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影响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探讨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着重分析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据此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对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扩大内需原因对策我国居民消费历程及发展现状(一)我国居民消费历程改革开放头1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也保持较快增长。

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均表现为居民消费增长快于GDP的增长。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表现为不同步性,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长期慢于GDP增长,按照当年价格计算,1990-2006年GDP年均名义增长16.4%,而居民消费总量年均名义增长14.2%,居民消费增长比GDP 增长慢2.2个百分点。

特别是2000年以后,居民消费连续6年慢于GDP的增长,且增幅差距不断扩大。

1.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

自1989年以来,我国20年居民消费率的基本走势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01年以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势头愈演愈烈。

在1989-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从1989年的50.91%下降到2008年的35.3%,下降了15.6个百分点,基本平均以每年0.78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下降;而在2004年以后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低于40%。

2.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低于人均GDP增长水平。

1990-2006年人均GDP年均增长9.2%,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6.3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5.85%,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比GDP增长低2.86%,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比GDP增长低3.35%。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慢于经济发展速度,这说明了GDP的更多部分被用于投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而用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部分不断减少,老百姓没有最大限度地分享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二)我国居民消费发展现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992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

2002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每年上一个万亿元台阶,2003年突破5万亿元,而后只用了5年时间就又攀升了5万亿元。

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社 会 主义 生 产 的 目的是 最 大 限度 地 满 足 整
个 社会 日益 增 长 的物 质 文 化 需要 ,是 以人 为 本
消费 率 的相 关政策 。
关键 字 : 总需求 ; 国 民经 济 ; 收入 分 配 中图分 类号 : F 1 2 4 .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2 8 6 8 ( 2 0 1 3 ) 0 5 — 0 0 3 0 — 0 4
1 背景
经济“ 过热 ” , 并且 存 在着 产生 通 货膨 胀 的潜在 威
我国居 民消费率偏低 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方 婷 婷
( 安徽 财经 大学金 融学 院 , 安徽 蚌埠 2 3 3 0 0 0 )
摘 要 : 通过 对 经济发 展 的分析 , 得 出在 三大 需求 中消 费需求 变化 方 向和增长 速度 最终 决定
着经 济增长 的方 向和速 度 。现 阶段 我 国的居 民消 费率偏低 对 我 国 国民经济 的运用 产 生 了很 多 的不利影 响 , 本 文主 要是针 对 居 民消费 率偏低 的状 况 , 提 出刺激 消费 , 扩大 内需 , 提高 经济
投 资需求增 长本质 上有赖 于消费需 求 的增长 。由
此 可见 ,扩 大消 费需求 已经 成为刺 激经济增 长 的 必 然途径 。消费需 求对整个 经济增 长起到直 接 的 和最终 的制 约作用 。消 费需 求 的变 化方 向和增长 速度 , 最终 决定着 经济增长 的方 向和速度 。 改革 开放 3 0多 年来. . 中 国经济 以年 均 9 . 9 % 的速 度快速 向前 发 展 。但是 , 在 高速 增 长 的背后 却 隐 藏着经 济 结构 的严 重失 衡 的威 胁 . 其 中一个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一 .
通过政府的再分配, 居民收入 的占比一般意义上应该高一
些, 0 5 2 0 年前确实也是这样 ( 尽管高得很少) 但2 0 年之 , 05 后, 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反而比在 初次分配中的占比
还低 。 0 7 与1 2 相比, 民部 门初 次分 配的 比重 下降 20年 9 年 9 居
从6 . %逐步下降至4 . 降低了l. 23 8 %, 6 3 个百分点, 7 并创历史 最低水平 ( 见表1 。 0 9 ) 2 0 年净出口减 消费率没有下降, 但投资、 消费失衡的局面并未改变。 在最终消费率下降的趋 势中, 居民消费率大幅下降是主要的因素; 政府消费率变化
不大, 本保 持在 1%- %之间 。 基 3 1 6
中国近 期消 费率的 变化
我国最终消费率在2 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体保持在6 % 0 5
左 右, 进入 9 年代 后逐 渐下 降 ̄ 6% 以下’ 0 ] t0 而新世 纪以 来则 进 一 步下 降N5 %左 右。 0 0 至2 0 年 我 国最 终消费率 o 20年 09
84 . 个百分点, 1 最终分配的比重下降了l 8个百允 。 0 2 . 即使 居民消费倾向不变, 居民消费率也必然出现下降。
表4 。
17 9 8 18 9 0 】8 9 5 19 9 0 19 9 5 2 0 0 0 2 0 0 5 2 0 0 7
表1 1 7- 0 9 9 8 2 0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 ( %)
最 终消费 率
6 .O 21 6 .9 54 6 .5 59 6 4 2.9 5 .3 81 6 3 2-0 5 .49 87 5 7 0. 6 5 .4 16 4 .5 88 4 .8 48 4 .4 64 3 .4 77 3 .8 55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基本生活消费过高:由于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占比较大,如食品、住房等,导致其他消费领域的发展受限。

这种消费结构使得居民对于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品与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2. 单一消费模式:相较于先进国家,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仍然偏向单一模式,主要消费集中在实物商品上,消费品种相对较少。

这种单一消费模式限制了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3. 消费观念保守: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普遍较为保守,偏爱储蓄,对于消费贷款的使用率较低,这使得居民在购买大件耐用品、进行投资以及创业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同时,消费观念保守也导致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等非物质性消费的需求不足。

二、对策提出1. 促进基本生活消费合理化: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住房、教育等领域的开支压力,从而使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得以降低。

此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也可以有效降低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

2. 鼓励多元化消费: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扶持来鼓励居民进行多元化消费。

例如,减少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关税,降低豪华商品的消费税率,提高中低档商品的质量,使其具备竞争力,从而促进多元化消费的发展。

3. 引导消费观念转变: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媒体渠道等方式,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鼓励居民适度消费,增加对于文化、旅游等非物质性消费的需求。

同时,加强金融服务,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贷款和金融支持,鼓励居民进行投资和创业。

4.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政府可以加大对于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

同时,加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政策,以满足居民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4. 8 %下降到 20 年的 3 %, 8 06 6 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
风 险 。首 先 , 费率 过 低 , 资率 过高 容 易 造成 产 能 消 投 过 剩 , 品供过 于 求 的矛盾 突 出 , 而引 起 企业 效 益 产 进
在国民收入 中的 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据有关方
维普资讯
MODERN E CON OMI S ARC C RE E H
我 国居 民消费率 的现状 、 因及对策 原
谢春玲
内容 提要 : 民消 费率过 低 是我 国经济发展 缺 乏协 调性 的 突 出表 现 ,也 是 落 实以人 为 本的科 学发展 观 和 居
要 的环节
近 2 个百分点 。 0 与此同时, 最终消费率由 6 . 1 %下降 1 到 5%, 年平 均消 费率 为 5 .3 比世 界 7%一 9 0 7 5 %, 7 7 7 %
的平均 消费率 低 2 0多个百 分点 。 最 终消 费 由居 民消 费和政 府 消费组 成 ,其 中 , 居 民消费是 最终 消费 的主体 , 一般 占最终 消 费 的 8%左 0 右 。目前我 国最 终消费率 过低 的主要原 因是居 民消费 率持续走 低 引起 的 。我 国居 民消 费率 已从 19 年 的 91
① 本文引用数据如 不作特殊注释 , 均来源于相应年份 的《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统计年 鉴》 和《 。

1 — 3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9期 08
面测算 ,我 国居 民收入 由 2 0 的 6 .%,下 降到 02年 21
的上 升 空 间被挤 占,使 得 工 资和 劳 动报 酬所 占 G P D
投资、 消费和净 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 的“ 三驾马 车”但长期 以来 , ,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 出口拉动 , 最终消费的贡献则较小 ; 表现在投 资率逐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是农村 居民消费 在 居 民消 费 中 占的 比重 只有 3 左右 , O 且

直处 于下降 的趋 势 , 而城镇居 民消费在居 民消费 中 占的 比
弗 朗科 ・ 莫迪 利安 的生命周 期 消费 理论 强 调人 们会 在 更长 时 间范 围内计划 他们 的生活消费 开支 . 以达到他 们在 整个 生
民收入差距 大制约 了农 民的消 费能力 。
等于居 民或者是家庭消 费的简单加 总 。一方 面 . 国民经济 在 核算体 系中 , 总消费不但包括 居民消费还包 括政 府消 费 。另

方面 , 民消费和总 消费 的变 动有 时候 是相 反 的 , 居 比如政 府的税收政策 , 降低 了居 民消 费 , 是 却增 加 了社 会 公众 的 但 消费 。因此 , 必须结合 我 国经 济发 展 的现实 国情 , 对西 方 经 济理论加 以修 正 , 才能 更好的解释 中国消费偏低 的原 因。
二 、 国消费率偏低 的现状 我
1 在总消费 中 , . 政府 消费一直偏低 根据 中国统计 年鉴 ( 。 7 ,O 1 2 O , 绝 对量 上 2 O ) 2 O — O 6年 从
据有关数 字统 计 ,o7年城 镇 居 民人 均可 支 配 收入 达 20 176 , 居 民人 均纯收入 44 元 , 是农 村 的 33 38 元 农村 1O 城镇 .3
函数 , 即总消 费和 总收 入的 关 系。在 我 国, 会 的总 消 费不 社
根据凯 恩斯 的理论 , 收入是决定 消费的 主要 因素 。城 乡
二元结构 的矛盾导致 了城 乡消 费水 平 的差 异 。因为城 乡二 元经济 主要表现为 : 市经 济 以现 代化 的 大工 业生 产 为主 , 城 基础设施 比较发达 等等 , 农 村 以小农 经 济为 主 , 础设施 而 基 比较落 后等等 。这些 表 现使 城 乡在 消费 环境 和消 费 意愿上 存在很 大的差异 , 而制约 了农 民的消费意愿 。 进 2 .居 民收入差距不断 扩大影响 社会 消费倾 向 从 收入差距 的构成来看 , 国的收入差距 是 由城 镇 内部 全 收入差 距 、 农村 内部 收入 差距 和城 乡 之 间 的收 入 差 距构 成 的, 而制 约我 国居 民消费水平 低下 的主要因素是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距 不断扩 大 。根据前 面 的数据 显示 , 国居 民消 费水平 我 低 的原因是农 村居 民消 费水平太 低 。很多专 家认 为 , 乡居 城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在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带来了一系列政策问题和社会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许多研究者和政府决策者对原因和去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尝试对其开展有效的治理。

尽管大家对此现象一直有着一定的认知,但是市场和政策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即宏观经济环境、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情况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综合性剖析,讨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和对策。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政策造成了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下降。

由于政府行为是完全可以预见的,这使得消费者未来可能产生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消费意愿。

另外,中央政府提出的稳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偏向性,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的投资行业。

由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具有投资规模上的偏好,使得居民受到了限制,因此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

其次,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政策落实不力是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中国政府政策鼓励居民开展投资活动,其政策体系不足以特别引导该投资的方向,缺乏规范性,使得大多数投资资金流向普遍不是消费行为。

同时,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存在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监管,违反的政策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惩戒。

也就是说,政策法规存在着实施难度和现实操作上的缺失。

最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着消费者行为,也是导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择其保守的主义观念,决定了他们会控制住自己的消费,偏向于守着节俭,特别是在财务不稳定的情况下,消费就更加保守,更加谨慎。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消费观念存在滞后性,而支出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实用型,这也是抑制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政策体系及其实施、社会文化背景等是导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应采取有效的消费政策和激励政策,包括:调整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推进政策灵活性,降低投资偏好;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适当增强消费者消费意识;改善政策制定、实施机制,科学的宏观监管,加强政策的实施力度;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宣传鼓励消费,构建现代消费文化。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形势不佳导致消费压力增加、收入水平下降影响消费意愿、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消费习惯变化。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可以通过改善经济形势、提高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习惯转变等措施来提升消费意愿。

未来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消费增长。

构建消费模式转变与提升消费水平的新格局,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原因、对策、经济形势、收入水平、消费者信心、消费习惯、建议、未来展望、调查、研究、分析、社会经济、消费压力、消费行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现象较为明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不佳,居民消费压力不断增加。

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房价飙升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使得消费者对未来的消费预期变得越来越谨慎。

收入水平下降也是导致消费意愿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的放缓,一些行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家庭的收入水平难以增长,这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消费者信心不足也是造成消费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经济形势、政策走向和个人财务状况的担忧,使得消费者更加紧缩支出,不敢大举消费,从而影响了整体消费市场的活力。

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现象存在多方面原因,这不仅影响了个人消费水平,也对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一现象。

1.2 问题描述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消费意愿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对于购买新品、增加消费支出的抵触情绪增加,消费市场需求疲软,整体消费水平呈现下滑态势。

这种情况的发生,直接影响了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影响、消费观念转变和社会因素影响。

经济因素包括通货膨胀、收入不增等,使消费者购买力减弱;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为理性消费和节约型消费,导致消费需求减少;社会因素如收入分配不公、就业形势不稳定等也对消费意愿造成影响。

为了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建议政府加大消费刺激政策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强消费者教育,促进消费升级。

通过采取有效对策,可以帮助我国居民消费意愿逐渐恢复,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原因、对策、研究、引言、正文、结论、经济因素、消费观念、社会因素、总结、展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转变、影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意愿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市场的繁荣。

深入研究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背景主要包括:一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二是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居民更加注重储蓄和投资,而非消费;三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人口老龄化、教育支出增加等,也影响了居民消费意愿的下降。

1.2 研究意义消费意愿持续下降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消费意愿下降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预测和决策依据。

消费意愿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消费意愿下降的原因,可以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消费市场的复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开展关于消费意愿下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原因有多方面。

经济环境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消费信心不足。

消费观念转变,居民更注重节约和理性消费。

收入水平不断下降也影响了消费意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刺激消费需求;加强消费者教育,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保障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有望逐步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刺激经济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实施,我国居民消费意愿将会逐渐回升,经济发展将会更加稳健。

【关键词】消费意愿、下降、原因、对策、研究、经济环境、消费观念、收入水平、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这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消费意愿的下降不仅影响着个人消费行为,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分析消费意愿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促进消费、稳定经济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这一现象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消费结构呈现出倾向于保守的特点。

居民对于大额消费的抵触情绪明显增加,许多高端消费品的销售额呈现下滑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消费意愿下降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消费意愿的下降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消费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消费意愿的下降将直接导致消费需求的减少,进而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

加强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的培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

1.2 问题提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消费意愿下降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消费意愿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消费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涉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等方面。

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经济学解读

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经济学解读

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经济学解读本文通过阐述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居民消费率的决定因素,进而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率预防性储蓄不确定性借贷制约消费一直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近年来,我国消费总量快速增长,消费规模出现了标志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使即期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也大有提高,服务性消费比例也快速上升。

但从我国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我国消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突出表现为:第一,最终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呈不断减弱之势。

第二,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到较强的压抑。

第三,信用消费规模过低,信贷消费种类过少。

第四,居民储蓄率过高,居民支出构成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强烈“挤压”。

本文综合了国内学者中很有代表性的观点,着重从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宏观经济理论角度,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来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居民消费率的决定因素(一)居民消费率的含义消费率(或最终消费率)是指一国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它是衡量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消费率=最终消费/GDP(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政府消费率是指政府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政府消费率=政府消费额/GDP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额/GDP其中,居民消费率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的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调,损害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使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二)决定居民消费率高低的基本因素收入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一般来说,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会随着人均实际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 , 在我 国学术 界 , 主流 观点 是 我 国“ 费率偏 低 ” 消 .
消 费率不 断下 降 的现状 却使 得 这种转 型面 临重 大障碍
2 .我国 消费率 不 断下 降 的原 因分 析 ( ) 民收入分 配 结构 失衡 。凯 恩斯 、 里德曼 等学者 1国 弗 都 详细证 明消费 与收入 之 间存 在正 向 函数关 系 就 社会全
和 6%。 4
二 、我 国 消费 率不 断下 降的现 状及 原 因分析
1 .我 国消费率 不 断下 降 的现状 。现代 经济理论 认 为 . 消费 、投 资 与 出 口一 起 构成 了拉 动 经济 增 长 的 “ 驾马 三
车” 。改革 开 放 以来 , 国 的投 资率 不 断提 高 , 我 消费率 则持 续下 降 。 0 0年投 资率 为 3 .%.0 0年 为 4 . 提高 了 20 53 2 1 86 %. 1 - 百 分 点 :而 消 费 率 在 2 0 33个 0 1年 和 2 1 0 0年 分 别 为 国出 口依 存 度 为 24 ,0 7年 达 到 最 高 点 的 88 2 0 - 20 % .%.0 8
消费 间的关 系 , 出中 国居 民 的边 际消 费倾 向与收入 水 平 体 而 言 , 费 支 出 总量 不 仅 与 收人 总 量 有 关 . 与社 会 成 指 消 更 大 致呈 “ u” 倒 型关 系 . 即低 收入 阶层 和 高 收入 阶层 的边 际 员 的收入 分 配状 况密不 可 分 居 民消 费能力 的大小 和消 费
其次 . 在从 劳动 者 报 酬 份 额 来看 . 国 国 内生产 总 值 我
中 政 府 和 企 业 部 门 分 配 份 额 呈 现 双 增 加 态 势 . 居 民 部 门 而

当前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

当前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
( ) 国人 均收入 水平相对-  ̄ 二 我 R4, 影响消费
医保、 养老、 失业、 教育等预防性储蓄, 阻碍了消费 的 扩大。 人们为了预防未来养老、 大病和失业或者子女就学的 大额开支, 只能大量储蓄。 通过逐步建立较为健全的社会 安全网, 可以减少 人门 1的后顾之J 减少储蓄’ 沈, 提高消费率。 截至2 0年, 0 7 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五年累计1 5 . 万亿 9 元, 比前五年增长1 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 0年参 . 倍。 4 07 保人数突破2 亿人, ̄ 0 2 ]2 0 年增加50 多万人。 40 中央财政五
根据研究, 我国的家庭消费行为与持久收入假说吻合
其政 策 含义 是 : 时性 减 税和 收入 增 加不会 对 消费造 成 重 暂
要影响。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未来收入预期, 规划各期的消费
水平 。 国的总体经济 规 模 在 2 0 年 已经 跃 居世界 第三 位 我 08
( D ) 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 按G P , 人均G P D 还处于较靠
环境、 改善居 民消费条件。
[ 关键词] 消费 率偏低
扩大消费 政 策建议
我国的G P 17 .0 8 以1%左 右的增 速高 速增 D 在 9 82 0 年, 0
革开放 进程 , 证一定 的增 长速 度。 保
( 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影响消费 三)

长。 然而消费率却没有大的提高, 0 0 在2 0 年后, 呈现逐年下
来看。 我国现阶段的高积累率与我国现有发展 阶段和工业 化进程以及国际需求旺盛的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在外需增
严征管” 的原则下实现行业问、 人群间的税收平等。 财政转 移支付制度的一些弊端, 使得公共财政均等化的进程并不 尽如人意。 在沿海一些发达地 区和大城市, 人均G P D 已经 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但是落后地区大量人口尚处于温饱 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消费意愿下降的原因1.经济增速放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由以往的两位数下降到了个位数,经济增长乏力直接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乏力,购买力下降,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减弱。

2.收入分配不均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是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速明显快于低收入者。

这种不均衡的收入分配情况导致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不足,进而影响了整体消费意愿。

3.居民消费观念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出现了转变,他们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而非数量和价格。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居民对于传统商品消费的降温,使得整体消费市场活力下降。

4.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物价上涨导致居民的购买力下降,使得居民对于大宗消费品和高端消费品的购买意愿显著降低。

5.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过剩产能和传统行业,这导致了部分企业裁员和失业率上升,使得一部分人口生活压力增加,居民消费意愿自然也会下降。

二、对策研究1.促进经济增速为了促进居民消费意愿,首要的是促进经济增速。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提振经济,加大投资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其购买力。

2.优化收入分配政府应加大收入分配的政策调控力度,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调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现象,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加其消费能力,刺激整体消费市场。

3.引导消费观念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注重品质和体验,提高个人消费品味和消费质量,从而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

4.控制通货膨胀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压力,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控制货币供应量,加强价格监管,遏制通货膨胀,维护居民购买力,增强其消费意愿。

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

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
表 l 我 国城乡居 民平均消费倾向表 ( %) 年 份 平均消费倾向 城镇 农村
8 1 不足的原因
导致 当前我 国国内居 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 因多种多样 , 概括来说有 以下几点 。 第一 ,居 民收入增 幅减缓 ,收入差距扩 大。随着我国经 济 的发展 ,居 民收入总 体上升 ,但绝对 水平 明显偏低 ,也 远 低于G 的增 长速 度 。如表 3 DP 所示 ,2 0 - 0 7 ,我国 0 1 20 年 GD 年均增长9 9 %,而城镇居 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P .4 村居 民家庭 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仅约8 1%。居 民可支配收入 .4 绝对水 平低 、增长速 度较慢使 居 民消费需求 增长缺 乏有 力 的收入增 长支持 和保证 ,从而 造成居 民消费 需求不足 。 同 时 ,我 国 已经成 为世界 上4 个收入差 距超过 国际警戒 线水 0 平的 国家和地 区之一 ,0 年基 尼系数 已达到0 4 ,城乡居 7 .8 民人均收入 比扩大 到3 3 l . 3: 。东部地 区人 均收入几乎是 中 部、西部和东北地 区的 15 。高收入 阶层 人均收入是低收 .倍 入 阶层 的十几倍 。由于 边 际消费倾 向递减 ,高收入群 体其 消费支 出 占总 收入 的比例逐渐 下降 。因此收 入差距 不断扩 大影响了我国整体 消费水平 的提高 。
最 后 ,居 民储 蓄 持 续增 长 , 即期 消 费意 愿 不 强。 中国 居
理论与硼 究
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原因及对策
◇ 徐
党 的 十七大 报告强 调指 出 ,促 进 国 民经济 又好 又快 发 展 要坚 持扩大 国 内需 求特别 是消费 需求 ,促 进经 济增长 由 主要依 靠投资 、 出 口拉动 向依靠消 费 、投 资 、出 口协调拉 动转变 。党 的十七届 三 中全 会提 出要 着力扩 大 国内需求特 别是 消费需求 。 中央 多次强 调消费 需求 的作 用体 现了 当前 拉动我 国国 内消费需 求对保 持经济增 长 的重 要性 ,表明 了 扩大 国内需求 是推动 我 国经 济走上 科学发展 道路 的重要途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目前消费不足现状的论述,详细地说明了我国目前消费不足的对策,指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仅仅加大提资规模是很难解决供求矛盾的。

在我国经济成长过程中,国内消费需求规模的相应扩大和消费结构的相应升级扮演着格外重要的角色。

面对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额和频繁发生的摩擦,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承受中国目前在某些领域庞大的生产能力。

我们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要改善和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消费需求不旺正是目前足碍我国经济更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1、商品总量超过现实有效需求,买方市场特征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改变了计划经济时的商品短缺状况,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

许多商品总量超过了商品的需求量,即供过于求。

2、居民消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城镇居民在住房、医疗保健、通讯、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也呈上升趋势,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期,收入水平的差异将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格局;居民消费观念、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等都面临着转变,新一轮消费周期将使市场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3、居民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长期偏低最终消费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从我国20多年来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比例看,居民消费一般在80%左右,政府消费则占20%。

我国政府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7年的11.6%提高2001年的13.2%,基本与国际水平接近,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一直在46%~47%左右的低水平徘徊,比低收入国家低11~16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虽然政府消费率保持高位,但由于居民消费率下降,最终消费率也随之回落。

4、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消费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日益降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城镇总人口数和乡村总人口分别为48064万人和79563万人,各占总人口数的37.66%和62.34%。

我国消费率偏低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消费率偏低原因及其对策

班级: 小组成员:目录一. 引言二、我国消费率偏低的现状2.1. 从最终消费率的国际比较2.2. 我国最终消费率的下降现状三、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分析3.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制约了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3.2.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造成我国消费率偏低3.3. 社会体系覆盖低导致消费率降低四、解决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对策4.1.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4.2.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社会初次分配。

4.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

五、参考文献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基于资金流量表视角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缔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 却一直维持着一种扭曲的经济增长模式, 即投资和出口始终起着重要的领先作用, 而消费, 特别是居民消费, 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

更令人担忧的是, 近年来, 我国的最终消费率还进入了持续下降的通道。

居民消费滞后不仅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单一性, 也反映出我国居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这必将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负面因素, 特别是在近期世界经济衰退加剧的大背景下,如何刺激内需、提振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究竟什么是造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这是各方面都很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对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和简单的探讨,结合资金流量表的经济数据,对导致我国消费不足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

二、我国消费率偏低的现状2.1. 从最终消费率的国际比较从最终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见表1), 我国最终消费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26个百分点。

同时, 无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与转型经济国家相比, 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2. 我国最终消费率的下降现状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的数据, 上世纪90年代, 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一直维持在59%左右,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 最终消费率迅速从2000年的60. 6% 下降至2007年的50. 1%。

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受 世 界 金 融 危 机 和 我 国传 统 影 响 , 我 国 主 要 消 费 品需 求 减 少 , 民 消 费 倾 向 下 居
如何 把 过 低 的 居 民 消 费 需 求 拉 升 起 来 就 成
为问题的关键 。
1居 民消费率低的原 因
同样 呈 现 拉 大 之 势 , 0 5 西 部 居 民 可 支 20年 配 收 入 占东 部 地 区 的 比 例 6 7 同 一 地 2提 高居 民消费率的对策 6. %, 区 , 均 收 入 的 差距 也 有 l 倍 。 些 因 素 导 人 0 这 要 想 刺 激 消 费 , 高 居 民 消 费 意愿 , 提 一 致 了 一 般 居 民 可 支 配 收 入 的 差 异 , 支 配 方 面 必 须 提 高 居 民 的 长 期 收 入 , 居 民 有 可 让

:;
Sci enc e an Tachn Og I ovaton d oI Y nn i Her d al
管 理 科 学
居 民 消 费 率低 的 原 因及 对 策
郭 文 涛 ( 曲周 县财 政局 河北邯 郸 0 75 ) 5 2 0
摘 要: 本文 主要 是论述 居民 消费率低 的三 大原 因以及如何 提 高居民消 费率 的措施和对 策。 主要提 出了三 大对 策去改善 消费率低 的问题 , 以尽快 摆脱 全球 经济 危机 的影 响 , 实现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关键 词 : 费率低 原 因 对策 消 中 图分 类 号 : 6 F1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4 9 x( 0 o o ( ) 1 5 0 1 —0 8 2 1 ) 1 b一0 5 - 2 7
1 1劳 动者 报酬 所 占比重 不 断 降低 , 致 居 收 入 的 差 异 的 存 在 影 响 消 费 市 场 的 正 常 发 钱 可 花 ; 一 方 面 要 减 少 居 民 的 未 来 支 出 . 导 另 展 , 成 了 有钱 的 不 需要 消 费 , 消 费 的 又 项 目, 造 想 让居 民能 进 行 日常 的 消 费 。 只有 这 样 民整 体 消 费水 平 不 高 不 在 国 民 收 入 中 , 府 收 入 、 业收 入 和 没 钱 的 境 况 , 仅 制 约 了居 民 消 费 总 量 的 才 能 提 高 我 国居 民 的 消 费 倾 向 , 高 居 民 政 企 提 劳动 者 收 入 三 者 存 在 此 消 彼 涨 的 关 系 。 如 增 加 和 消 费 率 的 提 高 , 缓 了 消 费 结 构 的 的 消 费 率 , 过 提 高 内 需 拉 动 我 国 经 济 的 延 通 果政 府 和 企 业 的 可 支 配收 入 高 , 会 降 低 优 化 升 级 , 增 加 了 社 会 的 不 稳 定 因素 。 就 更 持 续 、 康 增长 。 高 居 民 消 费 率 的 几项 对 健 提 . 养 看 阻碍 了居 民 的 策 如 下 。 般 居 民收 入 , 导致 消费 需 求 不 足 , 总 消 1 3住房 难 、 老难 、 病难 , 使 费水 平 下 降 ; 如果 收 入 分 配 向劳 动 者 倾 斜 , 即 期 消 费 。 2 1改 变收入 分 配机 制 。 加 一般居 民收 入 . 增 则有 利 于 提 高 一 般 居 民 家 庭 收 入 , 而 使 从 对 一 般收 入 的 居 民 来说 , 购房 是 件 相 是 提 高 个 人 劳 动 所 得 在 国民 收 入 初 一 Nhomakorabea一

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近年来,吉林省积极贯彻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高。

一、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十五”以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消费额占全省的85%。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94.7元,比2000年增加2773.87元.增长69%。

城镇居民消费成为带动我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取消福利分房、医疗及养老保险社会化和教育收费市场化等改革措施的出台。

人们的消费观念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汽车、住房、教育、通信、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迅速扩大,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支出分别为845.45元、800.22元、733.5元和675.77元,比2000年增长1倍、74.4%、1.49倍和70.6%,这四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5%,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

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7%,比2000年下降4.7个百分点。

二、消费需求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虽然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有些方面还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总体来说,我省消费需求依然偏淡,消费需求不足。

(一)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1.居民消费率偏低吉林省2004年居民消费率为43.8%。

根据国际一般规律。

人均GDP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率应为61%。

我省与国际一般规律数据相差近20个百分点.从总体上说明吉林省消费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2.居民消费倾向偏淡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人们职业的稳定性下降,收入不确定性大大提高;同时随着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改革的推进,原来由单位或国家承担的养老、医疗和教育费用越来越多的由居民个人承担,再加上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社保制度不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即期消费。

(二)当前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1.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邹赟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16期
一、居民消费率过低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消费、投资、国际贸易、劳动力、科技进步、经济体制以及政府政策等等。

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

特别是近两年,需求不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需求不足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缓慢和经济增长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瓶颈作用显著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扩大投资成为主要的手段。

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时,只有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率,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第二,财富及收入在我国居民中的分配极不均衡,贫富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并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从总体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看,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0.28上升到2007年0.48,大大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从城乡收入对比看,差距不断拉大,已由改革初的2.3:1,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的3.33:19,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9646元;地区收入差距同样呈现拉大之势,2005年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在城镇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在农村由2004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44.2%;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6年人均收入最高的证券业达到8.67万元,最低的林业职工仅为8220元,最高与最低的行业收入差距为10.6倍。

这些指标已经大大超过拉美国家的收入差距水平。

随着收入和财产占有差距的扩大,由此派生的财产性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第三,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潜藏着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

与低消费率相对应,90年代以来,投资率出现了两个40%以上的高峰期,即1993—1995年的年均41.1%和2003—2006年的年均42.4%,其中,2004年高达43.2%,成为改革以来最高的一年,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过快增长,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

如果消费市场不能相应地扩大,由此形成的无效投资和银行呆坏帐必然增加,将直接威胁到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同时,我国出口的连年大幅度增长,使贸易摩擦增加,顺差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四,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

首先,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进而引起企业效益滑坡、失业增加。

其次,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往往造成内需不足,为给过剩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寻找出路,企业只能到海外市场寻求外需,从而导致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的
外部风险加剧。

再次,投资率过高,最终消费率过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率过低,不但使得投资行为偏离其目标,即投资创造财富,最终为了消费,而且终将使投资因缺乏最终消费的强力支撑而难以为继,进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五,政府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助长了奢侈浪费之风。

在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支出所占比重,上世纪80年代为21.6%,90年代24.2%,2001年~2006年上升到26.8%,2006年达到最高水平的27.3%。

这说明行政管理成本在不断上升,对居民消费必然产生挤出效应。

在最终消费率已明显偏低的情况下,政府开支比重过大,进一步压低了居民消费水平。

二、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对策
第一,确立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观念。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根本转变以生产为目的、消费为生产服务的观念,真正确立以消费为目的、生产为消费服务观念,彻底克服重积累、轻消费,片面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

虽然消费、投资和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归根到底,消费是根本,既是生产的起点,又是生产的归宿。

只有把生产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才能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发展的目的性。

第二,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个人倾斜力度,是改变我国消费率过低、促进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客观需要。

从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率看,除个别年份外,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都普遍滞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1979—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7%,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分别低于GDP年均增长率3.3和3.7个百分点。

与国际水平比较,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份额明显偏低。

比如,1978-2002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NP的比重的平均值为56.97%,比英、法、加拿大、韩、日、泰国等低10—27个百分点。

居民在收入分配中得到的份额过小,导致购买力不足,生产相对过剩。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利益割据,自我发展需要,盲目扩大生产能力,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产能相对过剩,产业结构失衡,企业无序竞争,产品质量不高,损害消费者利益。

因此,要科学规划,科学决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杜绝重复和浪费,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大消费市场执法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四,注重精神产品的生产开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卫生保健、旅游、通信等有利于提高身心素质和身体健康的精神
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人们物质产品得到较大满足的同时,精神产品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生活中最具增长潜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消费亮点。

第五,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利用社会保障机制调节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

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会增大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的风险。

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消费的助推器,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消除消费方面的谨慎心理,稳定消费倾向和支出预期。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机制在调节消费需求中的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二是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提高城乡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起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在继续巩固“两个确保”、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尽快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为农村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非均衡发展的态势。

第六,创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体制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

为此,必须深化消费领域的改革,优化消费环境。

一是加快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信贷消费政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信贷消费的规模和领域;二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完善商品流通和服务设施,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商品流通网络建设,保证商品流通渠道畅通,要加强对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三是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第七,更新消费观念,提倡信贷消费。

我国大多数家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勤俭持家,重积累而轻消费,对未来的忧患意识较强,消费过于保守,使一些潜在的购买力难以变为现实消费需求。

要提高消费率,就要帮助消费者树立新的消费观念,使消费者会花钱,敢花钱。

利用消费信贷拓展消费,要从购车、买房和教育消费起步,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拓宽消费信贷领域,确定合理的消费信贷利率,延长贷款年限,简化贷款手续,使更多的消费者利用信贷消费方式,实现消费升级。

三、结束语
总之,只有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片面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才能尽量避免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才能確保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邹赟,1976年生,江苏常州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讲师。

研究方向: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