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本科班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生解剖实操课教案设计

大学生解剖实操课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对象:大学生医学相关专业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解剖工具,掌握解剖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解剖学基本概念和术语2. 人体骨骼系统解剖3. 人体肌肉系统解剖4. 人体内脏系统解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PPT展示人体骨骼、肌肉、内脏等系统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介绍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骨、关节、肌肉、神经、血管等。

二、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骨骼系统解剖,重点讲解骨骼的形态、结构、功能等。

2. 学生分组进行骨骼模型操作,掌握骨骼的识别和定位。

三、实操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骨骼解剖实操,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汇报实操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巩固骨骼系统解剖知识。

2. 介绍肌肉系统解剖,重点讲解肌肉的形态、结构、功能等。

二、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肌肉系统解剖,重点讲解肌肉的起止点、作用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肌肉模型操作,掌握肌肉的识别和定位。

三、实操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肌肉解剖实操,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汇报实操成果,教师点评。

四、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2. 学生实操成果:包括解剖技能、模型操作等。

3. 学生作业:包括解剖笔记、实验报告等。

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骨骼、肌肉模型3. 解剖学教材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熟悉人体解剖学知识,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解剖学教案(共19)(2024)

解剖学教案(共19)(2024)
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功 能。
9
器官与系统
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各大器官(如心、肝、肺、肾等 )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
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人体各大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 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的组成 、功能及相互作用。
2024/1/28
10
人体生理功能概述
01
02
03
04
05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 、咽炎等,多由病毒引 起,表现为鼻塞、流涕 、咽痛等症状。
支气管炎:由感染、物 理或化学刺激等引起的 支气管黏膜炎症,表现 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炎:由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 ,表现为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一种以持续 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 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 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 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 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 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 应增强有关。
组织的关联。
13
肌肉与肌腱
肌肉的类型和结构
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不同 类型的肌肉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 点。
主要肌肉群的分布和功能
详细介绍人体主要肌肉群的分布、形 态和功能,包括头肌、颈肌、躯干肌 和四肢肌等。
肌腱的作用和解剖特点
解析肌腱的结构、形态和位置,以及 与肌肉的关联,阐述其在运动中的重 要作用。
19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案例分析
• 口腔溃疡与牙周炎: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牙周炎则是牙周 组织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 胃炎与胃溃疡: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有上腹痛、腹胀等;胃溃疡则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 白酶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深层黏膜损伤。

系统解剖学教案模板范文

系统解剖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二、授课对象:医学本科一年级三、授课教师:XXX四、授课班级:临床医学专业五、授课时间:XX学时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功能;(2)了解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作用;(3)熟悉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树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信念;(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

七、教学内容:1. 绪论:系统解剖学概述、人体解剖学发展史、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和方位术语。

2. 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

3. 消化系统: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

4. 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

6. 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

7. 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8.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9.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人体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解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九、教学过程:第一周:绪论1. 讲解系统解剖学概述、人体解剖学发展史、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和方位术语;2. 介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第二周至第五周: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1. 讲解骨骼、关节、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3. 组织解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六周至第八周:循环系统、淋巴系统、泌尿系统1. 讲解心脏、血管、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3. 组织解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解剖学医学教案模板范文

解剖学医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系统的主要解剖学标志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骨骼系统的主要解剖学标志和特点。

教学难点:1. 骨骼系统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2. 骨骼系统的运动和力学原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强调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2. 提出问题:骨骼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骨骼系统的组成:a. 骨:人体的骨骼系统由206块骨组成,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b. 关节:骨骼系统中的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连接,实现骨骼系统的运动功能。

c. 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对骨骼系统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

2. 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 骨的结构: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骨膜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作用;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骨髓具有造血和储存脂肪的功能。

b. 骨骼系统的功能:支持、保护、运动和造血。

3. 骨骼系统的主要解剖学标志和特点:a. 骨骼系统的标志:包括骨骼的形态、位置、大小、形状等。

b. 骨骼系统的特点:骨骼系统的结构复杂,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三、案例分析1. 分析骨骼系统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骨骼系统在保护人体内部器官方面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强调骨骼系统在人体运动和保护方面的作用。

五、作业1. 列举骨骼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2. 描述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

3. 分析骨骼系统在人体运动和保护方面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骨骼系统在人体运动和保护方面的作用。

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

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

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教学目标: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器官,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并重点关注各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1. 了解人体基本器官和骨骼结构2. 了解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3. 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对话引出本堂课的主题,例如:“你们知道人体中有多少个骨骼?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第二步:讲述人体基本骨骼结构(20分钟)在本节课中,教师将讲解人体基本骨骼结构,包括:- 骨头的种类及其功能- 人体骨骼系统的组织结构- 人体关键骨骼的分类及主要功能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方式,教师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骨骼结构。

第三步:讲解人体器官和系统(30分钟)在本节课中,教师将介绍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介绍各器官的特点及其作用。

课程将分为以下不同的主题分别介绍:- 头颅内部器官- 呼吸系统- 心脏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人体不同器官的结构、功能、位置、附着部位和关键组织,将重点置于人体器官间如何相互连接以保证身体作用的协调性。

第四步:介绍人体肌肉系统(20分钟)在本节课中,教师将介绍人体肌肉系统,重点关注肌肉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 人体肌肉的分类- 坐骨肌、脊柱肌、肺区肌肉等不同类型的肌肉- 肌肉对人体运动和功能有何影响教师应结合绘图、模型、案例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展示肌肉系统如何形成人体运动、姿势以及日常活动中的相关作用。

第五步:介绍人体神经系统(25分钟)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人体神经系统,重点介绍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各个器官间的关系。

课堂的主要内容包括:- 神经系统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解剖构造- 涉及神经元、神经纤维及如何传递信息的细节部分的详细讲解通过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人类感官、基本动作以及大脑在这些生命活动中所扮演的作用。

解剖学基础教学教案(2024)

解剖学基础教学教案(2024)
冠脉循环
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发出,分布于心脏表面,为心肌提供氧气和营 养物质。
微循环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实现氧气、营养物质和代 谢废物的转运。
27
07 神经系统解剖学
2024/1/28
28
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 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小脑位于颅后窝内,是躯体运动的调节 中枢;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是连接脊髓和间脑的桥梁。
2024/1/28
30
感觉传导通路和运动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包括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通 路和深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传导通 路传导肌肉、肌腱和关节的位置觉、运 动觉和振动觉;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皮 肤、粘膜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深感 觉传导通路传导深部组织的感觉,如位 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
前景。
4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41
关节概述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 根据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纤维连 接、软骨连接和滑膜连接三大类

2024/1/28
关节类型
包括滑膜关节、软骨关节和纤维关 节,其中滑膜关节具有关节腔,活 动性大,是主要的运动关节。
运动方式
根据关节的结构和特点,运动方式 可分为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14
肌肉分布及功能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目
《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断层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此外,学生还可以参考一些解剖学图 谱和模型等辅助学习材料。

解剖学本科班教案1

解剖学本科班教案1

解剖学本科班实习教案解剖实习的各个环节一、课前交代与课前提问交代的内容主要是本次实习进度,重点要求,对一些特殊的直观教材的说明,标本情况介绍,实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某些容易模糊、困难的问题的提醒,示教的时间、内方式。

若新系统开始,则适当介绍新系统的特点,学习方法及注意重点。

二、学生独立实习与教师巡回指导三、课后小结第1次课:骨学总论,躯干骨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结构2、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3、体表标志:第七颈椎棘突、骶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课前交代:1、分组2、自我介绍3、教材与考试情况4、实习课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按实习指导,结合图谱自行观察,注意解剖学方位,勤动手,多看,多记,克服怕尸体、怕脏思想,有问题请教师协助解决。

5、实验室规则:强调爱护标本,禁止随地吐痰,休息情况6、本次课的内容与要求:复习解剖学术语7、示教骨学总论:骨的构造(湿标本):骨质、骨膜、骨髓(颅盖骨)骨的化学成份:有机质(酸浸骨)、无机盐(煅烧骨)课后小结:1、实习中存在的共同问题:①未掌握方法,未按实习指导要求进行学习;②简单地对照图谱进行观察,忽略文字描述2、躯干骨的组成(51块):其中椎骨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块、肋骨24块(每侧12块)。

3、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特征:①椎骨的一般形态:前体后弓七突起(前为椎体,后为椎弓,两者间的空间为椎孔,脊术全长的椎孔称椎管,七个突起分别是1个棘突、2个横突、2个上关节突、2个下关节突)。

椎体与椎弓连接处为椎弓根,其上有椎上切迹,其下有椎下切迹。

②各部椎骨的特征:颈椎:有横煅孔,体小孔大呈三角形,C2-6末端短且分叉。

C1,又名寰椎,呈环状,由前弓、后弓、侧块组成,无椎体,棘突、关节突。

侧块上部凹陷为上关节凹,与枕髁相关节,下部较平称下关节面,与枢椎相关节。

前弓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与枢椎齿突相关节。

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的模板

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的模板

---课程名称:大学人体解剖学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上/下午 [时段]授课地点:[教室或实验室名称]教学目标:1. 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特点。

3. 认识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联系。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概述2. 骨骼系统3. 肌肉系统4. 关节学5. 神经系统6. 心血管系统7. 呼吸系统8. 消化系统9. 泌尿系统10. 生殖系统11. 内分泌系统12. 感觉器官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

-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复杂的人体结构进行深入讨论。

-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解剖学知识。

- 实验教学法:在实验室进行人体解剖实践,加深对解剖结构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简要介绍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人体解剖学概述- 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 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符号。

2. 骨骼系统- 讲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 介绍骨骼的形态结构特点。

3. 肌肉系统- 讲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 介绍肌肉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讨论(15分钟)- 针对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在实验室进行骨骼和肌肉的解剖实践。

-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工具,观察并记录解剖结构。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 完成本次课程内容的笔记整理。

2. 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加深对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理解。

3. 准备下一次课程的讨论话题。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解剖学本科班教案3

解剖学本科班教案3

脉管学总论心脏要求:1、脉管系的组成及功能2、大小循环的途径及血管吻合侧支循环概况3、心脏的位置、外行、各房室的结构4、心的血管、冠状循环5、心的传导系6、心包讲授脉管学概论1、组成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包括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组织、淋巴器官2、功能①完成体内物质运输,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②运输激素,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③防御机能④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3、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心脏搏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返回心脏,这一过程称血液循环。

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其途径有二肺循环(小循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4、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动脉间吻合动静脉间吻合静脉间吻合形式:交通支、动脉弓、血管网、侧副支、静脉丛心脏一、心的位置心位于胸腔内,纵膈的前下部,周围裹以心包,居两肺之间,约三分之二位于身体中线的左侧,三分之一在中线右侧。

二、心的外行形似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一尖一底两面二缘三沟一尖:心尖,朝左前下方,是左心室的一部分。

一底:心底,朝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两面:前上面(胸肋面)后下面(膈面)二缘:左缘钝圆,右缘锐利三沟:冠状沟(分隔心房、心室,又称房室沟)前室间沟左右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后室间沟三、心各腔的结构(心的内部结构)心有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二隔(房间隔、室间隔)1、右心房构成胸肋面的右上部,位置最靠右。

右心耳、梳状肌、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冠状窦口、卵圆窝2、右心室(最靠前)右房室口,有三尖瓣(前、后、内侧瓣)腱索乳头肌室壁内面肌束隆起肉柱、隔缘肉柱(从室间隔连至前乳头肌)肺动脉口有肺动脉瓣(三个)两个在后,一个在前右心室上端接近肺动脉口的室腔行似倒置的漏斗行称动脉圆锥3、左心房(最靠后)左心耳五个开口:左房室口、左右肺上下静脉开口(肺静脉开口)4、左心室室壁厚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前、后)主动脉口有主动脉瓣(两个在前,一个在后)5、心中隔房间隔:卵圆窝处最薄室间隔: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肌性部四、心包包裹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分内外两层。

2024年人体解剖学教案

2024年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教案人体解剖学导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方位术语。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人体结构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概述1.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1.2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1.3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学科1.4人体解剖学的意义2.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2.1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2.2人体解剖学结构术语3.1观察与描述3.2模型与标本3.3图谱与教材3.4互联网资源4.人体解剖学实践操作4.1解剖器械的使用4.2解剖操作的基本步骤4.3解剖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人体解剖学有多少了解?1.2引入: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对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讲授新课2.1人体解剖学概述2.1.2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2.1.3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学科2.1.4人体解剖学的意义2.2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2.2.1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2.2.2人体解剖学结构术语2.3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2.3.1观察与描述2.3.2模型与标本2.3.3图谱与教材2.3.4互联网资源2.4人体解剖学实践操作2.4.1解剖器械的使用2.4.2解剖操作的基本步骤2.4.3解剖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3.课堂练习3.1学生分组,观察人体解剖模型或标本,描述其结构。

3.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人体解剖图谱。

3.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体解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课堂小结4.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4.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5.布置作业5.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下次课的提问。

5.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课堂练习表现:评估学生在观察、描述和分析人体结构方面的能力。

大学生教案模板范文解剖学

大学生教案模板范文解剖学

授课对象:医学专业大学生授课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系统解剖学概述二、运动系统——骨骼和关节教学重点:1. 运动系统的基本结构。

2. 骨骼和关节的功能。

教学难点:1. 骨骼和关节的详细结构。

2. 运动系统的功能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运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系统的应用。

3. 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骨骼和关节的解剖实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解剖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二、系统解剖学概述1. 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分类和内容。

2. 强调运动系统在人体运动和支撑中的作用。

三、运动系统——骨骼和关节1. 讲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的组成、形态和命名。

2. 讲解关节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包括关节面的形态、关节囊和韧带。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检查学生对骨骼和关节结构的掌握程度。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系统的应用。

2. 分析运动系统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三、实验教学法1. 组织学生进行骨骼和关节的解剖实验。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骨骼和关节的解剖图。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备注: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大学解剖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解剖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班级:医学专业2019级1班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时间段]授课地点:解剖实验室[具体实验室编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胸部的主要骨骼结构,包括胸廓、肋骨、胸椎等。

2. 熟悉胸部肌肉的分布和功能,如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等。

3. 了解胸部的重要器官,包括心脏、肺、食管等。

4. 能够在解剖模型和尸体上识别和描述胸部结构。

教学内容:一、胸部骨骼结构1. 胸廓的组成:胸骨、肋骨、胸椎。

2. 胸廓的功能:保护内脏、参与呼吸。

3. 肋骨的形态和连接方式。

二、胸部肌肉1. 胸大肌、胸小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肋间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3. 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的位置和功能。

三、胸部重要器官1. 心脏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2. 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3. 食管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人体骨骼系统的知识。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胸部结构。

二、讲解1. 胸部骨骼结构- 使用解剖模型和幻灯片展示胸廓、肋骨、胸椎的结构。

- 讲解胸廓的组成、功能及肋骨的连接方式。

2. 胸部肌肉- 讲解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 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呼吸的影响。

3. 胸部重要器官- 使用解剖模型和幻灯片展示心脏、肺、食管的形态和结构。

- 讲解各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三、实践操作1. 在解剖实验室,指导学生使用解剖刀、解剖剪等工具,在尸体上识别胸部骨骼、肌肉和器官。

2. 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胸部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胸部结构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解剖实验室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胸部结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学教师解剖教案模板

大学教师解剖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班级:医学专业2019级1班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解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骨骼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 骨的基本结构3. 骨的生理功能4. 骨的生理变化5. 骨折、脱位及骨关节疾病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

二、新课讲解1. 骨骼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讲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 介绍骨骼系统的分类,如中轴骨、附肢骨和颅骨等。

2. 骨的基本结构- 讲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等。

- 介绍骨的生理功能,如支持、保护、运动等。

3. 骨的生理变化- 讲解骨的生理变化,如生长发育、骨质疏松等。

- 强调骨的生理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4. 骨折、脱位及骨关节疾病- 介绍骨折、脱位和骨关节疾病的概念、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学生负责观察、记录,其余学生协助。

2. 教师分发骨骼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骨骼的结构。

3. 学生动手操作,识别骨骼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骨骼系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解剖实操课教案模板

大学生解剖实操课教案模板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实操练习,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识别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课程目标。

2. 引导学生思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类,包括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

2. 介绍解剖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如手术、诊断、康复等。

3. 重点讲解本次实操课需要掌握的解剖部位和结构。

三、实操演示(20分钟)1. 教师示范实操步骤,包括解剖器械的使用、解剖部位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 强调实操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操练习(6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套解剖器械和标本。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操练习,包括:a. 选择解剖部位: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解剖部位进行实操。

b. 使用解剖器械:正确使用解剖刀、剪刀等器械,避免损伤标本和自身。

c. 识别解剖结构:在教师的指导下,识别并描述所观察到的解剖结构。

d. 记录和总结:将实操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记录下来,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各小组分享实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师对本次实操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等。

2. 检查学生的实操记录和总结,评估其对解剖结构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解剖学教材、解剖图谱、解剖模型等教学材料。

2. 学校提供解剖标本、解剖器械等实验设备。

3.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解剖学知识,如解剖学视频、动画等。

注意事项:1. 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

2024年解剖学教案

2024年解剖学教案

解剖学教案教案人体解剖学导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使学生掌握解剖学术语,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关系。

2.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

3.人体解剖学的内容: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细胞学。

4.解剖学术语:方位术语、动作术语、组织术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教学难点:解剖学术语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演示法:展示解剖学术语的运用。

3.案例分析法:分析解剖学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2.讲解基本概念:讲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关系。

3.讲解研究对象和内容:介绍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

4.讲解解剖学术语:介绍方位术语、动作术语、组织术语等。

5.案例分析:分析解剖学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简述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列举五个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并说明其含义。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解剖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课堂问答的表现。

3.期末考试成绩。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学有初步的了解,掌握解剖学术语,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剖学术语的掌握和运用”。

解剖学术语是解剖学的基础,也是医学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理解和运用解剖学术语对于后续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剖学术语的重要性解剖学术语是医学领域的专业语言,它具有精确、规范、统一的特点。

在医学教育、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使用解剖学术语可以避免因地域、语言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大学解剖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解剖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解剖学授课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地点:解剖实验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

- 掌握人体主要系统的解剖学知识。

- 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绪论1. 解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3. 解剖学的分类二、运动系统1.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骨的形态和结构3.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4. 骨骼肌的形态和功能三、循环系统1. 心脏的形态和功能2. 血管的形态和功能3. 心血管系统的血液流动四、呼吸系统1. 肺的形态和功能2.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3. 呼吸过程的生理机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人体是如何运动的?血液循环是如何进行的?呼吸是如何实现的?2.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的奥秘。

二、讲授新课1. 运动系统:展示骨骼和肌肉的模型,讲解骨骼的形态和功能,肌肉的形态和功能。

2. 循环系统:展示心脏和血管的模型,讲解心脏的形态和功能,血管的形态和功能。

3. 呼吸系统:展示肺和呼吸道的模型,讲解肺的形态和功能,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套人体模型和实验工具。

2.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包括解剖工具的使用、器官的识别和定位。

3.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解答疑问。

2.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解剖学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展示模型和实物,直观地讲解解剖结构。

3. 实验法: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

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对象: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要点。

2. 理解并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教学内容:一、人体解剖学概述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3. 人体解剖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二、运动系统1. 骨学:骨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2. 关节学:关节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3. 肌学:肌肉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三、脉管系统1. 心血管系统:心脏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2. 淋巴系统:淋巴管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四、神经系统1.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2.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讲授新课1. 人体解剖学概述: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学习要点。

2. 运动系统:介绍骨、关节、肌肉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

3. 脉管系统:讲解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

4. 神经系统: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其分类。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体解剖学科教案设计模板

人体解剖学科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掌握人体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合作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概述2. 人体基本结构3. 人体系统解剖四、教学时间:共8课时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4. 实验教学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体解剖学概述1. 导入: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讨论:人体解剖学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课时:人体基本结构1. 导入:介绍人体基本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人体基本结构的层次和特点。

3. 讨论:人体基本结构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

第三课时:运动系统解剖1. 导入: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骨、关节、肌肉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

3. 讨论:运动系统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第四课时:消化系统解剖1. 导入: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结构、分布和功能。

3. 讨论:消化系统在食物消化吸收中的作用。

第五课时:呼吸系统解剖1. 导入: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呼吸系统的器官结构、分布和功能。

3. 讨论:呼吸系统在气体交换中的作用。

第六课时:泌尿系统解剖1. 导入: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泌尿系统的器官结构、分布和功能。

3. 讨论:泌尿系统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

第七课时:神经系统解剖1. 导入: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神经系统的器官结构、分布和功能。

3. 讨论:神经系统在人体调节中的作用。

第八课时:生殖系统解剖1. 导入:介绍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生殖系统的器官结构、分布和功能。

3. 讨论:生殖系统在人类繁衍中的作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大学人体解剖学肌组织教案

大学人体解剖学肌组织教案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班级:医学专业本科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肌组织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功能。

- 掌握骨骼肌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生理特性。

- 熟悉平滑肌和心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功能。

2.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肌组织。

- 能够分析肌组织在人体运动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 能够结合临床案例,分析肌组织疾病的发生机制。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肌组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

教学重点:1. 骨骼肌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生理特性。

2. 平滑肌和心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功能。

教学难点:1.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2. 肌组织疾病的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一、导入1. 介绍肌组织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肌组织在人体运动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二、骨骼肌1. 骨骼肌的组成结构:肌纤维、肌束、肌腱、肌膜。

2. 骨骼肌的形态特点:长条形、圆柱形、扁带形。

3.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收缩、舒张、兴奋性、传导性、收缩速度。

4. 骨骼肌的生理功能:运动、维持姿势、调节体温。

三、平滑肌和心肌1. 平滑肌的形态结构:单层或双层上皮状肌纤维。

2. 平滑肌的生理特性:缓慢收缩、持续收缩、对神经调节不敏感。

3. 平滑肌的功能:内脏器官的运动、血管的舒缩、消化道和泌尿道的蠕动。

4. 心肌的形态结构:心肌纤维、心肌束、心肌腱。

5. 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6. 心肌的功能:心脏的跳动、泵血。

四、案例分析1.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肌组织疾病的发生机制。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预防措施。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肌组织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功能。

2. 强调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3. 布置作业:收集肌组织疾病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综述。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肌组织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功能。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肌组织在人体运动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结构、位置、形态和功能,为后续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适用于医学院校学生,共计十五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

2.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学会使用解剖学术语,能熟练阅读和理解解剖学图谱。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人体解剖学概述1.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内容与方法1.2 人体解剖学的分支与发展第二章:人体轴与面2.1 人体轴2.2 人体面第三章:人体器官的基本结构3.1 细胞与组织3.2 器官与系统第四章:骨骼系统4.1 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4.2 关节的基本结构与分类4.3 骨骼肌的基本结构与分类第五章:神经系统5.1 神经元与神经纤维5.2 中枢神经系统5.3 周围神经系统5.4 神经反射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直观教学法:使用图谱、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人体结构。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解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40%。

4.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解剖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占总评的10%。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人体解剖学》教科书6.2 图谱:人体解剖学图谱、挂图6.3 模型:人体器官模型、骨骼模型6.4 实验材料:解剖实验用品、解剖标本七、教学安排7.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听器神经学总论要求:1、鼓膜的位置与形态。

2、中耳包括的结构,鼓室各壁的形态结构,毗邻和临床意义。

3、骨迷路的概念,分部,三个骨半规管的位置关系。

4、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常用术语。

讲授:概述:位听器又称前庭蜗器(即耳)包括位觉器和听器两部分,由外耳、中耳(传导声波)、内耳(感受器所在)三部分构成。

一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1、耳廓:以弹性软骨做支架,皮下组织很少,但血管、神经丰富耳垂——耳廓下方无软骨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成,临床采血部位2、外耳道:从外耳门到鼓膜外1/3 软骨部内2/3 骨部方向从外至内,前上后前下,检查时,将耳廓拉向后上方(成人)小孩外耳道短而平直,鼓膜位置较平,则拉向后下外耳道皮肤含有毛囊、皮脂腺、耵聆腺(分泌耵聆)且与软骨膜紧密结合,故炎症时疼痛剧烈。

3、鼓膜位于外耳道底和中耳之间,呈椭圆形、漏斗状半透明薄膜,其外侧面向前、下、外倾斜,与外耳道下壁、前壁约成45度角鼓膜脐(中心向内凹陷)分松弛部(前上1/8~1/6)紧张部(其前下有反射光锥)二、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1、鼓室(1)、各壁上壁(盖壁)即鼓室盖,分隔颅中窝耳缘性脑炎、脑膜炎下壁:颈V壁,分隔颈V起始部前壁:颈A壁,壁外上份有咽鼓管鼓口后壁:乳突壁,壁上份有鼓窦开口鼓窦乳突小房,开口下方有锥隆起,内有镫骨肌外侧壁:膜壁后上方:前庭窗(卵圆窗)内侧壁:迷路壁,中部有隆起名岬后下方:蜗窗(圆窗)前庭窗被镫骨底封闭,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前庭窗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凸,管内有面神经通过(2)、内容物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将声波振动从外耳传至内耳肌:鼓膜张肌,镫骨肌神经:面神经,鼓索神经,镫骨神经2、咽鼓管连通鼻咽和鼓室的管道咽口通鼻咽部鼓口通鼓室使鼓室与外界的大气压相似,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均衡幼儿的咽鼓管短、平、直,管腔较大,故咽部感染易进入鼓室(中耳炎)3、乳突小房颞骨乳突内的空气小腔,向前上通鼓窦开口于鼓室后壁,与粘膜相延续,中耳炎可延到乳突小房,引起乳突炎。

三、内耳(又称迷路)介于鼓室和内耳道之间,包埋在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分骨、膜迷路1、骨迷路(1)、耳蜗形似蜗牛壳,蜗顶(前外)蜗底(后内)蜗轴骨螺旋板蜗螺旋管前庭阶蜗孔骨阶(2)、前庭骨迷路中部膨大部分,外侧壁有前庭窗,向前与耳蜗相连,后有五个小孔通三个骨半规管(3)、骨半规管三个“C”字形小管,互相垂直,分别称前、后、外骨半规管,一单骨脚,一总骨脚(前后单骨脚合成),三壶腹骨脚。

2、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与骨迷路形态相似,也分为三部并互相连通(1)、椭圆囊、球囊位于前庭内,前者位于后上方,后者位于前下方,其内容椭圆囊斑、球囊斑,为位觉(平衡觉)感受器,感受头部静止、直线加速、减速运动的刺激(2)、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一端膨大成膜壶腹,内有壶腹嵴,为位觉感觉器,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3)、蜗管位于蜗螺旋管内,起自前庭,终于蜗顶。

横段面呈三角形上壁前庭膜(前庭壁)下壁基底膜(蜗管鼓壁)其上有螺旋器,为位觉感受器声波的传导(包括气传导、骨传导)(1)声波经外耳门、外耳道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到镫骨底前庭阶、鼓阶外淋巴波动内淋巴波动刺激螺旋器神经冲动蜗神经脑听觉2)振动颅骨传至内耳,引起听觉3)耳聋传导性耳聋:鼓膜,听骨链功能障碍神经性耳聋:内耳螺旋器、蜗神经、中枢神经病变神经系统总论神经系统在人体各系统中起主导地位,控制和调节各个系统的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1.按所在位置和功能不同分为中枢神经(包括脑和骨髓,脑又分为大脑、小脑、间脑、脑干)周围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2.按分布支配对象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和运动系统,管理皮肤感觉和运动系统感觉和运动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各器官、循环系统、腺体,司其感觉和运动躯体神经:内脏神经都含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两种成分感觉纤维:既将神经冲动由周围向中枢传导,又称传入纤维运动纤维:既将神经冲动由中枢向周围传导,又称传出纤维,其中内脏的传入纤维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由神经细胞(又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胞体神经元树突一个或多个短而分叉,形似树枝突体轴突一条,细长分类:按突起数目不同分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按功能不同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主要分布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有支持和营养保护作用,形成髓鞘作用。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是指集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中处,如脊髓灰质,大脑小脑表面又称大小脑皮质。

白质——中枢神经内,轴突集中处(神经纤维的集聚地点)。

神经核——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处,属于灰质。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神经元胞体集中部位。

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中,起止、行程、功能基本相似的神经纤维组成的,属白质。

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突起集中成束,粗细不等。

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中,由灰质、白质混杂而成,其中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神经元胞体散在其中,此结构即称网状结构。

胞体(树突)轴突(神经纤维)中枢灰质,皮质白质,髓质网状结构神经核纤维束周围神经节神经(干)感觉神经节内脏运动神经节脊神经要求:1、掌握脊神经的基本组成形式以及各部分的纤维成分。

2、掌握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行程、分布。

3、了解胸神经的分布。

重点:颈丛:膈神经臂丛: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腰丛:股神经骶丛:胫神经坐骨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讲授:概述周围神经是指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成分,有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终末装置组成。

根据其与中枢神经连接部位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脊神经——与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内脏神经——与脑、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其形态上多数不形成独立的神经干,而作为脊神经、脑神经的成分一、脊神经的区分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二、脊神经的基本组成及其纤维成分前根(运动根)脊膜支脊神经干前支后根(感觉根)后支交通支1、后根(感觉根)每一对脊神经后根上都有一个脊神经节,后根是由发字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中枢突组成,含两种纤维成分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关节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2、前根(运动根)由脊髓前角、侧角及骶副交感核中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含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运动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分泌由前、后根合成的脊神经干就有四种纤维成分,属混合性。

三、脊神经的分支分布概况1、脊膜支: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被膜。

2、交通支:连接交感干神经节的细支。

3、前支:较粗支,除T2-11前支呈阶段性分布外,与互相吻合成丛,形成颈从、臂从、腰从、骶从等。

四、脊神经分布的节段性、重叠性脊神经后支呈明显的阶段性分布脊神经前支T2-11呈阶段性分布,T1-11为肋间神经,T12为肋下神经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肋弓平面T10——脐平面T12——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上下相邻脊髓节段(皮肤感觉分布是部分相互重叠的)五、前支各丛(组成、位置、分支)(一)颈丛1、组成:C1-4的前支组成2、位置:颈侧部,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3、分支: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至浅筋膜肌支:膈神经来自C3-5,混合性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胸膜、心包、膈,右膈神经还分布到肝、胆囊表面的腹膜(二)臂丛1、组成:C5-8和T1前支一部分组成2、位置:斜角肌间隙,行于锁骨下动脉上后方,后进入腋窝,临床上锁骨中点后方、腋窝常做臂丛阻滞麻醉位置。

3、分支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胸背神经——支配背阔肌肌皮神经(外侧束):肌支——支配喙肱肌、肱肌、肱二头肌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内、外侧束):肌支——前臂前肌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外)大鱼际肌(除拇收肌)、第1、2蚓状肌皮支——手掌桡侧2/3,桡侧3个半指的掌面皮肤损伤:1、运动障碍2、感觉障碍3、肌肉萎缩、猿手尺神经(内侧束):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拇收肌、大鱼际肌、3、4蚓状肌、骨间肌皮支——支配手掌尺侧1/3、尺侧一个半指掌面、2个半指背面皮肤损伤:爪形手桡神经(后束):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前臂后群的全部肌皮支——臂和前臂背侧及手背桡侧半及桡侧2个半指背皮肤损伤:垂腕腋神经(后束):肌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皮支——支配臂外侧上1/3皮肤(臂外侧皮神经)(三)腰丛1、组成:T12前支一部分,L1-3、L4的一部分2、位置:腰大肌深面3、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股神经:为腰丛最大的分支,沿腰大肌外侧缘下降至股部,位于股动脉的外侧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缝匠肌皮支——支配股前面、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隐神经)闭孔神经:支配股内收肌群、大腿内侧面皮肤(四)骶丛1、组成:腰骶干(L4-5)、S1-5、尾神经2、位置:盆腔、梨状肌前面3、分支:臀上神经——支配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阴部神经——伴阴部内动脉,分三支: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背神经股后皮神经——分布到臀部、会阴部、股后部及腘窝皮肤足底内侧神经胫神经(支配小腿后肌群)足底外侧神经腓浅神经支配小腿外侧肌群腓总神经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肌群、足背肌思考题:1、每个神经丛由哪些脊神经前支组成?2、上下肢各有哪些肌群,各由什么神经支配?3、肱骨中段骨折,可能同时伤及什么神经?如何判断?4、腓骨上端粉碎性骨折,可能同时伤及什么神经?如何判断?5、臀部注射药物后,同时下肢不适伴运动障碍,哪些神经可能损伤,如何判断这些神经是否受了损伤?脑神经要求:1、各脑神经的序号、名称、性质、进出颅的部位、主干和主要分支的行径和分布区、纤维成分、主要功能。

2、第三、五、七、九、十对脑神经。

3、第三、七、十二对脑神经损伤表现。

讲授:一、脑神经是附着于脑的神经,共十二对。

按顺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二、脑神经的四种纤维成分1、躯体感觉纤维——头面部浅深感觉一般感觉位听器和视器感觉冲动特殊感觉2、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咽喉肌、表情肌、胸锁乳突肌等3、内脏感觉纤维——头、颈、胸、腹内脏的感觉冲动4、内脏运动纤维——平滑肌、心肌、腺体三、脑神经与脊神经的区别1、31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而脑神经则有感觉性、运动性、混合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