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惨世界》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

——再析冉阿让

内容摘要:本文试从宗教的角度分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冉阿让为观察点,得出冉阿让的人道主义来源于基督教,带有明显的救赎痕迹,和他自主自觉的维护,不断

地追求这一高尚品格。

关键词:人道主义基督教救赎自主自觉

《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自1828年开始构思,直至1861年才最后完成、创作期长达30余年的辉煌巨著,不仅因为其史诗般恢弘气势,所展示的近半个世纪的丰富历史画卷,更因贯穿始终的博大而精深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在以往众多文章中分析这部作品反映出来的人道主义思想,大多被定义为资本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有时对其还有一些责难和非议,很少有从宗教的角度来思考与评价。通过仔细地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在这部作品中反映出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散发着基督教的光辉,尤其可以从主人公冉阿让身上体现出来。

一、冉阿让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来源自基督教

《圣经》中《约翰福音》上有这样一段话:“基督教像任何权威性的宗教一样,需要他的成员保持一种见解……他们拥有任何善的属性或所行的任何善事都是可以的。”

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冉阿让原来是一个善良、忠厚、本份、勤劳的工人。为了姐姐的孩子们不至于饿死,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了五年刑。他不服,他反抗,他斗争,可是他所有的行动反而使他越陷越深,四次越狱不成,刑罚越加越重,最后竟然是长达19年的漫长苦役。在这19年里“由于监狱潜移默化的作用”,他逐渐成了一头猛兽,具有了“一种无目标、无止境、凶狠残暴的危害欲”。出狱后又因为持有表明苦役犯身份的黄色身份证而备受世俗偏见的歧视,这时的他已经不再相信人世间还有仁爱与公理的存在。于是在米里哀主教热情地招待他,并安排他的住处之后,“他蓦地转过身来对着那老人,叉起胳膊,用一种凶横的目光望着他的房主,并且粗声地喊道:‘呀哈!真的吗?您让我睡在离您这样近的地方吗?’他又接上一阵狰狞的笑声,说道:‘您全想清楚了吗?谁向您说我不曾杀过人呢?’”这时的冉阿让桀骜不逊、仇视一切,俨然是一个冷酷、凶恶、充满复仇心理的囚犯。虽然米里哀主教视他

为贵宾,为他提供了自己所能提供的最好的食宿,他不为所动,仍然起了歹心,在半夜时分偷走了主教家中唯一值钱的银餐具。直到他被警察拦获带回主教家,主教假称银餐具是送给他的,并将银烛台也送给了他,这时他的心灵才有一丝触动。而米里哀主教的一席话更是震撼了他的灵魂:“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了上帝。”但是19年黑暗的生活并不能一笔勾销,极度的失望后的冷漠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化解。于是在路上,冉阿让仍抢走了一个捅烟囱孩子赚来的血汗钱,并凶狠地吓走了可怜的孩子。“主教的忠告此时一遍遍在他脑子里回响”,“那种生活和心灵上面有一片和平的光”笼罩着他,“他好像是在天堂的光里看见了魔鬼”。冉阿让的罪恶灵魂被洗净,“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堕落到了怎样的地步”。

人们不难看出,将冉阿让拯救出阴暗的思想和堕落的精神的是谁?是米里哀主教,一个德行高尚的主教,一个近乎完美的圣徒。他是博爱的、仁慈的、对别人的苦难十分同情的善良的人道主义者,他把这些美好的东西传给了冉阿让,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明白人世间还有温暖,让他真实地感受到即使在充满罪恶与不公的社会仍有仁慈与博爱、宽恕和尊重的存在。冉阿让的沉沦是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所逼迫的,但是这心灵的触动又是那样的痛彻心肺,他的良知被唤醒,就在这一刻他19年来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之后冉阿让满怀着仁爱,维护人的尊严,追求博爱的思想,善良、宽厚甚至是有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作用的结果,是人道主义的伟大力量。

此后的冉阿让无论是成为富翁,当了市长,还是因隐瞒苦役犯身份又成了逃犯,还是隐居的绅士,他都像米里哀主教那样以仁爱宽恕救助之心善待与帮助别人。他收养孤女珂赛特,冒生命危险救出将把珂赛特带走的马吕斯,释放对他穷追不舍的阴险凶狠老练的警长沙威……他时时不忘米里哀主教的教诲。在主教死时,他穿了丧服,表示对他的感谢。在临终前他指着那对银烛台说:“把这对烛台送给我的人,我不知道他在天上是否对我满意,我已尽力而为了。”而后坦然的离别人世。这里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博大的基督教仁爱救赎人,造就人的巨大力量。

二、冉阿让的人道主义行为是在救赎自己的罪

人们知道,基督教所奉行的教义之一是原罪与救赎。人为天主所造,但人类的始祖亚当不顺从天主的意志而犯罪,他的罪亦传给了世上每一个人,所以人都有原罪。天主派他的儿

子耶酥籍其生、死、复活及升天来救赎人类,世人则应以信仰及悔改而得救。①[1]冉阿让是个罪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我们先来例举一下他所犯下的罪行:偷面包、越狱、偷银餐具、抢四十个苏……米里哀主教是拯救了他的灵魂,救赎了他的灵魂,但接下来就是应该冉阿让自己的悔改,这样他才能得救。是的,他这样做了。我们还记得冉阿让犯的一个罪是抢扫烟囱小瑞尔威的四十个苏。冉阿让在清醒之后作了些什么?遇到一个神甫,要求他把十法郎给那个孩子,又拿出十法郎要求给其他的穷人。在他当上市长之后,“每次有捅烟囱的流浪少年打那城市经过时,市长先生总要派人叫他来,问他姓名,给他钱。”作者在整本书中反复强调了好几次,冉阿让经常给穷人们钱,尤其是扫烟囱的孩子们。冉阿让的这些行为一方面是继承了米里哀主教的做法,怀着人道主义之心,仁慈的对待别人的苦难,充满同情,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去帮助别人,一方面他也是在救赎自己的罪孽,他曾抢过一个穷孩子的四十个苏,他在弥补这个过失。

我们当然还记得那可怜的女人芳汀。芳汀曾将吐沫啐在冉阿让的脸上,因为她认为是他害她赚的钱不够多才沦落到做了娼妓,是“她一切痛苦的罪魁祸首”。当冉阿让听了芳汀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自己美丽的头发、牙齿,以及肉体的悲惨遭遇后,他对芳汀的无礼行为毫不介意,反而甘愿承担她的一切生活费用,并设法帮她领回孩子,以求得她们母女团聚。即使在他被捕之后,他千方百计地努力设法履行他自己的承诺,巧计越狱,收养珂赛特。他留给珂赛特六十万法郎的嫁妆,这些钱是他在做市长的时候挣到的,可他却说是珂赛特的母亲留给她的,他只是个保管员。这是个多么伟大的人啊!帮助根本就和他无关的女人,收养她可怜的孩子,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她。像基督徒一样,爱周围的人就像爱自己的亲人。可是为什么像芳汀一样的女人那么多,他只救助了芳汀?是因为他只遇到了芳汀吗?冉阿让在当蒙特勒伊市长的时候,他努力使任何一个无衣无食的人都得到工作和面包,继而要求男女工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但是因为他不体察芳汀的实际内情,相信了一个爱嚼舌的妇人的话,将芳汀赶出了工厂逼向了更黑暗的社会底层,牵累到小珂赛特无依无靠。在他看来这是他不应该犯下的罪过,是他将芳汀和珂赛特进一步推进了深渊。因此他为了赎罪,想让芳汀临死之前见到珂赛特,完成她的最后一个心愿。可是在这个时候又因为他的缘故,牵连到另一个无辜的人被捕。他为了澄清事实而拖延了去接珂赛特的行动,芳汀临死也没有见到她心爱的女儿。他没有满足芳汀的最后一个愿望,他认为这是他犯下的又一个罪过。因此他安葬了芳汀,想尽办法越狱,收养珂赛特,把自己能提供的最好的环境提供给她,使她成长。在珂赛

①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1998年9月P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