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统特点与常见病护理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概述•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目录•常见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实践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未来展望与儿科护理学研究动态目录儿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类型01020304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道下裂年龄分布某些泌尿系统疾病存在性别差异,如尿道下裂仅发生于男性儿童。
性别差异地域性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流行病学特征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其他因素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腹部肿块临床表现通过尿液检查可以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蛋白尿、血尿等成分异常。
尿液分析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检测患儿血液中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如超声、CT等,可以帮助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了解患儿排尿过程中的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
诊断方法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畸形与肿瘤尿路感染与结石鉴别诊断抗炎护理清洁护理饮水护理疼痛护理尿路感染患儿的护理1休息与体位饮食护理观察病情心理支持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营养支持保证患儿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液体管理根据医嘱控制患儿液体摄入量,保持水肿部位的皮肤完整,防止感染。
药物护理按时按量给予患儿激素和其他药物,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活动指导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合适的活动计划,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情加重。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促进康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患儿的生理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缓解焦虑和恐惧患儿常常因疾病的症状和疼痛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这些情绪,增强患儿对治疗的信心。
改善患儿生活质量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提高其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创造轻松的氛围030201针对患儿的心理护理措施预后及预防教育向家长介绍疾病的预后情况及预防措施,教育家长如何帮助患儿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儿的抵抗力。
儿科护理学课件11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 大量滤出
大量 蛋白尿
肝脏合成 脂蛋白增加
高脂 血症
血浆胶体 渗透压下降
临床表现
1.单纯性肾病:多在2‾7岁起病。起病
缓慢 ,开始时眼睑、面部水肿,随后 波及全身,水肿是最突出的表现,呈 凹陷性。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和阴 囊水肿。一般无明显血尿和高血压。
临床表现
2.肾炎性肾病 多见于7岁以学龄
治疗要点
常见护理问题
体液过多 活动无耐力 潜在并发症
知识缺乏
(1)休息
① 一般卧床休息1 一2 周 ② 待水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
后可在室内轻度活动,并可户外散步. ③ 在1— 2 个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 ④ 病后3 个月避免剧烈活动; ⑤ Addis 计数正常则恢复正常生活.
(2)饮食管理
内复发,再次用药或恢复用量后尿蛋白转阴, 并重复2次以上者。
山东英才学院精品课程
严重循环充血 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衰竭
1.前驱感染后l—3 周起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水肿、少尿:(最早)眼睑及颜面水肿
非凹陷性
肉眼血尿:酸性尿呈浓茶色 中性/碱性尿呈洗肉水
高血压:第一周
血压为120‾150/80‾110mmHg
急性肾炎 颜面水肿
① 轻者仅有呼吸、心率增快 ,肝增大;② 严重者出现呼
l )严重水肿时,应卧床休息。 2 )特别注意皮肤护理,男孩有阴囊水肿时宜在
阴阜处垫海绵,并用丁字带支托,侧卧时,
在两腿间置放枕头,避免压迫.
3 )眼睑肿胀者,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分泌物 ,并抬高头部减轻水肿。
4 )每周称两次体重.侧腹围,并记录出人量. 5 )急性期限制钠盐摄人,采取低盐或无盐饮食
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
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婴幼儿阶段是儿童生命最初的几年,这个时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器官成熟的关键时期。
泌尿系统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器官系统之一,在婴幼儿身体发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以及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结构婴幼儿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在婴幼儿时期,泌尿系统的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存在一些生理特点。
首先,婴幼儿肾脏体积较小,皮质和髓质尚未完全发育。
这导致婴幼儿肾脏功能不如成人健全,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液体平衡的能力相对较弱。
其次,婴幼儿的输尿管较短且较宽,与成人相比较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这是因为婴幼儿膀胱的闭拢能力较弱,容易导致尿液逆流,增加细菌进入肾脏的风险。
最后,婴幼儿尿道短而宽,这使得尿液排出速度较快,但也容易导致尿液滞留等问题。
二、婴幼儿泌尿系统的功能婴幼儿泌尿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液体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等。
首先,婴幼儿肾脏承担着排泄代谢废物的重要任务。
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废物,通过肾脏的滤波、重吸收和排泄等过程,将废物排出体外,起到保持体内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
其次,婴幼儿泌尿系统通过调节体内液体平衡来维持机体的稳态。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排泄量和浓度来平衡体内的水分含量,保持适宜的血液浓缩度。
另外,婴幼儿泌尿系统还能够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肾脏能调节尿液的pH值,排泄多余的酸和碱,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同时,通过调节钠、钾、钙、磷等离子的排泄,维持电解质平衡。
三、婴幼儿泌尿系统发育的注意事项由于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需要在养育和保健过程中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婴幼儿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可能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风险,如泌尿系统的发育缺陷和功能障碍。
因此,进行定期的婴幼儿体格检查和泌尿系统相关的筛查是必要的,及早发现和干预问题。
其次,婴幼儿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尿道周围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感染后免疫反应 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损害的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住 院患儿的首位,多见于5~14岁儿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 2:1。
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发病前1‾4周有无链球菌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其次是皮肤感染、猩红热等。
(五)治疗原则:无特异性治疗 (1)主要为休息、调控饮食。 (2)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肌注10~14天。 (3)对症治疗:利尿(氢氯噻嗪口服,无效时呋塞米注 射)、降压等。 (4)并发症治疗。
二、常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活动
(二)饮食管理 1、早期供给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低盐或无盐饮食。 2、适量蛋白质,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3、禁食含钾高的食物。 4、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可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三)观察病情变化,预防重症发生 1、预防严重循环充血:发现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率 增快等立即使患儿半卧位,吸氧,配合医生按照医嘱给药。 2、预防高血压脑病:若患儿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失 明、意识障碍等,按医嘱给以降压、镇静和脱水治疗。 3、预防急性肾衰:患儿出现少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配合医生按肾衰治疗。
(三)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 患儿与同伴分离、学习中断等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烦 躁、抑郁等。 ➢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等形象改变会产生自卑心理。 ➢家长担心、焦虑,渴望寻求多种治疗方法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概论一、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婴儿肾脏相对比成人大,其下端位置较低,位于第四腰椎水平,所以2岁以下小儿肾脏较易触到。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及扭曲,导致梗阻发生尿潴留而诱发尿道感染。
3.膀胱:婴儿膀胱的位置相对较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骨盆内。
4.尿道: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外口暴露,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感染。
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积垢后也可引起上行性感染。
(二)生理特点1.新生儿及幼婴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小儿肾功能一般要到1~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故在应激状态下较易发生水肿及钠潴留;2.另外由于新生儿对药物排泄功能差,用药种类及剂量均应慎重选择。
二、肾功能检查(一)尿液检查1.尿的性质(1)尿色: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
(2)酸碱度: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多在5~7之间。
(3)尿渗透压和尿比重:新生儿的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1.006~1.008,1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儿童通常为500~800mmol/L,尿比重通常为1.011~1.025。
(4)蛋白质:正常小儿尿中仅含微量蛋白,定性为阴性。
(5)尿沉渣: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一般不出现管型。
2.每日尿量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①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②幼儿为500~600ml;③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④学龄儿童为800~1400ml。
(二)血液检查评估小儿肾小球滤过率常用:血尿素氮(BUN)正常值:新生儿为1.8~6.4mmol/L(4~18mg/dl),婴儿及儿童为2.5~6.4mmol/L(7~18mg/dl)。
血肌酐(Scr)正常值:27~62μmol/L(0.3~0.7mg/dl),随年龄增长及肌肉发育而增高。
(三)放射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及肾血管造影等。
儿科护理学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张莹
03
儿科护理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
日常护理指导
保持患儿会阴部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尿布,清洗会阴部,避免尿液和粪便刺激。
饮食调整
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指导家长调整患儿饮食,控制蛋白质和盐摄 入量。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监测患儿的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病情观察与评估
01
02
03
观察患儿症状
饮食调理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 安排患儿的饮食,以促进康复。
常见挑战与应对策略
01
患儿不配合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疼 痛或恐惧等原因,可能会不配 合护理。此时需要耐心安抚患 儿,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其焦 虑和疼痛。
02
护理难度大
由于小儿泌尿系统的特殊生理 结构,护理难度相对较大。需 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确保护理工作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深入研究病因
针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 病因进行深入研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 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 技术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儿李明,男,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诊断为急性 泌尿道感染。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案例二
患儿王芳,女,3岁,因血尿、蛋白尿就诊,诊断为肾病综合 征。经过规范治疗和细致护理,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护理经验总结
重视病情观察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儿尽快康 复,还能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 发生。
02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 小儿年龄越小, 肾脏相对越大。
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 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 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 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
婴儿肾脏表面呈分叶状, 2~4岁时分叶消失。
2.输尿管: 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 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 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 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
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
年龄单位为岁。
4.尿道: 新生儿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 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 易受粪便污染, 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二)生理特点1.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 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 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每分钟约20ml/1.73m2。
调节能力较弱, 且储备能力差。
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 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 在应激状态下, 往往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初生婴儿对尿的浓缩能力不及年长儿与成人, 直到一岁半时达成人水平。
2.排尿次数及尿量: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 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4~5次, 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 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较小, 排尿次数频繁, 1周后可增至20~25次, 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 学龄前每日6~7次。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
新生儿正常尿量每小时为1~3ml/kg, 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 学龄前小儿为600~800ml, 学龄期小儿800~1400ml。
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400ml, 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 婴幼儿少于200ml, 即为少尿。
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新生儿每千克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小儿无尿是指每日尿量少于A.30mlB.50mlC.100mlD.150mlE.200ml『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幼儿泌尿系统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
幼儿泌尿系统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由于幼儿的泌尿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应该要更加注意卫生保健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维护方法,分享给大家!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肾功能较成人差婴幼儿时期肾发育不完善,浓缩尿及排泄毒物的功能较差。
(二)膀胱贮尿机能差,排尿次数多。
(三)尿道短,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幼儿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及时排尿的习惯,不要让幼儿长时间憋尿。
如果经常憋尿,不仅难以及时清除废物,还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可在活动前及睡眠之前提醒幼儿排尿,养成习惯。
但不要频繁地提醒幼儿排尿,以免形成尿频,影响膀胱正常贮尿机能。
6个月左右的婴儿,可在成人帮助下训练坐盆,1岁时即可主动坐盆排尿。
不要让婴幼儿长时间坐便盆,以免影响正常的排尿反射。
(二)保持会阴部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1.让幼儿养成每晚睡前清洗外阴的习惯。
要有专用毛巾、洗屁股盆,不要用洗脚水洗外阴,毛巾要经常消毒。
2.1岁以后活动自如的幼儿就可穿封档裤。
教育幼儿不要坐地。
3.每天适量喝水,既可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及时排泄废物,又可通过排尿起到清洁尿道的作用。
4.教会幼儿大便后擦屁股要从前往后擦,以免粪便中的细菌污染尿道。
5.托幼园所的厕所、便盆应每天消毒。
维护幼儿的泌尿系统的方法1、要注意饮水和及时排尿,不要憋尿,以利泌尿系统通畅清洁。
2、认真做好婴幼儿的外阴护理。
家长应经常给小女孩清洗外阴,要注意先洗外阴,后洗肛门,因肛门处有较多细菌,以防污染外阴。
小男孩的包皮亦应常清洗。
常换洗尿布短裤,并用日光暴晒消毒,孩子的毛巾洗具当与家长分开。
应因材施教尽量早穿掩裆裤。
3、饮食方面应注意,不可因孩子喜好,任由其暴饮暴食,或口味过重,或恣嗜一些添加剂过多的不合格食品。
因为这些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除,摄入多无疑会加重肾脏负担。
小儿肾脏娇嫩且生长快,肾脏本身负荷已重,当注意调护。
晚上睡前不要喝牛奶,可减少钙在泌尿系统内的沉积,以防结石的产生。
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保健讲义
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保健一、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肾脏的特点1. 肾重量相对大于成人。
儿童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出生时肾约25克,占体重的1/120;至成人时可增至300克,但仅为体重的1/200。
肾外表凹凸不平,呈分叶状态,肾的位置较低,故2岁以下小儿肾脏容易触及。
以后随着身体长高,肾脏位置升高,最后到达腰部。
2. 肾皮质发育不全,肾功能较差婴幼儿的肾脏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发育最快的两个阶段是1岁和12~15岁。
婴幼儿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分枝较少,肾小球滤过率较低,肾血流量不及成人;肾小管较短,排泄及再吸收的能力较差,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都比成人弱。
与成人相比,婴幼儿将从尿中损失更多的葡萄糖、氨基酸等有用物质,也较易发生脱水或水肿。
3岁以后,患急性肾炎〔肾小球炎〕的多了。
此病的主要表现是浮肿、血尿、高血压,浮肿最早是面部,尤其眼睑浮肿最明显。
〔二〕输尿管的特点1. 小儿的输尿管较长,弯曲度大,管壁肌肉及弹性纤维发育不良,容易扩张并易受扭曲而导致尿路梗阻,造成尿潴留,从而诱发感染。
2. 输尿管与膀胱结合处结构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
〔三〕膀胱的特点1. 小儿的膀胱位置较高,尿充盈时易升入腹腔,随年龄增长逐渐降入盆腔,到20岁左右降入盆腔底部。
2. 膀胱容量较小,粘膜柔弱,肌层及弹性纤维不兴旺,贮尿机能差,加之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水分多,所以年龄越小每日排尿次数越多。
出生后1周的新生儿,每天排尿20~25次,1岁时15~16次,2~3岁10次左右,4~7岁6~7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尿量逐渐增多。
半岁以内,每次尿量约30毫升,1岁时约60亳升,7~8岁时150亳升。
尿量在个体间差异很大,并受气温、疾病、运动及饮水量等因素的影响。
〔四〕尿道的特点小儿的尿道较短,尤其女婴更短。
刚出生的男婴尿道长约5~6CM,女婴仅为1~3CM,且生长速度缓慢,直到青春期才显著增长,女孩15~16岁时才长到3~5CM。
儿科护理学_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情观察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记录、合理饮食和营养、药物治疗和卫生护理等。
首先,病情观察和评估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尿量、尿色、排尿频率等,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此外,还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感染部位的检查、腹部触诊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其次,定期监测和记录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定期检测患儿的尿液、血液和其他相关指标,并将结果记录在病历上。
例如,尿液分析可以用来评估肾功能和监测疾病的进展,血液常规检查可以评估患儿的感染情况等。
通过定期监测和记录,可以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趋势,为合理的护理实施提供依据。
再次,合理饮食和营养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营养方案。
例如,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儿童,护士应推荐适量的水分摄入,并限制高含钙、高磷和高盐的食物摄入。
对于患儿的营养不良或消耗过多的情况,应适当增加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并推荐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泌尿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掌握常见的药物知识,包括用药途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机等,并严格按照医嘱给药。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汇报。
最后,卫生护理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康复也非常关键。
护士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洗手等卫生操作规范,确保患儿的环境清洁卫生。
在儿童尿失禁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保持患儿的尿布清洁干燥,避免皮肤的损伤或感染。
对于穿刺性操作,如导尿、膀胱灌洗等,护士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总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护士应熟悉检测指标、养护要点和护理技术,为患儿提供全面、规范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同时,护士还应与医生、家属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关系,共同关注患儿的身心健康。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儿童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位置较低。
健康儿童腹部触诊时肾脏容易扪及。
3.【新生女婴尿道长度】:1cm;【性成熟期】:3~5cm4.【新生男婴尿道长度】:5~6cm5.【新生儿尿道易发生上行性细菌感染的原因】①新生女婴:尿道仅1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②新生男婴:包茎、污垢积聚6.【新生儿及婴幼儿肾脏功能的生理特点】7.【生后首次排尿时间】:生后48小时内8.【建立控制排尿能力的时间】:3岁左右9.【不同年龄儿童的尿量】10.【正常儿童尿液的特点】:①颜色:淡黄透明②PH:5~711.【新生儿尿液渗透压】:平均240mmol/L,1岁以后接近成人。
12.【出生后2-3天婴儿的尿液特点】①尿色深、稍浑浊②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寒冷季节放置后可有盐类结晶析出而变混14.【正常儿童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每日定量≤100mg/m 21.【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急性肾炎】的定义 是一组不同病原体感染后 免疫反应引起的 急性弥漫性肾小球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 2.【AGN 的特点】①发病前多由感染史●【AGN 冬季发病感染史】呼吸道感染为主●【AGN 秋冬季发病感染史】以皮肤感染为主②属于感染后的免疫反应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3.【AGN感染的主要病原】:A组β溶血性链球菌4.【AGN的好发年龄】:5~14岁儿童5.【AGN的病因】①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AGN②发病前多由感染史6.【AGN的发病机制】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对链球菌抗原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②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膜上,并激活补体系统●引起:免疫和炎症反应→损伤基膜血液成分漏出毛细血管,尿中出现蛋白、RBC、WBC和管型●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闭塞狭窄→肾小球血流量减少水肿、少尿、高血压、循环充血7.【AGN的典型临床表现】①水肿、少尿(最常见、最早)②血尿③蛋白尿④高血压8.【AGN的临床表现】9.【AGN的尿液镜检】①大量RBC②尿蛋白(+~+++),可见透明、颗粒/RBC管型11.【AGN的治疗要点】①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性治疗②对症③防治急性期并发症12.【AGN的饮食管理】13.【AGN的休息指导】第三节肾病综合征1.【肾病综合征NS】/【肾病】的定义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NS的四大特征】(三高一低)①大量蛋白尿(必要条件)②低蛋白血症(必要条件)③高脂血症④明显水肿3.【NS的病理生理】4.【NS最根本、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大量蛋白尿5.【单纯性NS最突出的表现】:凹陷性水肿6.【NS的并发症】①感染②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③血栓形成7.【NS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上呼吸道)8.【NS的临床表现】9.【NS 的主要辅助检查】10.【治疗NS 的首选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11.【NS 患儿预防接种的时间】●病情完全缓解●停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12.【NS患儿活动与休息的要求】●除严重水肿和高血压外,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即使卧床也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血栓形成13.【NS患儿的营养管理】14.为什么NS患儿一般不必限水钠摄入?【答案】:因为NS患儿的水肿主要是血浆胶渗压下降、低蛋白血症所致,限制水钠摄入对减轻水肿的作用不明显,过分限制易造成低钠血症及食欲下降。
儿科泌尿系统ppt课件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政策和医生的建议,及时接 种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
保健知识
多喝水
鼓励孩子多喝水,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感 染的风险。
注意观察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排尿情况,如出现尿 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合理饮食
让孩子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摄入足够的营 养素,增强抵抗力。
避免滥用药物
不擅自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如有需要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勤换内衣裤,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泌尿 系统感染的传染源,如 尽量避免到公共泳池游
泳等。
04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与康复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日常护理
保持患儿的泌尿系统清洁,定 期更换尿布或内裤,避免感染
。
饮食护理
根据疾病类型和医生建议,调 整患儿的饮食结构,增加水分
运动疗法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散 步、游泳等。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电刺激 、磁疗等,促进泌尿系统的康
复。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泌尿系统感染 的风险。
病情监测
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 及时就医。
患儿卫生
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 换内衣裤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肾肿瘤
肾脏良性或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
尿道损伤
由于外伤等原因导致尿道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 疗。
03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与治疗
诊断方法
【精品课件】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 B.硝普钠
• C.青霉素
• D.呋塞米
• E.地西泮
十一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体液过多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活动无耐力 潜在并发症
焦虑
十二护理目标
• 水肿减轻或消退。 • 营养正常标准。
活动后无心慌、 气急。 • 患儿及家长情绪稳定
十三 护理措施
休息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健康指导
●(1~3)患者,男,13岁。以“水肿、少尿、肉眼血尿5天”为主诉 入 院 , 拟 诊 急 性 肾 小 球 肾 焱 。 查 体 : T 3 6 . 6 C , P 11 0 次 / 分 , R23次/分,BP135/lOOmmHg。实验璧检查:尿量>1000ml/d, 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15个。
心理。
七、实验室检查
(一)尿液检查 尿沉渣镜检可见较多红细胞及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 Addis计数4~8个月恢复正常。尿蛋白通常为+~+++,与血 尿的程度相平行。 (二)血液检查 血沉增快,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大多增高。 补体C3下降,一般6~8周后恢复正常。 (三)肾功能检查
●1.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 A.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 B.严格限制水钠摄入 ● C.卧床时经常变换体位 ● D.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E.避免进食含钠多的食物
●3.患者出现剧烈头晕、头痛、耳鸣,且伴恶心、呕吐,最有可能 出现了
● A.心力衰竭 ● B.高血压脑病 ● C.急性肾衰竭 ● D.肾静脉血栓 ● E.感染
正常尿量
●:
●婴儿每昼夜尿量约400~500ml
●幼儿500~600ml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课件
欢迎来到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常见疾病、症状、诊断、 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家属支持和护理的重要性。
常见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1 尿路感染
2 尿失禁
常见于小女孩,尿频、尿急、尿痛是其主 要症状。
无法控制小便,尤其在夜间。
3 膀胱输尿管逆流
4 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障碍
膀胱内尿液逆流,容易引起反复的尿路感 染。
小患者康复
看着他们快乐地玩耍,是我最 大的成就感。
家长的支持
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关心对患儿 的治疗非常重要。
与家属合作
与家属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 疗计划。
观察尿液流动的速度和压力 来评估尿路功能。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如抗生素、利尿剂和抗炎药,用于控
手术治疗
2
制感染、改善尿液排泄和减轻炎症。
对于一些重度的疾病,手术可能是唯
一的治疗选择。
3
行为疗法
如定时排尿、饮食调整和尿床闹钟, 有助于纠正不良的排尿习惯。
预防与注意事项
• 饮食健康: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均衡的饮食。 •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内衣、小便后正确擦拭。 • 避免尿憋积:尽量避免长时间憋尿。 • 尿床管理:使用尿床保护垫和培养孩子定时排尿习惯。
导致尿液排泄异常和肾脏疼痛,可能影响 生长发育。
疾病症状与表现
腹痛
孩子会抱着肚子,表现出不适 和疼痛。
背部疼痛
可能是肾脏问题的症状之一。
夜间尿床
持续尿床可能是尿失禁的表现。
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
通过检查尿液中的细菌、红 细胞和白细胞来诊断感染。
超声波检查
用于检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 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泌尿系统特点及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一、解剖特点(一)肾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位置越低,下极可低至髂嵴以下第4腰椎水平,2岁以后才达到髂嵴以上。
(二)输尿管婴儿输尿管比较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扭曲,导致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
(三)膀胱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和成人高,尿液充盈时,易在腹部触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人骨盆内。
(四)尿道女婴尿道较短,新生儿尿道仅为lcm,尿道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上行感染较男婴多。
男婴尿道口较长,但常因包皮过长、包茎污垢积聚引起上行感染。
二、生理特点肾脏有很多功能,包括排泄体内代谢终末产物,调节水,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内分泌功能如产生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
其他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吸收,分泌,排泄。
1肾功能:新生儿肾单位数量和成人一样,尿浓缩能力于1岁半达到成人水平。
2.排尿次数及尿量:新生儿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尿量为400-500ml。
幼儿为500-600 ml 少尿儿童<400ml、学龄前儿童<300ml、婴幼儿<200ml,新生儿尿量每小时<1 ml/kg无尿<50 ml3.尿液特点:正常小儿尿色为淡黄色通明,ph为5-7,出生后最初几天尿色较深,稍浑浊,因含尿酸盐较多,放置后有淡红色或红褐色尿酸盐结晶。
尿蛋白定性(-),定量<正常100mg。
如定性为阳性,尿蛋白定量超过150-200 mg则为异常。
泌尿道感染概述: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
分类:按侵袭部位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肾盂肾炎又称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
由于儿童时期感染局限在尿道某一部位者较少,且临床上难以准确定位,故统称为泌尿道感染。
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无症状性菌尿。
病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副大肠埃希菌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②血源性感染③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2易感因素①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有关②小儿泌尿系统畸形③膀胱输尿管反流与泌尿道感染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④其它:泌尿道器械检查,留置导尿管,不及时更换尿片,机体抵御能力低下入营养不良,肾病综合症3细菌毒力临床表现1.急性泌尿道感染临床症状随患儿年龄组的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
(1)新生儿:临床症状极不典型,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或体温不升、苍白、吃奶差、呕吐、腹泻等。
许多患儿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伴有黄疸者较多见。
部分患儿可有嗜睡、烦躁甚至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新生儿泌尿道感染常伴有败血症,但其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多不明显,30%的患儿血和尿培养出的致病菌一致。
(2)婴幼儿:临床症状也不典型,常以发热最突出。
拒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也较明显。
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可不明显,但细心观察可发现有排尿时哭闹不安,尿布有臭味和顽固性尿布疹等。
(3)年长儿:以发热、寒战、腹痛等全身症状突出,常伴有腰痛和肾区叩击痛,肋脊角压痛等。
同时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患儿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偶见肉眼血尿。
2.慢性泌尿道感染是指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伴有贫血、消瘦、生长迟缓、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者。
3.症状性菌尿在常规的尿过筛检查中,可以发现健康儿童存在着有意义的菌尿,但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
这种现象可见于各年龄组,在儿童中以学龄女孩常见。
无症状性菌尿患儿常同时伴有尿路畸形和既往症状尿路感染史。
病原体多数是大肠杆菌。
疾病危害泌尿道感染占儿童泌尿系疾病的12.5%,容易复发和再感染,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
辅助检查1尿常规:中段尿离心成渣镜检中白细胞〉10个∕hpf,即可怀疑为尿路感染,血尿也很正常2尿细菌检查:①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菌落数超过105 ∕ml便可诊断,留尿时应清洁消毒外阴,取中断尿及时送检3影像学检查:检查泌尿系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畸形;了解慢性肾损害或瘢痕进展情况5疾病治疗手术治疗积极矫治尿路畸形。
其它疗法1.一般处理(1)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女孩还应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
(2)鼓励患儿进食,供给足够的热能、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对症治疗:对高热、头痛、腰痛的患儿应给予解热镇痛剂缓解症状。
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药物治疗或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2.抗菌药物治疗:用药24小时后要做尿培养,用药3天连续要做尿培养疾病预后高血压,如不能被有效控制,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急性泌尿道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数于数日内症状消失、治愈,但有近50%患者可复发或再感染。
再发病例多伴有尿路畸形,其中以膀胱输尿管反流最常见。
膀胱输尿管反流与肾瘢痕关系密切,肾瘢痕的形成是影响儿童泌尿道感染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肾瘢痕在学龄期儿童最易形成,10岁后进展不明显。
7疾病预防①注意个人卫生,不穿紧身内裤,勤洗外阴以防止细菌入侵;②及时发现和处理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蛲虫感染等;③及时矫治尿路畸形,防止尿路梗阻和肾瘢痕形成。
【常见护理诊断】l.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排尿异常:与膀既、尿道炎症有关。
【护理措施】维持正常体温1.婴幼儿常有高热、哭闹,可用物理或药物降温、镇静。
2.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要鼓励患儿多饮水而使其多排尿。
减少细菌在尿道的停留时间,促进细菌的排出3饮食:发热患儿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易于消化,含足够热量,丰富的蛋白质,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减轻排尿异常1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冲洗外阴,小婴儿常换尿布,尿布用开水烫洗晒干或煮沸,高压消毒2婴幼儿哭闹,尿道刺激症明显者,可以用654——2等抗胆碱药3.观察药物副作用按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
口服抗菌药物可出现恶心。
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副作用,若副作用仍明显,必要时减量或更改其它药物。
磺胺药服用时应多喝水,并注意有无血尿、尿少、尿闭等。
4.尿培养留尿时,常规清洁消毒外阴,取中段尿及时送检,婴幼儿用无菌尿袋收集尿标本;如疑其结果不可靠可行耻骨上膀既穿刺抽取尿标本;非不得已方行导尿,必须严格消毒,以免插管时将前 1/3尿道细菌带入膀胱。
健康教育幼儿不穿开裆裤,勤换尿布;便后清洗臀部,保持清洁,女孩清洗外阴时应从前向后擦洗,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引起上行性感染。
,指导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一般急性感染于疗程结束后每月随访一次,除尿常规外,还应做中断尿培养,连续3个月,如无复发可认为治愈,反复发作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共2年或更长时间肾病综合症概述:简称肾病,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渗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丢失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4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
5分类原发性肾病病因不明,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单纯性肾病--常见类型,2~7 岁多见。
除肾病症状外,不伴有镜检血尿或高血压,肾活检90%以上属微小病变型。
肾炎性肾病--7 岁以上儿童多见。
除肾病症状外,伴有镜检血尿,或高血压,肾活检除微少病变外,有增殖性变型,膜性增殖型、硬化型。
继发性肾病继发于疟疾、蚊咬伤、红斑性狼疮、过敏性紫癜、金属或药物中毒等。
先天性肾病较少见,起于婴儿期。
病因: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单纯性肾病可能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肾炎性肾病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先天性肾病与遗传有关临床表现:1纯性肾病:水肿呈可凹陷性,病初患儿一般状况尚好,后来出现面色苍白,厌食,水肿严重者可有少尿,一般无血尿及高血压、2肾炎性肾病:水肿一般不严重,除具备肾病四大特点外,尚有明显血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氮质血症。
3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占百分之50,且以病毒感染最常见。
而感染又是病情反复和加重的诱因,影响激素的疗效。
4、高凝状态,多数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并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5、肾功能不全,各种肾病综合症患者都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有两种类型,即急性及慢性。
6生长延迟辅助检查:尿液检查:尿蛋白定性为+++-++++,大多见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血液检查:血浆白蛋白低于25克每升,白、球比倒置,血沉明显增快,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休息:一般无严格限制活动,严重水肿高血压的患儿需卧床休息,但应经常更换体位饮食:水肿患儿应限制盐的摄入以60毫克(kg.d),严重水肿高血压时要无盐饮食。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尿未控制或激素治疗中的患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同时加服钙剂预防感染:避免到公共场所,抗生素不作为预防用药2利尿3糖皮质激素:有使尿蛋白消失或减少及利尿的作用,为治疗肾病综合征较有效的首选药(泼尼松)4抗凝治疗:应用肝素钠,尿激酶,双嘧达莫等可防治血栓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水钠潴留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自尿中丢失有关3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低下有关4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药物副作用5焦虑:与病情反复及病程长有关护理措施1适当休息2营养管理:为减轻高脂血症应少吃动物脂肪,以植物性脂肪为宜,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注意盐的摄入,水肿时一般为1-2克每天,严重水肿时小于1克每天3预防感染:一首先向家长解释预防感染的重要性,肾病患儿抵抗力低下易继发感染,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二做好保护性隔离,与感染性疾病分室收治,病房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员三加强皮肤护理:由于高度水肿皮肤张力增加,加之营养不良及使用激素,皮肤容易受损,应经常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水肿严重时必要时用气垫床四做好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4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5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关心爱护患儿,鼓励说出内心感受,使其保持良好情绪,适当安排一定的学习,增强其信心,活动时注意安全,以防摔伤讲解激素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指导家属做好住院后的家庭护理使家属了解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复发的诱因,因此采取措施预防感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