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房屋建筑方向)屋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bf2d4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e.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领域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课程设计,以期为我国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课程设计背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 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施工流程和关键技术。
2. 熟悉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1. 施工流程及关键技术: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等。
2.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策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等。
3. 施工机械与设备:了解各类施工机械的性能、用途和选用原则,掌握施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法。
4. 施工安全与环保:熟悉施工现场安全规定,提高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了解环保要求,提高施工现场环保意识。
5. 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掌握进度计划的调整和控制方法。
6. 施工成本控制:了解成本核算方法,掌握成本控制策略和技巧。
四、课程设计方法与步骤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使学生了解施工流程和关键技术。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模拟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施工模拟操作,熟悉施工工艺和方法。
4. 采用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技术。
5. 采用课程设计报告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某一施工项目进行详细分析,撰写报告。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c249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a.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土木工程施工的组织与管理3. 土木工程施工的施工技术与方法4. 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管理5.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三、课程目标1. 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要点;2.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组织与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施工计划和进度控制;3.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常用技术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施工作业;4. 具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能力,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和质量;5.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效益。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2. 研究性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等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3.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3. 实验报告: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4. 课程设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其他参考书目:《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等。
土木工程施工课设(3篇)
![土木工程施工课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08e07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8.png)
第1篇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应运而生。
二、课程设计目的1. 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了解工程背景、工程规模、工程特点等;2. 工程量计算:计算土方工程量、基础工程量、柱工程量、梁工程量、楼梯工程量、预制板工程量等;3.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段划分、工期控制、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4. 施工平面布置图: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展示施工场地、施工设备、施工道路等信息;5. 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制总施工进度计划表,展示施工各阶段的起止时间、施工内容等;6.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撰写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阐述施工方案、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实施1. 教师讲解:教师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2.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工程项目的课程设计;3. 查阅资料: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工程背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4. 撰写设计说明书: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课程设计要求,撰写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5. 绘制施工图:根据设计说明书,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表等;6. 汇报答辩:各小组进行课程设计成果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程设计评价1. 评价内容: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施工图的规范性、准确性;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的完整性、逻辑性;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课程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土木工程施工方案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方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3c966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9.png)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行业日益繁荣。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设计目的1. 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和设计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以某住宅小区为例,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包括住宅楼、商业楼、地下车库等。
住宅楼共12层,建筑高度为35米;商业楼共5层,建筑高度为20米;地下车库共2层,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
2. 施工方案设计(1)施工顺序首先进行地下车库施工,然后进行住宅楼和商业楼施工。
住宅楼和商业楼施工顺序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
(2)施工工艺基础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土方工程采用挖掘机、自卸汽车等设备进行。
主体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工艺。
屋面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装饰工程:包括外墙抹灰、内墙涂料、地面铺装等。
(3)施工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物资采购部、安全质量部等职能部门。
(4)施工进度计划采用横道图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安全管理(1)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设计成果1. 土木工程施工方案2. 施工进度计划3. 施工组织设计4. 施工质量控制计划5. 施工安全管理计划五、总结本课程设计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使学生掌握了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3f41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f.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通过实际的施工项目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对土木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该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设计目标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下能力:•独立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规划和设计;•掌握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环境等管理技巧;•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基坑开挖、道路铺设、建筑物结构施工等;•能够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3.1 课程大纲在课程大纲中,将明确课程设计的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3.2 施工项目选题学生将负责选择一项适合的施工项目,并完成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选题可以包括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
3.3 施工项目设计学生将进行施工项目设计,包括工程布局、施工流程和资源调配等。
设计要符合安全、经济、环保等要求。
3.4 施工图纸绘制学生将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图纸的绘制,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详图等。
3.5 施工方案书写学生将撰写施工方案,详细描述施工工序、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等。
3.6 施工现场实施学生将组织实施施工项目,并完成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进度控制等。
3.7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将撰写施工项目总结报告,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4. 课程设计要求4.1 学习时间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的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包括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
4.2 设计要求•学生需按时提交课程设计相关文档,包括设计报告、施工图纸等;•学生需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汇报进展;•学生成果需符合安全、质量和环保等要求;•学生需要参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安全检查和进度控制等。
5. 评价方式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的评价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报告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详细性;•施工现场实施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项目总结报告的组织性和可行性。
土木工程施工住宅施工课程设计.doc
![土木工程施工住宅施工课程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11c4f925c52cc58bd6bef8.png)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某小区住宅楼施工设计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施工学生姓名学号系、专业土木工程与建筑系指导教师2010-12-23目录(一)工程概况-----------------------------------------------------------3 (二)施工方案-----------------------------------------------------------5 (三)施工进度计划-----------------------------------------------------10 (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0 (五)资源需要量计划表-----------------------------------------------14 (六)施工平面图--------------------------------------------------------17 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某小区拟建的住宅楼,位于xx区,总建筑面积3019.46m2,建筑占地面积414.2 m2,其中地面以上七层,建筑高度自室外筑成地面到女儿墙23.1m,平面示意图如图5.1所示。
层高为3m。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耐久年限为15年,采用二道设防,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
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露面现浇水,屋面为平屋面,有女儿墙,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内墙面为混合砂浆抹灰,外墙面为砖饰面。
详细建筑、结构概况见表1、表2。
图1建筑平面示意图2.自然条件和技术物资供应条件1)地质水文资料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场地地势平坦,地貌属于长江二级阶地,地下水埋藏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留存于结构松散、孔隙连通性好的上层杂填土中,自然降水及地表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位较浅,据产地附近现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3篇)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dd25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8.png)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土木工程施工课程。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设计目的1. 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类型、主要建筑特征等。
2.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
3. 施工方案: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装饰装修等施工方案。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5. 施工平面图:绘制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包括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材料堆场等。
6. 施工机具计划表: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机具计划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设计步骤1. 收集工程资料:了解工程概况、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等。
2. 分析工程特点: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
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
4. 绘制施工平面图: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绘制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
5. 编制施工机具计划表: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机具计划表。
6. 撰写设计报告:对设计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五、设计成果1. 完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内容。
2. 提交设计图纸,包括施工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等。
3. 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展示设计成果,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3287e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a.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工程概况:该工程是数理楼的施工设计,是一栋五层教学实验楼。
一层有教研室、实验室、消防控制室、配电间、门厅、卫生间等,二至四层主要有教研室、实验室等用房。
该楼由一条宽800mm的后浇带将整个建筑物分为A、B两个区。
该工程长70.5米、宽33.8米,外形造型简洁大方、轮廓分明,建筑的样式和装饰与周围建筑极为协调。
二.施工方案1.主要施工工艺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模板施工,墙体采用砖混结构,采用砌筑施工。
楼梯采用预制楼梯,采用吊装安装。
屋面采用防水卷材,采用热熔焊接工艺。
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采用组装安装。
室内装修采用石膏板吊顶,采用涂料刷墙,地面采用PVC地板,采用铺贴施工。
2.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本工程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有:塔吊、施工升降机、混凝土搅拌机、模板、钢筋加工机、电焊机、砖机、砂浆搅拌机、吊篮、防水卷材焊接机、涂料喷涂机、PVC地板铺贴机等。
3.主要材料本工程主要材料有:水泥、砂、石子、钢筋、膨胀剂、砖、门窗、防水卷材、涂料、PVC地板等。
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模板施工,墙体采用砖混结构,采用砌筑施工。
楼梯采用预制楼梯,采用吊装安装。
屋面采用防水卷材,采用热熔焊接工艺。
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采用组装安装。
室内装修采用石膏板吊顶,采用涂料刷墙,地面采用PVC地板,采用铺贴施工。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有:塔吊、施工升降机、混凝土搅拌机、模板、钢筋加工机、电焊机、砖机、砂浆搅拌机、吊篮、防水卷材焊接机、涂料喷涂机、PVC地板铺贴机等。
主要材料有水泥、砂、石子、钢筋、膨胀剂、砖、门窗、防水卷材、涂料、PVC地板等。
三.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12个月,其中地下室施工周期为2个月,地上部分施工周期为10个月。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如下表所示: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12个月,其中地下室施工周期为2个月,地上部分施工周期为10个月。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下表。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精选)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2208ea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9.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精选)一、课程考核1.考试成绩视情况而定,考生的最终成绩将会根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课堂作业分别占总分的五成,三成,两成计算得出。
2.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会检查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态度是否积极参与,对工程施工的学习有深入了解。
考核成绩将按照考核细则,最终确定成绩。
二、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建筑施工基本原理。
本课程重点讲授工程施工基本原理,包括地基基础、砌筑及砌砖墙体、钢结构房屋工、建筑构造及建筑材料等。
2.零件安装及组装技术学习掌握零件安装及组装技术,详细介绍零件的安装及组装的要求、方法等。
3.施工计划编制详细了解施工计划的编制原则,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施工计划。
4.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学习基本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以及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安全技术措施等。
三、课程结构1.课程结构原理本课程结构将以课前准备、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参观和考试这五个部分为主要内容。
2.课前准备在学习之前,学生要根据教师给出的资料,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教材、浏览文献、整理实践资料等,以防止在课堂上来不及提出问题。
3.理论学习学习时,要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有关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组织管理、工程技术操作等相关知识。
4.技能实训学生在实训环节中要调查相关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学习工程施工施工安全管理知识,了解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化实践安全施工。
5.参观学生应参观相关的施工现场,全面了解工地的劳动环境。
6.考试期末考试将以试卷和开卷形式进行,以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效果期待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获得以下学习效果:1.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具备施工组织管理、工程技术操作等基本能力。
2. 掌握建筑施工零件安装及组装技术,了解施工计划编制原则,具备相关技能。
4. 掌握相关的现场施工技术,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土木工程施工_课程设计(3篇)
![土木工程施工_课程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734e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8.png)
第1篇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设计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提出创新性施工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巩固理论知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深对土木工程施工原理的理解。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地点、建设规模、结构类型、施工条件等。
2.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段划分、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
3.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4. 施工平面图:绘制施工平面图,明确施工现场的布局。
5. 施工方案:针对工程特点,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
6. 施工材料及设备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材料及设备计划。
7. 施工安全管理: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8. 施工成本控制:分析施工成本,提出成本控制措施。
四、课程设计评价1. 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 创新性:评价学生在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创新程度。
3. 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4.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过程中的表现。
5. 理论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原理、施工工艺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4570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1.png)
土木工程施工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2. 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土木工程专业,增强职业责任感;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关注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实际施工操作和管理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强化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4. 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土木工程施工基本概念:施工流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2. 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五章3.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法、质量验收标准等;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4.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事故处理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七章5. 土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参考教材章节:第八章6.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协调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九章至第十二章7. 现代化施工技术与管理:BIM技术、信息化施工、绿色施工等;参考教材章节:第十三章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土木工程施工基本概念及施工工艺;2. 第5-8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3. 第9-12周:土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4. 第13-16周:现代化施工技术与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18d49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b.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工艺流程及管理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如下:1. 知识目标:(1)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相关知识;(3)熟悉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2. 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具备编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的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2)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弘扬工匠精神;(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实际工程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及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章节《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土木工程施工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土木工程施工的定义、分类、施工工艺流程等基本概念,阐述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土木工程施工概述内容列举:施工基本概念、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2.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掌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列举:施工组织设计原则、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学习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施工技术,熟悉各种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 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 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ad50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8.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课程内容1. 土木工程施工概述- 土木工程施工的定义和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2. 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 工程施工方案的内容及要求3. 施工现场布置与组织-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队伍组织与管理4. 施工设备与施工方法- 施工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常用施工方法及其特点5. 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的要求- 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6. 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施工进度管理的方法7. 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的构成- 施工成本管理的原则8.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9. 工程质量评估与验收- 工程质量评估的方法- 工程验收的程序及要求10. 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将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四、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表现等)、作业和期末考试三个方面。
其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者:XXX参考书目: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作者:XXX2. 《土木工程施工实用指南》,作者:XXX3.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作者:XXX六、教学安排本课程为每周两节课,共计16周。
教学内容将分为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进行教学。
七、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培养学生的施工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b69fb9f121dd36a32d829d.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1)层高及建筑面积:I部五层,顶高21m,层高4.2m,II部为六层,顶高23.1m,1-2层层高4.8m,3、4、5层层高为3.3m,6层层高为3.6m。
总建筑面积7834m2。
(2)绝对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044。
(3)结构方案:本工程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横向框架梁为预制迭合梁,纵向框架梁,次梁,柱,楼梯等均为现浇。
楼盖除厕所、盥洗、水箱间及二层售饭处为现浇外,其余均为预制空心板,上有4cm整浇层。
墙体为非承重墙,外墙为240m厚普通粘土砖墙,内墙为大孔空心砖墙。
施工时横向预制梁吊装后再现浇纵向框架梁和次梁。
(4)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用于II部厨房和库房,教室宿舍等。
水磨石地面用于上述以外的其它部位,底层地面垫层为60厚100#素混凝土。
(5)顶棚及墙面:I部楼梯间为石膏板隔墙,贴白色塑料壁纸。
其它顶棚及墙面均为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罩面,喷白灰浆二道。
(6)外墙面:为绿色水刷石,局部构件(檐口、阳台、雨蓬)及凸出墙面壁柱等贴马赛克。
(7)屋面防水层:沥青胶隔汽层,水泥蛭石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
(8)9个月之内完成。
(9)土壤为一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t/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6-7m。
(10)夏秋两季主导风向偏东,冬季北偏西。
雨季为9、10两月。
(11)施工队有瓦工和抹灰工80人,木工24人,钢筋工15人,混凝土工40人,机械工8人,安装工12人,油漆工15人,共194人。
(12)可供施工选用的起重机有QT1-6型及QT1-2型塔吊。
井架,门架等。
汽车有解放牌(5T),黄河牌(8T)可以使用。
卷扬机、搅拌机、木工机械、钢筋机械、混凝土振捣器、脚手架板等可按计划供应。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Ⅰ、施工段与流水方向本工程的分部工程划分及施工程序为: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修工程主体工程:〖搭脚手架→柱扎筋→柱支模→柱浇混凝土→吊装横梁→梁板梯支模→梁板梯扎筋→梁板梯浇混凝土→安装预制板→现浇整浇层→砌砖墙〗。
土木工程施工住宅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住宅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a40c08b7360b4c2e3f646c.png)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某小区住宅楼施工设计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施工学生姓名学号系、专业土木工程与建筑系指导教师目录(一)工程概况-----------------------------------------------------------3 (二)施工方案-----------------------------------------------------------5 (三)施工进度计划-----------------------------------------------------10 (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0 (五)资源需要量计划表-----------------------------------------------14 (六)施工平面图--------------------------------------------------------17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某小区拟建的住宅楼,位于xx区,总建筑面积3019.46m2,建筑占地面积414.2 m2,其中地面以上七层,建筑高度自室外筑成地面到女儿墙23.1m,平面示意图如图5.1所示。
层高为3m。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耐久年限为15年,采用二道设防,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
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露面现浇水,屋面为平屋面,有女儿墙,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内墙面为混合砂浆抹灰,外墙面为砖饰面。
详细建筑、结构概况见表1、表2。
图1建筑平面示意图2.自然条件和技术物资供应条件1)地质水文资料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场地地势平坦,地貌属于长江二级阶地,地下水埋藏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留存于结构松散、孔隙连通性好的上层杂填土中,自然降水及地表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位较浅,据产地附近现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2篇)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552f7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f.png)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实际工程经验的专业人才,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设计目的1.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施工方法;2.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3.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本设计选取某城市一座新建的住宅小区为案例,该小区占地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商业、地下车库等设施。
本设计主要针对住宅部分进行施工设计。
2.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平面,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包括:临时道路、临时设施、材料堆场、施工临时用房等。
(2)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条件等因素,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装修阶段等。
(3)施工资源配置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配置施工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施工资源配置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建筑材料、施工资金等。
3. 施工方法及工艺(1)基础施工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开挖、基础垫层、基础主体等工序。
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砂石垫层进行地基处理;2)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3)基础垫层:铺设砂石垫层,厚度为100mm,采用人工摊铺、振动压实;4)基础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钢筋采用绑扎、焊接等方法。
(2)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主要包括墙体、梁、板等结构的施工。
本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墙体施工:采用砌筑墙体,墙体材料为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2)梁、板施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钢筋采用绑扎、焊接等方法,混凝土采用泵送浇筑。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b533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e.png)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土木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
2. 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掌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编制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施工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写。
2. 提高学生的施工图识图能力,能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操作。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施工技术和工具进行施工的能力,提高施工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土木工程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施工现场与各方协同工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施工现场环境,注重绿色施工,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施工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最终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土木工程施工概述- 施工基本概念- 施工流程及组织- 施工技术标准与规范2.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施工资源优化配置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4. 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质量控制原则与方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5. 施工项目管理- 项目合同管理- 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现场管理6. 现代施工技术- 新型施工工艺- 施工信息技术- 施工机械设备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土木工程施工概述第二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方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第四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装饰工程)第五周: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第六周:施工项目管理第七周:现代施工技术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教学内容依据教材《土木工程施工》章节进行组织,涵盖教材中关键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相关知识。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房屋建筑方向)屋精品教案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房屋建筑方向)屋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dbb1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1.png)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1.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要严格遵守合同签订的或上级下达的施工期限,按照基建程序和施工程序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2. 科学安排施工顺序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安排施工程序,可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几个阶段,例如施工准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路面工程、附属结构物工程等。
在各个施工阶段之间合理搭接、衔接紧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建设速度。
3.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 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尽可能采用流水作业施工方法,组织连续、均衡且有节奏的施工,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复杂的工程,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找出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
5. 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恰当地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增加全年连续施工日数,应把那些确有必要而又不因冬、雨季施工而带来技术复杂和造价提高的工程列入冬、雨季施工,全面平衡人工、材料的需用量,提高施工的均衡性。
6.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尤其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新技术和本单位较生疏的新工艺时更应注意。
7. 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尽量减少临时性设施费用;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尽量避免材料二次搬运,正确选择运输工具,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任意1项施工专项方案(2)总平面图的设计(3)施工进度计划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步骤1)对图纸中的各项设计要求与设计说明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读懂读透。
(2)收集资料和研究依据1)收集施工组织中必要的法律规范和行业规章;2)收集施工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平面图;3)本工程的自然环境的基本资料包括(地质、水文、土)的基本情况;4)杭州建筑行业的相关内容;5)项目周边的人文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1.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
要严格遵守合同签订的或上级下达的施工期限,按照基建程序和施工程序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2. 科学安排施工顺序
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安排施工程序,可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几个阶段,例如施工准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路面工程、附属结构物工程等。
在各个施工阶段之间合理搭接、衔接紧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建设速度。
3.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 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尽可能采用流水作业施工方法,组织连续、均衡且有节奏的施工,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复杂的工程,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找出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
5. 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
恰当地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增加全年连续施工日数,应把那些确有必要而又不因冬、雨季施工而带来技术复杂和造价提高的工程列入冬、雨季施工,全面平衡人工、材料的需用量,提高施工的均衡性。
6.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尤其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新技术和本单位较生疏的新工艺时更应注意。
7. 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尽量减少临时性设施费
用;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尽量避免材料二次搬运,正确选择运输工具,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任意1项施工专项方案
(2)总平面图的设计
(3)施工进度计划
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步骤
1)对图纸中的各项设计要求与设计说明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读懂读透。
(2)收集资料和研究依据
1)收集施工组织中必要的法律规范和行业规章;
2)收集施工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平面图;
3)本工程的自然环境的基本资料包括(地质、水文、土)的基本情况;
4)杭州建筑行业的相关内容;
5)项目周边的人文环境。
(3)研究方案的设计
根据预先制定的研究目标,表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对图纸的认真阅读和对总结出关键步骤的认真分析理解,制定出初步的工艺设计方案。
在确定了工程的难点后,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得到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制作流程。
通过按照设计图纸计算出工程量,然后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案很施工方法,编制施工的进度计划,接着编制各项人、材、机的需求量,确定施工各个管线的布置,最后编制施工平面图。
编制完毕后,做一些主要的经济技术的指标评价后即可完成。
2•总体设计步骤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研究制作流程的图解如下: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思路和步骤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1. 施工方案的选择
(1)施工方法的确定
A、基坑降水工程:要求有计算依据,方案图及附有说明。
B、土方工程:土方开挖及回填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的确定,要求附有计算依据及方案图。
C、基础工程:砼的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的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D结构吊装:根据提供的吊装机械、选择施工方案,包括构件划分,接头形式,吊车轨道或开行路线、吊装程序。
吊装机械的参数选择,构件的生产方式。
要求有方案说明,参数计算,吊装方案及构件布置图。
E、砌筑工程:砌筑方法、施工顺序及质量保证措施
F、装饰工程:
G防水工程:
施工程序及其它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水平垂直运输可用文字说明,必要的应在施工平面图中给以表示。
(2)、施工顺序的安排
施工顺序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要紧紧抓住决定施工顺序的基本因素,仔细分析各种不同施工顺序的前提条件和实施效果,作出最佳地施工顺序安排。
安排施工顺序的原则是:
A 、必须符合工艺的要求
B 、必须使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施工机具相协调
C 、必须考虑施工质量的要求
在安排施工顺序时,要以确保施工质量作为前提条件,影响工程质量时,要重新安排或者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D 、必须考虑水文、地质、气候的影响
安排施工顺序时,必须充分考虑洪水、雨季、冬季、季风、不良地质地段等因素的
影响。
E 、必须考虑影响全局的关键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
F 、必须遵从合理组织施工过程的基本原则,即符合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经济性原则。
G •必须考虑安全生产的要求
H.应能使工期最短
2. 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进度计划,必要时通过网络图进行施工方案优化。
3. 资源供应计划
包括材料、构件、劳动力,施工机具需用计划按需用及施工进度编制(见附表)4. 施工平面图
合理布置以下内容:
I、场内道路,水、电管线(不必计算管线直径)。
2、主要材料、构件堆放(存放)位置及面积(其中砂、石、水泥、红砖应通过计
算)。
3、临时工程及作业场(棚)布置,包括:
1)砼及砂浆搅拌站;
2)模板堆放场;
3)模板操作场(棚);
4)钢筋操作场(棚);
5)门窗堆放场(棚);组休息室(根据人员而定)。
临时设施最小面积参考附表。
5. 机械布置:
1)结构吊装机械依施工方案定;
2)井架及其卷扬机位置。
实验须知
结构实验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实践环节。
只有在掌握已有的物理、力学、材料和结构
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为确保试验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应做到下面几点:
一、作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预习试验指导书,明确本次试验目的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预习本次试验有关的基本原理和其它有关参考资料等。
3.对试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试验前应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
4.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试验所需记录的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事先做好记
录表格等准备工作。
5•除了解指导书中所介绍方案外,应多设想一些其他方案。
、遵守试验室的规章制度
1.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设备及仪器,严格遵守规程。
3.非本试验所用设备及仪器切勿随意动用。
4•试验完毕后,应将设备和仪器擦试干净,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试验
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
2.清点有关试验用设备,仪表和器材
3.应有严格的科学作风,认真细致地按照要求的试验方法和步骤进行。
4.对于带电或贵重的设备及仪器,在接线或布置完成时,应经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开始试验。
5•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试验过程还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人身、仪器和设备安全。
6•记录下全部所需测量数据,以及仪器型号、精度、量程、试件的尺寸、材料标号、保护层厚度、钢筋含量和规格等,如果试验结果与温度有关还应记录温度、湿度。
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改动。
7.教学试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试验小组中虽有一定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相互交流,完成全部试验环节。
8.如学生希望观察一些与本试验有关的其他现象,或用另外方案进行试验,在完成本试验规定项目后,经教师同意可以进行。
四、写好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是试验的总结,通过对它的书写,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需独立完成。
报告要求整洁清楚,要有分析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一般试验报告应具有下列内容:
1.试验名称、试验日期、试验者及同组成员。
2.试验目的。
3.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
4.设备及仪器型号、精度、量程等。
5.试验数据及其原理(应包括全部原始数据。
并注明测量单位,最好以表格
形式列出数据的运算过程,并根据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要求给出试验误差)。
最后将所得的试验结果作出曲线或给出经验公式。
6.讨论。
应根据试验结果及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讨论,如试验涉及的问题有理论解,则应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提出见解。
试验一、回弹法检测结构强度
一、试验目的
1•学习回弹仪的使用技术
2•学习和掌握回弹仪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
、试验仪器
1 •混凝土回弹仪
2.钢筋混凝土梁
三、试验内容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回弹仪的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通过对混凝土梁的回弹值测定和碳化深度量测,由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按测区混凝
土强度换算表确定混凝土换算值。
3•对被测回弹值的混凝土梁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四、检测技术
(一)一般规定
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宜具有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或监督)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3)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