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浅淡

合集下载

人到老年才品味到淡

人到老年才品味到淡

人到老年才品味到淡
人到老年才品味到淡;轻描淡写与世无争,每人都各自有独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生大半辈子为事业,为父母,为家庭子女而忙,直到老年退休后,该换一个方式好好为自己充实生活.亦可以说是最后的冲刺;怎样开心就怎样过,做你想做和乐意做的事,不管别人怎样看;因为我们不是为别人的喜恶而活,要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与别不同的我.
其次,人老了为什么会怀旧呢?因为人到老年是踏在人生最后的驿站;往往会回顾和检讨自己的成败得失,和回忆一生的过程,每一阶段的遭遇;离合聚散,快乐与忧愁的情节.所谓往事只能回味,时光不会倒流.当下心灵要净化;精神要升华,把人生淡化.。

人情看得淡如水的句子

人情看得淡如水的句子

人情看得淡如水的句子
以下是几个表达人情看得淡如水的句子:
1.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唯有淡泊名利,才能心安理得。

2.人情如水,淡则长久;利益如山,重则难行。

3.看淡人情世故,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情感所困,方能自在洒脱。

4.人情似纸,淡如水痕;世事如梦,了无痕迹。

5.淡看人情冷暖,静观世态炎凉,方能从容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

6.人情如水,流淌在指尖;心事如云,飘散在天边。

看淡一切,方能自在如风。

7.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情感所困,人情看得淡如水,方能心境宽广如海。

8.看淡人情世故,放下名利纷争,让心灵归于平静和淡泊。

9.人情如水,淡则清澈;世事如梦,了无牵挂。

看淡一切,方能自在如风。

10.淡泊名利心自宽,人情冷暖任浮沉。

看淡一切纷扰事,方能心境平和宁静。

关于人情淡薄的句子 看透了人心社会的现实的句子20211016_一目斋

关于人情淡薄的句子 看透了人心社会的现实的句子20211016_一目斋

关于人情淡薄的句子看透了人心社会的现实的句子1、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2、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3、三千繁华,九千凄荒。

只觉人心凉薄。

4、人心对人性,与帅不帅、靓不靓、无关。

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6、情有独钟多半是小说里面作者的幻想。

人心难测,这么多年,世间不是也只出了一对梁祝化蝶。

7、终于明白,不是因为世界太黑暗,而是由于人心太难测。

8、唯有人心相对时,难以预防。

9、人自相残,人心惟危,人心莫测,人心薄凉,人走茶凉,人心思变。

10、夜城繁,人心凉,留得住人,留不住心。

11、心要有多狠才能做出这样让人心凉的事。

12、人越来越虚伪,几乎每个人都带着面纱,做着并不真实的`自己。

13、凉透了身体,有得治,凉透了心,也许就没得治了。

14、你的冷漠无情让我看清了现实,看透了人心。

15、深渊有底,人心难测;世态炎凉,只因人性虚伪。

16、人情淡薄似纸张,世态炎凉,胜者为王。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8、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

--王尔德19、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20、没有人可以信任,人心隔肚皮,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心里真正的想法。

21、留不住的是人心,抵不过的是背叛。

22、世途旦复旦,唯有人心难以测量。

23、遇事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24、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25、阳光在暖暖不了人心伤口在疼不及她所伤26、秋叶,一叶一秋黄,冬雪,一雪一冬寒,人心,一天一心凉。

27、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28、人心难测,谁能保持初衷一直走下去?29、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你不算计别人,别人也会算计你。

30、能给贱人心里添堵真的是很快乐啊31、人心对人性,与帅不帅、靓不靓、无关32、披着羊皮的狼,带着面具的骗子,你脱掉衣服是禽兽,穿上衣服只是衣冠禽兽!33、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庄子》人间清醒的30个经典金句

《庄子》人间清醒的30个经典金句

《庄子》人间清醒的30个经典金句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解析: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跃过一道缝隙一样,很快就结束了。

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解析: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

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解析: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像水一样清澈,不掺杂污浊物。

小人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表面看起来像甜酒一样甘浓,实则浑浊不堪。

四、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解析: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肉体的死亡倒是还在其次。

五、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解析: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六、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解析: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七、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解析: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

八、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解析:大道容易被小的成就遮蔽,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九、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解析:人生最高境界的快乐就是无所谓快乐,人生最大的荣誉是不追求荣誉。

十、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解析:喜好当面阿谀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诋毁别人。

十一、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解析:好的习惯养成在于长时间的修炼,恶习的养成在于不及时改成、纠正错误。

十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解析: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

十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解析: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十四、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解析:你给别人灾祸,别人也必会给你灾祸。

十五、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解析:野鸭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

十六、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解析: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

人微言轻莫劝人,人穷莫入众

人微言轻莫劝人,人穷莫入众

《增广贤文》说道:“人穷莫入众,言轻莫劝人”。

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道出了多少的人间沧桑与人性的现实。

历经了人生的低谷,你才有可能对这句俗语,有更深的理解。

当一个人地位低下、很贫穷的时候,就算很有理想、很有抱负,也不必要随便跟别人讲;不要随大流,更不要学别人的奢侈。

当一个人地位卑微、说话没分量的时候,就不要夸夸其谈,没人会听你的,更不要劝谏别人。

无论你说得再有道理,也没人会听得进去,还落得个自讨没趣。

个人的经济能力和话语权成正比的关系,经济能力强,说话就是硬气;穷人一个,口吐芬芳都没有人会理你一下。

人微言轻从来都不是一句废话,这是现实的写照。

一、不属于你的圈子,别强挤进去
有时候,人也是想往高处飞的,遇到能力强、有经济实力、有资源的人,总想靠过去认识一下,能成为朋友,刷一下存在感,希望日后也能帮自己一把。

可你偏偏把人家的谦虚,当成了对你的好意。

人家仅仅是对你客气一下而已,你就觉得获得了一个新朋友,误认为自己也一样优秀。

我以前在做企业管理培训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各种层次的企业老板,总感觉自己也好像很成功一样。

其实当时也只是一个带团队的业务员而已,好听一点,只是一个总监的头衔。

把别人对你的客气,当做是对你的认可,说实在的,一点也融入不了别人的圈子。

别人讲工厂管理、讲投资、讲生产,你一点搭话的份都没有。

在人际关系的沟通中,层次不在一个层面的,所有的好话,都是留给彼此之间的一点体面而已,这就是人情世故。

人淡如菊不攀比的经典哲理好句摘录(60条)

人淡如菊不攀比的经典哲理好句摘录(60条)

人淡如菊不攀比的经典哲理好句摘录(60条)1. 淡泊名利,静心修行。

2. 与人为善,不计回报。

3. 不被外界物质所困扰,心境宁静。

4. 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满足。

5. 不争名利,安于自己的人生。

6. 淡然处世,不苛求物质。

7. 不为虚荣所动,保持内心的平静。

8. 量入为出,不攀比他人。

9. 平和心态,追求内在的成长。

10. 将心比心,从容面对生活。

11. 知足常乐,不趋炎附势。

12. 用一颗淡然的心对待人世间的一切。

13. 将心比心,不计较他人的得失。

14. 不拘小节,过简单而充实的人生。

15. 不追逐虚荣,追求内在的真正价值。

16. 不攀比,脚踏实地追求个人的成长。

17. 随遇而安,不为外界事物所影响。

18. 不攀比,过真实而自由的人生。

19. 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干扰。

20. 知足常乐,心境宁静。

21. 不计较别人的得失,只需做好自己。

22. 不攀比他人,保持内心的平和。

23. 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

2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5. 不攀比,拥抱自己独特的人生路径。

26. 不追求外在的虚荣,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

27. 不攀比,过淡泊而踏实的人生。

28. 乐天知命,不为外在的物质所困扰。

29. 知足常乐,不求功名利禄。

30. 不攀比,过宁静而充实的人生。

31. 真正的富足在于内心的满足。

32. 不攀比,做内在丰盈的人。

33. 淡泊名利,追求心灵的自由。

34. 不攀比他人,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35. 不追逐外在的虚幻,追求内在的真实。

36. 不攀比,过简单而真实的人生。

37. 不以金钱或地位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

38. 不攀比,用心体验自己的成长。

39. 平和自觉,不为世俗所动。

40. 不攀比,保持内心的宁静。

41. 不计较得失,心境宁静。

42. 不追求浮华,追求内在的充实。

43. 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在物质所动。

44. 不攀比,以平和的心态平衡人生。

45. 淡泊名利,守住内心的宁静。

看透人情世故的经典名言

看透人情世故的经典名言

看透人情世故的经典名言
1.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就像你以为的好朋友,在关键时刻却不一定靠得住,这不是常有的事吗?
2.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想想那些有钱了才围上来的人,不就是这样吗?
3.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在酒桌上,大家对有钱人的态度,不就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吗?
4.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那种反复无常的人,不就像那变化无常的溪水一样吗?
5.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表面上和你笑嘻嘻的人,谁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呢,真是可怕呀!
6.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别一见到人就啥都往外说,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难道不是吗?
7. “锦上添花人人会,雪中送炭有几人。

”风光时很多人来捧,落魄时又有几个会帮呢,多现实啊!
8.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人不能有坏心思,但也得时刻提防着别人,这可是真理啊!
9.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把人情世故搞明白了,那也是一门大学问呀,就像做文章一样!
10. “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平时称兄道弟的,真遇到急事难事了,人影都看不到,唉!
我觉得人情世故真的很复杂,我们要学会看透这些,保护好自己,但也不能因此就变得冷漠,还是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

老祖宗留下的识人老话

老祖宗留下的识人老话

老祖宗留下的识人老话
1.不以貌取人:老祖宗认为人的内涵比外表更重要,一个人的优点和能力不能仅仅因为外表而被否定或肯定。

2. 观其言行:老祖宗认为一个人的言行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性格特点,因此在识人时要注意观察其言行。

3. 以德服人:老祖宗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其在社会中获得信任和尊重,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4. 以能力论英雄:老祖宗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不应该只因为出身或其他因素而被高看一眼。

5. 见贤思齐:老祖宗认为一个人应该向优秀的人看齐,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应该自视过高或妄自菲薄。

6. 君子之交淡如水:老祖宗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淡如水的,不应该因为利益或其他因素而做出过分的要求或牺牲。

7. 以诚待人:老祖宗认为一个人的真诚和善良能够使其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和信任,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坦诚相待。

8. 众人拾柴火焰高:老祖宗认为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功。

9. 以和为贵:老祖宗认为和谐的氛围能够促进团队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重和谐相处。

10. 仁者无敌:老祖宗认为仁慈和善良是最强大的力量,只有通过仁爱和关爱他人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真正的胜利。

- 1 -。

讽刺人情淡薄的句子

讽刺人情淡薄的句子

讽刺人情淡薄的句子1.人情淡薄,谁都信。

2.有情无钱,话不值。

3.人情世故,现实赢。

4.人心难测,情何际。

5.善恶两难,不分明。

6.人情冷暖,利益织。

7.感恩戴德,难以思。

8.人情残酷,难逃避。

9.权利纷争,心不定。

10.亲情友情,情难存。

11.表面亲切,实则假。

12.爱恨情仇,瞬即改。

13.好人难做,猜疑重。

14.同甘共苦,难同行。

15.独善其身,顾他人。

16.情义空谈,言不贵。

17.人情冷暖,毫无义。

18.患难之际,谁还在。

19.深情厚谊,难体验。

20.真心待人,不曾闻。

21.幸福是短暂的,但无情则是永恒的。

22.人情世故如同花瓣,轻轻一碰就散了。

23.滴水之恩当以泉涌之情回报,但往往只有口头的道谢。

24.关心他人的人只能得到他人的忽视。

25.善良是一种笑话,因为它从未得到真正的回报。

26.发现别人的缺点要比发现自己的优点更容易。

27.轻易相信别人,只会让自己沦为别人的玩物。

28.没有人愿意去承担别人的痛苦,只有当他们能从中获利时才会帮助。

29.善意和宽容只是被掩饰的利己主义。

30.让别人记住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忘记。

31.人情世故是一把双刃剑,斩断友谊的可能性。

32.不给予别人好处,维护自己的利益才是人间至理。

33.放下尊严去关心别人,只会被别人当成笑柄。

34.仁慈和善良只是弱者的自我欺骗。

35.人类的冷漠如同无底深渊,只能吞噬一切温暖。

36.人们只关心他人的生死,而不关心他们的幸福。

37.忠诚与友情只是虚伪的幻觉。

38.当你提供帮助时,人们只会暂时感激,然后忘记。

39.世人皆自私,只是有的人把自私藏得更好。

40.真正的友谊只是彼此利用的交易。

41.感激之情与忘恩负义之辞,究竟哪个更能代表人情冷暖?42.人世间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人情淡薄的时候,遇到亲情冷漠的时刻。

43.个人利益的诱惑,让人情渐行远离,失去了本真的温情。

44.人情飘摇,如同昙花一现,此起彼伏。

45.在人与人之间,随着人情变得淡薄,真挚的情感也越来越稀缺。

人生十淡:淡名淡利淡誉淡辱淡得淡失淡居淡怀淡友淡定

人生十淡:淡名淡利淡誉淡辱淡得淡失淡居淡怀淡友淡定

人生十淡:淡名淡利淡誉淡辱淡得淡失淡居淡怀淡友淡定
【人生十淡】:
①淡名:有则珍惜无不强求。

岁月沧桑多放笑,平生坎坷少凝颦。

②淡利:金钱乃身外之物,适度就好。

红尘坎坷难强索,琐事繁多不必躬。

③淡誉:公道自在人心。

光环身罩自常禁,台上鲜花不苦寻。

④淡辱:荣辱常常与共,荣莫喜,辱不惊。

身端何惧小人评,蜚语流言不必惊。

⑤淡得:得不狂喜,心之怡然。

欲得难求且莫颠,人生回首尽云烟。

⑥淡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寡欲教人知足乐,红尘路上笑容妍。

⑦淡居:幽篁独守,宁静自持。

一颗冰心寒舍守,清风明月意流遐。

⑧淡怀:恬淡寡欲,闲雅无求。

竹菊梅兰为挚友,赏星揽月画中行。

⑨淡友:君子之交淡如水。

茫茫尘海知音遇,执手金兰笔墨扬。

⑩淡定:心态决定命运!
世外桃源冰洁梦,从容岁月淡怀寻。

为人处世的道理

为人处世的道理

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人处世的道理寄语: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

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

做人需淡,淡而久香。

不争、不谄、不艳、不俗。

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2.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杰弗逊3.友谊编制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但只要抽出一根主线,友谊之墙就会坍塌,这跟主线就是——“信任”!4.没有人可以改变你,只是你自己动摇了自己;没有人可以羞辱你,只要你自己什么都不在意;没有困难可以阻挡你,只要你自己勇敢地迈过去。

5.当一个人不爱你,却乜不拒绝你,还要与你保持朋友关系。

那么,忘记它,抛弃他。

他不爱你,你应该知道,他只是想利用你满足他虚荣的心。

6.“四个经得起”:经得起看,经得起考,经得起问,经得起查。

公道正派,是一个人格情操、一种思想境界,是做人的第一修养、第一准则、第一信条。

7.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相信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懂得人比钱重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8.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9.生在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

有礼之人会做人,有人缘,多朋友。

有礼之人会做事,注重形象,有教养,不树敌,成功路上事事顺。

10.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

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

11.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12.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3.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世说新语经典名句

世说新语经典名句

世说新语经典名句《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收录了东晋时期的许多典故和佳话。

下面列举了《世说新语》中的经典名句,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解读。

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是淡泊无欲的,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则是为了谋求私利。

这也是提醒我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要慎重,与品德高尚的人为伍。

2.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智慧来看待事物,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这也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不要轻易妄加批评或争论。

3. "有德者自有好报,有罪者自有恶报。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认为有德行的人会得到好的回报,而有罪恶行为的人则会受到恶劣的报应。

这也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要做坏事,否则最终会受到惩罚。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强调了规矩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按照规矩和原则去做事,才能达到目标。

这也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不要违法乱纪。

5. "知足者常乐。

"这句话意味着满足于现状的人才能常常感到快乐。

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拥有的,不要贪婪和不满足。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相辅相成,只有学习并思考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

这也告诉我们要注重思考,不要单纯追求机械的学习。

7. "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从中汲取新的启发和教训。

这也告诉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不要重蹈覆辙。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强调了读书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通过广泛的阅读能够积累知识和提升写作技巧。

这也提醒我们要多读书,多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9.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经典名言荟萃】869 做人须简单,人生要看淡,简与淡是人生的底色

【经典名言荟萃】869 做人须简单,人生要看淡,简与淡是人生的底色

【经典名言荟萃】869  做人须简单,人生要看淡,简与淡是人生的底色做人须简单,人生要看淡,简与淡是人生的底色" alt="【经典名言荟萃】869 做人须简单,人生要看淡,简与淡是人生的底色"src="/DownloadImg/2017/04/ 0707/96017973_1" width="680" height="601">1. 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

人心是相互的,你让别人一步,别人才会敬你一尺。

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狭窄;越宽容,越宽阔。

不与君子计较,他会加倍奉还;不与小人计较,他会拿你无招。

宽容,貌似是让别人,实际是给自己的心开拓道路。

2. 人常常不肯认错,凡事都说是别人的错,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其实不认错就是一个错。

认错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会大众、佛祖,甚至向儿女或是对我不好的人认错,自己不但不会少了什么,反而显得你有度量。

学习认错是美好的,是一个大修行。

3. 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

4. “得”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学问,没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没有悟性的人舍不得;舍得金钱才能赢得自己,主宰生活;舍得功名才能静下心来,顺其自然,品味人生。

舍得之妙,妙在微言大义;舍得之精,精在有舍有得。

5. 优雅的人生,是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平和的心态,一种平淡的活法,滋养出来的从容和恬淡。

你可以跑在时间的前面,但不要跑在宁谧的心前面。

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

心若急了,神驰,意乱,景衰,一辈子无论走多远,也都没什么韵致可言。

环境可以乱,心灵不能乱;做事可以赶,心不可以急。

做人须简单,人生要看淡,简与淡是人生的底色" alt="【经典名言荟萃】869 做人须简单,人生要看淡,简与淡是人生的底色"src="/DownloadImg/2017/04/ 0707/96017973_2" width="680" height="680">6. 在顺境中把握当下是一种功夫,在逆境中活在当下更是一种境界。

淡泊人生的优美句子

淡泊人生的优美句子

淡泊人生的优美句子1. 凡事淡点,自己理解就好;遇事莫急,自己做到就好;看事莫扭,理智相处就好;谈论勿燥,兼听则明就好;理性表述,置信操守就好;公共场所,勿扔垃圾就好;网友相处,尊重人格就好;言论自由,谈吐良知就好;世俗艰难,相互体谅就好;人生苦短,莫留遗憾就好。

2. 浮之聪者未必精明,讷之愚者未必笨拙。

聪者往往由精而愚,愚者往往由痴而明。

诚则,痴是聪的根本,精是愚的化身。

凡成大事者皆为痴人。

3. 静则思己,动则达人。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动中观人,机趣盎然。

心不静则不能剖心,行不规则不能喻人。

静中修心,动中达理,才是修身之道。

4. 人情冷暖,需有戒人之心;世态炎凉,需有防人之术。

行事谨慎,处世谦恭,话到舌尖留半句,事到眼前思三分。

5. 动乃健身之道,静乃养心之术。

无动则无以有生机,无静则无以有纯念。

动静相宜乃修身养性之根本。

6. 人无自信无主,过于自信则拗。

自以为是乃自缚绳索。

人不聪明乃愚,过于聪明乃奸猾,自作聪明乃掩耳盗铃也。

7. 善恶只在一念,荣辱只在一差,福祸只在一霎,座上宾与阶下囚多是一步之遥。

吉凶祸福,兴衰际遇皆在个人审时度势的把握。

名,人所欲也;利,人所欲也。

不求,人无以有生气,业无以有生机。

求之,则欲壑难填。

过求则生丑陋,酿罪恶。

乃人之祸,事之殆,业之毁,人生一大陷阱耳。

8. 世事繁杂,变化多端,处事不难于诚而难于敏,执事不难于着而难于通变,明事不难于悟而难于认同,行事不难于艰苦而难于同心。

9. 宁静中方能悟出远大志向,淡泊中方能体味出人生之本。

天地之玄机,皆在一个悟字;人生之玄机,皆在一个静字。

心如明镜方能体味出心性。

10. 失意时立得意之志,苦中寻乐,方无失意之悲。

得意时不忘失意之痛,乐中怀忧,方无失意之患。

11. 凡事都要有度,不达则不张。

过之则易折,适得其反。

乃过犹不及也。

凡事不可做过头,话说过头不好收场,事做过头不好抽身。

更不要做绝,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这样才能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增广贤文》40句精华,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增广贤文》40句精华,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增广贤文》40句精华,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读经典文字,听世界名著1、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同舟共济,这是百世修来的缘分;同床共枕,这是千世修来的姻缘。

朋友之情,不可废也,夫妻之情,更应珍惜。

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好事与坏事,是人自己做的;是祸还是福,都是人自己招来的。

弘道爱人,自求多福。

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家里有贤惠的妻子,丈夫烦心事就少;儿子如果知孝,父亲可以放宽心了。

娶妻重德不重色,让父母心安即是大孝。

4、爽口食多偏作药,快心事过恐生殃。

爽口的食物吃得多容易生病,高兴过了头容易遭殃。

乐极生悲,切勿过头。

5、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应当拿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拿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

对己严,对人宽,招来的怨恨就少了。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比黄金宝贵,光阴一去不复返,这是多少黄金都难以买到的。

时不我待,君子当奋发有为。

7、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意栽花花不一定开,无意插柳柳树却可能长得茂盛。

只管诚心做事,自然有结果。

8、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流水从滩头泻下来并非有意而为,白云从山峰间飘出来也是出于自然罢了。

为人处世,不必矫情,自然而然就好。

9、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途遥远才会知道马的耐力怎么样,事情经历多了才会明了一个人心地如何。

给自己多点时间,给别人多点时间。

10、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马行走无力是因为身体瘦弱,人不风流潇洒因被贫穷所困。

合情合理的赚钱并不丢脸,不要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11、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寒窗下苦读,十年无人问津,一旦考取功名,一下子天下人都知道了。

读书求道,本是寂寞的事,一旦成名,也在情理之中。

真正的读书人,得到了就像本来就会得到一样。

12、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能宽恕他人的不是傻瓜,傻瓜从来不会宽恕他人。

没文化的人真可怕,还是敬而远之吧。

13、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样深。

比喻沉稳内敛的古文句子

比喻沉稳内敛的古文句子

比喻沉稳内敛的古文句子1. 君若幽潭,深不见底,静水流深。

- 举例:那日朝堂之上,众人纷争不断,唯有他静坐一旁,仿若幽潭。

我心下好奇,趋近问之,他只淡淡一笑,不发一言,那沉稳内敛之态,恰似幽潭,虽无声无息,却蕴含无尽的力量与智慧,真真是深不见底,静水流深之人啊。

2. 其性如璞玉,藏光于内,不事张扬。

- 举例:有一友人,众人皆忙于炫耀己能,他却默默做事。

我曾打趣道:“君为何不展己才?”他答:“我不过如璞玉,光在里头,何须张扬。

”瞧,这便是他,沉稳内敛,如璞玉般,把光芒内敛,只待有缘人发现。

3. 彼之人兮,似深山古柏,默默扎根,沉稳不移。

- 举例:我与那老者结识于乡野。

当时年轻后生们皆浮躁不安,四处奔忙却无所成。

唯有他,像深山古柏,稳稳扎根于那片土地。

我问他为何如此淡定,他说:“我就像这古柏,稳稳当当才好,急什么呢?”真乃沉稳内敛之人啊。

4. 人若老茶,沉厚内敛,韵味悠长。

- 举例:茶馆里,众人喧闹。

他坐在角落,静静品茶。

我坐到他身边,品了一口茶,只觉苦涩,他却一脸享受。

我问他这茶好在哪里,他说:“这老茶啊,就像有些人,沉厚内敛,初尝无味,细品韵味悠长。

我啊,就想做这样的人。

”5. 似闭鞘之剑,锋芒内敛,沉静而威。

- 举例:在那武场之上,新手们都急于展示剑法,剑剑锋芒毕露。

唯有他,剑在鞘中,神色淡然。

旁人笑他胆小,我却知他。

我对旁人说:“你们看走眼了,他似闭鞘之剑,锋芒内敛,一旦出鞘,必是沉静而威。

”果不其然,后来比试,他轻易取胜。

6. 若冬之蛰虫,含而不露,厚积薄发。

- 举例:学堂里,学子们都争着表现自己的学问。

只有他,默默读书。

我问他为何不与众人争,他说:“我如冬之蛰虫,此时当含而不露,积攒力量,待日后厚积薄发。

”这话语,真像他这个人,沉稳内敛。

7. 君类古井,波澜不起,内有乾坤。

- 举例:我与他同行,一路遇诸多奇事。

旁人皆大惊小怪,他却古井无波。

我好奇问他:“君为何如此淡定?”他笑言:“我就像那古井,看似波澜不起,实则内有乾坤。

做人淡而久香

做人淡而久香

做人淡而久香做人淡而久香,不争,不俗!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

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

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

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不要背后说人,不要在意被说。

一无是处的人没得可说,越是出色的人越会被人说。

世间没有不被评论的事,也没有不被评说的人。

别人的嘴我们无法去控制,但我们可以抱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纷扰。

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本质。

沉淀自己的心,静观事态变迁。

与人相处,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

嘴上吃些亏又何妨,让他三分又如何。

人人都需要被尊重,人人都渴望被理解。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学会淡下性子,学会忍住怒气面对不满。

事事不能太精,太精无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无友。

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

己之短,不可藏,越藏越短;己之长,不可扬,越扬越少。

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衰,三分靠运,七分靠己,努力过就好,尽了心就行,结果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的体会,才是最真的感悟。

凡事不求十分,只求尽心;万事不讲圆满,只求尽力。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

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

做人需淡,淡而久香。

不争、不谄、不艳、不俗。

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

心若无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恋,奈你何伤。

痛苦缘于比较,烦恼缘于心。

淡定,故不伤;淡然,故不恼。

欲望是壶里沸腾的水,人心是杯子里的茶,水因为火的热量而沸腾,心因为杯体的清凉而不惊。

当欲望遇凉,沉淀于心,便不烦,不恼。

不要嘲笑他人的努力,不要轻视他人的成绩。

关于对淡人这一现象的看法作文

关于对淡人这一现象的看法作文

关于对淡人这一现象的看法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淡人”这个词。

啥叫“淡人”呢?简单来说,就是对人不热情、不积极,显得很冷淡的那种表现。

说起淡人这事儿,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你看啊,有些人天生就是那种热情似火的性格,见谁都能聊得热火朝天,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可有些人呢,就老是一副爱答不理、冷冷淡淡的样子,好像别人欠了他几百万似的。

其实,淡人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理解。

也许人家那天心情不好,自己正烦着呢,哪还有心思对别人笑脸相迎啊。

又或者是性格使然,本身就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不知道怎么热情起来。

要是经常淡人,可就不太好了。

想象一下,你满心欢喜地跟人打招呼,结果人家给你个冷脸,是不是像被浇了一盆冷水,心里哇凉哇凉的?而且,老是淡人的话,容易没朋友啊!谁愿意跟一个总是冷冰冰的人在一起玩呢?
我觉得吧,咱们在生活中还是尽量别淡人。

多一点热情,多一点笑容,不仅能让别人感到温暖,自己也能收获好心情。

就算心情不太美丽,也尽量别把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毕竟大家都不容易,还是相互给点阳光比较好。

淡人这现象有它存在的原因,但能不淡咱还是别淡,让这个世界多一些温暖和善意,那多美好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论》浅谈古今中外对于“人”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

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而我们古代的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以其有辩也”……可以看出,对于“人”的定义有从与动物同一相待到将人与动物分开的过程,再后来提出人“有辩”,即“可以思维”。

思想家、人类学家、哲学家、考古学家……都试图回答“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到了马克思的时候,他没有对人下定义,而是绕过这个弯子从某个角度上指出“人的本质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

”这当然是把人与动物、没有融入社会中的人区别开来,将人置身在社会世界中,而不是自然世界。

随着理论的一步步发展,新的观点又层出不穷,而二十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别具一格地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在他生平的最后一本著作中——《人论》!顾名思义,《人论》就是论人的。

光从目录上看,便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的论述观点。

全书共十二章,分上篇和下篇。

上篇(共五章)回答并论述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下篇(共七章)则从文化的角度分别通过神话、宗教、语言、历史和科学这几个方面来说明“人运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创造文化”。

本书第二章——符号:人的本性之提示,与第六章——以人类文化为依据的人的定义可以看作是全书的总纲,然后再分开论述,旁征博引,论据充分,通俗易懂。

第一章概述了二千多年来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的问题的各种哲学理论,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斯多葛派、奥古斯丁、巴斯嘎到蒙田、狄德罗、达尔文等等,从神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生物学家到心理学家、人种学家、经济学家等角度去探讨“人是什么”的问题,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尽管当代科学昌盛、技术发达,但人的问题不但没有真正解决,相反倒是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

第二章则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论述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也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卡西尔在书中说道:“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强盛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

”“我们就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

”第三章重点讨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为了说明两者区别,作者专门对“信号(signs)”与“符号(symbols)”作出区分,指出“信号和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这一部分。

信号是‘操作者’(operators);而符号则是‘指称者’(designators)。

”意思是动物只以对“信号”(signs)作出条件反射,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symbols)。

为了说明符号的功能性问题,卡西尔举出两具典型例子,即劳拉·布里奇曼(Laura Bridgman)和海伦·凯勒(Helen Keller)——两个盲、聋、哑儿童的学会说话的特殊方法。

第四章从空间与时间两个范畴着手,提出“知觉空间”、“行动空间”、“符号空间”这些观念,表明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之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却是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的。

“我们更多地是生活在对未来的疑惑和恐惧、悬念和希望之中,而不是生活在回想中或我们的当下经验之中。

……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

”而动物,即“低级的有机体”则是“对于适应性变化……被某种特殊的肉体冲动所诱使;它们根本没有关于空间的心像或观念,根本没有关于各种空间关系的轮廓”。

第五章而基本上是对于整个上篇的小结,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实质上就是“理想与事实”、“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区别。

通过失语症病例、精神病患者、数学史、伦理观念和思想的发展情况来探讨“理想”与“可能性”。

卡西尔认为,人的生活世界之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而不像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从而永远不能超越“现实性”规定。

就像人能创造几何、数与“乌托邦”的概念出来,“建设一个他自己的世界,建设一个‘理想的’的世界。

”人能发明并运用他所创造的各种“符号”。

而动物就只能按照物理世界给予它的各种“信号”行事,始终不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可能性”。

正如卡西尔在结尾中对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概念的提出指出“它为可能性开拓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

正是符号思维克服了人的自然惰性,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

第六章则是下篇的一个小引,即从人类世界文化的各个角度来论述人是符号的动物。

“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的本性也浊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

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

”第七章开始从人类文化中的神话与宗教来开始说明。

探索神话的起源,从与诗歌的关系到与巫术的区别,指出“神话的真正基质不是思维的基质而是情感的基质”。

其中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例如在对于原始人的思维上,“科学思维想要描述和说明实在时,总要使用分类和系统化的方法。

……在植物、动物、人的领域之间的界限,在种、科、属之间的区别,都是十分重要不能消除的。

但是原始人却对这一切都置之不顾。

他们的生命观是综合的,不是分析的。

生命没有被划分为类和亚类;它被看成是一个不中断的连续整体,容不得任何泾渭分明的区别”。

“生命一体化”(solidarity of life)、图腾崇拜、祖宗崇拜再到神的人格化,从“神”到“人”,最大标志就是“劳动分工”这一事实。

而宗教卡西尔从谈到宗教与“禁忌”的区别说起,再到“恐惧”,论述宗教的作用“它们解除了禁忌体系的不堪承受的重负,但另一方面,它们发现了宗教义务的一个更为深刻的含义:这些义务不是作为约束或强制,而是新的积极的人类自由理想的表现。

”第八章论述语言。

首先,探索语言的起源。

从赫拉克得特“万物皆流”说、德谟克利特“自然的无意识表露”到索绪尔结构主义。

卡西尔把各种理论展开来,发现人们似乎总是希望找到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把所有的语言都削足适履地强行塞入一个惟一的词类系统,这肯定是徒劳无益的”。

其次,论述人类如何运用语言这一符号去融入社会。

他以儿童学习语言为例,说明“名称”的用处,指出这是一个主动的“逐步客观化的过程”。

“随着对言语的符号系统有了最初的理解,儿童生活中一个真正的革命就发生了。

从这一刻起,他的全部人格的和理智的生活都采取了全新的姿态。

”卡西尔引用梅杰(D·R·Major)的话来讲述符号的重要性。

“靠着学会给事物命名,儿童并不只是在他原先的关于现成经验的知识中加上了一张人为记号的目录表,而毋宁是是学会了构成那些对象的概念,学会了与客观世界打交道。

……没有名称的帮助,在客观化过程中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就始终都有在下一瞬间再度失去的危险。

”第九章中作为人类创造的符号之一的艺术同样得到相应地论证。

从“艺术是对周围世界的摹仿”、“艺术是对实在的夸张”、“艺术是对实在的再解释”到“艺术是对实在的发现”,说明“它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发现。

艺术家是自然的各种形式的发现者……我们可能会一千次地遇见一个普通感觉经验的对象而却从未‘看见’它的形式”。

卡西尔接着便例举出人类是如何创造符号使用符号的。

从绘画、戏剧到诗歌、美学,得出结论——“人性的特征正是在于,他并不局限于对实在只采取一种特定的惟一的态度,而是能够选择他的着眼点,从而既能看出事物的这一面样子,又能看出事物的那一面样子。

”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谈到历史和科学,与前面论证艺术和语言一样。

在第十一章的最后一部分,可以用卡西尔的这句话来说明一切:“这种自发性和创造性就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

它是人的最高力量,同时也标示了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

在语言、宗教、艺术、科学中,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建行他自己的宇宙——一个使人类经验能够被他所理解和解释、联结和组织、综合化和普遍化的符号的宇宙。

”最后一章“总结与结论”则以一个论点结束全书,即“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作人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综上所述,卡西尔的《人论》就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着手来探讨“人是什么”及“人的本性”的问题,所以一种人的哲学也就应该是一种文化哲学。

在卡西尔看来,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人性;人的本质是永远处在制作之中的,它只存在于人不断创造辛勤劳作之中。

所以,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怀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

人的劳作怎么样,人的本质也就怎么样;人的创造性活动如何,人性的面貌也就如何。

科学、艺术、语言、神话等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它们内在地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有整体”——人类文化。

一种人的哲学,也就同时就是一种科学哲学、艺术哲学、语言哲学、神话哲学……当然,卡西尔最终是要回到他最原始的目的,即“人是什么”。

通观全书,不难看出作者就是要说明“人是符号的动物”。

他把他的哲学叫作“符号形式的哲学”,也就是说,人类典型特征,就在于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号,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号的宇宙”,即人类文化世界。

符号将人类学与文化哲学联结起来,形成“人——符号——文化”三位一体的东西。

人就是符号,就是文化。

作为活动的主体,他就是“符号活动”、“符号功能”。

而实现这种活动和功能,就是“文化”。

反之亦然,文化就是人的外化,活动的现实化与具体化。

我们可以看出,尽管那么多理论在论述“人是什么”,他们都试着去接近最内核的东西,想要用最概括的语言最简洁的理论来说明。

但他们对于“人”这个主体的把握总是在实体与抽象中徘徊不定,卡西尔则很显然将“人”抽象化了,抽象为一个“符号”。

而无论多少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被提出来,我们都无法对“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作了一个最完美最全面的回答,只能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原因何在,中国宋代苏轼的一句诗则恰好说明了这个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姓名:郑东东学号:2009101040344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0903班对外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