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并网接入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1、单点接入 8)380V箱变低压母线接入
2、组合接入 1)多点接入380V/220V用户配电箱/线路/配电室或 箱变低压母线
2、组合接入 2)多点接入用户10KV开关站/配电室/箱变
2、组合接入 3)以380V一点或多点接入用户配电箱/线路/配电室 /箱变低压母线,以10KV一点或多点接入用户10KV 开关站/配电室/箱变
2、T接于公共电网
适用于10KV送出的中型光伏电站
3、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公共电网
适用于10KV及以下送出电压等级的中小型光伏电站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1、单点接入 1)公共电网变电站10KV母线接入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1、单点接入 2)公共电网10KV开关站、配电室或箱变接入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送出电压等级的选择
影响光伏电站送出电压等级选择的因素有: 1、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 2、光伏电站上网输送距离 3、未来光伏电站扩容情况 4、光伏电站周边公共电网情况
送出电压等级的选择
考虑到光伏电站的经济性,送出距离一般不会超过 20KM,因此影响送出电压等级选择的重要因素为 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
8KW及以下 300KW以下 300KW~6MW 6MW~30MW 30MW~100MW 100MW以上
220V(分布式单点接入) 400V(分布式单点接入) 10KV(分布式单点接入) 35KV 110KV 220KV及以上
专线接入光伏电站对端接入间隔的选择
1、了解光伏电站所在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网情况(电网接线图); 2、了解光伏电站周围已建、在建及扩建变电站、 汇流站及开关站的数量、距离、各个站的可接入容 量; 3、尽量选择送出距离最近的且有相应光伏电站送 出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汇流站或开关站作为预期接 入点; 4、考察预期接入点相应送出电压等级备用间隔的 数量,可否使用,如没有或不能使用,则需确定是 否有扩建的可能性实现接入且不会超出该变电站、 汇流站或开关站的可接入容量。
1、单点接入 3)T接于公共电网10KV线路接入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1、单点接入 4)用户10KV母线接入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1、单点接入 5)公共电网380V配电箱/线路接入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1、单点接入 6)公共电网380V配电室或箱变低压母线接入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形式
1、单点接入 7)380V用户配电箱/线路接入
3、无功功率及电压要求: 大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无功功率和电压的调节能力, 小型光伏电站可不具备该能力,其输出有功功率大 于额定功率的50%时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8,输出 有功功率在20%~50%之间时功率因数不应小于 0.95; 4、电网异常时的响应特性: 小型光伏电站在电压异常时能根据程度在规定的时 间内切出,大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小型光伏电站和大中型光伏电站应能在不同频率异 常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切出; 5、安全与保护:
对端间隔设备 二次、计量、调度自动化及通讯设备
2 光伏并网的相关标准及要求
GB 19964-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19939-2005_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Q/GDW 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 19964-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适用范围: 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10KV电压 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电站。 要求: 1、有功调节能力:调峰、调频、有功功率变化率、 紧急控制能力; 2、功率预测能力:预测曲线上报、预测准确度; 3、提供无功电源:并网逆变器在超前0.95~滞后 0.95之间动态可调,不满足系统调压要求时需另加装 无功补偿装置;
GBT19939-2005_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 通过逆变器以低压方式与电网连接的光伏系统,光 伏系统以中高压并网的相关部分也可参照。 要求 1、电压范围: 三相电压:93%~107% 单相电压:90%~107%; 2、频率范围:49.5Hz~50.5Hz; 3、谐波和波形畸变率要求; 4、功率因数要求: 逆变器输出功率大于50%时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 5、电压不平衡率:允许值2%,短时4%;
2、组合接入 4)多点接入公共电网380V/220V配电箱/线路/箱变 /配电室低压母线
2、组合接入 5)以380V一点或多点接入公共配电箱/线路/配电室 /箱变低压母线,以10KV一点或多点接入公共电网变 电站10KV母线/10KV开关站/配电室/箱变/T接公共 电网10KV线路
4 光伏并网接入点的选择
6、直流分量要求:逆变器输出不超过额定的1%; 7、安全与保护: 1)过/欠压 2)过/欠频率 3)防孤岛 4)防雷和接地 5)短路保护 6)逆向功率保护(不允许逆流上网时)。
Q/GDW 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适用范围 接入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新建或扩建并网光 伏电站,包括有隔离变压器和无隔离变压器连接方 式,不适用于离网光伏电站。 要求 1、电能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 及电压不平衡等方面满足GB/T14549、GB/T24337、 GB/T12325、GB/T12326、GB/T15543; 2、有功功率: 大中型光伏电站有参与调峰、调频和备用的能力 有功功率变化限值
4、低电压穿越能力
5、电压控制能力: 110KV 97%~107% 220KV 100%~110%
6、运行适应性: 电压范围、电能质量范围、频率范围等; 7、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及通讯、调度自动化要求; 8、并网检测: 1)运行特性检测; 2)电能质量检测; 3)有功、无功控制能力检测; 4)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 5)电压、频率适应能力检测。
光伏电站并网接入概述
目录
1 相关概念 2 光伏并网的相关标准及要求 3 光伏并网接入的形式 4 光伏并网接入点的选择
1 相关概念
并网点
对于有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高压侧母线或节 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光伏发电站 的输出汇总点。
光伏发电站送出线路
从光伏发电站并网点至公共电网的输电线路,简 称送出线路。
3 光伏并网接入的形式
光伏电站的分类
小型光伏电站 通过380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
中型光伏电站 通过10KV~35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
大型光伏电站 通过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
光伏并网接入的形式
1、专线接入公共电网
适用于35KV及以上送出电压等级的大中型光伏电站
送出线路对端间隔
是指送出线路对端与电网侧接入点变电站母线之 间连接的一二次设备的统称。
并网点图例说明
送出线路对端间隔
对端间隔设备
断路器
35KV
110KV
对端间隔设备 隔离开关
对端间隔设备
避雷器
35KV
110KV
对端间隔设备
电流互感器
35KV
110KV
对端间隔设备 110KV GIS组合电器
1)过流保护 2)防孤岛保护 小型光伏电站必须满足防孤岛保护的要求,大中型 光伏电站继电保护在公共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切出电 站的可不设防孤岛保护; 3)逆功率保护(不允许逆流并网时) 4)二次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及通讯要求 5)防雷和接地 6)电磁兼容 7)耐压要求 8)抗干扰要求 9)电能计量
6、系统检测 1)光伏电站并网运行6个月内向电网公司提供电站 运行特性检测报告; 2)电能质量测试; 3)有功输出特性测试; 4)有功、无功控制特性测试; 5)电压和频率异常时的响应特性测试; 6)安全与保护功能测试; 7)通用技术条件测试。
专线接入光伏电站对端接入间隔的选择
5、了解从光伏电站到预期接入间隔之间线路路径 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沟壑、土质等)、沿线 跨越情况(河流、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其他电 力线路等) 6、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配合设计院选取技术可行, 经济可靠的接入方案。
分布式光伏电站用户侧接入点的选择
1、收集用户配电系统接线图; 2、用户变压器的数量、额定容量、负载率、负载 性质等; 3、了解用户的用电特点和负荷情况:
连续工作制的设备或生产线 短时或周期性的用电设备 季节性的用电设备 空调负荷统计 4、根据负荷预测和配电系统结构确定接入方案, 如有大量余电上网情况可采取低压、中压组合方案 接入,减少上网电量的损耗,优化接入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