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金钢淬火裂纹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钢的淬火缺陷及其防止措施
![钢的淬火缺陷及其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98b4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2.png)
钢的淬火缺陷及其防止措施1. 淬火工件的过热和过烧过热:工件在淬火加热时,由于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奥氏体晶粒粗大的缺陷。
由于过热不仅在淬火后得到粗大马氏体组织,而且易于引起淬火裂纹,因此,淬火过热的工件强度和韧性降低,易于产生脆性断裂。
轻微的过热可用延长回火时间补救。
严重的过热则需进行一次细化晶粒退火,然后再重新淬火。
过烧:淬火加热温度太高,使奥氏体晶界局部熔化或者发生氧化的现象。
过烧是严重的加热缺陷,工件一旦过烧无法补救,只能报废。
过烧的原因主要是设备失灵或操作不当造成的。
高速钢淬火温度高容易过烧,火焰炉加热局部温度过高也容易造成过烧。
2. 淬火加热时的氧化和脱碳淬火加热时,钢件与周围加热介质相互作用往往会产生氧化和脱碳等缺陷。
氧化使工件尺寸减小,表面光洁度降低,并严重影响淬火冷却速度,进而使淬火工件出现软点或硬度不足等新的缺陷。
工件表面脱碳会降低淬火后钢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并显著降低其疲劳强度。
因此,淬火加热时,在获得均匀化奥氏体时,必须注意防止氧化和脱碳现象。
在空气介质炉中加热时,防止氧化和脱碳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炉子升温加热时向炉内加入无水分的木炭,以改变炉内气氛,减少氧化和脱碳。
此外,采用盐炉加热、用铸铁屑覆盖工件表面,或是在工件表面热涂硼酸等方法都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工件的氧化和脱碳。
3. 淬火时形成的内应力有两种情况:①工作在加热或冷却时,引起的热应力。
②由于热处理过程中各部位冷速的差异引起的相变应力。
当两力相复合超过钢的屈服强度时,工件就变形;当复合力超过钢的抗拉强度时,工件就开裂。
解决办法:①工件在加热炉中安放时,要尽量保证受热均匀,防止加热时变形;②对形状复杂或导热性差的高合金钢,应缓慢加热或多次预热,以减少加热中产生的热应力;③选择合适的淬火冷却介质和淬火方法,以减少冷却中热应力和相变应力。
但淬火不是最终热处理,为了消除淬火钢的残余内应力,得到不同强度、硬度和韧性配合的性能,需要配以不同温度的回火。
高合金钢淬火裂纹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高合金钢淬火裂纹的产生和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5eb2b427d3240c8447eff8.png)
高合金钢淬火产生的裂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高合金钢是指在钢铁中有一种合金元素在10%以上时的合金钢。
淬火是指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高合金钢淬火时由于内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强度,将导致工件产生淬火裂纹(尤其是在应力集中处)。
而同时又由于高合金钢一般加热温度较高,而Ms点又较低,用普通方法有可能产生较严重的的裂纹。
由于高合金钢的合金元素较大而随着合金元素的增加,若采用较大加热与冷却速度时,也会因加热与冷却的不均匀产生强大的内应力而淬裂。
同时若合金钢的零件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应力集中侧更加大淬裂倾向,原始组织中的严重带状和网装碳化物,晶粒粗大等在淬火时也会加大淬裂的倾向。
同时如果合金里面含有氢也会对合金的淬裂纹有很大影响,一些有害杂质如磷,锑,铋,铅,锡等在淬火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形成纵向裂纹。
高合金钢的热处理是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效能。
但是高合金钢一旦产生或形成裂纹,侧产品不得不报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解决淬火裂纹的产生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
工作应该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在设计时应正确选择材料,合理进行结构设计,提出恰当的热处理技术要求。
零件设计完成后合理制定热处理工艺,并按照工艺流程正确热处理。
其几个重要解决淬火裂纹的环节如下:1 确定恰当的加热参数在热处理中,加热不当是引起淬火开裂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正确选择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加热参数。
2 选定合适的淬火方法合适的淬火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淬火裂纹的产生,其中可分为:(1)预冷淬火预冷淬火是淬火时零件先在空气,油,热浴中,预冷到略高Ar3的温度后,再迅速置于淬火介质中淬火。
预冷淬火可以减少热应力,使工件变形和开裂倾向减少。
(2)多介质淬火多介质淬火,根据选用的淬火介质的不同,以及操作方法的特点可分为双介质淬火,三介质淬火等。
(3)分级淬火分级淬火是将工件从淬火温度,直接速冷到Ms点以上某一温度,经适当保温,使工件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均匀后,再取出空冷,使工件在缓慢冷速下进行马氏体转变的淬火方法。
淬火处理常见裂纹类型及预防措施
![淬火处理常见裂纹类型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cb171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b.png)
淬火处理的基本步骤
01
02
03
04
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使金属内部结 构调整均匀。
迅速冷却,使金属内部结构发 生改变。
回火处理,进一步稳定金属内 部结构,提高材料性能。
02
淬火处理常见裂纹类型
应力裂纹
01
02
03
定义
应力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 ,由于工件内部温度不均 或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纹 。
功能材料
研究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如高导热性、高耐磨性等,扩 展淬火技术的应用领域。
新型淬火介质的研究与应用
低介电常数介质
利用低介电常数介质,降低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冷 却速度。
环保型介质
研究开发环保型淬火介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高性能介质
寻找具有高冷却速度、高稳定性、高均匀性的淬火介质,提高工件的 性能。
03
淬火处理裂纹的预防措施
降低淬火应力
降低加热温度和速度
通过降低加热温度和速度,可以减少热应力,从而降低淬火裂纹 的风险。
预冷处理
在淬火前进行预冷处理,可以减少工件在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从而降低热应力。
淬火介质选择
选择适合的淬火介质,可以降低淬火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从而减少 淬火裂纹的风险。
合理选择淬火介质
淬火处理常见裂纹类型及预 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淬火处理概述 • 淬火处理常见裂纹类型 • 淬火处理裂纹的预防措施 • 淬火处理的质量控制 • 淬火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淬火处理概述
淬火处理的目的和原理
01
淬火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 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韧性等 性能。
模具钢淬火十种裂纹分析与措施
![模具钢淬火十种裂纹分析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c1d1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2.png)
措施
优化模具钢的化学成分,降 低杂质含量。在淬火过程中 ,采用缓慢的冷却速度,以 减少热应力。对模具进行精 细加工,避免应力集中。
弧形裂纹分析
01 总结词
淬火后,模具钢表面出现弧形 裂纹。
03
02
原因
04
详细描述
弧形裂纹表现为在模具钢表面呈 弧形分布的细小裂纹,这些裂纹 一般不深入到材料内部。
模具钢的化学成分、加热和冷却 速度、应力集中等因素都可能导 致弧形裂纹的产生。
措施
优化模具钢的化学成分,降低杂 质含量。在淬火过程中,采用缓 慢的冷却速度,以减少热应力。 对模具进行精细加工,避免应力 集中。
龟裂分析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淬火后,模具钢表面出 现龟裂。
详细描述
龟裂表现为在模具钢表 面呈龟甲状分布的细小 裂纹,这些裂纹一般不
深入到材料内部。
原因
淬火介质选择
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避免因介质 不良引起淬火裂纹。
淬火冷却速度控制
合理控制淬火冷却速度,避免因冷 却过快引起淬火裂纹。
模具钢淬火后的预防措施
回火处理
对淬火后的模具进行适当的回火 处理,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
表面强化处理
对模具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提高 表面硬度和抗疲劳性能。
模具维护保养
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保持 模具良好的使用状态。
针对表面裂纹的防止措施与优化建议
防止措施
降低钢中的含碳量,加入适量的Cr、 Mn等合金元素;降低淬火温度和冷 却速度。
优化建议
选用淬透性好的模具钢,避免使用高 碳、高合金模具钢。
针对纵裂纹的防止措施与优化建议
防止措施
如何解决淬火变形和淬火裂纹的问题
![如何解决淬火变形和淬火裂纹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007c2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如何解决淬火变形和淬火裂纹的问题淬火的定义与目的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3(亚共析钢)或Ac1 (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淬火速度的速度冷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钢件在有物态变化的淬火介质中冷却时,其冷却过出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蒸汽膜阶段、沸腾阶段、对流阶段。
钢的^透性淬硬性和淬透性是表征钢材接受淬火能力大小的两项性能指标,它们也是选材、用材的重要依据。
1.淬硬性与淬透性的概念淬硬性是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硬化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
决定钢淬硬性高低的主要因索是钢的含碳量,更确切地说是淬火加热时固溶在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含碳量越离,钢的淬硬性也就越高。
而钢中合金元素对淬硬性的影响不大,但对钢的淬透性却有重大影响。
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
即钢淬火时得到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它是钢材固有的一种属性。
淬透性实际上反映了钢在淬火时,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容易程度。
它主要和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有关,或者说与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有关。
还应指出:必须把钢的淬透性和钢件在具体淬火条件下的有效淬硬深度区分开来。
钢的淬透性是钢材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它只取决于其本身的内部因素,而与外部因素无关;而钢的有效淬硬深度除取决于钢材的淬透性外,还与所采用的冷却介质、工件尺寸等外部因索有关,例如在同样奥氏体化的条件下,同一种钢的淬透性是相同的,但是水淬比油淬的有效淬硬深度大,小件比大件的有效淬硬深度大,这决不能说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高。
也不能说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高。
淬火裂纹及预防措施
![淬火裂纹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533f65177232f60ddcca15f.png)
模具钢热处理中,淬火是常见工序。
然而,因种种原因,有时难免会产生淬火裂纹,致使前功尽弃。
分析裂纹产生原因,进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常见淬火裂纹有以下10类型。
1、纵向裂纹裂纹呈轴向,形状细而长。
当模具完全淬透即无心淬火时,心部转变为比容最大的淬火马氏体,产生切向拉应力,模具钢的含碳量愈高,产生的切向拉应力愈大,当拉应力大于该钢强度极限时导致纵向裂纹形成。
以下因素又加剧了纵向裂纹的产生:(1)钢中含有较多S、P、Sb、Bi、Pb、Sn、As等低熔点有害杂质,钢锭轧制时沿轧制方向呈纵向严重偏析分布,易产生应力集中形成纵向淬火裂纹,或原材料轧制后快冷形成的纵向裂纹未加工掉保留在产品中导致最终淬火裂纹扩大形成纵向裂纹;(2)模具尺寸在钢的淬裂敏感尺寸范围内(碳工具钢淬裂危险尺寸为8-15mm,中低合金钢危险尺寸为25-40mm)或选择的淬火冷却介质大大超过该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时均易形成纵向裂纹。
预防措施:(1)严格原材料入库检查,对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投产;(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模具钢材;(3)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4)变无心淬火为有心淬火即不完全淬透,获得强韧性高的下贝氏体组织等措施,大幅度降低拉应力,能有效避免模具纵向开裂和淬火畸变。
2横向裂纹裂纹特征是垂直于轴向。
未淬透模具,在淬硬区与未淬硬区过渡部分存在大的拉应力峰值,大型模具快速冷却时易形成大的拉应力峰值,因形成的轴向应力大于切向应力,导致产生横向裂纹。
锻造模块中S、P.Sb,Bi,Pb,Sn,As等低熔点有害杂质的横向偏析或模块存在横向显微裂纹,淬火后经扩展形成横向裂纹。
预防措施:(1)模块应合理锻造,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锻造采用双十字形变向锻造,经五镦五拔多火锻造,使钢中碳化物和杂质呈细、小,匀分布于钢基体,锻造纤维组织围绕型腔无定向分布,大幅度提高模块横向力学性能,减少和消除应力源;(2)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在钢的Ms点以上快冷,大于该钢临界淬火冷却速度,钢中过冷奥氏体产生的应力为热应力,表层为压应力,内层为张应力,相互抵消,有效防止热应力裂纹形成,在钢的Ms—Mf之间缓冷,大幅度降低形成淬火马氏体时的组织应力。
高速钢刀具淬火裂纹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总结
![高速钢刀具淬火裂纹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d1c8f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8.png)
⾼速钢⼑具淬⽕裂纹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总结⾼速钢属莱⽒体钢,含有⼤量合⾦元素,冶炼后形成⼤量⼀次共晶碳化物和⼆次碳化物(约占成分总量的18%~22%),这对⾼速钢⼑具的淬⽕质量及使⽤寿命有很⼤影响。
⾼速钢淬⽕温度接近熔点,淬⽕后组织中仍有25%~35%的残余奥⽒体,致使⾼速钢⼑具容易产⽣裂纹和腐蚀。
下⾯分析影响⾼速钢⼑具淬⽕裂纹和腐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1 ⾼速钢原材料的冶⾦缺陷⾼速钢中所含⼤量碳化物硬⽽脆,为脆性相。
⼀次共晶碳化物呈粗⼤⾻骼状(或树枝状)分布于钢基体内。
钢锭经开坯压延和轧制后,合⾦碳化物虽有⼀定程度的破碎和细化,但碳化物偏析依然存在,并沿轧制⽅向呈带状、全⽹状、半⽹状或堆积状分布。
碳化物不均匀度随原材料直径或厚度的增加⽽增加。
共晶碳化物相当稳定,常规热处理很难消除,可导致应⼒集中⽽成为淬⽕裂纹源。
钢中硫、磷等杂质偏析或超标也是导致淬裂的重要原因。
⾼速钢的导热性和热塑性差、变形抗⼒⼤,热加⼯时易导致⾦属表层和内层形成微裂纹,最终在淬⽕时因裂纹扩展⽽导致材料报废。
⼤型钢锭在冶炼、轧制或锻造等热加⼯过程中形成的宏观冶⾦缺陷如疏松、缩孔、⽓泡、偏析、⽩点、树枝状结晶、粗晶、夹杂、内裂、发纹、⼤颗粒碳化物及⾮⾦属夹渣等均易导致淬⽕时应⼒集中,当应⼒⼤于材料强度极限时便会产⽣淬⽕裂纹。
预防措施为:①选⽤⼩钢锭开坯轧制各种规格的⼑具原材料;②选⽤⼆次精炼电渣重熔钢锭,它具有纯度⾼、杂质少、晶粒细、碳化物⼩、组织均匀、⽆宏观冶⾦缺陷等优点;③对不合格原材料进⾏改锻,击碎材料中的共晶碳化物,使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3级;④采取⾼温分级淬⽕、再⾼温回⽕的预处理⼯艺,通过精确控温等措施,可有效避免⾼速钢原材料冶⾦缺陷引起的淬⽕裂纹。
2 ⾼速钢过热、过烧组织⾼速钢过热、过烧组织的特点为晶粒显著粗化,合⾦碳化物出现粘连、⾓状、拖尾状及沿晶界呈全⽹状、半⽹状或连续⽹状分布;钢组织内部局部熔化出现⿊⾊组织或共晶莱⽒体,形成过烧组织,显著降低晶间结合⼒和钢的强韧性。
模具钢淬火中的裂纹分析及解决方案
![模具钢淬火中的裂纹分析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ce34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f.png)
模具钢淬火中的裂纹分析及解决方案模具钢在淬火过程中容易发生裂纹问题,这会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进行裂纹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模具钢淬火中的裂纹问题展开讨论,包括裂纹的形成原因、常见的裂纹类型,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淬火中裂纹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应力积累:模具钢在冷却过程中会出现温度梯度,不同部位的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内应力积累,最终引发裂纹。
2.不均匀变形:由于模具钢的结构和尺寸复杂,淬火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造成应力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从而使裂纹形成。
3.冷却速度过快:过快的冷却速度会导致模具钢表面和内部温度梯度过大,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纹。
常见的裂纹类型主要有:1.表面裂纹:表面裂纹是最常见的裂纹类型,通常由于冷却速度过快或应力集中引起。
这种裂纹通常分布在模具钢的最外层。
2.内部裂纹:内部裂纹是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匀或结构变形造成的。
这种裂纹通常分布在模具钢的内部。
针对上述裂纹问题,下面给出一些解决方案:1.控制冷却速度:合理控制冷却速度可以减少模具钢淬火过程中的热应力,降低裂纹的风险。
可以通过增加冷却介质的温度、减小冷却介质的流量或使用其他缓慢冷却方法来实现。
2.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模具的设计结构应该避免尖角和过于薄壁的部位,以减少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纹。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添加过渡圆角和半径,有助于减少裂纹的风险。
3.适当的预处理: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模具钢的力学性能和织构,减少应力集中和变形,降低裂纹的发生。
这包括应用回火、退火和正火等热处理方法。
4.使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在制造模具钢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此外,必须严格控制加工中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总结起来,模具钢淬火中的裂纹问题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裂纹的形成原因和类型,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合理设计模具结构、适当的预处理和使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钢的淬火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钢的淬火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e7a5f2e87101f69f319592.png)
工件淬火冷却时,如其瞬时内应力超过该时钢材的断裂强度,则将发生淬火裂缝。
因此产生淬火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淬火应力过大。
若工件内存在着非金属夹杂物,碳化物偏析或其他割离金属的粗大第二相,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于工件中的微小裂缝,则这些地方,钢材强度减弱。
当淬火应力过大时,也将由此而引起淬火裂缝。
在实际的生产中,往往会根据淬火裂缝特征来判断其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
1、纵向裂缝沿着工件轴线方向由表面裂向心部的深度较大的裂缝,它往往在钢件完全淬透情况下发生。
从纵向裂纹方向看,恰好应力是在切向拉应力方向,而又常见于完全淬透情况下。
因此,纵向裂纹是因淬火时组织应力过大,使最大切向拉应力大于该时材料断裂抗力而发生。
纵向裂缝也可能是由于钢材沿轧制方向有严重带状夹杂物所致。
该带状夹杂物所在处,犹如既存裂缝,在淬火切向拉应力作用下,促进裂缝发展而成为宏观的纵向裂缝。
这时如果把钢材沿纵向截取试样,分析其夹杂物,常可发现有带状夹杂物存在。
纵向裂缝也可能由于淬火前既存裂缝在淬火时切向拉应力作用下扩展而成,这时如果垂直轴线方向截取金相试样观察附近情况,可以发现裂缝表面有氧化皮,裂缝两侧有脱碳现象。
2、横向裂缝和弧形裂缝横向裂缝常发生于大型轴类零件上,如轧辊、汽轮机转子或其他轴类零件。
其特征是垂直于轴向方向,由内往外断裂,往往在未淬透情况下形成,属于热应力所引起。
大锻件往往存在着气孔、夹杂物、锻造裂缝和白点等冶金缺陷,这些缺陷作为断裂的起点,在轴向拉应力作用下断裂。
3、表面裂缝这是一种分布在工件表面的深度较小的裂纹,裂纹分布方向与工件形状无关,但与裂纹深度有关。
当工件表面由于某种原因呈现拉应力状态,且表面材料的塑性又很小,在拉应力作用下不能发生塑性变形时就出现这种裂纹。
例如表面脱碳工件,淬火时表层的马氏体因含碳量低,其比体积比与其相邻的内层马氏体的小,因而脱碳的表面层呈现拉应力。
当拉应力值达到或超过钢的破断抗力时,则在脱碳层形成表面裂纹。
淬火时出现裂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淬火时出现裂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096fdabd64783e08122b9b.png)
轴类高频淬火设备,是目前机械行业里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轴类零件在高频淬火中会出现淬火裂纹,给大家简单解答一下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帮到大家。
轴类高频淬火设备出现淬火裂纹的原因:1、工件的形状尺寸不均匀,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形状复杂,尺寸突变或淬火部位加工粗糙,或有凹槽、孔、尖角、键槽、棱边等结构因素,温度偏高或局部过热,尤其是尖角和小孔等位置,淬火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大,造成淬火裂纹的产生。
2、加热温度不均匀,或者工件的回火不及时,当重新淬火时,未进行退火处理而直接淬火;淬火介质选择不当,冷却速度过大。
3、由于加热温度过快或过高,冷却过快或操作不规范,介质选择不当,冷却器设计不良,冷却不均匀等。
4、冷却介质的成分含量、温度及压力等选择出现问题;淬火前机械加工应力很大,没有进行预先热处理,加工粗糙,存在严重的刀痕等。
5、原材料内部存在质量缺陷(组织不均匀,成分偏析、大块的非金属夹杂物、内部裂纹、严重的网状或带状碳化物等),材料淬硬性能过高,钢的含碳量高于上限的要求。
针对轴类高频淬火设备产生淬火裂纹的上述原因,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改进工件的结构形式,淬火前各部位不允许有毛刺、严重的划痕,对孔用铜塞堵住,调整温度或缓慢加热,避免上述不良设计的发生。
2、合理选择加热规范,加强原材料的检验,严格控制钢材的成分,从而进行锻造或进行球化退火处理。
3、感应淬火前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消除刀痕等应力集中部位;高频淬火后及时回火,可采用炉内或自回火方式,正火或退火后再进行高频淬火。
4、控制冷却介质的各项技术要求符合工艺的规定,必要时进行工艺试验,改进感应器和冷却系统的设计,使喷水孔布置合理,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降低喷水压力。
淬火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淬火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e890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4.png)
淬火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淬火是一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在淬火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 非均匀淬火:由于材料的形状、组织结构和尺寸的不同,淬火后的硬度和强度可能会出现不均匀分布。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多次淬火、适当改变淬火介质的工艺参数以及合理的加热和冷却速度控制。
2. 出现裂纹:材料在淬火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影响,可能出现内部或表面的裂纹。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加强材料的均匀加热和冷却过程,避免急冷和过热,适当地进行回火处理,消除内部应力。
3. 变形或翘曲:一些材料在淬火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可能会导致材料的变形或翘曲。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预热处理,减小温度梯度;在淬火后进行回火处理,减小材料的内应力。
4. 高温氧化:在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层。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保护气氛或真空条件下的淬火,减少材料与氧气接触;在淬火后进行酸洗或电解去氧化。
5. 淬火介质的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需要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
解决方法可以根据材料的成分和要求,选用适当的淬火介质,如水、油或盐。
总的来说,淬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合理设置工艺参数,选择适当的淬火介质,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工艺控制,以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3Cr13钢淬火裂纹问题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3Cr13钢淬火裂纹问题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fb2002844769eae009ed33.png)
3Cr13钢淬火裂纹问题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①尽量在粗加工后淬火。
因为锻造或轧制坯件的表面可能存在细纹、划痕等、将成为淬火应力集中点和淬火裂纹的诱因。
如粗加工确实有困难,可用砂轮等工具磨掉表面缺陷。
②控制淬火加热速度。
这类钢一般都是塑性差、导热性不好。
淬火加热速度过快,表面与心部温差增大,在表面层已发生奥氏体转变时,内层还处于较低温度的低塑性状态,这样表面层因奥氏体转变体积变小收缩,受到内层制约,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务超过材料破断强度时,即产生裂纹。
因此,可采用预热(500~700℃)或在低温段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80℃/h,800℃后再提高升温速度等方法。
③控制淬火油冷却时的工件出油温度。
这类材料因合金元素高,马氏体转变温度又低,如果淬火冷却时间长,会增加淬火应力而产生淬火裂纹,特别是截面较大的零件,有时心部原始组织的缺陷比表面严重,加大了淬火裂纹的可能性。
微信公众号:hcsteel可适当减缓工件的冷却速度。
如控制工件出油时的表面温度,一般控制在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下150~200℃,或表面温度不高于50~80℃。
对于大型工件,心部温度较高,热量还会向表面传递,可采用油-空气-油-空气交替冷却的方式,以减缓淬火应力。
在高碳马氏体钢油淬火冷却时,还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适当控制油的搅动速度。
在保证油温不大于80℃和不发生火灾的条件下,不必盲目追求和加大油的冷却效果,试验研究表明机械油在特别剧烈搅动时的淬火冷却能力会接近水的淬火冷却能力,这对马氏体不锈钢来说是很危险的。
这种情况也是有过教训的。
④淬火后及时回火。
马氏体不锈钢在淬火冷却结束后,心部还会继续发生马氏体转变,不断增加淬火应力,工件在放置过程中,淬火应力也会改变其分布方式,形成新的应力集中点,这都可能使淬火工件在放置过程中发生开裂,所以,这类钢淬火后应及时回火。
工件冷却至室温或用手可长期触及的温度时即可回火。
淬火后最多不要超过8h 应进行回火,尤其在北方冬季更应注意这一问题。
淬火裂纹的主要特征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淬火裂纹的主要特征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462e3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1.png)
淬火裂纹的主要特征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淬火裂纹作为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淬火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由于残余应力以及相变引起的热应力和组织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正确理解和控制淬火裂纹对材料制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淬火裂纹的主要特征,包括其裂纹形态、尺寸和位置分布以及裂纹方向和走向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淬火裂纹的表现形式。
第三部分将对淬火过程中产生应力变化的理论进行说明。
其中包括探讨淬火过程中残余应力与热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变形与裂纹生成机制等内容。
第四部分将介绍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文章将涵盖实验方法和原理介绍,以及对典型淬火裂纹案例的分析。
此外,还将讨论影响淬火裂纹形成的因素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最后一部分为总结与展望,在总结中将对本文进行概括性陈述,并概述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还将提出改进建议,并展望未来在淬火裂纹领域中可开展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淬火裂纹的主要特征、理论说明以及实验研究,并探讨其应变机制和析出物与裂纹形成关系。
通过对淬火裂纹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情况的综合分析,旨在提供对淬火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同时为其他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以进一步改进材料制造工艺并降低淬火裂纹风险。
2. 淬火裂纹的主要特征:2.1 裂纹形态:淬火裂纹通常呈现为沿材料表面或内部延伸的细小裂隙。
这些裂纹可以是直线状、分叉状或环形等不同形态。
在金属材料中,淬火裂纹往往呈现出透明的外观,观察时需要使用显微镜或增大镜进行辨识。
2.2 裂纹尺寸和位置分布:淬火裂纹的尺寸通常范围在几微米到数百微米之间。
它们可以在材料表面或内部发生,但更常见的是沿着晶界、晶粒边界或孪生界面形成。
如何解决淬火工件的开裂和形状畸变问题
![如何解决淬火工件的开裂和形状畸变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019557f01dc281e53af0da.png)
如何解决淬火工件的开裂和形状畸变问题防止淬火工件开裂、减小形状畸变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钢淬火后组织和性能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设法减小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内应力。
预冷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都能不同程度地实现这个原则。
此外,防止开裂的措施如下:1.工件设计工件外形要尽可能简单、对称,尽量避免截面尺寸突然变化,不要有尖锐的棱角。
否则,工件淬火时不仅易于产生形状畸变,而且容易开裂。
2.选材形状复杂、淬火时易产生形状畸和开裂的工件,应采用淬透性较高的合金钢,以便在冷却能力较低的冷却介质中冷却或进行分级淬火,从而减小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
3.锻造及预备热处理制造截面尺寸较大的合金钢工件及高合金工具钢工件的锻坯,都要反复镦粗拔长,以便较好地消除树枝状偏析及碳化物偏析。
要认真进行正火和退火,消除网状及角状碳化物,细化工件淬火前钢的原始组织。
偏析及其他不良原始组织都会使工件淬火时形状畸变加剧,开裂倾向增加。
4.加热工件装炉时应避免单面受热。
要注意放平,以免在高温下因自重而变形。
细长杆件及轴类零件最好在井式炉或盐浴炉内吊装加热。
大型工件、高合金钢工件、厚薄不均匀的工件应采用分段升温或预热的方法来降低加热速度、减小各部位的温度差,以便减小工件因加热不匀而产生的形状畸变。
薄壁圆环之类冷却时易产生形状畸变的零件装入适宜的夹具中加热及冷却,可减小形状畸变。
加热温度取低限,可使奥氏体晶粒细小,工件淬火时产生的形状畸变可由此而减弱,开裂倾向也减小。
高碳钢表面脱碳易于在冷却时产生表面裂纹,高碳钢工件淬火加热时应注意防止脱碳。
不须淬硬的盲孔应在工件装炉前用石棉绳堵塞,以免冷却时从这里开裂。
5.冷却操作为了减小形状畸变,淬火工件浸入冷却介质时尽可能使各部位均匀冷却,同时注意使介质对工件浸入的阻力尽可能小。
6.校直通常是在工件冷至室温后或回火进行。
7.裂纹的检查一般情况下表面裂纹可用肉眼看出。
为了更清晰地显现裂纹,可用煤油清洗工件,晾干后涂一层粉笔末,这时裂纹会显现为湿润的条纹。
热处理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分析
![热处理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f2322baaea998fcc220e32.png)
热处理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分析摘要:在热处理生产实践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零件和工具,特别是形状复杂时,淬火过程因处理不当以及一些其他因素,造成工件内部存在有强大的淬火应力,以致引起淬火裂纹。
淬火裂纹直接导致零件的报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及防止方法具有很摘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淬火裂纹的实质产生原因和条件防止方法一、淬火裂纹的实质钢件在进行淬火是,在冷却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由于温度的降低使零件内部产生了热应力,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使内部产生了组织应力,组织应力是钢件表面淬火时拉应力,钢件表面在拉应力的作用下,有开裂的危险。
根据淬火裂纹断口形式和外观状态分析,淬火裂纹是在内应力作用下的脆性断裂。
二、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钢的化学成分对淬火裂纹敏感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淬火介质中冷却时,钢的化学成分对热处理裂纹形成的影响,是由于它使钢件的内应力分布于应力集中的敏感性和钢的机械性能发生了改变的缘故。
合金元素对内应力的影响,则主要是由于合金元素对钢的组织结构影响的结果。
在钢中含有的所有元素中,碳对钢机械性能的影响最大,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件淬火后组织应力也有所增大,由于组织应力作用的结果,使钢的表面具有危险的拉应力。
因此,淬裂倾向将随着含碳量的增多而增大。
钢中其他常存因素,如硫、磷等夹杂物较多,呈条状、网状分布时,往往在正常淬火条件下形成裂纹。
合金元素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使奥氏体的等温曲线的位置右移,即增大其淬透性,这样可以用缓慢的冷却介质进行淬火。
从而残余应力较小,是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则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多,组织应力减小,有利于降低钢件的淬裂倾向。
2、原材料缺陷对淬火时形成裂纹的影响钢件内部的发纹、皮下气泡、较严重的碳化物偏析以及非金属夹杂等在淬火过程中,有可能在这些缺陷处产生裂纹。
各种锻件加工时,不论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在锻轧过程出现细小裂纹。
由于毛坯在锻轧后,表面上存在一些氧化皮,因此这些细小裂纹便不容易被发现。
淬火开裂的基本原理
![淬火开裂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1c2dd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0.png)
淬火开裂的基本原理
淬火开裂是金属材料在淬火过程中因内应力高于材料强度而导致的开裂现象。
淬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的过程。
淬火开裂的基本原理如下:
1. 内应力积累:在淬火过程中,金属材料表面会迅速冷却,而内部仍然保持高温。
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匀,产生了内部的温度梯度,使得材料表面收缩比内部快,从而导致了内部的拉应力。
2. 内应力超过强度限制:内应力的积累会导致材料表面的应力超过其强度限制。
当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引发材料的塑性变形或开裂。
3. 脆性相形成:在淬火过程中,一些合金元素或组织的相变可能会发生。
这些相变可能导致由于晶格结构变化而增加材料的脆性,使其更容易发生开裂。
综上所述,淬火开裂主要是由于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高于材料强度,以及材料的脆性相变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为了避免淬火开裂,可以通过优化淬火工艺、选择合适的合金元素以减少应力积累,以及进行适当的热处理等措施来控制内部应力的分布。
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常见淬火裂纹有哪几种
![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常见淬火裂纹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478577e00242a8956bece4c7.png)
淬火裂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常见淬火裂纹有哪几种
一、淬火裂纹产生原因
1、钢制工件常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钢材选择不当、淬火温度控制不正确、淬火冷却速度不合适等,而产生淬火裂纹。
2、增大淬火内应力,会使已形成的淬火显微裂纹扩展,形成淬火裂纹。
3、由于增大了显微裂纹的形成敏感度,增加了显微裂纹的数量,从而增大淬火裂纹的形成。
二、常见淬火裂纹类型
淬火裂纹一般来讲通常分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网状裂纹、剥离裂纹四种。
1、纵向裂纹(又称轴向裂纹)
这类裂纹特征是沿轴向分布,由工件表面裂向心部,深度不等,一般深而长,在钢件上常用一条或数条。
2、横向裂纹(弧形裂纹)
横向裂纹的断口分析表明,断口与工件轴线垂直,断裂的产生不是源于表面,而是在内部。
裂纹在内部产生,以放射状向周围扩展。
工件的凹槽、棱角、截面突变处常发生弧形裂纹。
淬火工件有软点时,软点周围也存在一个过渡区,该处存在着很大的拉应力,从而引起弧形裂纹。
带槽、中心孔或销孔的零件淬火时,这些部位冷却较慢,相应的淬硬层较薄,故在过渡区由于拉应力作用易形成弧形裂纹。
3、网状裂纹
这种裂纹是一种表面裂纹,其深度较浅,一般在0.01~1.5mm左右。
裂纹走向具有任意方向性,与工件的外形无关,许多裂纹相互连接构成网状。
当裂纹变深时,网状逐渐消失;当达到1mm以上时,就变成任意走向的或纵向分布的少数条纹了。
4、剥离裂纹
这种裂纹多发生在表面淬火,或表面渗碳,渗氮和渗硼等化学热处理的工件中。
裂纹的位置多在硬化层和心部交界处,即多产生在过渡区中。
分析钢材的淬火裂纹原理
![分析钢材的淬火裂纹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723d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7.png)
分析钢材的淬火裂纹原理钢材的淬火裂纹是指在钢材淬火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现象。
淬火是钢材加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艺,用于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然而,淬火过程中会产生高应力和变形,这可能导致钢材出现淬火裂纹。
下面将详细分析钢材淬火裂纹的原理。
淬火裂纹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相变应力:淬火过程中,钢材会经历相变,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由于相变过程具有体积膨胀性质,会在钢材中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引起裂纹的形成。
2.温度变化致应力:钢材在淬火过程中的温度从高温迅速降低到室温,温差会导致钢材内外表面的温度不均匀。
这种温度不均匀的变化会引起钢材产生内部应力,如果应力超过了钢材的强度极限,就会发生裂纹。
3.脆性:钢材在淬火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快,内部晶粒结构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调整,使得钢材存在晶间脆性。
在应力的作用下,晶界处易于发生断裂,导致淬火裂纹的形成。
以上是淬火裂纹形成的主要原理,下面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淬火裂纹的特点和预防方法。
1.微观分析:在钢材的晶格结构中,裂纹往往在晶粒的晶界处发生,形成了晶间裂纹。
在淬火裂纹发生后,常常沿着晶界的方向扩展。
这是因为晶界处是晶粒之间的结合界面,常常存在着结构的不连续性,这使得晶界处成为裂纹扩展的易损区。
此外,淬火裂纹在淬火过程中的产生及扩展也与钢材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非金属夹杂物等因素有关。
2.宏观分析:通常情况下,淬火裂纹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淬火裂纹和内部淬火裂纹。
表面淬火裂纹主要位于钢材的表面,其形成原因通常是在淬火过程中,钢材的表面和内部温度变化不均匀,导致表面产生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
内部淬火裂纹则主要存在于钢材的内部,通常由于钢材内部组织的不均匀性或者淬火工艺参数不当而引起。
为了预防和控制钢材的淬火裂纹,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选择合适的合金元素:适当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如铬、钼、镍等,可以改善钢材的组织结构,减少淬火裂纹的产生。
2.控制淬火冷却速度:合理控制淬火冷却速度,避免温度变化过快,以减少温度差引起的应力。
高速钢模具锻造和淬火裂纹分析与消除措施
![高速钢模具锻造和淬火裂纹分析与消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696f1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f.png)
高速钢模具锻造和淬火裂纹的分析及消除措施1 高速钢冶金缺陷引起的锻造裂纹高速钢属莱氏体钢,含有大量合金元素,形成大量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
不良碳化物硬而脆,是脆性相。
共晶碳化物以粗骨架或树枝状分布在基体中,破坏了组织连续性。
钢锭虽经开坯压延和轧制,碳化物有一定程度碎化,但碳化物偏析依然严重,沿轧制方向呈带状、网状、大颗粒状和堆集状分布。
碳化物不均匀度随原材料直径和厚度增加而严重。
共晶碳化物相当稳定,常规热处理无法消除,导致锻造时应力集中,成为裂纹源。
原材料存在组织疏松、缩孔、气泡、白点、粗晶、内裂和非金属夹杂,急剧降低钢材热塑性和强韧性,加之,高速钢导热性差,仅为碳钢的三分之一,因热塑性差,变形抗力大,锻造第一锤重击即可碎裂。
措施。
严格原材料入库和投产前材质检验,合格钢材方可投产;选用小钢锭开坯轧制各种规格原材料,选用二次精炼电渣重熔钢锭,具有纯度高,杂质少,晶粒细,碳化物小,无偏析,等向性能优,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等特点,对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锻造,击碎不均匀共晶碳化物脆性相,使之≤3级,变不均匀共晶碳化物脆性相为强化相,发生质的飞跃;锻坯应充分预热,均匀加热,充分透烧,勤翻动坯料和采用轻--重--轻双十字形变向镦拔镦造法,先镦后拔次序操作等措施,有效避免锻造碎裂。
2 对角锻造裂纹和过热淬火裂纹粗斜裂纹是由于原材料的中心孔隙和碳化物剥落等缺陷的聚集和扩展而形成的;锻坯加热温度过高,出现粗晶组织,降低钢材强韧性。
锻坯温度过低,材料热塑性差,变形抗力大;拔长操作时送进量过大,引起锻件横向展宽塑性变形过度等因素,引发锻件对角线裂纹。
高速钢过热、过烧组织引发淬火裂纹--因晶粒显著粗化,出现碳化物粘连、角状和拖尾状及沿晶界呈全网状、半网状和连续网状分布;钢组织内部局部熔化,出现黑色组织或共晶莱氏体,形成过热组织,显著降低钢的强韧性,易应力集中,是引起淬火裂纹的主要因素。
因淬火加热温度过高,控温仪表失灵;原材料存在大量角状碳化物和碳化物不均匀度等级太高,易产生大的应力集中等上述原因,均会导致淬火裂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合金钢淬火产生的裂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高合金钢是指在钢铁中有一种合金元素在10%以上时的合金钢。
淬火是指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高合金钢淬火时由于内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强度,将导致工件产生淬火裂纹(尤其是在应力集中处)。
而同时又由于高合金钢一般加热温度较高,而Ms点又较低,用普通方法有可能产生较严重的的裂纹。
由于高合金钢的合金元素较大而随着合金元素的增加,若采用较大加热与冷却速度时,也会因加热与冷却的不均匀产生强大的内应力而淬裂。
同时若合金钢的零件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应力集中侧更加大淬裂倾向,原始组织中的严重带状和网装碳化物,晶粒粗大等在淬火时也会加大淬裂的倾向。
同时如果合金里面含有氢也会对合金的淬裂纹有很大影响,一些有害杂质如磷,锑,铋,铅,锡等在淬火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形成纵向裂纹。
高合金钢的热处理是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效能。
但是高合金钢一旦产生或形成裂纹,侧产品不得不报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解决淬火裂纹的产生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
工作应该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在设计时应正确选择材料,合理进行结构设计,提出恰当的热处理技术要求。
零件设计完成后合理制定热处理工艺,并按照工艺流程正确热处理。
其几个重要解决淬火裂纹的环节如下:
1 确定恰当的加热参数
在热处理中,加热不当是引起淬火开裂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正确选择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等加热参数。
2 选定合适的淬火方法
合适的淬火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淬火裂纹的产生,其中可分为:
(1)预冷淬火
预冷淬火是淬火时零件先在空气,油,热浴中,预冷到略高Ar3的温度后,再迅速置于淬火介质中淬火。
预冷淬火可以减少热应力,使工件变形和开裂倾向减少。
(2)多介质淬火
多介质淬火,根据选用的淬火介质的不同,以及操作方法的特点可分为双介质淬火,三介质淬火等。
(3)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是将工件从淬火温度,直接速冷到Ms点以上某一温度,经适当保温,使工件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均匀后,再取出空冷,使工件在缓慢冷速下进行马氏体转变的淬火方法。
(4)马氏体等温淬火
零件奥氏体化后淬入低于Ms点以下50—到100°C的热浴中等温保持,以获得马氏体的淬火方法。
(5)薄壳淬火
薄壳淬火是指将低淬透性的钢制工件,整体加热后,用水,盐水等急速冷却,使其表面得到一定均匀的马氏体壳层。
(6)间断淬火法
将加热好的工件淬入水中,数秒后随即提出水面,在客气中稍等一定时间,再淬入水中,如此往复几次,最后放入水中冷至室温。
(7)浅冷淬火
有些工件在淬火时,自高温一直冷却到室温,侧因淬火应力较大,较易发生变形开裂。
为避免这种现象,采用浅冷淬火,即在淬火时,严格控制工件在淬火介质中的停留时间,使其在最终到达的温度高于室温数百度从冷却介质中取出后,立即送入回火炉中进行回火。
(8)局部淬火
进行局部淬火可以避免整体淬火产生的裂纹。
3淬火介质的选择
为了满足淬火需求和解决高合金钢的淬火裂纹的产生,合理选择淬火介质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其依据是:零件的特性,淬火的方式等
4其他预防方法
淬火后及时回火,形状复杂的、零件的薄壁处理进行局部包扎也可以解决高合金钢淬裂纹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