制约医学课件 83. 端黄卵的原肠作用主要方式:外包、内卷辅助方式:延伸、集中、分层等过程:外观:原肠早期:下包 1/2原肠中期:下包 2/3原肠晚期:下包P350-16,17,18医学课件 91)胚环形成:囊胚细胞外包、内卷,使胚盘边缘形成一外观增厚的环带。
原肠作用名词解释
原肠作用名词解释
原肠作用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的肠管在胚胎内部形成并逐
渐分化成各种器官的过程。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原始的胚胎内部只有一个简单的囊胚,这个
囊胚会逐渐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其中,原肠作用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过程,它涉及到胚胎内部器官的形成和分化。
在原肠作用过程中,原始的肠管会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如胃、小肠、大肠等。
这些器官的形成和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
基因和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
原肠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原始的肠管会形成一
个称为原肠胚的结构,这个结构包括了原始的肠管和周围的组织。
然后,原肠胚会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器官,这些器官会逐渐形成并发育成熟。
原肠作用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涉及到胚胎
内部器官的形成和分化。
如果原肠作用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胚胎发
育异常和先天性疾病的发生。
原肠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胚胎发育和先天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
重要意义。
同时,原肠作用的研究也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胚胎的早期发育--原肠胚PPT课件
初级 原肠 内陷
囊胚腔 植物极板细胞
植物极板细胞向上推举
透明层
内层 外层
微绒毛
含CSPG的分泌小 分泌到内层的
泡
CSPG吸水膨胀
植物极板内陷的双金属片模型。植物极板细胞分泌硫酸软骨素蛋白 多糖(CSPG)到透明层内层中,CSPG吸水膨胀,导致透明层弯 曲,相连的细胞层内陷。
内胚层建立
初级间质细胞在囊胚腔内迁移的过程中,仍然留在植物极 板上的细胞移动填补由初级间质细胞内移而形成的空隙, 植物极板进一步变扁平。
之后,植物极板向内弯曲,内陷。当植物极板内陷深及囊 胚腔的1/4~1/2时,内陷突然停止。所陷入的部分称为原 肠(archenteron or primitive gut),而原肠在植物极 的开口称为胚孔(blastopore)。
初级间质细胞
植物极板中 央来源于小 分裂球的细 胞不断伸出 和收缩线状 伪足,脱离 表面单层细 胞,进入囊 胚腔,称为 初级间质细 胞。
海胆早期原肠 胚内初级间质 细胞沿囊胚腔 内表面运动, 主动伸出伪足 与囊胚腔壁连 接,占据囊胚 腔预定腹侧面, 并形成稳固联 系。
初级胎的背部,即刚好位于赤 道下方的灰色新月区开始的。
灰色新月区的预定内胚层细胞内陷,形成狭缝状胚孔
(slit-like blastopore),内陷细胞称为瓶状细胞(bottle
cell),它们沿最初的原肠排列 。
边缘区
囊胚腔
爪蟾的晚期囊胚,示边缘区被内胚层细胞覆盖。
从尚未分化到分化为三个胚层和器官原基决定的 关键时期。
原肠胚发育的细胞运动方式
七种细胞运动机制
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1)
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1)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人类是一种胚胎发育过程极为复杂的生物。
它会经历多个发育阶段,而从受精卵开始,就会有一系列的复杂的过程发生,让胚胎从一个单一的细胞逐渐演化成一个成熟的人类。
这其中,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1. 原肠作用原肠作用是指在胚胎早期发育中,胚胎内部的三层细胞在一个叫做原肠周围淘汰的过程中,将胚胎留下的细胞分类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
原肠作用是一种内部自发的过程,在胚胎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肠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第二周的第11-12天,第二阶段发生在第三周。
在第一阶段,外受精体融合,形成的一段被称为单层胚盘。
胚盘分为两部分:滋养层和胚层。
在第二阶段,滋养层逐渐退化,胚层则发育成为胚胎。
2. 早期发育在受精卵被成功孕育后,它会经历一系列早期发育过程。
这些过程被称为早期胚胎发育,通常包括:(1)双体分裂:受精卵开始分裂成两个等大的细胞,这一过程标志着胚胎发育的开始。
(2)四细胞期:这个过程是指两个细胞各自分裂成两个细胞,形成四个细胞。
(3)八细胞期:四个细胞各自分裂成两个细胞,形成八个细胞。
(4)囊胚阶段:八个细胞形成一囊胚,其中一侧为胚胎细胞,另一侧为滋养细胞。
(5)原肠形成:滋养细胞分离撕裂,囊胚内部形成一个小的腔隙,称为原肠或胚肠。
这些早期发育过程对于胚胎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相应器官发育异常。
总之,原肠作用及早期发育是胚胎发育中不可或缺的过程,能够让人类从单一的受精卵逐渐演化成一个完整的人类。
深入了解这些过程,对我们去发现怀孕早期的问题、进行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植物极背方细胞对原肠作用的启动具有重要作用
11
四、两栖类
3. 细胞运动和原肠构建 1)原肠作用的开始 囊胚背部表面缘区的内胚
层细胞下陷,瓶状细胞 (bottle cell)形成;
胞内表面运动;
58
四、两栖类
9 前肠咽部细胞(瓶状细胞) 9 头部中胚层细胞、脊索中胚层细胞 5)同时,动物半球细胞下包,向胚孔处集中; 6)胚孔侧唇和腹唇先后形成; 7)卵黄栓形成(暴露在植物极外的内胚层细胞); 8)卵黄栓被胚孔全部包入; 9)外胚层细胞外包,覆盖在胚胎表面。
59
随着背唇、侧唇和腹唇的连续形成,胚孔区域的变化
A. 原肠顶端形成次级间质细胞;B. 次级间质细胞的线状伪足
32
一、海胆
次级间质细胞的线状伪足和囊胚腔壁的接触存 在区域特异性,其特定靶位可能位于幼虫腹面 将来形成口的区域;
次级间质细胞拉动原肠延伸至囊胚腔壁后分散 进入囊胚腔,最终形成中胚层器官。
一、海胆
¾ 囊胚腔壁接触到原肠的位置最终形成口; ¾ 口和原肠最顶端形成一连续相通的消化管; ¾ 胚孔最终形成肛门(后口动物)。
69
胚孔形成和原肠作用过程中爪蟾背部区域细胞的运动
I:植物极板内陷 填补内移细胞空隙→植物极板进一步变扁平; 植物极板向内弯曲、内陷(1/4~1/2); 原肠(archenteron)形成 胚孔(blastopore):原肠在植物极的开口。
一、海胆
初级原肠内陷
25
26
一、海胆
植物极板内陷的机理:双金属片模型 透明层: 9 内层:Fibropellin蛋白 9 外层:透明蛋白(hyalin protein) 9 植物极板细胞向内层分泌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21
间质细胞和非间质细胞与不同胚层细胞或胞外组分之间的亲和力
22
一、海胆
小裂球内移的机制:
小裂球
基质层(内):增加
相邻细胞:减小
小裂球内移 初级间质细胞形成
透明层(外):减小
一、海胆
2. 原肠形成 植物极板内陷; 集中延伸,原肠伸长; 次级间质细胞产生,拉动原肠延伸。
23
24
4
一、海胆
不同动物原肠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同一动物原 肠作用常包括几种不同的彼此协调一致的细胞 运动方式。
棘皮动物(海胆) 两栖类
原索动物(文昌鱼) 鸟类
鱼类(斑马鱼)
哺乳类
10
一、海胆
一、海胆
海胆的早期卵裂
海胆胚胎第四次卵裂时形成的小裂球(micromere)
11
12
2
一、海胆
一、海胆
四、两栖类
瓶状细胞对胚胎原肠作用早期的细胞运动起主动作用 (蝾螈, Holtfreter, 1944);
移植的胚孔背唇细胞在内胚层细胞层上下陷,形成 胚孔沟。瓶状细胞的内陷启动原肠作用。
67
68
四、两栖类
非洲爪蟾:启动缘区细胞内卷后,瓶状细胞不参与维持原肠作用
瓶状细胞的收缩拉动边缘区细胞向植物极运动,同时将植物极的 内胚层细胞推向胚胎的内部。边缘区细胞的运动导致外胚层细胞 向植物极外包,预定前端中胚层细胞沿囊胚腔内表面延伸。
2)胚轴的确定:受精卵的胞质隔离
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 子进入的方向旋转30º, 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 素而内层含少量色素的 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 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 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 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 称为灰色新月(gray crescent)。
64
四、两栖类
3)胚孔的定位 精子入卵点对面的细胞质开启原肠作用; 这些细胞位于受精卵将形成背部的植物极细胞的深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
内卷(involution): 胚胎表面细胞连续向内 部卷入,并沿表层细胞 内表面扩散,如两栖类 的中胚层形成。
5
6
1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
内移(ingression): 胚胎表层细胞单个独立 向内部迁移,如海胆的 中胚层和果蝇的神经细 胞形成。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
深层细胞插入到将来发育成胚胎背部的区域。 9 诱导形成次级胚轴
46
三、斑马鱼
通过下包胚盘的边缘细胞内卷或上胚层细胞内移形成下胚层
47
下包胚盘边缘区域的放大,示边缘下包的内卷和细胞内移
8
三、斑马鱼
脊索中胚层( chordamesoderm ):胚盾下胚 层细胞向前端集中和延伸。
三、斑马鱼
近轴细胞(adaxial cells) :预定中胚层体节; 上胚层细胞通过集中和延伸将脑细胞集中在背中
植物极预定内胚层细胞伸 长、加厚、内陷;
杯状原肠胚; 外胚层——表皮、神经系
统; 内中胚层——脊索、肌节、
消化管。
二、文昌鱼
2. 胚唇细胞内卷
所有胚唇细胞均呈一定程度内卷; 背唇、腹唇和侧唇之间的内卷程度无明显差异。
39
40
三、斑马鱼
受精后,斑马鱼合子开始不完全卵裂。卵裂最初只限制在 胚胎的动物极,卵裂并未延伸到卵黄,导致在卵黄上形成 一堆分裂球。前5次卵裂为经裂,第6次卵裂为纬裂。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
It is not birth, marriage, or death, but gastrulation, which is truly the most important time in your life.
- by Lewis Wolpert(1986)
1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
海胆早期原肠胚 内初级间质细胞 沿囊胚腔内表面 运动,主动伸出 线状伪足与囊胚 腔壁连接,占据 囊胚腔预定腹侧 面,并形成稳固 联系。初级间质 细胞融合形成索 状合胞体 (syncytial cable),最终形 成幼虫碳酸钙骨 针的轴。
初级间质细胞形成的索状合胞体(预定骨针)的扫描电镜照片
3
一、海胆
酸尼罗蓝等浸泡过的琼脂片贴到囊胚表面,使接触到 琼脂片的胚胎细胞染上颜色,或者把荧光染料注射到 细胞内,然后跟踪着色细胞在原肠作用时的迁移运动 及其发育命运。 发育命运图谱
54
9
两栖类胚胎活体染色 A. 用活体染料标记胚胎表面特定细胞(Vogt, 1929); B-D. 标记细胞的迁移运动(表面观); E. 将蝾螈胚胎沿中线剖开,示标记细胞在胚胎内部的分布。
14
一、海胆
植物极板中央小细胞(来源于小裂球)伸出线状伪 足(filopdia)
线状伪足:连接、收缩、脱离连接…… 初级间质细胞(primary mesenchyme cell)形成
15
初级间质细 胞内移
植物极板中央 来源于小裂球 的细胞不断伸 出和收缩线状 伪足,脱离表 面单层细胞, 进入囊胚腔, 形成初级间质 细胞。
分层(delamination): 单层细胞分裂形成两层或 多层相互平行的细胞层, 如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下胚 层形成。
7
8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
集中延伸(convergent extension):细胞向背部 中轴线迁移,通过穿插重排,使前-后轴逐渐伸长。
9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
三、斑马鱼
下包完成30%的胚盘
43
44
三、斑马鱼
机制: 9 微管系统控制卵黄合胞体层扩展; 9 卵黄合胞体层的扩展拉动包被层向下移动。
45
三、斑马鱼
2. 胚层形成 胚环(germ ring):包被层边缘加厚 9 外层-上胚层(epiblast) 9 内层-下胚层(hypoblast) 胚盾(embryonic shield):上胚层和下胚层的
29
一、海胆
II:集中延伸 原肠拉长,呈管状结构; 没有新细胞产生; 细胞穿插重排。
30
5
海胆胚胎原肠伸长时期的细胞重排
早期原肠周长由20~30个细胞组成,至原肠 晚期,原肠周长只有6~8个细胞组成
一、海胆
III:次级间质细胞拉动原肠延伸至囊胚腔壁 产生于原肠顶端; 线状伪足;
四、两栖类
非洲爪蟾: 表层细胞 → 外胚层和内胚层 深层细胞(赤道区域表层细胞下方) →中胚层 有尾两栖类、某些蛙类: 赤道区域表层细胞和深层细胞 → 中胚层
56
四、两栖类
非洲爪蟾囊胚外层细胞(A)和内部细胞(B)发育命运图谱
57
四、两栖类
原肠作用的起始位点: 赤道缘区的灰色新月区(未来胚胎背部) 原肠作用的主要事件: 1)预定内胚层细胞内陷; 2)胚孔背唇逐渐形成; 3)赤道缘区细胞向胚孔背唇迁移; 4)细胞自胚孔背唇内卷,转移到胚胎内部并沿外层细
线上,形成神经龙骨(neural keel);其余的上 胚层细胞发育成皮肤。
49
50
三、斑马鱼
三、斑马鱼
完成下包90%时斑马鱼胚胎
51
原肠作用结束,体节形成
52
四、两栖类
¾ 不同种两栖类的原肠胚并不遵循同一方式 进行原肠运动
¾ 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
53
四、两栖类
1. 原肠作用时的细胞运动 研究方法: 活体染色示踪:将用活性染料(无毒)如中性红、硫
原肠作用(gastrulation):胚胎细胞通过剧烈而 有序的运动,使囊胚细胞重组,形成由外胚层、中 胚层和内胚层3个胚层构成的胚胎结构的过程。 预定形成内胚层和中胚层的细胞转移到胚胎的内部; 预定形成皮肤和神经系统的外胚层细胞分布于胚胎 表面。
2
第三节 原肠作用——胚胎细胞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