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马原课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书名:《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钱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01年6月
最有价值或最感兴趣的内容:
P.2若用现代政治眼光来衡量,大家会怀疑,皇帝为什么要世袭呢?但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立国体制和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不同。他们国土小,人口寡。如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他们的领袖,自可由市民选举。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罗马开始,也只是一城市。后来向外征服,形成帝国。但其中央核心,还是希□城邦型的。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汉代的国家体制,显与罗马帝国不同。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责望当时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我们若非专凭自己时代判断,来吞灭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已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是一种自然的办法。
喜爱原因及感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说是一句真理。大至立国之本,小至生活琐事,都应注意到这一点。我们讨论一项制度,不仅应当重视其时代性,还应当重视其地域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效,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当前的中国,总认为外国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是绝对真理,却不曾想到这些在当前的中国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甚至有些人,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中国的一切都要不得,那就是谬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于上世纪50年代,相比现今,那时候的中国仍是弱国,弱国就容易自卑,自卑就容易自我否定。其实,这种倾向现在也没有完全终止,我们常常碰到一些中国人,一遇到问题就开始抱怨“中国文化如何如何不可取,如何如何落后”,这是一种极端的心态。事实上,难道中国的制度就不好,不成系统么?我并不是为当下的不够“民主”的一党专制辩护,我只是觉得,中国的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引进就能办好。到底中国该有怎样的发展图景,在深入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前,我们宁可慎重一些。因为,我们已
经是主权国家,我们应该自信从容地选择如何做一个“主体性”国家。
P.35 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但日子久了,那制度就变坏了。这不只是汉代选举制度如是,我们可以说,古今中外一切制度,都必如是。否则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之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哪能有一项制度经过一两百年还算得是好制度呢?喜爱原因及感想:
制度是变化的,如今在我们谈论古代制度的得失时,应该结合历史意见,而不是按照主观来评判。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必然的,制度的变化改革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表现。一项政治制度不可能永远好下去,它在运用过程中必然渐渐出现和社会现状不适应的一面。这种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政治制度,或者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文中所说,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而最终为解决各种矛盾而产生,又在各种矛盾中被新的制度所替代。
P.172 我们看西方,一个大工厂,几千几万人,有的政党便尽量挑拨利用,闹起事来,一罢工就可发生大影响。因为是一个组织,所以是一个力量了。中国近代社会却找不出这些力量来。人都是平铺的,散漫的,于是我们就只能利用到学生罢课,上街游行,随便一集合,就是几百几千人,这也就算是力量了。西方由封建主义的社会进到资本主义的社会,不过是由大地主变成大厂家,对于群众,还是能一把抓。在此一把抓之下,却形成起力量来。中国传统政治,向来就注意节制资本,封建势力打倒了,没有资本集中,于是社会成为一种平铺的社会。若要讲平等,中国人最平等。若要讲自由,中国人也最自由。孙中山先生看此情形再透彻没有了。然而正因为太过平等自由了,就不能有力量。
喜爱原因及感想:
这段话很有意思,它是不是全对我们暂且不表,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一向自视为最不自由的一群人,然而钱先生竟称中国人“最平等,最自由”,且说得头头是道。钱穆先生对于前朝的种种得失有自己的看法,是否夹杂个人偏见姑且不论。他说:“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知道历史,便可知道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一切事不是痛痛快快一句话讲得完。”这种回望的视角更重要的永
远是教会我们如何全面地看问题,是对角度的一种补全,而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价值所在。
整体评价:
对这本书做一个整体评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我看来,我只有阅读和欣赏本书的能力,而不知道如何全面地评价它,我只能多多少少地谈论一些我的感想和片面的看法。
本书改变了我对传统政治的看法。钱穆先生观点奇多而富有启发性,即便不是细读,读完全书也会有受益匪浅的感觉。本书开篇即强调,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的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这真是给我这样的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当头一棒!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的当下,我们这些从未经历风雨动荡的年轻人总是一味地控诉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对当前的制度冷嘲热讽。即便是如今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被我们视为黑暗专制的一定程度上的延续呢?诚然,民主和自由在当今中国并未完全实现,一党专政下的中国面临非常多的制度问题,但是我们怎能因那些负面之处而将这些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制度全权否定呢?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钱先生强调“历史意见”才是评判一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书中随处可见从历史角度分析当时人所处的情境,以及对现代的影响。比如,对于中国没有专以政治思想成名的人物,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只因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了。用不着凭空著书,脱离现实,来完成他书本上的一套空理论。于是中国的政治理论,早和现实政治融化合一了。”关于中国缺少西方的“民主精神”,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见《左传》)。哪一人贤,就采纳哪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这些都给了我们崭新的视角。本书写作已过去半个世纪,这些观点却仍旧发人深省。
“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多了解一些历史,我们也就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反省,多一些客观的评价,最终以史为鉴,对当前、对未来,做更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