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
中国家规读后感
中国家规读后感2017中国家规读后感范文中国家规读后感范文【1】没有能保存《扬州阮氏宗谱》,作为扬州阮氏的后人,阮衍喜表示十分遗憾。
“我的父亲曾对我提起过,他儿时居住的老宅,与阮氏公道祠堂仅仅一墙之隔,祠堂大殿上悬挂有祖先阮元画像,及阮元亲笔题写的两副有关家族排行的楹联。
他用了数年时间,四处访亲,多方查找,希望能寻找《扬州阮氏宗谱》的线索。
”“在我父亲的寻访中发现,很多族中的老人都亲眼见过《扬州阮氏宗谱》刻印本。
与我同辈的第十六代孙阮衍云说,他曾见过谱上他的祖父名讳,他的祖父是阮氏十四代嫡传长孙。
他家中曾存有一套完整的《扬州阮氏宗谱》,是当时扬州仅存的一部。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阮衍云将宗谱暂存于对门杂货店中,哪知店主全用作包货之纸一页页撕光,留下一大憾事。
”阮衍喜感慨地说:“寻找《扬州阮氏宗谱》的转机出现在2006年,当时在一家古旧书店,父亲无意中看到《中国家谱目录》中记载:《扬州阮氏家谱》有清光绪八年(1882)增订本,仅有两册,分别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国内四百余家图书馆无一收藏。
”“随后父亲联系在南京的扬州阮氏十三世祖阮念三,其子利用宾馆经理身份,并宴请拜托一位熟识的旅日华人,回日本找到了《扬州阮氏家谱》,几经周折之后影印还乡。
”阮衍喜说,通过翻阅《扬州阮氏宗谱》发现,扬州阮氏一族的宗谱最早编修于清康熙三十九年,随后阮元曾三次主持编修宗谱。
“1795年(乾隆六十年),阮元第一次主持修订并作序时才32岁,任山东学政,阮元的十二叔阮承鸿携旧谱到山东,两人共同商定,在旧谱基础之上增加12表,以"文秉枢衡、武承嗣荫"八字为排行。
同时阮元对应六世祖"前人创之,后人因之"的期望,表示"元是以敬续此志,手为编录,后之子孙,昌大厥宗,引之勿替,益有望焉。
"“1823年(道光三年),时阮元年已60,任两广总督第六年又兼署广东巡抚。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范文四篇精选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范文四篇精选家规创造好家风,好家训创造好家庭。
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它可以让一个家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范文1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美好品德与文化传承至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话说的好。
从古代的孟母三迁开始,就告诉人们优良的家风是必不可少的,我家也是如此,有着独特的家风。
从小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我的床头总会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数十条我家的家规。
那都是妈妈的杰作,她总是喜欢约法三章,上面的家规也真是很足:什么坐姿要端正啊,什么要尊敬长辈啊,还有什么要好好学习啊,这都是妈妈的要求。
我也很乐意接受并完成她的要求,不仅是因为我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因为我能从这些条条款款中让我看出了妈妈对我的爱,对我的希望。
我的爸爸却不像妈妈那样严肃,总是喜欢和我一起聊天,开玩笑。
但我依稀记得从小的时候开始,爸爸总是会在我耳边很严肃地讲一句话,那就是——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那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爸爸也一直教导我,说:“诚实不仅是中华美德,在生活与以后的工作中更是重要。
”爸爸不仅会跟我讲道理,更会为我讲许多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
小的时候跟我讲《狼来了》的故事,长大了跟我讲《华盛顿砍桃树》的故事。
这些故事令我十分深刻,也使我不论是上学还是在生活中都会铭记爸爸的训导,做一个讲诚信的孩子。
爸爸也会以身作则,在单位里没有一个人不夸爸爸是个诚实的人。
有一次,爸爸去出差,在路上不小心撞坏了路标,当时并没有人看到,也没有摄像头,爸爸完全可以不用管它,但是爸爸却坚持一定要去警察局告诉警察,并赔偿费用。
事后爸爸也告诉我:“犯了错一定要主动承认,承受你应有的惩罚。
”爸爸的言行举止也使我深受启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爸爸的精神与品质。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婆是一个很慈祥,很善良的人。
她总是会抱着我,为我轻轻地唱歌谣。
她在阳台上养了许多花花草草,每天都会为它们浇水、施肥,细心地照料它们,也总会开心地和它们聊天,和它们表述自己的情感。
中国家规 心得体会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作为中国家庭的一员,我们都知道“家规”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家规是家庭生活的基石,是一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确保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和健康发展。
通过生活中的互动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家规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下是我的1000字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家规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工具。
在我的家庭中,我们有一些固定的家规,如每天晚上定时吃饭、早睡早起、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这些规矩的执行要求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纪律。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已经养成了围桌吃饭的好习惯,尊重长辈和分享食物的习惯。
家规也教会了我如何独立自主地管理自己的生活,管理时间和任务。
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
其次,家规有助于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家庭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场所,而家规则是家庭成员互相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在我们的家庭中,有一个家庭会议的规定,每个月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讨论家庭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个会议不仅给了每个人一个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也让家人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这种开放和平等的沟通方式,我们能够建立更加密切和谐的家庭关系,并解决潜在的冲突和误解。
最后,家规对于培养孩子承担责任和长大成人的能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些家务责任,如做饭、购物、清洁、照顾小动物等。
这些家规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责任,并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通过参与家务,我学会了如何独立生活,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对整个家庭产生影响。
这种自我责任感和成熟度不仅对个人的成长有益,也对未来的职场和社交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家规对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家规的执行和贯彻,我深刻理解到遵守规矩和行为准则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家规使我们明白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自律和纪律意识。
《中国家规》读后感五篇
《中国家规》读后感五篇【篇一】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期,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在此分享一些个人感悟。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何为“国和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是小家,国是大家。
那什么是“法和规”呢?国和家都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的思想不尽相同,为了统一思想,制定了法律,人人遵守,不得违反,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惩罚。
规定和法律大同小异,只是适用的层面和范围不同而已,但规定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制定,不得超出法律范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包括了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
家规成为了以礼为教的道德文化的重要成分,也成为了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
而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教育。
有了家庭,就要有家规家训,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家风的传承。
家训家规是有形的规范,家风则是无形的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家风的形成、传衍则有赖于家规家训的传承发扬。
家规家训是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起到了家族繁衍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家规家训”。
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为例,主人公许三多所在的“钢七连”,连队制度就是家规,“不抛弃,不放弃”就是家训。
战争片大家应该看过不少,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到了。
每一个好的连队都有英雄的影子,这个英雄就是这个团体的灵魂,有了灵魂就能更好的传承家规家训,从而形成这个团队的家风。
结合实际来讲,黄陵分公司也是一个家庭,自然也有自己的“家规家训”,行业的各项规定、公司的各项规章、部门的各项制度就是我们的家规,“煤销千里,德行天下”就是我们的家训。
“煤销千里”说明的是能力,“德行天下”说明的是人格魅力,两者结合,就形成了黄陵分公司的家风。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中国家规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著作,对于我来说,读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还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智慧和指导。
首先,中国家规教会我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书中,强调了重视家庭、友谊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因此我们应该对待家人充满爱心和尊重。
友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们应该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和支持。
这些准则教会了我如何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以一种和平、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
其次,在书中,关于诚实和正直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诚实是人格的基石,我们应该坦率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诚实不仅体现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也应贯彻到我们自己的行为中。
正直是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键,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并真实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此外,中国家规也强调了尊重和道德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以及个体的独特性。
道德是我们行为准则的指南,我们应该追求善良、公正和慈悲。
这些价值观不仅仅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适用于我们在社会和职业领域的行为。
最后,中国家规提醒我坚持努力学习和自我提升。
书中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提高个人修养。
这种持续的自我提升不仅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也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读书、思考和实践,我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发展自己的技能和智慧,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总结起来,通过阅读中国家规,我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指导。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诚实正直、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追求道德和修养,以及如何坚持努力学习。
这些价值观和准则在我日常生活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我更加自律、善良和有责任感。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践行中国家规的教导,我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
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我一读完《中国家规》就深深被书中的思想所感动,感觉这是一本家庭必备的心灵钥匙,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尊重自己和他人,以及尽量做到互相的理解和支持。
它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深刻且积极的影响。
首先,书中强调的“待人以诚,即以真诚待人”,让我感觉到在与人相处时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对待他人总是虚伪不真实的话,那么他与别人之间的沟通便会很难有所建立,就算关系再好也无法长久。
而且总喜欢故作姿态显得高深莫测的人,也总会让人对他的耐心和信任降到一个谷底。
因此,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真诚待人,用心去了解他们,与他们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互相沟通的友情。
其次,书中也提到的“以爱为核心,以爱为灯”让我对待家人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表达对父母和孩子的爱,让家人的温情、关怀与和睦共处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基础。
仅仅是家人间的互相尊爱和理解,那么所有的问题就都可以得到顺畅解决,人们也会得到最好的感受。
再者,书中还让我深刻思考到“尊重劳动,不欺负人”的道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工作是不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尊重劳动和劳动者。
不管一个人是从事高薪职业,还是从事简单体力活的劳作,我们都应该对他们尽可能地去尊重和理解。
尊重他们对社会和家庭所做出的贡献,不要因为社会地位或经济条件的不同,对他们产生歧视。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一个社会的繁荣与运作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尊重和理解是改变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第一步。
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睦地成长和生活的成果。
最后,我想说,读完这本书是一件很愉快、但印象深刻且值得反复品味的事情。
这本书以它简单且朴素的语言,引导了我们转变环境、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让我们会更加亲近、公正、互相理解,让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会更加顺畅。
读《中国家规》的过程里,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遣词造句准确、简练地思考和交流。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6篇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6篇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我们的内在思考写出来,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体会是没有阅读的意义的,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家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篇1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曾经居住在现在的江苏吴县。
他,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的求学经历十分坎坷。
别别人在赏灯品酒中能够找到他们的欢乐,而他,只有在阅读四书五经之中,才能找到他的欢乐。
范仲淹平时凌晨舞一通剑,糊糊涂涂的睡到半夜,吃几口饭,便开始研读一些经文和一些古人所留下的诗篇。
对于读书,范仲淹是那么地如饥似渴,除了读书,范仲淹没有任何特别感兴趣的爱好。
范仲淹每天清晨都要煮好一盆粥,待粥冷凝后,便用刀割成几块,早晚各取两块,就就着咸菜下肚。
夜深人静,窗外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而他,还点着一支蜡烛,他努力地使自己清醒一点,可阵阵睡意向他袭来……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那个朋友见范仲淹过得实在不好,就派人端来了一些好菜。
可是,几天后朋友又去看他,之见那菜丝毫未动,都已经发霉了。
朋友十分生气,就说:“君子不吃小人之食,难道你在贬低我吗”范仲淹忙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如果我吃惯了这些好菜,就吃不惯这些粗茶淡饭了。
”在苏州的天平山上,还有一个范仲淹的雕像呢!每每看见他的雕像,我对他的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范仲淹是一个逆境成才的典范。
他的爱读书和不虚荣,终于让他成为了北宋的大诗人。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篇2范仲淹青少年时,冷头沃面,划粥为齑,刻苦攻读,誓“以天下为己任”。
入仕后,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殚心竭虑、鞠躬尽瘁,始终把百姓的冷暖忧乐挂在胸怀。
难能可贵的是,虽官居要职,他始终严于律己,注重家声,国财民脂秋毫不犯。
逝世后,治丧无其所,“入殓无新衣”。
范仲淹二儿子范纯仁,娶妻王氏。
王氏为朝廷重臣王质长女,在娘家舒适享受已成习惯,到范家后很不适应清贫生活。
一天范仲淹看到这位儿媳从娘家拿来优质丝绸做帐幔,心里很不高兴,指责儿子和儿媳说:这样好的绸缎,怎么能用来做帐幔呢我们家一贯讲究清素节俭,你们如果把这些奢华的坏习惯带到家里,搞乱了我的家法家规,我就要在庭院里用火烧这些绸缎!其兄范仲温曾要求范仲淹给自己的儿子们谋个一官半职,范仲淹在《与中舍书》回信中,着重谈了对侄子们的教育问题,指出要督促二侄、三侄发奋学习,每天必令其钻研功课,苦读苦练,决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混天度日。
读《中国家规》有感:父亲的家规_读后感_模板
读《中国家规》有感:父亲的家规_读后感_模板读《中国家规》有感:父亲的家规佘振琼最近阅读了纪检部门推荐的《中国家规》,感受了中国历史上50名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想起了已经离开我四年的父亲,想起了普通父亲的寻常家规。
家规一:不贪不占不偷懒。
我的老家在松滋南海一个偏僻的乡村。
1999年7月,我大学毕业,招考到乡镇工作,父亲深感荣耀,我偶尔对工作和生活有微词,不安于现状,父亲说不出太多的道理,只是经常教训:在单位就要服管,不能偷懒。
2005年,我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父亲担心我利用职务之便占便宜,经常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搞不得。
有一次,听邻居说在医院被索贿200元,念叨了很长时间,诅咒这样的医生没有好下场,并叮嘱我:“你可要不贪不占呀!"家规二:信守承诺不失言。
记得六七岁左右,父亲规定不准在菜园摘生黄瓜吃,当时农村物资缺乏,为了解馋,我终于忍不住在菜园偷吃,还没吃完就被父亲发现了,罚我跪在堂屋看了半天的“中堂画”。
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父亲当时小题大作,后来才听说,农村有习俗,认为女孩子吃了生黄瓜会得怪病。
父亲罚我,不仅是因为我偷吃,更是关注我的健康。
记忆中,父亲曾承诺我:无论多忙,都会接送我上学;无论多苦,都会供我上完大学。
我的头脑中一直都有这样的画面:父亲冒雨骑着嘉陵摩托,白发在风中拖曳,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送我、接我......家规三:孝敬长辈不吝啬。
我的奶奶常年多病,只有父亲一个儿子,父亲无微不至照顾她40多年,保障了奶奶在农村的基本生活。
父亲是奶奶心中的山,是奶奶晚年生活的最大依靠,父亲去世后十天,奶奶伤心过度才离开人世。
现在,很多人依然把养老当作负担,我身边的亲戚和朋友,偶有说起兄弟姐妺间的养老纠纷,我经常把父亲作典范,实践证明,只要有孝心,一个子女完全能够养活一个老人,不需要摊任务,全凭责任和感情。
家规四:尊重他人不添堵。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要求我们:盛饭时锅盖要轻拿轻放、晚上关门要没有声响、和人说话时不要大声嚷嚷........他甚至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换位思考,不麻烦人。
《中国家规》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
《中国家规》读书感悟作文范文10篇(2)《中国家规》读书感悟范文六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清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家风故事,从中感受历史人物家规的强大魅力,读后深有感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
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培养良好的家风,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
书中一典故,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打算送给杨震。
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
王密辩解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
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
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
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清正廉洁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
我作为一名公干民警,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也要从思想上警醒,以反面典型为镜,心中把握正方向、守住底线。
在执法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案,切实用好手中权力。
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就要注重家风建设,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
要管好身边家人亲属,管好家人亲属就是爱护他们,就是维护家庭的和谐。
中国家规读后感范文3篇
中国家规读后感范文3篇《中国家规》读后感2017【1】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我家在吃饭时真应了那句“食不言,寝不语”。
吃完饭后,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这就代表你已经吃好了。
如果桌子上有鱼刺、骨头等等要用筷子将它们扫入碗内。
做完这些事还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离桌。
有一个家规是净,拿完衣服必须要摆放整齐,起床之后把被子叠起来,在家里制造的垃圾不能随便扔,必须要扔在垃圾桶里,每天一次必须去倒,要维持自己房间的卫生,自己房间的地面要拖干净。
脏衣服自己要清洗,不能堆了很多之后再去洗,即使在外面也会是一样。
一个“净”字真的是可以形容我家的规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我们家的重要规矩之一,孩子很小开始,我就让他自己坐车去爷爷奶奶家,自己若是轻度感冒了,就要自己去买药吃药,这看似让那么小的孩子去做这些事是很残忍,但这也是不让他养成依赖别人的坏毛病,从小就独立,他会比别人家的孩子生活经验丰富就不会是未来的有事就回家,让父母解决了。
我们家还有一个家规—事不过三。
有一次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由于凳子上被人踩过,所以我掏出一张纸,将凳子擦干净,随手一丢就没了。
一位清洁工人走了出来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没教养,随地乱丢垃圾。
”我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脸立马红了。
我一边道歉一边跑去吧至今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这才平息了清洁工的怒火。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载体。
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
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家的家风家规,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因为它们代表的是我们家的良好形象。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体会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体会中国家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在读书的时候,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家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1)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看了让人深刻感受到家规家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仅使人陷入沉思。
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诵读《颜氏家训》、《诫子书》和《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家规、家训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遵守的规矩,也不是一家一人定下的规矩,而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是族人认同了的,是需要普遍遵循的规矩。
家规家训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家族进行道德教育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希望通过制定家规,让家族成员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亦或者说是希望其成为怎样的一种人。
规矩在字典中是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但一旦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那么它又是温暖的让人愿意维护和遵循的。
古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在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
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
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
近年来在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其中又以“虎妻”“虎子”在背后对贪腐的暗合、支援最为恶劣,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___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
中国家规的心得体会
中国家规的心得体会中国家规的心得体会:中国家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体现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护,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中国家规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国家规重视家庭关系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家庭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中国家庭重视亲情和尊重父母的传统,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家庭中,尊重长辈是非常重要的,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的家庭中,从小我就秉承着尊敬长辈的原则,言行举止中充满了敬意和谦卑。
当面对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候,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并尽自己的所能去做,这样才能在家庭中保持和谐的氛围。
其次,中国家规注重家风的培养。
中国古代有谚语说:“立家立业,立家立身”,这句话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家风的影响力。
中国家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父母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辞传递给我了很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他们注重诚实守信、勤勉努力和尊重他人等,这些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内心,使我意识到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的影响是深远而且重要的。
最后,中国家规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中国家规的核心,它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塑造他们的人格和性格。
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崇尚德育为先,通过言教和示范来引导孩子们的行为。
在我的家庭中,父母经常对我进行启发和教育,引导我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向我传达出学习的重要性和努力奋斗的态度。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我也受益匪浅,我通过家庭的熏陶学会了与人为善、友善待人、助人为乐等,这些都是中国家规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中国家规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和遵循中国家规,我们可以保持家庭关系的和谐,培养良好的家风,以及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1500字《中国家规》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和家庭规范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家庭的重要性和传统价值观的力量。
在我的读书心得中,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家庭的重要性、传统价值观的力量和如何传承和践行家规。
首先,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中国家规》中提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执着和敬畏之情。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是人生的根基,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是一个人学会互助、团结和忍让的地方;家庭是一个人学会责任和奉献的地方。
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并保护好自己的家庭,这是一个基本的家规。
其次,传统价值观在家庭中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家规》对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例如,对长辈的尊敬、对夫妻关系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等。
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在中国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家庭和睦和家庭成员关系良好的基石。
同时,这些传统价值观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最后,如何传承和践行家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家规不仅仅是一本书中的文字,更是家庭生活中的实践和行为准则。
在《中国家规》中,作者提到了家规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实践和践行家规的经验。
例如,建立家庭的信任和尊重、培养良好的家庭价值观、正确处理家庭中的冲突等。
这些经验给予了我很多启示,我意识到传承和践行家规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家庭成员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家规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家规的价值。
在阅读《中国家规》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敬畏家庭、传承传统价值观以及践行家规的重要性。
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并将其视为人生的重要支撑。
我相信,在传统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的家庭将更加和睦、和谐,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幸福和美满。
中国家规读后感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中国家规读后感中国家规心得体会第页码页码页 / 共NUMS 总页数总页数页中国家规读后感中国家规心得体会【--合同法】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
以下是wtt整理的中国家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篇一】响应区委党组织号召学习《中国家规》感悟中华文化以书为镜晓事理、正己行。
其虽为中华历代前贤言行教导为人处世之道理于新时代中共党员素质提升亦有重大指导意义。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是为五代钱镠及其子孙钱弘俶制定、整理的家训之一告诫后世子孙利在自己一人时就不要去谋取利在天下百姓时就一定要去谋取。
这也是在告诫我们新时代的中共党员不要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要做有利人民的大事;不要做蝇营狗苟的”小我“要做利国利民的”大我“。
凡坚持这一点的人无一不是中华历史上力挽狂澜、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
古有于谦、戚继光抵御外辱护我中华近有钱学森、邓稼先拒绝诱惑为中华之崛起而回国奉献自己的一生。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中共党员需要学习的对象。
我们只是普通平凡的中共党员也许没那么大的能力去做那么轰轰烈烈的事但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群众记在心中群众的事情就是大事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不仅仅要记在心中还要落实在行动上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本职工作不称职那就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也许只是为群众指一次路也许只是为孤寡老人送去一次爱心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来一名党员的价值正是这点点滴滴体现出中共党员的先进性。
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社会我们应当尽己所能的为人民、为社会谋福利不可为了一己私利去做人民的”蛀虫“、”硕鼠“。
诚然损公肥私的大有人在为谋求私利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的腰包能更鼓一些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吃拿卡要更是家常便饭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前途一片光明。
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共5篇)
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共5篇)第一篇: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一)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我按要求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此书是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了杨震、王羲之、范仲淹、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试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通过这次学习《中国家规》一书,深刻认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
家风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重要的影响,家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无数好的家风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会风气。
燃气公司按上级要求大家组织学习家风、家规,就是为了在我们燃气公司形成一股从善如流的好风气,来维护好燃气公司的形象。
我们家的家风体现在“孝顺”上,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孝敬长辈,主动跟长辈打招呼,不能做让长辈生气的事情,无论是在家还是单位,都要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
我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人吃饭都是等人到齐了,要长辈动筷子了我们才可以动筷子,不知不觉的这个现象已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个习惯也影响了我的小孩,我相信这样的习惯会一直保持下去的。
我们家的家训也同样体现在“勇敢自信、敢于承担”上,我是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的大家庭,我的父母一辈大部分都从过军,从小就要求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要自信和勇敢的去面对,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也可能正因为这一点,我很小也去了部队锻炼,一干就是16年的时间,可以说基本做到了父母亲的要求,不论什么时候都记得,不与他人比较吃穿,不贪慕虚荣,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是做错了事情也要敢于面对错误,做一个勇敢而又有文化素养的人。
此次通过这次《中国家规》的学习,我一定把同事们好的家风、家训加以学习,来结合自己家里的家风、家训,再把这种好的风气带到我的工作中去,全力维护好燃气公司的形象。
中国家规 心得体会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中国的家规。
中国家规是家庭长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总结而形成的一套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我家,我们一直严格遵守着家规,并且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中国家规教会了我要尊敬长辈。
家庭中的长辈是我们的前辈,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家庭中,我们要尊敬长辈的意见和决定。
我们要对长辈说话礼貌,不能大声吵闹;要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拿东西、洗衣服等。
通过遵守这些规矩,我学会了尊重和关心他人,成为了一个懂得体谅别人的人。
其次,中国家规教会了我要有纪律性。
中国家庭非常注重家风家训,一些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生活的秩序。
比如,遵守时间,准时吃饭和上床睡觉;遵守家务,每天保持卫生,定期清理房间;遵守学习规划,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
通过遵守这些规定,我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再次,中国家规教会了我要团结和睦。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团结和睦,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在家庭中,我们互相体谅,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度过困难和快乐的时刻。
通过这些家规的培养,我学会了与人合作,明白了在团结中存在力量,便于解决问题和实现共同目标。
最后,中国家规教会了我要明礼诚信。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在家庭中礼貌待人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对家庭成员还是对客人,我们都要示以礼貌。
同时,诚信也是中国家规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讲究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做人要讲信用。
通过这些家规的教导,我养成了待人真诚、守信用的习惯,成为了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
总结起来,中国家规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和民族特色之一。
通过家规的教导,我们学会了尊敬长辈、有纪律性、团结和睦,以及明礼诚信。
这些品质不仅可以在家庭中体现,也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实践。
中国家规教会了我要做一个懂礼貌、有纪律、团结、友善、诚实的人。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些品质将让我更加自信和成功。
中国家规读后感
中国家规读后感《中国家规》是一部讲述中国传统家风的书籍,它以家规家训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展现了中国古代家庭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家风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读完《中国家规》,我深受启发,对中国传统家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家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家规》中,作者通过一些家庭故事和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古代家庭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在古代中国,家风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声誉,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中国古代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比如尊老爱幼、忠孝节义、孝道尊贤等。
这些传统家风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家风的珍贵和重要性。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中国家规》中,作者通过一些案例和故事,讲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怎样教育子女尊敬长辈、怎样培养子女的品德修养等。
这些教育方法虽然是古代的,但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后代,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读完《中国家规》,我对中国传统家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家风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家风的珍贵和重要性,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了解中国传统家风的魅力,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国家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1《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
”国与家,就像血与肉,天与地,深深镌刻和穿梭在浩瀚博大的历史轨迹上。
通过阅读《中国家规》中讲述的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王羲之、范仲淹、包拯、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和诸葛村、西溪洪园、乔家大院等名门望族,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闻罢墨香,如同跨越了千年的纬度,掐住了传承的脉搏,无异于炎夏中的一股清泉,骤雨后的一抹光阳,醍醐灌顶,为之一振。
《中国家规》讲述家规故事,展现家国情怀,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最佳读本。
读《颜氏家训》《治家格言》,体味到家规经典之所以流传千年却依旧醇香,鲛珠百年愈发夺目,不仅仅是因为家规展现出家族的契约精神,更是因为这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通过历史沉淀和甄别而约定俗成的规矩。
家规家训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家族式道德操守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家规看是家谱中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实则先辈温柔的耳边呢喃,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它既是“言传”,又是“身教”,温暖的让人愿意自觉维护和遵循。
先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于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
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阅读《中国家规》,可以寻找到一份言传身教的精神力量,感受家规的强大魅力,感悟家规的历史底蕴。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你若盛开,清风徐来”,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2近期,读《中国家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深刻,心灵净化,从中汲取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众多传统的家训家教家风,聚成良好的中国家规,助力国人遵纪守法。
《中国家规》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辑,选取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如孔府、范仲淹、诸葛村、包拯、朱熹、曾国藩等,讲述人物故事、家族经历、家规内容以及对后世的传承影响。
此书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服务性,将在坚定文化自信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用“七心”对待身边的人,是我学习《中国家规》的感想。
用忠心对待党和国家。
不能忘记为了新中国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忠于祖国、忠于党,有精忠报国、为党奉献之心。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大家,处处要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
用孝心对待父母和老师。
“百善孝为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生养我者亦父母也,通过老师教育,才学到知识,成为人才,建设国家,报效父母。
孝敬父母、感激恩师乃天经地义之事,要用孝心平等善待。
用爱心对待子女和学生。
养育子女,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责任,也是老师的职责,当好慈母善父,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把毕生的爱心倾注在儿女和学生身上,培养子女和学生成才是父母和教师的责任。
用责任心对待爱人。
恪守对爱情、婚姻、家庭的承诺,夫妻关系受法律保护,男女朋友关系有道德约束,双方要有负责心,相互忠诚,相亲相爱,共同营造美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团圆和睦。
用诚心对待同事和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同事要天天相处,与邻居和同事一起的时间比亲人还要多,如果遇到困难和不测,邻居和同事当场就可以提供帮助,所以要诚心实意、团结友爱对待他们。
用真心对待朋友。
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往往比爱人伴侣、兄弟姐妹还要真诚纯洁,在各方面的帮助也多一些,“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有道理的,因而应真心坦诚对待朋友,无私乐于帮助朋友。
用同情心对待弱势群体。
因为天灾人祸、天生不足、抢险救灾等原因,形成一批社会弱势群体,要当好志愿服务者,用怜悯之心去同情他们,帮扶他们,爱护他们,切实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3最近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
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诵读《颜氏家训》、《诫子书》和《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家规、家训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遵守的规矩,也不是一家一人定下的规矩,而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是族人认同了的,是需要普遍遵循的规矩。
家规家训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家族进行道德教育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希望通过制定家规,让家族成员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亦或者说是希望其成为怎样的一种人。
规矩在字典中是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但一旦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那么它又是温暖的让人愿意维护和遵循的。
古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在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
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
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
家风不正,容易“数典忘祖”,容易“忘记和背叛”。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
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
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铃,涵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
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
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家规家训不仅是要学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孜孜教诲,更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家风滋养和廉洁正能量,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4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
家训家规是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古人的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教育。
古代家训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而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包括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
坚持文化自信是坚持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
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走出适合自己历史和国情的发展道路。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仅决定了我们今天的发展道路,也为我们提供了最根本的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相信中华文化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是充分肯定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独特魅力,就是确信中华优秀文化包含的跨越时空的魅力,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也必将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
学习《中国家规》和《中华传统八德诠释丛书》,讲述家规故事,展现家国情怀,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
《中国家规》读书心得5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身心修养问题。
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由先贤的个人身心修养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升华成为家风文化,更是身心修养的精华所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著的《中国家规》一书,收录了历代名家名人家规,字字珠玑,凝炼出家风文化和身心修养的精粹。
提高身心修养,可以从中汲取无尽的养分。
诸葛亮《诫子书》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先贤为我们淡泊名利、修心立志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楷模,教导我们当以儒者的无私无畏精神,担当起责任,公正、清廉。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提醒后世儒者勤研学问、勤读诗书。
唯有立定治学的志向,不忘初心,刻苦读书钻研学问,并在家庭中推开读书的风气,才能抵制各种过度和过分的应酬玩乐或追名逐利的俗流,树立清白家风。
确立了志向,明白了道理之后,从来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成就身心修养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种志向和运用这些道理。
正如王阳明所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只想不做、或者光说不做,身心修养就成为空谈。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理念,这就由修心延伸到了修身。
知行合一,践行身心修养悟得的道理,改正恶习,拒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习惯和工作生活作风,是修身。
我们公职人员,修心是端正态度,修身就是清正廉洁、作风严谨、勤于精业、克己奉公等具体的言行习惯的规范要求了。
家规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更在于最终成为家庭成员共同自觉遵守的言行规范,为个人和家庭命运保驾护航。
修身,首先要自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人有错误不怕,怕的是有错而不自知,或者刻意回避;怕的是知错不改、屡屡再犯。
要改正各种错误和不良习惯,就要长期坚持反省自身。
修身,最大的困难也正在于持之以恒地不断改正错误和恶习,进而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言行习惯。
在此问题上,我们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改良习惯,勇于直面错误和恶习,并在实践中改正它。
而且越是在修身的艰难处越要下功夫。
练字,我有一个习惯,纸要糙一点、笔要秃一点,越难练的字,越要多练习。
改善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在最日常的俗事俗务之中,在改错的最艰难处,才是最好的时机。
改正恶习、养成良好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精神固然可嘉,但在出狠招的同时,还要持之以恒才行。
一个人养成恶习容易,但改为好习惯不简单,因为恶习往往和安逸懒散挂钩,改正意味着极为残酷且反复的自我斗争。
自我约束管理上,晚清名臣曾国藩最是值得敬佩,一旦立志,即数十年如一日,下苦功改过自新,当然应该成为后世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