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辐射防护..

合集下载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广泛重视。

然而,核能的安全性与辐射防护问题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核电厂的运营安全和辐射防护,必须制定严格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就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进行探讨。

一、辐射防护原理和基本要求辐射防护是指通过降低辐射剂量和控制辐射源释放的措施,以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

核电厂辐射防护的基本要求如下:1. 最大可行措施原则: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范围内,采取最大可能的措施来减少辐射剂量。

2. ALARA原则:尽量减少辐射剂量,使其低于法定标准和国际卫生组织的推荐水平。

ALARA是“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的缩写,即“尽量低到合理水平”。

3. 单位工作人员和公众剂量限值: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剂量应该低于确定的限值,以确保其安全和健康。

二、核电厂辐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核电厂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免受辐射危害,制定了以下辐射防护措施:1. 辐射监测:核电厂应建立完善的辐射监测系统,对厂区内、周边环境以及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辐射源管理:核电厂应对辐射源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辐射源的标识、记录和存储,确保辐射源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3. 个人防护措施:核电厂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适当的呼吸器等,以减少接受辐射的风险。

4. 辐射区域划分:核电厂应根据辐射剂量和放射性危险程度划分不同的辐射区域,并制定相应的进入限制和防护措施。

5.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核电厂应建立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预警、紧急疏散和辐射剂量监测等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

三、核电厂辐射防护培训和监督为了确保核电厂工作人员遵守辐射防护规定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核电厂应开展辐射防护培训和监督工作:1. 培训课程:核电厂应提供全面的辐射防护培训课程,包括辐射安全知识、防护设备使用和辐射监测方法等,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和技能。

浅谈核电站辐射防护需要重点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浅谈核电站辐射防护需要重点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浅谈核电站辐射防护需要重点考虑及解决的问题摘要:当前阶段,在核电站辐射防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放射性危害的预防力度。

辐射风险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核电站的运行状态,其中,表现在核电站的安全辐射剂量以及放射性污染等多方面,为了确保核电站辐射防护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对核电站辐射防护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展开了相应的探讨,以此避免人员社会环境受到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核电站辐射防护;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完善策略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加强了核电站辐射管理和防护工作的关注度,同时也对核电站安全方面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强化核电站辐射管理和防护工作。

在这一阶段内颁布的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控制相关文件中,明确论述了在提升核电站稳定性的基础上应当制定明确的辐射防护目标,采取合理的方式减少辐射剂量,把辐射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中。

所以,进一步探究核电站辐射管理以及制定有关的防护对策是极为关键的。

1、对于核辐射的论述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期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辐射,比如电脑、电视、手机、冰箱等,放射性的同位素也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辐射,当长时间和辐射源进行接触的话,必定会影响到人们自身健康,基于此,就必须做好辐射安全管理力度,构建良好的环境,以此确保人们自身健康。

通过探究表明,核辐射是基于核裂变过程中形成的离子束和电磁辐射。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裂变会发出射线,这是产生核辐射的一项过程。

2、核电厂辐射的特征以及造成的危害性放射性污染用肉眼无法识别,也无法用手摸到,辐射一般与放射性污染同时出现。

因此难以将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彻底消除,电磁辐射污染表现为广播电视系统生产设备、雷达和通信设备等多方面。

通常来讲,核电站受到辐射的危险来源表现为生活周边的电离辐射,该辐射形成了一定的辐射效应,比如理化和生物变化,结合电离辐射的具体情况来讲,对人体机制伤害本质上是指生物细胞的损害,当被伤害的人体生物细胞上升到相应数量以后,人自身身体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还会导致人员死亡。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辐射防护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核电厂的安全运行,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科学、严格的辐射防护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核电厂辐射防护规定的制定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对核电行业的意义。

一、前言核电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形式,具有辐射的特性,因此在建设和运营核电厂时,必须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规定。

该规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辐射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潜在风险,并保证核电厂的正常运行。

二、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 ALARA原则ALARA(尽量小但合理可行的含义)原则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根据该原则,核电厂应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将辐射剂量降至最低限度以下,而不会引起不合理的成本和困难。

2.适应性与区域性辐射防护规定应考虑不同区域和设备的特点,因为不同核电厂可能面临不同的辐射源和风险。

因此,规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3.综合防护措施辐射防护规定应包含多个防护措施,包括工程防护、个人防护和环境监测。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三、辐射防护规定的主要内容1.辐射监测措施核电厂应设立辐射监测点,对厂区内及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的辐射监测。

监测点的位置、数量和方法应根据周边环境和辐射源的特点确定,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监测。

2.辐射剂量控制核电厂应设定辐射剂量限值,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剂量进行控制。

工作人员应戴着符合要求的个人剂量计,厂区内的辐射源必须经过合理的屏蔽和控制,以确保辐射剂量不超过规定限值。

3.防护设备和工具核电厂应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和工具,包括防护面具、手套、鞋袜等。

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具,以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4.安全培训与教育核电厂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核电厂辐射防护讲解

核电厂辐射防护讲解
核电厂辐射防护
2012.10.23
放射性危害 核电厂放射性危险来源 辐射防护措施
放射性危害
放射性:原子核自发的发射出各种粒子的现象。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无处不在。
宇宙射线0.3mSv∕年
北京-欧洲飞机往返0.04mSv/次
砖房0.75mSv∕年
土壤辐射0.15mSv∕年
水、蔬菜、空气0.25mSv∕年
辐射防护措施
源强防护 通过降低辐射源的强度,从而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员防护的目的。
对某些管道、设备采 取氧化、冲洗等措施
对有严重松散污染 设备采取去污操作
辐射防护措施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有:食入、吸入、从裸露伤口进入、 通过皮肤渗入等,防护的关键在于切断造成内污染的各种途径。
防护形式
肺部透视 0.02mSv/次
放射性危害
放射性的来源 分为两种,天然放射源 和人工放射源。
放射性来源 宇宙射线 天然放 射性 地壳中放射性物质 人体内放射性物质 医疗照射 人均剂量
300μSv/年
说明 海拔越高,剂量率越大 地壳产生的外照射
40K,14C
1500μSv/年 200μSv/年 400μSv/年
辐射防护措施
运行阶段和事故阶段
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在电厂的设计中考虑了多重 屏障和包容体,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有效包容。
安全壳
一回路压力 边界
燃料包壳
燃料芯块
辐射防护措施
为了使公众所受照射低于管理限 值和设计目标值,需要严格控制 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
放射性废物排放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和监
环境
社会公众
辐射防护措施

核电厂辐射防护

核电厂辐射防护
0.25mSv/a 仅仅为天然本底的1/10
放射性辐射的健康(包括致死癌症、非致死 癌症和遗传疾病)风险为7.3×10-2/Sv
4.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措施
1)分区管理
按照GB18871-2002规定,核电厂对辐射工 作区实行分区管理。二区划分:监督区; 控制区;
非辐射工作区--厂区内从事的工作与放射 性(辐射)无关(如办公室、门卫、汽车 库等);
10µSv/h(1.0mrem/h)≤dose< 2mSv/h(200mrem/h)
≤10
管理进入
限制进入
2mSv/h(200mrem/h)≤dose<0.1Sv/h(10rem/h)
通常禁止进入
dose≥0.1Sv/h(10rem/h)
4.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措施
• 美国的分区剂量率水平(50mSv/a)
2.核电厂辐射源
1)堆本体 a)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包括氚)、超铀元素、结
构材料中放射性活化产物; b) 中子、γ、β;(堆芯积存量ORIGEN) 2)冷却剂系统 少量裂变产物、腐蚀产物的活化(60、58Co、110mAg、
124Sb)、冷却剂的活化产物(3H、16N、14C、 24Na、38Cl 、42K、65Zn)、空气活化产物41Ar; 计算程序:美国PWR-GALE;法 PROFIP-裂变 产物,法 PACTOLE-腐蚀产物。 腐蚀产物的活化放射性造成90%以上的剂量贡献
Ⅵ正常为限制,事故后有限进入区≤10rem/h (100mSv/h)
Ⅶ正常严格限制,事故后限制进入区≤100rem/h (1 Sv/h)
Ⅷ正常禁止进入区,事故后严格限制进入区≤500rem/h (5 Sv/h
监督区--在此区域内,因为辐射水平很低 ,从事工作的人员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 或安全措施;经常评估职业照射条件。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1. 引言本文旨在规范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措施,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核电厂的建设、运营和维护阶段。

2. 定义和缩略语解释2.1 辐射:指核电厂在核反应中产生的能量传播到周围环境的过程。

2.2 辐射防护: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辐射的危害,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3 辐射剂量:指人或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到的辐射能量。

2.4 排放:指将辐射物质从核电厂排入环境中的行为。

3. 辐射防护管理体系3.1 组织架构核电厂应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机构,明确责任与权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工作指南。

3.2 人员培训和考核核电厂应对参与辐射防护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3 辐射监测核电厂应建立辐射监测系统,定期监测环境中的辐射剂量,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4. 辐射防护措施4.1 设备和设施设计核电厂应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辐射防护的要求,合理布局设备和设施,降低辐射泄漏的风险。

4.2 辐射防护屏蔽核电厂应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减少辐射的泄漏和散射,确保人员和外部环境受到最小的辐射影响。

4.3 个体防护核电厂应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并指导人员正确使用,减少辐射对个体的伤害。

4.4 辐射管理核电厂应建立辐射管理程序,确保合理使用放射性物质,控制辐射源的数量和剂量,避免超出限定值。

5. 废物管理核电厂应建立废物管理措施,包括正确处理和储存放射性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事故应急预案核电厂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保障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附件:1. 辐射监测记录表2. 个体防护装备清单3. 废物处理流程图4. 事故应急预案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核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旨在维护核能安全和防范核事故的发生。

2. 辐射防护标准:指国家标准《辐射防护标准》,规定了不同环境和工作场所下的辐射剂量限值和控制要求。

核电厂的辐射防护(刘原中)

核电厂的辐射防护(刘原中)
瞬发裂变γ和瞬发裂变中子,只在反应堆运行时才产生。一停堆则消失。 而其它γ和中子辐射在反应堆停堆后仍然存在,也是反应堆停堆后要继续 考虑的辐射源。还有α、β、质子等辐射,一般不考虑。
3.2 冷却剂系统中的放射性
3.2.1 主回路中的放射性活度
(一)PWR 在PWR主冷却剂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为: (1)包壳破损的燃料元件裂变产物的泄漏; (2)燃料元件表面污染的铀,发生裂变产生的裂变产物; (3)冷却剂回路管道内表面、堆内构件和设备表面的腐 蚀产物的活化(一种是先被腐蚀下来的物质通过堆芯时被 活化,另一种是堆内构件先被活化后再被腐蚀下来进入冷 却剂); (4)冷却剂水本身、原有杂质及化学添加物(例如硼、 氢氧化锂、联氨等)的活化。 主冷却剂水的净化、泄漏,核素的衰变和在设备表面上 的沉积会使水中放射性浓度降低。
3,核电站的辐射源
3.1,反应堆堆芯中的辐射源 3.1.1, γ射线
(1)瞬发裂变γ射线 U-235每次裂变平均发出8.1±0.3个γ光子,这些光子带 走的总能量为7.25±0.26MeV,光子的能量在10KeV~ 10MeV之间,平均能量约0.9 MeV。U-235裂变,每瓦的 裂变次数为3.1×1010。 对于秦山二期核电厂1#、2#机组热功率为1930MW的核 电厂,因而瞬发裂变γ的强度:按能量约为 1.93×109×3.1×1010×7.25=4.34×1020 MeV/s;按γ 光子数约为4.85×1020 光子/s。单位功率瞬发裂变γ强度 约为2.25×1017 MeV/MW.s,和平均约2.51×1017光子 /MW.s。
压水堆(PWR)示意图
2.2,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要系统
图2.1给出了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要系统示意图,由 该图可知,压水堆核电厂主要系统有:

核电厂项目施工辐射防护措施

核电厂项目施工辐射防护措施

核电厂项目施工辐射防护措施1原则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任何可避免的照射,并降低一切不可避免的照射,使之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设计中必须采用下述办法:(1)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采用适当的布置方式,并设置屏蔽;(2)核电厂和设备设计中贯彻减少辐射区内人员活动和厂区人员遭受污染的可能性的要求;(3)放射性废物在厂内的处置或发往厂外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条件处理放射性物质;(4)采取措施,降低厂内所产生的散布于厂内或释放到环境的放射性物质的数量和浓度。

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员停留区域内辐射水平以及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随时间递增的因素。

①进一步指导见安全导则HAF0209。

2辐射防护的设计核电厂的设计中必须贯彻厂内外的辐射照射在运行状态下限制于规定限值和事故工况下限制于可接受限值以内的要求。

设计中还必须贯彻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原则。

核电厂的设计和布置中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以尽量减少来自各种放射源的照射和污染;这类措施必须包括在维护和检查期间降低辐射照射、屏蔽直接照射、采用技术规格适当的材料降低腐蚀产物的活度、监测手段、核电厂出入口的控制、按辐射和污染程度分区及合适的去污设施等方面的系统和部件的恰当设计。

屏蔽设计必须符合操作区的辐射水平不超过规定限值,并有利于在维护中降低维护人员所受的辐射照射。

屏蔽设计中还必须贯彻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原则。

核电厂的布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辐射区和污染区的出入要有控制措施,厂内放射性物质的转移和人员流动所引起的污染减少至最低限度。

核电厂的布置要为高效率的运行、检查、维护和部件的更换创造条件,以尽量减少辐射照射。

必须为人员和设备提供合适的去污设施,并为处理去污活动中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采取适当措施。

3辐射监测设备必须配置用于在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中(并视实际可能在严重事故期间)进行充分辐射防护监督的设备。

其具体要求如下:(1)在运行人员常驻之处以及在正常运行或预计运行事件中,由于辐射水平的变化需在一定时间内限制进入的场所,设置固定式剂量率仪表对当地的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此外,必须在适当的地点安装固定式剂量率仪表,用以指示事故工况和严重事故下总的辐射水平;这些仪表必须向控制室或有关控制点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运行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2)在人员常驻之处及气载放射性水平可能高至要求防护措施的场所,设置测量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活度的监测系统;测得高浓度核素时,这些系统必须向控制室或适当的控制点发出指示;(3)在运行状态或事故工况下,为测定流体处理系统中和取自核电厂系统或空间的气体或液体样品中所选定的放射性核素浓度设置固定式设备或实验室装置;(4)设置监测排出流向环境排放前或排放过程的固定式设备;(5)设置用于测量放射性表面污染的仪器;(6)设置用于测量人员所受剂量和污染的装置。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UDC 614.898.5GB 6249-86 (1986年4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 1986年12月1日实施)1 总则1.1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国家有关法规,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订的。

1.2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轻水堆型的陆地固定式核电厂(原则上也适用于核热电厂)。

1.3 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建造、运行、退役和扩建、改建或变更运行工况,均必须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要求。

1.4 辐射防护原则1.4.1 核电厂所有领导人员辐射照射实践活动要有正当的理由,保护公众免受一切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1.4.2 辐射防护最优化,即考虑了社会的和积极的因素之后,使核电厂对公众所造成的辐射照射,应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

1.4.3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可能受到核电厂辐射照射的公众个人和群体,实行计量当量限度制度。

1.4.4 在应用这些原则是,应考虑现在的实践在未来的岁月理所造成的计量负担。

1.5 核电厂有关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设施,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采用最优方案,并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6 核电厂的营运毒物,必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核电厂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行专业技术审核,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制度。

1.8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形式对核电厂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权、遇有违反本标准,并使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受到危害的事件时,有权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惩罚。

2 选址要求2.1 在评价厂址是否适宜核电厂时,必须综合考虑厂址区域的地质、地震、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土地利用、厂址周围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合理性等因素;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电厂自身安全的影响;必须考虑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特别是事故工况下的流出物)对环境、生态和公众的影响;必须考虑新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运转问题。

福建省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文档

福建省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文档

2020福建省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文档Document Writing福建省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福建省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预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和核事故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及安全,促进核电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核事故应急(以下简称核应急)管理、规划管控、公众沟通与信息公开等环境辐射防护工作。

第三条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对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公安、交通、卫生、民政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监督管理和事故应急工作。

第五条核电厂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纳入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和完善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和核应急工作协调机制,提高辐射环境监管和核事故应对能力,保障公众和环境安全。

第六条核电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核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采取安全与防护措施,预防发生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的各类事故,避免放射性污染危害。

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核电厂辐射环境状况信息的权利。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可能造成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核电厂建设、发展规划应当与当地环境保护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

核电厂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核电厂依法经营,共同维护核电安全;核电厂应当支持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程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程

核电厂辐射防护规程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核电厂的运营过程中,辐射防护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就核电厂辐射防护规程展开论述。

一、辐射防护目标和原则核电厂辐射防护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为实现这一目标,辐射防护需遵循以下原则:1.最低合理剂量原则:核电厂应根据工作环境和岗位特性设定辐射剂量的安全限值,并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辐射暴露程度。

2.风险评估和管理:核电厂应定期进行辐射风险评估,评估相关设备和工作流程可能产生的辐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防护措施和装备:核电厂应根据辐射风险评估结果,配置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包括辐射屏蔽及监测设备等,以降低辐射对员工的影响。

4.持续监测和控制:核电厂应建立完善的辐射监测系统,对核电厂内外的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辐射水平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

5.培训和教育:核电厂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辐射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意识,并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二、核电厂辐射防护管理核电厂辐射防护管理是确保辐射防护措施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

以下为核电厂辐射防护管理的主要内容:1.辐射防护责任分工:核电厂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辐射防护工作中的责任和职责,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体系。

2.辐射防护计划:核电厂应制定详细的辐射防护计划,包括工作流程、设备配置、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3.辐射防护设施建设:核电厂应建立与辐射防护相关的设施,包括辐射防护室、测量实验室、辐射监测点等,确保辐射防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4.辐射监测和报告:核电厂应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辐射水平报告,确保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5.事故应急预案:核电厂应制定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员工的影响。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核电厂是一种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设施,它有着明显的优势,如高能源密度、低碳排放等。

然而,核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因此,环境辐射防护办法是核电厂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就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展开讨论。

一、核电厂环境辐射的来源和影响核电厂环境辐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核电厂最主要的辐射源之一,它在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辐射能量,如中子、γ射线等。

2. 放射性废物: 核电厂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也是环境辐射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废物包括燃料棒、冷却剂、部分设备等。

这些废物会通过液体、气体或固体形式释放出各种辐射。

核电厂环境辐射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体健康: 过量的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长期暴露在核电厂环境辐射下可能导致辐射病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 生态环境: 核电厂环境辐射对生态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辐射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

二、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办法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核电厂环境辐射的危害,核电厂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辐射防护办法:1. 设施抗辐射措施: 核电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抗辐射措施,如使用辐射屏蔽材料、加厚建筑物墙壁等,以减少辐射向外泄漏的可能性。

2. 辐射监测: 核电厂周边设置辐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环境中的辐射水平。

一旦辐射超过限制值,核电厂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机检修、封堵辐射泄漏点等。

3. 放射性废物管理: 核电厂需要建立完善的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将废物妥善封存、处理和处置,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污染和危害。

4. 人员防护: 核电厂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辐射服、防护眼镜等,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5. 紧急应急预案: 核电厂制定紧急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情况。

这些预案包括对周边居民的疏散和安置、事故处理和泄漏控制等。

核电厂辐射防护措施规程

核电厂辐射防护措施规程

核电厂辐射防护措施规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来源正在得到广泛运用。

然而,核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规程,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二、辐射防护原则1. 最低合理剂量原则核电厂应依据现有国际和国内辐射防护标准,制定本规程。

在核电厂的运营过程中,应按照最低合理剂量原则控制辐射水平,使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剂量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2. 风险评估和管控原则核电厂应进行全面的辐射风险评估,分析可能产生的辐射源、辐射途径、辐射剂量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减少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3. 合理使用时间、距离和屏蔽原则核电厂工作人员应尽量缩短接触辐射源的时间,保持适当的距离,采取合适的屏蔽措施,降低接受辐射的剂量。

三、辐射防护管理1. 辐射监测与控制核电厂应建立完善的辐射监测体系,对厂区内外的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辐射水平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2. 人员防护措施核电厂应落实必要的人员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穿戴辐射防护服、佩戴个人剂量计、进行辐射安全培训等。

工作人员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操作要求进行工作,减少接触辐射的机会。

3. 应急准备措施核电厂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准备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在发生辐射事故或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四、辐射防护设施1. 辐射区域划分核电厂应根据辐射水平和工作风险,将核设施划分为不同的辐射区域,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制定相应的进入限制和防护要求,确保工作人员只在必要情况下进入辐射区域。

2. 辐射屏蔽与隔离核电厂应在辐射区域的周边建立适当的辐射屏蔽和隔离设施,以减少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建筑材料、设备结构等应选用适当的防护材料,保证防护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核电厂辐射防护措施规程

核电厂辐射防护措施规程

核电厂辐射防护措施规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核电厂。

但是,核能的应用也带来了辐射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核电厂的安全运行,保护员工和公众的身体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辐射防护措施规程势在必行。

本文章将从职业辐射防护、环境辐射防护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分述。

一、职业辐射防护1.工作场所防护核电厂应确保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

首先,应对工作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严格按照不同辐射水平的区域进行防护。

针对高辐射区域,应设置辐射源屏蔽设施,采取合适的辐射防护措施,如使用铅衣和屏蔽材料等。

其次,应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2.个人防护核电厂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

在高辐射区域工作的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铅背心、铅手套、防护帽等。

同时,应注意佩戴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定期检查装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3.辐射监测核电厂应建立完善的辐射监测系统,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辐射剂量监测和记录。

针对高辐射区域,应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超标事件。

监测数据应储存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环境辐射防护1.辐射废物管理核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辐射废物,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辐射废物管理制度。

首先,应制定辐射废物的处理和储存方案,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合理的处置。

其次,应定期对辐射废物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安全。

2.辐射环境监测核电厂应建立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周边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范围应包括空气、水源、土壤等关键环境。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应急措施1.应急预案核电厂应制定完善的辐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故和辐射泄露事件。

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和任务、应急设备和资源准备、应急措施和处置步骤等内容。

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检验和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86)1 总则1.1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国家有关法规,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订的。

1.2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轻水堆型的陆地固定式核电厂(原则上也适用于核热电厂)。

1.3 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建造、运行、退役和扩建、改建或变更运行工况,均必须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要求。

1.4 辐射防护原则1.4.1 核电厂所有领导人员辐射照射实践活动要有正当的理由,保护公众免受一切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1.4.2 辐射防护最优化,即考虑了社会的和积极的因素之后,使核电厂对公众所造成的辐射照射,应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

1.4.3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可能受到核电厂辐射照射的公众个人和群体,实行计量当量限度制度。

1.4.4 在应用这些原则是,应考虑现在的实践在未来的岁月理所造成的计量负担。

1.5 核电厂有关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设施,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采用最优方案,并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6 核电厂的营运毒物,必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核电厂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行专业技术审核,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制度。

1.8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形式对核电厂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权、遇有违反本标准,并使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受到危害的事件时,有权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惩罚。

2 选址要求2.1 在评价厂址是否适宜核电厂时,必须综合考虑厂址区域的地质、地震、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土地利用、厂址周围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合理性等因素;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电厂自身安全的影响;必须考虑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特别是事故工况下的流出物)对环境、生态和公众的影响;必须考虑新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运转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核电厂运行的放射性风险
2)污染风险 污染是以沉积形式存在于作业现场设备 内表面以及外壁上(也可能地面和墙壁)。现场工 作人员的活动污染物再悬浮并吸入放射性颗粒; 污染物扩散 扩散到邻近区域;体表污染;内照射 污染监测 内照射预防
5.核电厂运行的放射性风险
3)碘风险 裂变产物碘--一回路打开或泄漏;乏燃料水下操作 事故--以气态或气溶胶进入控制区。 监测设备:固定式仪表(KRT系统或RMS系统);移动 式仪表;手动式仪表。 预防措施:监测和跟踪一回路放射性;通风;碘吸附 器
压水堆三道安全屏障
第二道屏障—压力边界
第一道屏障— 燃料芯块和包壳
第三道屏障—安全壳
28
29
6.降低居民受照的防护措施
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泵、稳压器 及相关管路的整个冷却剂系统,有其特定的 压力边界,称为一回路压力边界。 该压力边界构成了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第二道 安全屏障。
30
图1-23 冷却剂回路及设备布置图
第5讲 核电厂辐射防护
1.概述
1)核电厂 1.1 轻水堆 A)压水堆 B)沸水堆 1.2重水堆 1.3高温气冷堆
堆型 中子谱 压水堆 热中子 沸水堆 热中子 重水堆 热中子 高温气冷堆 热中子 钠冷快堆 快中子 慢化剂 冷却剂 燃料形态 燃料富集度 H2O H2O UO2 3%左右 H2O H2O UO2 3%左右 D2O D2O UO2 天然铀或稍加浓铀 石墨 氦气 (Th,U)O2 7~20%或90% 无 液态钠 (U,Pu)O2 15~20%
3)时间和距离控制 工作人员在辐射场中剂量是正比于源强和时间,和距 离成平方反比。 设计上采用灵活方便结构、提供良好的检修;工作环 境和条件、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时间;使用特殊的长 柄工具等
4.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措施
4)通风
气流组织:由干净区向脏区流;辐射工作区 (特别是进行开放性操作的区域)要保证一 定的负压或换气次数;排风经处理后由烟囱 排出;
3.核电厂辐射危害
公众成员受到气载流出物照射的途径
空气污染 吸入照射
气 载 流 出 物
弥散 土壤 沉降 植物 食入内照射 动物 水体 外照射 人 的 剂 量
公众成员受到液态流出物照射的途径
弥散 液 态 流 出 物 水 内照射
水生生物
灌溉
食物
人 的 剂 量
沉积
外照射
d)影响环境的途径 e)公众的剂量限值 1mSv/a 核电厂流出物对公众的影响为0.25mSv/a 如果核电厂有多个机组或同一个厂址有多个核电厂需要对 0.25mSv/a进行分配。 0.25mSv/a 仅仅为天然本底的1/10 放射性辐射的健康(包括致死癌症、非致死癌症和遗传疾病) 风险为7.3×10-2/Sv
2.核电厂辐射源
1)堆本体 a)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包括氚)、超铀元素、结 构材料中放射性活化产物; b) 中子、γ、β;(堆芯积存量ORIGEN) 2)冷却剂系统 少量裂变产物、腐蚀产物的活化(60、58Co、110mAg、 124Sb)、冷却剂的活化产物(3H、16N、14C、24Na、 38Cl 、42K、65Zn)、空气活化产物41Ar;计算程序: 美国PWR-GALE;法 PROFIP-裂变产物,法 PACTOLE-腐蚀产物。 腐蚀产物的活化放射性造成90%以上的剂量贡献
5.降低居民受照的防护措施
c)水文条件 独立水文单元、受纳水体 d)土地利用 e)人为外部事件:飞机撞击、爆炸、有毒有害物泄漏等。 f)非居住区、规划限制区(根据选址源项)
6.降低居民受照的防护措施
2)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多重屏障
6.降低居民受照的防护措施
一 燃料组件与核反应堆的本体结构
密封的燃料芯块和燃料元件包壳构成了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第一道安全 屏障。 高温烧结的圆柱形二氧化铀陶瓷燃料块,直径约8毫米,高13毫米,称 之为燃料芯块。 燃料芯块中铀 -235 的富集度约 3 %,-个一个地重叠着放在外径约 9.5 毫米,厚约0.57毫米的锆-4合金管内。 这种锆合金管称为燃料元件包壳。锆管两端有端塞,燃料芯块完全封 闭在锆合金管内,构成高度为3米多细而长的燃料元件。 这些燃料元件用定位格架定位,组成所谓的燃料组件见图1-20。一般 是将燃料元件排列成17×17的组件,其正方形横截面边长约20厘米。 加上端部构件,整个燃料组件长约4米。燃料组件外面不加装方形盒, 27 即所谓开式栅格,以利于冷却剂的横向流动。P32
4.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措施
4.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措施
控制区--区域内辐射水平较高,需要或可能需要专门防护 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 控制正常的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预防或限制潜在照射; 采用实体边界划定控制区; 控制区进出口要有指示,提供防护用品、监测设备和个人 衣物柜、提供皮肤和衣物污染监测仪、冲洗淋浴设备和污 染衣物存放柜(专门的卫生通过间)。
5.核电厂运行的放射性风险
1)外照射风险 取决于现场维护工作的准备;区域现 场标示;现场工作人员配备的监测设备。 设备室的辐射风险指数:一回路的各个固定监测点测 量到的平均值--它给出了一回路上放射性沉积; 现场分区;热点标示;辐射水平分布图; 个人监测设备(剂量率计) 防护措施:时间;距离;屏蔽。
5)降低辐射源活度
限制腐蚀产物结垢;核电厂检修时为了减少工 作人员受照,要先用干净的水或气体进行冲 洗和清扫,减少设备残留放射性活度;收集
4.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措施
6)培训、计划和组织 从事辐射工作,如果人员接受了必要的培训或进行模 拟操作训练就可以缩短操作时间,也就减少了剂量。 事先充分的计划和组织都是减少工作人员照射的重要 措施。 7)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8)源项控制:放射化学控制活化产物的产生与结垢
3.核电厂辐射危害
1)分区管理 按照GB18871-2002规定,核电厂对辐射工作区实行分区管 理。二区划分:监督区;控制区; 非辐射工作区--厂区内从事的工作与放射性(辐射)无关 (如办公室、门卫、汽车库等); 监督区--在此区域内,因为辐射水平很低,从事工作的人 员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经常评估职业照射 条件。
图1-21 压水堆压力容器内结构示意图
1—吊装耳环 2—封头 3—上支撑板 4—内部支撑凸缘 5—堆芯吊篮 6—上支撑柱 7—进口接管 8—堆芯上栅格板 9—围板 10—进出孔 11—堆芯下栅格板 12—径向支撑件 13—底部支撑板 14—仪表管 15—堆芯支撑柱 16—流量混合板 17—热屏蔽 18—燃料组件 19—压力容器 20—围板径向支撑 21—出口接管 22—控制棒束 23—控制棒驱动杆 24—控制棒导向管 25—定位销 26—夹紧弹簧 27—控制棒套管 28—隔热套筒 29—仪表引线管 30—控制棒驱动机构
31
6.降低居民受照的防护措施
压水堆堆芯和压力容器
将一百多个燃料组件(总共包括四万多根三米多长、比铅笔略 粗的燃料元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压水堆堆芯。见图121为压水堆压力容器内结构示意图。每一个燃料组件包括两百 多根燃料元件,中间有些位置空出来放控制棒。控制棒的上部 连成-体成为蜘蛛爪式的控制棒束。每一个控制棒束都可以在 相应的燃料组件内上下运动。控制棒束在堆内布置得很分散, 以便堆内造成平坦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压水堆中最关键的设 备之一是压力容器,它是不可更换的。一座90或130万千瓦的 压水堆,压力容器直径分别为3.99米和4.39米,壁厚0.2米和 0.22米。重330吨和418吨,高13米以上。这么巨大的压力容器, 它的加工和运输都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这么巨大的压 32 力容器,它的加工和运输都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GB8703-88(50mSv)( 岭澳一期)
EJ/T3162001(20mSv)
GB18871-2002(20mSv)
剂量当量率(外照射+内照射)
非限制µSv/h(0.25mrem/h)<dose< 10µSv/h(1.0mrem/h) 10µSv/h(1.0mrem/h)≤dose< 2mSv/h(200mrem/h)
3.核电厂辐射危害
2)对环境的影响 a)放射性气态流出物 来源:含氢废气;含氧废气;工作场所的排风; 处理:储存(或滞留)衰减、过滤、吸附。 排放:烟囱-大气 b)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来源:工艺废液;化学废液、地面疏水、洗涤废水
处理:蒸发、离子交换、过滤。 排放槽--混合--排入受纳水体 c)固体放射性废物 不可压缩废物:系统设备(包括易损部件、过滤器等); 可压缩废物:沾污的防护用品;废树脂; 处理:压缩(焚烧);整备;固化 ;暂存; 送中低放处置库。
2.核电厂辐射源
3)乏燃料储存和运输 缓发中子、裂变产物放射性(γ) 4)废液、废气、废物处理系统 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放射性( γ、β); 开放操作 外照射、内照射 5)降低一回路放射性源项的措施:减少腐蚀产物生成; 一回路除盐、净化;控制补给水的含氧量
3.核电厂辐射危害
1)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 全身有效剂量限值小于20mSv/a 剂量约束值 15-18mSv/a 防止确定性效应 健康(包括癌症和遗传疾病)风险为1.5/1000 (7.3×10-2/Sv)
橙区
2mSv/h(200mrem/h)≤dose<0.1Sv/h(10rem/h)
红区
dose≥0.1Sv/h(10rem/h)
4.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措施
美国的分区剂量率水平(50mSv/a)
区域 允许的居留 剂量率 0无限制的正常居留≤0.05mrem/h(0.5μSv/h) Ⅰ非限制区 ≤0.25mrem/h (2.5μSv/h) Ⅱ职业工作区 ≤2.5mrem/h (25μSv/h) Ⅲ间断工作区 ≤15mrem/h (150μSv/h) Ⅳ限制进入区 ≤100mrem/h (1mSv/h) Ⅴ控制进入区 ≤1rem/h (10mSv/h) Ⅵ正常为限制,事故后有限进入区≤10rem/h (100mSv/h) Ⅶ正常严格限制,事故后限制进入区≤100rem/h (1 Sv/h) Ⅷ正常禁止进入区,事故后严格限制进入区≤500rem/h (5 Sv/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