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
高处作业优秀实践案例分析分享
![高处作业优秀实践案例分析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0eb629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车轮和轮胎
软管和线缆
背面继续
其他
结构
轮胎状况、压力和车轮螺母液面和泄漏
燃油、滑油、水、冷却剂、制动液、电池液和液压油的液面
任何类型的泄漏
腐蚀或磨损
安全固定在吊杆或设备上
主框架和焊接点
悬臂和稳定器
转台系统
吊杆和吊笼状况 安全门和护栏 安全带锚固点 销子和夹持器控制装置和仪器
之前
之后
避免高空作业——案例研究
为检查青贮塔的状况,承包商不得不沿塔的一侧绕绳下降,而这需要复杂的施工 说明和高空作业许可文件。Westmill 必须从拥有丰富绕绳下降操作经验的第三方那 里获取建议。
无人机正在对建筑进行拍摄调查。现在已完全避免高空作业检查。
之前
13
之后
避免高空作业——案例研究
使用真空袋升降机将袋装原料从地面提升到平台上。操作员提起袋子,将其撕开并把原料倒进搅拌容器。工作平台没有防护。
如果无法避免高空作业
预防跌落
四周带 1 米高防护矮墙的非易碎屋顶构成现有的安全工作场所。
使用边缘防护装置(带护栏/护网的脚手架)以及登上屋顶的合适安全通道,例如塔梯。
移动升降作业平台(MEWP)可提供安全作业平台。使用作业约束系统(例如配有短系索的安全带,使作 业人员无法进入可能发生坠落的区域)。
在无法避免坠落风险时
避免高空作业——案例研究
2
1
某类油罐车将大量石油运送到现场,需要将一根空气管路连接到油罐顶部的某 个点,这需要驾驶员和 Westmill 员工将一个非常重的移动平台操纵到适当位置。 平台就位后,驾驶员将爬上平台,完成空气管路的连接。
驾驶员倒车就位,并通过固定的楼梯登上门架。然后通过气动 方式将防护结构下降到合适位置,以覆盖油罐的整个顶部。该 结构配有防护栏杆。
登高摔伤案例分析原因及性质
![登高摔伤案例分析原因及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2ea5e8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64.png)
登高摔伤案例分析原因及性质高处作业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一、高处作业事故案例①临边作业20xx年1月29日19:50时左右,由浙江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方松街道天邻英华园期工地,一职工在浇筑2#人防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外墙时,从5米左右高处坠落至基坑,外侧地面,经送松江区中心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浇筑墙体外侧没有搭设作业平台和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②临边作业20xx年12月10日11时左右,上海新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双扬装饰画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一职工站在2.2米左右高的移动平台上粉饰房顶时,不慎坠落至地面,经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12月20日10时左右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脚手架周围没有安装防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③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三人坠落把命丧某年2月20日上午,某厂安装主厂房屋面板,5名工作班成员在高处作业均未系安全带,在推动钢板过程中,因两侧用力不均,其中一侧3人坠落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未安装安全绳,及没有系安全带;2.未按规定先固定、再翻板的方法施工,而是采用平推钢板的方法。
3.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4.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④临边作业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2名作业人员周某和王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3.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80cf0bf111f18583d05a73.png)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4.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4.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
正确使用安全带图片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4.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
你会一直都这么幸运下去吗?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4.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3.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 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3.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 3
原因分析:
1、六化建在组织施工作业时,在安全设施(安全绳)未落实的情况 下,安排员工进行高处作业施工,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李某高处作业时,A.未正确系挂安全带、B.安全帽带未系牢是事 故的直接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3.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 4
原因分析:
1、施工中作业人员方法不当,相互配合不当,造成钢格板的撞击, 引发坠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施工准备不充分,未按铺设顺序筛选格板,造成不能按顺序铺设; 已就位的格板没有及时固定。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下,未系安全带等。 4、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没有设置隔离网、安全绳,是 事故发生的重要管理原因。 5、施工组织不力,施工工序不合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
案例及预防措施 3.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 1
案例1:2011-04-16日下午,一工人在个旧市沙甸镇一处 建筑工地干木工活,从高空不慎坠落,4根直径2厘米的螺纹 钢筋穿腿刺腹。经过抢救,这名伤者已经脱离了危险。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759e3f52ea551810a68798.png)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篇一:防止同类高处坠落事故的整改措施防止同类高处坠落事故的整改措施任务背景:在某施工现场,一名工人在施工中脚踩的木板断裂,导致该工人从离地面三米高的脚手架上跌落到水泥地上,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一、事故直接原因1、物的不安全状态:(1)木板的断裂2、人的不安全行为:(1)工人的防护措施不到位(2)工人的防范意识薄弱二、事故间接原因1、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脚手架的木板会断裂,说明了木板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
经营单位的采购部门购进了不合格施工用具便投入使用,此举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监督部门的职责没有履行,对日常的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3、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该名施工人员在3米高空作业但未进行必要的防护,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4、作业人员危险意识差,错误的估计了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并且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这也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之一。
三、整改措施:1、生产经营单位所使用的施工器材应是国家认可的品牌,严格控制施工所用器材的进出渠道,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本单位;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
利用制度要将生产经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
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对使用的高空设备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消防事故隐患,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3、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安全施工教育和培训,只有提高他们的安全施工自我保护意识,促使每个人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能因为怕麻烦就少做一些安全防护措施,要把安全施工落实到每一个人,使每位工人的心中都有安全意识;4、班组长在安排工作中和作业前,应检查高空作业工人的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对没有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应立即予以纠正,做好事前督促工作。
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46a15c219e8b8f67d1cb913.png)
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由于高处作业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易发生坠落事故,因此,在作业中应充分认识高处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防范意识,认真落实预防措施,确保作业安全顺利。
一、什么高处作业根据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的《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规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电力建设安全规程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1.5米及1.5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称为高空作业。
二、高处作业坠落原因导致高空作业人员坠落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导致伤者高空坠落原因不是由于物质不稳定而引起,而是伤者本人身体失稳造成坠落称为直接高空坠落,另一种是由于物质变形、移位、打击使身体失稳而导致坠落。
1、直接高空坠落形式:(1)行走中被障碍物所绊而失足。
(2)在钢架、脚手架、爬梯上下攀爬失手而坠落。
(3)在管道、小梁行走时脚步不稳(如打滑、踩空)身体失控坠落。
(4)跨越未封闭或封闭不严孔洞、沟槽、井坑而失足坠落。
(5)在孔洞附近施工,场地不平整,人在移动过程中被绊而失身坠落。
2、直接高空坠落原因有:(1)高空作业思想不集中或开玩笑、追逐、嬉闹。
(2)酒后进行登高作业。
(3)因睡眠、休息不足而精神不振。
(4)现场孔洞及高处边缘缺乏栏杆或盖板。
(5)高空作业不戴工具袋手抓物件而失足坠落。
(6)高空作业不扎安全带。
3、间接高空坠落表现方式:(1)踩中易滚动或不稳定物件而坠落。
(2)操作中用力过猛或猛拉猛甩不受力物件。
(3)脚手架上的脚手板、架子管因变形、断裂而失稳导致人员坠落。
(4)工作中梯子折断或倾倒下导致人员坠落。
(5)踩塌轻型屋面板而导致人员坠落。
(6)触电、物件打击或其他方式导致人员坠落。
4、间接高空坠落原因:(1)高空作业地点无栏杆。
(2)通道上摆放过多物品。
(3)操作人员操作不当。
(4)脚手架不按规定搭设,梯子摆放不稳。
(5)轻型屋面上作业无防坠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_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_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69d1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b.png)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_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建筑事故的60%以上。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篇1一、事故简介2002年2月20日,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由中建某局第二建筑公司承建,该工程主体为钢结构。
6号机组东西(A~B轴)钢屋架跨度为27m,南北(51~59轴)长63m,共7个节间,钢屋架间距为9m,屋架上弦高度为33.2m。
屋架上部为型钢檩条,间距为2.8m,檩条上部铺设钢板瓦。
截至2002年2月20日前,已完成51~52轴1个节间的铺板。
2002年2月20日继续铺设钢板瓦作业,开始从52~53轴之间靠近A轴位置铺完第1块板,但没进行固定又进行第2块板铺设,为图省事,将第2块及第3块板咬合在一起同时铺设。
因两块板不仅面积大且重量增加,操作不便,5名人员在钢檩条上用力推移,由于上面操作人未挂牢安全带,下面也未设置安全网,推移中3名作业人员从屋面(+33m)坠落至汽轮机平台上(+12.6m),造成3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在铺完第1块板后,没有用螺丝固定便继续铺第2块板,且作业时又一次铺设2块,给继续作业带来危险。
2)作业人员并没按要求将安全带系牢在安全绳上。
2.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不到位,承包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程序,以致安全防护措施过于简单。
钢结构吊装是一项比较危险的高处作业工程,必须全面考虑防护措施。
2)安全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忽视或在挂安全带后操作不便等情况下而未挂安全带时,缺乏其他保护措施。
且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3)对现场缺乏检查,没人制止工人的违章操作。
4)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按照规定高处的钢屋架上作业,应在节间处设置安全平网,而此作业场所却未设置。
[最新]HSE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
![[最新]HSE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7236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4.png)
“5.26”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来源关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70016钻井队“5.26”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决定。
二、事故经过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2008年5月26日16时02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简称塔二堪)70016钻井队在哈得22井进行二层平台指梁盖板拆除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三、事故分析处理(一)杨忠英,70016钻井队场地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拆卸指梁盖板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违反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责任。
(二)尤剑威,70016钻井队外钳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带领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尤剑威进行内部处理。
(三)罗秋明,70016钻井队当班司钻。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司钻作业;作为当班班组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规定擅自安排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存在违章指挥现象;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三违”现象处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罗秋明进行内部处理。
(四)刘明刚,70016钻井队平台经理。
作为井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无安全资格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钻井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检查不够,未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塔二勘对刘明刚进行内部处理。
(五)贾文杰,塔二勘质量安全环保部部长。
登高事故案例总结范文
![登高事故案例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2ce8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7.png)
一、事故概述2021年5月20日,某建筑工地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发生一起登高事故。
施工人员李某在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登高进行管道安装作业,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其头部重伤,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这起事故给施工方、受害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李某在登高作业前,未对现场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且在作业过程中未佩戴安全带,违反了安全生产规定。
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方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3. 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李某的违规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4. 施工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时,李某所使用的登高设备存在老化、磨损等问题,未能确保其安全使用。
三、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方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方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 加强施工现场监管。
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
施工方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5.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在登高作业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自身安全。
四、总结这起登高事故给施工方、受害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事故的发生警示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施工方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同时,广大施工人员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3篇)
![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06a7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8.png)
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典型电力线路的登高和高空作业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和危害2.1 高处坠落2.2触电和电击2.3物体打击2.4其他风险第三部分: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3.1 培训与教育3.2 安全设备3.3 安全控制措施3.4 安全管理和监督第四部分: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法第五部分: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案例分析第六部分: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未来发展和趋势第七部分: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在电力行业中,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而登高和高空作业是电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登高作业主要包括线路杆塔或电缆线路的安装、检修、维护、更换等工作,高空作业主要包括在高处操作、维修或安装设备等工作。
这些工作必须依靠人员登高或在高处进行操作,因此在进行这些作业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和危害2.1 高处坠落登高和高空作业的最大风险就是高处坠落。
由于在高处作业时,人员容易失去平衡,或者被外力撞击而导致坠落。
高处坠落的危害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工人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2.2 触电和电击典型电力线路上的作业会接触到高压电,操作人员如果不小心与带电设备或电线接触,就可能发生触电或电击事故。
高压电的危害非常大,可能导致人员致命的电击。
2.3 物体打击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时,由于工作环境复杂,人员容易被掉落的工具、设备或物体击中。
物体打击可能导致工人受伤甚至死亡。
2.4 其他风险典型电力线路登高和高空作业还存在其他风险,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等对工人的影响。
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防范,对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b930c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9.png)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一、概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建筑施工行业的一大安全隐患。
因此对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1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危害性及现状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高度的不断增加,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这些事故不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还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高处坠落事故的危害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三是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企业应当投入足够的资金,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设施改造,如设置防护网、安全带等,降低高处作业的风险。
四是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高处坠落事故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案例分析,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高处作业事故案例分析
![高处作业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675050e45c3b3567ec8b26.png)
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装置失灵而导致事故,如:
① 临边、洞口、操作平台周 边的防护设施不合格;
② 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电梯等设施设备的防坠装置失灵
而导致脚手架、施工电梯坠落。
•19
Part 3:高处坠落原因分析 3.管理上的缺陷
选派有高处作业禁忌症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安全生产
生产组织过程不合理,存在交叉作业或超时作业现象;
安全生产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 主要表现为:
① 防护栏杆的钢管、扣件等材料壁厚不足、腐蚀、 扣件不合格而折断、变形;
② 吊篮脚手架钢丝绳因磨擦、锈蚀而破断导致吊
篮倾斜、坠落; ③ 施工脚手板因强度不够而弯曲变形、折断;
•18
Part 3:高处坠落原因分析
安全生产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安全责任制未建立或不 完善; 高处作业施工现场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未定期进行 安全检查。 ……
•20
Part 3:高处坠落原因分析 4.环境因素
作业现场能见度不足、光线差; 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
安全生产
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Part 4
Part 3:高处坠落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
指派无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资格 的人员从事登高架设作业;
•13
Part 3:高处坠落原因分析
安全生产
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条件)的人员擅自从事高处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
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 病以及其它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 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Part 2:高处坠落事故种类
登高作业安全事故案例
![登高作业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060324b90d6c85ec3ac628.png)
井架,违犯宝石机械公司《现场服务人员要求》、《钻
机试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钻机试验工HSE作业
指导书》的规定;
3、高处作业时未设专人监护并携带物品行走。
二、事故原因——管理原因
1、售后服务人员与井队的协调不够、外出服务人员的
培训教育不够。 2、对劳务派遣、短期用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3、钻机组装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高处作业无现场监 护和协调人员。 4、近年来,该机械公司产能建设不断扩大,生产任务 繁重,虽然连续三年获得了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先进企 业”,但在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麻痹大意思想。
一、事故经过
二、事故原因
三、经验教训
三、经验教训
1、对必须加强领导层安全教育和责任意识,让他们落
实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2、从事作业前,必须开展风险识别,考虑作业可能的 后果。 3、制定安全措施 4、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各重要部件的安全状态
陕西省宝鸡市吊篮坠落事故
2001年7月30日,陕西省宝鸡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花园工程A栋发生 一起吊篮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项目部对工人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对现场安全隐
患认识不足
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
内容:
一、事故经过
二、事故原因
三、经验教训
三、经验教训
采用合理的攀登方案,如采用结构牢固的工具式梯子,并进行固定。
现场搭设临时设施需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并审批后实施。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按照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要求,及时完善施工现场通道、爬梯等设施的安
全防护。加强对各种危险作业的安全警示和安全提醒
加油站高处作业事故未遂案例
![加油站高处作业事故未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d90be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5.png)
加油站高处作业事故未遂案例
施工人员不系安全带违规进行登高作业事件经过:2020年5月6日,某加油站正进行改造施工作业。
加油站站长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一名施工人员在未系安全带、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站在约8米高的脚手架上进行作业,同时地面另一名施工人员还在推移脚手架予以配合,非常危险。
经加油站站长与时制止,外来施工人员停止了违章作业,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此次未遂事件的发生虽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的原因,但企业作业票据签发不认真、走过场,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此次未遂事件中,企业虽为施工人员办理了登高作业票,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考试,但施工人员仍然冒险违规操作,反映出企业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考核不到位,施工人员未能真正认识到违规操作的危险性,违规操作、冒险操作。
系安全带是高空作业最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企业管理人员在相关防护措施均未落实的情况就签发登
高作业票,反映出作业票据签发极不认真,监督管理严重缺失。
外来施工人员来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野蛮施工、鲁莽作业时有发生,作业票据签发作为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必须严格管理。
防措施:考核承包商的安全业绩,如确为承包商管理的问题,按照企业安全管理规定或与承包商签定的安全协议,取消承包商为我方服务的资格。
对承包商的安全教育要注重实效,要结合施工作业的特点和相应的事故案例把危害讲清楚,把我方的规章制度要求讲到位,并严格考核。
进一步强化作业票据签发管理,加强相应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55ad5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2.png)
[事故经过]
1月26日,某厂数控车间机电维修班班长李某某与班员汪某某一起去数控车间修理10吨龙门吊电动葫芦上的导绳器时,李某某沿厂房房架斜支撑片爬上,站在临时检修平台上进行检修。
大约16:00左右,检修后,李某某开始沿着斜支撑下来,当下到离地约5米处时,脚下踩滑身体失去平衡坠下,造成李某某不完全性截瘫及胸骨、胫骨粉碎性骨折。
[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伤者李某某忽视安全,在施工场所没有“安全通道”,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作业,安全意识淡薄。
2、间接原因:
(1)工厂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2)工厂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
高处坠落事故高居事故榜首。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我们需要做好各种万无一失的安全工作,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
登高作业应遵循的九个原则
01年老体弱人员、四肢乏力、视力衰退、患有头晕、癜痫等不易登高的病症者,不宜从事高处作业;
02遇六级以上强风、大雾、雷暴等恶劣气候,露天场所不能登高,夜间登高要有足够的照明;
03高处作业和高压线保持一定距离或设置防护措施,检修用金属材料至少距离裸导线2米以上;
04作业前应检查登高用具是否安全可靠、不得借用构筑物、支架、管道、绳索等非登高设施,作为登高工具;
05在高处作业,应顾前思后,细心从事,穿戴轻便,举止稳重;
06在高处不可扔物,工具要放在随身工具袋里,防止滑落;
07在石棉瓦上作业时,应用固定的跳板或铺瓦梯,在屋面、斜坡、坝顶、吊桥、框架边沿及设备顶上等立足不稳之处作业,均应设脚手架、栏杆或安全网;
08高处预留孔,起吊孔的盖板或栏杆不得任意移去;
09高处作业,应列入危险作业,也应办理作业证的审批手续。
HSE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
![HSE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246d2067ec102de2bd8988.png)
“5.26”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来源关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70016钻井队“5.26”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决定。
二、事故经过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2008年5月26日16时02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简称塔二堪)70016钻井队在哈得22井进行二层平台指梁盖板拆除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三、事故分析处理(一)杨忠英,70016钻井队场地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拆卸指梁盖板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违反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责任。
(二)尤剑威,70016钻井队外钳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带领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尤剑威进行内部处理。
(三)罗秋明,70016钻井队当班司钻。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司钻作业;作为当班班组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规定擅自安排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存在违章指挥现象;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三违”现象处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罗秋明进行内部处理。
(四)刘明刚,70016钻井队平台经理。
作为井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无安全资格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钻井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检查不够,未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塔二勘对刘明刚进行内部处理。
(五)贾文杰,塔二勘质量安全环保部部长。
中油肇庆人字梯登高事故案例事故感想
![中油肇庆人字梯登高事故案例事故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fffa5c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6.png)
中油肇庆人字梯登高事故案例事故感想在中油肇庆人字梯登高事故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起典型的登高作业安全事故。
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事故发生在2023年2月19日,当时一名员工在使用人字梯进行登高作业时,不幸发生摔落事故,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未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以及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的。
事故的发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登高作业安全不容忽视。
尽管人字梯是一种常见的登高工具,但若使用不当,却能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教训:首先,加强安全教育。
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业人员对安全规程的掌握不足。
因此,企业应当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知并遵守安全规程。
其次,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事故中,作业人员未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这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登高作业时,一定要穿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再次,严格作业许可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作业许可制度,对登高作业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技能的员工才能进行此类作业。
最后,加强现场安全监护。
事故发生时,现场缺乏有效的安全监护。
企业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监护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作业安全。
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严把作业安全关。
3.强化现场安全监护,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4.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合格的安全防护设备。
5.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总之,登高作业安全事关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
只有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才能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基本要求
8、脚手架平台必须有梯子连通,除最下面的一个梯 子之 外,所有的梯子都必须在脚手架框架内;
9、梯子应固定牢固; 10、脚手板都应用铅丝捆绑牢固;铅丝头不能影响
行走; 11、脚手架高度超过6米、宽度超过4米,必须在纵
向和横向加装剪刀撑; 12、大型脚手架及井架纵向每隔一层加装拉撑,横
为确保起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方法,必须引 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物体绑扎时要考虑物体起吊后的重心须与吊钩重心相垂直。 (2)物体起吊时要防止与其他物体牵绊造成拉到或者带起其他物件。 (3)容易变形的物体,要正确选择吊点,加固绑扎、防止变形损坏。 (4)起吊物体时,挂钩必须挂牢,钩头应朝内挂好,如吊钩向外、向
全网。(P211)
高处作业安全基本要求
1、高处作业时安全带抛锚,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帽帽扣扣牢。
2、临时扶梯放置安全规范(固定或有人扶挡)。
3、无高空翻越高空液压车、栏杆、吊蓝。
4、吊蓝与高空作业车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5、货舱甲板等临时无法装踢脚的船舶甲板,临边1米内 无零星易落物件。
6、无高处向下抛物件情况。 7、切割余量下落区域设置警戒并有专人监护。 8、通道扶梯上面进行固定防倒。 9、扶梯完好(无损坏、缺档) 10、船舶刀门洞防护措施完善。 11、船舶甲板临边防护栏杆完好。 12、机舱甲板临边防坠落踢脚完好。
于钢丝绳直径5毫米。 (10)应避免在吊物件时有人挂钩指挥,物体下降时无人脱钩指挥的
情况。
事故案例
船用配件厂职工杨某等四人在2号船台钢平台下进行 清扫整顿场地工作,中午12时左右,运输处平板车 由起重工朱某跟车装了10捆锚链到船台下,下午1: 30分左右,100T高吊准备卸平板车上的锚链,由于 锚链没有重刃标记,跟车起重工错误估计锚链重刃, 使用吊车上原有的四根直径15mm钢丝绳分别扎在了 车上10捆锚链,并将两根长钢丝绳一头分别与两根 短钢丝绳用卸扣连接,然后指挥高吊起吊,当高吊将 吊物转向2号船台东南角上空时,起吊锚链的两根钢 丝绳突然断裂,被吊的10捆(重29.91T)锚链从高空 坠落,砸在正坐在平台下四位辅助工身上,造成杨某 等三人死亡,一人重伤的重大事故。
掌握起重作业的工作要点
(1)工作开始前因检查起重设备是否完好,制动是 否灵敏可靠,以及失灵的负荷限制器,或钢丝绳过卷 均不准作业。
(2)起重吊钩要装安全栓,以防钢丝绳出滑出吊钩 而造成事故。
(3)当有雾、烟尘、下雨以及没有装好装置等情况, 造成影响吊运能见度时,应停止吊运作业,不能冒险 操作。
高处坠落事故原因,由于高处作业客观环境的险恶复杂,稍 有疏忽就有可能带来不测后果,原因是除个人违章外,防护 设施缺陷,动作失误为多。
高处作业必须做到:
十不登高:
1、患有禁忌症者;
2、未经认可或审批的;
3、未带好安全帽安全带的;
4、脚手板、跳板、梯子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5、攀爬方式不对的;
6、携带笨重物件的; 7、石棉瓦、玻璃钢瓦上无垫脚板的;
(4)起重机停止时要旋紧夹轨钳,以防止起重机在 外力影响下自由移动,甚至被大风刮倒。
(5)在起重机作业中要注意现场情况,避免起重机 机身在转动时,将站在机旁的人员挤伤或碰伤。
(6)两台起重机重量不同的起重机配合工作时,应 当采用专门的起重横梁,起重机之间的负荷分配要恰 当。
勿忘安全,珍惜生命
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起重工朱某在卸锚链过程中,对锚链重刃估计错误,使用二根直
径15mm钢丝绳,起负荷吊运29.91T重的锚链,造成钢丝绳断裂。 2、吊物下方危险区域内有人停留没有及时招呼避让,反而违章从人
群上空运行。 (2)间接原因: 1、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缺乏安全操作技术知识,而是违章操作。 2、现场管理存在缺陷,对违章现象无人监督。 3、起吊作业时没有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以及吊物在人员上空运行。 (3)整改措施: 1、熟悉起吊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各种吊索具的最大允许负荷刃是每一
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基本要求
1、架子工持证上岗; 2、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在工作区域设置警戒,
专人监护; 3、脚手架按照规范挂牌; 4、搭拆过程中挂好安全带; 5、脚手架搭拆过程中,无上下抛物; 6、脚手架平台设立上下二根栏杆,上一根在
1000~1100mm处;下一根在500~550mm处; 7、脚手架脚手扳不得少于2块,由于位置障
上挂,容易产生危险。 (5)在起吊物体时,任何人不可站在吊物上做平衡压重或乘物升降。 (6)不准在吊物下进行紧急修理作业。 (7)千斤顶在顶重时要有坚实可靠的支垫,否则容易造成歪斜、倾斜。 (8)使用撬棒时,支点不能过高,用力不能太猛,更不允许站在撬棒
上加力。 (9)用卸扣连接钢丝绳时,应注意技术要求,卸扣本体的直径至少大
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何时, 何地,发生何种事故其后果如何,都很难预 测。
(3)突然性。 (4)潜伏性。 (5)因果相关性。 (6)宏观上的不可避免性,和微观上的可预
防性。
我国的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事故原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不良; 管理上的缺陷;
登高作业设施:
做到登高作业:
四个必有: 1、有洞必有盖; 2、有边必有栏; 3、洞、边无盖无栏必有网;
六个不准 1、不准往下乱抛物件 2、不准背向下扶梯
4、电梯口必有门联锁。 安全网 3、不准穿易滑鞋
的主要防护面和载荷是网体。边 绳和系绳是起到连接或固定作用
4、不准戏闹、睡觉
的绳索;
5、不准将身体靠在临时栏
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目录:
事故的定义 在起重作业中的安全基本要求 起重作业中的安全事故
定义:事故(accident)是造成人 员伤害、死亡、职业病,或设备损 坏、财产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意外 事件。
事故的基本特点
(1)普遍性,自然界充满各种各样的危险。 (2)偶然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
事故应急基本任务
(1)及时有效地控制危险源,防事故的继续扩展。 (2)抢救受伤人员有效实施。 (3)报告领导,安慰伤员,保护现场。
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无证操作。 (2)违章作业。 (3)盲目蛮干。 (4)工具或设备存在重大隐患 (5)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6)安全观念淡薄。 违章作业:违反安全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事故心理状态
(1)侥幸心理。 (2)冒险行为。 (3)思想麻痹。 (4)从众心理。 (5)习惯性违章。 (6)无知无畏。 (7)无事生非。 (8)逆反心理。 (9)工作紧张、疲劳、偷懒。
事故产生的原因
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 观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物的不 安全状态也有人对不安全行为,但不管什么原因,其 后果就是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所以我们要在“预防 为主”的基础上及时做好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要求起重作业人员掌握并提高起重作业技能,及 时工作的责任心。
8、高压线旁无隔离措施;
9、酒后不登高;
10、照明不足不登高。
(精密仪器作业光照度应≥300LX;普通作业光照度应≥150LX;热i加工作业应 ≥70LX;光照度不足或未设置照明场所不准登高作业。)
禁止露天高处作业的气候条件分别为:六级以上强风、暴雨、下雪天、雾
天、雷雨天。
脚手板上构件之间间隙不得大于300mm,如大于300mm,下面必须拉设安
向12m内须平行安装2只,不能安装拉撑的必须设置 斜撑; 13、脚手架上物品做到“工完料清”。
谢谢大家! THE END
安全网拉设完毕后的验收要点包括: 杆上
1、网安装后必须经专人检查, 6、不准在安全带未挂牢时 合格后方可使用;2、网的挠度 作业
是否合适;3、网的紧固是否良
好;4、支撑点强度是否可靠。
P218)
(高处作业) 国标GB3608—83
一般高处作业的级别: 1、一级高处作业:2-5米 2、二级高处作业:﹥5-15米 3、三级高处作业:﹥15-30米 4、特级高处作业:﹥30米以上
个起重工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为此必须严格执行对其中指挥、吊装 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对现场必须加强监管,在吊运作业范围内和吊物下不得有人停留 和通过,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 3、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特殊高处作业是指,在较复杂的作业环境下对操作人员具有 危险性的高处作业有下列:1、强风,异温、易滑,负重,夜 间,带电,悬空,抢救等八类,而这八类与一般高处作业的 级别均提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