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二则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想二则》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生字,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生词。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我喜欢出发》的第2自然段和《平凡的魅力》的第2自然段。

3、了解作者及其著名的作品,正确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产生对人生追求和平凡人生的感悟。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我喜欢出发》的第2自然段和《平凡的魅力》的第2自然段。

3、了解作者及其著名的作品,正确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产生对人生追求和平凡人生的感悟。

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

生字注音

羁绊(jī bàn)巍峨(weīé)浩瀚(hào hàn)广袤(guăng mào) 老当.益壮(dāng) 跋.涉(bá) 聆.听(líng) 揶揄(yé yú) 晨曦.(xī) 真挚.(zhì) 绚烂.(xuàn) 一泓.(hóng) 生词解释

流连:依恋而舍不得离去,一作“留连”、“流涟”。

巍峨:高大的,高大雄伟;倾侧不稳,多形容醉态;比喻居高第,名列前茅;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浩瀚:形容水势盛大。广袤:广阔,宽广。

喧响:发出喧闹的声音,喧闹声。

灿烂:形容光芒等照得非常耀眼夺目。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好。跋涉: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徒步过河,形容旅途的艰苦。不虚此生:今生没有虚度,没有白来。绚烂:光彩炫目;文辞华丽、富赡。揶揄:嘲笑。一泓:一片或一道(清水)

二、作者简介

汪国真(1956~ ),中国大陆当代诗人。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

狄金森(美国人)。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汪国真的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中学生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以诗歌的形式,给中学生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些十分新鲜,而又简单实用。“不是苦恼太多

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支歌

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

生命总是美丽的”

(《生命总是美丽的》)

汪国真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

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不能不说是汪国真诗歌倍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汪国真的诗歌影响了很多的年轻人,是“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超然、豁达、平易、恬淡《假如你不够快乐》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让风儿熨平前额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如果能够大方何必显得猥琐如果能够潇洒何必选择寂寞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三、导语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等。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虽然在文革的十年中袁隆平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校教书,但他从未放弃过对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每天都能看到他在水稻田间来来往往的身影。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1974年他成功地配制了杂交水稻的种子。文革后,国家越来越重视杂交水稻的推广种植,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袁隆平的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提出了水稻育种的“三系法”,开拓了世界杂交水稻发展的新前景。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袁隆平一直在出发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