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专题训练《力学专题》经典例题大全
高一物理力学典型例题
以下是一些高一物理力学的典型例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20N,那么物体受到的拉力是()A. 大于20NB. 等于20NC. 小于20N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等于20N。
2.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从甲地经过乙地到达丙地,若汽车在甲、乙两地间的平均速度为v1,在乙、丙两地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为()A. (v1+v2)/2B. v1+v2C. v1v2/(v1+v2)D. v1v2/v1+v2答案:C解析:设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s1,乙、丙两地间的距离为s2,则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t1=s1/v1,从乙地到丙地的时间t2=s2/v2,则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v=s1+s2/t1+t2=s1+s2/s1/v1+s2/v2=v1v2/v1+v2。
3.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在t时间内位移为x,在紧接着的t时间内位移为x\prime,则物体刚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A. x+x\prime/t\textsuperscript{2}B. x-x\prime/t\textsuperscript{2}C.x+x\prime/t\textsuperscript{2}-gt\textsuperscript{2}/4D.x+x\prime/t\textsuperscript{2}+gt\textsuperscript{2}/4 答案:C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x=gt\textsuperscript{2}/2;x′=g(t+t\textsubscript{0})\textsuperscript{2}/2,其中t\textsubscript{0}=t,解得物体刚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h=x+x′/t\textsuperscript{2}-gt\textsuperscript{2}/4。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学例题及解析
力学一、选择题: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思路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确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的力的作用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肯定接触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肯定是受力物体思路解析:对于A选项,马与车之间的作用无先后关系.对于B选项,力的作用可以接触,如弹力、拉力等,也可以不接触,如重力、磁力等;对于C选项,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于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于D选项,施力的同时,必需受力,这是由力的相互性确定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肯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思路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行能找到这个所谓的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A错.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故C错.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物体既受到力的作用,也对四周的物体施以力的作用,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D 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随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思路解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由哪个物体产生的;磁铁间的相互作用亦即磁场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离不开磁铁,即磁力离不开磁铁,也就是离不开物体;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这是由力的相互性确定的;一个物体可受多个力,因此有多个施力物体,因此,AB错,CD正确.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思路解析: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它们必定相互接触且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形变,故A、B错.铅球对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而不是铅球,D错.只有C项正确.6.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叫矢量B.矢量的大小可干脆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C.速度是矢量,但速度不能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因为物体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D.只用大小就可以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思路解析:矢量的合成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包括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答案:AD7.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有弹力的作用②通常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③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④全部物体弹力的大小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成正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与大小的确定因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肯定有弹性形变,故①错.弹力的大小一般随形变的增大而增大,但不肯定成正比,故④错.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8.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思路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故AB选项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C项正确.9.如图4-1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与水平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秤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拉动长木板以速度v匀速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F T.则()图4-1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 T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T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 TD.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2F T思路解析: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取决于A对木板的压力与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木板运动的速度无关,选项BC正确.10.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越大B.由弹簧本身确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与形变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大D.与弹簧本身的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思路解析: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属性确定,故D错.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受作用力越大,但k不变,故AC错,选11.如图4-2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在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别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与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图4-2A.2μmgB.4μmgC.6μmgD.5μmg答案:设白毛巾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为1和3,黑毛巾的上下半部分别为2和4,则两毛巾叠折时必有四个接触面,存在四个滑动摩擦力.1和2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 1=μF N12=21μmg2和3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 2=μF N23=μ(21mg+21mg)=μmg 3和4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F 3=μF N34=μ(21mg+21mg+21mg)=23μmg 4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力F 4=μF N =μ(21mg+21mg+21mg+21mg)=2μmg 则F=F 1+F 2+F 3+F 4=5μmg.12.在图5-1中,要将力F 沿两条虚线分解成两个力,则A 、B 、C 、D 四个图中,可以分解的是( )图5-1思路解析:我们在分解力的时候两个分力应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合力应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13.水平横梁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 。
(完整版)高一物理力学典型例题
高中物理力学典型例题1、如图1—1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米的两杆顶端A、B。
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
它钩着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T=____分析与解:本题为三力平衡问题。
其基本思路为:选对象、分析力、画力图、列方程。
对平衡问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往往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等。
所以,本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选挂钩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1-2所示,设细绳与水平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可知:2TSinα=F,其中F=12牛,将绳延长,由图中几何条件得:Sinα=3/5,则代入上式可得T=10牛。
解法二:挂钩受三个力,由平衡条件可知: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均为T)的合力F’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以两个拉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如图1-2所示,其中力的三角形△OEG与△ADC相似,则:得:牛.想一想:若将右端绳A 沿杆适当下移些,细绳上张力是否变化?(提示:挂钩在细绳上移到一个新位置,挂钩两边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仍相等,细绳的张力仍不变。
)2、如图2—1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为2L的两个小定滑轮A、B 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O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
先托住物块,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C、D两端的拉力F不变.(1)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2)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F做功W为多少?(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分析与解:物块向下先作加速运动,随着物块的下落,两绳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因为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大小不变,恒等于F,所以随着两绳间的夹角减小,两绳对物块拉力的合力将逐渐增大,物块所受合力逐渐减小,向下加速度逐渐减小.当物块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之后,因为两绳间夹角继续减小,物块所受合外力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物块将作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1.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由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
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g取10m/s2。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2.如图,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转,传送带与其上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关于传送带与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2018·江西师大附中)如图是工厂流水生产线包装线示意图,质量均为m=2.5 kg、长度均为l=0.36 m的产品在光滑水平工作台AB上紧靠在一起排列成直线(不粘连),以v0=0.6 m/s 的速度向水平传送带运动,设当每个产品有一半长度滑上传送带时,该产品即刻受到恒定摩擦力F f=μmg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产品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滑动时,相邻产品首尾间距离保持2l(如图)被依次送入自动包装机C进行包装。
观察到前一个产品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下一个产品刚好有一半滑上传送带而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取g=10 m/s2。
试求:(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2)产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满载工作时与空载时相比,传送带驱动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4)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把传送带速度调成v'=2.4 m/s,已知产品送入自动包装机前已匀速运动,求第(3)问中的∆P′?第(3)问中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等效∆P′′?4.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20 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2 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高一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高一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 一维运动中的速度与加速度计算题目描述一辆汽车以恒定速度v行驶了t时间,在某一时刻该车突然加速a,然后以加速度a行驶了一个时间间隔t1,最后以减速度b减速到停止。
求汽车以恒定速度v行驶的距离和总时间。
解答设汽车以恒定速度v行驶的距离为S1,加速度为a行驶的距离为S2,减速度为b行驶的距离为S3,总时间为T。
根据物理学中的基本关系式:速度v = 距离S / 时间t,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恒定速度v行驶的距离S1 = v × t - 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时间间隔为t1时的位移S2 = v × t1 + 0.5 × a × t1² - 以减速度b减速到停止的位移S3 = 0.5 × b × (T - t -t1)² - 总时间T = t + t1 + (T - t - t1)代入上述方程,我们可以解得答案。
2. 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的计算题目描述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力F作用,获得了加速度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所受的力F。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我们可以计算物体所受的力F。
给定质量m和加速度a,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3. 竖直上抛运动中的最大高度和落地时间计算题目描述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回原点。
已知重力加速度g,求物体的最大高度和落地时间。
对于竖直上抛运动,我们可以利用运动学中的关系式来计算最大高度和落地时间。
1.计算最大高度:–最大高度h = (v0²) / (2g)2.计算落地时间:–首先计算上升时间t1 = v0 / g–再计算下降时间t2 = 2t1–最后计算落地时间t = t1 + t2代入已知的初速度v0和重力加速度g,即可计算出最大高度和落地时间。
4. 斜抛运动中的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计算题目描述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与水平面成角度θ斜抛出,求物体的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
高一物理力学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力学典型例题摘要:1.力的概念及分类2.牛顿三定律3.动能和势能4.机械能守恒定律5.动量守恒定律6.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7.受力分析和解题方法8.实际问题应用正文:一、力的概念及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力可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
接触力如推、拉、挤等,非接触力如磁力、电场力等。
二、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3.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_k=1/2mv^2。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E_p=mgh。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系统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五、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
六、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七、受力分析和解题方法1.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受到的各种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
2.解题方法: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求解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八、实际问题应用力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运动、桥梁设计、机械制造等领域。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高一物理力学的典型例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物理必修一力学 精选试题 经典
力学经典试题精华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地面,在空中),力与水平方向成角。
则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正确的是:ACA.B.C.D.2、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呢一个挡板,截面为1/4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D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D.F1缓慢减小,F2缓慢不变3、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轻质杆的两端固定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和,当它们静止时,和与球心的连线跟水平面分别成60和30角,则碗对两小球的弹力N1、N2大小之比是:BA.1:2 B. C. D.4、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
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0。
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所受的压力分别为:AA.mg,mg B.mg,mgC.mg ,mg D.mg,mg5、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m的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
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OB绳中的拉力小于mg B.OA绳中的拉力大小为C.拉力F大小为 D.拉力F大小为6、质量为2kg的小木块m与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4kg的大木块M接触,木块间,大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为了使小木块不下落,作用一水平力F于小木块上,如图所示,g取10m/s2,则力F的大小至少为:DA.39N B.50N C.24N D.63N7.如图所示,内壁及碗口光滑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口保持水平。
高一物理力学例题经典
高一物理力学例题经典第一章力例题1 把一个大小为10N的力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可能为(A) 1N,9N (B)6N,8N(C)(99.99)1/2N,0.1N (D)11N,11N解:两个分力的平方和应等于102,等于100.选项(B)(C)正确.例题2 一个大小为1N的力可以分解为多大的两个力?(A) 0.2N,1.2N (B)1N,1N (C)100N,100N (D)1N,1000N解:大小为0.2N和1.2N的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为1N,选项(A)正确;大小均为1N的两个力互成120°角时,合力为1N,选项(B)正确;大小均为100N的两个力互成适当小的角度时,合力可为1N,选项(C)正确;大小为1N和1000N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在999N与1001N之间,不可能为1N,选项(D)不对.总之选项(A)(B)(C)正确.例题3 作用于同一质点的三个力大小均为10N.(1)如果每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都是120°角,那么合力多大?(2)如果两两垂直,那么合力多大?解:(1)合力为零.(2)根据题意,可以设F1向东,F2向南,F3向上.F1、F2的合力F12,沿东南方向,大小为10N.F3与F12相垂直,所以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F=(102+(10)2)1/2=10N例题4 (1)大小为5N、7N、8N的三个共点力,合力最小值为____;(2)大小为5N、7N、12N的三个共点力,合力最小值为____;(3)大小为5N、7N、13N的三个共点力,合力最小值为____;(4)大小为5N、7N、40N的三个共点力,合力最小值为____.答:(1)0;(2)0;(3)1N;(4)28N.例题5 如图1-2所示,六个力在同一平面内,相邻的两个力夹角都等于60°,F1=11N,F2=12N,F3=13N,F4=14N,F5=15N,F6=16N.六个力合力的大小为___N.解:F1与F4的合力F14沿F4方向,大小为3N,F2与F5的合力F25沿F5方向,大小为3N,F3与F6的合力F36沿F6方向,大小为3N.所以六个力的合力等于图1-3中三个力的合力.F14与F36的合力F1436沿F25方向,大小为3N.F1436与F25的合力,沿F25方向,大小为6N.总之六个力的合力大小为6N,沿F5方向.例题6 质点受到五个力:F1、F2、F3、F4、F5,图1-4中作出了五个力的图示,两条实线和四条虚线正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已知F3=10牛,求五个力的合力多大.解:容易看出,F1和F2的合力等于F3(大小和方向等于F3的大小和方向),F2和F5的合力等于F3,所以五个力的合力为F=3F3=30牛.例题7 图1-5(a)中三个力为共点力,平移后构成三角形,图1-5(b)也是这样.图1-5(a)中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N;图1-5(b)中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N.解:根据三角形定则,图(a)中,F2与F3的合力等于F1,所以三个力的合力等于2F1=40N(向左).根据三角形定则,图(b)中,F2与F3的合力向右,大小等于F1,所以三个力的合力等于零.从多边形定则可以直接得出这个结论.例题8 如图1-6所示,十三个力在同一平面内,大小均为1N,相邻的两个力夹角都是15°,求十三个力的合力.解:F1与F13的合力为零;F2与F12互成150°角,合力沿F7方向,利用余弦定理,可算出合力大小为(12+12+2×1×1cos150°)1/2N=(12+12-2×1×1cos30°)1/2N=(2-)1/2N;F3与F11互成120°角,合力沿F7方向,合力大小为1N;F4与F10互成90°角,合力沿F7方向,合力大小为N;F5与F9互成60°角,合力沿F7方向,合力大小为N;F6与F8互成30°角,合力沿F7方向,利用余弦定理,可算出合力大小为(12+12+2×1×1cos30°)1/2N=(2+)1/2N;所以十三个力的合力沿F7方向,大小为F=(2-)1/2N+1N+N+N+(2+)1/2N+1N=(2+(2+)1/2+(2-)1/2++)N.例题9 如图1-7,有同一平面内5个共点力,相邻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都是72度.F1大小为90N,其余各力大小均为100N.求5个力的合力.解:F1可以分解为沿F1方向的大小为100N的分力F1a,和沿F1反方向的大小为10N的分力F1b.这样原题转化为求解F1a、F1b和F2、F3、F4、F5等6个力的合力.易知,其中F1a和F2、F3、F4、F5等5个力的合力为零.所以F1、F2、F3、F4、F5的合力等于F1b:大小为10N,沿F1的反方向.例题10 有n个大小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如图1-8所示.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这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解:将每个力沿圆锥体的对称线方向和平行于底面的方向分解,得到n个沿着对称线方向的分力,和n个平行于底面方向的分力.每个沿着对称线方向的分力大小都等于F/2,所以n个沿着对称线方向的分力的合力,大小为nF/2.另一方面,n个平行于底面方向的分力的合力为零.所以本题所求n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nF/2.例题11 下面每组共点力,大小是确定的.试分别判断各组力之合力是否可能为零,如不可能为零,最小值多大.(A)1N,2N,3N,4N,15N(B)1N,2N,3N,4N,10N(C)1N,2N,3N,4N,5N(D)1N,2N,10N,100N,100N(E)1N,2N,……98N,99N,100N(F)1N,2N,……98N,99N,10000N解:(A)1+2+3+4=10,而10<15,这五个力不可能组成五边形,谈不上组成如图1-1(c)所示的五边形,因此合力不可能为零,最小值为:F min=15N-10N=5N.(B)1+2+3+4=10,所以五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C)1+2+3+4>5,这五个力可以组成图8所示的五边形,合力可能为零.(D)1+2+10+100>100,所以五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E)1+2+3+……+98+99>100,所以一百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F)1+2+3+……+98+99=(1+99)×99/2=4950<10000所以,一百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最小值为F min=10000N-4950N=5050N.第二章直线运动例题1 有一小孩掉进河里后抱住了一根圆木随水向下飘流,有三条船A、B、C在正对河岸P点的地方同时与圆木相遇,但三条船上的船员都没有注意到圆木上的小孩.A、B 两船逆水上行,C船顺水下行.相对水的速度,B船是A船的1.2倍,C船是B船的1.2倍. 当三条船离开P点行驶30分钟的时候, 船员们从收音机里听到圆木上有小孩需要救助的消息,三条船都立即调转船头,驶向圆木.在离P点6千米的地方,小孩被船员救起. 试回答三条船到达小孩和圆木的先后次序如何?_____.解:以流水为参照物.小孩和原木是静止的.船A上行时速度和下行时速度大小相等,船B也是这样,船C也是这样.船A、B、C 同时从小孩所处的位置向上游和下游行驶,速度不同,在30 分钟内行驶了不同的路程s1、s2、s3;在接下去的30分钟内, 三条船分别沿反方向行驶路程s1、s2、s3,回到小孩所处的位置.答:三条船同时到达小孩和原木.例题2 一列一字形队伍长120m,匀速前进. 通讯员以恒定的速率由队尾跑到队首,又跑回队尾,在此期间,队伍前进了288m. 求通讯员跑动的速率v是队伍前进的速率u的多少倍.分析:顺利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找出通讯员的运动跟队首或队尾的运动的联系.解:设通讯员从队尾跑到队首所用的时间为t1, 从队首跑到队尾所用的时间为t2,那么u(t1+t2)=288 (1)在t1时间内,通讯员跑动的路程比队首移动的路程多120m:vt1-ut1=120 (2)在t2时间内,通讯员跑动的路程加上队尾移动的路程等于120m:vt2+ut2=120 (3)从(2)式中得出t1的表达式,从(3)式中得出t2的表达式,代入(1)式, 可算出:v=1.5u例题3 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m/s2 (1996年高考全国卷试题)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4m/s,v t=10m/s或-10m/s.由 s=v t=(v0+v t)t/2,得 s=7m或-3m所以位移的大小为7m或3m.选项(A)正确,(B)错误.由 a=(v t-v0)/t得 a=6m/s2或-14m/s2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或14m/s2,选项(C)错误,(D)正确.总之,本题选(A)(D).例题4 在三楼的阳台上 ,一人伸出阳台的手上拿着一只小球, 小球下面由细绳挂着另一个小球.放手,让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又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则(A)t<t' (B)t=t' (C)t>t'解:从三楼阳台外自由下落,下面的小球着地时,两球具有的速度为v,从四楼阳台外自由下落,下面的小球着地时, 两球具有的速度为v',显然v<v'.下面的小球着地后,上面的小球以较小的初速度v和较大的初速度v',继续作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 发生一定的位移(等于绳长),所需的时间显然是不同的:t>t'.选项(C)正确.例题5 一质点由静止从A点出发,先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a,速度为零时到达B 点.A、B间距离为s.求质点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解:设质点第一阶段做匀加速运动的的时间为t1,末速度为 v, 这就是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设第二阶段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那么第一阶段的位移为vt1/2,第二阶段的位移为vt2/2, 两者之和应为全程位移: vt1/2+vt2=s (1)又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t1=v/a (2)t2=v/(3a) (3)将(2)(3)两式代入(1)式:v2/(2a)+v2/(6a)=s所以 v=(3as/2)1/2例题6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 ,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 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s,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199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解: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这个期间,平均速度为v0/2.在前车开始刹车到停下这段时间内,后车以速度v0匀速行驶, 行驶的距离应为s的两倍,即为2s.从前车开始刹车到两车都停下,前车的位移为s;后车的位移为 (2s+s)=3s.设前车刹车前(匀速行驶期间)两车的距离为l,为使两车不相撞,应满足:l+s≥3s所以l≥2s本题选(B)例题7 某人离公共汽车尾部20m,以速度v向汽车匀速跑过去, 与此同时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启动,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试问, 此人的速度v分别为下列数值时,能否追上汽车?如果能, 要用多长时间?如果不能,则他与汽车之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1)v=4m/s; (2)v=6m/s; (3)v=7m/s.思路:假设人不管是否在某一时刻追上了汽车,一直以速度v朝前跑,得出汽车跟人的距离y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式. 然后考察对于正值t,y是否可能取零,如果是的,那么能追上,如果不能,那么不能追上.解:假设人不管是否在某一时刻追上了汽车,一直以速度v朝前跑.在时间t内,人的位移等于vt;汽车的位移等于(1/2)at2=0.5t2.经过时间t时,汽车尾部跟人之间,距离为y=20+0.5t2-vt即 y=20+0.5(t2-2vt+v2)-0.5v2即 y=0.5(t-v)2+20-0.5v2 (*)上式中,y取正值时,表示汽车尾部在人前方y米,y取负值时,表示汽车的尾部在人后面│y│米(前面已假设人即使追上了汽车,也一直朝前跑).(甲)把v=4代入(*)式得y=0.5( t-4)2+12 (1)y恒大于零,y最小值为12.(乙)把v=6代入(*)式得y=0.5( t-6)2+2 (2)y恒大于零,y最小值为2.(丙)把v=7代入(*)式得y=0.5( t-7)2-4.5 (3)容易得出,当t=4,10时,y=0,这表示,如果人一直朝前跑, 那么经过4s时,人与汽车尾部平齐,经过10s时, 人又一次与汽车的尾部平齐.结论:(1)如v=4m/s,则人追不上汽车, 人跟汽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12m.(2)如v=6m/s,则人追不上汽车, 人跟汽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2m.(3)如v=7m/s,则人经过4s追上汽车.例题8 杂技演员表演一手抛接三球的游戏时, 三个球都抛过一次后,每一时刻手中最多只有一个球. 如果每只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都为1.25m,那么每隔多长时间抛出一个球?g取10m/s2.(A)0.33s (B)0.33s到0.50s(C)0.50s (D)1.0s解:每个球做一次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是t=2(2h/g)1/2=2(2×1.25/10) 1/2=1.0s球从这一次被抛出到下一次被抛出,完成一个周期性运动, 设周期为T.如果每个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趋于零,那么T=t=1.0s;如果手中总停留着一个球,一个球停留的时间是t',那么T=t+t' ,且 t'=(1/3)T那么 T=(3/2)t=1.5s.以上考虑的是两个极端情况.实际上1.0s<T<1.5s在T时间内抛出三个球,每隔T/3的时间抛出一个球:0.33s<T/3<0.5s ,选项(B)正确.请读者考虑:如果每秒钟抛出三个球,那么应使每个球上升多高?(答案:0.56m到1.25m)例题9 小球A从地面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同时在A的正下方,小球B从地面以初速度v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要使A、B 发生下述碰撞,v、H应满足什么条件?(甲)在B上升到最高点时相碰;(乙)在B上升的过程中相碰;(丙)在时间T内在空中相碰;(丁)经过时间T时在空中相碰.解:设经过时间t在地面上方h高处相碰.则从开始运动到相碰, 小球A发生的位移大小为(H-h),小球B发生的位移大小为h,则:( H-h)=(1/2)gt2h=vt-(1/2)gt2由以上两式得 t=H/v (1)时间t应小于B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v/g (2)由(1)(2)得 2v2>gH (3)(甲)在最高点相碰:t=v/g (4)由(1)(4)得 v2=gH (5)所以v、H应满足(5)式.(乙)时间t应小于B球上升时间:t<v/g (6)由(1)(6)得 v2>gH (7)所以v、H应满足(7)式.(丙) t≤T (8)由(1)(8)得H≤vT (9)所以v、H应满足(3)(9)两式.(丁) t=T (10)由(1)(10)得 H=vT (11)所以v、H应同时满足(3)(11)两式.讨论: (11)代入(3):v>gT/2 (12)问题(丁)又可这样回答:v、H应满足(11)(12)两式.从(11)得出v=H/T,代入(3)或(12)可得H>gT2/2 (13)问题(丁)还可这样回答:v、H应满足(11)(13)两式.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例题1 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32Kg的重物,那么在以2m/s匀加速下降的电梯中,他最多能举起多少Kg的重物?g取10m/s2.解:此人能施加的向上的举力大小为F=m1g=32×10N=320N在匀加速下降的电梯中,设某人用举力F举起了质量为m2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下,所以合外力也向下. 对这个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m2g-F=m2a即 m2=F/(g-a)把举力大小F=320N,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物体加速度大小a=2m/s2代入上式,得m2=40Kg他最多能举起40Kg的物体.例题2 一个质量为200g的物体,以初速度v0=20m/s竖直上抛,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m.没有风,且假设物体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始终不变,求物体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g取10m/s2.解: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跟物体相对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 因此,在没有风的情况下,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跟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反.物体上升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向下;下降时, 受到的空气阻力向上.设空气阻力的大小始终为f.物体减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下,合外力也向下;加速下降时, 加速度向下,合外力也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减速上升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1=(mg+f)/m即 a1=g+f/m (1)加速下降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2=(mg-f)/m即 a2=g-f/m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上升阶段满足v02=2a1h (3)其中h=16m.下降阶段满足v2=2a2h (4)(1)+(2): a1+a2=2g (5)(3)+(4): v02+v2=2(a1+a2)h (6)(5)代入(6)得v02+v2=4gh (7)代入数据得 v=(240)1/2m/s=15.5m/s例题3 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以较大的水平速度 v从木块左面射入,从右面射出,木块获得速度u. 设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与速度无关.如v增大 ,则u(A)增大 (B)减小 (C)不变.思路:首先通过考察子弹相对木块的运动, 判断子弹穿行于木块的时间,与子弹的入射速度v有怎样的关系.解: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向前,木块对子弹的作用力向后,这一对作用力是恒定的,在它们的作用下,子弹向前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木块向前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相对木块作匀加速运动.在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与速度无关这个前提下,增大v以后,子弹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仍为原来的值,木块作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也仍为原来的值,从而子弹相对木块的加速度仍为原来的值.增大v以后,子弹穿行于木块期间,子弹相对木块运动的位移仍等于木块的长度.子弹相对木块运动的初速度等于v,增大v, 意味着增大子弹相对木块运动的初速度.所以增大v以后,子弹穿行于木块的时间减少.在较少的时间内,木块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获得的末速度u就较小.选项(B)正确.例题4 如图3-2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α.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木块A、B,用细绳连接.它们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 .现在A上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A、B一起向上作匀加速运动.求证细绳上的拉力与μ和α无关.解:设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对A、B组成的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1+m2)gsinα-μ(m1+m2)gcosα=(m1+m2)a即 F=(m1+m2)gsinα+μ(m1+m2)gcosα+(m1+m2)a (1)设细绳上的拉力大小为T,对B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m2gsinα-μm2gcosα=m2a即 T=m2gsinα+μm2gcosα+m2a (2)(1)式除以(2)式得F/T=(m1+m2)/m2 (3)由(3)式可见,细绳上的拉力决定于拉力F以及两个木块的质量, 与动摩擦因数μ以及斜面的倾角α无关.例题5 如图3-3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合力逐渐变小(B)合力先变小后变大(C)速度逐渐变小(D)速度先变小后变大解:小球刚接触到弹簧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小球受到的合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小球以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为初速度,继续向下做加速运动. 小球向下运动一段适当的位移时(弹簧被压缩适当的长度时),小球弹簧对小球的向上的支持力大小正好等于重力,这时小球的合外力为零.由于小球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速度,所以还要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增加时,支持力也增大,支持力超过重力,合力向上, 所以从合外力为零的时刻以后向下的运动是减速运动.向下的减速运动进行到速度减为零为止.速度减为零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以后,小球向上运动,弹簧的长度增加.综上所述,小球从接触到弹簧开始, 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合外力先是向下,逐渐减小,然后向上,逐渐增大;小球先作加速运动,然后作减速运动.选项(B)正确.例题6 如图3-4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向右运动, 同时物体B匀速上升.可以判断(A)物体A的运动是匀速运动(B)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逐渐减小(C)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解:物体A的速度u跟物体B的速度v满足:v=ucosθ在v保持不变的情况下,u随着θ的变化而变化:物体A的运动不是匀速运动.由物体B匀速运动,可知绳子对物体B的拉力保持不变. 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T的大小总等于绳子对B的拉力,也是不变的.物体A的受力情况如图3-5所示,将 T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为T x、T y,随着θ的减小,T x逐渐增大,T y逐渐减小.作用于物体A的T y、支持力N、重力G,三者满足:T y+N=GN随着Ty的减小而增大.根据f=μN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滑动摩擦力f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例题7 一质点自倾角为α的斜面上方P点沿光滑的斜槽PB从静止开始下滑,如图3-6所示,为使质点在最短的时间内从P点到达斜面, 则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应等于______.解:如图3-6作PC垂直于斜面,垂足为C.则∠CPA=α,∠CPB=α- β.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质点从斜面上下滑时,加速度为a=gcosβ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PB=(1/2)at2即 t2=2PB/a=2[PC/cos(α-β)]/(gcosβ)即 t2=2PC/[gcos(α-β)cosβ]当α-β=β ,即β=α/2 时 ,t2取最小值,t取最小值,质点在最短的时间内从P点到达斜面.例题8 图3-7中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 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 (B)Mg<F<(M+m)g(C)F=(M+m)g (D)F>(M+m)g (1992年高考上海卷试题)解:铁片离开秤盘时, 电磁铁对它的向上的拉力一定大于地球对它的重力mg.铁片在上升中,逐渐靠近电磁铁,电磁铁对它向上的吸引力逐渐增加,仍大于mg.根据牛顿牛顿第三定律,铁片对电磁铁向下的吸引力, 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大小相等,大于mg.A和C组成的系统,受力平衡:绳子施加的拉力,等于系统的重力,与铁片对电磁铁向下的吸引力之和,大于(Mg+mg).选项(D)正确.例题9 把一个质量m=4Kg的长方体木块,分割成两个三棱柱形木块A和B,角α=30°,然后再对到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如图3-8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力F沿图示方向推A, A、B 组成的长方体保持原来的形状,沿力的作用方向平动.(1)求A对B的作用力.(2)求A对B的静摩擦力.解:(1)A和B的加速度a,都是沿F方向.B的加速度是A对B的作用力Q产生的.所以,Q的方向跟F的方向相同,如图3-9所示.对A、B组成的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a=F/m=(8/4)m/s2=2m/s2对B应用牛顿第二定律:Q=(m/2)a=2×2N=4N(2)A对B的作用力Q是A对B的压力N和静摩擦力f的合力( 也可以说,Q可以分解为N和f),如图3-10(俯视图)所示.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Q/2=2N例题10 如图3-11所示,A和B质量相等均为m,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静摩擦因数为μ2,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原来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A和B彼此相对静止 ,相对地面匀速运动(图3-11(a).撤消F后,A和B彼此保持相对静止,相对地面匀减速运动(图3-11(b).则A、B相对地面匀减速运动的过程中,A、B 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μ1mg (B)μ2mg (C)μ3mg (D)F/2解: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A、B两个物体的总重力,因此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始终为f=μ3(2mg)A、B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F=fA、B一起以加速度a做减速运动时,对于A、B组成的系统来说,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f就是合外力,等于(2ma);对于A来说,B对A的静摩擦力f1就是合力,等于(ma).于是f1=f/2综合以上三式得:f1=μ3mg和 f1=F/2本题选(C)(D).说明:因为A、B没有相对运动,所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用不到;因为B对A的静摩擦力不一定是最大静摩擦力,所以A、B 之间的静摩擦因数μ2用不到.例题11 如图3-12所示,质量为mA、mB的两个物体A和B 用跨过光滑滑轮的细绳相连.A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下加速下滑.A、B两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相同,等于a.楔形物体C的下表面是光滑的.求台阶对C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大小.解:如图3-13,将物体A的加速度 a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 水平分加速度为ax=acosθ;物体B的加速度是向上的,没有水平分量;滑轮质心的加速度为零.在水平方向上,对由A、B、C以及滑轮,组成的系统,应用质点组牛顿第二定律,有F=m A a x.由以上两式得F=m A acosθ .例题12 如图3-14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的楔形物体, 放在水平地面上.另有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物体, 分别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由于小物体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 第一个小物体匀加速下滑;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 第三个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下滑. 三个楔形物体都保持静止,水平面对它们的支持力分别为N1、N2、N3,则(A)N1=N2=N3 (B)N1<N2<N3 (C)N1>N2>N3解:楔形物体和小物体组成的系统受到的外力是: 水面地面对楔形物体的支持力,地球对楔形物体和小物体的重力, 以及水平地面施加于楔形物体的沿着接触面的静摩擦力.小物体匀加速下滑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 将加速度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时,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是向下的. 根据质点组牛顿第二定律,竖直方向的作用力的合力向下,所以支持力N 1小于两者的重力之和.小物体匀速下滑时,加速度为零.支持力N 2等于两者的重力之和.小物体减速下滑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上, 将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时,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向上. 根据质点组牛顿第二定律,竖直方向作用力的合力向上,支持力N 3大于两者的重力之和.本题选(B).例题13 如图3-15,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为M=4Kg, 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个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 尺寸远小于L,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原来它们都静止,现在大小为F=28N的水平力向右拉木板,使滑块从木板左端掉下, 此力作用时间至少为多长?解:根据题意,水平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滑块会从左端掉下. 这暗示我们,水平力开始作用期间,木板向右的加速度较大,速度较大, 滑块向右的加速度较小,速度较小.在滑块尚未滑到木板左端时,如水平力停止作用,那么在一段时间内,木板向右的速度仍大于滑块,那么此后经一段时间滑块有可能从左端掉下,那时, 木板向右的速度应大于等于木板向右的速度.由此可知,水平力作用适当的一段时间t1后, 木板向右的速度比滑块向右的速度大,大适当的数值,然后撤去水平力,当两者的速度正好相等时,滑块从木板左端掉下.t 1就是水平力作用的最短时间.向右的水平力F开始作用后,木板除受到这个力外,还受到向左的滑块施加的滑动摩擦力f=μmg=4N木板的加速度向右,大小为(F-f)/M=6m/s2滑块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加速度向右,大小为f/m=4m/s2经时间t1时,撤去水平力F.此后滑块的加速度仍向右,大小仍为f/m=4m/s2.木板在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度向左,大小为f/M=1m/s2木板相对于滑块始终向右运动,滑块相对于木板始终向左运动.下面以木板为参照物,考察滑块在木板上的运动(图3-16). 滑块第一阶段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末速度的大小记为v,第二阶段作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第一阶段,加速度的大小为a1=6-4=2m/s第二阶段,加速度的大小为a2=4+1=5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v=a1t1即 v=2t1 (1)v=a2t2=5t2即 v=5t2 (2)L=(v/2)(t1+t2) 即 2.8=v(t1+t2) (3)由(1)(2(3)得 t1=1s使滑块从木板左端掉下,水平力F作用时间至少为1s.例题14 如图3-17所示,A、B两个光滑的梯形木块质量均为m, 紧挨着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倾角θ=60°.欲使A、B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一起加速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F不能超过多少?。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练题,每个问题都附有详细的答案。
这些练题覆盖了力学中的不同概念和应用,旨在帮助你巩固你的物理研究。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尝试独立解答。
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参考答案来帮助你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1. 力与运动题目:一个小球以4 m/s的速度以水平方向投出,落地的时间为2 s。
求小球的水平位移以及竖直位移。
答案:小球的水平位移为8 m,竖直位移为-19.6 m。
2. 动能与功题目:一辆质量为1000 kg的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求汽车的动能。
如果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总共2000 N的摩擦力,求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汽车的动能为 J,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3. 万有引力题目:太阳的质量约为2 × 10^30 kg,地球的质量约为6 × 10^24 kg,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 × 10^11 m。
求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
答案: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约为3.53 × 10^22 N。
4. 动量守恒题目: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水平碰撞到一个静止的质量为3 kg的小球,碰撞后两个小球分别以2 m/s和4 m/s的速度分别向左和向右运动。
求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是否守恒。
答案: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守恒。
以上是一部分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的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的练习,你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保持坚持和刻苦学习的态度,相信你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问题详解,含解析汇报)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1.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由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
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g取10m/s2。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2.如图,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转,传送带与其上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关于传送带与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2018·江西师大附中)如图是工厂流水生产线包装线示意图,质量均为m=2.5 kg、长度均为l=0.36 m的产品在光滑水平工作台AB上紧靠在一起排列成直线(不粘连),以v0=0.6 m/s 的速度向水平传送带运动,设当每个产品有一半长度滑上传送带时,该产品即刻受到恒定摩擦力F f=μmg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产品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滑动时,相邻产品首尾间距离保持2l(如图)被依次送入自动包装机C进行包装。
观察到前一个产品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下一个产品刚好有一半滑上传送带而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取g=10 m/s2。
试求:(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2)产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满载工作时与空载时相比,传送带驱动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4)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把传送带速度调成v'=2.4 m/s,已知产品送入自动包装机前已匀速运动,求第(3)问中的∆P′?第(3)问中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等效∆P′′?4.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20 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2 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物理必修一 专题训练《力学专题》经典例题大全
力物体平衡基础知识要点提示:1.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性质的力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
2.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
3.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4.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形变。
弹力有无判断方法:(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2)利用假设法,然后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
(1)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还可以表示成ΔF=kΔx,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2)“硬”弹簧,是指弹簧的k值较大。
(同样的力F作用下形变量Δx较小)(3)几种典型物体模型的弹力特点如下表。
项目轻绳轻杆弹簧形变情况伸长忽略不计认为长度不变可伸长可缩短施力与受力情况只能受拉力或施出拉力能受拉或受压可施出拉力或压力同杆力的方向始终沿绳不一定沿杆沿弹簧轴向力的变化可发生突变同绳只能发生渐变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
3.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一夹角,及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有实际意义的分解方法是安利的实际效果进行的,而正交分解法则是根据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将一般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整体法隔离法概念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的方法。
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1.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由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
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g取10m/s2。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2.如图,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转,传送带与其上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关于传送带与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2018·江西师大附中)如图是工厂流水生产线包装线示意图,质量均为m=2.5 kg、长度均为l=0.36 m的产品在光滑水平工作台AB上紧靠在一起排列成直线(不粘连),以v0=0.6 m/s 的速度向水平传送带运动,设当每个产品有一半长度滑上传送带时,该产品即刻受到恒定摩擦力F f=μmg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产品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滑动时,相邻产品首尾间距离保持2l(如图)被依次送入自动包装机C进行包装。
观察到前一个产品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下一个产品刚好有一半滑上传送带而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取g=10 m/s2。
试求:(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2)产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满载工作时与空载时相比,传送带驱动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4)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把传送带速度调成v'=2.4 m/s,已知产品送入自动包装机前已匀速运动,求第(3)问中的∆P′?第(3)问中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等效∆P′′?4.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20 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2 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物理必修一力学精选试题经典题型
<力学经典试题>1、如下图,质量分别为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地面,在空中〕,力与水平方向成角。
那么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正确的选项是:ACA.B.C.D.2、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呢一个挡板,截面为1/4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
此时此刻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对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D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D.F1缓慢减小,F2缓慢不变3、如下图,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外表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轻质杆的两端固定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和,当它们静止时,和与球心的连线跟水平面分别成60和30角,那么碗对两小球的弹力N1、N2大小之比是:BA.1:2 B. C. D.4、如下图,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
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0。
假设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那么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所受的压力分别为:AA.mg,mg B.mg,mgC.mg ,mg D.mg,mg5、如下图,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m的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
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DA.OB绳中的拉力小于mg B.OA绳中的拉力大小为C.拉力F大小为 D.拉力F大小为6、质量为2kg的小木块m与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4kg的大木块M接触,木块间,大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为了使小木块不下落,作用一水平力F于小木块上,如下图,g取10m/s2,那么力F的大小至少为:DA.39N B.50N C.24N D.63N7.如下图,内壁及碗口光滑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口保持水平。
[金题]物理必修一运动学与力学专题
物理必修一(人教版)运动学和力学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2、一列火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的最前端相齐。
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测量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秒,则从第5 节到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3、高为h的电梯正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忽然天花板上一颗螺钉脱落。
螺钉落到电梯底板上所用的时间是多少?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5、百货大楼一、二楼之间有一正以恒定速度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某人以相对扶梯v的速率从一楼跑向二楼,数得扶梯有N1级;此后又反过来以相对扶梯v 的速率跑回一楼,数得扶梯有N2级。
那么,一、二楼间的扶梯实际上有几级?6、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的地面上,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列车全部通过共用了20s,则此车一共由几节车厢组成?7、如图所示,车厢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阻,当车厢以某一加速度a向右加速时,在车厢的后壁上相对车厢静止着一物体m,物体与车厢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车厢的质量为M,则车厢内发动机的牵引力至少为多少时,物体在车厢壁上才不会滑下来?8、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处的B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
高中物理必修一每章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每章练习题及讲解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题及讲解第一章:力学基础练习题1: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突然刹车,假设刹车过程中加速度为-5m/s²,求汽车在刹车后5秒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由于汽车在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至0,我们可以使用公式s = vt + 0.5at²来计算。
其中,v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代入数值,s = 10m/s × 5s - 0.5 × (-5m/s²) × (5s)² = 50m - 31.25m = 18.75m。
因此,汽车在刹车后5秒内行驶的距离为18.75米。
练习题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答案:自由下落的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即9.8m/s²。
使用公式v = gt,其中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代入数值,v = 9.8m/s² × 3s = 29.4m/s。
因此,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为29.4米/秒。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练习题3: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东行驶,同时有一辆摩托车以30m/s的速度向北行驶,求两车在10秒后的位置关系。
答案:汽车和摩托车分别沿东西和南北方向行驶,它们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向量来描述。
汽车在10秒后的位置为(20m/s × 10s, 0) = (200m, 0),摩托车在10秒后的位置为(0, 30m/s × 10s) = (0,300m)。
因此,两车在10秒后的位置关系为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汽车位于原点向东200米处,摩托车位于原点向北300米处。
练习题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10m/s沿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30°,求物体在第2秒末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其速度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量。
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物理力学经典例题例题1.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撞到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体,两者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解: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mv = mv1' + Mv2'1/2mv^2 = 1/2mv1'^2 + 1/2Mv2'^2其中,v1'和v2'分别为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解方程组可以得到:v1' = (m - M)/(m + M) * vv2' = 2m/(m + M) * v例题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撞到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体,两者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解: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合并成一个物体,质量为m+M,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mv = (m + M)v'解方程可以得到:v' = m/(m + M) * v例题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撞到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体,两者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个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求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解: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合并成一个物体,质量为m+M,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mv = (m + M)v'1/2mv^2 = 1/2(m + M)v'^2解方程组可以得到:v' = v/2v1' = v/2v2' = 0其中,v1'和v2'分别为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物体平衡基础知识要点提示:1.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性质的力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
2.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
3.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4.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形变。
弹力有无判断方法:(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2)利用假设法,然后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
(1)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还可以表示成ΔF=kΔx,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2)“硬”弹簧,是指弹簧的k值较大。
(同样的力F作用下形变量Δx较小)(3)几种典型物体模型的弹力特点如下表。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
3.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一夹角,及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有实际意义的分解方法是安利的实际效果进行的,而正交分解法则是根据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将一般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在分析受力时,为了避免漏力或添力,一般先分析场力,后分析接触力。
弄清力的分解的不唯一性及力的分解的唯一性条件。
将一个已知力F 进行分解,其解是不唯一的。
要得到唯一的解,必须另外考虑唯一性条件。
常见的唯一性条件有:1.已知两个不平行分力的方向,可以唯一的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对力F 进行分解,其解是唯一的。
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唯一的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对力F 进行分解,其解是唯一的。
力的分解有两解的条件: 1.已知一个分力F 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 2的大小,由图9可知:当F 2=Fsin θ时,分解是唯一的。
当Fsin θ<F 2<F 时,分解不唯一,有两解。
当F 2>F 时,分解是唯一的。
2.已知两个不平行分力的大小。
如图10所示,分别以F 的始端、末端为圆心,以F 1、F 2为半径作圆,两圆有两个交点,所以F 分解为F 1、F 2有两种情况。
存在极值的几种情况。
(1)已知合力F 和一个分力F 1的方向,另一个分力F 2存在最小值。
(2)已知合力F 的方向和一个分力F 1,另一个分力F 2存在最小值。
例2、如图11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O 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 ,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
这个力的最小值是:A 、Fcos θ,B 、F sinθ, c.F tanθ, D 、F cotθ图9图10 图11 ,例1 如图8-5所示,一根质量不计的横梁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壁上,B端用细绳悬挂在墙壁上的C点,使得横梁保持水平状态.已知细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60°,当用另一段轻绳在B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6 kg的重物时,求轻杆对B点的弹力和绳BC的拉力各为多大?(g取10 m/s2)求解有关弹力问题时,一定要注意:①杆上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本题因杆可绕A端转动,平衡时杆上的弹力必定沿着杆;②绳与杆的右端连接为结点,此时BC绳的拉力不等于重力;如果B端改为绳跨过固定在杆右端的光滑滑轮(如图所示),下端悬挂重物时,BC绳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摩擦力有关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皮带是水平的,当皮带不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2,则()A.F1 = F2 B.F1 > F2C.F1 < 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物体A和B,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拉力F拉A,但A、B仍保持静止,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物体A与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C.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D.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3.如上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F A.随F的增大而增大 B.随F的减少而减少C.等于重力的大小 D.可能大于重力4.用手握着一个玻璃杯,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将手握得更紧,手对玻璃杯的静摩擦力将,如果手的握力不变,而向杯中倒入一些水(杯仍处于静止状态),手对杯的静摩擦力将。
5.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两个拉力作用,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1)若只撤去10N的拉力,则物体能否保持静止状态?;(2)若只撤去2N的力,物体能否保持静止状态?。
6.如图所示,一个本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一、巧用三角形边角关系解动态平衡问题例1、如图15所示,光滑大球固定不动,它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放在大球上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用细绳连接,并绕过定滑轮,当人用力F缓慢拉动细绳时,小球所受支持力为N,则N,F的变化情况是:A、都变大;B、N不变,F变小;C、都变小;D、N变小, F不变。
例2 如图16所示,绳与杆均轻质,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端吊一重物。
现施拉力F将B缓慢上拉(均未断),在AB杆达到竖直前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AB杆越来越容易断,D、AB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二、动态分析1.如图19所示,保持 不变,将B点向上移,则BO绳的拉力将: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图16 FAB FR图15A B OCG图192.图所示,A 、A ′两点很接近圆环的最高点.BOB ′为橡皮绳,∠BOB ′=120°,且B 、B ′与OA 对称.在点O 挂重为G 的物体,点O 在圆心,现将B 、B ′两端分别移到同一圆周上的点A 、A ′,若要使结点O 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的重量应改为 A .G B .2G C .4GD .2G3.长为L 的轻绳,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相距为d 的两坚直墙面上的A 、B 两点。
一小滑轮O 跨过绳子下端悬挂一重力为G 的重物C ,平衡时如图所示,求AB 绳中的张力。
4. [2010·黄浦模拟] 如图8-10所示,在穹形支架上,现将用一根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通过滑轮悬挂一个重力为G 的重物.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 点,另一端从B 点沿圆弧支架缓慢向C 点靠近,然后沿直杆支架缓慢向D 点靠近.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先变小后变大B .先变小后不变C .先变大后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5.如图所示,两光滑硬杆AOB 成θ角,在两杆上各套上轻环P 、Q ,两环用细绳相连,现用恒力F 沿OB 方向拉环Q ,当两环稳定时细绳拉力为( ) A .F sin θ B .F/sin θ C .F cos θ D .F/cos θ三、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综合运用1.如图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作用于C 物体,使A 、B 、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不受摩擦力作用B .B 不受摩擦力作用C .A 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 .以A 、B 、C 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2.如图所示,两个光滑小球P 、Q 先后卡在宽度不同、内壁光滑的两个槽中.甲、乙两图中球P 对槽底的压力分别为F A 、AF ',对左侧壁B 处和B '处的压力分别为F B 、B F ',球Q 对右侧壁C 处和C '处的压力分别为F C 、CF ',则 ( ) A .F A =AF ',F B =B F ',F C =C F ' B .F A =AF ',F B =-F C , B F '=-C F ' C .F A AF '≠,F B =-F C , B F '=-C F ' D .F A AF '≠,F B B F '≠,F C C F '≠ 3.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11),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C. N 变大,T 变大D. N 变大,T 变小4、如图1-14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m的两木块接触面与水平支持面的夹角为θ,用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第一次向右推A,第二次向左推B,两次推动均使A、B一起在水平面上滑动,设先后两次推动中,A、B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N1和N2,则有 [ ]A.N1∶N2=m∶MB.N1∶N2=M∶mC.N1∶N2=mcosθ∶MsinθD.N1∶N2=Mcosθ∶msinθ5.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 ,所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的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1)平衡时可能位置是图1中的( )(2)1、2两根绝缘细线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A .mg F 21=,222)()(Eq mg F += B .mg F 21>,222)()(Eq mg F +>C .mg F 21<,222)()(Eq mg F +<D .mg F 21=,222)()(Eq mg F +<四.静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例1】(2003年理综)如图甲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