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8篇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物态变化概述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影响时,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主要接触到的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二、具体知识点详解1. 熔化与凝固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则是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的关键都在于温度。
例如,金属加热至熔点后,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而当液态的金属冷却至凝固点时,则会转变为固态。
2. 汽化与液化汽化是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其中又可以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而沸腾则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液化则是气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通常需要通过降低温度和/或增加压力来实现。
3. 升华与凝华升华是指固体不经过液体阶段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不经过液体阶段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通常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发生,且多见于一些特殊的物质。
三、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交换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热量的交换。
例如,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凝固、液化和凝华则释放热量。
这种热量的交换对于理解和描述物态变化过程至关重要。
四、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金属冶炼过程中就涉及到了熔化和凝固的物态变化;天气变化中的雨、雪、霜、露等则涉及到汽化、液化和凝华等物态变化。
了解这些物态变化原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实验与观察在物态变化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习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实验与观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态变化的过程,理解其原理。
同时,实验还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和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物态变化的认识。
六、总结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6篇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6篇第1篇示例:初中物理中,物态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掌握物态变化知识对学生理解物质的特性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就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固体、液体和气体1. 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分子之间的间距较小、排列有序,并且几乎不具有自由流动的性质。
常见的固体有冰、铁、石头等。
2. 液体: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分子间的间距较大,可以流动但不会散开。
常见的液体有水、酒精等。
3. 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分子之间的间距非常大,可以流动并且会扩散。
常见的气体有空气、氧气等。
二、物态变化的基本过程1. 凝固:物质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由无序排列转变为有序排列,并且释放出一定的热量。
2. 溶解:溶解是指固体溶解于液体中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固体分子会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溶液。
3. 沸腾: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沸腾。
在沸腾过程中,液体分子会受热膨胀,并且逐渐变成气体分子释放到空气中。
4. 气化:固体或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气化。
气化包括升华和蒸发两种方式,它们都是物质从固体或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三、物态变化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物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温度升高会促使物质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冰变成水,水变成蒸汽等。
2. 压力:压力对物态变化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下,增加物质的压力会促使液体变成固体或气体变成液体。
3. 物质本身的性质: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特有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其物态变化的条件和规律也会有所不同。
四、物态变化的应用1. 冰冻食品:利用凝固的特性,将食品冷冻保存,可以延长其保鲜期。
2. 天然气提取:通过气化过程,可以从天然气中提取出液态气体,便于储存和运输。
3. 溶液制备:通过溶解过程,可以将一些化学品溶解于水中,制备出各种溶液用于实验或工业生产等。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本文总结了物理学中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温度和温度计、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等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客观完整的参考信息。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1一、温度和温度计1. 温度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我国,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和水的混合物温度规定为 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在 0 到 100 之间分 100 等份,每一份就是 1。
2. 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庭用的寒暑表温度计。
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放入被测液体中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与凝固1. 熔化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春天来了,雪山上的冰雪熔化。
熔化过程中会吸热。
2. 凝固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水结成冰,工厂里用铁水浇铸成零件。
凝固过程中会放热。
三、汽化与液化1. 汽化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例如水烧开时,水变成水蒸气。
汽化过程中会吸热。
2. 液化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水蒸气冷却后变成水。
液化过程中会放热。
以上是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并不是十分多,而且比较容易掌握。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篇2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和温度计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 我国的温度单位:(摄氏度)3.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和水的混合物温度规定为 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在 0 到 100 之间分 100 等份,每一份就是 1。
4. 温度计:-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
- 种类:常见的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庭用的寒暑表温度计。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_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_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主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
而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会发生物态变化。
一、固态1.物体的形状在固态下保持不变。
2.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3.固体的微观颗粒呈紧密有序排列。
4.固体的密度比液态和气态大。
5.固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
二、液态1.液体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化。
2.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固态变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3.液体的微观颗粒呈无规则排列。
4.液体的密度比气态大。
5.液体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流动性。
三、气态1.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完全填满容器。
2.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远,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极弱。
3.气体的微观颗粒混乱无序排列。
4.气体的密度较小,可压缩性大。
5.气体具有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四、物态变化1.溶解:把一个物质加入到另一个物质中,使其分子散开。
2.融化:当物质受热后,固态物质的分子振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固体逐渐变为液体。
3.凝固:当物质受冷后,液态物质的分子运动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液体逐渐变为固体。
4.沸腾:液体受热后,液态分子的运动加剧,溶液内部产生气泡并且蒸汽迅速逸出。
5.浸润:液体能够渗透到固体表面并扩展分布。
6.蒸发:液体表面的分子得到足够能量,从液体逸出,形成气体状态。
7.冷凝:气体受冷后,气态分子的运动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气体逐渐变为液体。
8.升华:固体受热后,固态分子的能量增加,摆脱相互吸引,直接从固体变为气体。
9.凝结:气体受冷后,气态分子的运动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气体逐渐变为固体。
五、物态变化的条件1.温度:温度升高或降低可以引起物态变化。
2.压力:增加压力可以引起物态变化。
3.其他因素:如溶质浓度、溶解度等因素。
六、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1.吸热:物质从固态或液态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称为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 1 )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3 )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 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温度计的使用: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三、体温计: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 ;;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注:蒸发的快慢与 ( A ) 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 ) 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 C ) 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注:(A)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B )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 B )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 C ) 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D ) 沸腾比蒸发剧烈;( 4 )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 )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 ,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
物态变化-知识点精细总结
物态变化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标:温度的计量标准。
摄氏温标:符号—t,单位一摄氏度(℃)(1)读法:①比0℃高的温度值直接读,如“37℃”读做“37摄氏度”②比0℃低的温度值在数字前加“-”号,读做“负”或“零下”,如“-20℃”读做“负20摄氏度或“零下20摄氏度”(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在0~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摄氏度(℃)【注意】(1)冰水混合物是指将冰和水长时间混合后,温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不论冰多还是水多,只要是冰水混合物,其温度就是0℃;(2)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才是100℃;3、热力学温标(国际温标或开氏温标):符号—T,单位一开尔文(K)绝对零度,即0开尔文,等同于-273.15摄氏度。
开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t;4、实验室温度计(1)构造:玻璃泡、内部液体(酒精、煤油、水银等)、内径均匀的细玻璃管、均匀的刻度(2)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3)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4、体温计(1)结构: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直玻璃管的连接处有一个弯而细的缩口。
(2)量程:35—42℃;(3)分度值:0.1℃;(4)体温计的使用:测体温时,水银膨胀通过缩口(细管)上升。
【注意】在每次使用体温计前要用手拿着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使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中。
【大招】只升不降二、融化和凝固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2.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3.1 温度一、温度⑴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中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2.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1.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0℃、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 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I .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 11.体温计:35℃~42℃、0.1 ℃;III.寒暑表:-35℃~50℃、1℃.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⑴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⑵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五、体温计1.量程:35℃~42℃;分度值:0.1℃.2.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
(否则只升不降)☆典型例题图11.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6℃;图2中的示数为二9℃。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0℃以上,应该从0℃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0℃以下,应该从0℃向下读。
2. 用体温计测量小强同学的体温是37.9℃,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 C )A.小红:37.6℃ ;B :小刚:36.9℃ ;C :小明:38.2℃ ;D :小华:36.5℃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
一、晶体和非晶体⒈晶体:石英、云母、食盐、硫酸铜、味精、蔗糖等。
⑴单晶体:Ⅰ有天然形成的的几何外形;Ⅱ在物理性质上,晶体具有性;Ⅲ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这样的晶体叫单晶体。
⑵多晶体:Ⅰ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Ⅱ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性;Ⅲ无规则的几何外形。
⑶单晶体和多晶体都的熔点。
⒉晶体各向异性:指的是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性质不同。
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例如:云母)或导电性能不同;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不同。
而非晶体和多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叫做各向同性。
(液体也表现为性)⒊非晶体:玻璃、蜂腊、松香、橡胶、沥青等。
⑴无规则的几何外形;⑵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性;⑶无确定的熔点。
⒋同一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晶体。
⒌晶体的微观结构⑴组成晶体的微粒按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所以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⑵有的物质的微粒能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例如:碳原子按不同的结构排列可形成石墨和金钢石。
⒍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要看其是否有确定的;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要看其物理性质是还是性。
例题: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AB是宽AC的两倍,如图所示。
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O1O1ˊ和O2O2ˊ测其电阻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可能是()A.单晶体B.多晶体C.非晶体D.金属二、液体的表面层⒈定义: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
⒉特点:分子间距要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力。
⒊表面张力⑴定义:液体表面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⑵作用效果: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的趋势。
说明: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表面积最小,故液滴成球形。
三、液体的附着层⒈定义:当液体和固体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做附着层。
⒉浸润和不浸润⑴定义: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在固体的表面上,这种现象叫做浸润。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过程及条件
01
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2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或凝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3
升华与凝华
03
汽化与液化
汽化现象及特点
汽化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特点
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 低。
汽化方式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现象及特点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特点
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液化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熔化吸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冰熔化为水。
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水蒸发为水蒸气。
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干冰升华为二 氧化碳气体。
凝固、液化、凝华过程中的放热现象
凝固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会放出热量,如水凝固为冰。
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 物体温度降低。
升华现象
碘的升华、雪人不翼而飞、冰冻的 衣服变干、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 等都是升华现象。凝华现Leabharlann 及特点凝华定义01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放热
02
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凝华现象
03
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物态变化是物质经历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形态可以通过温度、压力和物质本身属性等因素而改变。
在研究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固液气三态物质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会经历固液气三态的变化。
固态是指物质粒子间的距离小,不可压缩,形状不变的状态;液态是指物质粒子间的距离较大,可以流动,不可压缩,形状可变的状态;气态是指物质粒子间距离很大,可以自由运动,可压缩,形状不定的状态。
同时,固液气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气、液、固三种物态之间的升温或降温,升压或降压等因素来实现。
二、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是物态变化的常见现象。
蒸发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分子具有足够的热运动能够克服表面张力扰动,从而从液体表面逸出过程。
而沸腾是指在固定压力下,液体全体的分子都凝聚在液体表面并获得蒸发所需的热量,液体全部变为气态状态的现象。
三、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是物态变化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概念。
熔化是指物质变成液态的现象,它可以通过增加温度来实现;凝固则是指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变换的反向过程,相互依存,也组成了物质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固有蒸发过程。
四、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另外两个基本概念。
升华是指固体直接由固态转移到气态的现象,而凝华则是指气态直接由气态转移到固态的现象。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的状态跨越了固态到气态的一大段,因此温度会比蒸发时升得更高;而凝华则是固态到气态过程的反向过程,其过程相较于熔化后制冷凝华更容易被观察到。
五、气体的压力对于气体而言,它的状态可以通过压力、容积和温度这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其中,压力是影响气体状态变化最常见的物理量。
一般来说,当气体容器的体积不变时,其温度升高将导致气体分子具有更大的动能,分子撞击容器壁的时间增加,因而容器壁上所受的压强增大。
同时,当我们增加容器内气体的数量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数量增加,碰撞容器的总次数增加,也会使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增大。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画图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画图一、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汽化、气态到液态的凝结、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二、固液相变1. 熔化:固体升温到一定温度时,分子间的排列结构开始变松弛,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克服,导致固体变为液体。
熔化涉及的过程有熔化热和熔点,熔化点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熔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其熔化点时从固态变为液态所吸收的热量。
熔化是吸热过程,能量吸收使固体内能增加,分子运动加快,据此进行的表格示例如下图所示:2. 凝固:液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分子间的排列结构开始逐渐密排,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压倒分子的热运动,导致液体变为固体。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也涉及着凝固点和凝固热的概念。
凝固是放热过程,能量放出导致液态内能减少,分子运动减慢。
如下图所示:三、液气相变1.汽化:液体升温到一定温度时,分子热运动增大,使液体表面上的分子具有较大的动能,能够克服液态表面张力形成气泡,液体表面的一部分液体分子脱离液相变为气体。
汽化包括汽化热和饱和蒸气压两个重要概念。
汽化是吸热过程,能量吸收使液体内能增加,分子逃逸速度增大,据此进行的表格示例如下图所示:2.凝结: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小,使气体的分子逐渐被液态引力束缚在一起形成液体,凝结是汽化的逆过程,也涉及着凝结的点和凝结热。
凝结是放热过程,能量放出导致气体内能减少,分子运动减慢。
如下图所示:四、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物态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冷冻食品过程中,凝固作为重要的物态变化过程;在汽车发动机中,燃料的汽化和燃烧是物态变化的典型应用;在家庭生产中,水的煮沸和冷却过程也是物态变化的实例。
总之,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化学、物理领域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物态变化的类型:
熔化:固态变为液态。
例如,冰融化成水。
凝固:液态变为固态。
例如,水结冰。
汽化:液态变为气态。
例如,水蒸发成水蒸气。
液化:气态变为液态。
例如,水蒸气凝结成水。
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升华为气态。
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例如,霜的形成。
温度与物态变化:
熔点: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所需要的温度。
凝固点: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所需要的温度,与熔点相同。
沸点: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
临界点:在某些情况下,物质可以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直接从液态变为气态,而不需要经过固态或气态。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过程,即这些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和凝华是放热过程,即这些过程会释放热量。
实际应用:熔化:金属冶炼、制作巧克力等。
凝固:制作冰雕、铸造金属等。
汽化:衣物晾晒、蒸发冷却等。
液化:液化石油气、冷凝器中的冷却水等。
升华: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凝华:霜冻、雪的形成等。
了解这些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实际应用中的物理过程。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1、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要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3)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表示1℃。
2、温度计(1)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2)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种类:按用途分为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和寒暑表;按里面的测温物质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4)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①看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侧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并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如果超过它所能侧的最高温度会损坏温度计;如果低于它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会读不出温度值。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即温度计每小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否则就不能迅速而准确的读数。
使用时:手持温度计的上部,不能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同时不能靠在容器底或者容器壁上。
读数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这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并不能马上与被测液体的温度相同。
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如果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示数会发生改变,使得测量结果不准确。
③把观测到的温度记录下来,不要忘记写单位。
(5)体温计①用途: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玻璃管内装的液体是水银,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②特点: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通过细小的缩口上升,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水银柱便在缩口处断开,使上面的水银不能退回到玻璃泡中,因而可以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读数。
③使用方法: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温度计的液柱是否在35℃以上,若在35℃以上,一定要用手抓住温度计的上部,用力甩几下,使毛细管内的水银先退回到玻璃泡内。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状态转变,主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
物态变化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由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所引起的。
物态变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物资状态的改变:物态变化表现为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
2.有一定的温度范围:物态变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不同物质的物态变化温度不同。
3.有一定的压力条件:物态变化有时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特别是对于气态到液态和液态到固态的转变。
二、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又称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固态物质在达到一定的熔点温度下,分子的振动变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形成液态。
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1.温度不变:在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熔化潜热。
2.与熔点温度有关:不同物质的熔点温度是不同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的熔点温度也不同。
3.固体结构变化:在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固体的有序结构消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形成无序的液体结构。
三、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又称为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液态物质的分子逐渐减少振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形成固态。
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1.温度不变:在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称为凝固潜热。
2.与凝固点温度有关:不同物质的凝固点温度是不同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的凝固点温度也不同。
3.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在液态到固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形成有序的排列结构。
四、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又称为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在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中,固态物质的分子不断增加振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直接转变为气态。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一、温度和温度计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符号℃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思考:①冬天室外-12℃,冰的下表面是℃,上表面℃。
②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
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3、温度的测量——温度计温度计原理: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4、体温计量程:,因为分度值:结构: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作用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②内径较细,玻璃泡较大,作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使用要求:体温计使用前下甩,普通温度计不能5、温度计使用①先估测物体温度,在选择温度计。
温水温度为40℃,60℃的水很烫的感觉。
②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③使用: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如图。
6、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取出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2、物质分类: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像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等都是晶体。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像玻璃、沥青、石蜡、松香、橡胶等都是非晶体3、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区别4、分析晶体熔化过程,例如冰的熔化过程。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篇1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篇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汽化和液化3、熔化和凝固4、升华和凝华5、水循环热现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一节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分类1.1 物态变化的定义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通常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1.2 物态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过程,物态变化可以分为凝固、熔化、蒸发、沸腾、凝华、升华等几种类型。
第二节凝固和熔化2.1 凝固的条件和过程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一般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才能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形成有序的结晶。
2.2 熔化的条件和过程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失去有序排列的结晶状态。
第三节蒸发和沸腾3.1 蒸发的条件和过程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液体表面,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进行,能量主要来源于表面分子的热运动。
3.2 沸腾的条件和过程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出现的剧烈汽泡的现象,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发生,沸腾时液态的表面分子不再提供足够的能量,内部的分子开始剧烈运动。
第四节凝华和升华4.1 凝华的条件和过程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通常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来发生,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4.2 升华的条件和过程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同样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第五节物态变化的热学解释5.1 热学性质对物态变化的影响物态变化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可以通过热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例如凝固和熔化时吸放热量,蒸发和凝华时吸放热量。
5.2 物态变化的热力学公式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公式来计算,如凝固熔化时的热量公式Q=mL,蒸发沸腾时的热量公式Q=mLv。
第六节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6.1 凝固和熔化在冰淇淋制作中的应用冰淇淋的口感和质地与其凝固和熔化过程有密切关系,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6.2 蒸发和沸腾在烹饪中的应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蒸发和沸腾过程会给食物带来特殊的香味和口感,掌握这些物态变化有助于提高烹饪技能。
物态变化的总结(汇总15篇)
物态变化的总结第1篇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2.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⑴降低温度(遇冷、放热)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
(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
(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⑵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③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3.液化放热: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
(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②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
(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要放热)汽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1.沸腾: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
-182℃时,氧为气态。
-184℃时,氧为液态。
-219℃时,氧为固态。
-183℃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水沸腾时,保持在100℃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状态改变。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汽化、固态到气态的升华、气态到液态的凝结、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1. 熔化: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液态,称为熔化。
熔化是物质从有序排列的固态结构转变为无序排列的液态结构。
熔点是物质熔化的温度。
2. 汽化:液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气态,称为汽化。
汽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沸腾,即液体中部分分子剧烈运动,液体不断产生气泡;另一种是蒸发,液体表面的分子从液态直接跃入气态。
3. 升华: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直接变为气态,称为升华。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结构直接转变为气态结构,没有液态中间过程。
升华是一种不常见的物态变化,常见的升华物质有干冰、樟脑等。
4. 凝结: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液态,称为凝结。
凝结是物质从无序排列的气态结构转变为有序排列的液态结构。
凝结的逆过程是汽化。
5. 凝固:液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固态,称为凝固。
凝固是物质从无序排列的液态结构转变为有序排列的固态结构。
凝固的逆过程是熔化。
在物态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即质量在不同物态之间不变。
物质的温度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直到物态变化结束后才会再次升高或降低。
物质的物态变化与外界条件有关,如升华物质的升华温度取决于环境的压强,液体的沸点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等。
物态变化的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了一定的热量。
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潜热,是保持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存在的能量。
在汽化和凝结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也称为潜热。
物态变化可以通过变化条件来控制,如加热物质可以使其熔化或汽化,冷却物质可以使其凝固或凝结。
根据物质的特性和需要,可以利用不同的物态变化过程来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加工。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是物体或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物理学中常用的物态变化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本文将介绍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一、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1. 熔化: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转变为液态,这个过程称为熔化。
熔化温度常用符号Tm表示。
2. 凝固:液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冷却转变为固态,这个过程称为凝固。
凝固温度常用符号Tg表示。
3. 汽化:液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温度常用符号Tv表示。
4. 凝结: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冷却转变为液态,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凝结温度常用符号Tc表示。
5. 升华: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阶段,这个过程称为升华。
二、常见的物态变化1. 固态变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液态变化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例如,将冰块加热后会融化成水,这是一个固态变化为液态的过程。
2. 液态变化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气态变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
例如,将水烧开后会变成蒸汽,这是一个液态变化为气态的过程。
3. 固态变化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气态变化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加热后直接变为气态,这是一个固态变化为气态的过程。
三、其他相关知识点1. 相变图:相变图是用来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物态变化的图表。
常见的相变图有水的相变图和二氧化碳的相变图等。
2. 相变热:相变热是指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在相变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因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于改变物质的内能。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在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4.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临界温度是指在超过该温度时,物质无法再以液态存在而会变为气态。
临界压力是指在超过该压力下,物质无法再以气态存在而会变为液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
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