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8f9765524de518964b7dd8.png)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力学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C.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详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B、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CD、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解答】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D.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D不符合题意;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C.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答案】 C【解析】【解答】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A不符合题意;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 =0.05ms,B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P=Fv=2.4N×2×0.05m /s=0.24W,C符合题意;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η==83.3%,D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力学精选题(完整版)
![初中物理力学精选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6a061a4afe04a1b171de18.png)
中考物理复习卷(力学)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认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的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A .撑杆被运动员拉弯B .拦网改变排球运动方向C .踢出的足球能继续飞行D .蹬车在公路上疾驰3.你在使用钢笔答题时,笔中墨水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A.密度B.质量C.重力D.体积4.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驾驶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5.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1 N,0B.1N,2N C.2N,1N D.1N,1N6.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D.密度大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一定大7.2009年5月7日晚上,在杭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引起社会的反响。
三位青年在杭州文二西路上飙车,撞死过斑马线的行人,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是一起由于汽车严重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
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汽车受到重力C.汽车具有内能D.汽车具有惯性8.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
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C.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D.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9.将一半径为R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2R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1e653684868762cbaed523.png)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容器的最大B.乙容器的最大C.丙容器的最大D.一样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A.几十克B.几千克D.几十毫克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A.失去了惯性C.不受力的作用D.惯性大于阻力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1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V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C.铁轨铺在枕木上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10.滑雪运动员从ft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A.机械能增加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机械能不变11.小明沿水平方向用 80 牛的力,将重 50 牛的球沿水平方向推出,球在地面上滚过10 米后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是( )深处向更深处下潜时,所受到水的浮力将。
中考物理力学经典题型(附有答案)
![中考物理力学经典题型(附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a60df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e.png)
中考物理力学经典题型(附有答案)A. 两种情况下,大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 绳的拉力与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 甲物块比乙物块的密度小D. 乙物块的质量比甲物块小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物体A、B叠在一起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连在物体B上的轻绳通过定滑轮与空箱C相连,箱内放有一小球与箱内壁右侧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A、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M,小球的质量为m0,物体B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滑轮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桌面受到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2μmgD. 桌面受到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M+m0)g3.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在只受摩擦力和支持力一对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D.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4.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当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向右运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N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见表格: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N 17 18 19 20 21水平拉力F/N) 5.1 5.4 5.7 6.0 6.3根据表格数据,你能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1.C2.D3.C4.(1)5.3; 5.1;(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2b0cd7ad02de80d4d840ec.png)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一、力学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答案】B【解析】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减小,所以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A不合题意;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是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B符合题意;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不合题意;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D不合题意,故选B.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答案】 C【解析】【解答】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D符合题意。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4e19b483c4bb4cf6ecd16d.png)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一、力学1.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A.压弯锯条B.拉长橡皮筋C.被挤压的皮球D.捏扁的橡皮泥【答案】D【解析】A、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B、拉开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C、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D、捏扁的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符合题意.故选D.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1e5099a76e58fafbb00368.png)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一、力学1.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详解】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故选C.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348fcfa8956bec0875e35e.png)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如右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 )A. η甲=η乙B. η甲<η乙C. η甲>η乙D. 无法比较2.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在相等的水平力F作用下移动相等的距离s,那么,力F对两物体所做的功( )A. 甲较多B. 乙较多C. 相等D. 无法确定3.下列生活实例中,对图片描述正确的有( )A. 甲图: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从刚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机械能守恒B. 乙图:铁锁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 丙图:人造地球卫星由于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D. 丁图: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当物体C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
已知C是体积为1dm3、重为80N的实心物体,D是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 的正方体,OA:OB=2: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g=10N/kg),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A. 物体C的密度为8×103kg/m3B. 杠杆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70NC. 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D. 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2×103Pa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 ,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所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v0A. 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 F0=2fC. t1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D. v= 12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为3:2,将甲球浸没在液体A中,乙球浸没在液体B中,A、B 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4,则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A. 6:5B. 5:6C. 8:15D. 15:87.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A. 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B. 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C. 物块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D.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8.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A. 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 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 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 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9.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B.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C.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D. 船闸不是连通器10.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B. 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D.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11.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A. 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前6s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共2题;共6分)12.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所用时间t=30s。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3a544279563c1ec5da71cf.png)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正常初中男生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是A.6N B.60N C.600N D.6000N【答案】C【解析】中学生男生的质量一般在6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600N;故初中男生在6010/600G mg kg N kg N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最接近600N;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0ac3917f1922791688e85f.png)
A. F3 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B. F4 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且等于 F1
C. F2 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 F1 和 F3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1=F3
【答案】D
【解析】【解答】分析 4 个力的如图所示:
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 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 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 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 为 m 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mg
B. 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
衡力
C.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
13.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 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 G B.等于 G C.小于 G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 体的重,故 A 正确。 选 A。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05de148d7c1c709a14559.png)
D.L甲=L丙L乙>L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
故选B.
2.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答案】B
【解析】【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G=mg=50kg×10N/kg=500N,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速度约1.4m/s,B符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约1g/cm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先估计人的质量,再根据G=mg求出重力后判断;B、根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分析判断;C、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分析判断;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3.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1)当F竖直向下时,G F N,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F合 N G F,方向竖直向上;(2)当F竖直向上时,G N F,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F合 G N F,方向竖直向下;故选D.
1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CD上静止,CE为水平面,O表示物体A的重心。图中OB1∥CD、OB2⊥CE、OB3⊥CD、OB4∥CE,能正确表示物体A所受重力方向的是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0f4aca2b160b4e767fcfdd.png)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力学1.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 F的方向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
故选A。
2.2018年5月21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馆开幕。
关于羽毛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B.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C. 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阻力的作用D. 击球后,羽毛球离开球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 A【解析】【解答】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和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不符合题意。
C.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不再受推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因此,羽毛球离开球拍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向前运动。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3.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解答】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D.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D不符合题意;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8c02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8.png)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题1:题目:一力学家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10牛的水平力。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0=5a,解得a=2m/s²。
题2:题目:一个物体质量为2千克,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重力为20牛的作用力,求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20=2g,解得g=10m/s²。
题3:题目:一根木棒在1秒内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到6m/s。
求该木棒的平均加速度。
解析: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6-0)/1=6m/s²。
题4:题目: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踩下刹车,并使汽车在2秒内停下来。
求汽车的减速度。
解析: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0-20)/2=-10m/s²。
由于减速度是指向相反方向的,所以答案为-10m/s²。
题5:题目:一个小球以4m/s的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变为12m/s。
求小球的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12-4)/2=4m/s²。
题6:题目:一力学家测量的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20牛的水平力。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20=10a,解得a=2m/s²。
题7:题目:一辆汽车质量为1200千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2000牛的水平力推动。
求汽车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完整版)八年级的物理力学典型例题.docx
![(完整版)八年级的物理力学典型例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680027c89eb172dec63b763.png)
液体压强典例例 1 小华制成如图 5 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
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B、瓶的重力作用C、水的浮力作用支持力D、大气压的作用【解题思路】瓶内高于水面的水与瓶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无关,可排除A、 B。
瓶内装满水瓶子倒放在盆景中后,是大气压的作用,与浮力无关。
【点评】只所以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是由于瓶外大气压比瓶内上面的空气气压大。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原理;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能力。
难度较小。
例 2 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 5 所示,进表明液体压强()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图 5【解题思路】由图示可知,小孔距水面越远,孔中喷出的水流越远,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 A【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理解水从孔中喷出的越远,液体压强越大,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中等。
例 3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 A 和B 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p水>p 酒精 ) ,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 2 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以及 A 和B 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A、 F B的关系是A.P甲<P 乙F A<F B。
B.P甲=P 乙FA>FB。
C.P甲=P 乙FA<FB。
D .P甲= P乙F A= FB。
例 4 如图 1 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 < F < ,甲乙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图 1A .一样大B .乙的最小C .丙的最小D . 甲的最小例 5 右图为小明发明的给鸡喂水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 .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 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 .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 .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例 6 内都装有水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放在面积足够大的水平桌面中间位置上。
(完整)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完整)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cbc9a5524de518964b7d5c.png)
1..如图22所示装置,杠杆O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 ∶AB =1∶2。
当在杠杆A 点挂一质量为300kg 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杠杆B 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 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杠杆B 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2。
已知N 1∶N 2=3∶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 ,杠杆OB 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g 取10N/kg 。
求: (1)拉力T 1; (2)动滑轮的重力G 。
39.解:(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 甲×OA =T 1×OB (G 甲+G 乙)×OA =T 2×OB 又知OA ∶AB = 1∶2 所以OA ∶OB = 1∶3N 300010N/kg kg 300=⨯==g m G 甲甲 N 600N/kg 10kg 60=⨯==g m G 乙乙N 0001N 0300311=⨯==甲G OB OA T N 2001N 036031)(2=⨯=+=乙甲G G OB OA T (1分)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T 动1=G +2F 1,T 动2=G +2F 2 又T 动1=T 1,T 动2=T 2所以:G G G T F 21N 5002N 1000211-=-=-= (1分) G G G T F 21N 6002N 1200222-=-=-= (1分)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F 人1+ N 1, =G 人, F 人2+N 2, =G 人因为F 人1=F 1,F 人2=F 2,N 1=N 1, ,N 2=N 2, 且G 人=600N所以:图22BAO甲甲 乙 图1OBA G 甲+ G 乙 T 2OBA G 甲T 1乙 G T 动2 2F 2 GT 动1 2F 1G 人 F 人1F 人2G 人 图3 甲 乙N 1=G 人-F 1=600N -)21N 500(G -=G 21N 100+(1分)N 2=G 人-F 2=600N -)21N 600(G -=G 21(1分)又知N 1∶N 2=3∶1即132121N 10021=+=G G N N 解得G =100N2.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45e172aef8941ea76e05cb.png)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如右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甲=η乙B.η甲<η乙C.η甲>η乙D.无法比较A.η2.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在相等的水平力F作用下移动相等的距离s,那么,力F对两物体所做的功()A.甲较多B.乙较多C.相等D.无法确定3.下列生活实例中,对图片描述正确的有()A.甲图: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从刚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机械能守恒B.乙图:铁锁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丙图:人造地球卫星由于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D.丁图: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当物体C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
已知C是体积为1dm3、重为80N的实心物体,D是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 的正方体,OA:OB=2: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g=10N/kg),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A.物体C的密度为8×103kg/m3B.杠杆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70NC.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D.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2×130Pa1/16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所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F0=2fC.t1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D.v= 1 2v0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为3:2,将甲球浸没在液体A中,乙球浸没在液体B中,A、B 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4,则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A.6:5B.:56C.:815D.1:587.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A.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B.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C.物块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4m38.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30kg/m3)则该木块()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9.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2/16A.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B.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C.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D.船闸不是连通器10.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B.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11.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前6s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3/16二、填空题(共2题;共6分)12.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所用时间t=30s。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3a2f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0.png)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及解析
1.已知小车从A点出发,行驶若干距离并回到A点。
若小车的总行程
距离为2d,求小车运动的速度v
答案:$v=\frac{2d}{T}$
解析:小车运动的速度v=运动距离/运动时间,由题意可知小车的
总行程距离为2d,因此v=2d/T,其中T为小车从A点出发,行驶若干
距离并回到A点的时间。
2.一枚圆柱形螺母在拧紧和松开的过程中,长度的变化为4厘米,求
螺母的半径r
答案:$r=\frac{2\pi(4)}{360°}$
解析:圆柱形螺母拧紧或松开时,长度发生变化,而半径不变,因此
半径的变化为零,即r=4厘米÷360°=2π(4)/360°。
3.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判断物体的速度变化,应使用什么量来表示?
答案: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的量,它反映了物体运
动的变化率,是力和运动的量化描述。
它的物理量符号为a,单位是m/s2。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含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dea35e7f1922791788e848.png)
F3=F4;据此分析可知:F1 与 F4 大小相等。故 A、B 正确; 在竖直方向上 P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 和平行于斜面的摩擦力 f,竖直向上的拉力 F2,根据 二力平衡可知 F2=G+f,故 D 正确,C 错误; 故选 C
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最接近 600N;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点睛】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
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下列实验不能在太空舱中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 )
A. 测量平均速度
B. 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C.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作用力相同,故压缩量相同,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图甲虽然看上去只有一个拉力,实际上另一个拉力是墙,所以与丙的作用效果相
同,同理,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
6.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作用
A. F1 与 F4 大小相等 C. F2 与 G 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C
B. F3 与 F4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G 与 f 之和与 F2 大小相等
【解析】【解答】金属块 P 沿竖直墙壁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金属块受到的应该是平衡
力。
水平向右的力 F1 压着金属块,即墙壁受到 P 的压力为 F3 , 所以 F1=F3; 金属块 P 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为和竖直墙壁对金属块 P 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
D. 驱蚊器工作 10h 消耗电能为 0.02kW•h
【答案】B
【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 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56142c783e0912a2162ac2.png)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CD上静止,CE为水平面,O表示物体A的重心。
图中OB1∥CD、OB2⊥CE、OB3⊥CD、OB4∥CE,能正确表示物体A所受重力方向的是A.OB1B.OB2C.OB3D.OB4【答案】B【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即竖直向下,故OB2是重力的方向.故选:B.【点睛】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规则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形物体等)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2.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
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解答】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 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答案】 D【解析】【解答】A、牙膏盒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A不符合题意;B、回形针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B不符合题意;C、钩码的质量已知,当挂在橡皮筋上时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在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即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此装置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4.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解答】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D.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D不符合题意;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fcd9b6910ef12d2af9e7c2.png)
约为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
C、标准大气压约 1×105Pa,故 C 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跳动 100 次的时间在
左
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
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力学
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
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
B.重力和手的拉力
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
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答案】D
【解析】
对于水桶来说,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对水桶竖直向上的拉力,手
没有接触桶,所以桶没有受到手的拉力,故应选 D.
12.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 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详解】 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A 正确;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 B 正确; 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 C 错 误;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 D 正确. 故选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甲容器的最大
B.乙容器的最大
C.丙容器的最大
D.一样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
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失去了惯性
B.具有惯性
C.不受力的作用
D.惯性大于阻力
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
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
10.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
A.机械能增加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机械能不变
11.小明沿水平方向用80牛的力,将重50牛的球沿水平方向推出,球在地面上滚过10米后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是( )
A.800焦
B.500焦
C.1300焦
D.0焦
1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适当增加滑轮的个数,可以更加省力,这时( )
A.机械效率增大
B.机械效率减小
C.机械效率不变
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5mi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0.5h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m。
在第二分钟时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14.缝纫机皮带如果打滑,只要在皮带上擦一些松香或将皮带加紧一些,这样就不打滑了。
其道理:前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位同学用98牛的力向下按轻质杠杆的一端,把另一端的物体举高了0.4米,如果下降的高度是1.6米,则人对杠杆做了___________功(不计摩擦)
16.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到的物理知识
___________。
17.海洋是个极有开发潜力的资源宝库。
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常常需要潜入到海洋的深处去,潜水艇是人类研究海洋的重要设备,它的上浮和下潜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的,当潜水艇潜到水下500m深处时,它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当潜水艇继续从500m深处向更深处下潜时,所受到水的浮力将___________。
18.人干体力活的时候,很讲究巧用力,这个“巧”字说明:人用力的时候,必须注意施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选择。
19.动物的一些器官生长非常特别,这与它们的生存方式、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例如: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脚掌宽而大,是为了在沙漠中行走时___________对沙子的压强;有“森林医生”之称的啄木鸟,嘴尖而细长,是为了捉虫时___________对木的压强。
20.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N。
21.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如果飞行中的铅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消失,那么铅球将做___________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8分)
22.(6分)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
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
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ρB=___________。
23.(10分)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___________的原因。
24、(6分)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四、综合题(共3小题,17分)
26.(5分)一正方体质量为6kg,边长为10cm,放置在水平地板上,在10N的水平拉力下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此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两个问题,并做出解答。
(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