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难题[1]
物理初二难题及答案
![物理初二难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2ef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e.png)
物理初二难题及答案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
然而,初二的物理学习难度开始逐渐增加,许多同学也会遇到难题。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物理初二难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难题:如何正确理解加速度和速度?在初二物理学习中,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但由于它们的概念相似,很多同学会在理解上产生混淆。
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或减少的大小,而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路程发生的变化。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从1m/s增加到3m/s,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就是1m/s2。
因此,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相互关联但不同的概念。
第二难题:如何正确解决力学问题?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学习力学时,我们需要理解物体的质量、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等概念。
此外,当面对力学问题时,我们需要正确理解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并根据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举个例子,当有一个重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面上浮动时,我们需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三难题:如何正确理解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初二物理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包括杠杆、轮轴、斜面和滑轮等几种类型,通过对这些机械进行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规律。
然而,在理解简单机械时,我们需要注意它们运作的原理和特点,并且要仔细分析每一道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个杠杆问题时,我们需要计算力臂和力矩的大小,并根据条件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以上就是物理初二难题及其答案的介绍。
当然,要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大家在学习中加强实践和思考,并且要多做例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这门学科。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6d3f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4.png)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15道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a = F/m = 10N / 2kg = 5m/s^2。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5N的竖直向下的重力,求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解答: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时垂直于地面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所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 = F/m = 5N / 0.5kg = 10m/s^2。
3. 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向右运动时受到一个10N的水平拉力和一个8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合外力等于水平拉力减去水平推力,即F = 10N - 8N = 2N。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a = F/m = 2N / 4kg = 0.5m/s^2。
4.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斜面上受到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力为10N的重力和一个沿斜面方向的力为4N,斜面的倾角为30度,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首先将斜面上的力分解为与斜面垂直方向的力和沿斜面方向的力,即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F1 = mg * sinθ,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F2 = mg * cosθ。
其中,m = 2kg,g = 9.8m/s^2,θ = 30°。
所以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F2 = 2kg * 9.8m/s^2 * cos(30°) ≈ 16.96N。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沿斜面方向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即a = F2/m = 16.96N / 2kg ≈ 8.48m/s^2。
5. 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向左运动时受到一个3N的水平拉力和一个5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外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合外力等于水平推力减去水平拉力,即F = 5N - 3N = 2N。
八年级物理难题
![八年级物理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7631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a.png)
八年级物理难题一、浮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体积为80cm³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³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1)物块所受浮力。
(2)物块的密度。
(g = 10N/kg)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
水的密度公式,公式。
则物块所受浮力公式。
(2)因为物块漂浮,所以公式,即公式,公式。
物块的体积公式。
根据密度公式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公式。
2. 题目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³的物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求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公式)解析首先计算物块的密度公式。
因为水的密度公式,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时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公式,物块的重力公式,所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公式。
二、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20cm。
A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求:(1)A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将A、B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h后,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和公式的大小关系。
(公式,公式)解析(1)A的边长公式,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公式。
已知公式,则公式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设截去相同高度公式。
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计算公式。
把公式,公式,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因为公式,公式,所以公式。
2. 题目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10⁻²m²。
在容器中装入0.8kg 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公式,公式)解析(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酒精的总重力。
容器的重力公式。
酒精的重力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三、光学相关难题1. 题目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转过1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少度?解析当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夹角为0°。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0982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f.png)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初中物理力学例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施加一个10N的水平力。
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由于力和质量已知,将其代入方程可以求得加速度。
所以a = F / m = 10N / 5kg = 2m/s²。
2. 一个弹簧常数为200N/m的弹簧拉伸10cm后,求弹簧所受的弹力。
解答:根据胡克定律F = kx,其中F是弹簧所受的弹力,k是弹簧的弹簧常数,x是弹簧的伸长量。
由于弹簧常数和伸长量已知,将其代入方程可以求得弹力。
所以F = 200N/m × 0.1m = 20N。
3.一个物体以2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5s后速度变为8m/s。
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 = (vf - vi) / t,其中a是物体的加速度,vf是物体的最终速度,vi是物体的初始速度,t是时间间隔。
由于初始速度、最终速度和时间间隔已知,将其代入方程可以求得加速度。
所以 a = (8m/s - 2m/s) / 5s = 1.2m/s²。
4.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水平地撞击到静止的墙壁,反弹后以8m/s的速度反向运动。
求撞击过程中墙壁对物体的平均力。
解答:由于撞击过程中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需要用动量定理来求解。
根据动量定理FΔt = Δmv,其中F是力,Δt是撞击时间,Δm是物体的质量变化量,v是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由于质量变化量为零(质量不变),而速度变化量已知,可以求得撞击时间。
所以Δt = Δmv / F = (2kg × (8m/s - (-10m/s))) / (8m/s) = 9.5s。
由于撞击过程是瞬间发生的,可以认为撞击时间非常短,近似为0。
因此,墙壁对物体的平均力可以近似为墙壁对物体的瞬时力,即F = Δmv / Δt = 2kg × (8m/s - (-10m/s)) / 0s = ∞(无穷大)。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1)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b60340283d049649b6658fc.png)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1)一、力学1.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2.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
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解答】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c2d930cfc789eb172dc8d8.png)
1.将金属球A和B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手提测力计使两金属球没入水中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
已知金属球A的密度为ρA,金属球B的密度为ρB,且ρA大于ρ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球A的体积大于金属球B的体积B.金属球A受到的浮力大于金属球B受到的浮力C.金属球A的质量大于金属球B的质量D.金属球A的质量小于金属球B的质量2.0.5kg的平底空水桶内,装入15kg的水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3100Pa。
小刚用细线拴着体积为4×10-3m3密度为3×103kg/m3的金属球。
当手提细线使金属球浸没在桶内的水中时,水面升高了5cm,如图乙所示。
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800paB.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500paC.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5500 paD.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3900 pa3.圆筒形玻璃筒的内底面积为200cm2,内部装有水。
在木块上压一个质量为0.4kg的金属块后放在水中,二者漂浮,如图所示。
此时水对玻璃筒底的压强为p1。
当把金属块拿去后,木块独自的在水中且漂浮,此时水对玻璃筒底的压强为p2,g取10N/kg,则p1与p2之差是pa。
4. 小明利用量筒来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他首先在量筒内放入了40毫升,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
然后将一木块放入量筒内的酒精中静止后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此时量筒的示数为50毫升;他又将一小石块轻轻的放在木块上,木块仍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量筒的示数为80毫升;最后他将这一小石块轻轻的放入量筒中,静止后量筒的示数为70毫升。
则这一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5.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
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ρ水。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348fcfa8956bec0875e35e.png)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带解析)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如右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 )A. η甲=η乙B. η甲<η乙C. η甲>η乙D. 无法比较2.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在相等的水平力F作用下移动相等的距离s,那么,力F对两物体所做的功( )A. 甲较多B. 乙较多C. 相等D. 无法确定3.下列生活实例中,对图片描述正确的有( )A. 甲图: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从刚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机械能守恒B. 乙图:铁锁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 丙图:人造地球卫星由于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D. 丁图: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当物体C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
已知C是体积为1dm3、重为80N的实心物体,D是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 的正方体,OA:OB=2: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g=10N/kg),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A. 物体C的密度为8×103kg/m3B. 杠杆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70NC. 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D. 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2×103Pa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 ,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所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v0A. 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 F0=2fC. t1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D. v= 12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为3:2,将甲球浸没在液体A中,乙球浸没在液体B中,A、B 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4,则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A. 6:5B. 5:6C. 8:15D. 15:87.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A. 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B. 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C. 物块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D.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8.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A. 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 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 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 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9.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B.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C.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D. 船闸不是连通器10.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B. 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D.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11.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A. 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前6s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共2题;共6分)12.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所用时间t=30s。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有答案初中力学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有答案初中力学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8b68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4.png)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有答案初中力学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以下就是十道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的试题及答案:1. 两辆车,一辆质量为800 kg,另一辆质量为1200 kg,同时由静止开始加速行驶。
经过10秒后,两辆车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设两辆车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有800a1=1200a2、所以a1/a2=3/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两辆车的速度分别为v1=3a1t和v2=2a2t,所以v1/v2=3/2、因此,两辆车的速度之比是3/22. 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受到一个作用力5 N,其初速度为3m/s。
经过2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所以a=F/m=5/0.5=10 m/s^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物体的速度为v=10×2=20 m/s。
所以物体的速度是20 m/s。
3. 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以15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受到一个作用力10 N向左运动,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所以a=F/m=10/1=10 m/s^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为v=10×5=50 m/s。
由于物体向左运动,所以速度为-50 m/s。
所以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是-50 m/s。
4.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一个作用力20 N,其初速度为4m/s。
经过3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所以a=F/m=20/2=10 m/s^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物体的速度为v=10×3=30 m/s。
所以物体的速度是30 m/s。
5. 一辆质量为1000 kg的汽车,保持匀速行驶,需受到1000 N的驱动力和300 N的阻力。
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其加速度为0。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154c5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e.png)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一、摩擦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30N 的拉力作用时,物体静止不动。
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为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0N,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也为30N。
2. 题目: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将拉力增大到15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g = 10N/kg)解析:根据G = mg求出物体的重力G=5kg×10N/kg = 50N。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f = F = 10N。
当拉力增大到15N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是10N。
因为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二、压力与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正方体木块,边长为10cm,重为6N,放在面积为1m²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首先求木块的底面积S =(10cm)²=100cm² = 0.01m²。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F = G = 6N。
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得p = 6N/0.01m²=600Pa。
这里要注意受力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而不是桌面的面积,因为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
2. 题目: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
A的底面积为100cm²,高为10cm;B的底面积为50cm²,高为5cm。
A的密度为2g/cm³,B的密度为3g/cm³。
求:(1)A对B的压强;(2)B对地面的压强。
初中物理力学的例题
![初中物理力学的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23d2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e.png)
初中物理力学的例题?答:当然,以下是10道初中物理力学的例题:1.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6m/s²,方向竖直向上。
则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为多少牛顿?(g取10m/s²)2.一根弹簧原长为10cm,在弹性限度内用5N的力拉它,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
如果用10N的力拉它,则弹簧的长度会变为多少?3.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20N的水平推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推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N?4.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2000N,求汽车的牵引力。
5.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1)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2)若物体速度增大为0.4m/s并匀速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3)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g=10N/kg)6.用20N的力把重为8N的物体紧紧地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N?7.一块砖重24N,三边长分别为20cm,10cm,5cm.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最大压强是多少?8.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4.6N,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如果铁块一半浸没在酒精中,则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N?(ρ铁=7.9×10³kg/m³,g=10N/kg,ρ酒精=0.8×10³kg/m³)9.用一根绳子拉着一个物体在光滑的足够长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物体将做什么运动?为什么?10.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受到的水平力向左,大小为20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g取10N/kg)答案:以下是上述10道初中物理力学例题的答案:1.答案:530N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_{N} - mg = ma$,其中$F_{N}$是支持力,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a$是加速度。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难题[1](可编辑修改版)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难题[1](可编辑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8f3fbb2f60ddccdb38a073.pn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甲
G 甲×OA=T1×OB
(G 甲+G 乙)×OA=T2×OB
又知 OA∶AB = 1∶2
所以 OA∶OB = 1∶3
图 22
G甲 m甲g 300kg 10N/kg 3000N T1
B G乙 m乙g 60kg 10N/kg 600N
AO
T2 B
AO
T1
OA OB
G甲
1 3
G
G
F1
T1
G 2
1000N 2
G
500N
1 2
G
F2
T2
G 2
1200N 2
G
600N
1 2
G
(1 分) (1 分)
甲人 乙人 图3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3 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 人 1+ N1, =G 人, F 人 2+N2, =G 人 因为 F 人 1=F 1,F 人 2=F 2,N1=N1, ,N2=N2, 且 G 人=600N 所以:
1
T 动1 T 动2
G
G
2F1 2F2 甲乙
图2
N
1=G
人-F
1=600N-
(500N
1 2
G)
=100N
1 2
G
(1
分)
N
2=G
人-F
2=600N-
(600N
1 2
G)
=
1 2
G
(1 分)
又知 N 1∶N 2=3∶1
即
N1
100N
1G 2
3
N2
1 G
1
2
解得 G=100N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难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2cd323ad51f01dc381f140.png)
圆满版初中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难题初中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卷面分值12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20 分)1、以以以下列图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 为支点,物体 A 是边长为0.1m 的正立方体。
当杠杆右侧挂一个物体 B 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 A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若物体 B 向右搬动 1 小格,物体 A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00Pa,则物体 B 重_________N。
2、甲静止在水平川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510 Pa。
有一轻质杠杆AB,支点为O,且OA:OB=5:3。
将甲挂在杠杆的 B端,在 A端体乙时,杠杆以以以下列图在水平川点平衡,此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 105Pa。
当在杠杆 A 端改挂质量为 _________kg 的物体时,金属块甲对地面的压力恰巧为零。
3、轻质硬杆AB 长 75cm,用长短不同样样的线把边长为 10cm 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 1dm 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 AB 两端。
在距 A 点 30cm 处的 O 点支起 AB 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 AB 处于水平均衡。
将乙淹没在水中后,杆 AB 仍平衡,以以以下列图。
此时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改变了 _________Pa。
(取g=10N/kg)4、以以以下列图,质量是 2kg 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400cm2,放在水平川面上,桶内装有50cm 深、体积是 30dm3的水。
小萍同学用竖直向上的力 F 提水桶,可是没有提起来。
这时,若是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F=_________N。
( g=10N/kg)5、以以以下列图,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 A 和物体 B。
当提升物体 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 F1;当提升物体B 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 F2。
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物体A 的质量为 90kg,物体 B 的质量为50kg。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较难)(有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较难)(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0f4d3a1c7aa00b52acbd9.png)
1.超高压水刀是一种新技术产品,一般由水泵、射流发生装置、工作机构等组成.它将普通水经过多级增压后,通过一个极细的喷嘴喷出一道高速“水箭”,可以对坚硬物体实施切割,如图所示.某超高压水刀喷嘴横截面积S=5×10﹣8m2,喷水速度v=800m/s,高速“水箭”对该切割面的压强p=300MPa.已知水泵电机功率P=20kW,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1)水刀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2)高速“水箭”对切割面的压力;(3)每秒钟从喷嘴喷出的水的质量;(4)水刀的效率.2.质量为80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把货物和人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40kg,工人用力F1匀速拉绳,货箱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货箱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运送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20kg,工人用力F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2,货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货箱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2.N1与N2之比为4:5(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g取10N/kg)求:(1)货箱和动滑轮的总质量m(2)功率P2(3)机械效率η1.3.下图是某养鱼专业户设置在鱼池中央的增氧机,它由三个浮球和连杆把电动潜水泵固定在一起构成,整个设备总质量为300kg,潜水泵额定电功率为3kW.增氧机不工作时,浮球有一半露出水面.增氧机工作时,即潜水泵抽水,每5min可将1.44×104kg水送到5m高的空中让其自由下落,从而达到增氧目的.(1)连杆和水泵的体积不计,每个浮球的体积是多少?(2)增氧机正常工作时,其效率为多少?(3)增氧机工作时,试分析浮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有何变化.(不计算,只作答)4.有一种用于清理河道、港口泥砂的抽砂船.工作时,用高压水枪喷射出的水柱将细砂冲起,再利用水泵将细砂抽取通过管道输送到目的地,下面是某型号抽砂船的有关参数.(设湿砂的平均密度为2.0×103 kg/m3,g取10N/kg)(1)该抽砂船在非工作状态下,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2)高压水枪水压为3×107Pa,水枪喷嘴的面积为5× 10-6 m2,若不考虑水从喷嘴喷出时横截面积的变化,高压水流产生的压力为多少?(3)若某一次抽砂的高度是12m,抽砂船的工作效率为 80%,则抽砂船实际消耗的功率为多少?5.有一种气压保温瓶其结构如图所示.用手压下按压器,气室上方小孔被堵住,在瓶内气体压强作用下,水经出水管流出.按压器面积为8cm2,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10cm.(压缩弹簧的平均弹力为1牛,p0=1.01×105帕,g=10牛/千克,按压器所受重力忽略不计):(1)简述气压保温瓶的工作原理.(2)要将水压出管口,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至少要多大?(3)在按压器上至少要加多大的压力?6.如图所示,是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当水箱中水深达到1.2m时,浮子A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放水,此时浮子A有13体积露出水面(浮子A只能沿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1.2×105Pa,管口横截面积为2.5cm2,贮水箱底面积为0.8m2,浮子A重10N.求:(1)贮水箱能装多少千克的水?(2)浮子A的体积应多大?7.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A 、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如图), 总重为4N , A 底部与浮子B 用细绳相连。
初三物理难题
![初三物理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b49af004a1b0717fd5dd62.png)
初三物理难题【例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A. F大小不变,但F<GB. F大小不变,但F>GC. F逐渐减小,但F>GD. F逐渐增大,但F<G【解析】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又∵G不变,∴F也不变∵AF始终大于BE,∴F<G【反思】【例题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
【解析】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
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
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
答案:C。
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
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
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这样教的。
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1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么会是2F=G物等问题。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808df0482fb4daa48d4ba8.png)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一、单选题1.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 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C. 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D.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的厚度2.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
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
现有以下判断:(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其中正确的是 ()A. (1)(3)B. (1)(4)C. (2)(3)D. (2)(4)3. 如图甲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A. 20 m/sB. 25 m/sC. 30 m/sD. 40 m/s4. 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水到达乙地后再逆水返回甲地,所需的时间为t1,若轮船牵引力不变,则它在静水中同样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2与t1的关系是( ).A. t1>t2B. t1=t2C. t1<t2D. 不能确定第1页共24页5.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
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
则A. 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B.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 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6. 某电热器标有“220V1500W”字样,它两端不超过额定电压时的I—U图像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较难)(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较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9bf54a3c1ec5da50e270ab.png)
1.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旋紧,锅盖与锅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不会漏气。
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套着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有水、食物),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会把限压阀顶起来,蒸气即可从排气孔排出锅外,这样就不会因为锅内压强过大而造成爆炸,以确保安全,如图所示。
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50.4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
求:(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1×105Pa)(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2)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2.有一种厕所便桶水箱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略去了向水箱中注水的装置),出水口上的橡胶盖是空心的.放水时橡胶盖浮起,水从出水口流出,随着水的流出,水面降低,直到橡胶盖盖住出水口,放水过程结束.注水过程中和注满水后,橡胶盖都盖住出水口,盖紧时橡胶盖上表面与池底相平.若水箱内水面高h是20cm,空心橡胶盖的面积是70cm2,橡胶盖和连杆的总质量为100g,总体积是150cm3,橡胶盖内部空心体积为40cm3,固定轴到尼龙绳头的距离OB是25cm,手柄左端到固定轴的距离AO是15cm(AB杆和尼龙绳的质量不计),试求:(g取10N/kg).(1)橡胶盖盖紧时,水对橡胶盖的压力是多少?(2)根据图中数据,试求出手作用在手柄上的力至少为多大时,能把橡胶盖提起?(3)这种装置的一个重要缺点是,每次冲便桶都要用掉一箱水.为节约用水,请你对橡胶盖做些改造,使得按下手柄时橡胶盖抬起放水,放开手柄后橡胶盖能立即盖上出水口,停止放水.请通过计算得出具体数据.3.如图所示,正方体合金块A的边长为0.2m,把它挂在以O为支点的轻质杠杆的M点处,在A的下方放置一个同种材料制成的边长为0.1m的立方体B,物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OM:ON=1:3.一个重为640N的人在杠杆的N点通过定滑轮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A对B的压强为1.4×104Pa,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45×104Pa;若人用力F2=80N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p.已知人单独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g取10N/kg)求:(1)力F1的大小;(2)合金块的密度;(3)压强p的大小.4.如图是锅炉上的保险阀,当门受到的蒸汽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阀门被顶开,蒸汽跑出一部分,使锅炉内的蒸汽压强减小,已知杠杆重可以忽略不计,OA与AB长度的比值为1:3,阀门的面积是3cm2,要保持锅炉内、外气体的压强差是1.2×105Pa,试求应将质量为多大的生物挂在杠杆的B点?(g取10N/kg)5.如图甲是一个空水池,底部的排水口已用塞子塞住,放水至虚线处.(1)现将一质量为60g,体积为750ml的空心密闭瓶放入水中,试计算该瓶静止后所受的浮力;(2)如用弹簧测力计向上逐渐用力拉塞子,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时,塞子恰好被拔出.如用(1)中所用的空心密闭塑料瓶代替弹簧测力计,同样使池中水位达到相同位置时恰好将塞子拔出,如图丙,试计算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大时能把塞子拔出.(g=10N/kg)6.某单位设计的一种供牲畜饮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02bc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3.png)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
在初中物理学教学中,力学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针对初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些经典例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
例题一:弹簧的弹性系数问题描述:已知一个弹簧吊在竖直方向上,挂上2千克的物体,弹簧拉长了4厘米,现在再挂上3千克的物体,弹簧拉长了6厘米,求这个弹簧的弹性系数。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弹簧的弹性系数(弹簧常数)用符号k表示。
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弹簧的拉长量成正比,即 F = -kx (其中负号表示弹簧受力的方向与拉长方向相反)。
根据题目描述,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1.2kg 物体时:2g = k * 0.04m2.3kg 物体时:3g = k * 0.06m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²。
解方程组可得到k ≈ 250 N/m。
例题二:斜面上的物体问题描述:如图,一个物体质量为m,放在倾斜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角度θ、斜面长度L,物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请求物体受力情况及摩擦力大小。
解析:物体放在斜面上,其只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其中支持力垂直于斜面,摩擦力与支持力垂直。
根据受力分析可得到以下公式:1.沿斜面方向:mgsinθ = f (mgsinθ表示物体在斜面上的分力,f表示斜面上的摩擦力)2.垂直斜面方向:mgcosθ = N (mgcosθ表示物体的重力分力,N表示支持力)根据以上方程,可以解得摩擦力f = mgsinθ,支持力N = mgcosθ。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些经典例题解析,通过这些例题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物理力学的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
初二物理力学难题
![初二物理力学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bdff32d15abe23492f4d22.png)
1.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力F1、F2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F1、F2及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乙、丙所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向.(选填“左”或“右”)2.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一块冰,冰块的下表面与杯底接触,水面正好与杯口相齐,关于当冰融化时是否有水溢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会溢出B.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不会溢出C.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会溢出D.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不会溢出3.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ρ1<ρ2B.F1=F2,ρ1<ρ2C.F1<F2,ρ1>ρ2D.F1<F2,ρ1<ρ24.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 6 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小球A的质量为32gB.小球B的质量为8gC.ρ1与ρ2之比为2:3D.ρ1与ρ2之比为24:255.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00Pa;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3,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6.有两块相同的木块,其密度为0.6×103 kg/m3,它们所受的重力大小用G表示,G1、G2表示密度都为3.0×103kg/m3的金属块所受的重力大小.如图所示,当重为G1的金属块放在水面上的木块上时,木块全部浸没水中,且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当重为G2的金属块放在另一块木块上时,木块与金属块G2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则G1:G2=7.如图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岸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W.8.如图甲示,重80N的物体在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改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0.5m(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5NB.拉力F2的功率为36WC.拉力F2的大小为90ND.拉力F2做的功为15J。
初中物理上册力学定律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含解析版)
![初中物理上册力学定律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1792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b.png)
初中物理上册力学定律重难点题型(举一
反三)(含解析版)
在初中物理上册中,力学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内容。
掌握力学定律的重难点题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力学定律重难点题型及其解析,供学生参考:
1. 牛顿第一定律题型
题目:
一个滑块以恒定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这是为什么?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因此,滑块以恒定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的原因是因为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题型
题目:
一个小车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如果将这个力增加一倍,小
车的加速度会如何变化?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因此,小
车的加速度会随着力的增加而增加。
3. 牛顿第三定律题型
题目:
悬挂着砝码的弹簧测力计,当用力把砝码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停
止时,弹簧测力计指示的力值是多少?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用力把砝码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停止时,砝码受到地球
吸引力,地球也受到与之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力。
因此,弹簧测力计
指示的力值等于砝码的重力。
以上是初中物理上册力学定律的一些重难点题型及其解析。
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有答案初中力学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有答案初中力学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9a63d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6.png)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有答案初中力学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
1.抛体运动中重力作用能量的变化规律是(A.增大B.减小C.不变)
A.增大
解析:由抛体运动定律可知,抛体运动中重力作用能量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抛体运动中重力作用能量的变化规律不是减小或者不变,而是增大。
2.在放射性物质(A.质量B.温度C.电荷)发射γ射线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物质的性质是
A.质量
解析:放射性物质通过释放出γ射线而达到自发放射的过程,这中过程释放能量的方式是改变放射性物质的质量,而不是温度或者电荷。
3.滑轮学定律说,在滑轮系统中,滑轮的机械能(A.增大B.减小C.不变)
B.减小
解析:滑轮学定律指出:在滑轮系统中,滑轮的机械能消耗时减小,而不是增大或者不变。
4.在一定时间内
A.增加
解析:力的积累有助于促进系统的平衡,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力的积累会增加系统的平衡性,而不是减小或者不变。
5.简单机械传动系统中转动惯量与(A.质量B.力矩C.转速)成正比
C.转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22所示装置,杠杆O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 ∶AB =1∶2。
当在杠杆A 点挂一质量为300kg 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杠杆B 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 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杠杆B 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 2。
已知N 1∶N 2=3∶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 ,杠杆OB 及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轴间摩擦忽略不计,g 取10N/kg 。
求: (1)拉力T 1; (2)动滑轮的重力G 。
39.解:
(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 甲×OA =T 1×OB (G 甲+G 乙)×OA =T 2×OB 又知OA ∶AB = 1∶2 所以OA ∶OB = 1∶3
N 300010N/kg kg 300=⨯==g m G 甲甲 N 600N/kg 10kg 60=⨯==g m G 乙乙
N 0001N 030031
1=⨯==甲G OB OA T N 2001N 03603
1)(2=⨯=+=乙甲G G OB OA T (1分)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T 动1=G +2F 1,T 动2=G +2F 2 又T 动1=T 1,T 动2=T 2
所以:
G G G T F 21N 5002N 1000211-=-=-= (1分) G G G T F 2
1N 6002N 1200222-=-=-= (1分)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 人1+ N 1, =
G 人, F 人2+N 2, =G 人
因为F 人1=F 1,F 人2=F 2,N 1=N 1, ,N 2=N 2, 且G 人=600N
所以:
图22
B
A
O
甲
甲 乙 图1
O
B
A G 甲+ G 乙 T 2
O
B
A G 甲
T 1
G T 动2 2F 2 G
T 动1 2F 1
G 人 F 人1
F 人2
G 人 图3 甲 乙
N 1=G 人-F 1=600N -)2
1N 500(G -=G 21
N 100+(1分)
N 2=G 人-F 2=600N -)21N 600(G -=G 2
1
(1分)
又知N 1∶N 2=3∶1
即132
121
N 10021=+=
G G N N 解得G =100N
2.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
第一次运送货
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工人用力F 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工人用力F 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 2,货箱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2, N 1与 N 2之比为2:3。
(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 取10N/kg)
求:(1)动滑轮重和力F 1的大小; (2)机械效率η1; (3) 功率P 2。
解:(1)第一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11F '-=人G N ①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11F F ='
4
11动
G G F +=
'
② 1分 第二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2
2F '-=人G N ③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22F F =' 4
22动
G G F +=
'
④ 1分
3
2
N N 21= ⑤
把数据分别带入以上5个式子,解得:300=动G N 1分 F 1=400N 1分 F 2=300N
(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图24
N 1
G 人 F 1´ N 2
G 人 F 2´
81.25%4J
4001300J
4h F h G W 111=⨯===
总有W η 1分 (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 ,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
s m s m v /4.0/1.042=⨯=' 1分 W s m N v F P 120/4.03002
22=⨯='= 1分 3、图 26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
配重A 受到的重力为1600N ,配重A 上方连有一根弹簧测力计D ,可以显示所受的拉力大小,但当它所受拉力在0~2500N 范围内时,其形变可以忽略不计。
B 是动滑轮,C 是定滑轮;杠杆EH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1:6.小阳受到的重力为700N ,他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 1,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A F ,配重A 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 显示受到的拉力1D F 为2.1×103
N ;小阳通过细绳在H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 2时,杠
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阳对地面的压力为F 2,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2A F ,配重A 上方的弹簧测力计D 显示受到的拉力2D F 为2.4×103
N.已知9:11:21=F F 。
(杠杆E H 、弹簧D 和
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不计绳和轴之间摩擦)。
求: (1)配重A 受到绳子的拉力为1A F ; (2动滑轮B 受到的重力G B ; (3)拉力为T 2.
38.(1)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物体A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11A A D F G F +=
22A A D F G F +=,
(以上两个式子共1分) 已知G A =1600N ,1D F 为2100N ,
2D F 为2400N ,所以可以求得N N N G F F A D A 5001600210011=-=-= (1分)
图26
F A1 A
G A F D1
F A2 A
G A
F D2
图2
甲
乙
(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11F T G '+'=人 22F T G '+'=人
因为11T T '与大小相等,11F F '与大小相等。
所以有
11T -=人G F 22T G F -=人,
已知9:11:21=F F ,
得:
2
1
911T G T G --=
人人 ① (1分) 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4甲、乙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
件:
OH T OE G F B A ⨯=⨯-11)2( ②
OH T OE G F B A ⨯=⨯-22)2( ③
(②和③共1分) 已知OE:OH=1:6.
N F A 5001=
N F A 8002=
(F A1
和F A2全解正确共1分) 解上面三式可得:G B =100N (1分)
(3)将G B =100N 代入③式,得T 2=250N. (1分)
图3
甲
乙
图4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