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在经方中的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19期·总第99期
2010年10月·上半月刊62
黄芪在经方中的临床应用
蒋建伟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215400)
摘要:黄芪的功效主要为补气升阳、固表敛汗、托毒排脓、利尿消肿等,其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在历代名医中的名方中更是普遍得到使用,本文重在总结分析黄芪在历朝代名方中的用法及临床应用,以期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黄芪;经方;应用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0.19.05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0)-19-0062-02
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山西、内蒙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味甘性温,入肺脾二经,生用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炙用补中益气。《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1],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胆碱、叶酸、锰、硒、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血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广泛应用于当代经方中,现报告如下。
1 黄芪在经方中的应用
1.1 心脑血管疾病
1.1.1 高血压病《防已黄芪汤》,为《金匮要略》方,由防已、黄芪、白术、甘草、生姜、红枣等组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若伴有血脂高者,可加泽泻,加川芎、丹参可治疗胸痛头晕。
1.1.2 脑血管意外《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方中黄芪补气行血的作用,气可行血,气虚则血液停滞,方中用大剂黄芪作为君药,目的即为补气行血。该方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1.2 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
1.2.1 《黄芪建中汤》,功效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其组成为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患者出现的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该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方中黄芪用量最大,用其甘温之性入脾胃,甘则能补,温则能行,黄芪配合桂枝、白芍等共奏补益脾气、温中止痛之功。主治久病消瘦、胃纳不佳、时寒时热、脉虚无力。
1.2.2 《十全大补汤》,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成为黄芪、肉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方中黄芪主要起到益气补血的作用,此方为八珍汤加黄芪、肉桂构成,八珍汤为气血双补之祖方,方中加入黄芪、肉桂则能使气血温化,血得气能生、得温能行,故而较八珍汤更适合于体质虚寒者。现代医学研究[2]证明本方具有增强免疫效果和抗肿瘤作用。
1.3 骨质疏松《黄芪桂枝五物汤》,可用于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其组成为黄芪、桂枝、赤芍、生姜、红枣,此方不可用甘草。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半身不遂。
1.4 经典验方
1.4.1 《补中益气汤》,功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其组成为黄芪、人参、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芍、白术。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固表升阳,能使脾胃之气升腾达于上焦,使下陷之气升,不固之表固,另黄芪与升麻、葛根同用更能体现升腾之势,适合于脾胃气虚而下陷者。主治脾胃气虚症、气虚发热症。现代常应用于治疗体弱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等。
1.4.2 《归脾汤》,功用为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其组成为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方中黄芪补脾益气,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血得充,心神得养,从而达到养血安神之效。主治思虑伤脾,失眠少食,怔仲惊悸,发热体倦,自汗盗汗,记忆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及妇人脾虚气弱,崩中漏下。
1.4.3 《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可敛汗固表,其组成为黄芪、白术、防风。方中黄芪内可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虚汗自出之主药,配合防风则固表止汗,配合白术则补脾而益肺。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
1.4.4 《当归补血汤》,为始于金元时代的益气补血方剂,由黄芪、当归两味药组成。补血者重用黄芪补气,其意在于气能生血,气旺则血旺,故而重用黄芪而少用当归。主治血虚阳浮发热症。血虚气弱,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亦可以治疗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1.4.5 《当归六黄汤》,功用为滋阴泻火、固表止汗,其组成为当归、生地、熟地、黄连、茯苓、黄柏、黄芪。方中倍用黄芪固已虚之表,安未定之阴,黄芪配伍二地、三黄使用,既能固表止汗,又能敛气益阴。主治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等症。可应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属阴虚火旺者。
2 讨论
黄芪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
第8卷第19期·总第99期 2010年10月·上半月刊
63
驱风运毒之药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现代药理研究[3]证明,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能明显增强细胞免疫,促进PHA 、COnA 、PWM (美洲商陆)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黄芪多糖能升高正常大鼠红细胞的比容,增加红细胞数[4]。尤其近年来广泛临床应用黄芪注射液,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高血压病,病毒性心肌炎,并增强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作用,还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慢性肝炎,多发性神经炎等,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与黄芪补气固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
强性腺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作用。黄芪还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保肝、抗溃疡等作用。所以无论从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观察,黄芪均是一味
好药,其更多的药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
L 参考文献
[1] 李欧静,崔慧娟,黄芪注射液对奥沙利铂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
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4(1):94.
[2] 甘亚丽,陈光亮,中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医
药,2010,18(1):124-125.
[3] 李明锐,余叶蓉,邓刚,中药黄芪可改善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
能[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21(5):215-216.
[4] 邹玺,王瑞平,胡玥,健脾化瘀药物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1):41-42.
(本文校对:龚建芳 收稿日期:2010-08-20)
关键词:中药化学成分;药效学;中药学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9.054 文章编号:1672-2779(2010)-19-0063-01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物的疗效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和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也显得优为重要。以下就几种常见的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作一浅析。
1 同种中药 炮制后化学成分改变 则疗效相异
如何首乌,内含卵磷脂、蒽醌衍生物等,生首乌中由于含能促进肠管蠕动的蒽醌类化合物,故具有生津润燥,通便解毒的作用,滋补作用不明显。生首乌经炮制后,所含的结合状态的蒽醌类衍生物通过水解变成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衍生物,因而卵磷脂的药理作用突出,故制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而无润便作用。又如炉甘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只有经过煅制后变成氧化锌,才具有消炎、止血、生肌的作用。
2 不同药物 所含化学成分相同 则疗效亦相同
如杏仁与桃仁,杏仁中含苦杏仁甙约3%,经酶水解后产生微量的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因而其作用以止咳定喘为主;桃仁也含有苦杏仁甙,因含量较少,故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活血祛瘀。实际上桃仁也具有止咳定喘作用。《名医别录》记载:桃仁能止“咳逆上气”。临床上也有在止咳平喘的方剂中加入适量的桃仁,效果颇佳。另外,杏仁、桃仁两药在临床上还用于润肠通便,其原因也是两者均含有不易被肠道吸收的脂肪油。 3 药物疗效相似 化学成分不同 作用机理有异 则应用亦有别
如大黄与芒硝,其主要功效为泻热通便,主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并且二者常相须为用。但由于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其作用机理亦有所不同。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为蒽甙,其中以番泻甙A 为最。大黄经口
服后,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未经水解,未经吸收直达大肠,在大肠细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刺激肠黏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部分蒽甙由小肠吸收后,在体内也可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再经大肠或胆囊分泌入肠腔而发挥作用。研究证明,大黄的致泻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能使中、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蠕动加快,而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无影响。芒硝致泻成分为硫酸钠,硫酸钠虽在水中可溶解,但不易被肠壁所吸收,芒硝溶液口服后,在肠内形成高渗,大量水分滞留在肠腔,使肠容积增大,肠管扩张,机械性的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影响,这与大黄有所不同,故不能久服。
上述两药,虽同为泻下药,但作用机理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因此,在使用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生大黄用于致泻,入煎剂应后下或沸水冲泡,不宜久煎,因为蒽甙在水中久煎易水解成致泻力很弱的甙元,同时鞣质含量升高,泻后反产生继发性便秘。芒硝用于泻下,只宜冲服,不入煎剂,其原因是硫酸钠属离子型无机化合物,如与其它药物同煎,一则可能发生某些化学反应,二则使溶液饱和,其它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只宜直接冲服为佳。
综上所述,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或是其原有的化学成分,都影响着中药的疗效。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新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和发掘,使中药治疗疾病的前途更加辽阔。因此,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掌握和熟悉中药的化学成分
对有效治疗各种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Z (本文校对:黄常寨 收稿日期: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