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概括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概括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家中最擅长讽喻诗的一位,他以其精湛的诗才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如下:一、善于运用类比手法白居易的讽喻诗作品中,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善于运用类比手法。
他通过将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类比,使其具有相似的特点或表达出相同的意义。
通过类比,他能够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他在《赋得史解狐忠烈度》中写道:“欲叩羊门似解狐,人言两眼都没主;有八瓣儿屈钩钩,愿爲丝带明相结。
曲终一劒无鶻鹘,善使三尺见真覺;羊破解有钩不住,贪食反致纡方缺。
”通过将狐狸和解人进行类比,白居易成功地表达了对狐狸奸诈行为的讽刺和对解人忠诚行为的赞颂。
二、善于运用夸张和颠倒手法白居易在讽喻诗中也善于运用夸张和颠倒手法,通过夸大和颠倒事物的特点,以达到讽刺或嘲笑的效果。
例如,在《咏雪》中,他写道:“不劳杨掩菡,岳句千峰压;正未半筠摇,江声万壑发。
”通过夸大雪的能力和威力,他既表现了雪的美丽和壮观,又以此讽刺了杨花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三、善于运用插叙和借代手法白居易的讽喻诗作品中,还常常运用插叙和借代的手法,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借用一些事物,来间接表达他对其中一种现象或情感的看法。
例如,在《红蕉篇》中,他用借代的方式,将一棵红蕉树比作立志自强的人,通过树的成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四、善于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白居易的讽喻诗作品中,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具有极高的艺术效果。
他常常运用对仗、排比、转寄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让读者更易于领会他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在《咏雪》中,他借用了对仗的手法,将雪的美景与杨花的凄凉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使诗句更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五、善于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白居易的讽喻诗作品中,常常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幽默和机智的言辞来达到讽刺和嘲笑的效果。
概括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概括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白居易是唐朝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展示了其独
特的艺术特点。
白居易的讽喻诗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白居易的讽喻诗语言简练,文字流畅。
他善于用简短的诗句,
直接简洁地传递出深刻的思想,以极少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意境。
其次,白居易的讽喻诗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评。
他
以讽喻的语言形式,向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发出警示,并揭示出
其中的荒诞和虚伪。
再次,白居易的讽喻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通过运用讽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思想观念具象化,使人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使其思想更
加深刻和生动。
此外,白居易的讽喻诗常常采用夸张和喜剧手法。
他善于运用夸张和
喜剧手法来夸大描绘社会中的荒诞和荒谬之处,进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白居易的讽喻诗常常以幽默和诙谐的语言形式呈现。
他通过幽
默和诙谐的字句,让读者在欢笑中思考,加深了诗歌的娱乐性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白居易的讽喻诗以简练流畅的语言、批判现实的精准、深
刻的思想内涵、夸张喜剧的手法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形式为主要特点。
他以
独特的艺术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这使得他的
讽喻诗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白居易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他曾将自己五十一岁以前写的一千三百多首诗编为四类:一讽谕、二闲适、三感伤、四杂律。
四类中,价值最高,他本人也最重视的是第一类讽谕诗。
这些讽谕诗,是和他的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负一致的,同时也是他的现实主义诗论的实践。
其中《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杰作,真是“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丰富的现实内容。
从“惟歌生民病”出发,讽谕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广泛地反映人民的痛苦,并表示极大的同情。
这首先是对农民的关切。
在《观刈麦》中,他描写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勤劳动的农民,和由于“家田输税尽”不得不拾穗充饥的贫苦农妇,并对自己的不劳而食深感“自愧”。
在《采地黄者》中更反映了农民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没有“口食”,而地主的马却有“残粟”(余粮):“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所以诗人曾得出结论说“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苦辛!”对农民的深厚同情使诗人在《杜陵叟》中爆发出这样的怒吼: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狗爪锯牙食人肉!这是农民的反抗,也是诗人的鞭挞。
在封建社会,不只是农民,妇女的命运同样是悲惨的。
对此,白居易也有多方面的反映,如《井底引银瓶》、《母别子》等。
对于被迫断送自己的青春和幸福的宫女,尤为同情。
如《后宫词》:“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白居易不只是同情宫女,而且把宫女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认为“上则虚给衣食,有供亿糜费之烦;下则离隔亲族,有幽闭怨旷之苦”,要求宪宗尽量拣放。
《上阳白发人》: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白居易诗歌特点
白居易诗歌特点每个诗人的写诗特点风格都不一样,对比其他诗人的风格由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诗歌特点,希望大家喜欢!白居易诗歌的特点1、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2、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3、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白居易的语言通俗平易,这是与他平易浅切、明畅通俗的诗风紧密相联系的.4、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谕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特色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平易浅畅.这种平易浅切的诗歌语言,在当时整个诗坛变革中正起到了瓦解旧的诗歌语言范型与格套的作用.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作为,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前四句重在写草,是统写,后四句则转而写别.古道、荒城在耀眼的绿色中离别的滋味,芳草也就结缡得满是别离的的象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白居易诗歌分类白居易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受诗和杂律诗。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务牵於外,情性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短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馀首,谓之杂律诗。
白居易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讽喻诗引言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千余首,其中讽刺诗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喜爱。
白居易的讽刺诗以其明快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而脍炙人口,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背景、特点以及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入手,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白居易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讽刺诗背景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文人雅士众多。
然而,封建社会中政治官僚的腐败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白居易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创作了讽刺诗,用尖锐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
白居易讽刺诗的特点白居易的讽刺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鲜明的形象描绘白居易善于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来突出讽刺的对象。
他通过对人物、事物的描绘,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所讽刺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幽默的表达方式白居易的讽刺诗常常带有幽默的色彩,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既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又能增加作品的娱乐性。
3. 形式多样化白居易的讽刺诗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七言绝句,也有五言律诗,抑或是五言绝句。
他擅长运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变。
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解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一首讽刺诗,通过对草原、马群等自然景观的描写,暗喻了唐代社会中官员的腐败和社会现实的不公。
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第一段:描绘自然景观牧人驱犊入归山,背炉烟销日渐残。
此时四围生烟火,人间万种如蝼蚁。
这一段描绘了草原上牧人赶着牛群返家的景象,以及夕阳西下时,炉火渐渐熄灭的场景。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白居易为后文揭示社会现实打下了基础。
第二段:官僚腐败的暗示不尔江湖更桑田,路人观送犯时颜。
深宫怼怼炉烟里,万事煎煎苦不堪。
本段暗示了唐代社会中的官僚腐败现象。
江湖桑田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
路人纷纷观送犯时颜,则暗示了朝廷官僚们因犯罪活动而受到的惩罚。
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导语:白居易的诗描述了这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等等。
在艺术成就方面,诗人因事起意,一吟悲一事;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塑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相反相成,在对比中见爱憎;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粹。
白居易的一生共写了三千多首诗,现存诗有两千八百零六首。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与人生处世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对自己的诗歌分类正体现了他的处世之道。
他说:仆志在兼济。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
可见,作者所看重的是表达他志向抱负及人生观的讽喻诗。
白居易特别重视他的讽喻诗,与他的政治理想、进步的人生观和文学主张分不开。
因为这些诗正是依照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而创作的,他希望这些讽喻诗能上达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使他们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从而改革政治,改良社会。
一白居易的讽喻诗包括了《秦中吟》和《新乐府》等共一百七十多首,集中体现了这类诗的思想价值。
根据诗歌题材和内容,我们可以将讽喻诗分为五种:反映劳动人民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的生活,揭露、痛斥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骄横残酷、荒淫奢侈;讽刺、规劝皇帝及上层统治阶级;反映妇女和封建婚姻问题;反映边疆及战争问题;表达志向抱负及对朋友的勉励等。
首先,诗人描述了这个朝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把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统治阶级。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将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初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后来弊端百出,老百姓苦不堪言。
白居易在《赠友》一诗中愤怒地写道:“私家无钱轳,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棉。
概括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概括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文学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讽刺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讽喻诗在唐代文坛影响甚大,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明晰的寓意和意象: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通过明晰的寓意和意象来表达讽刺的目的。
他以一种简练明了的方式将虚实相取、意象转化为文字来传递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批判。
比如他的《新婚别》一诗中,以婚姻为载体,表达了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的讽刺,读来通俗易懂却意味深长。
二、情感的疏离和嘲讽的语调: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以一种疏离的情感态度来嘲讽现实。
他以轻松的语气,以嘲讽的视角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将他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际关系的想法展现出来。
例如他的《大梨栗谣》,通过嘲笑一个食量巨大而贪婪的人物,既表达了对社会贪欲的批判,同时也寓意了人心险恶以及生活的困境。
三、取材广泛、富有变化: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还表现在他的取材广泛、富有变化方面。
他的诗中涵盖了各个社会领域的人物和事物,如官场、民生、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等。
他通过多样化的寓言和隐喻,将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他的观点相融合,使人们不自觉地接受了他对现实的批判。
四、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直观:白居易的讽喻诗在语言上具有简练明快、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
他擅长运用凝练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以及描述出具体的社会现象。
他的文字表达简练明了,有时候甚至只有两三个字就能点出一个事物的特点。
他巧妙地运用寥寥数语,使形象直观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
五、寓意深远,批判现实: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在他寓意深远、批判现实的能力上。
他的诗作中所涉及到的话题多为社会现象、官场腐败、人情冷暖等,他通过讽喻和比喻的手法,将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余,也能对现实社会的问题有所思考。
总而言之,白居易的讽喻诗具有明晰的寓意和意象、情感的疏离和嘲讽的语调、取材广泛、富有变化、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直观、寓意深远、批判现实等艺术特点。
讽喻诗白居易
讽喻诗白居易讽喻诗白居易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存诗三千余首,是唐朝诗家中存诗最多的。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四类,其中最有价值且他本人也最看重的是讽喻诗,这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最精华的部分。
“意激而直言”的讽喻诗,是白居易“兼济天下”政治抱负的具体体现,也是他新乐府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
他的讽喻诗数量并不太多,仅有170首左右。
这些诗主要创作于元和初至元和四年,《秦中吟》和《新乐府》集中体现了这类诗的思想价值。
这些讽喻诗将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统治阶级,从多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
涉及了众多的政治问题及社会问题,反映了白居易的爱国主义思想。
他的诗不仅有丰富的现实内容,还有极高的思想价值。
他的讽喻诗质朴平易,雅俗共赏,形成独具一格的浅切诗风,代表着新乐府运动的最高成就,确立了它在中国诗歌中的不朽地位。
陈寅恪认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上承《诗经》,汉乐府、杜甫诗歌的优良传统,积极反映社会现实,艺术上也自树一格,被誉为“唐代《诗经》”。
一、白居易讽喻诗出现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注重讽喻诗,是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的。
白居易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业儒之家。
其祖父白B、外祖父陈润都是诗人。
父亲白季庚也是明经出身,做过多任地方官。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白居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为其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当时,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权日渐削弱,藩镇拥兵割据,对抗朝廷。
在唐王朝朝廷内部,宦官逐渐掌握了朝廷的生杀大权,专横贪暴,无恶不作,连皇帝的废立也多半出于其手。
而封建官僚之间的党争更加剧了政治的黑暗。
这时,白居易一家也因战乱到徐州一带避难。
后又迁到越中。
年纪稍长,其父白季庚去世,家境衰落,生活也更加贫困,迫使他南北奔走,愁于衣食,常常“衣食不充,冻馁并至”,以至“索米乞衣于邻郡邑”。
也正是这种贫穷的生活经历,使白居易对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有着较为深切的感受,这奠定了他以后在政治上和诗歌创作上关怀百性疾苦的思想基础。
白居易厅前桂赏析翻译
厅前桂唐代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
这是一首兰于:的诗翻译赏析个人作品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兰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仍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吺吅,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
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
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
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
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白居易的思想,综吅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讽喻诗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解: 1、九重:指皇帝所居。 2、障泥:马鞯。 3、隋宫:指隋炀帝杨广为游乐而修建的江都宫等,故址在今 江苏扬州市西北。此外尚有隋苑。 4、南游:隋炀帝为满足其荒淫享乐的欲望,曾多次巡游江都 。不戒严:古代皇帝外出,要实行戒严,隋炀帝南游,为显 示天下太平了自己的华贵气派,不加戒严。 5、九重:皇帝所居的深宫,这里指隋炀帝。省(xing醒): 省察。谏书函:函封的谏书。大业十二年(616)七月,隋 炀帝三游江都,当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奉信郎崔民象,王 爱仁先后上书劝谏,都被杀。 6、举国:全国。宫锦:按照宫廷规定的格式织成的锦缎。 7、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侧以挡泥土。
②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最接近的一句是[ B.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A.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聂夷中《田家》) C.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 D.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皮日休《橡媪叹》)
③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 人心的把戏而已)。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 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 处,故称杜陵。
画面一:千里灾情。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 苗不秀多黄死:九月 降霜秋早寒,禾穗未 熟皆青干。
从三月写到九月全年适合长庄 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 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四.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③题。(6 分) 新 沙(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①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 知道了。 B.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 来栽种紫芝。 C.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 征税的路。 D.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 征税。
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白居易的诗描述了这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等等。
在艺术成就方面,诗人因事起意,一吟悲一事;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塑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相反相成,在对比中见爱憎;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粹。
白居易的一生共写了三千多首诗,现存诗有两千八百零六首。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与人生处世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对自己的诗歌分类正体现了他的处世之道。
他说:仆志在兼济。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
可见,作者所看重的是表达他志向抱负及人生观的讽喻诗。
白居易特别重视他的讽喻诗,与他的政治理想、进步的人生观和文学主张分不开。
因为这些诗正是依照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而创作的,他希望这些讽喻诗能上达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使他们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从而改革政治,改良社会。
一白居易的讽喻诗包括了《秦中吟》和《新乐府》等共一百七十多首,集中体现了这类诗的思想价值。
根据诗歌题材和内容,我们可以将讽喻诗分为五种:反映劳动人民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的生活,揭露、痛斥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骄横残酷、荒淫奢侈;讽刺、规劝皇帝及上层统治阶级;反映妇女和封建婚姻问题;反映边疆及战争问题;表达志向抱负及对朋友的勉励等。
首先,诗人描述了这个朝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把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统治阶级。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将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初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后来弊端百出,老百姓苦不堪言。
白居易在《赠友》一诗中愤怒地写道:“私家无钱轳,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浅析白居易的讽喻诗
文艺探究 WEN YI TAN JIU
浅析白居易的讽喻诗
白晓雪
白 居 易 作 为 中 唐 时 期 的 著 名 诗 人, 存 诗 两
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 行径。在这首诗中,白居易运用具有表现力的文字描
褒贬、炯戒讽喻。这作为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重要主张, 写对象,述说卖炭翁心中之事,细致入微地刻画和描
在其讽喻诗的创作中,被不断运用和实践。
写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境遇和凄苦的心理环境,一字一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少时为避战乱而颠沛 句,发人深省。
流离,后为应制举,与元稹撰写《策林》七十五篇,
(二)讽喻诗的艺术特色
为其之后讽喻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元和三年至五
白居易的讽喻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质朴、通
年这一时期内,白居易秉持着“有阙必规,有违必 俗,写实性强。对于这一点,早在《诗经》中就有明
谏”的原则,屡次上书言政,并创作了大量讽喻诗。 确体现。在《诗经》中的“风”这一部分,以及汉魏
质相近,其文学思想具有继承性。然而,在后人眼里, 居易的《长恨歌》以及杜甫的《哀江头》进行对比,
白居易的诗却没有超越杜甫诗歌。针对这一情况,下 同样是对杨贵妃的描写,白居易多用“玉容”“梨花”
面从时代、个人以及诗歌创作思想手法等几个方面进 等直接比喻来形容其样貌,而杜甫则避开这些词语,
行简要论述和说明。
以警戒当权者、教化民众为主要目的的诗篇。在《与 为十分突出的一篇,在后世广为流传。在这首诗中,
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诗人借卖炭老翁由“伐薪烧炭”到进城卖炭,再到炭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总的看来,白居易的讽喻诗具有如下艺术特点:一、语言浅显平易而又能警策动人。
他的诗善叙事,但又善用一二警策句统摄全篇,达到言浅意深、平淡中见奇警的效果。
如《轻肥》前十四句全是铺叙权贵的阔绰,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怵目惊心的对比了两种不同的生活。
《买花》前十六句叙述长安豪贵纷纷攘攘、争相买花的情景,末尾以田舍翁的叹息作结:“一从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十分精警的揭示出豪贵的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是建筑在剥削的基础上的。
再如《重赋》的“剥我身上衣,买尔眼前恩”,《红线毯》的“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等等,都是十分警策的句子。
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
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二、以叙事为主,又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白诗以善于叙事见长,但又将叙事抒情结合。
其方式有三,一是寓感情于叙事中,诗中虽无抒情的句子,感情却洋溢于叙事中,如《卖炭翁》。
二是以第一人称口吻代替人物抒情,如《上阳白发人》等。
三是在叙事之后直接抒情,也即“卒章现其志”,如《红线毯》等。
此外,白诗的叙事还有一个特点,即脉络分明,曲折生动,这以《卖炭翁》最出色。
三、白居易还善于刻画人物形象。
如《新丰折臂翁》、《卖炭翁》、《上阳白发人》等都善于刻画出人物相近的命运却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
这是白居易对诗歌艺术的又一发展。
如将杜甫的《兵车行》与白之《新丰折臂翁》对比,即可看出其特点。
但是白居易的诗也有一些缺点:一是理周辞繁,精炼不够,二是言辞激切,含蓄不够。
务尽务详,使诗歌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不足,加上议论过多,不免破坏了诗歌的形象性,这都削弱了其艺术力量。
不过,通俗的诗,容易得到流传,产生较大的影响。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
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流传之广,确是前所未有。
浅说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谓 之 “ 喻诗 ” 兼 济 之 志 也 讽 . 可 见 ,作 者 所 看 重 的 是 表 达 他 志 向 抱 负 及 人 生 观 的 讽 喻
休 止 的 战 争 导致 千 万 百姓 无 辜丧 生 , 等 。 在 艺术 成 就 方 面 , 等 诗 人 因事 起 意 , 吟 悲 一 事 ; 于 叙 事 状 物 ; 过 外 貌 和 心 理 一 长 通 描 写 , 造 性 格 鲜 明 、 象 生动 的人 物 : 反 相 成 , 对 比 中见 塑 形 相 在 爱憎; 用常 得 奇 , 易 中见 精 粹 . 平 . 关 键 词 :白居 易 讽 喻 诗 爱 国主 义 思 想 艺术 特 色
诗 。 自居 易 特别 重视 他 的 讽 喻 诗 , 他 的政 治 理 想 、 步 的 人 与 进 生 观 和 文学 主 张分 不 开 。 为这 些 诗 正 是 依 照 他 的 “ 章 合 为 因 文 时 而 著 , 诗 合 为 事 而 作 ” 文 学 主 张 而创 作 的 , 希 望 这 些 歌 的 他 讽 喻 诗 能 上达 以 皇帝 为首 的统 治 阶 级 , 他 们 幡 然 醒 悟 , 改 使 痛 前 非 , 而 改 革 政 治 , 良社 会 。 从 改 自 居 易 的讽 喻 诗 包 括 了 《 中 吟 》 《 乐 府 》 共 一 百 秦 和 新 等 七 十 多 首 , 中体 现 了这 类 诗 的思 想 价 值 。根 据 诗 歌 题 材 和 集 内 容 , 们 可 以将 讽 喻 诗 分 为 五 种 : 映 劳 动 人 民无 尽 的 痛 我 反 苦 和 灾 难 的 生 活 . 露 、 斥 统 治 阶 级 的 横 征 暴 敛 , 横 残 揭 痛 骄 酷 、 淫 奢 侈 : 刺 、 劝 皇 帝 及 上 层 统 治 阶 级 ; 映 妇 女 和 荒 讽 规 反 封 建 婚 姻 问 题 : 映 边 疆 及 战 争 问 题 : 达 志 向 抱 负 及 对 朋 反 表 友 的勉 励 等 响 有 一 点 特 别 值 得 注 意 ,那 就 是 学 生 把 所 有 希 望 和美 好 理 想 都 寄托 到 未 来 , 关 心 现 实 生 活 , 可 现 在 受 苦 受 难 。 求 将 不 宁 只 来 扬 眉 吐气 。这 种 影 响力 使 得 教 学 严 重 脱 离 学 生 的生 活 。 四 、 中美 课 堂 教 学 价 值 观 的 反 思 和借 鉴 对 教 学 价 值 观 是 一 个 恒 久 而 新 颖 的 话 题 ,其 恒 久 性 是 指 它 要 与 教学 的存 在 共 始终 . 其新 颖 性 在 于 人们 既没 有 对 教学 价 值 观 形 成 一致 的看 法 . 对 价 值 观 如 何 影 响教 学 行 为 知之 甚 少 。 又 中 国社 科 学 院 自然科 学史 研 究 所 董 光 壁 教 授 在 社 会 发 展 规 律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 会 中 轴 转 换 ” 论 . 社 会 发 展 依 次 分 为 社 理 把 道 德 社 会 、 势 社 会 、 济 社 会 和 智 力 社 会 四种 , 据 这 一 理 权 经 根 论 , 国社 会 处 于 经 济 社 会 向智 力 社 会 过 渡 时 期 , 美 中国 则 处 于 权 势社 会 向经 济 社 会 的转 变 时 期 。 观 而 论 , 客 中美 教 学 价 值 观 各 有 特 色 。美 国在 学 生 中心 价 值 观 的极 度 发 展之 后 开 始 向 学 科 中心 回收 , 中 国教 学 在 学 科 中心 价 值 观 发 展 到 极端 之后 开 始 向学 生 中心 靠 拢 。然 而 “ 山 之 石 , 以攻 玉 ” 美 国 的 教 学 他 可 , 价 值 观 毕 竟 给 我 们 提 供 了一 个 很 好 的参 照 ,使 我们 在 新课 改 中 开始 尊 重 差 异 、 励 创 新 、 会 合 作 、 注 生 活 , 助 学 生 找 鼓 学 关 帮 回他 自己 。 借 鉴 中我 们 一 定 要 注 意 理论 的 中介 转 化 . 在 切忌 照 搬 照 抄 , 有把 我 国 知识 教 学 的 宝 贵 经 验 和 美 国 教 学 中 “ 中 只 做 学 ” 力相 融 合 , 能 为新 课 改 下 的课 堂 找 到 新 的 生 长点 。 活 才
白居易讽喻诗
白居易讽喻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讽喻诗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居易的讽喻诗故事性强、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自成一家独立的诗派。
白居易的讽喻诗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抨击了贪污、腐败、虚伪等社会弊病。
讽喻诗传达了对社会罪恶的谴责和对人性的讽刺,对当时的文学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特点首先,白居易的讽喻诗语言生动、鲜明,形象传神。
他擅长运用对比、象征或拟人的手法,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讽喻。
例如,“鸡犬升天”这句非常著名的典故,表达了统治者贪婪而无度,不择手段追求权力的意愿。
他还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大自然的美妙,又带着一丝忧伤。
他善于运用实物、事物的形象语言,让人如同看到了他笔下写的不只是古人和物,而是多情的人、悲凉的境遇、苦涩的生活。
其次,白居易的讽喻诗语言幽默、风趣,常常展现出诙谐的一面。
例如他写的<<登科后>>,他用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官场险恶,其中一句“空中已认李逵”,就是一种巧妙的讽刺。
再次,白居易的讽喻诗鞭挞时政,传达了对统治者不满的情绪。
唐朝时期,白居易亲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朝廷政治,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风气、统治阶级的反感,痛斥当时的官场黑暗现象和人心不古。
这一点尤其在他的讽喻诗中得以体现,如诗《讽江南诸公役事》全文刻画了南唐李后主的昏庸,腐败黑幕,又以赵巨公让位西子楼去的故事为引,寓意深刻而讽刺尖锐。
最后,白居易的讽喻诗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他的诗句虽然通俗易懂、常用口头语言和句法,但却极富韵律感,并富有准确的艺术构思。
他创作了《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优秀作品,他运用诗的技巧和技法,刻划人物,表现风景,塑造情感,将情感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让他的讽喻诗文采斐然。
结语白居易的讽喻诗从形式到内容都是颇有特色的,笔者认为,白居易的讽喻诗体现了一种哲学,即暗示了许多潜在的深意,他的诗以批判、戏谑、讽刺、嘲讽等多种表现形式,对时局、人性进行了集中抨击和调侃。
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
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其文风清新,语言洗练,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以及以讽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的讽喻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准确的事物描绘白居易的讽喻诗以细腻准确的描写闻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使诗意更加贴近现实。
例如,在他的诗《赠许敬宗使君》中写道:"良牧暖微波,执鞭踏翠华。
民望皆仰顾,壶浆满陈坳。
"通过描绘一位好的农牧人,比喻了许敬宗治理官员的优秀品质。
他巧妙地利用了农牧的形象,暗示了治理者应该像良好的农牧人一样关怀群众,细心调整政策。
二、剖析社会问题白居易的讽喻诗也常常以批判的眼光揭示社会问题。
他通过微妙的比喻,揭示出社会上各种弊端和丑恶,使读者在笑声中感受社会的荒谬和不公,唤起读者的思考。
例如,在他的诗《讽士贫》中写道:"贫贱之士,区区以食为恩。
把臂畏日,早暮忧新。
纳泽不已,轻车独行。
"通过描绘贫困士人的生活,他讽刺了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不公和漠视,让人们思考为什么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如此辛苦而微不足道。
三、幽默诙谐白居易的讽喻诗富有幽默感和诙谐的色彩,他常常以俏皮的语言和巧妙的结构,展示他的机智和才华。
例如,在他的诗《赠梦得》中写道:"宁居古殿深,褐履霜浸痕。
瘦援方桂本,娇阁尽松根。
"通过描绘一座寂静深居的古殿,比喻了对方的孤独和辛苦。
他使用了古代建筑的比喻来描述对方的状况,通过反差和幽默感,表达了自己的感叹和思考。
四、擅长寓言故事白居易的讽喻诗也常常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出现,他善于运用动物和自然景物来暗示或者象征人物和事件,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他的诗《闲游李长史山庄》中写道:"华灯锦簇,猕猴敲缠。
杂辞熨斗,钓丝找钱。
"他用杂耍猴子的形象来比喻时效官吏的貌似忙碌,揭露了官场的阴谋和利益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特点:广泛反映人民的痛苦并表示极大同情,首先是对农民关切。他描写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勤劳动人民。《采地黄者》更反映了农民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没有“口食”,地主家的马却有“残粟”,“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说“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苦辛!”。其次对妇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如《井底引银瓶》、《母别子》等。对于被迫断送自己的青春和幸福的宫女,尤为同情。《上阳白发人》一诗,形象生动地写出宫女生活的悲凄,“宿空房,秋夜长”一段,叙事,抒情,写景三者融合,极富感染力。第二个特点,就是对统治阶级的“荒乐”以及与此有关联的各种弊政进行揭露。一是对唐弊政“二税法”收钱不收物,“敛索无冬春”提出控诉:“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另一是宫市,《卖炭翁》深刻接露了这一现实,第三是“进奉”一说,《红残毯》中提出了血泪控诉“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振聋发聩。第三个特点爱国主义思想。《西凉伎》以老兵发出感慨“自从天宝干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这种情况下,戍边战将原应忠愤抗击,但事实却“遗民断肠在凉州,将帅相看无意收”,这种原因《城盐州》做了解释,“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这些悲愤之作寄托作者的愁思。同时在艺术形式方面,讽喻诗也有自身特点:a主体的专一和明确,白自言《秦中吟》“一吟悲一事”,实际是它讽喻诗的一般特色;b运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如《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刻画出了年迈的卖炭翁形象。又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来刻画内心矛盾;c鲜明对比,特别是阶级对比,如《轻肥》在描绘大夫和将军们“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之后,却用“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做对比;d叙事和议论结合;讽喻诗基本都是叙事诗,但叙述到最后,往往发为议论,对所写的事作出明确的评价。e语言通俗化。平易近人,是白诗的一般风格。但讽喻诗更为突出。总的来说,讽喻诗之艺术特色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体现作者的忧国忧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