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气候特点

四川气候特点
四川气候特点

四川气候特征

一、地理环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纬度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经纬范围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三省,东邻重庆市,南接云南省、贵州省,西与西藏藏族自治区相接。

四川省的纬度位置在亚热带,地带性气候是亚热带气候类型,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全省应普遍具有较高的温度水平,但实际情况是东部温暖,西部寒冷。省境东部的盆地区和川西南山地的河谷地带,冬种喜凉作物,夏种喜温作物,不同生态型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三熟,常绿阔叶林广布,亚热带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特征十分明显。省境西部虽因地势高耸而气候转冷,但在该区偏南的海拔较低的河谷区仍有局部亚热带气候类型出现,显示出纬度地带性的根本性影响。

2、地形地势

四川省地形大势自西往东急

剧下降。省境西部属青藏高原东

南缘,整体隆起,偏北部为丘

状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

上,中部、南部是横断山系北段,

高山深谷相间。省境东部与重庆

市连体构成盆地地貌,盆地内丘

陵起伏,海拔多在200~750米

之间,盆地四周山脉环绕,山岭海拔一般1500~2000米,西缘山脉较高,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有多座。川西南山地指攀枝花市和凉山州的中低山区,大部分海拔在1000~1500米。1986年《四川省农业资源与区划》中的地貌区划,将全省分为两大地貌区。西半部是“四川西部高山高原区”,东半部是“四川东部盆地山地区”,包括四川

盆地和川西南山地。本文所述地貌区域参照上述划分,仍沿用四川盆地名称,简称盆地区,但不包括现重庆市所辖区;川西高山高原区简称川西区;川西南山地简称川西南区。

地形地势对四川气候的突出影响,表现在大面积区域内地带性气候类型被地形气候类型所取代。亚热带地带性气候类型集中于盆地区底部。盆周山区山地垂直气候类型占重要地位,以亚热带为基带,山地温带占较大面积,西缘山区有山地寒带类型出现。川西南区更以山地垂直气候类型为主体,亚热带气候类型仅见于河谷地带、山间盆地,山原及山体上部是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川西区是大片的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区,部分区域终年天寒地冻,寸草不生,亚热带类型只在南部的河谷地带局部出现。

地形地势的重大影响还表现在不同区域尺度的垂直分异作用叠加,导致气候类型的区域分布错综复杂。川西区与川西南区连在一起,形似一个纵贯省境南北并向东南倾斜的大坡面,坡面顶底的相对高差达3000多米,仅此就足以产生十余度的温差。再加上纬度差及不同秉性气流的影响,实际温差20℃有余。受这一尺度高度差的影响,从川西南到川西北,依次出现亚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演替。这一体系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影响,暖区沿河谷北伸,冷区顺山脊南下,冷暖类型犬牙交错。在此基础上,因高山垂直分异作用又形成次级尺度的气候类型组合,使这一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更复杂化。

青藏高原和盆周山区对北来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冷空气或是绕道从我国东部南下,或是以回流方式影响四川,即使越山入侵,强度也大为削弱,这是四川较长江中下游同纬冬暖的主要原因。

3.区域环流与季风

青藏高原强大的动力与热力作用干扰并改造了流经该区的行星环流,高原地区中低层的区域环流,对四川气候特点形成有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处于东亚季风区,冬季盛行内陆冬季风,夏季盛行来自南方洋面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除此之外,青藏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

的热力差异产生的高原季风,对四川的影响也很大。几种季风虽各有其主控区,但又常相互交融,形成四川复杂多变的天气。

(一)冬季在青藏高原附近高原面平均高度(海拔高度约4000米)以下,副热带西风气流被高原所阻出现南北分支。四川省处在高原东侧两支西风的辐合区内,低层是北支冷气流,上层是南支暖流。盆地区接地层受北支西风下沉气流控制,风力微弱,天气稳定。在这层厚度不大的冷空气堆上有南海高压送来的较暖湿空气滑行,使四川盆地多阴沉天气,日照特少。川西南区处于南支西风影响下,气流绕经中亚、南亚干暖区域而来,温度高湿度小,天气多晴少雨,特别干暖。川西区南部盛行气流及气候特点与川西南区类同,但地势高不及后者冬暖;北部在偏北气流影响下,冷而干。

(二)夏季副热带西风带位置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西伸,来自南方洋面的夏季风往北推进,全省进入多雨季节。5000米高度流场上,青藏高原主体有一条东西向的切变线,切变线往东北伸展,位于35°N附近。四川省位于切变线南侧,为一致的西南气流。3000米高度以下流场显示出,四川盆地的偏南气流主要是东南季风,而川西南区的偏南气流属西南季风,两支季风在105°E附近汇合,它们带来丰沛的水汽。盛夏,当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四川盆地东部时,脊前的偏南气流越贵州高原入川,下沉增温,气层更趋稳定,导致盆地区东部出现连晴高温天气。与此同时,当西面有降水系统东移时,又常被上述高压脊所阻,在盆地区西部产生暴雨甚至持续暴雨,这种“东旱西涝”现象,是盆地区盛夏气候特色之一。有的年份,副热带高压脊提前北移西伸,则“东旱西涝”在初夏也可能出现;若高压脊撤退时间延迟,则这种景象可出现于初秋;高压过弱或过强的年份,“东旱西涝”可能表现不明显。川西南区在西南季风影响下,多雨湿润,与冬季西南暖流盛行时干燥少雨的天气特点大不相同。夏季,高原季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增加了海洋季风层厚度,有利于水汽供应;另一是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季风扰动,为四川盆地西部带来降水系统。

(三)春、秋季春季,随着冬季风的撤退和夏季风的增强,降水开始增多。这种变化,四川盆地约在春季后期开始,自东往西逐渐推进;川西南区时间后延至初夏;川西区受高原季风影响,雨季来临最早,约在4月下旬,首先从松潘一带开始,向西推进。秋季,夏季风撤退,冬季风挺进。四川盆地首先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此时川西区的高原夏季风和川西南区的热带夏季风还在盛行,正是这几种季风转换时间的不同步,形成四川多秋绵雨的气候特点,盆地区西部和川西南区的东北部秋绵雨最为显著。

二、气候特点

地理环境条件形成四川气候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特别大;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垂直气候带谱完备,亚热带上限高度高,季节性气候别具特色,有的四季分明,有的基本无冬,有的冬长无夏。冬干夏雨的季风气候特点更明显,秋雨多于春雨,多夜雨,山地最大降水高度出现于较高海拔;气候类型极多,局地气候千差万别。

1.区域差异显著。

全国气候区划中,四川省东半部(包括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属中亚热带气候区,西半部属青藏高原气候区,区域气候差异之大由此可见。以年温为例,年温最高的区域可达20℃,最低的区域在0℃以下,区际温差竟达到20℃以上。亚热带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约各占省境的一半,冷暖如此悬殊的气候区域在省内共存,且面积不相上下,这样的格局是我国其他省份所未见的。

四川省日照的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盆地区云多雾重日照少,年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少于1400小时,是全国两个日照最少区域之一。川西区及川西南区海拔高,空气洁净,多晴少云,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又属全国日照较多区之列。

全省降水量的区域分布多寡相差也大,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盆地区普遍在800毫米以上,最多的超过1700毫米以上;川西区在800毫米以下,最少的不足400毫米。

省内不同区域的干湿状况也大不一样。据有关年干燥度计算资料,盆地区干燥度<1.0,属湿润气候区;川西南区和川西区大部分年干燥度1.0~1.49,而其中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中游及岷江上游深切割的河谷地带年干燥度在1.50以上,属半干旱气候区,得荣是全年最干燥区域,年干燥度3.7.多年平均年相对湿度,盆地区除偏北部为70 ~80%外,大部分在80%以上,而川西南和川西区多在50~70%之间。盆地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保持在70%或80%左右,,四季湿度大是其气候特点之一。而川西南和川西区干季各月的相对湿度普遍在50%以下,最小相对湿度可降至零。

2.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急剧

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是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由暖向冷演替的根本原因。四川省地带性气候具有较高的温度水平,在此基础上由于多高山形成气温在垂直方向变化很大,山地垂直气候带呈现多层次结构是普遍现象,有完备的亚热带山地垂直气候带谱结构出现。例如贡嘎山,海拔7556米,位于大渡河谷西侧,岭谷相对高差在6200米以上,贡嘎山区河谷是亚热带气候,自下而上从亚热带依次演变为温带。寒带直至永冻带气候类型,上部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

四川山地气候的另一地域性特点,表现在同高度上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同纬明显偏高。这是地形对内陆冬季风起屏障作用的结果。受此影响,四川亚热带的海拔高度上限相应上移。四川省东部常绿阔叶林分布的上限高度位置在海拔1300~2600米,高于我国大陆东部是这一特点的佐证。

3.季节性气候地域特色鲜明

四川省无论东部亚热带气候区或西部高寒区,一年中随太阳高度升降均无例外地有相对的冷暖季节变化。但若以气温达到一定标准(候平均气温<10℃为冬,>22℃为夏,10~22℃为春、秋)划分四季,则只有盆地区四季分明;川西南区有的无冬(攀枝花市河谷区),有的无夏(高山区),春秋季特长;川西区大部分地区无夏,北部甚至全年皆冬。地区间季节变化出入这样大也是我国其它省份所少见。

四川省受地形因素影响,冬暖是显著的区域气候特色之一。不仅东部亚热带气候区比长江中下游同纬冬温高,即使是川西高寒区,与同纬同高度气温比较而言,冬暖特点也突出。例如,最冷月(1月)月温,盆地区的成都比杭州、武汉分别高 1.7、2.5℃,川西南区海拔1099米的米易,比维度相近而海拔仅124米的赣州高3.2℃。川西区单从本地气温看冬寒无疑,但据探空资料海拔4000米高度上的气温也高于我国东部同纬、同高度的气温。

夏温不高是省内大部分地区的又一特点。川西区夏季冷凉,气温最低的区域最热月月温低于10℃。川西南区夏季正值雨季,气候凉爽,最热月月温一般不超过25℃。四川盆地西部盛夏是降水最集中的时期,最热月月温也只有26℃左右。全省最热的区域是盆地区东部和南部,最热月月温26~28℃。

冬暖夏温不高促成气温年变化幅度小。四川的气温年较差(最热月与最冷月月温之差)介于14~22℃之间,在全国属偏小区域。

春季,特别是早春,冬季风仍然活跃,四川地形屏障仍表现明显,所以春温偏高,春早。秋季受多阴雨天气的影响,气温略偏低。春温高于秋温是四川与长江中下游不同的季节特色之一,后者是秋温高于春温。

冬干夏雨是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特点。四川省降水的季节分配具有这一共性,而且,冬夏降水量的分配比例差距更大,冬干夏雨的特点更突出。冬季(12—2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一般不足5%,最小仅1-2%;夏季(6—8月)降水量所占比例,多数地区是50-60%,最高可达60-75%。秋季(9—11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20—30%,略多于春季(3—5月)

多夜雨是四川降水的另一特点,全年夜雨量约占年降水量60-80%。

4.气候类型特多。

四川省气候类型极多,冷暖干湿各型齐备。最暖的类型是南亚热带型,基本无冬;最冷的类型是终年有冰雪的永冻型;最干的类型年

干燥度大于3.5,而最湿的类型年干燥度不足0.5。正是由于有多样化的气候类型,才孕育出万千物种,这是省内动植物种属多、物种资源丰富的重要原因。气候类型分布错综复杂。亚热带类型集中成片出现于盆地区,在盆周山区和川西南区沿河谷分布,温带、寒带气候类型是山地产物,依附山体分布于不同高度层面,平面图上呈齿状相嵌或斑状零散分布,反映出气候局地性强,咫尺之间可出现巨大变化;川西北高原面上有温带、寒带气候类型片状相连。

三、气候资源

气候既是自然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一种自然资源。自然植被、农作物要在一定的温度、水分条件下才能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太阳能、风能这是两种重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目前已进入深入研究、具体实施阶段。

四川省的农业气候资源在地区间有较大差异。盆地区热量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多,雨热同季,对农业发展有利;光照虽有不足,但四季宜耕,全年光资源均可供农作物利用,实效高,且进一步提高光资源利用率增产还有相当潜力。川西区干暖河谷是全省光资源最富足的区域之一,热量条件也很优越,冬短或无冬,主要不利条件是干季极少雨,对农业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限制性影响,这可通过兴修水利解决。川西区光照虽多,但气温低,自然状态下利用的实效远不及盆地区和川西南区,但随着科技发展,在温室、大棚等方面已初步展现出光资源利用的良好前景。

全省太阳能、风能的资源分布大势是西部多、东部少。两种能源可利用的最佳区域均在川西南区,川西区受高寒、空气密度小等因素影响,可利用实效次于川西南区。

本节所用图幅资料取自200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救灾办、四川省气象局出版的《四川气候图集》,资料整编时段1971~2000年。

农业气候资源

1.光资源

(一)年太阳总辐射量

全省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形

势是西部多于东部。川西区一般

在4500——6000兆焦耳每平方

米之间,中部、西北部在6000

兆焦耳每平方米以上。川西南区

4000——6000兆焦耳每平方

米,攀枝花6373兆焦耳每平方

米,为全省最大值。盆地区大部分在4000兆焦耳每平方米以下。

年辐射的构成西部与东部不同。川西区、川西南区空气晴朗,以直接辐射所占比重大,年直接辐射多在2500——4000兆焦耳每平方米之间,约占年总辐射的50%——60%。四川盆地多阴天,以散射辐射为主,年散射辐射多在2200——2800兆焦耳每平方米之间,约占年总辐射的50%——70%。从区域分布看,年直接辐射分布大势与年总辐射一致;年散射辐射分布则与前者不同,以云雨多的盆地区西北部为最多中心,自此区往东南、西南方向减少。

(二)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全省各地月总辐射的年变化曲线大体可分为双峰型和单峰型两类。川西区及川西南区呈双峰型,年内振幅小,最高峰点多出现在太阳高度虽不是最高但少云的干季4月或5月份,次高峰点见于雨季太阳高度最高时期的7月或8月。盆地区全年各月云量均多,月总辐射主要受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年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最高峰点在7月或8月份。两种类型的最低谷点均在12月或1月份。

(三) 年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年日照时数在800~2700小时

之间,基本分布形势是西部多于东

部。盆地区多云,日照时数为全国

最少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在1600

小时以下,盆东北在1200~1400

小时,盆西、盆西南及盆南在1200

小时以下,宝兴、天全一带仅800~900小时,为全省最少。川西区及川西南区年日照时数一般1600~2400小时,攀枝花、甘孜、理塘等地超过2600小时。

年日照百分率(年实照时数占年

可照时数百分比),盆地区在30%以

下,是全国最小的区域之一。川西区、

川西南区大部分在40%以上,雅砻江

以西广大地区普遍大于50%。

(四)日照时数季节变化

四季日照时数受太阳高度及天气特点的季节变化影响而有差异。太阳高度夏高冬低,日照时数本应夏多冬少,但由于云量因素干扰,实际情况有出入。川西区和川西南区冬半年(11~4月)是干季,多晴少云,日照时数占全年的50~60%;夏半年(5~10月)是雨季,多云,日照时数反而少于冬半年;四季日照时数以冬春季最多,夏季最少。盆地区秋季多阴雨天气,冬季天空常被层状云遮蔽,特别寡照,冬半年日照时数仅占全年的30~40%;四季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秋、冬季最少。

日照时数年变化,盆地区大于川西区及川西南区,前者日照时数最多月与最少月差值可达100~200小时,后者的差值一般在40~120小时之间。

2、热量资源

热量资源状况常以平均气温、积温来表示。一个地区所能栽培的作物种类,它们生长发育期间的利弊条件,以及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与各种农事活动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温度高低及其变化规律。(一)年平均气温

四川省年平均气温自东南往西北

迅速降低,反映出地势西高东低的突

出影响。年温最高中心在川西南区的

攀枝花,达20.3℃;次高中心在四川盆地南部,18~19℃。年温最低中心在川西高山高原的石渠、色达一带,0℃以下,石渠-1.6℃为全省最低值;次低中心在理塘,3℃。

(二)四季气温

1.冬季气温

1月份是全年最冷月(月平

均气温最低月),以1月平均气

温作为冬温代表。川西南区为冬

温最高中心,1月月温一般在8℃

以上,攀枝花12℃为全省最高值。

盆地区南部长江河谷及西南部的

汉源附近河谷地带是全省次高中心,7~8℃或以上,盆周山区各地4℃左右,其余地区4~7℃。川西区北部是全省最低中心,-8℃以下,石渠-12.5℃为最低值,次低中心在理塘,-6℃。最高与最低中心的温度值相差将近25℃。

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于1月或12

月。全省最低极端气温,盆地区北部

-4~-8℃,南部不低于-4℃;川西南

区大部分在-4~-8℃间,攀枝花市河

谷区在-4℃以上;川西区普遍在-12℃

以下,石渠-37.7℃,是迄今已观测

到的全省最低值。

2.春季气温

以4月平均气温作为春温代

表。春温与冬温分布形势极为相

似。最高中心仍在川西南区,攀枝

花24.5℃为最高值;最低中心川

西区北部,4℃以下,最低值

-0.6℃;盆地区一般在16~19℃

之间。

3.夏季气温

最热月(月平均气温最高月)多出

现于7月或8月,7月与8月月温相

差很小。以7月平均气温作为夏温代

表。夏温分布特点和冬春不同。全省

最高中心已不在川西南区,而是出现

在盆地区东部和南部,7月月温在

26℃以上;盆地其余地区在24~26℃

之间。川西区仍是最低中心,7月月温还在16℃以下,石渠8.5℃是全省最低值。川西南区雨季多雨凉爽,雨季各月气温相差很小,普遍低于盆地区。攀枝花市最热月出现于干季末的5月份。

极端最高气温,盆地区多出现在8月,东部、南部可达40℃以上,

已观测到的极值为42.9℃(叙永),

盆地其余地区36~40℃. 川西南区

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干季末雨季

初的5、6月份,一般在36~40℃

之间,攀枝花市曾达40.4℃。川西

区的极端最高气温普遍在34℃以

下,最冷的区域尚未见超过26℃记录。

4.秋季气温

以10月平均气温作为秋温代表。

盆地区大部分为16~18℃,长江河谷

一带18℃以上,最高值18.6℃(长宁);

川西南区南部也高于18℃,攀枝花

20.2℃是最高值;川西区北部最低中

心已降至6℃以下,最低值-0.6℃(石渠)。

(三)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终期、日数及积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简称

日温≥0℃)的时期为广义生长期

或农耕期,是一般喜凉作物的生长

期。盆地区和川西南区河谷地带日

温≥0℃持续期长达整年,积温大于

5000℃,大部分地区在6000℃以上,

盆地南部超过6500℃,攀枝花、米易一带高达7000℃以上。川西南区的山原、山地和川西区南部的河谷区日温≥0℃持续期于1、2月开始,12月或次年的1月终止,持续日数300~360天,积温一般在3500~5500℃之间。川西区从南到北日温≥0℃,日温≥0℃初期从2、3月推迟到4、5月,终期则从11月提前到10月,持续日数由300

天减少到240天以下,积温也由3500℃降到不足2000℃;石渠、色达一带,持续期仅约半年,积温在2000℃以下。

(四)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期、日数及积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简称日温≥10℃)的时期是喜

温作物的正常生长期。日温≥1

0℃的开始期,盆地区和川西南区

大部始于3月以前,终期见于11

月或12月,持续期在240天以上,积温大于4500℃。其中盆地南部日温≥10℃持续期多于270天,积温大于5500℃;攀枝花一带日温≥10℃持续期超过330天,积温多达6500~7400℃,为全省日温≥

10℃持续期最长、积温最多区域。川西区日温≥10℃初期5月以后开始,10月以前结束,持续期多在150天以下,积温不足2000℃,其中西北部高原日温≥10℃持续期仅在6~8月出现,日数不足100天,积温在1000℃以下,只能生长耐寒牧草和高山灌丛,石渠一带日温≥10℃日数仅半月,积温不足200℃,已无种植意义。

3 降水资源

四川降水分布,从区域看,暖区多雨,冷区少雨;从季节看,冷季雨少,暖季雨多。雨热相配,作物利用的有效性高。夜雨多,白昼少雨,有利作物光合作用,特别是盛夏,有利夏作产量形成。降水资源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时空分布不均,常形成旱、涝灾害。

(一)年、季降水量

1.年降水量

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在400-1200mm之间。盆地区一般800~1200毫米,川西南区800~1100毫米,川西区600~800毫米之间。盆地去年降水量自四周向中部减少,盆中丘陵区普遍在1000毫米以下,少雨区不足800毫米;盆地四周在1000毫米以上,西缘最多雨区可超过1700毫米。川西南区年降水量相对均匀,最多1100毫米左右,最少区在金沙江河谷地带,为700~800毫米。川西区受偏南北向纵向山系的影响,背风深谷区特别少雨。例如岷江上游九顶山背风面的茂县,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横断山北段背风面的得荣年降水量仅325毫米,全省最少。

2.四季降水量

冬季(12—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冬季降水量最多中心在盆地南部和西南部,也只有50~100毫米,局部略多于100毫米,盆地其余地区25~50毫米;川西南区多在10~25毫米之间,川西区普遍在10毫米以下。

春季(3—5月)降水量以盆地区东部、南部最多,一般200~300毫米;盆地区西部普遍在150~200毫米之间,雅安地区局部可达300毫米以上,盆中及盆西北大部在150毫米以下。川西南区东北部150~200毫米,其余地区75~150毫米。川西区雅砻江以西在100毫米以下,得荣仅26毫米,为全省最小值。

夏季(6—8月)降水量,以盆地区西部最多,一般500~700毫米,最多中心天全、雅安、峨眉山市一带可达900~1100毫米;盆地东部400~600毫米。川西南区大部分在500~700毫米之间。川西区300~500毫米。

秋季(9—11月)降水量略多于春季,且多绵雨。盆地区东北部和西部至川西南区是秋季雨量最多的地区,200~300毫米,部分在300毫米以上。川西区东部150~200毫米,西部100~150毫米,仍以得荣最少,58毫米。

3.降水量的年变化

全省降水量冬少夏多,夏半年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90%,夏雨比重愈往西愈大,东干特点愈往西愈突出。盆地区少雨与多雨季节转换是渐进式平缓过程,少雨季节湿度不小,没有明显的转换界线。川西南区与川西区干雨季分明,干季湿度很小、多晴、降水稀少,雨季湿润多雨,干雨季转换具突发性,界线较清晰;常年雨季始于6月,终于9月,不同年份的始期与终期有早有迟。

全省不同区域逐月降水量变化曲线有不同特点。盆地区东北部初夏、初秋多雨,盛夏相对少雨,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出现于7月和9月;盆西、盆中初夏以前均少雨,盛夏7、8月降水高度集中,两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5%~50%,曲线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于7月或8月。川西南区以单峰型居多,峰值出现于6月或7月,实际上6—9月各月降水量相差很小,峰值不突出。川西区雅垄江以西一般是单峰线型,最多雨月在7月或6月,雅垄江以东地区多为双峰型,峰值出现于6月和9月。

(二)、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

1.年降水日数

气象统计定义日降水量≥0.1毫米为一个降水日,也称雨日。

四川是全国雨日最多的地区之一。盆地区年降水日数一般在120~160天之间,盆地西南及盆地南部稍多,160~200天。雅安、天全一带可达200天以上,为全省降水日数最多中心。降水日数最少是盆地中部和偏北地区, 140天以下。川西区到川西南区这片区域降水日数大致从东北向西南减少,川西北高原面及东部可达160天以上,中部和南部干旱河谷在140天以下,金沙江南段不足100天,得荣仅78天,为全省雨日最少区。

2.降水日数季节变化

全省各地四季降水日数夏秋多于冬春,降水日数最多的季节,盆地区见于秋季,川西南区及川西区出现在夏季。盆地区降水日数的季节差异较小,降水日数最少月一般也有5~10天,与最多月茶乡10天左右。川西南区与川西区干雨季降水日数出入较大,最少月只有1、2天,甚至无雨日,最多月与最少月差15~20天。

冬半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在盆地区中部和北部曾达40~70天或以上;在川西南区和川西区偏南的干旱河谷长达80~100天,巴塘、得荣一带曾出现持续140天以上滴雨不降。

(三)降水量变率

降水量变率以降水量平均距平与平均降水量百分比表示,用于衡量某地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稳定程度,变率越大,降水越不稳定,旱涝越频繁。

四川省年降水量变率一般在10%~20%之间,东部稍大于西部。盆地区中部偏西及盆北山区为全省变率最大区,可达15%~20%。川西区及川西南区一般为10%~15%;川西区北部仅在10%左右,为全省变率最小的地区。夏季降水变率最小,地区差异也最小,冬季降水量变率和地区差异均最大。川西南区及川西区冬春变率远大于盆地区,而夏秋则偏小。就全年而言,盆地区降水稳定性不如川西南区及川西区。

(四)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

山区降水在垂直方向上有变,一些山区降水观测资料表明,降水随高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一定高度以下,降水量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在该高度以上,降水又随高度增加而减少,此转折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高度。据现有研究计算资料,盆地区的最大降水高度,东北边缘山地在海拔1800米上下,西缘山地约在2100~2300米。川西区的最大降水高度随地势升高从东到西由3000米左右升至3500米。

(完整版)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2.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暖、湿且短; 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3.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4.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四川省巴中市地理气候概况

四川省巴中市地理气候概况 一.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 巴中位于中国西部,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河之间,田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雪山屹立,气势雄伟;灵山耸翠,风光独具;石窟胜迹,名冠巴蜀;桃园仙境,诺水风光,使人留连忘返。巴中幅员1232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507米,最低208米,其中耕地面积258.8万亩。 巴中市地处川东北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辖巴州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三县一区。 大巴山 大巴山属秦岭支脉,延绵数百里,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全市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

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7%。。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米。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建有省级森林公园3个,即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 全市共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植物资源: 全市木本植物有91科、233属、600余种。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俱的上等优质木材。 林副特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

临沂气候特点

xx气候特点 我市地处中纬度区,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资源丰富的特点。 一、年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在12.3—13.3度之间,一般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沿海低于同纬度的内陆。最热日出现在七、八月,平均气温在25.4—26.3度之间;最冷月在一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1—2.8度之间。全市秋温高于春温,冬夏寒暑分明。 降水量为全省最丰沛地区,雨量受季风影响显著,其特点表现为冬夏降水差异悬殊,占降水量的60%集中在夏季。同时相对变率大,不稳定性强,一般由沿海向内陆,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季风影响,全年各地盛行风向不一致,多为西北、北、东北北、东南和西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0米/秒左右,是全省风速最小的地区之一,春季风速为 4.0米/秒左右。全年无霜期内陆各地一般在188.9天—212.0天,沿海为229.8天;全年日照时数在2539—2490小时。这给各种农作物提供了较长的生育期和充足的光照。同时,反映在本区气候中,还常有旱、涝、山洪、冰雹、大风、台风、干热风、霜冻、倒春寒和三夏及秋季连阴雨等一些主要的自然灾害出现,常给农业生产和其他事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灾害和损失。 二、各季气候特点 春季: 回暖迅速,少雨,多大风,气候干燥,沿海平流海雾最盛,盛行东南风和南风,平均风速为全年之冠,同时,春季寒潮侵袭,常引起急剧降温,晚霜冻和倒春寒灾害性天气出现。 夏季: 温高、湿重、气压低、雨量充沛和集中,强度大,盛行东南风,风速小;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七月份,高达38.2—40.5度。本季雨量尤以七、八月

份更为集中,多为阵性雷雨;由于各种气象要素变化复杂,往往产生暴雨、山洪、大风、雷击、冰雹、水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少数年份亦有夏旱发生。 秋季: 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能见度好。该季太阳辐射减弱,气温下降快。晚秋开始有寒潮影响,常引起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十月中旬可见初霜。秋温高于春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但因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大,有不少年份发生秋旱和秋季连阴雨。这时期冰雹,台风也常侵袭本区。 冬季: 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多晴天,海上多大风和雾。该季太阳辐射最弱,气温低寒,冷期长。全年最冷月出现在一月,为零下0.8到4.0度.一般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中旬河流水库封冻,最大厚度多数在20公分左右。雪日稀少,平均降雪日数在6—10天之间。积雪深度为3—5公分,最大深度可达25公分,山区公路有雪阻。随着四季气候的变换,在本区构成冬季干冷,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又旱的特点,但个别年份和季节也有反常现象。 各气候区 一、北部xx气候区 北部高山气候区,系指临沂市的沂蒙山区(沂水、沂南北部、蒙阴中部和北部)和沭东丘陵。全区多为高山峻岭,地形起伏较大。本区特点是: 为全年平均气温最低,风速小,降水条件差,冰雹机遇较多,危害重,无霜期短,日照长,蒸发大;春秋两季干旱严重;冬季严寒,冷的时间长。本区春秋两季干旱严重,影响春、秋适时播种,威胁冬小麦和晚秋作物的正常生长,冰雹、霜冻危害重;山洪、大风、雷击也时常发生。 二、西部xx气候区 本区包含蒙山南麓的平邑和费县的北部,多为丘陵地。本区县有年温高、日照长,热量资源富饶,无霜期较长,降水条件最差,春季回暖早和多干热风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 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北京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 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左右。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季节漫长。各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冬季降水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以降雪为主。 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 1、北京的气温 北京地区气温年、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升(降)温快;而且南北气温差较大。 (1)气温的空间分布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北京地区的气温空间分布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平原区在

2005年天气气候专题

① ② 0° 2005年天气气候专题训练2005-5-11 一、选择题:图4是南美洲两个气候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两地气候成因的相同点是() A.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B.都受下沉气流控制 C.都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 D.都受沿岸暖流影响 2.有关①、②两地自然带,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热带荒漠带,②是温带荒漠带 B.像①这样的自然带都分布在大洋东岸 C.像②这样的自然带都分布在大陆东岸 D.①和②都是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 读图,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b图为盛行风向(气流)与河流量示意图,c图为盛行 风向与雨量示意图,回答3—5题 3.下列农业区的气候特征与a图类似的是() A.阿极廷的大牧场放牧区B.美国的棉花带 C.中国的春小麦区D.法国的葡萄园种植区 4.适宜在b图所示气候环境下生长的农作物或水果是() A.亚麻B.天然橡胶C.香蕉D.油橄榄 5.南半球某城市的气候特征如c图所示,若该城需建一个火力发电厂,从环境效益考虑,最合理应 建在城市的郊区。() A.西北部B.东南部 C.北部D.西南部 22.下图所示的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读图,完成下列7—8题。 7.下面的四幅图中,与上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8.有关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成因是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两岸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9~11题 9.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图4

气候专题高考真题

气候专题高考真题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1)~(3)题。 (1)N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 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 在()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高三地理气候专题——2010年高考真题 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1m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1.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3 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A.15℃ B.25℃ C.30℃ D.35℃ 2.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 B.25℃ C.15℃ D.5℃ 3.通过上述实验能够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4.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 5.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 22C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0 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6.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7.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四川气候特点

四川气候特点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着,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一、气候类型多 气候区 四川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气候类型极其多样。最暖的类型是南亚热带型,基本无冬;最冷的类型是终年有冰雪的永冻型;最干的类型年干燥度大于3.5,而最湿的类型年干燥度不足0.5。气候类型之纷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不及。正是由于有多样化的气候类型,才孕育出万千物种,这是省内动植物种属多、物种资源丰富的重要原因。 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十分明显,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很大,高原山地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存。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大气候区: 一、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该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16~18℃,日温≥10℃的持续期240~280天,积温达到4000~6000℃,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全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1000~1400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600~80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000~1200毫米。 二、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着的立体气候。 三、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时。 二、区域差异显著 日照 东四川日照的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四川盆地云多雾重日照少,年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少于1400小时,最少者不足800小时,是全国两个日照最少的区域之一。川西高山高原区及川西南山地海拔高,空气洁净,多晴少云,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最多者超过2600小时,又属全国日照较多区之列。而长江中下游年日照时数多在1600—2200小时之间,区际差距显然比四川小得多。 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一、环流的季节转换 1、近地面的平均流场 (1)冬季:有一条明显的风向辐合带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南经四川伸入低纬高原并一直延伸到北部湾,在辐合线南面与西面盛行西南风,风速普遍大于5~6m/s。这与地形与海拔高度有关系,南支西风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南支槽,低纬高原处于南支槽的西南气流影响下;在辐合线北面与东面盛行东北冬季风,气流具有很强的反气旋曲率,这就是冬季风绕过青藏高原后,受地形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形式主要就是以西北气流的影响为主,而云南则受偏东回流气流的影响,这就是由于在冬季风的引导下,地面冷高压的南下路径偏东,当冷空气进入华南或入海后,冷空气沿冷高压南侧的偏东回流气流影响云南。 (2)夏季:盛行偏南气流并有气旋式弯曲,当其偏南气流向北翻越高原进入四川盆地后出项气旋式涡旋,大致在105oE附近,西南气流与东南气流成汇合状。即所谓的印度季风与夏季风的交汇地带。 2、700hPa与500hPa平均流场 (1)冬季:700hPa上南支西风气流绕青藏高原而行,到青藏高原东南侧进入云南,转为西南气流呈现出明显的的气旋性弯曲,并形成一支狭长的强风带,滇中的昆明西南风达到15m/s,这一特点在500hPa上表现尤为突出。云南从700hPa到500hPa都为正涡度中心控制,昆明附近为深厚的最强正涡度中心。北支西风气流从西北向东南,700hPa上在云南北侧30oN附近与南支北上气流相汇合。这一辐合线以北为负涡度区所控制,最强负涡度中心处于青藏高原东北侧。500hPa上青藏高原的北侧也有一支强西北风,在急流南侧(青藏高原的大部、四川盆地北部)为负涡度控制,南北两支西风在低纬高原汇合。 (2)夏季 西风绕流效应依然存在,但与冬季有很大不同,南支西风已不存在。700hPa上低纬高原被西南季风控制,季风一直围绕青藏高原东南侧推进到秦岭一带,云南在气旋式流场的控制之下;500hPa上一支由孟加拉湾一带来的西南季风代替了南支西风,以青藏高原北侧的偏北气流形成了一条横贯青藏高原的切变线。 3、对流层高层 南亚高压(也称青藏高压或亚非季风高压)就是对云南天气气候影响最大的一个环流系统。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判断

各种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啊?0爸 洹V漳旮呶露嘤辏 髟缕骄 略?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热带草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爸聊媳被毓橄咧 ?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癈。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爸聊媳被毓橄咧 洹6源搜 岵 晌剩骸俺嗟赖推 勾 囊贫 段 窃谀媳蔽?0耙阅冢 窃趺纯刂迫却 菰 虻哪?”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癗至20癗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癝至20癝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 ) A. 24.8℃ B. 20℃ C. 4.8℃ D. 29.6℃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小军目前所在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4.8℃,小明已经爬到海拔为1520米的山顶气温为:(1520m-720m)÷100×0.6℃=4.8℃,24.8℃-4.8℃=20℃。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篇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详解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黄鹂也。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

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1~2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试题解析】从资料上看一月高温少雨,七月温和多雨,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 D 3.有一幅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最冷月气温都在0 ℃以上,降水总量大约为700~800毫米左右,这两地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以上两地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可能是() A.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B.季节分配都集中在夏季 C.一为全年分配均匀,一为集中在夏季 D.一为集中于夏季,一为集中于冬季 【试题解析】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的温带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3A 4C 5、读图1,A地和B地的气候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图1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试题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和陆地形状,可判断A地为非洲南端,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为中美洲,气候类型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分位于南北两半球,季节相反,高温不同期。A地气候冬季多雨(7月份),B地气候夏季多雨(7月份),所以两地多雨同期。[答案]D 6、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试题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气候年变化较小。 [答案]B 7、下列各种气候类型,在一年中温度和温度变化不显著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试题解析]热带沙漠气候一年中温度变化不明显,终年干旱,温度是终年高温,但冬夏两季高温程度不同,夏季气候温明显高于冬季。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年中温度、温度都有明显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温度、湿度变化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一年中温度、湿度变化都明显。 [答案]C 8、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9、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乙地的气候成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美国气候类型、特点及形成原因

回复:请问田纳西河为什么降水冬春多、夏秋少? 下面的引述材料详细解释了北美气候的特点与成因,注意黑体部分文字,其中有 一些正与我的观点相符合。 北美洲的地形结构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北美洲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的地形结构,对于大陆气候的分异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影响最显著的是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它由三重山脉和一系列山间高原、盆地组成,不仅高度相当大,宽度也很大,沿海又缺乏深入大陆的海湾。因此,科迪勒拉山系一方面成为极地太平洋气团向东侵入的重要障碍,使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北纬40°以北的西岸,处于背风位置的山间高原和山间盆地成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另一方面,极地加拿大气团和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也不能西侵,因而只能活动于大陆的中、东部。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带落基山也是大陆东、西部之间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它不仅导致东、西部的降水量大不一样,对气温也有一定影响。一般说来,落基山以西,除北纬40°以北的沿海和迎风山坡外,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以下,冬季降水占优势,夏季少雨或干旱,冬季气温则高于同纬度东部各地。落基山以东除高纬度的北部地带以及紧靠落基山的大平原部分地区以外,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比率增高。斯波坎和蒙特利尔的气候资料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然,造成这种差异同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也有关系。 落基山以东为中部平原地带,地势低平坦荡,无东西向山脉阻隔,向南北开敞,并有哈得孙湾、五大湖、密西西比水系、墨西哥湾等水域相互贯通。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南北秉性不同的气团畅行无阻。冬季,干冷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可径直南下,造成寒潮天气,使当地气温骤降;夏季,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的温湿气团可自由北上,直达哈得孙湾沿岸,带来闷热多雨天气。中部平原成为南北冷暖气团交绥、争逐的场所,气旋活动频繁,冬季尤为活跃。因此,中部平原天气多变,是北美洲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的地区。 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高度和宽度都不大,山脉的连续性也较差,并不构成气候上的显著界线,但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仍有很大影响。例如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北坡,冬季面迎经过五大湖地区并略有变性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往往形成大雪;山地南部因高度较大,对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成为北美洲多雨区之一。 253.北美大陆的气压配置图式与亚欧大陆相似,为什么北美洲东岸不具备亚洲东 岸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就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风。所谓显著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意见是:(1)一月与七月盛行风向的变移至少有120°;(2)一月与七月盛行风向的乎均频率超过40%;(3)至少在一月与

地理 气候专题

地理气候专题

气候专题 1.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⑴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 ① 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气候; ② 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 ------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⑵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我国降水南方多,北方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⑶昆明准静止锋与江淮地区、华南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时间成因有什么不同?

① 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成,导致贵阳一带冬雨连绵。 ② 江淮地区准静止锋: 6-7 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江淮地区出现梅雨。③ 华南地区准静止锋: 4-5 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华南地区出现阴雨。 ⑷ 简述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冬季: 特点: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递减,南北温差很大。原因: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越到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并且白昼越短;越到北方越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夏季: 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小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虽然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越到北方白昼越长,因此南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相差不大。

⑸ 简述青藏高寒区的气候特征。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降水稀少。 例: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比四川盆地强,而近地面气温比四川盆地低? 答: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又因为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近地面气温又比四川盆地低。 ⑹ 简述四川盆地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冬夏气温均偏高的原因。 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大山脉围绕,冬季受寒潮影响程度小,夏季地形闭塞不易散热。 ⑺ 简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较差与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特殊问题:

四川盆地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四川盆地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1、四川盆地气候特点 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由于北部秦岭阻挡冷空气,冬季气温高于同 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北部均温3~5℃,南部5~8℃,较同纬度的上海、湖北、安徽及纬度偏南的贵州高1~4℃。盆地北部极端最低温- 8~-5℃,南部-5℃~-2℃。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同纬 度上的武汉冬天却霜雪不断,盆地位于长江河谷中的长宁全年无霜。 盆地气温东南高西北低,盆底高边缘低;各地年均温16~18℃。10℃以上活动积温4500~6000℃,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东南部的长江河谷积温超过6000℃,相当于中国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 现同心圆状。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 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 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

(1)四川盆地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扩展资料: 四川盆地的特征: 1、地貌特征 四川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多和16多万平方公里。边缘山地多中山和低山。景观各要素过渡性明显,如动植物组成上分别渗透了华中区、西南区、青藏高原区和华北区的成分。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 2、形态特征 四川盆地其轮廓形态总体近似长方形,形似信封状,右倾斜置在亚洲大陆,因此被地理学者称之为信封盆地。信封盆地东部顶点云阳(靠近万州),南部顶点叙永(靠近遵义),西部顶点雅安,北部顶点广元。 3、地形特征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一、环流的季节转换 1、近地面的平均流场 (1)冬季:有一条明显的风向辐合带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南经四川伸入低纬高原并一直延伸到北部湾,在辐合线南面和西面盛行西南风,风速普遍大于5~6m/s。这与地形和海拔高度有关系,南支西风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南支槽,低纬高原处于南支槽的西南气流影响下;在辐合线北面和东面盛行东北冬季风,气流具有很强的反气旋曲率,这是冬季风绕过青藏高原后,受地形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形式主要是以西北气流的影响为主,而云南则受偏东回流气流的影响,这是由于在冬季风的引导下,地面冷高压的南下路径偏东,当冷空气进入华南或入海后,冷空气沿冷高压南侧的偏东回流气流影响云南。 (2)夏季:盛行偏南气流并有气旋式弯曲,当其偏南气流向北翻越高原进入四川盆地后出项气旋式涡旋,大致在105oE附近,西南气流和东南气流成汇合状。即所谓的印度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汇地带。 2、700hPa和500hPa平均流场 (1)冬季:700hPa上南支西风气流绕青藏高原而行,到青藏高原东南侧进入云南,转为西南气流呈现出明显的的气旋性弯曲,并形成一支狭长的强风带,滇中的昆明西南风达到15m/s,这一特点在500hPa上表现尤为突出。云南从700hPa到500hPa都为正涡度中心控制,昆明附近为深厚的最强正涡度中心。北支西风气流从西北向东南,700hPa上在云南北侧30oN附近与南支北上气流相汇合。这一辐合线以北为负涡度区所控制,最强负涡度中心处于青藏高原东北侧。500hPa上青藏高原的北侧也有一支强西北风,在急流南侧(青藏高原的大部、四川盆地北部)为负涡度控制,南北两支西风在低纬高原汇合。 (2)夏季 西风绕流效应依然存在,但与冬季有很大不同,南支西风已不存在。700hPa上低纬高原被西南季风控制,季风一直围绕青藏高原东南侧推进到秦岭一带,云南在气旋式流场的控制之下;500hPa上一支由孟加拉湾一带来的西南季风代替了南支西风,以青藏高原北侧的偏北气流形成了一条横贯青藏高原的切变线。 文档Word . 3、对流层高层)是对云南天气气候影响最大的一个环流系统。(南亚高压也称青藏高压或亚非季风高压整个对流层是强位势不稳定的高夏季强大的南亚高压中心平均位于低层热低压的上空,是一种典型的热力性高压。南亚高压不仅温高湿气柱,上层辐散下层辐合,盛行上升气流,一月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练习

高二地理气候专题 【基础过关】 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的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 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能力提升】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

四川省省情(一)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一、四川的地理位置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 97 度 21 分~108 度 31 分和北纬 26 度 03分 ~34 度 19 分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达 51分钟。现辖 18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 181 个县(市、区) ,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辖区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 5大省。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东经130 度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 300 或 400米间,丘陵低山散布其间,物产丰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雪峰、冰川、高原、沼泽、草原……,多种多样的地势,在这里应有尽有。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4种地貌类型齐全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光。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米。最低点在南边沪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 米。

四川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三、四川的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四川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 16'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 900‐1600 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西部高原则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四、四川的土地 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 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该土壤内富含钾、磷、钙、镁、铁、锰等元素,土质风化度低,土壤发育浅,肥力高。 四川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及库塘四大类。全省单个面积大

初中地理天气气候专题练习题以及答案

模块三:天气和气候专题基础必背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生活 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常用天气符号 气温变化与分布 1、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 月,海洋8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1 月,海洋2 月。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 点(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山腰),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 :阿塔卡马沙漠。 世界气候类型 1、热带的气候类型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亚洲东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沿岸)。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欧洲西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人类活动与气候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衣(藏袍、阿拉伯长袍) 、食(南方米饭,北方面食; 欧洲西部牛排、 青藏高原牦牛) 气候恶化: 乳酪)、住(南北方民居差异; 竹楼) 行(南船北马, 沙漠骆驼、 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制冷剂导致臭氧层 空洞 练习题 天气 考点 1 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 1.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 A.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 五原 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2. ( 2018·湖北宜昌)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暴风骤雨 D. 阴转多云 3. (2018 ·安徽) 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 与我们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 4. 下列有关卫星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色表示海洋 B. C.白色表示云区 D. 5. 下图为沿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此天气过程一般发生在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018 · 山 东 青 岛 ) 读 “ 某 地 天 气 资 料 表 ”, 完 成 6 ~ 7 题 。 ( ) 蓝色表示陆地 云层越厚颜色越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