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特点概括
1.朴实无华:白居易的诗歌语言朴实、平易,没有过于雕琢的修辞,其言辞朴素,直接,
易于理解。
这使得他的诗歌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白居易在诗词中反映了他关爱民生、同情百姓的真切情感,用深入心扉的语言反映了各阶层百姓的生活状况。
2.社会主义:白居易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性。
他的诗歌涉及政治、经济、文
化、民俗等方方面面,表达出对封建社会的各种现象的关注。
他的诗歌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政治观察和批判——直言不讳、发人深省,对不公正现象提出抨击与诘问。
3.幽默诙谐:白居易的诗歌在表达沉重、严肃的社会问题时,常常寓意难忘的幽默。
他善
于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描述生活中的点滴,体现出寓教于乐的创作方法。
这种幽默诙谐表达形式,使得白居易的诗歌更具吸引力,成为民间流传的佳作。
4.情感真挚:白居易的诗歌表达了他真挚的感情,诗中的自叙、自述,使得他的内心世界
在诗句之中得以充分展现。
他的感情流露自然、诚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真实的描绘打动读者的心。
5.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白居易在创作诗歌时,善于在自然景观、山水田园和人文景观中寻
找灵感。
他的诗歌既有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为他的诗歌增色不少,也使他的作品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诗歌风格特点表现为朴实无华、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富于幽默诙谐,情感真挚的品质,以及自然与人文并重的视角。
这使得他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世所传颂。
白居易诗歌风格
白居易诗歌风格每一个诗人写诗的风格都有所不同,诗人白居易的写诗风格是什么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诗歌风格,希望大家喜欢!白居易诗歌风格一.通俗性。
他的诗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琅琅上口。
二,写实性。
通观白诗,多数用写实的手法来说事和塑造人物。
他的笔下人物多数有相同的命运,而又有各自不同的遭遇。
特别是个别事件和个别人物,都具有各自特色或者说特点,都具有典型形象的含义。
三,抒情性。
写实和抒情兼用。
他自己都说:“大凡大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四,叙事性。
白诗多以叙事性手法来给我们讲故事。
其代表作还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五,讽喻性。
著名的有〈秦中吟〉十首。
都是指论时事,美刺比兴的作品。
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诗歌各具特色风格多变飘逸二字难概括其同时期风格出蜀前李白游奇览胜受道家思想影响深诗歌飘逸风格比较明显;入长安受挫折并未失去希望诗风豪迈奔放、感情炽热反复歌咏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长安之李白仕途坎坷国事也日断衰败苍生水深火热诗风步步接近现实豪放之充满忧国忧民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时李白多衰怨悲痛笔调抒发情怀揭露现实鞭挞社会诗风明显转悲壮杜甫的诗歌风格中文学史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诗圣”杜甫,紧扣其生活的急遽变化的时代脉搏,以其坎坷丰富的生阅历,高度精湛的诗艺技巧,系满腔于于民,形了融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凝重深沉的感境界、百转千回的表达方式、谨严铿锵的格律音韵于一炉的“沉郁顿挫”的鲜明风格,从而登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树立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丰碑。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有何不同李白的创作风格是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盛唐和中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三位诗人。
研究这三人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中唐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
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被誉为“唐诗之盛世”。
在唐代的众多文学家中,白居易是其中一位备受推崇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而脱颖而出。
本文将重点探讨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
弘扬自然之美白居易的诗歌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
他用娴熟的笔触描绘了四季变化、山水风景和花草树木,将自然景物融入他的诗歌中。
例如,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不息的循环,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感慨社会之变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白居易作为一位官员兼诗人,时常以自己的视角观察和记录社会的变迁。
他以直白而悲愤的态度写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这段文字:“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疾苦的关切,抒发了自己的愤慨之情。
倾诉对爱情的痴迷白居易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还倾诉了他对爱情的痴迷和情感的激荡。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样,有温柔贤淑的妻子,也有娇美动人的佳人。
例如,在《长恨歌》中,他以华清宫的宴会为背景,借着武则天和杨贵妃的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他写道:“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这些抒情的诗句展现了白居易对爱情的无尽追求和痴缠。
才情横溢的文学批评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
他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才华使他脱颖而出。
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对当时文学作品的评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
他在《新乐府》中对乐府诗的创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评价,认为诗歌应该表达真实感情,并需要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他的《文选》也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著作,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大家平时会看白居易诗歌吗?关于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一)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
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
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
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
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
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二)《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
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
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三)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
白居易诗歌风格
白居易诗歌风格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自然、明快、通俗为主要特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白居易诗歌风格的描述:
1.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艰深词藻与修辞,使其作品广泛被人民所喜爱和传诵。
2.清新自然:白居易的诗作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他以简洁、质朴的文字表现自然景色,给人以清新、亲近的感受。
3.快意豪放:白居易的诗歌富有快意和豪放的气质,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常常以优美的词句抒发自己对人生、爱情、友谊等主题的独特见解。
4.倾诉人生:白居易的诗作常常以诗人自身的感受和人生经历为基础,倾诉心灵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他对生活、人性、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5.善于抒发情感:白居易在诗歌中善于抒发个人的情感,无论是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还是对生命的痛苦与无奈,都能以细腻动人的词句刻画出情感的真实表达。
总的来说,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朴实、自然、快意豪放为主,他以纯净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他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他的诗作
在唐代诗坛享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大家平时会看白居易诗歌吗?关于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一)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
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
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
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
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
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
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
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也大都写得很好。
总的来说,前期诗歌较后期诗歌更有价值。
因为世途险恶,他后来的诗作再也没有了中青年时期的锋芒,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
对白居易的评价
对白居易的评价白居易(772——846)是唐代著名诗人。
他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子”,有着“诗仙”的美誉。
下面就对他进行个人评价:一、诗歌风格1.独特和创造性。
白居易擅长把古典诗歌中的句式和诗歌手法发挥到极致,融汇宋词的流畅和唐诗的气势,使他的诗歌可以独树一帜。
2.传统和典雅。
白居易诗歌深受唐宋八大家的影响,但他又变化着宋派的抒情特点,在其诗歌中夹杂着抒怀和忧国的情怀,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3.节奏跳跃有韵。
白居易的诗歌古典气息浓厚,他在诗歌中运用唐诗的强调和宋词诗歌的抒情节奏,使诗句韵律更加流畅细腻,令节奏更加跳跃有力。
二、文学潜力白居易的文学潜力非常惊人,他囊括诗词、文论、经义等多个领域,接地气的表达思想的方式受到广大民间读者的喜爱。
1.深刻思想。
白居易在诗歌中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把感性和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洞察力;2.朴素而精湛的话语风格。
白居易的话语风格朴素自然,细腻传神。
他用简单而自然的语言表现出同情心,抒发出精致的情怀;3.英雄豪爽的情怀。
白居易的诗歌中凝结着和谐、友爱、人道的情怀,也有英雄豪爽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使他的诗歌永恒。
三、影响力1.社会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被普遍接受,他的文化思想对当时乃至至今的社会都有深刻的影响。
2.文学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唐宋文学,他的诗词艺术完美炼成,也为中国以后的诸多诗人所参照。
3.宗教影响。
白居易是佛教徒,他把佛教思想融入诗词中,受到了众多佛教徒的拥戴。
总之,白居易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创作性,他文学潜力深不可测,影响了唐宋文学和宗教领域。
白居易的诗歌虽已走过千古流传,但依旧活跃着,他的诗词犹存在时空里,令我们还望着,称赞着,一代代的传唱着。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与影响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与影响一、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白居易的诗歌风格1. 温婉细腻白居易的诗歌以温婉细腻为主要特点。
他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注重细节描写。
他的诗作中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能够深入人心。
2. 情感真挚白居易在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细节上所把握,将自己情感投入其中,并通过语言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
3. 描述现实生活白居易批判现实,关注人民生活,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社会百态,呈现出大唐盛世时期的繁荣和沧桑。
三、白居易对后世的影响1. 开创骈文诗流派白居易在骈文诗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运用富于律动感的韵律和行数,开辟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对后世的骈文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影响后来文人雅士白居易以其温婉细腻、情感真挚的诗风深受后来文人雅士的推崇。
他的作品不仅成为其他文化名流学习借鉴的对象,也激发了后世无数学者和艺术家对诗歌创作和人生观念的思考。
3. 启发艺术审美与情感表达白居易通过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引领了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新境界。
他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蕴含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四、结论白居易作为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温婉细腻、情感真挚和对现实生活描写为主要特点。
他对骈文诗的创新以及其独特的诗风无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对人们情感与美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他成为了文人雅士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同时也启发了艺术审美与情感表达方面更广泛的思考。
以上是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与影响的简要介绍。
白居易以其独特而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并深深地影响了后来文化名流和艺术家们在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探索。
白居易诗的特点和风格
白居易诗的特点和风格
白居易诗的特点和风格
一、注重实际
白居易诗的内容紧接实际,将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他抒发自己的情感时,总是用现实生活中易见的季节景色或物品来表达,将现实和情感紧密结合,既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情绪,也彰显了人物性格的丰富鲜活。
二、留白节奏
白居易的诗歌多以留白的节奏表达,不论是在意象的运用上,还是在情意的发泄上,都表现出留白的节奏,充满了节制与抒情的诗性,营造出较强的韵律效果,非常凝练怡人。
三、风格简练
白居易诗歌写作风格简练,加之凝练而精炼的语言,增加了白氏诗歌表达无比浓厚的抒情意境,使读者倍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他把从文学句式到诗句的表现形式都精简到极致,使诗歌简洁而又能够表达自己最深沉的情意。
四、抒发忧愁
白居易的诗歌表达了忧愁的哀怨情绪,这种抒发的情绪带有负面的色彩,带着十分的忧伤、抑郁和无奈。
诗歌中有一种淡淡的悲凉,不禁让人倍感心酸,但却
也表达了生活的细微景象,触动每一位读者的内心。
白居易的诗作风格
白居易的诗作风格
1、情感真挚:白居易的诗歌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受。
他常常通过抒发内心的情感来表达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表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2、清新自然:白居易的诗作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他倾向于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山水、季节变化和花鸟等自然景观,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3、意境深远:白居易的诗作常常通过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对人生的思考来达到意境深远的效果。
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辞手法,将微小的事物与宏大的哲理相结合。
4、情景交融:白居易的诗作经常将情感与景物、人物相结合,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来表达情感。
他富有观察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将之融入到诗歌中,使诗作更加生动和具体。
白居易的诗作给人的感悟和启发:
1、珍惜当下: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关注日常生活中微小而珍贵的瞬间和细节。
他通过抒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让人们意识到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2、感悟人情世故:白居易的诗作中触及了许多人情世故和人际关系的方面。
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人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和复杂的情感纠葛。
3、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白居易的诗作经常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他的作品让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的美妙和伟大,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恢弘。
4、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白居易的诗歌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他揭示了人们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批判社会弊端和不公正。
5、表达情感的力量:白居易的诗作表达了丰富而真挚的情感。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和深度,也意识到通过诗歌等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时代论述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时代论述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被誉为“诗仙”。
他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诗歌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
本文将着重探讨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并分析其与当时所处时代背景的关系。
1.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概述白居易以其简洁明快、自然流畅的语言著称。
他注重表达情感和人生哲理,以及对社会现象和政治局势的观察。
以下是几个突出的特点:1.1 自然真实白居易追求真实而自然的写作风格,倾向于用通俗语言表达复杂思想。
他善于运用平实朴素的文字描绘事物,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笔下世界的美丽与深情。
1.2 深邃感情白居易常常通过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倾诉来引发读者的共鸣。
他在诗中表达对爱情、友谊、家庭和生活的思考,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与追求。
1.3 社会关怀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和政治现象的关注。
他用平实而深入的文字描绘社会百态,表达对贫苦农民和下层社会的同情与呼吁。
2. 白居易的诗歌与当时时代背景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后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为繁荣和开放的阶段之一。
以下是探讨白居易诗歌与时代背景的几个方面:2.1 文化氛围唐朝是一个以文化兴盛著称的时期,汇聚了众多才子佳人和文学家。
白居易身处这个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代,受到了各种文化思潮和创作格调的影响。
2.2 社会变革唐朝中后期经历了农民起义、政权更替等重大社会变革。
白居易通过描写社会现象与人民生活,折射了这一时期的动荡和社会问题。
2.3 政治思想唐朝中后期盛行儒家思想,白居易也受到其影响。
他的诗歌中融入了对人类伦理道德、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的探索与反思。
结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而深入人心,他的作品体现了真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深邃感情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同时,他在唐朝兴盛文化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展示出独具魅力的艺术成果。
白居易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个窥见时代风貌的观察者和启迪者。
白居易的诗歌在艺术方面想象奇特,构思精巧,语言精辟。
白居易的诗歌在艺术方面想象奇特,构思精巧,语言精辟。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1、善于运用比拟手法,语言有含蓄美白居易在忠州的不少诗歌很善于运用比拟手法,从而更好地借物抒情。
如他写的《鹦鹉》:“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
”诗人以鹦鹉来比喻自己,表达出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同时,白居易的语言一向被认为比较浅显易懂,缺乏意境,但是他写的忠州诗的语言风格中却带有含蓄之美。
比如他的《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就对荔枝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诗中还以“面白似潘郎”比喻杨使君,暗示自己与杨使君均有荔枝一样的禀赋,而却被贬在遥远的南方,远离京都。
全诗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含蓄隽永、寓意深远。
2、抒情和写景紧密结合,情景交融白居易三峡及忠州诗中有很对诗歌都是在描写外界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时候,他往往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如《夜入瞿塘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
逆风惊浪起,拔(竹念)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诗中“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句十分形象地揭示出了瞿塘峡的奇险。
由这样的艰难险境诗人不禁联想到了命运的多见多难,因此,由景生情,**后一句,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的感慨。
同时本诗还能以屏风、匹练喻山峡之险狭,已颇警拔,而诗人更即景设譬,以滟滪堆之高,喻自己愁绪之多,真可谓妙手天成。
前人喻愁,多用水。
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居易却能匠心独运,跳出窠臼,创造出喻愁的崭新意象,这样使得抒情效果更佳贴切。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引言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许多优秀的文化人物在这个时期出现,其中白居易是当之无愧的一位杰出诗人。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深受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他的作品通常以自然景物、爱情以及社会现象为主题,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与称赞。
本文将就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与思想进行探讨。
一、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1.1 白居易的语言简洁明快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以语言简洁明快著称。
他注重语言的凝练,凭借着简短而有力的表达,能够准确地描绘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景物。
例如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别家园处,草木有离披。
怀古欢心怯,落花愁肠儿。
”这四句诗中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字字珠玑,表达了诗人离别家园的心情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另外,白居易的诗歌中还常用到双关和谐的修辞手法,让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琵琶行》中,他用“但令心似金银”来形容琵琶音声中的悲怆之情,既抓住了琵琶声的特点,又加入了比喻,使诗句更富有表现力。
1.2 白居易的写景手法独特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写景描写,且手法独特。
他通常善于以景入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慨。
例如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对古原的描写非常生动:“离别家园处,草木有离披。
怀古欢心怯,落花愁肠儿。
”这里的古原草木有离披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情。
此外,白居易还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他通过对花鸟虫鱼等常见的自然景物的描绘,并配以人物的情感体验,使诗句更具生动感和感染力。
例如他在《长恨歌》中写道:“五陵年少争缠绵,那得清如许。
”以芳草为比喻,抒发思念之情。
1.3 白居易的讽刺与幽默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中还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讽刺与幽默之笔。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嘲讽揭示了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例如他在《琵琶行》中,对农民起义进行讽刺:“工师织网恶,机怨雁行稀。
古代诗歌鉴赏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诗歌创作长期以来备受赞誉。
他的诗歌作品多种多样,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爱情、自然、社会以及心灵等主题的作品。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几乎无人不知,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所特色,而且在内容和语言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
首先,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具有优美流畅的音韵和押韵手法。
白居易擅长运用平仄、押韵等技巧来塑造诗歌的节奏感以及美感。
他善于运用叠韵的手法,通过重复某个相同音节或韵脚来提升整体的韵律美,使诗歌的语言更加优美动听。
例如他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运用了叠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白居易的诗歌表达情感真挚。
他总能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
他的作品多情动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更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通过辞章华丽的句子和深沉的情感,白居易的诗歌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再次,白居易的诗歌内容广泛而丰富。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主题,既有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也有对具体人物和事件的描写。
他的作品既有儿女情长的抒发,也有对社会现实的犀利剖析。
他善于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琼台弄玉筝,何当共剪窗”,这句话直接反映了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白居易的诗歌语言清新简洁,朴实自然。
他注重语言的表达,并且以言简意赅为原则。
他的诗歌语言直接,没有繁琐的修饰,却流露出深藏的情感。
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风格,白居易使诗歌更加贴近读者,引发共鸣。
白居易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诗歌作品与他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更是对唐代文学的宝贵贡献。
他的诗歌艺术特点不仅在唐代,甚至在后来的历史时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点的分析,我们更能欣赏和理解他的作品,更好地品味古代诗歌的魅力。
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特点与艺术魅力
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特点与艺术魅力白居易,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魅力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歌作品自然流畅,情感真挚,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本文将探讨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特点以及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首先,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以自然流畅的风格著称。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表达直接,没有繁琐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
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以简单明了的文字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和景物。
例如,在他的《琵琶行》中,他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弹琵琶的女子,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悲伤和忧愁。
这种自然流畅的风格使得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其次,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情感真挚,能够打动人心。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他对人间疾苦的同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例如,在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种对生命变迁的描绘,以及对人世间无常的思考,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此外,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还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作中常常涉及到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愤慨。
例如,在他的《长恨歌》中,他以宏大的视野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最后,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使得他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瑰宝。
他的诗歌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他的作品既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又具备了艺术的审美价值。
他的诗歌作品在形式上富有变化,既有五言绝句,又有七言绝句,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他的作品还注重音韵的运用,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音乐感。
这些艺术魅力使得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白居易诗歌风格及诗句
白居易诗歌风格及诗句
唐代白居易诗歌风格及诗句如下:
1.质朴直率:例如《卖炭翁》中诗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
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2.写实性强:例如《琵琶行》中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3.思想深邃:例如《长恨歌》中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4.清新自然: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1/ 1。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及其时代背景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及其时代背景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朝中晚期的一位杰出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他以其多产且多样化的诗风而闻名,作品涵盖了各种主题,包括爱情、友谊、自然景物、政治和社会观察等。
与其他当时的文人相比,白居易的诗歌更加亲民、通俗易懂,使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
一、白居易的诗歌风格1.抒写真实感受:白居易追求真实感受,他善于通过细腻描绘来表达内心情感。
他不局限于文人雅致或华丽辞藻,而是关注生活中的琐事和小事,并将之与读者共鸣。
2.情感细腻而质朴:白居易诗中常常流露出真挚而深刻的情感。
无论是对友情、爱情还是人生境遇的描写,都显得质朴而发人深思。
3.平实生动的语言:白居易用直白且生动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了过于华丽的修辞和繁杂的文辞。
4.社会观察与讽刺批评:在一些作品中,白居易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展示了他对时代风貌的敏锐洞察力。
二、白居易的时代背景1.唐朝盛世: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盛世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风气开放。
这种宏伟而鼓舞人心的时代背景为他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安史之乱:尽管他生活在唐朝盛世,但也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755年-763年)带来的动荡局势。
这使得他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更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
3.文化蓬勃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峰期之一。
白居易活动在当时最美好隆盛的文学氛围中,与其他文人、政治家、官员等有着广泛的交往和影响,继承了前人文化传统并在其中脱颖而出。
4.忧国忧民:白居易一生积极参与政治,并多次担任重要职务。
他对国家兴衰和社会动荡非常关心,不仅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还通过公开信、奏章等途径为当时的政策发声。
总结起来,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其真实感受和情感细腻见长,语言平实生动。
这些风格特点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氛围与个人经历的交融。
同时,唐朝盛世、安史之乱和文化繁荣等时代背景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思想基础。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白居易是中唐时期重要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解分解。
白居易作诗2800余首,有“诗王”之称。
他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前两类体现着他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
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
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
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
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
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
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在诗风上,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和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又采用了当时民歌的自由句法,形成了自己带有创造性的风格。
白居易的写诗风格
白居易的写诗风格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白居易的写诗风格,希望能帮到你!白居易的写诗风格“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 “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 “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
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谕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拓展资料: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是属于“诗话风格”的一类,它以其“闲情逸致”和“古韵清新”的特点而深受读者的喜爱。
白居易的诗歌多篇关心社会生活的景象,用简短的语句描写着人们的心情与思绪,抒
发出一种似此而异的感慨。
他常常以省思为主题,以冷漠为态度,以眷恋为特色,以抒情
为表现,诗中多次强调“孤独寂寞,无依无靠”的哀伤情怀,又有着“山水潇洒,游子归路”的游子留恋。
在白居易的诗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他用色彩丰富的词句描绘
出一种美好宁静的夜晚状态;有时面对自己孤独无助的困境,他以思虑失意的哀怨之调,
对几多美好和凋零进行对比,将自己身处事物变迁中的尴尬窘境抒发得淋漓尽致;有时又
以醇美温润之调,将人与自然在柔情中缠绵不舍,把几多风沙际遇告终“只恐多情,应笑
我慢”。
白居易的诗,运用押韵及格律等让诗的表达更加的文雅凝练,并且很注重歌颂传统礼
仪与道德仁爱,其中也反映出了他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省着两个德行,既然在传统道德核
心值上具备“仁”,又有一种开拓、超越传统观念,把先进思想表现在诗作之中这样的轻
松随意。
总之,白居易的诗,以其轻松抒情的语言,古老质朴的气息,以及张扬的新颖主张,
凝缩了一种淡然宁静的境界,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的诗歌风格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
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上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
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元白诗派的重写实、尚通俗的诗风,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首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
如有名的“三吏”、“三别”、《兵车行》、《悲陈陶》、《哀江头》等。
这些诗作有两点最值得注意:一是继承了古乐府的形式,自拟新题,缘事而发,写真实实事、亲身见闻;二是以朴实真切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诗,力求通俗浅显。
白居易继承杜甫写实传统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
元稹则更欣赏杜诗通俗化的倾向。
在这一诗歌通俗化的过程中,张籍、王建、元、白等人由于诗风相近,成为元白诗派的主要成员。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重要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作诗2800余首,有“诗王”之称。
他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前两类体现着他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
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
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
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
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
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
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在诗风上,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和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又采用了当时民歌的自由句法,形成了自己带有创造性的风格。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
二、白居易诗歌的风格(一)通俗叙事直切,描绘真实,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叫做通俗。
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
苏轼评之曰“白俗”,王安石评之“白俚”。
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美之为“务在分明”。
清代的沈德潜称之为“浅易”、(《说诗晬语》)“平易近人”(《唐诗别裁评语》),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
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可见白居易的通俗,是经过修改加工的产物。
白居易的好友、新乐府运动的参加者张籍的诗,也平易晓畅。
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中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则容易却艰辛。
”这就表明,通俗是来之不易的。
在唐代诗人中,从理论到实践都提倡通俗的,是白居易和元稹。
他俩是诗友,又是挚友,世称元白。
他们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由于他们主张通俗,就大大促进了中唐诗歌的改革。
特别是白居易,影响最大。
他的《与元九书》,可以说是中唐诗歌改革的纲领。
其中,生动地描绘了他的诗对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巨大影响。
上至王宫贵族、达官显要,下至黎民百姓,贩夫歌伎,无不喜诵白诗。
为何白诗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通俗。
那么,通俗的特点究竟何在呢?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新乐府序》)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言必有据,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
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这里提出的质、径、直、切四条标准都有来历,其涵义与所谓“俚俗”绝不相同。
根据典据,可知“质”的意思是质实、真实,“径”的意思是不费言、不迂曲,“直”的意思是坦直真率,“切”的意思是表达(包括运用比兴等手法)真切易晓。
简言之就是:质朴、率真、切实。
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所提倡的通俗,开一代诗风,成为中唐诗歌发展史上的巨大潮流。
白居易不仅在理论上提倡通俗,而且在创作上也实践通俗。
他的《秦中吟》、《新乐府》就是推行通俗诗风的力作。
通俗既追求艺术表达的浅显,又追求思想内容的深刻。
因此,它浅而深,而不是浅而薄。
它浅中藏深,寓深于浅。
浅,显示出它的通脱、俗拙;深,表明了它的深刻、充实。
叶燮《原诗》云:白居易的“重赋、致仕、伤友、伤宅等篇,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薛雪云:“元白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
”(《一瓢诗话》)这都道出了通俗的妙处。
言浅意深,平易近人,是通俗的最高境界。
俗有通俗和庸俗之分。
平易浅显是通俗,俗不可耐是庸俗。
唐代许多民歌都通俗而有情致,是诗人学习的范例。
白居易和他的诗友元稹、张籍、李绅、刘禹锡都吸收了民歌的精华。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这是一首明朗流畅、情趣诱人的好诗。
可见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
在诗歌批评领域里,“俗”是一个应用对象十分宽泛甚至随意而且随时间间距而变动、随评价者的趣味和古典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负面评语。
接近世情、内容普通、情调不高的被称为俗,新兴的、特别是有民间下层背景的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俗,使用过多、老套的形式和手法也被称为俗。
任何形式和手法,任何题材,只要在评论者看来使用不当,太冒险或太一般,都可能被视为俗气。
鲍照曾被齐梁人视为俗,李白、杜甫也曾被宋人视为俗,其他小一些的诗人更不必说了。
白居易诗歌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用语流便,平常事、口头语、眼前景,意到笔随,“称心而出,随笔抒写”,意深而词浅,很少使用典故。
僧惠洪《冷斋夜话》甚至说,白居易诗成之后,“老妪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此话虽不能视为信谈,但至少可以说明白诗的通俗平易。
应该指出的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平易晓畅,是千锤百炼后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并非信手拈来,正像赵翼所说:“看是平易,其实精纯。
”刘熙载《艺概·诗概》也曾经指出这一点:“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
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宋人周必大也曾经指出:“香山诗语平易,文体清驶,疑若信手而成者。
闲观遗稿,则窜定甚多。
”由此可见其良苦的匠心。
而袁枚的“平淡”也并非矢口而道,他所追求的是大巧之朴、浓后之淡,惨淡经营之后的不经意。
元、白之诗,之所以能风靡天下,雄视百代,同诗人锤炼字句有关。
因此,元、白之通俗,绝非粗制滥造,而是千锤百炼的。
在锤炼过程中,诗人尽量采用民间语言,以口语入诗,并对口语进行加工改造,惟求词能达意,明白晓畅。
所以白诗能够雅俗共赏。
俗与雅,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相反相成的。
要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有雅有俗,方为上乘。
元白之诗,就是如此。
《长恨歌》就是这样的作品。
上至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凡夫俗子,无不喜爱。
故吏部、礼部选举人才,常以白居易的诗为评判的标准,而广大的人民则以会吟咏白诗为荣,连长安的歌伎都以会吟诵白诗而抬高了身价。
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诗风是俗中有雅、雅中元、白之通俗,绝非粗制滥造,而是千锤百炼的。
在锤炼过程中,诗人尽量采用民间语言,以口语入诗,并对口语进行加工改造,惟求词能达意,明白晓畅。
所以白诗能够雅俗共赏。
俗与雅,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相反相成的。
要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有雅有俗,方为上乘。
元白之诗,就是如此。
正如叶燮在《原诗》中所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
”至于元稹诗风,也是如此。
(二)轻艳通俗,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会有不同的色彩。
虽然元白都以通俗著称,但因他们气质、性格、出身、经历、习惯、兴趣等等的差异,其诗风也迥然有别。
苏轼说:“元轻白俗。
”这里用了一个“轻”字就把元白的诗风区别开来了。
元稹虽也通俗,但却俗而轻;白居易则俗而不轻。
所谓轻,绝非轻薄、轻佻,而是轻浅、轻艳。
它虽也尚俗,但色泽鲜润,色彩斑斓,兼纤秾、繁缛之美;而白居易则崇尚一个“淡”字。
故元稹为艳俗,白居易则淡俗。
白诗的通俗是浅、淡、清,元诗是轻、浓、艳。
元稹的轻艳自有特色。
它色彩浓,密度稠,层次厚,甚至给人以腻的感觉,并时有雕琢的痕迹。
唐代的李肇在《国史补》中说:“学浅切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白体’。
”这种评价对元稹虽有微词,但的确指明了元白之间诗风的区别。
元、白诗风,对于新乐府运动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
元、白诗派的四人中,风格也各有特色,成就也自有不同,张、王成就逊于元、白,影响也不及元、白。
就元、白而言,则元逊于白。
白诗质朴平实,剀切深刻,一针见血,一目了然,平淡自然,活泼自如,现实主义精神很强。
(剀切:讽喻)下面重点赏析几首白居易的代表作。
《秦中吟》是组诗,共十首,“一吟悲一事”,集中暴露了官场的腐败、权贵们的骄奢淫逸及其对劳苦民众的多重欺压。
如《重赋》直斥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夺:“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伤宅》揭露达官贵人为富不仁,“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却“忍不救饥寒”。
如《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注释:朱绂:fú,古代贵族穿的一种礼服。
擘,bāi ,分开。
衢,qú。
《秦中吟》十首之一。
诗题“轻肥”,轻裘肥马。
取自《论语。
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
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