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参考答案【答案】1.A 2.C【解析】1、①山海拔高度不足2000米,不可能是昆仑山,因此可排除B、D选项;④山基带自然带类型为荒漠带,说明该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可排除C选项。因此A正确。

2、从上题分析可知,④为祁连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北坡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针叶林。

考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3.C【解析】在高山苔原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的温度与海拔有关;该带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湿度很大,降水量较多,降水量与海拔有关;该地风力较大,坡度越大的地区,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

【答案】4.D【解析】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由此判断积雪覆盖一方面通过增加土壤的湿度,起到抵御冻害的作用;另一方面“积雪覆盖”会低于强风的侵袭,起到“保温”作用。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西北坡,不是长

白山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不是最低;西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日照时数不是最少的;西北坡是冬季的迎风坡,风势猛烈,积雪易被风力吹散,不易堆积,植被裸露,导致冻害加剧。

【答案】5.C【解析】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

【答案】6.B【解析】读图结合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马粪沟流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地区,河流自南向北流动,南部海拔高,气温低,北部地区海拔低,气温高,①②③④自北向南植被带的变化,不会从冰川荒漠带,向草原带过渡。该地纬度高,海拔高,基带不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南部地区海拔在4820m左右,且纬度较高,海拔最高处应有冰川积雪分布,且北部海拔较低处为河西走廊附近,不会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自北向南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会出现草甸草原带、灌丛带、寒漠带、冰川积雪带。

【答案】7.C【解析】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自然带②为灌丛带,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的河谷地带,该地带土质疏松,下渗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一定导致地下径流远多于地表径流量。自然带②为灌丛带,没有森林广布。该地为河谷地带,地势起伏较小。

【答案】9.A【解析】该图片上的山地为青海橡皮山,山地西北坡受到来自海洋水汽影响,植被较好,为青草,根据题意,b坡面有青草覆盖,为西北坡,根据图中羊群的前进方向判断,羊群在向东南方向行走。

【答案】10.C【解析】该图片上的山地为青海橡皮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高山高压气候的交界地带,降水条件是影响山地植被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11.D12.C【解析】11.读图,该山地降水量超过1000mm,应位于我国南方。D正确。12、因东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坡,故图中虚线为东坡,实线为西坡。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速率大于西坡,A错。两侧山坡降水随高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特征,B、D错。在海拔800m附近,两坡降水量差异最大,东坡约1750mm,西坡约1350mm,C正确。

【答案】13:A【解析】山地的基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自东北到西南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分异的基础是水分,东部流水作用为主,西部风力作用显著,呈现经度分异规律,地势东北低,西南高,所以A正确。

【答案】14:C【解析】①山东坡是迎风坡,降水多,西坡是背风坡,降水少,分异的基础是水分,A错误。②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坡是阴坡,B错误。③山地位于我国季风区,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C正确。纬度越高自然带的位置越低,该区域缺少冰雪带的原因是因为海拔低。

【答案】15.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北坡有山地针叶林分布,说明该山坡为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先增多后减少,结合甲上侧分布有山地针叶林、下侧分布有半荒漠,由半荒漠到甲到山地针叶林降水量不断增加,可判断该地为山地草原带。

[解析]16.C17.D18.C第16题,①自然带位于赤道附近,景观类型是热带雨林;③自然带位于45°S附近大陆西岸,景观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④对应的水平自然带位于较高纬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第17题,根据题意判断图示山脉为安第斯山脉。②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其延伸至5°S~15°S的较低纬度位置,主要是受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第18题,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变化是此地域分异的基础;随着纬度升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逐渐降低;从热带雨林到热带荒漠,生物多样性减少,但向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演化后,生物多样性又有所增加。

【答案】19.C【解析】读图民,从各地做垂线与降水量线相交,从交点做水平线,与左侧纵轴相交,读出降水量数值。丁地的降水量在200mm以下,为荒漠。甲、丙两地的降水量都在200mm~400mm之间,为草原。乙地的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森林景观。

【答案】20.B【解析】结合前面分析,甲地为草原,大量掘井,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草场,减少牧场。乙地为森林景观,不适宜放牧。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用来冬季放牧。丁地是荒漠,不宜扩大畜群数。

【答案】21.B【解析】读图可知,三座山峰自然带相同为2和3.甲山2的分布范围为900-1800米,3自然带的范围为1800-2200米;乙山2自然带的分布范围为400-1600米,3自然带分布范围为1800-2300米,丙山2自然带分布范围为1300米以下,3自然带分布范围为1300-2000米,所以三山峰共同的自然带分布范围为2在900-1300米,3在1800-2000米。

【答案】22.B【解析】读图可知,相同自然带甲乙丙分布的海拔越来越低,说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纬度越来越高;甲山海拔和丙山海拔相同,且纬度低于丙山,不可能出现甲山有积雪而丙山没有的情况;三座山峰基带均为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当为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在根据海拔高度大多在3000米以下,所以应当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乙山自然带有4个,而甲丙只有3个,所以乙山自然带谱最复杂。

【答案】23.A【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地自然带基带均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当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湖北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海南位于热带地区。青海属于青藏高原山地气候区。河北处于暖温带地区。

【答案】24.C【解析】牧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牧草生长情况选择短暂的居住地,选在山前平原地势较低,应在春季或秋季;选在高山上应在夏季;沙漠地区不适合放牧;选在河谷低地,地势低,说明此时这里比其它地方温度高,牧草生长好,应是冬季。

【答案】25.A【解析】牧民选择季节性轮牧从河谷低地-山前平原-高山体现了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带性,A正确。【答案】26.A【解析】甲为该山东坡山麓的自然带,山麓自然带与当地基带自然带一致,当地为四川。当地基带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27.B【解析】该山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西坡为夏季风背风坡,故东西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28.B在山麓位置分布的自然带与当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这个分布在山麓位置的自然带就是基带。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就是以基带作为基础,然后随着水分和热量因高度的组合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为这五座名山都位于30°N附近,所以基带类型一致。答案B项。

29.C垂直带谱相似要求两座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应相同,这样就保证了基带类型一致;然后,两座山地的海拔高度和坡向应基本一致,这可保证山地上所分布的自然带数量和具体位置大体一致。答案C项。

30.C图示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上两列山脉上的某地垂直带谱示意图,阴山是东西走向,其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森林分布应该更广,但A图示南坡森林分布更广,A项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不等同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B错误;两山垂直带谱中基带均为草原带,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主导因素是水分,C正确;读图可见,造成B山比A山垂直带谱少的原因是B山脉相对高度小,D错误。故选C。

31.[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南坡降水多,北坡降水少(或南坡由夏季风带来较多水汽,形成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是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

(3)南坡比北坡自然带谱丰富,因为南坡比北坡纬度低且相对高度更大。

[解析]第(1)题,常绿阔叶林带广布区域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第(2)题,读图知,该山地南坡雪线较低,是因为其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第(3)题,由于南北坡相对高度的差异,南北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明显。

1.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两极热量带:赤道两极

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两极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内陆降水量:沿海内陆植被:沿海内陆土壤:沿海内陆【全国百强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10月月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1-5BCABD6-10CACDD11-15AADCB16-20CCDCD21-24BBAD

25.(1)亚洲、欧洲、南美洲(2)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3)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北冰洋(4)东南、东北、西南

26.(1)2、③(2)火星、木星(3)存在生命各行星各行其是、互不干扰、轨道安全;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合适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有生存必须的液态水(4)日冕层、光球层

27.(1)自西向东、逆时针、E=G

28.(1)西南风温暖湿润(2)垂直地带性常绿松林(3)夏季地势高,气温低。冬季由于地势高,盆地地形,受冬季风影响小。(4)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河谷地带,地形闭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