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示范文本

合集下载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

我们结合各类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

一、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3、意识迂回意识迂回又称白日梦。

这是一种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

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象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

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对安全威胁很大。

4、思想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青工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

5、盲目自信有的老值班员认为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工作,管道怎么走,阀门开多少一清二楚,图纸全在脑子里,不会有事,凭经验工作。

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的研究分析示范文本

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的研究分析示范文本

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的研究分析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的研究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关系密切。

根据近几年对事故的研究表明:8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相关,即人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心理直接或间接地与事故发生联系。

通过对事故规律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心理与行为。

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对于预防事故有重要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社会、生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生产中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为失误和“三违”的原因是复杂的。

有了这样认识,对于人为事故原因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行为”这一层次上,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例如在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时,应分清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原因;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原因。

对于心理、主观的原因,主要从人的内因入手,通过教育、监督、检查、管理等手段来控制或调整;对于生理或客观的原因,除了需要管理和教育的手段外,更主要的是从物态和环境的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人的生理客观要求,减少人的失误。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在工作场所或日常生活中,事故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然而,通过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和养成正确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最小化事故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分析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首先,安全行为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例如,在工作中,员工应该佩戴安全装备,比如头盔、手套和防护眼镜。

此外,他们还应该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避免跨越安全警示线或接近危险区域。

这些安全行为的目的是确保员工远离危险源,并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然而,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进而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举例来说,当人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压力巨大时,他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可能会下降,导致疏忽和错误决策。

此外,人们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例如,愤怒或冲动可能导致冒险行为,而沮丧可能降低人们的警觉性和动机。

因此,培养正确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事故至关重要。

首先,人们应该学会有效地处理压力和焦虑。

这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冥想或运动来实现。

此外,建立合理的工作负荷和时间管理,以避免过度压力导致疲劳和错误。

其次,人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比如,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正面的思维方式,以增强自信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此外,有效的沟通和处理冲突的技巧也是维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关键。

然而,培养安全行为和正确心理状态并非易事。

它需要持续的培训和全员参与。

组织应该提供全面的培训,包括安全意识、操作规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此外,管理层应该树立榜样,并且向员工传达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鼓励员工报告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和支持员工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所述,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良好的安全行为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正确的心理状态则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交通事故成因心理学分析报告

交通事故成因心理学分析报告

交通事故成因心理学分析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因素涉及人、车、路、环境、管理,但究竟在何种条件下发生交通事故,从心理学的观点,发生事故的行为可分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驾驶人、骑自行车人、乘车人、行人,以及参与交通活动的其他人,这些交通参与人的各种素质、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知识水平、身心状态、感觉功能、动作功能、经验、疾病、气质等;环境因素,包括车辆的各种性能、路况、交通密度、天气状况、照明、家庭、社会、工作单位等情况。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交通参与者是最为核心的因素。

尤其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机动车驾驶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人原因造成的事故占绝大多数。

据统计结果,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5.30%。

其中,因机动车驾驶人的过失造成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人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

一、机动车驾驶人心理分析1、一般原因分析由机动车驾驶人失误发生的交通事故从表面上看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分析其在的原因可发现,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于感知迟缓(错误)、判断不准确(或判断过慢、判断失误)、操作不当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其中感知迟缓引起的事故约占55%,判断错误的事故约占40%,操作不当约占5%。

驾驶人对任何一个信息的处理都要依次经过信息感知(观察)、分析判断(推断和决策)、操作(执行)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错误都将造成整个信息处理过程的迟缓甚至失败,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信息感知就是收集理解信息的过程。

感知是感觉器官所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的反映。

信息先由感觉器官接收,经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映像。

这个过程的速度通常是相当快的。

若因某种原因使得这个速度变慢,就是感觉迟缓;若在大脑中产生的映像出现错误就是感知错误。

发生感知迟缓或感知错误的原因,除了刺激物方面的原因如有些信息过于突然、过于隐蔽、刺激强度过弱等以外,主要是驾驶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原因。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示范文本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示范文本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

一、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电力事故原因心理分析

电力事故原因心理分析

电力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电力事故也是如此。

我们结合电力事故的实际情况,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

一、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1992年8月12日,天富热电厂因值长误发命令:“退出#2炉给粉机动力箱电源”造成#2炉灭火事故,实际上只需要退出检修的某台给粉机的电源即可。

分析许多事故原因,责任心不强是人为事故的主要原因。

3、意识迂回意识迂回又称白日梦。

这是一种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

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像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

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对安全威胁很大。

4、思想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青工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

诱发事故的心理因素及对策(正式版)

诱发事故的心理因素及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40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诱发事故的心理因素及对策(正式版)诱发事故的心理因素及对策(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事故,也和其它事物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引发事故的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则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在错误心理诱导下的必然结果。

探讨诱发事故的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于预防各类事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诱发事故的心理1.侥幸心理。

持这种心理的人,不是把预防事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是凭老经验、老办法、老框框办事,对事故缺乏预见性和应急能力;办事马虎,只图应付,甚至偷工减料,做表面文章;对别人的事故教训不认真借鉴,而是听新闻、看热闹、当耳边风。

他们认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这么干过来了,今后灾祸也不会临头,干活凭运气,安全凭侥幸。

2.事故难免心理。

这种心理在事故高发岗位上的人们表现尤为突出。

他们认为“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于防止事故缺乏信心。

由于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往往出了事故不从主观上查原因、找教训,而是千方百计找借口、推责任,常把责任事故说成是机械事故,把自已的责任事故说成是机械事故,把自己的责任说成是他人的责任,把指挥者的责任说成是操作者的责任,把个人的责任归咎于集体的责任,使事故肇事者得不到应有的处理。

事故心理指数分析

事故心理指数分析

事故心理指数分析事故心理指数分析一、心理压力分析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等压力时所感受到的心理负担和紧张程度。

对于驾驶员来说,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进而影响驾驶安全。

在驾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二、心理疲劳程度心理疲劳是指个体在长时间工作或重复性劳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疲惫和失去兴趣的状态。

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疲劳,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操作失误等问题。

为了减轻心理疲劳,驾驶员应该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和路线,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注意休息和放松。

三、注意力集中程度注意力集中是安全驾驶的重要保障。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对道路和交通状况进行敏锐观察和分析,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导致反应迟缓、操作失误,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驾驶员应该培养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克服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如使用手机、听音乐等。

四、情绪稳定状况情绪稳定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情境和刺激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正常的情绪状态。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如果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如愤怒、焦虑、沮丧等,可能会导致操作失误和判断错误。

因此,驾驶员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影响驾驶安全。

五、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环境变化和工作压力时,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能力。

驾驶员在面对不同交通状况和路况时,需要具备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如应对堵车、超车、变道等情况。

为了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驾驶员应该多了解交通规则和路况信息,积累驾驶经验,培养灵活应变的能力。

六、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心理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如避免冲动驾驶、控制车速等。

事故安全隐患的心理浅析

事故安全隐患的心理浅析

事故安全隐患的心理分析事故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因此,安全生产检查中最重要的是检查隐患。

在工作中经常查的是设备和设施的隐患,而忽视了人自身隐患。

人的几种心理,也可能成为重大的事故隐患,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人们的冷漠人们的冷漠是对外界所发生的与本人无切身利害关系的事情,持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一种毫不关心的心理,甚至有一种排斥心态。

总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谁出了事故,谁负责,该他倒霉。

因此,对安全宣传毫无兴趣,对安全教育毫不重视,对他人违章视而不见,对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发生的事故冷眼旁观。

二、人的瘫痪因为天天喊安全如何如何重要,可是工作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却从来没有发生事故。

瘫痪患者认为安全不再重要,慢慢放松了警惕。

迫于上级的要求或各级的安全检查,表面上做些安全工作应付应付,搞搞形式而已。

思想上对安全教育、安全活动、违章作业麻痹大意,长期如此,安全意识也变淡薄了。

三、人们的侥幸心理有侥幸心理的人认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况且那么多人,哪有那么巧,事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身边违章的人也不少,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尤其是本人习惯违章过,也从来没有出过任何事故,再违章一次也不见得就会出事。

四、人们的安心一些工人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违反规定工作,但就是不自我纠正。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违章作业是习惯性的,已经形成了一种省事心理。

大凡违章作业,都是少了一些保护性的程序,工作起来图方便省事,明知违章而不自我纠正。

五、人们的盲从心理如果别人都在违章,但他是唯一一个遵守规章制度的人,这使他与其他人不同,别人会认为这个人不合群,给人一种很“怪”的感觉。

因此,大多数人都有一种随众的心理。

这就是群体违章的心理原因。

六、人类的同情心一些管理人员对于违章者,不能狠下心来进行处罚,更没有耐心进行安全教育。

在现场发现了违章,为了不伤和气,轻描淡写地说几句。

久而久之,员工了解到,安全管理人员对违规者表示同情,认为违章不会受到什么经济损失,对管理人员的检查也就再不当回事了。

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示范文本

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875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示范文本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为了更好地防止事故,需要对事故心理的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控制的前提是预测,事故心理的预防方法有:①直观型预测,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如征兆预测法等。

②因素分析型预测,是从事物发展中找出制约该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作为该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预测因子,测知各种重要相关因素。

③指数评估型预测,对构成行为人的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若干重要因素,分别按一定标准评分,然后加以综合,做出的总估量,得出某一个引起事故的可能性的量的指标。

(2)事故心理的控制:造成事故心理的控制就是要通过消除造成事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控制事故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

事故的心理因素是对由于影响和导致一个人行为而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和成分的总称。

导致事故的心理虽然不如人的全部心理那样广泛,但仍然有相当复杂的内容,而且其中各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矛盾与制约。

在研究人的导致事故心理过程中,发现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种种心理因素,不仅内容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有机的联系。

它们常常是有层次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辩证地起作用。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种种心理因素假设为事故的心理结构。

事故心理结构是由众多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要素组成。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当一个人形成一定的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而且具有可能引起事故的性格,并且碰到一定的引起事故的机遇时,才会发生也必然发生引起事故的行为。

由此,可得出最基本的逻辑模型: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事故机遇——导致事故的行为发生——事故。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1、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

b。

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2、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a。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b.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3、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a.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

(以老同仁居多)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

(我行我素)4、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b。

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6、凑趣心理也称凑兴心理。

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

a。

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b。

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

7、冒险心理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a。

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b。

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

硬充大胆。

8、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a.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

我们结合各类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

一、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3、意识迂回意识迂回又称白日梦。

这是一种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

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象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

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对安全威胁很大。

4、思想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青工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

5、盲目自信有的老值班员认为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工作,管道怎么走,阀门开多少一清二楚,图纸全在脑子里,不会有事,凭经验工作。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正式)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297-72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性格与事故: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分为情绪型、意志型和理智性。

具有理智型性格的人,由于行为稳重且自控能力强,因而行为失误少;情绪型相比之下就易于发生事故,由于情绪型属外倾性格,行为反应迅速,精力充沛,适应性强,但好逞强,爱发脾气,受到外界影响时,情绪波动大,做事欠缺仔细;意志型的人属内倾性格,善于思考,动作稳当,但反应迟缓,感情不易外露,对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小,由于个性较强,具有主观倾向,因此也具有事故心理侧面。

性格是在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情绪与事故:情绪是人心理的微观波动状态,人的行为过程往往受情绪的支配,喜、怒、哀、乐、悲、恐、惧对行为产生影响。

当情绪处于极端状态时,往往是行为失常的基础;行为的失常又常常是事故前提。

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也与事故行为具有特定的联系。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些人不管工作情境如何,也不管他们干什么工作,易于引发事故。

人的事故心理分析示范文本

人的事故心理分析示范文本

人的事故心理分析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人的事故心理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坏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安全管理,需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

为此需要研究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安全生产与安全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把灾害和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使灾害安全管理工作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导致事故的各种心理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我们对此进行硏究以求对控制事故的综合系统工程提供一定的心理科学理论依据和设想。

事故原因与心理因素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中除了生理上的因素,还有心理的因素。

(1)发生事故的心理因素。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判断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个体根据。

大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由于人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分析事故原因的关系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已知道的不安全行为:①有意违反安全规程;②无意违反安全规程;③破坏或错误地调整安全设备;④ 放纵的喧闹、玩笑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⑤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⑥与人争吵,心境下降;⑦匆忙的行动,行动草率过速或行动缓慢;⑧无人道感,不顾他人;⑨超负荷工作,力不胜任。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1、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

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

b。

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2、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a。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b。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3、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

盲目自信。

a.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

(以老同仁居多)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4、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a。

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6、凑趣心理也称凑兴心理。

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

a.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

b。

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

7、冒险心理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

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8、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安全事故是指在各行各业中发生的由于意外事件或错误导致的伤害人身状况、损坏财物、破坏环境等不良后果。

安全事故不仅对个人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对整个团体、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将对安全事故的心理分析进行讨论。

首先,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带来身心上的伤害。

在事故发生时,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了威胁,这会导致人们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紧张感。

当人们面对威胁时,身体会自动分泌一种叫做应激激素的物质,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这些物质会引起心率的加快、皮肤的潮红、呼吸的加深等生理反应,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

其次,安全事故还会导致个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首先,事故受害者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感。

他们对再次经历类似事故的想法会感到恐惧,对原因和后果的疑惑也会导致他们焦虑不安。

其次,他们可能会产生抑郁情绪。

事故的打击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对生活感到绝望。

抑郁情绪会导致他们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甚至无法正常进行社交活动。

此外,他们可能还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无法通过时间的流逝而自行康复,而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心理或生理上的创伤反应。

这些创伤反应包括回忆创伤事件的恶梦、幻觉、闪回等。

另外,安全事故还会对团体或社会产生心理影响。

首先,安全事故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当事故发生时,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慌情绪,担心类似的事故会再次发生。

这种不安定会导致人们对社会和制度的失去信心,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其次,安全事故还会引发社会上的恐慌情绪。

媒体对事故的报道往往会吸引大众的关注,引发公众对事故的恐慌。

恐慌情绪会导致公众对事故的过度担忧,甚至有些人会对事故做出过激的反应,如抵制、示威等。

总之,安全事故不仅对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还会对整个团体和社会带来影响。

了解安全事故的心理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帮助个人和社会更好地应对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性格与事故: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
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分为情绪型、意志型
和理智性。

具有理智型性格的人,由于行为稳重且自控能
力强,因而行为失误少;情绪型相比之下就易于发生事
故,由于情绪型属外倾性格,行为反应迅速,精力充沛,
适应性强,但好逞强,爱发脾气,受到外界影响时,情绪
波动大,做事欠缺仔细;意志型的人属内倾性格,善于思
考,动作稳当,但反应迟缓,感情不易外露,对外界影响
情绪波动小,由于个性较强,具有主观倾向,因此也具有
事故心理侧面。

性格是在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逐步形成的,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情绪与事故:情绪是人心理的微观波动状态,人的行
为过程往往受情绪的支配,喜、怒、哀、乐、悲、恐、惧对行为产生影响。

当情绪处于极端状态时,往往是行为失常的基础;行为的失常又常常是事故前提。

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也与事故行为具有特定的联系。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些人不管工作情境如何,也不管他们干什么工作,易于引发事故。

这种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事故造成者进行测量,找出他们的共同个性特征,然后对其个性进行调整或进行适当安排,如把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不易发生事故的工作,而把那些在个性方面不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易发生事故的工作。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